目前分類:聖嚴法師 (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一定,要看情形,無目的的享受,應該收棄;有理由的享受,必須維持。

佛要金裝,是裝給眾生看的;人要衣裝,是裝給一定的社會層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場。在需要威儀、禮節的場合和環境,如物質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享受是一種禮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質條件貧乏、自己經濟能力薄弱、社會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縱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當捨去所有的享受和大眾共度難關,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會,為了禮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場合、某些環境或者會見某一些人,必須衣冠整齊,必須乘用私家汽車;日間有日間的禮服,晚間有晚間的禮服,在日本及歐美地區,參加喪禮有一定形式和顏色的禮服,參加婚禮以及各種正式的集會,也不得穿著工作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這些都不該算是享受。

佛法重視因果,今生的福報是由於過去世的布施而來。享受福報,猶如向銀行提用存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終有提空之時;今生享受愈多,福報所剩愈少,終有用畢之日。應該一方面繼續修福,同時也要惜福,才能達到福德圓滿的程度;否則,縱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從原始的佛教開始,就主張比丘要身無長物:一則是為戒貪,二則是為惜福,三則是為減少對身體的執著;出家眾固然如此,在家眾亦復如此。

出家沙彌就要遵守不著香花蔓、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帶手飾,不蓄銀錢、寶物等戒律。在家眾如果能夠做得到,除了銀錢必須使用之外,其他也應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個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謂六齋日,來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於惜福而放棄享受。此所謂享受的內容,應該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帶的和各種娛樂設施。這便是節流更重於開源,布施是為福報開源,放棄享受是為福報節流。

可是,釋迦世尊的身相,就有卅二種大人相,是一種福德、莊嚴、智慧相。傳說釋迦世尊也接受金縷袈裟的布施供養,也受給孤獨長者以黃金鋪地,買下了只園精捨而供養佛陀。當時的福德長者們供佛齋僧時,都用上好美味的飲食,並且莊嚴、修飾精捨和供佛齋僧的場所;許多有名的說法之處,後來都成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園和花園。

從佛經裡面所見到的佛國淨土,例如:西方的彌陀淨土以及《華嚴經》的彌勒樓閣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見的諸大菩薩的宮殿,都是金碧輝煌,極莊嚴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與他們的生活同在,而以他們財富表現出來;好像貧賤的人身相丑陋、皮膚粗糙,富貴的人身相莊嚴、皮膚潤滑,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福報,與放棄享受或貪圖享受無關。

我們所說的享受,應該是指貪圖個人的口腹之欲,飲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為請客,也不為禮節,只為了表現一己的富有;或為使得他人羨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妝、穿著,以滿足自己的虛榮;或者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廳、妓院等聲色犬馬的所謂游藝場所,縱情放逸、揮金如土,這些行為當然是學佛者應該放棄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惡口」是用惡劣的、惡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語侮辱人、傷害人,這種話最好不要說,因為說出來一定會傷人。

一般說來,當父母、老師在管教孩子時,適時說一些重話,的確能對孩子有所助益。說重話時用比較嚴厲的語調,或者是措詞重一些、音量大一點,不一定就是惡口。可是如果重話變成惡口,就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例如,有些父母在罵孩子的時候,一急就口不擇言,常常會說:「你去死好了!」這麼說就很不恰當了。

曾經有一位居士的孩子很貪玩、不想讀書,他來問我該怎麼辦,是要打還是要罵呢?我說:「打不得,也罵不得,不過在適當的時候可以適度說些重語。」我也建議他可以告訴孩子:「爸媽沒辦法保護你一輩子,總有一天會先你而死,如果我們今天就死了,留下你一個人要怎麼辦呢?你的未來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行。」如此一來,孩子或許就會有所警惕,知道要奮發圖強。這就是用重語來點醒他。

另外,我認識一個人,他無論如何都不想皈依三寶,但是他既拜佛、學佛,也經常來找我談話,後來我告訴他:「師父年紀大了,將來你要往生時,我可能不在你身邊,如果你現在不皈依,等到我先走一步就來不及了。」於是他開始認真考慮皈依的事,不再猶豫不決。我當時所說的就是重話,但不是惡口。

此外,罵人的話也不一定就是惡口,只是在罵人時,人們通常都會把音量提高,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衝突。以我個人來說,因為大聲說話很費神,所以我不太願意用這種方法,但是必要時也會這麼做,那多半都是在緊急情況下,希望對方提高警覺,認真接受我的勸告。否則有些人迷糊、散漫,對事情毫不在乎、漠不關心,我和他輕鬆、柔軟地談話,他根本不把我的話當一回事,這時候就要予以當頭棒喝,不但要用重語,甚且要大聲講話。

雖然這種重語、大聲話在必要時可以使用,但還是得看時機,必須恰到好處地用,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彼此反目成仇,朋友、同事、師生、師徒之間,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也會決裂,因為這是「非常道」的手段,就像特效藥一樣,不能隨便亂用,而且「物以稀為貴」,常用就會失去效果。

平常說話還是要謹慎,要以謙虛、客氣、柔和的態度,多用愛語、柔軟語,多說尊敬、鼓勵、關懷的話,這才是「平常道」。

而不論用的是「平常道」或「非常道」,都可以是智慧語,關鍵就在於說話的人能不能活用。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中國人常說的「人緣」,日本話稱為「人氣」。例如,有的明星在戲裏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有某種特質,無形中會吸引許多影迷,很受大家歡迎;有的明星則沒有這種特質,但他的戲演得好、歌唱得好,所以還是會有許多戲迷、歌迷支持他,這是因為他透過美妙的歌聲、精湛的演技,或是他的看法、想法與大家結緣,所以大家都喜歡他。

像我透過寫作、演講,也和很多人結了緣,因此我走在路上時,很多人見到我就會說:「你是聖嚴法師嗎?我看過你的書。」我雖然不是直接與讀者面對面,而是間接透過書本作媒介,也算是與大家結緣。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這就是「緣」。如果結的緣是好緣,別人自然會主動親近你,喜歡和你做朋友;如果結的緣是惡緣,別人就會討厭你,不願意和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都不喜歡你,或許就表示你平時不願與人結善緣。

彼此有緣的人相處在一起,必然感到親切、歡喜;遇到和自己無緣的人,光看對方的模樣就覺得討厭,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你不順眼、不喜歡,甚至連髮型和動作都可以嫌棄。

其實問題並不一定出在對方身上,因為喜歡或討厭是主觀的感受,有些可能是你自己從小養成的觀念,有些則可能是過去的經驗在腦海裏留下的印象。例如,看到三角臉的人,就聯想到毒蛇的頭是三角形的,覺得很可怕;看到瘦長的臉又聯想到馬臉,覺得很難看;看到圓形臉,又認為是燒餅臉,不雅觀,無論看到哪一種臉型,都一樣有意見。又或者,某類型的人曾經在某個機緣下,帶給你很不舒服的感覺,從此以後,看到這類型的人你就覺得反感。

由此可見,喜歡或不喜歡,可能起因於自己在過往的經驗中,在某一時刻停駐過心頭的記憶,也可能是過去世所帶來的好惡,以至於見到某類型的人、聞到某種味道、聽到某種聲音,都會產生自然的心理反射作用。

所以,如果某個人讓你覺得很討厭,可能是你過去世沒有和他結善緣,或根本結的就是惡緣;也可能是你在這一生中,沒有意願要與這類型的人結緣。但是,你討厭的人未必會真的對你造成不好的影響,那只是你主觀意識在作祟,導致你排斥、不願接觸對方;如果對方也有同樣的回應,就會造成互相敵對的局面,漸漸地,自己就變得沒有人緣了。

當我們遇到不喜歡的人時,不妨這麼想,就是因為自己前世沒有和對方結善緣,所以這一生他老是來煩你、整你、讓你難過,但這些困擾可以讓你有更多磨練的機會、成長的空間,你反而應該感謝他。即使你善待對方,對方還是對你不好,你仍舊要繼續與他結善緣,因為既然過去未曾與他結好緣,此生更應該與他結善緣。如果能有這種觀念,即使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也會覺得對方是來成就自己的菩薩。

所以,如果別人對你不好,你仍然要善待他;如果別人傷害你,你仍然要一本初衷地照顧他;如果別人欺負你,你應該要原諒他,這就是「廣結善緣」。如此堅持下去,別人便會逐漸被你的態度所轉變。

也許此生你一直付出,都得不到對方正面的回應,但還是要繼續和他結善緣,這種緣叫「來生緣」。畢竟連草木、動物都有感情,更何況是人呢?只要心存善念不斷地付出,對方一定會轉變,即使今生不轉變,來生也會轉變。所以,只要抱持著與他人結「來生緣」的信念,便不會覺得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是件苦差事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有些人說話的習慣很不好,脫口而出的不是粗話,就是謊話,而且不論和誰說話,都是如此。

習性是一個人的性格,想要改變,就像是要酗酒的人戒酒一樣困難。但是,有心要戒掉,還是做得到的。

佛教將說話的習性歸類為: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四種,佛教徒口德不好,對人、對己都有害處。想要改善這些壞習慣,不妨在講完話後想一想:剛才和別人談話的時候,有沒有說錯話?有沒有說謊?有沒有罵人?

經常如此反省,就不會動不動與人唇槍舌劍,或是口快傷人。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有位先生在事業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問我怎麼辦,我告訴他念完「准提咒」二十萬遍後,問題一定會解決。

結果幾天后他問我:「師父!我已經念了「准提咒」四十萬遍,問題還沒有解決,怎麼辦?」

我問:「你是怎麼念的?」

他說:「我念的時候,心理希望我的問題解決。」

我說:「這樣不對!要『無相』念、『無住』念、『無求』念,你的問題才能解決。你一邊念「准提咒」,一邊想:『我的問題解決吧!』這根本不是在持咒,而是在持你的問題,你把咒語和煩惱合在一起,結果咒語也變成你的煩惱;而且你一邊念,一邊又想著:怎麼咒語還不靈?這樣的話,持咒還有用嗎?」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無求而念,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有些修道的人,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進用功。但是,如果沒有調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產生瞋念。

所謂「嫉惡如仇」,遇到看不慣的人事物,馬上會起瞋恨心,口出惡言,指責批評,甚至於毒罵;這種修行人,是缺少忍的工夫,也可說是沒有智慧、沒有慈悲的人。

雖然他是精進行道的人,但心卻如猛火般剛烈,碰到什麼都會燃燒,不但將自己的功德、人緣都燒掉,甚至連三寶的形象也會被燒毀,所以佛陀要在談戒貪之後,特別接著談戒瞋。

在家居士貪著五欲,當然也會有強烈的瞋心,不過瞋心卻不一定和貪心成正比,特別是有些人會為了貪而不讓瞋心顯露出來。倒是剛愎自用、守身如玉、孤芳自賞的人,很容易表現出瞋恨心的習氣。

一個修行的人,如果變成這樣---貪心不強卻瞋心猛烈,那是很可惜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佛經是佛所說的信佛、學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無邊,所以佛經的數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們這裏,最適用和最通行的,則有《華嚴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心經》等。

誦經的起源,出於印度釋迦佛的時代。當時的佛經,既沒有印刷本,也不用抄寫本,都是靠著以口傳口地口口相傳,所以,要聽佛的弟子們代佛說法,往往是聽他們將所曾聽過而已熟記的佛經背誦出來,自己要想熟記某一部佛經,也得下工夫把它背誦出來,到後來,誦經便成了學習佛法和宣傳佛法的基本工作。

但是,佛教徒為何要把某一部經,誦到爛熟之後,還要在佛像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誦呢?這有兩層理由。

第一、是把佛經當作一面監察我們心行標準的鏡子:凡夫難保自己不犯錯,有時犯了錯,尚不能知錯改錯,但當面對佛像,口誦佛經之時,就同聽到佛在親口說法來教誡我們一樣,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策勵修行。已經犯的過錯,趕快改正;尚未犯的過錯,決心不犯;已經修的善功,努力增加;尚未修的善功,立志去修。這像一位愛美的女士,閨房中有了鏡子,出門時也要隨身攜帶鏡子,早晨照過鏡子,偶一動作之後又要再照鏡子,今天照了鏡子,明天、後天、大後天,乃至明年、後年,還是要照鏡子,那無非是為要保持或增加她面容的整潔美麗而已。

第二、是將誦經當作代佛說法的神聖使命:佛法的主要對像是人,除人之外,六道眾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數的傍生或畜生(動物),也能信受佛法。所以,雖在無人之處,或在無人聽懂所誦的經義之處,只要有人誦經,就有異類的天、神、鬼、畜,來聽我們誦經。天、神、鬼三類的眾生,以及部分的傍生,均有或大或小的神通,我們誦經之時,只要專誠,即能感應它們來聽經。若你為你亡故的親友做佛事誦經,你的誠意初動,你那親友的亡靈,就已得到了消息,必定會如期前往聽經;亡靈的靈性特別高,縱然在生之時從未聽過一句佛法,死後聽經,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觀察周遭的人時,常常可以發現,性情暴躁、容易為小事動怒的人,身體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內分泌失調等。而每逢心情頹喪、悲觀厭世時,正好也是精疲力竭的時候,身體所供給的能量不足以應付各種事務,因此,我們很容易把一個人的性情歸諸於身體的影響。

身體的病痛的確有可能影響心理的健康,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心是身體的主人,如果心理脆弱、不健全,一定會影響自己的健康狀況。所以,身體上的缺陷或病障可以從調整心理狀態來改善。

首先,我們要接受人的身體本來就有病痛的事實。曾經有人問我,什麼人不生病?我回答他說:「不生病的人已經死了,而沒有病的人還沒出生。」因為死了的人不會生病,出生以前也沒有疾病可言,除了這兩種人以外,沒有人是不生病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則,從出生開始,我們就不斷經歷老化的過程,而且在遺傳因子裏,人人都帶著病因,也就是一出生就已經有病,並非等到年老才會生病。

所以,無論是否感覺得到,實際上每個人的身體都有病痛。像我從小就病懨懨的,但因為知道自己的身體羸弱,所以我會照顧自己,不暴飲暴食,也不過度勞累,因此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也正因為生病,讓我覺得自己的福報不夠、業障很重,所以才懂得慚愧。因此,生病對我來說,反而是因禍得福。

反觀有些人雖然從不生病,但一生病就回天乏術,這是因為他從來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早就潛伏著病灶,不懂得好好愛惜身體,當醫生髮現時,已經為時已晚。

由此看來,能夠感覺到自己有病的人是很幸福的!但我們也不需要常常活在疾病的恐懼不安之中。例如,我有一位朋友老是抱怨說,自己這裏有病、那裏有病,要不然就說自己活不到下個月了!這樣的話語不論對他人或自己都是不好的暗示,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並不是正常的心態。

因此,平常我們要抱持「生病乃人生之常態」的觀念來愛惜身體,當真正生病時,則要避免疾病對心理造成的不良影響。有些人發現自己生病後,就像泄了氣的汽球,以為自己沒有希望、就快要死了。其實,既然生了病就要治病,並且要將心情提振起來。能提早發現身體有病,就能夠多加愛護、保養、治療。至少你還不會馬上死,還有時間處理很多事!所以,發現自己生病了,不正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嗎?

再以佛教的觀點來看,我們過去世造了很多業,所以當病痛來襲、身體感到不舒服時,要認為這是藉由生病來還報、還債的。能夠還債表示你還有本錢,有本錢還債才能「無債一身輕」,這是值得安慰的。另外,佛教也有一句名言:「比丘常帶三分病。」這說明瞭疾病是助道、得道的因緣,因此常常生病的人,就能帶病延年,反而能夠長壽。

以上這些觀念都能幫助我們正視疾病,如果善加運用這種心態來處理自己的問題,雖然身體不舒服,還是能隨時隨地將自己的性情調整過來。如此一來,每天就都能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先要善惡分明,才能開始修行。善惡分明的人,是正直明理的好人,善惡不分的人是胡塗蟲或是爛好人。孔子說的『鄉願,德之賊也』便是這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惡對他來說,都是好的。善人看他,他是好人,惡人看他,他也站在壞人一邊,這便是鄉願。因此要善惡分明,水火不同,各有分際,是人間道德的基礎。

什麼是善呢?善有比較的善,有絕對的善。我曾遇到一位出租車司機,他說:『修不修行都一樣,只要心好就好,任何宗教都教人存好心,我自問良心擺在中間,所以信不信宗教都一樣。』

我問他:『你的良心好到什麼程度呢?怎麼好法呢?難道人家冤枉了你,批評了你,誤罵了你,你都不介意嗎?當你遇到有人強行超你的車時,你不生氣嗎?或者有人連續地把你的客人搶走了,你不會埋怨嗎?你就沒有做過一樁不讓太太、孩子們知道的事嗎?連想都不曾想過嗎?』

他連連搖頭說:『我又不是聖人,不是佛,不是神。』

我說:『問題還多著哩!例如:你原來不要想的事,卻不能不想;原來不想做的事你卻非做不可;明知是不該說的話,你卻說了;不想罵人,而你竟罵了人;不想騙人,但你偏偏會騙人。你能說沒有所謂心不由己、身不由己、口不由己的經驗嗎?』他想了想,點點頭,也覺得很有道理。

心好,如何好法呢?反正心事只有天知道,別人固然看不到,自己也未必覺察到。如果一個人存壞心,已經讓人看出來時,他已壞到表面化。譬如害瘡,瘡已害到出膿、發臭、流血、潰爛,這種毛病是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嚴重呢?絕對不是!乃是由小而大,自輕而重的。

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一念壞心不覺察,便可能漸漸形成人的一生心向。因此,有些人自認為是好人,實則未必;有些偏激的人,主張巧取豪奪,居然也有一番歪理,當其得逞之際,便真以為這是正道。倒是那些自認為自己的心很壞,老是想到壞念頭,想做壞事,甚至做了壞事,想說壞話,而且說了壞話的人,倒可能是正人君子。為什麼呢?他們謹言慎行,常常覺察自己做了愚蠢事,說了無聊話,想了歪念頭,像這種能夠自我檢點、自我批判的人,還會不是好人嗎?

行善,首先要對自己好,很多人往往由於只顧自己,雖然未想損害他人,結果卻是害人又害己。人是自私的,這是生物的本能,攝取身外之物以營養自己,使自己生存下去,這看來是對自己好的。然而,當你發心開始修行以後,你會發覺像這樣的自私,已是害人害己的行為,只要自覺尚有一絲自私心,便知道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別人。

很少有人故意陷害自己,但由於自私心的策動,卻做了許多將受惡報的壞事。好像有人用石頭擲擊停在樹枝上的鳥,結果鳥被擊傷飛走了,而石頭掉下來,正好砸在他自己的頭上。鳥還沒有報復他,他已經受到懲罰。結果他還大罵:『死鳥、鬼鳥!』忿怒不已。他不知道在他的心中又造了另一重惡因,受到了另一重煩惱的果報。像這種自己犯錯而又遷怒於他的情形,到處都可以看到。

可是,假如我到市區的街道上去問:『認為自己是好心的人請舉手。』街上的人很可能通通舉手。如已聽到我上面這種講法以後,大概便不會這樣認為了。

有一種人,樣樣都為自己打算,只知『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這一類人,並不太壞,至少他自己門前還有一條路可以走,以佛法的修行而言,是小乘的自了漢。但如果有一天清晨你開門,發現有死狗躺在你家門口,你為了避免麻煩,急忙將狗屍拖到隔壁鄰居家的門口,自己裝作毫不知情。碰巧你的鄰居也跟你一樣,也將門口的死狗偷偷地拖到別人家門口去;如果所有的鄰居都是這種人,這條狗屍,恐怕又會回到你家門口來了。所以說,一個好人,不但對自己好,而且處處替別人著想。假使人人都對人好,我們這世界,便不會讓你遇到壞事;即使有壞事產生,也可能轉變成好事,你們相信嗎?

大約在十年前,有位非常虔誠的居士,他太太上街買菜,不幸被出租車撞死。那位司機當然被拘留了,而這位居士親自到警察分局為司機求情,他說:『請不要處罰這位肇禍的司機,我太太被撞死,是她的業報,也是我們全家的業報。這位司機為何不撞別人,卻撞上我太太?而我太太又為什麼不被別人撞死,卻偏偏死在他的車輪下?很顯然地,這一定是有因緣的。我不求賠償,也請不要判司機的刑。』當這位居士把太太的喪事處理妥當,又反過來照顧這位司機的家屬,最後司機全家人都受感動而虔誠信佛。如果人人都像這位居士一樣,世界上便沒有壞事了。本來死人是樁傷心事,結果成為佛事。所謂佛事,是以佛法來教化世間人的大事。因此首先說:好人,應從對自己好,而後對別人好,最後,使得人人都成好人。

有善有惡是世間法,為善去惡是生天法。所以佛法中,戒十惡、行十善,是人天果報的有漏法。雖稱有漏,卻是無漏法的基礎;不從有漏善法修起,修行便如空中樓閣。對人對己都有利益的人天善法,便是社會公益的福利事業,如修橋、鋪路、挖井、開河、放賑、辦學校、建醫院、供僧、護法、造塔、營寺、印經等等。今世的努力,來世便能到天上享天福或在人間受富貴身。再上一層,自己修行出三界,也化導一切人修行出三界的佛法:自己修淨土法門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同時也勸勉世人念佛往生西方;自己參禪徹悟,也得勸導他人同修。小乘法雖僅自求解脫,卻被大乘法視為『被三昧酒所醉』的一群,不是究竟自在的解脫,因為他們尚執著世間為惡而出世間為善,所以出世之後,不願再來世間度眾生。禪的修行者即不如此,有人問南泉身後事,他說:『到山前莊上做牛。』這就是禪的修行法。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佛教的立場看,「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是正確的因果觀念。但是,從因到果必須有因緣的配合,所以,有時候犯了重罪,也有可能只受較輕的果報。

可見,因與果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的,從因至果之間,會受到其他各種因緣的影響。例如說,同樣是一粒稻種,由於播種的時節、土壤、肥料,以及人工配種等因素的不同,結果就會造成不同產量、質量、品種。任何現象都不會出自於孤立的因及孤立的果。

我們的罪也是一樣,例如,有人本來欠了他人十條命,當然要還人家十條命,但在尚未還清十條命之前,已有機會讓他拯救幾百條人命,功過雖各有對象,未必能夠相抵相消,但他必可重罪輕報。而且,福大量大的人,被人逼債討債的情況也比較緩和。

若有人前世只欠人家一條命,轉生之後卻救了千千萬萬人的命,對於欠了一命的那位債主而言,看到債務人已是個大好人,自然也就不再忍心要求欠命的人必須償命,只要欠命的人表示懺悔歉意,願受懲罰就夠了。這就是重罪輕報。

另外,對於累世的冤親債主,我們可以用誦經禮懺等修行,或是用佛法來開導他們,邀請冤親債主都來聽聞佛法,參與共修佛法。他們如果還在靈界,便可以佛法的感應力來疏導他們、鼓勵他們、安慰他們。他們來聽佛法之後,心中的怨懟便可解開。解怨釋結之後,他們就能離開靈界而往生天界及佛國淨土,此時已發菩提心、已修菩薩道,故也不會來討債索命了。

重罪輕報是由於債權人及債務人雙方兩造,都願意解開生死的怨結,那就可將宿債一筆勾消,彼此從此可以有善果。另外,所謂定業難轉難消,則是因債主本身不知佛法,沒有超脫,也就沒有辦法不向債務人討債逼債,你欠他的,他非得要你償還不可。

我曾經見到一位居士,心中很恨一位仇人,這位居士來聽我講佛經,也看佛書,但就是無法不恨那一個仇人,他說:「佛法、因果,我都相信,唯一辦不到的,就是要我不恨那個仇人,甚至只要有人向我提到他的名字,我就會立即生氣。」這種人不願意放下成見、修行佛法,心就轉不過來。這就是定業不可轉的例子。

因為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心念無法轉成清淨,定業就不能轉變。例如,釋迦牟尼佛成了佛之後,還是受到提婆達多所害;目犍連尊者則到最後生還是被異教徒用棒打死。這些都是定業不可轉的實例,連佛都沒辦法代你去轉。

有時候定業難轉,有時候重罪輕報,這完全得看因緣如何而定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鍛煉

首先解釋「鍛煉」兩字的意義。古代的武士、劍客,都講求寶刀、寶劍。寶刀、寶劍怎麼製造?是由鐵鑄成,這鑄造的過程,稱鍛鐵、煉鐵。鐵可煉成好鐵,再煉成鋼、純鋼、精鋼。在古代,是用老式的土法煉鐵,講究技術、方法,故須經由名師選材處方,同道家煉丹一樣,特別著重傳承,有獨門祕方。鑄造好的鐵器,須經特別的爐火,燒煉之後,再用手工捶打。若技術不好,不僅煉不出鋼來,反而會把全部的鐵打成鐵渣;唯有技術嫺熟,才能打掉鐵渣,而鍛成純鋼,所以技術較差的鐵匠,只能打出鐮刀、斧頭或菜刀等,卻煉不出上等的寶刀與寶劍。同樣的,人心的鍛煉也要有明師指導正確的方法,在說明煉心的方法之前,先對人心作一番考察。

一個人的思想觀念,性格性向,言行舉止,都是心在主宰。俗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沒有面孔長得完全一樣的兩個人,一百人有一百個不同的面孔,一百人也有一百個不同的心。雖然有些人面孔長得神似,或者雙胞胎長得幾乎完全一樣,而分辨不出誰是誰,但只要各自的性格一表現,就知道誰是誰了。世界上找不出任何兩個人的心是相同的,如果有的話,那麼世界太平,而世間也不成其為世間了。

社會是群眾的組合,無數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它是個大染缸。由於每個人的思想、觀念不同,同時為了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求取生存的保障,人們學會保護自己,處處爭取權益,以免於吃虧受害。因此,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和想法,人人變得自私自利,將彼此的關係建立在「利」上,各懷心眼,不能坦誠相待,俗語說:「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為已本無可厚非,否則便無法生存;但人與人之間也因而產生許多不和諧的現象,勾心鬥角,擾攘紛爭,永無寧日。因此,不論親疏,非但朋友信義蕩然,甚至演出父子反目、夫妻異夢、兄弟閱牆的悲劇。

人心是不同的,不容易統一的,小自個人與個人,大至團體與團體、種族與種族、國家與國家,或人與動物之間,都會引起諸多問題,產生對抗與衝突。所以我曾以「矛盾與統一」為題,作過一次開示。

這些現象之所以會產生,歸根究底,在於未經鍛煉的心,變幻莫測,不可捉摸,有如野馬奔逸,不易駕馭、制伏。因此,必須煉心,以期在矛盾、對立、衝突之中,尋求平衡、和諧、統一。

煉心的方法

下麵講煉心的方法,分成三個階段及層次。

一、經由教育或宗教信仰,把歪曲心鍛煉為正直心。

從生理上看,人的心臟是長在胸腔的左邊,而非正中間,所以偏心是正常的,偏已、偏私,偏一家、一族,偏一國家、一民族、都是正常。歪心就不正常,歪同偏不同,歪是歪曲的意思,存心損人利已就是歪心。幸運的是,世上還是有許多損已利人的人,所謂百步之內必有芳草,比如聖賢、豪傑、菩薩心腸的人即是。一般人都是因為互有往來,互取所需,彼此獲利,而生活在一起,稱為互助互惠,但還是以利已為先決條件。比如美國的農產品過剩時便由政府津貼農戶,把農地荒蕪。明知亞洲、非洲由於營養不足而死者每年有數十萬人,為了保障美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便不得不視若無睹,見死不救,所以美國人做任何事,首先強調的是要符合美國人的利益,實際上美國已是世界上對其他落後地區最慷慨的國家了。

歪心的人,居心叵測,慣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不合情理的利益,如故意倒會、惡性倒閉、瞞天過海、搶劫、勒索、巧取、豪奪等罪行,他們或能獲得一時的僥倖,將來如何不難逆料,縱然現世能逃過法律制裁,他們的後代子孫以及他們的後世果報,決不會有好的收場。

佛法用因果論來教育眾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信奉佛法的人,知道因果輪回,不敢做違背良心的事,相反地要做有益於人的事。所以佛教的教育,可使人從歪曲心變成正直心。一般的宗教也能達此層次,此在佛教,乃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用修行的方法,把散心、亂心,鍛煉成統一的心。

第二個層次的煉心方法,主要是用禪定的修持。第一個層次所依的方法是戒,戒的消極立場是不作一切惡,戒的積極立場是須行一切善。若要把亂、散的妄想心變成集中的統一心,就要用定的力量。

妄想心與散亂心為同一東西,但不同性質,散亂的意思是思想不集中、念頭散漫、沒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標。妄想的意思是不必想的而去想,不該想的而去想,它可能是散漫的,也可能是有條理的。比如有的人嗜好抽煙、喝酒、賭博、明知道這些是不良習慣,但是不抽、不喝、不賭,他心裏難過,手癢癢的,尤其癮頭犯的時候,要他不做,已不容易,心裏不想,更不容易了。

跟隨我修行的弟子之中,有的常跟我講,他常常會起一些不須想、不該想的事,覺得很罪過。有的則說他每當打坐、誦經時,有妄想出現,而且是犯罪的念頭,他覺得很難過。我告訴他們:「不要這麼想,如果能夠沒有妄想雜念,你的修行已經成功了;正因為在初心修行的階段,所以無法做到專心念佛,專心打坐。」其實,平常生活中也會有壞念頭出現,只是心思太雜,自己沒有發覺。而在打坐、念佛、拜佛、持咒時,心較專注,頭腦比較清楚,壞念頭出現時,就容易被察覺了。不是自己故意要想,而是潛在的意識,在不受壓制時,忽地浮動上來的。

如何對治散亂心和妄想心呢?那就要用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法門很多,其中以禪觀的方法,收效比較顯著和踏實。禪觀的方法有很多,我們所教的入門方法是數息觀。數息觀就是用數呼吸的方法,打心的鐵,時刻把心系於方法上,方法和心,要像猴子和煉子的關係,方法不轉移,就像把猴子的煉子綁在樁上,使得猴子時刻不離那根樁,當心念住外緣時,立即又被拉回到方法上來,時刻把心綁在方法上,一離開方法,就馬上警覺;而數息觀最易讓我們警覺、發現自己的是否離開了方法。

用方法能使散亂的妄想心消失,這不是說用方法來把妄想打掉,或像用軍警的武力消滅土匪強盜那樣,用方法就是用方法,為了用方法而用方法,不是為了要消滅妄想而用方法,最後妄想就會自然消失。

這個層次的修行階段,你可能嘗到的經驗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而不是成功;是發現更多的妄想,而不是心的集中和統一,你必須要付出耐心和恒心。

三、用禪的方法,把集中、統一的心粉碎。

煉心煉到第二個層次完成,心已能集中和統一。心如能夠集中,便可減少打妄想的時間;心力專注,頭腦清楚,揆之日常生活,應付裕如。做起事來條理井然,效率增進,不致了無頭緒,慌張顛倒,處頭蛇尾,一般人到此程度,已得很大利益,進一步由集中而達到統一的程度,就是發現「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道理,世間的聖賢之能成為聖賢,必定有類此的體驗。

然而集中心和統一心,尚都是有「我」的階段:能夠集中的心,是「小我」的肯定;能夠統一的心,是「大我」的落實。正在經驗大我的統一狀態時,不會有煩惱的分別心;然當你由統一心狀態再恢復到分別心狀態時,便會產生強烈的自信心。可是,自信心越強的人,我執越重,他的「我」非常堅固,他相信自己所講、所見、所想、所為絕對正確,他有自信他是有無限慈悲心、同情心、使命感和權威感的人。不幸的是,很多宗教與宗教之間的對立、衝突、戰爭、迫害,都是從此自信心出,因為強大的自信心,即是傲慢與偏激。

從佛法的立場講,雖然要有自信心,但要無我。無我的意思是,不以為自己是全體,不以為自己是有無限力量的救濟。所謂救濟,是眾生自己得度。所以菩薩度盡一切眾生,而實沒有一個眾生得度,這是無我。

如何能夠達到「無我」的目的呢?唯有經由禪的方法來修行。禪的方法,就是把已經集中統一的心粉碎;是把堅固的我執消滅、消散,當「我」不存在了,才是大解脫,也是大落實。如果達此目的,就是要用踢翻乾坤的禪法來修行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一、前言

這個題目好像很吸引人,所以聽眾來得這麼多,把演講室擠得滿滿的;也可以說地方太小,勞動諸位來聽講,很多人沒有位子坐,非常抱歉。

諸位如果先想知道禪是什麼?那是相當困難的。因為禪本身不是一個東西,不是一樁事;不是學問,不是理論;只是一個梵文音譯的漢字,一個抽象的觀念,所以沒辦法說禪是什麼。單獨講禪沒有什麼好講,而且無法可講,因此暫且把「禪」這個字擱下不講,而從後面開始講起,就是先講生活,再講現代人的生活,再看看禪的生活,配合現代人的生活,探討禪和現代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由此也許可以說明表達禪是什麼?

二、生活

在生死之間或生存時候的活動,叫作生活,我們正一天天活下去時,這叫生存。在生存時的過程之中,所有的活動,就是生活。生活的內容或定義,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但概括地說,我把它分成三點來說明:第一,家庭生活;第二,社會生活;第三,精神生活。在人的生命過程之中,不離這三種生活範圍,也不可能缺少其中任何一樣。

家庭生活很簡單,就是夫婦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的倫常,也就是倫理的生活。人不能沒有家庭,但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也離不開社會。舉凡求學、工作以及人與人之間所有一切關係接觸的活動,都是社會生活。除了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之外,人還需要有精神生活,唯有藉著精神生活,才顯出人與動物不同,才有人的尊嚴。精神生活中也有層次、範圍的不同。

我國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都包含在運動、娛樂、藝術三項中,就是人除了物質的食、衣、住、行之外,在三民主義中,還提倡育、樂的重要。

人一生下來就會運動,而人也才得以漸漸成長,這一點人和動物相似。印度有一種瑜伽術的運動,它有很多姿勢及動作模仿自動物。它可說是精神的抒發。娛樂包含在藝術裡,但最單純的娛樂,並不一定就是藝術。比如男女談戀愛,如果是像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與林黛玉,或莎翁筆下的羅蜜歐與茱麗葉,就是藝術。再如生物的本能----求偶,不是藝術,而是娛樂;但人和動物不一樣,人的求偶應與精神的生活相關。人與人之間,彼此互通款曲,是一種個人感情的抒發,可以說是娛樂。

進一步談到藝術,藝術就進入精神領域,乃通過繪畫、音樂、詩歌、舞蹈,來發掘美、表現美、感受美、欣賞美。藝術沒有種族、文化、地域的界限,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和從事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藝術生活的條件。有的人可以沒有運動、娛樂、藝術等的愛好、嗜好,但嚮往道德的修養,就是人格的修養及陶冶,因而有聖賢、君子的期待和要求。東方的儒家、西方的猶太教,就是此要求下的產物。在其他未開化的部落民族,也有他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在物質條件缺乏,精神空虛、苦悶的情況下,宗教乃應運而生。從年齡上來看,年輕時喜歡運動、娛樂、藝術,漸漸步入中年、晚年,自然而然接觸到道德修養的生活,也就是宗教信仰和宗教修養的生活,這不一定要受到什麼打擊,而是自己本身在人生體驗的層次上漸次昇華。有許多學者主張人類的精神生活停留在藝術就夠了,不必進展到宗教信仰,但還是有很多學者主張,最後縱然不信宗教,但亦應有宗教徒的精神修養。此外,人們奠定宗教信心,發生宗教的情操,殆與其心智的開發、身心的成長,有連帶關係。

三、現代人的生活

現代人與古代人有何不同?人都是一樣的,古代的人是我們的祖先,我們和古代的幾千年以前的人相較,並沒有任何變化,我們還是和古代的老祖宗一樣,所不同的是環境在變,由於歷史的變遷,現代人的生活與古代人有所不同。現代人的生活特徵是什麼?

(一)知識爆炸

古時候的中國人說:「汗牛充棟」、「學富五車」,是形容書的數量之多;但那時候的書是用竹簡刻寫成的,體積大,佔空間,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那書是有限的。

現今由於文明的演進、知識的開發和累積,以及學術分工的結果,各種各類的圖書琳瑯滿目,卷帙浩繁。由於書籍太多,甚至用微捲(microfilm)的方法庋藏。我們看臺灣各大學的圖書館藏書豐富,但臺灣各大學全部圖書的總數,還不及美國一個耶魯大學圖書館的書多,那它的藏書到底有多少?即使皓首窮經也讀不完。

過去中國人如能精通儒釋道三教,他就是了不起的學者;在今天,通達三教並不算什麼。今天一個人不可能讀完全部的書,但我們還是要盡量去讀書,隨時汲取新知,否則就是落伍,要被時代淘汰。在美國,進學校是無限期的,從學校畢業之後就業,為了工作上的需要,須再進修,或者公司要栽培他,或者即使公司不栽培他,而自己想進修,希望步步高昇,都要再進學校讀書。因此很多人白天工作、晚上讀書。也有活到五、六十歲,為了再就業,還要去讀書,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可是學到老仍然學不了。

(二)科學進步

科學的定義是,用分析、推理去明白、瞭解一件事,用合理的方法或試驗的成果所累積的經驗,去做一件事。

今天這個時代受到科學文明的恩賜,科學文明也給這個時代帶來不幸和災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處處享受科學進步的成果----交通工具、家用電器等的發明,給生活帶來舒適和便利;資訊工業的起飛,邁入家用電腦時代;醫藥衛生的進步,人類的壽命延長;人類的活動範圍從地球延伸至外太空,人類早已登上月球,如今更向太空深處探索宇宙的奧祕;學術精密分工,科技發展至尖端。由此看來,科學似乎帶給人類幸福。相對的,有福就有禍,福禍相倚,科學也帶來災禍。現今是核子武器時代,一旦觸發戰爭,幾可毀滅一半的地球人口。還有公害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噪音污染、生態環境的破壞,人們的生活環境不安全、不安寧,造成身體上的危害及精神上的壓迫。現代的文明病----癌症,更是人類健康的大敵。

如今的情況是,科學文明的進展,就好比人騎在虎背上,下不來,也不能停,只有騎下去,所以科學的腳步繼續往前走,而隱伏的危機也越來越大,就像鼓脹了的青蛙,一戳即破。三個月前,《中央日報》發表一篇文章,謂地球就像一艘太空船,坐在這一艘船上的人,應同舟共濟。此文警告我們,很容易有人為的禍害,而使整個地球毀滅。這在從前是不可想像的事。所以科學現在沒有辦法停下來,只有一直往前走,最後會走向死亡、走向毀滅。這不是我個人的悲觀論,事實上,科學正在這條路上走。

(三)時間縮短

過去中國人在光緒年間的平均壽命是三十多歲;今天臺灣的國民平均壽命是,男的接近七十歲,女的超過七十歲。所以現在的人不是「人生七十古來稀」,而是「人生七十才開始」。這乃因醫藥進步,衛生改善,使人的壽命延長。這是時間拉長了,不是縮短。事實上,時間是縮短了,這意思是說,由於知識爆炸和科學進步的關係,使人越來越覺得時間不夠用,時間不夠支配。

現今的環境給我們太多的誘惑,能引起我們興趣的事物太多,希望參與、知道、瞭解的事物太多,而自己的生命時間有限,所以覺得時間短促,希望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時,最好連睡覺的時間也免了更好。

在臺灣的中國人非常勤勉,充分利用時間賺錢,很少休息。但西方人,他們生活的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自己日子過得舒適、愉快就好。他們把精力花在培養興趣上。現在臺灣年輕的一代,漸漸也有這種傾向。到我的農禪寺跟我學佛、學打坐的人,同樣也有其他的興趣,他們覺得在我這邊學到的不夠,太單調、太單純,人生要多彩多姿。

西方人因競爭激烈,工作時拼命工作,否則前途沒有希望,工作之外,玩的時候拼命玩。所謂拼命,就是非常緊張。他們物質條件夠,交通便利,旅遊蔚為風氣。像雷根總統在白宮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必定出門度假,以舒緩工作的緊張和壓力。除了高官富賈外,一般人也喜旅遊度假。我的學生就勸我,不要每個星期天忙著講經教禪,也應該出去玩玩。他們喜歡郊遊、划船、溜冰、滑雪。他們的玩是很緊張的,緊張的開車出去,緊張的玩,緊張的開車回來,就是因為時間不夠用。他們已不知悠哉悠哉的玩為何物?

(四)空間縮小

由於交通的便捷,使人感覺地球越來越小,人與人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距離縮短。

過去唐玄奘到印度取經,路途遙遠,旅程艱辛,要花幾年的時間。今天到印度很簡單,坐上飛機,幾個小時就到。所謂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好遠好遠,現在十萬八千里並不遠。所以空間縮小。我們過去不要說講到出國,就是離開家鄉到鄰省或鄰縣,也真是一樁大事,好像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一去就不容易回來似的。今天出國是稀鬆平常的事,像我這麼一個身不由己的人,我到美國的次數比到高雄的次數多;我把美國看得很近,因為一上飛機就到了,高雄則一年難得去一次,或者兩年才去一次,到美國一年至少來回兩次,感覺上離美國很近。

科學的發達,交通的迅捷,使我們在地球上感覺空間縮小。現今步入太空時代,人類可以乘坐太空船遨遊太空,將來我們在太空中的感覺,比現在更加敏銳。宇宙是一天天在縮小之中。

(五)繁忙和緊張

繁忙和緊張,是現代人生活的特徵。像諸位趕來聽演講,緊緊張張的出門,結果好多人還是比別人晚了一步,沒有位子坐。大家為了趕而緊張。

由於知識的爆炸,我們渴求汲取新知,充實自己,再加上大眾傳播媒體,如報紙、電視、廣播的介紹,消息靈通,受到的誘惑也多,而使我們益顯忙碌。比如買房子,如果沒有房地產介紹,沒有廣告,大概只看一、兩處就夠,不必東看西看。我在紐約成立禪中心,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買房子。

因為忙就緊張,為了工作、為了學習、為了消遣而忙。忙的時候不緊張,那你一定學過禪。忙一定緊張,我常講,手動、身體動、心也動,不要慌就好。但這不容易做到,因為繁忙會帶來緊張,緊張便會使你情緒不安。

現代人的生活緊張。像我在東京所見,東京街上的人走路是用跑的;每天早晨的紐約街頭,沒有慢慢走路的人,大家都在趕時間。臺北的人走路也很匆忙,但還不若東京、紐約的人那麼緊張。他們為什麼緊張?因為晚上緊張的看電視、參加宴會,一直搞到半夜兩點才睡覺。第二天早上緊張的起床,緊張的趕巴士、地下鐵,跑上車,下車後也跑。不如此,無法支配時間。

(六)失落感(迷失了方向)

人受到的誘惑太多,環境給我們種種暗示,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給,樣樣都是好的,尤其經由大眾傳播媒體所介紹的,都是最好的,政治、宗教、藝術皆然,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及立場,都說自己最好,人們無所適從?

拿西方人來講,本來他們以宗教為最高歸宿,後來接觸到東方文化中的宗教、哲學,便引發其好奇心,因有比較,而對自己的東西產生懷疑、反省。他們看到東方人能夠生活得自然自在,而他們卻生活在緊張忙碌中,乃產生理性的批判,欲從中一窺究竟。他們過去只知道人死後有天國,現在接觸到東方的宗教,好像還有其他地方可去。基督教沒傳到東方前,東方人也有他們的精神生活,也過得很好。這種反省、認識,對他們利弊互見,因為他們無從判別,無法決定自己的路向,而感迷惘、茫然。

現今人們學習用思惟來探討一些問題。比如生與死、價值觀、人生觀、宇宙觀等等。這些問題在腦中盤桓,好像走在人生問題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迷失了自己。

四、禪是什麼?

這是從「現代人的生活」這個觀點而講禪。

佛學上的最高境界是「不可思議」,意即無法用頭腦去想像、推理,無法用嘴巴說明。這是佛法最高的層次,或者是佛法體驗的最高層次。

禪是什麼?剛才一開始我就告訴了諸位,禪沒辦法說明,它不可思議,沒辦法講、沒辦法想,所以不必講、不必想。但我還是要講,那只有配合實際的生活來講,旁敲側擊的講,根據前面所提的六項,配合講,看看禪對現代人的生活,是否有其重要性或必要性。

不反對知識而超越知識

今天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禪不反對它,但若說要充實學識至「汗牛充棟」「學富五車」的程度,或把耶魯大學圖書館的藏書全部讀完,那也不必。

禪宗史上的六祖惠能並不識字,至少識字不多,不像現代的人要讀幾十年的書。在禪師之中,有讀書人,不讀書的人更多,知識分子佔少數。禪宗斥知識為葛藤絡索。相信知識、倚賴知識的人,凡事都要追根究底,這種人不可能瞭解禪。

我說知識、學問不離思想、語言,而離開思想、語言,才能得到禪,因此仰賴知識理解禪是困難的!可是我又說禪不反對知識,那怎麼說呢?知識有其功能,像六祖惠能開悟後,仍要聽經,這樣他可以知曉佛學上的名詞、理論,他可用那些邏輯、名詞,化度其他人。如果他僅僅開悟,而嘴巴不能說,如何化人?如果沒知識,他不可能有一部《六祖壇經》傳世。《六祖壇經》充滿智慧,也利用知識。而且有好幾部經對六祖來講是很熟悉的,這是知識。

知識是用之於對外的。同樣的,知識是用來幫助我們理解的----理解如何體驗禪,如何進入禪的境界。所以禪不反對知識,但也不倚賴知識,而是超越乎知識。

(二)順乎科學而不受科學限制

科學能改善、運用物質生活的條件,以及人與人之間事務的處理,因而類分出自然、社會、人文的科學。

禪不反對科學,因為禪並不是一樣東西,也並不否定一樣東西,它並非是什麼。

從《六祖壇經》看,六祖惠能涅槃前,召集弟子說:「我有三十六對,能瞭解它,可教化人。」三十六對就是生、滅,煩惱、菩提,明、暗,清、濁等。這都合乎邏輯,邏輯本身就是科學,從科學精神來求證。胡適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禪法也要證據,因此禪宗重視印可、印證。不管你自己的禪修有多深的體驗,一定要有老師證明。老師是過來人,他知道新入禪境,或得到禪的悟境的人是什麼程度。閉門造車,自以為是,便不科學。

曾有一位科學家跟我說:「佛法的道理很好,我可接受,但我重視經驗的邏輯。僅僅是邏輯上講得通,不一定是事實上能夠通。所以今天科學有理論,理論之後,要講實踐,要實驗。如果理論講通了,在實驗上通過了,那證明你這是正確的,這是科學的精神。如果你說這是在佛法道理上講得對,我可接受,但是在實驗室裡實驗一下,才能讓我信服。」我告訴他:「這是精神的,實驗室裡只能用放大鏡、顯微鏡,或方程式把它套出來。禪的修持,一定要靠自己切實地從事,等於說我們有了理論,尚要你到實驗室去從事實驗的工作,你願不願意去實驗?」他回答:「我現在信都不信,怎麼去實驗?」我說:「你這就不是科學的精神。比如有一位理論家,把一種理論說明了,說這是可以行得通的,那要有人願意到實驗室去實驗,而實驗室那個人說我不想實驗,因你還不能證明它是行得通的,這就本末倒置,不是科學。如果要講科學,就照你說的,有理論你願意去實驗,實驗以後才可以證明。精神的部分,是不可思議的,就是已經體驗過的人,他沒有辦法寫成文章,或者拿給你看,就是要你親自去體驗。然這絕對沒離開科學精神。」

從時間的支配到時間的消失

時間一秒秒的過去,剛才兩點半開始演講,現在已快到四點鐘了,大家都可以感覺到時間的滑動。現代人的生活,時間縮短了,因時間縮短了,所以更需要用禪的方法來拉長時間。

時間縮短的原因是,誘惑太多,使人們產生興趣的事物太多,以致時間不夠支配。禪就是要我們不受種種外境的誘惑,認定自己的興趣、專長,專心一意地努力,不要學這學那的。宜把興趣的範圍縮小。禪首先教我們把心看住,心看住了,就不會受外境的誘惑。所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出家人把鐘撞好就夠了;在座諸位各人也有各人的鐘可撞。我們要安分守己,認定自己要學的東西、要做的工作,努力發揮,不要三心兩意,朝秦暮楚。

人的時間有限,一個人的才能有限,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試驗上,認識自己最要緊,要安於自己所走的路。可是人是很愚癡的,沒有失敗之前,不甘心,非要試一試,今天學這,明天學那,結果一事無成。

我們要珍惜時間,警覺時間的可貴,好好支配時間,把每一秒都作最有效的運用。只要我們從內心減少欲望,減少攀緣心,就不難做到。

如何來使時間消失?那就應該把自己的心放在一個特定的念頭上,這個念頭就會變得無限長;如果不能繫心於一念,東想西想,時間過得特別快,事實上,時間浪費更多。時間的長短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比如說良宵苦短,而在苦難之中,則度日如年,這是主觀的。

但從佛法或禪的修行,開始注意我們心念的活動,瞭解念頭怎麼在活動,究竟在想些什麼?如果你發覺無事可想,則念頭漸漸減少;如果你對所想的事興趣濃,則念頭漸漸多而亂,這樣就把時間浪費掉了,把生命浪費掉了。

我常勸人,攝心專注於所做的事上,如此可節省時間,提早完成你所做的工作,而且比你胡思亂想時做得更好,這是一定的道理。禪的鍛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集中注意力。不論聽什麼,就是聽,清清楚楚的聽下去;不論做什麼,就是做,清清楚楚的做下去。這樣絕對比胡思亂想時做得更好,工作效率更高,時間也就經濟多了。

我常勸沒有時間玩的人學打坐、參禪,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玩了。為什麼?

工作時間減少,而工作效率反而更好,這就是善於支配時間。但支配時間以後,在打坐過程中,如果念頭停留在同一個念頭上,則沒有時間存在的感覺。我常測驗打坐的學生,經過打坐一個小時以後,我叫他們參禪,過了十分鐘,我問他們:「你們感覺到剛才有多少時間?」心很亂的人可能說十五分鐘,為什麼?因為他想了很多事,腿也有點痛,身體也不大自在;心比較專注,坐得情況較好的人說五分鐘;有的說一分鐘;有的說好像才剛剛坐下去嘛。時間的感受不一樣。所謂「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這是心理上感受的時間。

以人的壽命來講,每一個人都應該活到八百歲,但世上的人頂多活到一百歲。為什麼?因為勞神傷腦,身體發生問題。如果心理沒有問題,經常保持輕鬆愉快,身體不會有病,即使有病也會好。因此對於時間不夠,覺得時間太短的人,禪的方法可使他的時間拉長,可以活的時間長,可以利用、支配的時間長,直到最後,時間的感覺消失。

明末憨山大師,常坐在廟前溪上的木橋橋墩上,聽流水聲。一日,他一坐下去以後,忽然忘掉了自己。先是動念即聞水聲,不動即不聞,眾響皆寂,也失去了自己。又有一次,他在打坐時,突然間坐忘如睡,五天之後,有人以引磬,在他耳邊連敲數十聲,他始微微醒覺,開眼視之,不知身在何處?來人對他說:「我行,師即閉門坐,今五日矣。」憨山答:「不知道啊!我剛剛呼吸了一下而已啊!」

對憨山大師來說,五天的光陰,只是剛剛的事情,那麼這時間有沒有?時間消失。因此可用禪的方法,使時間拉長或消失;既然時間能自由的拉長或消失,故對時間沒有長和短的感受,已經不在乎,也不會緊張了。

(四)從空間的阻礙到空間的粉碎

這個演講室位子,只有兩三百個,還有很多人進不來。因為有位子,而有阻礙,位子在空間裡,有空間一定有阻礙。一般的觀念認為,空間一定是沒有阻礙的,空間就空間,怎麼會有阻礙。事實上,我們知道有空間,是因為有阻礙,才知道有空間。沒有阻礙,不是空間。這個演講室這麼小,怎麼知道它小?因為來的人太多,位子太少,所以覺得空間太小;因為有阻礙,所以有空間的感覺。空間存在嗎?空間是不存在的,而是我們人感覺有空間。為什麼?因為有阻礙。這是佛法的講法。因為空間有阻礙,則感覺空間有大小,距離有長短,這就是不自在。有空間存在,則不自在。人們覺得地球很小,我們到太空去,到太空去那裡?到月球去,月球到那裡?到火星去,到太陽系以外的星球去,到宇宙的深處遠處去。宇宙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有障礙,為什麼?我們本身就是一個阻礙。因為我們的身體佔空間位置,阻礙了空間,才感覺到空間的存在。由於有阻礙,所以我們要想突破空間是不可能的。要想超乎空間,征服空間,征服太空,都不可能。只能一步步地發覺阻礙到什麼程度。

空間的位置,從阻礙而產生,也從時間而產生。例如從甲地到乙地,雖沒有阻礙,卻花費了時間。坐上飛機,從美國到臺灣,天上沒有阻礙,可是一飛飛掉那麼多時間。這是時間告訴我們,空間距離的存在,如果時間消失,空間就沒有。

有一篇文章說,如果我們乘坐火箭,以超過光速的速度,飛向太空深處,則時間的感覺便近於零,而人可繼續生存。因此如果乘坐等光速的火箭,從很遠的太空轉了一圈回到地球,可能地球已不見了,我們這裡的人也早已不見了,可是他們還活得好好的,年紀輕輕地回來了。

停止運動及快速的運動,均能使時間的感覺消失,時間消失時,空間的感覺也沒有。不過,空間的感覺消失並不等於我們要介紹的「虛空粉碎」。

虛空粉碎,是禪的體驗或經驗。禪的體驗裡,有一個層次叫虛空粉碎、大地落沈。

我們之所以會有煩惱、痛苦、矛盾、衝突,是因為有時間和空間的關係。在時間上,前念和後念的衝突,昨天的想法和今天的想法互相矛盾;在空間上,你和我,氣候和我,一切人、事、物和我,發生相應或相反的種種關係,而產生喜、怒、哀、樂的情緒,給我們帶來困擾。

但我們可以從修行的方法,而達到忘記身、心以及所處的世界。首先不要理會聲色貨利的諸多誘惑,只管我自己個人,我的所作所為,再看看我正做的是什麼,再往內縮小,看我的心在想什麼,再把焦點縮小,看我正在想的那一個念頭,一直想下去。因為念頭停止在一點,時間即停止,空間亦不存在,對周遭的一切都很清楚,但不在乎;這一念前後的一切的一切,我都不想----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即可沒有煩惱、困擾,身心自在,身體從舒暢而消失。因為你一直停止在這一個念頭上,最後這個念頭本身變成毫無意義,既然失去意義,這個念頭就不存在,這時身、心、世界都不存在,但有空曠、自在、無限的感受。

通常修行修到這個程度已有成績,很多人認為到這程度已是開悟、解脫。其實沒有,因為他「感」還在。這個情況不是空,而是虛空。空是空間,是普通日常生活的感受,虛空則在禪或定時開始感受到。在此情形下,要把它粉碎,之後才能進入真正禪的體驗,否則他會走上消極、遁世、厭離。很多有修行的人,因此而在山裡,終其一生不想出來。他不想再接觸紅塵,他討厭安逸、快樂的塵世生活。

這個情況不是禪,禪不希望停留在此階段,如停留在此階段,有悖佛法,因此要用方法。在禪宗,通常是用公案或話頭。修行人如果說他很自在,師父就問他:「你在那裡?」他回答:「我很自在呀!我遍虛空都在呀!」師父又問:「什麼東西遍虛空在呀!」他答:「我呀!」師父再問:「你究竟是誰呀?」那他可能就起了一個大疑情:「我究竟是誰?我遍虛空在,那我這個身體究竟有沒有遍虛空呢?」那等於一個幻覺,是主觀感覺上的一個幻覺,是虛妄的,不是真的。他如果產生這種反應的話,馬上感覺到自己的修行不夠,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地參禪。

參禪的結果,因人而不同。有的人很快就得到結果,有的人要費多年的工夫,才能得到結果。如果經常用這個方法,一直用下去,可能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使他虛空粉碎,而由宗教經驗落實到實際生活。

所以禪定或是宗教的一種超脫的經驗,都不是禪;禪是要落實到平常的生活裡。這時虛空對他來說,已不存在:他不貪著虛空境界,而又回到自然的人間;他已很落實,他叫過來人,他從人間的虛妄,從宗教上的虛妄,又落實到人間的實在。這時他才是真正的人,活潑潑的活人。他已離凡夫心態的人格,而發現、成就、成功了實在的人格。這時他不再虛驕、自卑、怨天尤人、悲天憫人。禪師心裡沒有悲切,因他落實到生活,他更親切、更明白、更積極。他生活在真實裡,讓人有安全感,如遇活佛、活菩薩。豺狼虎豹不傷害他,狗不會咬他,蛇遇到他會馴服。

(五)從急如星火到徹底悠閒

由於繁忙和緊張,現代生活的步調急促,因此必須修行禪定或修行禪的方法,以舒緩這種壓迫感。

禪的方法有二種:一是北宗的漸,即用溫和緩慢的方式修行;一是南宗的頓,即當下明心見性。

禪的修行必須腳踏實地,勇猛精進。比如臨濟宗採棒喝的訓練方法,逼迫弟子修行,所謂「香板頭上出祖師」。師父對弟子逼得越厲害,成就越大!不堪造就,何須逼?禪宗的寺院都是選人修行,故稱禪堂為「選佛場」。資質優秀者,採逼迫的方式,讓他感悟時間不夠,生命短促,再不用功,就沒有機會。因此他們往往激起大奮志,將全生命投注到參禪的方法上去。

當然不論我們的稟賦優秀或愚魯,禪的方法都可用上,我們也由此而警覺生命的短促,必須珍惜時間,努力修行。

禪宗的禪師常問弟子的一句話:「你到年三十夜,作什麼交代?」從前大陸上民間的習慣,以年三十夜為清償一年債目的限期,所以禪師也這麼問弟子,意思是,修行人平時不努力,到臨命終時怎麼辦?當你一口氣不來時,你能躲到那裡去?你有自主生死的把握嗎?

能夠於生死之間,自在、無礙,談何容易;也就因為不知道死後的去處,才會恐懼死亡,因而使得弟子生起一種迫切感。

禪宗寺院每天念:「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警誡大眾精勤修行,有如燃眉之急。我們在日常生活也當如此,因此我們不知何時死亡?因此要爭取時間,努力修行。只要努力修行,一定會有成果,所以不必擔心未來。但問現在,不問將來;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禪的修行是急的,但從急中得到安全感、安定感,這是起步,然後繼續修行,修到我剛才所講的層次,若能夠定於一念,時間、空間便會消失,然後虛空粉碎時,完全落實到人間的生活,這時你什麼都不在乎了!因為時間太長太長,已長得消失了計算時間的度量。所以什麼時候死都無所謂,死後到那裡去都沒關係,到這種境界,你還會緊張嗎?

(六)從撿回自我到自在無礙

所謂撿回自我,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修行禪的人,一定要相信自己與佛無二無別,佛是什麼,我也是什麼。孟子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這就是自我的信心。我們相信自己與聖人無二,就是看我們自己是否朝這個方向走。佛與我們無二,我們本身具備佛的一切,只是我們本身沒有把佛的功能表現出來。如果我們有這個信心,我們就不會徬徨無助。自信心建立,落實下來,便會勇往直前的努力去做應做而能做的事。

生命落實,則漸漸由短時間延長為長時間,由小小空間擴展為大的空間。先講時間的延伸,如果透過生命的過去和未來、生死的過去和未來,生命是無限。如果時間消失,根本無須講生命的有限或無限,時間還不夠支配嗎?在空間,我們感覺活動範圍太小,那是因為我們的心量小,所以感到空間的阻礙和狹隘。如果心量大,你為一個家想,你對這一個家自在;你為一個國家想,你對這一個國家自在;你為這個世界想,你自己就是這整個世界。

太虛大師從小所想、所說的,都不是他自己,不是他的小廟,而是全體佛教,而是整個國家、整個世界。因此,任何一個廟,都是他的廟;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他的家。

我在美國還能感化一些洋人,因此我在美國時,我沒有想到我是中國人,我沒想到我是黃種人。我不因我是法師而自傲,我不因我是黃種人而自卑。他們是人,我也是人,我關心的是所有人的問題。因此在我的地方,有黑人、白人、黃人,大家在一起時,水乳交融。

心裡無界限,心外則無界限。我們要深信自己與佛無二無別,一切眾生與佛無二無別,不卑不亢,即自在無礙。

五、現代人的生活需要禪

現在的人生活在前述的緊張、忙碌、壓迫、迷惘的情況下,如果再不從禪法中得到安全、安定、安慰,實在太可憐!

近世有一位日本人叫作鈴木大拙,他用英文寫了好多關於禪的書,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演講,他的書也在英國出版,他的書在歐美暢銷風行,因為西方人需要它。今天我到美國,還有一些洋人歡迎我,因為他們需要我教的禪。臺灣也走上現代化的社會和生活,因此我們也需要禪。

禪並不是要我們遁隱山林,逃避現實。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他又在說出無相頌時,告訴韋刺史:「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欲修行,在家亦得。」禪的修行不須逃避現實,逃到深山,沒有佛法,只有兔角。修行應落實到日常的生活。

在今天日本的社會,禪的訓練已受到若干工商業的重視,以之訓練新進員工,使他們得安定感、落實感,奮發進取、敬業樂群。禪的訓練可以產生這樣的效果。

今天的臺灣,禪尚未蔚為風氣,相信總有一天,將會受到普遍的重視和接受。

(選自《禪的世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二十句共勉語,並沒有前後一定的連貫關係與次第,不過,開頭二句:「信佛學法敬僧,三寶萬世明燈。」與最後二句:「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是當中最重要的。

熟讀背誦這二十句,並瞭解其中的涵義,不但可自勉自勵,也可勉勵他人。如果每位信眾都能瞭解這些理念,而且廣為傳播,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以下用逐句拆解的方式,分別作詳細的解釋。

信佛學法敬僧 三寶萬世明燈

提昇人的品質 建設人間淨土

知恩報恩為先 利人便是利己

盡心盡力第一 不爭你我多少

慈悲沒有敵人 智慧不起煩惱

忙人時間最多 勤勞健康最好

為了廣種福田 哪怕任怨任勞

布施的人有福 行善的人快樂

時時心有法喜 念念不離禪悅

處處觀音菩薩 聲聲阿彌陀佛

結語

◎信佛學法敬僧

「佛」,是覺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徹大悟、自覺又能覺他、圓滿徹底覺悟的聖者,尊稱為「佛寶」。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到目前為止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個人成佛。釋迦世尊是佛教的教主,二千六百年前,誕生於現在位於印度與尼泊爾交界處的迦毘羅衛國,為預備繼承王位的太子,他因為看到世界人類都有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以及弱肉強食的種種現象,體會到眾生的愚癡、人類的苦惱,因此放棄了王宮的奢華生活而出家修行,希望求得解救世間苦難的道理和方法。

經過六年的修行之後,終於在摩竭陀國的菩提伽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悟道。為了紀念釋迦成道,後人就將這種樹稱之為菩提樹,「菩提」是覺悟的意思。

釋迦牟尼佛在悟道以後說,如果所有的眾生都照著佛所修行的方法和道理去修行,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並說,在這個世界以外的他方世界還有許多的佛,如藥師佛、阿彌陀佛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未來有許多眾生會成佛,乃至所有的眾生都可能成佛。為了離苦得樂、自覺覺他,我們要信佛學佛。

「法」,是指佛所體悟到的人生宇宙的道理,和佛所經驗到的離苦的方法。這些道理和方法,告訴我們如何修行?為什麼要修行?如何才能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所以被尊稱為「法寶」。

佛出現世間,是應化人間,為人間帶來了法寶。用法寶來幫助我們離苦得樂,讓我們有修行的方法並懂得修行的道理,使我們從生老病死等種種的苦難和苦惱中得到解脫。因此佛教的教義就是要教大家學法,向誰學呢?要向僧學。

「僧」,是指釋迦世尊住世時代所度化的比丘僧、比丘尼僧。他們自己修行佛法,同時也教人修持佛法,是住持佛教的僧團,被敬稱為「僧寶」。出家僧眾是住持佛法的中心,代表佛教的離欲精神及解脫精神。眾生的苦惱都是由於放不下、離不開種種貪欲而產生;出家的形象和生活就是一種離欲及解脫的象徵。出家僧的生活方式、生活型態最接近佛的本懷,因此佛教以出家僧作為住持佛教的中心。

學佛就是修學佛法的生活方式、實踐僧眾的生活理念,我們能聽到佛法、修學佛法,正常情況下,也要靠僧寶來傳授,所以要敬僧。

三寶萬世明燈

「三寶」,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寶住世,人類就有光明,人類就能得到救濟,就有未來的希望,所以三寶是萬世的明燈。

正信的佛教必須具足三寶,缺一不可。如果只信佛,卻不信法、不信僧,那就等於是拜神、拜天,只是求佛加持、保護、給我們幸福,卻不知修行的方法和道理,會被人視為盲從的迷信。

如果只信法,而不信佛、不信僧,就等於是一種學問知識的研究,並不算是佛教徒;等於只是在圖書館裡,把書一本一本的看完,雖知道書上的知識,但沒有作為自己行為的標準,等於光點菜不飽,數他財物不富。

如果只相信僧中的某一個人,而不信佛也不學法,那就像崇拜英雄一樣,也像認義父母、認大哥一般。對佛教而言,如果只是崇拜、皈信某一個師父而說自己是佛教徒,便不是正信。正信的佛教徒是依僧寶而來信佛、學法。

修行佛法的目的是在增長智慧、自利利他。所以三寶具足的重要性之於佛教徒,正如鼎有三足,缺一不可。

◎提昇人的品質

人的品質,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氣質。氣質是可以改變的,有的人小時候土頭土腦、傻裡傻氣地不懂事,年紀漸長,經過教育的熏陶及社會的歷練,氣質就變好了。改變人的氣質,就是提昇人的品質。

如果學佛以後跟學佛以前相較,人品氣質沒有改善,言行舉止沒有檢點,思想觀念沒有提昇,便是枉費學了佛。學佛以後,應該以佛法的威儀、禮儀、行儀來自利利人,不應該再有自傷傷人、自害害人的行為。身口如此,心念也應如此。

身為佛教徒,就要對自己的家庭、社會、國家、所有的人類,乃至一切的眾生,負起責任。我們有權利生存在世間,更有義務和責任來幫助世間、改善世間。

如果成為佛教徒以後,有人看到你便說:「幾年不見,怎麼你的性格和氣質好像和過去不一樣了,這一定是有道理的,為什麼?」

這時候你應該告訴對方:「阿彌陀佛!沒有其他的原因,只因為我皈依了三寶,做人應當先學會自利利他的。」

所謂自利利他,例如要提昇人的品質,應先從自己開始,進而再幫助他人提昇他人的品質,自利又利他。

又,與人相處之時,要想自利,應先利他,這之間是有互相關聯的。在家裡,如果對自己的家人態度改善,家裡的人也會受到你的影響而有所改善。自己能和顏悅色,處處以禮相待,時時關懷他人,以成全別人作為成全自己的心態來處理事務,周圍的人也都會受到影響。我們要學習佛法的慈悲,開發內心的智慧,健全自己,協助他人,為全體而顧大局,敦品勵學,奉獻自己而盡心盡力,溫厚謙恭。

但是成為佛教徒,並不是叫我們做鄉愿、做爛好人、做傻瓜,佛法的目的是在利益眾生,而真正地利他,是要使得頑者廉而懦者立,感謝恩人,寬恕仇人;學習賢人,救濟苦人;調伏狂人,感化惡人;慰勉失意的人,關懷受難的人;把懈怠的人勸導成精勤的人,使兇狠的人轉變為慈悲的人。用種種恰到好處的方式來幫助他人,使得在我們環境裡共同生活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利益。這才是真正自利利他的人,也才是真正品質高尚的人。

建設人間淨土

要使我們所處的世界變成淨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環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從個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損他人的事,才有希望人人都不會做自損損人的事;一個人影響十個人,十個人影響百千個人,才可能使環境裡的每一個人都成為悲智雙運的菩薩。縱使不成為三寶弟子,也希望他們都能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相信因果就不致於殺人、放火、為非作歹、為社會製造不安。因果觀念能使人心悅誠服地改過遷善,心平氣和地接受現在,再接再厲地開創明天。相信因果的人增多,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光明、更安定、更和諧,人間淨土便開始實現。

有一位警官曾告訴我,在他執行公務時,發生過一件事:幾十個滋事的人拿著木棍要打他,他高聲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些要打他的人一聽到念佛聲,都愣住了,他便趁機跑掉、安全脫困。他說:「阿彌陀佛真有用!替我解圍、救了命。」又有一次,他在北投大度路取締青少年玩命的飆車,有許多看熱鬧的群眾擋著他的路,並且要掀翻他的警車,這時候他又拿出法寶,大聲唱念:「阿彌陀佛!讓讓路。阿彌陀佛!請讓一讓。」結果那些本來要攔住他、打他的人都自動讓開了。

我們如果能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不忘先念阿彌陀佛,必定可以萬事如意。其實,那正是在提醒我們自己:佛是救苦救難的;念佛的人,應當要心存慈悲,幫助他人、原諒他人、尊重他人,千萬不要得理不饒人地一意孤行。

此外,「牆倒眾人推」的心理不能有。他已經倒了,或快要倒了,應該留他一條生路,還要推他做什麼?但是這個社會上雪中送炭的人少,錦上添花的人多;井底撈人的人少,落井下石的人多,所以不是淨土,而是濁世或塵世。我們要多做雪中送炭、牆倒扶牆、井底撈人的工作,並且寧為幕後的英雄,不做表面的好人。一般人都只知道指責他人、要求他人,而捨不得檢討自己、付出自己;很多人都希望站在人前,希望得到他人的讚歎,而不喜歡推舉賢者、讚歎好人,這樣的話,淨土就不容易出現。我們要讓他人站到前面去,成就仁人賢者、讚歎好人好事,如果多數人都能如此做,我們這個世界便能漸漸地成為淨土了。

由此可知,建設人間淨土,要從每一個人自己建起,就在平凡和失敗中,奮力向上,一邊建立自己,同時也照顧好自己的家人、影響家人,進一步再推廣到自己的工作環境,以及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讓他們能夠得到佛法的滋潤,體會佛法對於人間無盡的用處,也來認同佛教、修學佛法,讓他們接受佛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便是推廣人間淨土、建設人間淨土的最好方法。

◎知恩報恩為先

一般凡夫,多多少少都會恩將仇報、過河拆橋。別人對我們有恩,我們卻把他當仇人看,對方不幫我們忙還好,幫了忙之後反而更糟糕,認為沒有幫夠、沒有幫好。

因此有人對我說:「師父!我們幫了別人的忙,人家反而對我不好,真的是引狼入室,怎麼辦?」

我說:「這很平常,我們自己也許也是如此,只是未曾自覺自省罷了。對方報不報恩,不必放在心上,幫助人就是幫助人,沒有條件,盡其在我就好。對於別人恩將仇報,就把它當成是前世欠了他的果報。施恩於人的時候,目的即已達成,能夠不計較恩將仇報,便能福至心寧了。」

可是,如果是自己受了別人的恩,那就一定要知恩、報恩。恩從那裡來?從四面八方來。從小到大,到老死,我們都在接受各種人的幫助與協助,父母、師長、朋友、親戚、同事,以及所有直接、間接與我們產生種種關係的人,都是我們的恩人。

曾經有一位年輕人告訴我:「師父!人人都可報父母恩,我沒有恩可報,因為從小父母就把我送給別人領養,我還要報父母什麼恩呢?」

我告訴他:「生身父母雖然沒有養育你,對你還是有恩。因為母親懷胎十月,而父親與你的關係也是過去無量劫以來結的緣,所以從過去世來看,父母對你都有恩。我們要飲水思源。這個身體得自於父母,是父母就是父母,要知恩報恩。」此外,只要有人曾經給我們一碗飯、一杯水、一張車票,乃至於僅是一個動作、一句話,幫我們解決了問題,也都該心存感謝,感謝他對我們的布施。

報恩,可以有下列兩種方式:

(一)直接報恩:誰對你有恩,就報答施恩的人。對父母盡孝養,對師長盡恭敬,對國家盡忠誠,對社會盡責任,對家人盡義務,對友人盡道義,對眾生盡關懷……這些都是直接報恩。

(二)間接報恩:別人培養你、護持你、幫你的忙,都是希望你能夠有成就,能夠有利於社會、有利於眾生。你也以同樣的方式培養人、護持人、幫助人,不為自求回饋,但為報答恩人,便是間接報恩。例如出家人要報施主的恩,就是好好修行幫助眾生,以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這就是報施主的恩。施主布施給僧尼,僧尼若拿金錢還給施主,那就不是報恩了。

佛教徒的報恩觀念就是:得到了恩,先回報給對我們有恩的人,要念念不忘地想著他、懷念他;在適當的時候要表揚他、讚歎他,這是念恩。念了恩之後,更要好好地努力修行來幫助眾生,利益人群。人家如何幫助我,我也要如此助人,而且要付出更多來幫助他人、回饋社會、影響世人,這就是報恩。

利人便是利己

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煩惱重重。如果事事都為自己的利益打算,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一定是煩惱很多、非常自私的人;對一個非常自私的人,要他沒有煩惱是很難的。

我們一定要把心量放大、放寬,個人是極其渺小的,因為我們生存的環境與我們的關係密切,從時間上說,跟漫長的歷史相關,跟整個世界,乃至無盡的宇宙、所有的一切人、一切眾生都息息相關。例如中東發生戰爭,伊拉克入侵、佔領科威特,看起來不過是小小的一個地方發生了戰爭,但是整個世界都受到影響。

因此,若從宇宙看個人,便無法自大,若從個人看宇宙,便不能不負責任。我曾聽到有人說:「我這樣微小的一個人,在天地間看起來像芝麻般大,做好做壞,無關緊要。」像這種念頭是不可以有的。

佛經裡記載著一個故事:有一座山林失火了,火勢蔓延整座山,這時候有一隻鳥,很慈悲地想著:「經過這一場大火的延燒,山上所有的動物、眾生都會被燒死,實在很可憐!」因此牠想去救火,牠飛到大海裡把身上的羽毛打溼,沾著水再飛回山林,把水抖下去救火。用羽毛沾水救山林的大火,比起「杯水車薪」,還要無濟於事。可是牠化不可能為可能,牠一次次地飛,終於感動了帝釋天。

天神說:「這隻鳥真偉大!有這麼大的慈悲心!這些眾生本來都將死的,但是如果我們不救火,這隻鳥最後一定會死掉,為了要救這隻鳥,山林的火一定要熄掉。」

結果,雷聲大作,濃雲密布,大雨傾盆而下,森林的大火一下子就被澆熄了。天神救了這隻鳥,這隻鳥也救了整片山林。這隻鳥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行菩薩道時的一個階段,是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他很慈悲,一心為救眾生,所以最後能夠完成佛果。

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有這種信心,要盡其可能地做利他的事,要一點、半點地做好事,力量大就多做,力量小就少做,不要以為人微言輕,或抱持與其少做不如不做的念頭,好事就是好事,不應有大小之分。點點滴滴地做,就會做出大事來。而且別忘了,一個人做好事,還能影響他人做好事,當下沒有,未來一定會有。

有錢有力的人當然可以像天神一樣,下一場傾盆大雨去救整座山的火,沒錢少力的人也可以學那隻鳥救整座山。山上的眾生尚未成佛,那隻鳥卻最先成佛;釋迦牟尼佛沒有想到自己的問題,只是想到如何去幫助眾生?如何使眾生脫離苦海?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因此利人就是利己,利了人才能真正可靠的利己,二者是息息相關的。

當你把家裡的人照顧好、安頓好之後,每一次回家,還有人會跟你吵架嗎?家和萬事興,自己也得到幸福,這不等於是利己嗎?如果你是個自私鬼,把家裡兒女的零用錢拿去買酒喝、太太的買菜錢拿去賭博,回家時,家裡的人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呢?所以若想真正利己,最好先利人。利人一定更能夠利己,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盡心盡力第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淺;人的才華有智有愚;人的動作有快有慢,這些不同的人來做相同的事,雖然不能表現出同樣的成績,但是只要盡心盡力,就可以成就同樣的功德。我常說:「聰明和身體好的人,應該要為那些頭腦笨、身體差的人做奴隸、做僕人;不做奴隸、僕人,至少也要為他們服務。能者多勞,仁者多忙,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就是專門來照顧人的;也有更多的人就是來讓你幫助和照顧的。」一般人是既被人照顧又在照顧人,我們要想辦法盡自己的心力、體力、智力和財力來幫助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有一位富可敵國的大富翁名叫須達,他從一位太子手上買下一座鋪滿金磚的園林,布施給佛及佛的弟子們作為修道弘法的道場,這個功德確實很大。另外有一位以乞食維生的貧女,發願要供佛,但是她不知道該供養什麼?有人教她用她乞食的破碗討些燈油,在晚上佛陀說法的時候拿去點燈照明道場,她照著做之後,佛就讚她的功德最大。

由此可知力量大的人,若能有心做好事,有願護持三寶,福被人間,可被視為修行菩薩道的大德。另外有一些人,力量雖小,卻也有心向善,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是悲心的菩薩,發願示現卑賤、殘障或者低能的身分來到人間幫助人們。當然,對這些人而言,以那樣的形貌示現,是很殘酷的,但也更加顯出他們的偉大。為什麼他要以這個樣子來幫助人?因為他有這樣的缺陷,才可以激發更多人產生同情心、產生因果報應的警惕心,希望人們改過遷善,影響大家共做好人、同做好事。因此,我們活在世上,人人都能做好人,人人都該做善事,不論體力的強弱、心力的大小、智力的高低、財力的貧富、權力的有無、地位的貴賤,都當盡心盡力地修善積福。

不爭你我多少

凡夫的習性,往往愛跟他人比長論短,爭多爭少。其實從佛法的觀點看,表面的長短多少是不重要的,但問自己盡心盡力了沒有。佛經中記載,有一位菩薩為度一個眾生,上天下地無量生死,最後終於成就佛道。另一位菩薩在天上天下度了無量眾生,結果也成佛道。從數量的多少而言,此二位菩薩,形同天壤,以功德而言,卻是相等。

勸募會員在勸募時,找到一位護持會員,未料卻被另一位勸募會員拉走了;或者辛辛苦苦勸到一個人皈信三寶,結果被別人帶著去護持別的道場。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請大家心裡不要難過,而且要滿心歡喜,因為同樣是在護持三寶。只要盡力做,不必計較錢多錢少、人多人少。彼此之間不要爭功勞、搶地盤,大家是為行善積德、護持佛法而來,如果爭論多少,反而會引起你我的煩惱,豈不是愚癡可笑?法鼓山內部的勸募會員應當如此,對外和其他的團體互動時也是一樣,這是大家應該一致遵守的信念。

身為佛教徒、身為法鼓山的勸募會員,只要盡心盡力去做,成績如何,不必放在心上,也不必期望別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做了多少,只要自己知道就好。這筆帳永遠會記在你的功德簿上,誰也撿不走、抹不掉,善業、惡業,永遠都是跟著你的,因此不能爭、也不必爭,只要盡心盡力就好。

◎慈悲沒有敵人

可憐人、同情人、原諒人、愛護人、關懷人等,都可以算是慈悲精神的表現。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無敵,無敵就是心中沒有敵人,沒有過去的宿仇,也沒有現在的怨家,更不製造未來的對頭。所以不是仗權勢而稱無敵,也不是憑財力而稱無敵,更不是靠武力打敗一切人而稱無敵,乃是以慈悲心照顧、原諒一切人。慈悲心愈大就愈能夠感化人。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免於受人批評,即使佛陀也不例外。縱然未得罪過人,卻無法不讓人討厭、不讓人仇視;就算你不跟人鬥,人家也會找著你鬥,你不跟人爭,人家也會跟你競爭。但你不必介意人家如何,自己心中要沒有敵人。

例如在我們的農禪寺裡有一位人人稱許的好人,大家都說他好,師父也常稱讚他好,這時候,可能就會有一、兩人覺得有一點酸溜溜的,會想:「他好,難道我就不好?師父老是說他好,為什麼師父不曾說過我呢?」這樣的人,心中就有了敵人。有敵,就是有比較的對象;敵是敵對,敵對不一定是怨家,就像女孩子嫉妒別人長得漂亮、穿得美麗,這不就是和對方作對了?如果不是嫉妒,而是見賢思齊,那就是慈悲心。

如何用慈悲?要常常往相反的方向說、往相反的方向看、往相反的方向解釋。例如有人無緣無故地瞪你一眼,你心裡一定毛毛的,此時,你應該要用相反的方向來解釋、來體會:「他瞪我一眼,可能是我的臉長得不太好看;或者我今天有什麼不對勁,他提醒了我,我要感謝他。」「人家的表情就是我的鏡子」,見他面目可憎,多半是因為自己的面目大概也不太好,至少我的樣子讓他生氣、我的氣質讓他討厭,所以他才會瞪我一眼。

此外你也要想:他雖然是在瞪我,可能不是生我的氣,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事情不開心?他這時候應該受到關懷。所以不要「以眼還眼」,應該避開他,或者替他念一句阿彌陀佛,願他能夠心裡平安,這樣就是慈悲心。否則,一旦生起對立心,你就離開慈悲心;若能為他設想,原諒他、可憐他、關懷他,就能轉敵對心成慈悲心了。

如果一個蠻不講理的人在你面前出現,你的心裡一定會毛毛的,這時要想:「他已經不講理了,生氣了,我應該講理、不要生氣,否則氣上加氣更麻煩。」因此不論任何時間,只要我們能用一種相反的念頭來轉變對人、事、物的看法,這就是慈悲心。

但是當我們還是凡夫的階段,要想做到完全心中無敵是很難的,所以我們要時時想到慈悲心,至少就不會老是生氣了。

智慧不起煩惱

不要以為開悟才是智慧,智慧是頭腦冷靜,是理智、理性。人的煩惱都是從情緒、情感產生,尤其碰到感情問題一定會有煩惱,必須用理智、理性來處理,煩惱才會減少。

曾經有一位女孩來找我,非常痛苦地哭著說,她認識一位男孩,交往了七年,二人在一起彼此都很痛苦,生不如死。可是分開又會互相思念,她想離開他,可是男孩子威脅她,沒有她的話,他會去死。但她認為,如果她真的離開他,他並不會去死,如果二人繼續纏在一起,倒有可能二人都累死。我要她用理智來思考衡量,過了一段時間,她想通了,便破涕為笑。

很多問題都應該以客觀的理性來處理,要以權衡輕重的智慧去分析。有些人一遇到困難就到神前丟筊杯,這不是究竟的方法,如果用智慧、理智來處理,問題根本不會存在。犯了法要坐牢,可以委請律師設法減輕罪刑,但是應該坐的牢還是要去,那就沒有煩惱了;有病的人要去看醫生,也可以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有人在醫生宣布醫藥無效的狀況下,因為念了阿彌陀佛、念了觀世音菩薩而奇蹟式的復原,這種例子很多。

佛法的智慧,是指無私無我的觀察力、抉擇力、判斷力,不論遇到任何狀況,都只有應當怎麼做就怎麼做,不為自身的利害得失設想。由於凡事不為自己的私利求,所以不會為自己招致煩惱。

佛法的智慧,是因洞察世事無常,所以知道沒有一事一物能夠永恆不變;凡夫因為不解世事無常,所以把暫時的身心世界,當作小我大我,爭人我、爭多少、爭內外、爭對錯,以致惹生許多的煩惱。

其實,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庸人是沒有智慧的人,不用理智、不用理性處理事情的人,若知佛法,情況就會改善。佛法是講因果及因緣的,懂得因果,凡事不會怨尤;懂得因緣,凡事不會強求,哪還會煩惱什麼?

◎忙人時間最多

在座的居士們,多半是非常忙碌的人,都還能夠安排時間來聽佛法、學打坐、念佛、拜懺、參加法鼓山的護法工作,可見忙人時間最多。我認識一位家庭主婦,很少來共修,我問她原因,她表示每天都忙得很辛苦。問她忙些什麼?原來她要照顧她的先生,每天忙個早晚兩餐、做做家事,就覺得忙得不得了,可見閒人時間最少。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所需花費的時間並不多,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節省時間,不要拖泥帶水地浪費時間。有人漱口要花二十分鐘,一天漱上五次,就要耗掉一百分鐘,這是很不經濟的做事方法。

 

我有一位出家的朋友,他每天早上都要洗頭,他真是本事大,一次次地洗,洗到盆裡沒有一點頭皮屑才算洗淨,每天至少花掉半個小時。

我問他:「你有這麼多時間洗頭嗎?」

他說:「不!我在修行,我心平氣和地把我的頭洗到乾淨為止,我的心也洗得乾乾淨淨。」

我很佩服他,但是我沒有這麼多時間可以洗頭,所以我每次只要一、兩分鐘;諸位在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時,也要學著安排順序,精簡時間,就能夠很快地把許多事情處理完畢。時間太多的人常常是不知不覺地就把時間耗磨了。

一些身居高位,或者經營大事業的人,每天要處理許多事,他們怎麼應付呢?我曾問過一位大人物,他是怎麼應付那麼多公事的?他說:「君逸臣勞,做主管的不需要忙,不必動筆,只要動嘴。我的頭腦始終保持冷靜,一遇到事情,我就告訴屬下們處理的原則,不需要我自己動手。而且我一通電話可以處理很多事、解決很多問題。但是有的人不會處理事情,本來一通電話就可以解決的事,他卻要打上二十通電話,講了又講,事情卻未必得到解決。」所以他說:「我做這個官,事情雖然很多,但是並不太忙。」

我問:「你有時間打坐嗎?」

他說:「有啊!我每天早晚都打坐。」

我認識一些工作非常忙碌的人,他們都有時間打坐。他們那麼忙,哪有時間呢?有!特別忙的人一定有時間;不忙的人反而沒有時間,為什麼?因為寶貴生命、珍惜時間,就會善用時間;不知生命可貴、不懂時間無價,就不會爭取時間。

勤勞健康最好

身體雖然重要,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所以健康應該是指身心正常,少病少惱,活得積極而又愉快自得。

在今天臺灣的佛教界,有好幾位大德都是身體很不好的,像印順長老,今(2004)年已屆百歲高齡,但他從年輕到老,健康狀況總是不好,他的學識之深廣、著作之等身,在佛教史上堪稱罕見。他看了那麼多書、寫了那麼多的著作,那麼有學問,應該是最忙的人,而他卻老是在害病。

又如印順長老的弟子證嚴法師,她也常常身體不適,她的徒弟們很為她擔心,她卻平安的活了下來,每天不停地在忙。因為她充滿悲願,願心無窮,所以健康狀況並不會構成問題。

我的徒弟也經常擔心我的健康,他們說:「師父一天到晚早起晚睡,吃得少、工作多、談話也多,如果師父一旦圓寂,我們法鼓山誰來承擔?誰又能把法鼓山建起來?」徒弟們的這份孝心,我很感謝。

我的身體狀況很差,這是事實,但是諸位不要擔心,我自己知道身體為什麼差,我也會找時間休息,我相信我的心理狀態是健康的,偶而生了病也沒關係。其實諸位也不要妄自菲薄,認為自己不是師父,要等修到師父的程度,再來勤勞奉獻,這是錯誤的想法。就是因為還沒有修好,所以更要勤勞,勤勞以後就會健康,因為不勤勞才會害病。因此我勸諸位,每當害病之時,要告訴自己:「因為你這傢伙偷懶,才有時間害病!」諸位只要發起勤勞的精進心,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一切善神,都會為你加持,使得你的心力幫助你的體力。

這並不是叫大家不准生病,生病是正常的事,但是生病以後,心裡不要認為自己已經沒辦法了,什麼事都不能做。要保持心理健康,相信自己還可以做一點事。如果真的病倒,真的什麼事情都不能做,至少還能做一件事──念佛。嘴巴唸不動時還可用心念,只要心裡在念佛,也算是勤勞。

◎為了廣種福田

「廣種福田」的意思是多結人緣。福田有兩類共四種:兩類分別為「敬田」和「悲田」;敬田包括三寶恩、國家恩、父母恩,悲田包括窮人、病人。

窮人有物質的及精神的兩種,病人也有身病及心病兩種。不論是生活的窮或精神的苦,對眾生的一切急難,若能給予救助,都是種悲田。

要廣種福田,就要把任何一個人都當成是我們服務、幫助的對象。不論是悲田、敬田,我們都要有田就種,隨時隨地助人離苦、予人得樂。

給人物質的幫助,可以使人離苦得樂於一時;助人信佛學佛、修持,可以使人離苦得樂於永遠。在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地方,遇到任何一個人,我們都不要錯過廣種福田、予人為善、予人為樂的因緣;目前已經遇到的因緣,要先做、早做、快做;尚未出現的,要想辦法促成因緣的成熟。

哪怕任怨任勞

「任」又可稱為「忍」,就是負責、擔任、忍辱負重。

對待別人好,對方不一定會感謝你,得到的回饋很可能是恩將仇報,但是念頭要馬上轉過來,念這二句話:「為了廣種福田,哪怕任怨任勞。」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別人如何反應不必計較,也不要怕;只要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勸他行善,勸他培福,等於鼓勵人家以出錢、出力、出時間的方法,在他們自己的功德田裡,種下一本萬利的功德。所以不必顧慮,也不要在乎不禮貌的反應,如果心裡還是在乎的話,就把這兩句話「為了廣種福田,哪怕任怨任勞」當咒語來念。念一遍不靈,再念第二、第三遍,多念幾遍以後,你心裡的悶氣就會不消自消了。

佛法告訴我們,學佛的人,要以慈悲為父,智慧為母,精進為鎧甲,忍辱為披衣。誰能有忍,誰就有福,大忍得大福,小忍得小福,不忍便無福。

◎布施的人有福

為了保障未來的安全幸福,我們不能沒有儲蓄的習慣。凡是懂得儲蓄的人,便會考慮哪一家銀行的哪一種辦法,才是信用最好、利率最高的。以佛法來說,儲蓄可分為有限及無限、暫時及永久的兩大類。存於個人的銀行戶頭,是有限而暫時的;存在社會,是無限而永久的;存於三寶則是無限永久而無盡的。因為個人的銀行存款,只有你個人及少數人可以提用;社會存款則可大至全世界,久至地球毀滅時;存於三寶卻可大至十方的無量世界,久至無盡的未來三世。我們的生命是分段的,故在這三種存款的帳戶中,我們都應當及時儲蓄。

布施,是度眾生最好的方法,也是修行菩薩道的基礎方法,更是無盡藏的存款方法。布施可以分成財施、無畏施、法施三種。

(一)財布施:財有內外兩類:1.若以一切動產、不動產等身體的附屬財物做布施,這是外財施;2.若以做義工,以體力、智力、技術、知能乃至用身體生命來布施,這叫作內財施。

(二)無畏施:協助別人,讓人獲得無威脅、無恐怖的自由,叫作無畏施。學佛的人能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便可給他人五種安全感,例如持殺戒的人,能施予人不被殺害的無畏,因此五戒又被稱為五大布施。

(三)法施:布施之中以法施為最上乘。凡是以自己所瞭解的佛法教化眾生,即是行法布施,但是像四聖諦、八正道等,這些佛法的道理較深奧,諸位不懂沒有關係,只要懂得因果的道理,把因果的道理告訴人,就是法布施。或是只要知道:「布施的人有福」、「慈悲沒有敵人」,把這些話告訴別人,也算是法施。如果都說不出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念「阿彌陀佛」,念了佛以後,有難可避難,有災可消災,有願可以成願。

行善的人快樂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人,也就會在時時處處感到最幸福。

看到別人因為你的幫助而解決了困難,你便會有一種安慰。例如曾在馬路上救了一個差點被汽車撞到的小孩,以後你再看著他長大,一直到他成年,再看到他,你都會感覺很高興、很滿足,他能活到那麼大,因為是你救了他。

又比方你曾牽著一位老人家過馬路,以後當你再看到這位老人家,你的心裡都會很高興,你會想到自己曾經牽著他的手過馬路,自己曾做了一件好事。

如果你經常做好事,心裡就不會有壞念頭,不會有煩惱。常常成人之美,就不會計算人家,做了好事也不會計較,見到任何人心裡都會很歡喜。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行善的人一定快樂,身為佛教徒,更應該多行善、多幫助別人。

◎時時心有法喜

《法華經》中把凡夫世界形容為火宅,把佛法形容為出離火宅的交通工具。我們在信仰佛教、聽聞佛法以前,常常被煩惱火燒得焦頭爛額,像隻熱鍋上的螞蟻,東奔西闖,失魂落魄,不知何處是歸宿。聽到佛法,信了佛教以後,才能免於煩惱火的煎迫,就像得到船票,登上渡船,航向清涼的安樂世界。所以我們應該時時慶幸,常常感到歡喜。

中國的儒家聖賢孔子曾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名言,表示一個人當他已經知道歸宿在何處的時候,便可以放心、安心了。更何況佛法能給我們修行的道理、步驟、方向、方法和目的,不論是誰,都能學會、都能做到,所以,當你遇到佛法之後,怎可能不喜悅呢?

能夠修行佛法,應該感到難得;沒離開佛法,信的是佛法、修的是佛法,應該感覺到很高興、很歡喜。就像彩券的特獎難中,而你遇到佛法,便等於中了獎,而且已經兌現。哪怕僅僅只懂一句佛法,都已是富甲天下。

無量眾生之中,得到人身的極少;人類之中見聞佛法、修學佛法的人數不多,而我們正是這些極少數中的幸運者。佛說人身難得,我們已經得到了人身;佛說佛法難聞,我們已經聽聞;一般人對於佛法不容易聞信起修,我們已經在修行,至少已經知道修福、修慧,已經懂得慈悲與智慧的道理;已經會念這二十句話,心裡應該高興,時時刻刻生起歡喜心;見到任何人時,能以佛法和大家結緣,尤其值得歡喜。

念念不離禪悅

禪悅是指心念的安定、平衡、平靜、和平。

透過聞法、念佛、禮佛等修行的方法,能使人心中漸漸減少恐慌、憂愁、悔恨、驕狂、疑慮、貪欲、瞋忿等煩惱現象,這就是一種禪悅。此外,諸位如果能夠常常想到「四眾佛子共勉語」這二十句話,心裡也會自然而然地安定、平靜、穩定下來,這也是禪悅。

不是老僧入定、盤腿一坐幾小時才算禪悅,只要心不混亂、心不波動,便是一種禪悅。

禪悅並不是狂喜,而是身無負累、心無牽掛。這樣的體驗有一秒鐘,便得一秒鐘的禪悅;若能經常處在平靜、穩定、安定的狀態,就是念念不離禪悅了。

只要大家能夠時常念著這二十句「四眾佛子共勉語」,就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所以體驗初淺的禪悅,並不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處處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在哪裡?在心裡。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尋聲救苦,無處不現身,當有苦難,只要念觀音菩薩的聖號,觀音菩薩就會來,事實上觀音菩薩根本沒有離開過。

遇到任何困難、有任何問題,例如在生死交關的情況下、遇到大的災難時,或生病嚴重到沒有辦法醫治,或是得不到任何人的幫助時,什麼希望都沒有了,就把問題交給觀音菩薩,勤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就會幫助我們。所以要常念觀音菩薩,同時也要勸人念。

聲聲阿彌陀佛

我經常鼓勵居士們要常說:「師兄、師姊,對不起。」「阿彌陀佛,謝謝你。」見了面彼此稱呼師兄、師姊,不管是要說什麼或打招呼,都先念一句:「阿彌陀佛!」講完話也念一聲:「阿彌陀佛!」認識的人如此,不認識的人也如此,隨時隨地不離阿彌陀佛,這樣就會皆大歡喜。

不論發生任何事──急事、難事、禍事、凶事、喜事,都不要忘了常念觀音菩薩,或念阿彌陀佛。曾經有一位護法女居士,在某個深夜,身坐家中遇劫,來了五個強盜,她突然想起我曾經勸她要常念觀音菩薩,於是她在被綁之時便大聲地念,結果強盜要綁她,怎麼綁都綁不起來,最後她家裡只損失了現鈔,一家老少四人都平平安安的。因此大家要記住:急難的時候,沒人救你的時候,要念觀音菩薩或阿彌陀佛。急時念,定有感應;平時念,保你安全;勸人念,廣結善緣。

◎結語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把以上的二十句話背誦下來,能夠背出來一定有用,那會使你們左右逢源,無往不利。熟背過之後,還得反覆溫習它們的涵義,才能夠得心應手地隨時運用。當有人埋怨、指責你的時候、跟你計長較短的時候、或是在忙得頭暈腦脹、或者信念動搖的時候,請你要好好運用這二十句話。

我在心裡,永遠為你們祝福。

1990822日講於農禪寺,20046月修訂)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當你在你家的範圍內,你可能會覺得是家中的主人,但是如果有一群人也住在那兒,那種屬於你所擁有的空間感會漸漸消失。而當你到鄉間時,在廣大的天空及土地所形成的天地中,你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同時,在這個廣大開放的空間裡,你會覺得大自然是你的,即使有很多人在那裡,你仍會覺得很廣闊。

因此,當在室內停留一陣子後,大家都應該到戶外,一方面體驗自己的渺小,另一方面去感受自我的巨大。實際上,小或大是全然相對的感受,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的環境。

寒山,一位唐朝著名的詩人,寫道:白雲是他的被單,石頭是他的枕頭,大地是他的床褥。(編按:《寒山詩》第七首:細草作臥褥,青天為被蓋;快活枕石頭,天地任變改!)因為他的心胸廣大,雖然他無一物,但無一物不是屬於他的,這樣的人可以活得很自在逍遙而沒有煩惱。

將心胸打開

人們獨自走到大自然中時,會覺得些許孤單,因此,多數是群體出遊。但他們往往將自己的狹小世界移植到這個大世界中,依然感到隔離,「我是跟這一群人的,不是那一群。」我們不該像個蝸牛,把房子揹在背上走,當另一個動物來到時就縮回去。不論我們認不認識這些人,最好不要以社交關係將他們分類。對身邊的動物,鳥、蝴蝶……等,要友善親近。就像煙囪裡的煙消失在空中一樣,我們應該要消融「群體」或「家庭」的意識,真正融入我們所處的生活當中。

我們來這裡,如果還是談論平時一直談的事情,那不如待在家裡。當我們來到大自然中,應該放下每天的瑣事雜話,放下主觀的心理活動、判斷和分別心,將心胸打開,觀察大自然。

自佛陀時代,出家人到山中靜修蔚為風氣。他們住的小茅屋,通常是易於搭建又能很快拆除的,便於他們移往下一個地方。這樣的生活,是不會養成群居的心態,而會孕育出與宇宙萬物同為一體又相依相存的感受和態度。釋迦牟尼佛原本無意形成特定的團體,或待在某一個地方,因為那會助長特定的思惟,區別內與外、大與小、你的與我的。

無一處不是淨土

所以,在此次郊遊中,我們要去體驗大自然的廣大。如果我們能真正地放開心胸迎向大自然,而大自然也接納我們,我們就會如同詩人寒山般,感受到自己就像大自然般的廣闊。

在我們剛抵達這裡時,有個小男孩很怕滿地爬的吉普賽毛毛蟲。牠們看起來真的很奇怪、可怕,滿身是毛,吃掉樹上的葉子。不過你再想想,人類也不過是隻更大的蟲。我們也有毛髮,也吃綠葉,只是綠葉是夾在三明治裡吃。人們總認為自己是特殊的,有別於他人和自然界,好像是宇宙萬物中的頂上皇冠,這種態度是源自於我們的思辨能力和獲得知識的能力。但實際上,大自然卻未曾在愚智間做分別。

《阿彌陀經》中說,在淨土中,青草綠樹都非常的清淨莊嚴,微風和鳥鳴都在宣說佛法。如果人們能去除自我中心,把自己視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那當微風吹動,百鳥齊鳴時,他們就會聽到佛法。只要心清淨、平等無分別,無一處不是淨土。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持戒修善珍惜因緣快修行

娑婆世界雖然有許多的苦難、障礙,我們要把它當成修行的資糧,鍛鍊我們、訓練我們,讓我們一方面能消舊業,一方面能修淨業、培福慧。

平日我們雖然沒有造五逆,但是多多少少都造了一些十惡罪。十惡是從五戒來的,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惡沒有飲酒,但將妄語分成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再加上意業的貪、瞋、癡,合起來就是十惡業。十惡雖然沒有飲酒,但酒能使人亂性而犯了十惡,最好不喝。

以慚愧心念佛先修難行道

十惡業有輕也有重,一般人大概不會犯重的,但輕的幾乎每一樣都犯過。我們雖然不可能殺人,但是卻常常殺蒼蠅、螞蟻、蟑螂、蚊子;雖然不可能做強盜土匪和小偷,但是偶爾還是會占一點小便宜,譬如隨手用辦公室裡的紙、筆、信封、郵票、電話來處理私事,或是看到路旁的花很漂亮,就跑去聞一聞;不過若是花香自己隨風飄過來的,那就不算竊盜。

邪淫是指不正當的男女關係,譬如婚外情、做第三者,但是若有勾引人的念頭,讓人不舒服,也是犯了邪淫。妄語的話,我們犯的機會就更多了,偶爾不高興就大聲吼別人,背後說人壞話、道人家長短,或是唱靡靡之音;總之,只要因言語讓人家受傷害、受損失,就是犯了妄語,是不慈悲的行為。會造惡業都不離意業的貪、瞋、癡,此三毒需要用戒、定、慧來息滅。其實若能時時刻刻覺察,不讓貪、瞋、癡表現出來,並常常以慚愧心念佛,這樣就是正行和助行兩種往生資糧皆修了。

此外,如果我們在人間先修難行道,再將一切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兼修易行道,這樣就等於是在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掛了號、投了保,絕對萬無一失。而且往生的時候,不管是否已經得解脫,至少可以生中品,絕不會下品下生。

在人世間修行功德易增強

有的人沒有信心,依賴心很強,自己不想修行,只希望死後,阿彌陀佛來接引,或是臨終時,請人家來助念,這種只求下品下生的想法實在很可憐。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因緣成不成熟、善根福德夠不夠?能不能去得成?因此,我們應該在健康時,不管年齡大或小,要趕快修難行道,不要依賴易行道,否則臨終往生西方的可能性實在就很小了。

《無量壽經》勸我們在娑婆世界時就要趕快修行,因為在人間修行一天要比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百年功德還大。人間困難、障礙很多,在此惡世之中修行,功力、功德才會增強得快,就像順水游泳,很容易游得好,但若是逆水游泳,則必須不斷鍛鍊,技術才會愈來愈好,所以說逆水行舟才是真功夫。

在人間才能發菩提心、持戒、修十善,還有孝順父母、敬順師長。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父母可以孝順,因為都是蓮花化生,即使看到蓮花說要孝順,也使不上力。此外,在西方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隨時隨地都是法音宣流,沒有什麼善好修,也沒有什麼戒好破,唯有在人間,才需要約束自己不犯戒、訓練自己修十善,這就是在積功累德。

把障礙當資糧消業培福慧

有人聽我這樣說,就認為我不鼓勵生淨土。其實我是鼓勵大家要及時努力修行,及時努力成辦淨土資糧。不要覺得無所謂,反正到了西方樣樣都是現成的,這樣會存著僥倖的心理,就會懈怠。既然佛已經告訴我們,人間修行一日一夜要超過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百年,這樣為什麼不珍惜在人間的時間,在人間趕快修行呢?

娑婆世界雖然有許多的苦難、障礙,我們要把它當成修行的資糧,鍛鍊我們、訓練我們,讓我們一方面能消舊業,一方面能修淨業、培福慧。如果再配合念佛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就算臨終不能以自力得解脫,也能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念佛法門的好處。(待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編按:平生致力推廣禪修的聖嚴師父,對於淨土法門的修行,一樣相當推崇。淨土法門是不是只求往生淨土呢?一心念佛,就是在修淨土法門嗎?本期起,將刊載師父於一九九年至二○○四年期間,在農禪寺佛七、念佛禪七中,針對修行淨土法門的開示,讓我們隨著師父引導,一起深入淨土法門的修行堂奧。

抱持正確心態修行淨土法門

很多人修行淨土法門,往往只知道要念佛,希望臨命終時能夠心不貪戀、意不顛倒,然後一心稱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願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諸大聖眾手執金臺來接引。

這雖然不能說全錯,但是並不足夠。因為念佛只是往生條件之一,而且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如果只是一味要求別人成就自己念佛,一味求生淨土,沒有想要度眾生,沒有想要廣結善緣,那與小乘有什麼差別,甚至連小乘也不如。小乘人在證到阿羅漢果之後,至少還會在人間行化,一直到色身死亡為止,從此才不再到人間來,即「不受後有」。

因此修行淨土法門應該要有正確的心態,否則即使念到一心不亂,最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人間究竟有什麼好處?最多說這是一位大修行人,並沒有為人間帶來什麼希望。

正行、助行兩種資糧皆要修

修淨土法門應該要有兩種行,一種是正行,一種是助行;正行即是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助行則是修一切善法;正、助二行加起來,就可以往生。

但是為什麼《無量壽經》說,只要臨終十念就可以往生呢?這不是要我們等到最後再來念十句彌陀名號,或是等人家來幫我們念十句阿彌陀佛,而是因為聽聞佛法比較晚,已經沒有時間再作功德,沒有機會再修其他的福德行,是不得已的辦法。要不然淨土行者就成了懶人,而淨土法門就成了不知慚愧的法門,與佛法的精神相違背。應該是一聽聞佛法,不管還剩多少時間,立刻要修一切善行、修一切功德,立刻要發無上菩提心,然後時時念彌陀的名號,這才是大乘的菩薩行。

有的人說:「我實在沒福報,這一生除念佛外,什麼也不想了,而我現在自己都已經是泥菩薩過河,自顧不暇了,也別說發菩提心,還是等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由阿彌陀佛幫我發起大菩提心吧!阿彌陀佛,請您趕快來救我。」如果是抱持這種心態,絕對去不了,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佛國的淨土,一定要發菩提心,修一切的功德。

信願行兼具念佛修行才得力

再說臨終要十念也不容易,念佛要兼具信、願、行,信心不夠、願心不足,臨終不一定念得出,更別說去西方。我曾問很多人為什麼來學佛?有人說因為父母來,所以跟著來。我問他自己信不信呢?他說因為父母信,所以也跟著信。這個信好像有,但並不是很踏實。

「信」絕對不是盲目的信仰,因別人信而跟著信,那是姑且相信,不是真正發自內心。堅固的信心一定是要從實際的修行中建立,有了體驗之後,才能真正把信心建立起來,才能把願心堅固起來。《無量壽經》上也說得很清楚,假如有信,但是信得有些勉強或是不清楚,茫茫然地,人家問他信什麼?他說不清楚;再問他為什麼要信?則說因為大家都說好。如果是這樣的人,即使是乘佛願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也不能見到阿彌陀佛。

助行作為輔助的修行,必須要持戒清淨;對眾生要有慈悲心,對於父母、師長、親屬,要有感恩心、報恩心、尊敬心;這樣才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待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我們的身心是五蘊和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沒有「五蘊皆空」的智慧,就會執著五蘊所構成的自我,持續不斷地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妄念,為自己帶來很多煩惱與痛苦。

自我中心的妄念,是對自己的身體、想法、價值觀所產生的執著,這種執著有時會與客觀事實,以及環境裏的人、事、物產生對立,既然有對立,就容易發生磨擦、矛盾,並造成痛苦。在我們主觀的感覺上,好像事事都不能夠稱心如意,總覺得現實環境與自己的心意相違背,於是下雨時埋怨、天熱時也埋怨。其實,並不是外在環境有問題,而是我們總是執著自己的身體,因此無法和外在環境協調,而感到不舒服。

人們為了要消除不舒服的感覺、滿足自己身體的喜好,於是不斷地追求舒適的感受:嘴巴要吃好吃的食物,耳朵要聽好聽的聲音,眼睛要看好看的景色。本來口渴時只需要喝水就可以了,但是為了享受,講究一點的人就要喝好茶、喝各種飲料。人類的各種貪求沒有止境,都是為了保護身體的存在而產生無邊的欲望,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花費了太多力氣,反而製造了種種業因,有了業因就必須受報,為自己帶來許多麻煩。所以,身體就是製造痛苦的根源。

我們都喜歡涼快、柔軟、細膩、溫暖、輕巧的感覺,但是不可能總是處在這麼舒服的環境中。俗話說:「眼不見為淨」,只要耳不聞、眼不見,就不會受到環境影響,可見我們的身體所感受到的不和諧,其實並不一定是外在環境的問題,而是和內心的妄念有關。如果我們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雖然有身體,也不會與外境產生矛盾,就算發生任何問題,也不會覺得很嚴重。當身心與外境發生衝突時,轉變內心的「受」才是根本的解決方式。俗話說:「心靜自然涼」,當我們覺得太熱的時候,除了少穿一點衣服,更重要的是要讓心安靜下來,不要急躁,因為內心急躁會覺得更熱。如果心不能靜,可以試著誦念佛號,念佛能夠幫助我們靜心,就不會覺得熱得很痛苦,這就是心的力量。

如果不能夠調整內心的「受」,就會經常處於受苦、貪求的情境之中。貪求表面上好像是追求快樂,其實是建築在貪念之上的追求,這樣,永遠不會滿足、永遠不會快樂,反而會製造種種困擾與痛苦。

雖然五蘊中的任何一蘊,都會製造很多煩惱,讓我們痛苦不已,但我們不能為了避免五蘊熾盛之苦,就否定身體的存在。因為身體存在的本意是好的,也是讓我們求福、求慧的工具。只要能夠觀照「五蘊皆空」,就可以化解五蘊熾盛之苦,也能讓我們好好運用這個身體,為自己種福、培福,更進一步造福人群。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真正的快樂」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觀音法門一共涵納七個法門,至深的是《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以及《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那麼,初入門時,行者是否應該由淺入深的漸次修行呢?

一、根性決定法門

不一定。須看根性,依個人不同的善根因緣。

有人一開始即是「頓起」的,一入門,即直接參修耳根圓通法門;也有人則從《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入手。

一般從「信心」開始的,〈普門品〉則為最親切容易,因為只需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觀世音菩薩」四個字。方法非常簡單;任何時間,不用頭腦、毋須思考的時候,都可以念觀世音菩薩;默念也可以,出聲念也可以;七個字可以,四個字也可以。

二、持誦的方式

若默念,最好用數珠。可以隨身都帶著數珠,短的十顆、十二顆、十八顆,長的則是一百零八顆。念一圈,即是圓滿一個數字。當然,不一定要記數。觸著念珠,即是提醒自己要念,一念觀世音菩薩,心便安靜下來,變得比較平和、穩定、安全……焦慮與煩躁便漸漸淡化了。

因此,念觀音,當下便有用,當下便能寧靜、能安心。不一定需要有所求、有所感應—有所求念觀音,很好;無所求念觀音,那是平常修行、念自家珍寶,那更好!它是練心之道,練習「無著」、「無執」、「無求」。

日常工作時可念,睡覺前能可念。吃飯、工作、如廁都可以-只是於廁所裡,默念即可,不要大聲念。不是怕菩薩生氣,而是怕他人起了煩惱,以為是對菩薩的不敬。行、住、坐、臥,將觀音聖號持得綿綿密密,一心不亂,自然能與菩薩悲願相通、智慧相通。

記不記數,並非絕對。初學時,為令自己發心堅定、發心長遠,設立一個數字、一個目標,是極好的;或萬遍、數萬遍,乃至數百萬遍的菩薩聖號…令自己每日警策著,長遠恆持的誦念。此時,不妨手邊一邊拿著一串一百零八顆的長數珠,一邊則拈著十顆的小數珠。每轉念完一遍長數珠,則撥一顆小數珠。小數珠十顆數完轉過一圈,便知已誦了一千零八十遍。小數珠數過十圈,即知到了一萬零八百遍了。

忘了記數?也沒關係。若已養成習慣,日常已不斷、不住的念著,就毋須刻意再數。重點只是在於,恆常安住於觀世音菩薩聖號中,讓菩薩聖號流灌一己的身、口、意,洗滌一己的身、口、意。

三、佛法無住相

「嗡嘛呢叭彌吽」(六字大明咒)與觀世音菩薩聖號完全相同,它是西藏系統,以藏文發音的「觀音咒」,大概是元朝時傳入中土,於漢地廣為流傳,也是藏傳系統至為風行的咒語。只是,有別於中土的是,西藏更常以法輪,取代數珠。高山蒼遠、草原遼闊,西藏的在家居士,手上便持著小小的法輪,不住轉著、轉著……「嗡嘛呢叭彌吽,嗡嘛呢叭彌吽,嗡嘛呢叭彌吽!」……,從黎明到黃昏,轉於朝山朝聖的時刻,也轉於顛沛流亡的時候。

無情說法,之於西藏人而言,怕是極自然的罷-他們不僅以自身有情的身、口而念;也將神咒與聖號書寫於繽紛的風幡上。風來時,幡旗飄盪著……「沙沙沙」……每一絲顫動,都是一句聖號;每一次拂擺,也都是一句「嗡嘛呢叭彌吽」。

那風與旗便永永遠遠、日日夜夜誦念著聖號。觀音的慈悲便福佑著大地,如慈母般,撫慰著每一個苦難的生靈。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有則寓言故事說,有位窮困的老僧,自知無福,希望透過培福讓來生得到好果報。

可是他沒有物品可以布施,於是就把衣服脫了,坐在草叢裡餵蚊子,藉此來培植福報。

老僧死後,由於他修苦行的福報,轉生做了國王。這位國王嗜吃鴨舌,每餐必來一碗。

有天,一位僧人求見國王,問他想不想看一件祕密?國王當然想看,僧人便運用神通讓國王看到他的前生,他這才知道自己前生是位出家人,以及自己餵蚊子的情形,而那些蚊子大部份都變成他碗裡的鴨子。

這位僧人對國王說:『大王啊,報恩的鴨子所剩不多了,等吃完時,你的福報享盡,也當準備後事了!』

國王一聽十分害怕,從此再也不敢吃鴨舌了。

這位國王起先是培福的,到最後他把福報通通都享受掉了!因此我們在培福之要知惜福,惜福才有福,培福便能夠增福。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人生,福氣啦!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職。流動率似乎很高。

有時有人到一個新的單位沒多久,就感覺不適應,原因不外乎工作量多、不適應新辦公室的風氣文化;但是也有人一做就好幾年,覺得工作非常穩定,勝任愉快。

我們的工作狀態最好保持穩定、安定,一方面自己能安安心心地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循序漸進地接公司的專業培養。工作穩定了,自己的身心也能跟著穩定,如果一個人的工作經常變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老是在適應新環境無論到哪裡,都會被當作新進人員看待。所以,如果能夠抱持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才能好好學習成長。

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歡工作換來換去。經常換來換去。或許可以多見世面,然而卻不能深入累積專業能力,對自己的工作能力也無法打下深厚的基礎,如此消耗時光非常可惜。

人通常有兩種習性,一種喜新厭舊,一種是忌新念舊。喜新厭舊,是喜歡新鮮人、事、物,討厭舊的東西;忌新念舊,則是指當的事物發生時,會擔心生活發生變化,所以懷念舊的狀態。這是人之常情,就像家中養小鳥看到外來陌生的鳥飛過來時,也會緊張、戒備一様。

我初到美國參與美國佛教會的時候,佛教會的許多元老對我既是歡迎,卻又擔心。歡迎,是希望我給他們一些新的奉獻;擔心,是怕我會玩什麼花樣,所以似乎有一點不安。於是我跟他們說:「你們不要期待我太多,也不必那麼害怕我。我來就是要參與團體、適應團體,但是我有我的成長背景、優缺點與做人做事原則,因此可能會給大家帶來一些好處,但也可能造成不便。無論好壞,都請你們包涵、接受我的整體,我會盡量配合大家,讓大家滿意。」

進入新的團體,要能夠入境隨俗,學習、了解與適應這個文化。等到能適應與融入團體時它就會變成你的團體,而你就代表這個團體。

人都有習氣,習氣指的是自我的主觀、自我中心、自我的價值觀、自我的自尊心;這些自我最容易傷害人,也最容易被傷害。凡是自我中心非常強、主觀意識非常重的人,煩惱一定多,不但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如果能全心全意投入團體服務奉獻,雖然工作可能很忙,卻會忙得很快樂,累得很歡喜,因為這是自己願意做的事。能以這種心態工作,不但身心都愉快,工作品質也會很好。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