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聖嚴法師 (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聖嚴法師

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時,聽過一部電影《阿里山風雲》的主題曲「高山青」,裡面有兩句歌詞:「高山常青,綠水常流。」描寫臺灣阿里山的風光。在我的想像中,寶島臺灣該是到處山青水綠。但經過四、五十年,臺灣環境漸漸惡化,現在阿里山的水是不是能喝,我不知道。但梨山上流下來的,可能就有問題了。因為山上墾植,用農藥殺蟲及施肥,雖然生產了很多水果,卻因此破壞了水資源。

日前,我在臺北縣金山鄉法鼓山,問三十多位參與禪修者:「五百年後我們再回地球訪問,地球會是什麼面貌?」大家說:「那時地球可能已經翻了一個身。」「地球上可能已經沒有山了,連阿里山都不見了。」「人口太多把山剷平填海了。」「山上樹木都不見了。」但也有一位聽眾說:「五百年後世界會更美好,會出人間淨土。」

這種種看法、想法,恰巧會完全相反。諸位也猜猜看,五百年後地球會是什麼模樣?會變更壞,還是真有人間淨土出現?我們今天如果不及時剎車或及時調整生活觀念、生活方式,我相信,五百年後的地球,可能到處都是垃圾山,所有的人類身上,可能都會害皮膚病。

但如果我們及時回頭愛護環境,人間淨土是可能出現的。以佛教徒的立場而言,只要努力、只要有心,未來的災禍,不是不可以挽救的。我希望五百年後回到地球,我們的子孫都生活在人間淨土裡。

動物可能是現在菩薩未來佛

在佛教經典之中把所有的生命分成兩類:一是有情,一是無情。有情的生命指動物世界,無情的生命包括植物和礦物。

在佛教徒來看,無論是動物世界或植物、礦物世界,都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體無法離開大環境,大環境便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大環境,我們的身體就無法存在,而生存環境就包括動物世界和植物、礦物世界。

佛經中提到,所有的動物都可能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釋迦牟尼佛在無量世以前,發菩提心之後,他一生又一生,都在不同的眾生群中,廣度眾生。不同的眾生裡,他做過鹿、象、兔子、鳥及其他種種動物。

因此,我們看到動物時,應該設想:這些動物可能是發了菩薩心願的未來佛,對待動物應該就像關懷、尊敬所有未來的佛一樣。

但目前世間的動物世界究竟如何?許多珍奇的動物,由於水塘、池、湖受到污染,水鳥已慢慢少了。許多過去有的魚現在也不見了。不僅在臺灣沒有容身之地,在世界各地也都不容易找到棲身之所。因為許多國家的原始森林,已在地球上急速消失了。

就佛教徒的觀點來看,森林等於是未來佛居住的世界。因此,當我們看到森林失火,就好像臺北市或者是一個人口聚集的村落、都市,發生大火災一樣。這是佛教徒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看法。

在水邊、林下修行

釋迦牟尼佛就是出生在一個公園裡的無憂樹下,出家後在森林中修道,而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也在一棵樹下-菩提樹。成道後說法,首次度化五個比丘弟子的地方叫鹿野苑,也是樹林,是野生動物居住的地方,此外他也勸導比丘們修行要在水邊、林下。

在溪水邊聆聽淙淙水聲,同時也欣賞水的清淨境界,林下指的就是樹林之下,釋迦牟尼即將成佛之時,是在尼連禪河邊上,成佛前尚在河裡洗澡沐浴。在印度人的古老觀念中,相信水是天上來的,能在水裡洗澡,等於是受上天力量的滋潤,而得到清淨。在印度國王登基前的灌頂儀式,就是以水來澆頭,說明國王已受到水的滋潤與祝福,可見水和樹林對佛教的重要性。

還有,釋迦牟尼成道以後,有好幾個修道和弘揚佛法的道場都在樹林裡。其中有一個祇園精舍,一個大林精舍,都在林間,一個叫竹林精舍,就種滿了竹子,甚至他在涅槃時,也是在兩棵叫作娑羅的樹木之間。

今天我們要考慮許多環保問題,我想從法鼓山、農禪寺推廣起來,不要多用紙張。就以吃飯用的餐巾紙為例,沒有餐巾紙是不是照樣可以過日子呢?我想還是可以的。以後到農禪寺用齋的人,我們不供應餐巾紙,改送一條小手帕,或者以成本價賣一條環保手帕給他們,來推廣環保的理念。

我看到報紙報導,臺灣一個五口之家的家庭,一天用紙,包括:衛生紙、包裝紙等等的種種紙張,加上信箱中塞滿的垃圾郵件,相當於用掉要生長十五年的一棵樹。臺北市二百多萬人口,那相當於每天用掉四十萬棵樹啊!

二十多年前,我去日本留學時,當時是以用紙量多少來衡量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臺灣由於印書、印報紙、包裝紙的用量少,日本的用紙量大,所以日本是先進國家。現在這個世界,觀念應該倒過來了,用紙用得最多的地方,是最野蠻、最不知愛惜資源、製造最多髒亂的地方。現在日本已在減少用紙量,而臺灣卻還沒有做。我呼籲各廠商,注重品質,減少包裝量,商品包裝越樸素越好。

過去在市場用葉子包魚、包肉、包蔬菜,用過了便成為堆肥,而今天用的塑膠袋是消化不掉的垃圾,如果說不能再用葉子來包菜,那麼至少可以用棉質的環保袋代替塑膠袋。環保袋只要稍加清洗後便可繼續使用。

我們也在推行用環保餐具,包括:碗、盤、筷子、湯匙。現有的保麗龍餐具相當簡便,用完就丟,但對我們環境造成非常大的破壞,我們用的環保餐具是不鏽鋼的,用完洗過還可以用,用一輩子都不會壞,還可以傳給我們的後代。人家說佛教衣鉢相承,我要把我的環保餐具也傳給我的弟子。希望大家也都能響應,平常都帶在身上,隨時可以用。

水質保護刻不容緩

我的家鄉在江蘇省常熟縣,本是所謂的魚米之鄉,水質非常甘美,水中可以養魚、種蓮藕、蒔菱角等。但前幾年我回大陸探親時,到我的故鄉老家一看,前後兩條河流真是「綠水常流」,水是墨綠色的,水裡沒有魚蝦,連植物都生長不出了,而生活在那裡的親人,還是飲用那裡面的水。

我問俗家哥哥,田裡收成如何?他說:「好!因為毛澤東思想、共產主義社會,使我們大豐收。收成是解放前的二到三倍。」事實上,也是使用化學肥料、除蟲農藥的結果,農作物的收成較好,但是也把河水染成墨綠色了。

臺灣這個問題也很嚴重,以北投農禪寺為例,過去我們井水是可以喝的,現在受到鄰近工廠污水、稻田肥料、農藥的污染,井水早已不能喝了,而且成了臭水。
記得小時候,我曾因用一大盆清水洗臉,被師父責備,我不解:「水那麼多,為什麼不能用?」師父告訴我:「你現在不節省用水,旱季來時就沒有水用了。」的確,人的福報有一定的限量,你這一生帶來的福報如果提早用完,下半輩子就沒有福了。就像餓鬼,有食物吃不得、有水不能喝,這就是因果報應,如果不知珍惜而浪費福報,下場會跟餓鬼一樣。

環保工作要從心靈做起,所謂心靈環保,就是真正徹底的從心靈深處做環保,不只是呼籲大家少用點紙、水,多種幾棵樹……,還要從每個人內心的觀念、信仰改變起。

佛法講因果、福報,就是心靈的環保。所謂「因果」,是指我們所做所為與將來所得到的結果有關。也許是自己的這一生,也許是下一生,也許是後代子孫,會受到果報。再從佛教信仰來看,我們一定要為未來生做準備。因此我們不僅要珍惜現有的福報,同時要為來生培養更多的福報。

培養福報的作法為何?無非是少浪費、多付出、多奉獻。以用水為例子,當水不虞匱乏之時,就要節省用水,免得旱季時無法忍受缺水之苦。

少欲知足,知足常樂

佛說人要少欲、知足,知足則常樂。物質的貪求是沒有止境的,已經有了的,希望多一點,多了又希望更多,永無滿足。佛經裡對欲望有一比喻,就像是口渴的人喝鹽水一樣,越喝越渴,越渴越喝,最後變成死路一條。物質生活不能沒有,但要適可而止,要知足、惜福,就滿足快樂。

少的希望多,多的又希望更多,你這一生擁有的,又希望你的兒孫也能繼續擁有,這並不是很壞的事,如果因貪得無厭而浪費了資源,那不僅不能造福後代子孫,反而是加害於他們。

人間淨土的推動,要從人的品質提昇開始做起。如何提昇人的品質?就是要多奉獻、少貪求。人類就像是共同活在一只魚缸裡的魚,生存條件是相同的,如果其中的一條魚多撒點糞,自認為是別人受害,無損於自己,豈不是非常愚蠢的事?他忘了自己也身在其中。

多為他人設想,少為自己貪求,人間淨土才可能實現。以家庭為例,如你先把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照顧好,那麼身在其中的你,必定有一個美好的家庭環境了。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二日講於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廣場,《人生》月刊一二一期刊出)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人前不說別人好,人後不說別人壞」的人不多,當你發現你的朋友在你背後說你壞話,最好能以包容及諒解的胸懷泰然處之,這樣才能化解誤會,保持友誼。

凡是人就多少會有一些毛病,彼此之間總會有幾句批評,因為,在人背後不論人長短的很少,我們自己也就是這種人。說壞話不一定就是那般的壞,也不一定就是批評,有時候只是為別人說明介紹,解釋一個人的優點或缺點。故當知道人家說了自己的優點時,除了高興,應該感謝;當知道別人說了自己的缺點時,不該生氣,應當反省。

有一些人背後說你的壞話,是由於嫉妒,若不說你壞話,不能顯示出他比你高明,不能襯托出他的優越。

另外有一種人不是存心使壞,只是有使壞的習慣,喜歡東家長、李家短,愛說張大娘怎麼樣、李大媽又怎麼樣,若你問他為什麼要說人壞話,他卻不知道那是說人壞話。張大娘、李大媽不一定有那麼壞,他就是喜歡繪聲繪影,加油添醋,讓人家聽得很有味道,他自己講得也很過癮。這種蜚短流長的壞毛病,我們自己也曾經犯過,我們周遭的人也多少有這種問題,那你就把它當作一件理所當然的尋常事來處理,以平常心看待,何必生氣。

如果有人因為嫉妒而說你壞話,那很好呀,能夠遭人嫉妒,表示你很不錯;如果他是拿你當作消遣,那也很好呀,至少你可以讓他人快樂,你也應該值得安慰。

會不會因為他人的批評、毀謗、破壞而使自己受到損失?有可能發生這種事。例如,本來有一個工作機會是你的,因為有人說了壞話,工作便泡湯了;原本有一個朋友對你很忠誠,因為有人從中挑撥,便使那個朋友和你疏遠了。碰到這種情形,最好找一個機會和對方談談,以期早日化解彼此間的不愉快。

化解的方法要誠懇、主動、明快,不要猶豫、被動、等待,等待下去會連朋友也沒有了。你可以告訴他說:「我還是把你當朋友,我也許有什麼缺點,我會檢討改進,但我還沒有壞到那個程度。」

我也偶爾聽到有人批評我,甚至公然寫文章臭罵我,我會說:「站在他的立場,如此指摘我,我可以諒解的,但他不是我,他尚不知道,我還沒有壞到如他所說的那個程度,我們之間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我仍願意跟他做朋友。」這麼一來,就可以化解誤會,繼續做朋友了。

也有一些人就是對你誤會很深,他說:「我什麼朋友都要,就是不要你這個朋友,即使到閻羅王那兒,我還是不承認你是我朋友;就算到了極樂世界,如果你也到了那兒,我就不想去了。」遇到這種人,你也不必介意,他已經氣你氣到這種程度,你最好說:「我的業障深重,是我那輩子欠他太多,我慚愧、我懺悔,我為他心中對我的怨恨祈禱,不要恨上加恨,不要冤冤相報。願自己的業障,早日冰消。」當你能夠這麼自我化解的話,你就不會那麼地不平衡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有位太太應邀到農禪寺時,看到身為貴婦的朋友,竟然在幫忙做倒茶的義工,於是便罵她沒出息。

我因此問那位指責人的太太說:「如果請你現在倒一杯茶給我,你倒不倒?」

她說:「師父叫我倒茶我會倒。」

我說:「為什麼妳肯為師父倒,而不願意為其他人倒?」

她說:「因為您是師父啊!」

我又問她:「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人都當成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你要不要為他們倒茶?」

她愣了一下說:「這我倒沒想到。」

我說:「當貴賓不過是妳這一次的因緣,下一次妳應該要來倒茶,為諸佛菩薩服務、做義工。如果來這裡能為大眾倒茶、掃廁所,這就是菩薩行。」

她聽了說:「還要我掃廁所啊!」

我說:「如果大家都不掃廁所,誰來掃?」

她說:「好吧,以後我也願意掃廁所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當瞋恨心起時,你可能會氣自己怎麼回事,為什麼老是容易發脾氣?

的確,人們通常都會這樣自以為是:自己的情緒要自己控制,自己怎麼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呢?

其實這個想法是錯的,情緒不是用控制的,情緒是要疏導的。如果硬要控制自己的瞋恨心,很可能會越控制它,自己越恨自己,因為你會發現,你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

疏導情緒是非常重要的,當你想要罵人時,不需要控制你的情緒,只要念一句觀世音菩薩,或是念一聲阿彌陀佛都好;甚至於你開口罵人,罵出來的那句話是「阿彌陀佛」,這也很好,這就變成了四字經。

養成了經常念佛、念菩薩聖號的習慣,憤怒、瞋恨的情緒漸漸就會減少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一、寺的由來

目前建築而稱為寺者,一定是佛教的道場,但是寺之為名,並非來自印度的佛教。雖據北宋贊寧大師的《僧史略》卷上謂:「案靈祐法師寺話,凡有十,名寺。」他列舉了佛教道場的十種名稱,但其除寺以外,其他九種,都是出自佛經的漢文音譯或義譯。梵語毘訶羅(Vihāra)可譯為寺,但非中國的寺(註一)。

考寺的原義,漢代劉熙《釋名》一書解釋:「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可見寺者,乃是官府治事的所在。因此《說文解字》便說:「廷也,有法度者也。」所以在《唐書》百官表中便有這樣的記載:「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為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為什麼要把九卿蒞的官署稱為九寺,這有它的來源,因為寺字在周代可通用為侍的意思,所以《周禮天官》之中,有謂:「寺人,掌王之內人。」可知寺人,也就是相當於侍官了,因為寺有親近侍候君主的意思,故將九卿,也就列為九寺了。

那麼,佛教道場,怎麼也稱為寺了呢?這也有它的由來。據清一統志載:「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初自西域以白馬馱經而來,舍於鴻臚寺,遂取寺為名,創置白馬寺,此僧寺之始也。」另有羅璧志餘的記載:「漢設鴻臚寺待四方賓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國,館摩騰法蘭於鴻臚寺。次年敕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故別建處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為西方之客,若待以賓禮也。此中國有僧寺之始。」

以此看來,中華民族雖重夷夏之辨,但對外來的佛教僧侶,仍以貴賓之禮接待,諒其固為重人,其實更是因為崇尚佛教文化的精神。其中尊重的程度,竟以九卿等列的寺舍為之別館,實是佛教的一大殊榮。但也因此,寺之為名,成了佛教道場的專稱。

唯於寺之稱號,曾在後魏太武帝始光元年(西元四二四年)建僧舍為招提(Caturdiśa),這倒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四方僧人所居者;到了隋煬帝大業年間(西元六六一六年),又令所有的寺院改名為道場,至唐朝以後,才將佛教道場重稱為寺,直到現在,未有大的變更。

二、院的名目

在中國佛教的傳統,寺院二字往往是連貫稱呼的。寺是道場的總稱,院是寺內的部分,但是也有以院獨稱的例子。本來,凡是宮室而有牆垣所圍繞起來的,便稱為院,但在唐朝的時候,也有以院為府門官署者,例如:御史臺所隸的臺院、殿院、察院等。唐玄宗時設麗正書院,安置文學之士,此與翰林院,自有密切的連帶關係了,因其所居者皆為文學之士,後人因此也就以講學之舍,稱為書院了。

但是為何又變成佛教的道場了呢?佛陀初度五比丘的鹿苑,可能是其根據,但鹿苑亦作鹿園。一方面當然由於國人對佛教的尊敬,故以官府之名而名僧舍,又以佛寺乃在宣揚文化,故以院名;另一方面佛教道場在印度,原名為僧伽藍,意為眾園,故以園與院諧音而稱。同時園是有範圍的,院也是有範圍的。

三、僧伽藍

上面說過,僧伽藍的意思是眾園,它的本音應該是僧伽藍摩(Saghārāma),乃指僧眾所處的園林。但此園林有好幾種涵義:第一,比丘多靠園林而住;第二,比丘和合同住的人數之多,正像園中的林木那樣的茂盛;第三,園中的林木,大材與小料,共同生長,僧團中的比丘,也是凡聖同居;第四,園為生植之所,比丘住在僧園之中,便能生出道芽聖果,並能以僧園為基礎,使所有的佛弟子,都能生出道芽聖果,因此僧伽藍中亦有五戒淨人居住。中國禪宗的禪林、叢林,便源於此。

四、什麼叫作精舍?

以目前的情形而言,凡以精舍為名的道場,總是規模較小的,似乎精舍之義,含有精簡或者具體而微的意思。其實不然,以佛教的解釋,精煉勤修的行者所居之處,稱為精舍。精舍中的住眾,沒有一個是粗暴惡劣的,粗暴惡劣者的住所,也就不得稱為精舍。所以精舍並無大小之分。佛陀時代幾個聞名的道場,也都稱為精舍,比如: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摩揭陀國的迦蘭竹園與鷲嶺,毘耶離國的獼猴江與菴羅樹園,波羅奈斯國的鹿苑,鳩睒彌國的劬師羅園等,都是稱為精舍的,最早的該是竹園與祇園精舍了。可見精舍與僧伽藍,是可以並稱不悖的(註二)。

但是考察精舍一詞的來源,並非印度的產物,只是以精舍來表達印度僧伽藍的另一種意義而已。

《後漢書包咸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咸往東海,立精舍講授。」因此,精舍又是學舍的另一名稱,在漢代又以學舍名為精廬的,但其精舍、精廬,都是精研學術的處所。中國佛教道場,以精舍為名的,是從晉代開始。《晉書》孝武帝紀:「帝初奉佛法,立精舍於殿內,引諸沙門以居之。」另以《學林新編》則說:「晉孝武幼奉佛法,立靜舍於殿門,引沙門居之,因此俗謂佛寺曰靜舍。」考其原因,乃以沙門皆以翻譯經論為要務,故此凡為沙門所居之處,必能群賢畢集,儒士接踵,所以佛寺也就成了精研學術的處所了。

說到這裡,我們這些後世的僧徒是應該慚愧的。佛法初來之際,佛寺皆為中印文化交流的中心,亦為社會教學的重心,試問今日中國的佛寺,究竟都在做些什麼?

五、如何稱為阿蘭若?

近代很少有中國比丘行頭陀法,阿蘭若的名稱,因此也不為大家所熟悉,即使有人知道,也多似是而非,以為住在深山窮谷裡、人跡不到之處的墓間樹下或洞中的比丘,才能稱為阿蘭若比丘。

其實阿蘭若(Araya)是閑靜處或寂靜處的意思,離開人間五百弓之外,便是阿蘭若處。五百弓等於多少?大約是牛鳴不聞的距離。凡是愛好閑靜的參禪習定者,都可以往阿蘭若處住,或是單獨一人,或是約同二三同道比丘。或者住於樹下洞中,但也多半許有房屋,私人房屋的限度是「長佛十二磔手,內廣七磔手」,佛的一磔手,約為常人的三磔手。但是阿蘭若處,雖屬寂靜,並不意味著是深山窮谷。離人間太遠,不便乞食,入山區太深,有野獸的危險,都是戒律不許可的。

最要緊的,阿蘭若處的比丘,固然非常清苦,但並非凡是出家人,都夠資格去住的。《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中說:「非愚癡人堪住阿蘭若處,設非多聞,但明戒相,亦得住。」《十誦律》中說:「阿蘭若比丘……應誦解經律論,應知四禪四果,若未得者,應知讀誦。」因為若非已有單獨自修的能力,單獨去住阿蘭若處,往往便會退道,或者遭魔。

由於女人的身心脆弱,所以比丘尼眾,佛陀不聽許她們受阿蘭若處法。

六、塔與廟的區別

《法華經方便品》中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好像是說塔與廟,都是佛教原始就有的道場了。其實不然,現在分別說明如下:

塔之為物,純為佛教的首創。佛教未入中國以前,連「塔」之一字,在漢文中也是沒有的,中國造塔(註三),有史可據的,最初是唐太宗貞觀三年(西元六二九年),在長安大慈恩寺所建的雁塔。

塔是梵語的譯音塔婆的略稱,塔的中譯名很多,例如:浮圖、兜婆、偷婆等,但此等均為窣堵波(Stūpa)的訛譯。另有稱為支提或制底(Caitya)者,也是塔的別名。

佛陀尚未入滅之時,最初是因弟子們想念佛陀,當佛陀要離開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時,便將頭髮和指甲取下來,交給弟子們供養,弟子們便做了塔來貯藏供養。塔的大小是不限制的,有的比房舍還要高大,有的則可以捧在手上行動。後來有比丘亡故了,佛陀允許做塔供養,並且對於做塔的方式也有了規定,以其證果的高下,層級也就不同。但在佛經中的記載,已有一些出入,如《十二因緣經》與《涅槃經》的規定,是不相同的。

自佛陀入滅之後,由於舍利的分布,所有的佛塔也多是佛的舍利塔了。後來雖無佛的舍利,但有佛法,也為之建塔,這是因為建築佛塔,可以供養法寶經卷,也可供人參拜讀誦,漸漸地佛塔所在之處,也就成了佛教的修習道場。但是我們應知道,《十二因緣經》中說,只有八種人死後,可以為之起塔供養,那便是如來、菩薩、緣覺、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輪王(註四)。依《摩訶僧祇律》稱:凡僧亦應起塔,謂持律法師,營事比丘,德望比丘,但其因非聖人,他們的塔就不許有露盤了。至於近世,以俗人的骨灰納於塔中供奉的時尚,是沒有根據的。

在此我們可以指出,《法華經》所稱的塔廟,實即塔婆的另一種翻譯,是指的一樣東西,不可將塔廟二字分開來解。塔廟的廟字,不能當作單獨的廟字解釋。事實上,如今確有許多佛教的道場稱為廟,但是廟卻不是佛教的產物。廟的意思,《說文解字》的解釋:「尊祖先貌也。」也就是說,尊敬祖先的狀貌。所以古代王家祀祖的宮室,稱為宗廟,後世的士大夫階級,也都仿效王室而立家廟以祀祖先。

佛教未來中國之前,早就有了廟的名稱,同時凡為廟者,也不一定便是祀祖之所,《爾雅》釋宮稱:「室有東西廂曰廟。」因為祀祖之所多用東西廂之宮室,後來唯有宗廟傳世不廢,所以凡提起廟字,便連帶到宗廟的觀念了。

另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趙人新垣平以望氣見上,言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於是作渭陽五帝廟。」可見廟之為物,不但可以祀祖,也可用來奉神了。
佛教道場之稱為廟者,史無可考,也許最初有少數比丘接受信施的恭請,去住王家的宮室,恰巧是有東西廂的建築,後來比丘所居者,也就稱為廟了;或者比丘受請,住在王室的宗廟之中及士大夫的家廟之內,或者便是住到外道的神廟去了;慢慢地又把那些宗廟、家廟、神廟改成佛教的道場,以致沿用廟的名稱,迄至於今吧!但是佛教道場而稱為廟者,總是不夠十分理想的事。

七、剎、宇、菴、堂怎麼講?

剎、宇、菴、堂四個字,常在大家的嘴邊說、耳邊聽,但是真正明白其中意義及來源的人,則又並不太多。然而普通人不懂沒有關係,佛教徒不懂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如今且把它們分別介紹如下:

(一)常常有人問起出家人:「請問寶剎在那裡?」這很容易理會,這是問你的道場、你的寺院在那裡。那麼,寶剎的意思,便是寺院的別名了?其實不然,寶剎並不即是寺院。在佛典之中,剎(Ketra)是土地的意思,世界由土地而成,剎又可以當世界解釋,所謂「百千剎土」,亦即百千世界的意思,又謂「塵塵剎剎」,便是微塵之數的無量世界,因此,所謂寶剎者,即是眾寶所成的國土或世界了,唯有諸佛的國土世界,才是眾寶所成的,所以寶剎一詞,亦即諸佛國土的尊稱了。故在《莊嚴經》中,有「遍覆如來寶剎中」之句。

另外,寶剎也是寶塔的異名,依照《雜事律》中的造塔規定,凡為如來造塔,必須要在塔中安置寶瓶,所以稱為寶塔。同時,凡是造塔,多為供養三寶、安置三寶而設,故也稱為寶塔。寶塔而稱為寶剎者,最初見於史冊記載的,是《南史虞愿傳》:「帝以故宅起湘宮寺,費極奢侈,以孝武莊嚴剎七層,帝(宋明帝)欲起十層,不可,立分為兩剎,各五層。」這可能又是塔──窣堵波的另一訛傳了。至於以僧舍而稱為剎的,乃有《宋史危稹傳》的記載:「漳俗視不葬親為常,往往栖寄僧剎。」同時,佛弟子亦有以梵剎來稱僧舍的,為什麼要以剎來作為佛教道場的名稱?不外是對佛教道場的一種尊敬,視每一僧舍即為一個佛國淨土。因為住在僧舍中的人,將來必定成佛,僧舍中的清淨莊嚴,亦如佛國淨土。

(二)宇的意思,是四方上下,也就是一種世界觀。但是俗稱「廟宇」者,是指寺院,又稱「梵宇」者,更是顯明指出佛教的清淨寺院了,但以四方上下而稱寺院者,究竟怎麼講呢?

原來,宇字也可當作房屋。《易經》繫辭有「上棟下宇」之句,是說屋上為棟,屋下為宇,宇者屋的邊緣也。《說文解字》釋為:「宇,屋邊也。」劉熙的《釋名》,解釋宇字是這樣的:「宇,羽也,如鳥羽翼自覆蔽也。」可見,宇者又可當作屋蓋、屋簷或飛簷解釋了。但是,如稱「宇內」者,一定是指天下,而不是屋簷內。因此,以僧舍而稱為宇者,有兩種原因:第一,佛法之大,無所不包,佛法之妙,無微不藏,佛法之奧,奧在大小無礙,廣狹兼容,所謂「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因此凡有僧舍之處,即有佛法存在,僧舍雖小,佛法無邊,故以四方上下,而來名稱僧舍了。第二,中國佛教寺院的建築,多效宮殿規模,所以畫棟飛簷,也是佛教寺院一大特色,故以清淨的畫棟飛簷──梵宇來區別王家五欲享受的畫棟飛簷。

(三)菴本來是一種草的名字,原名菴閭,形似蒿葉,菴閭老了以後,可以用來蓋屋。以僧舍稱菴,佛典中無考。但有一個根據:四分比丘戒單墮法第二十條,有謂比丘做大房舍,指授覆菴,齊二三節。也就是說比丘起大房舍,教人以草蓋屋,不得超過二到三層。所謂菴者,便是以草蓋屋的意思。中國古人蓋小房子多用草覆,並以菴閭為主,故稱草寮為菴,中國比丘在山野靜居,也以草寮棲止,這與所稱的「茅棚」有密切的關係,漸漸習以為常,便將小型的僧舍,稱之為菴了。又因有的小型僧舍並不用草覆蓋,而是用磚瓦,於是,菴字又變成了庵字。
在佛典中,以菴為道場的,只有一個菴羅樹園,但菴羅(Āmrapālī)不是草名,而是一個女人的名字,她獻出了一座園林,供養佛陀。《維摩經佛國品》說:「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此一菴羅樹園,雖是佛時道場,但與中國所稱的菴,並無瓜葛。

(四)堂者,廟堂、公堂、明堂,都是中國王臣所居或官署之處。但據《說文解字》稱:「殿也,正寢曰堂。」那麼,凡是正殿,便可稱之為堂。事實上官署辦公,主管所在,總是以正殿為準(這與現代的機關,沒有殿堂,只有廳室,是不同的)。唯有一個原則,古代所稱的堂,只是一片建築物的中心或重心,不會有單獨存在的堂,這與現代的教堂,有所不同。

佛教之有佛堂,也是僧園之中的一個建築,不是單獨存在的。叢林中以接待客比丘處為客堂,禪修之處為禪堂,吃飯之處為齋堂,但是供奉釋尊及諸菩薩聖像之處不名為堂,而名為殿。殿的位置要比堂的位置為高,這是根據中國王室的觀念而來,因為王者臨朝之處乃是金鸞寶殿,臣屬斷事之所稱為公堂。

佛堂的來源,佛典中可以找到好多,比如《四分律》中有幾處提到,佛在曠野城的講堂,以及毘舍離獼猴江邊的樓閣講堂。據《維摩經》中說,維摩居士曾以他的神力,將菴羅樹園變成一座大講堂。還有《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中,千百億化身的釋迦佛,現身十處說法,第一處便是金剛座及妙光堂(亦名普光明殿)。然而,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對於「佛堂」的解釋是這樣的:「佛堂,安置佛之殿堂也。梵名設怛縛矩果然。直指稱佛者非,宜乎為香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義。不可親觸尊顏,故但喚其所住之處,即如此方玉階陛下之類。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順西方之意也。』」以此可見,佛陀在世之時,講堂早就有了,講堂是供佛陀說法,尤其是說戒時用的(說戒不許外眾偷聽,故以室內為宜)。講堂之中供養佛塔,是次要的事,唯有佛堂,才是安置佛的所在。可是依照《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而言,佛的處所,只能稱為香室、香堂或香殿,卻又不直呼之為佛堂。因此,這也說明了室、堂、殿三者,在印度並不嚴格區別它們的高下等第。

(一九六二年二月五日於朝元寺,刊於《香港佛教》二三期)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現代人的物質生活雖然非常富裕,但是有很多人卻覺得活得很痛苦、很無奈、很茫然,常常會疑惑:「既然活著那麼痛苦,我為什麼還要來到這世上?來到這世上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會有這些疑惑,是因為不瞭解人生目的與人生意義的關係。

人生的目的是許願和還願,人生的意義是盡責和負責。許願是我們過去許的願,這輩子還要再來許願;還願則是過去許的願,還未實踐的、還未兌現的,我們這一生來還願。

一般人從小就有許多夢想、許多心願,但夢想歸夢想,長大以後是否能夠實現,那是另外一回事了。記得我小時候,因為家裡很窮,我媽媽常常為了沒有足夠的錢給我們買衣服穿、買東西吃,覺得很對不起我們。當時,我就許了一個願,我說:「媽,沒關係,我們現在窮一點,等我長大以後,我一定要賺很多很多的錢,專門給媽媽用。」可是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始終沒有實現這個願望。

那麼我要如何彌補這樣一個遺憾呢?只有以奉獻一切給眾生來報答父母的恩惠。如果我們許的願無法在當時實現,甚至到最後都沒有辦法如願,那就幫助其他的人、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以此表示對父母的紀念或懷念,這就叫做還願。還願不是為佛裝金身,或捐多少香油錢,而是要實踐所許的願,如果已經無法對那個對象還願,那麼你就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彌補自己沒有實現的願。

其實許願、還願並不是佛教徒的專利,只要是人,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期許和希望,常常會想:「如果我可以……,我一定……;如果我能……,我願……。」這就是一種許願。所以,人只要希望有前途、只要認為前面有路可走,一定會有自己的志願和期待。而如果你的願心不僅僅是為自己,也為他人謀福,那會更好、更有價值。

既然你許了願就應該實現,所以許願的目的,就是要你為了還願不斷地努力;努力以後,還要不斷許願,然後在還願、許願之間,你的人品就會不斷提昇。

同樣的,在一生當中,我們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在家裡,你是個母親,也是一個太太;在公司裡,你可能既是下屬,也是上司;在學校裡,你可能既是老師,也是學生。每一個人同時都扮演了許多角色,而每一個角色都有它的責任,所以你有許多的責任。通常人只要一想當責任,就比較能自我約束,而不會做壞事。因此,西方人有一種觀念,他們認為,單身的人不如有家室的人可靠。這是因為有家室的人責任較大,責任感也就較重,當然這不能以一概全,但是身分的確能讓我們想起自己該負的責任。

負責任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良好的觀念。一個不負責任的心,心理不會健康,也不會活得很愉快。如果能夠常常存著許願、還願、盡責、負責、感恩、奉獻的念頭,那麼你的人生一定活得非常有意義,而且非常有價值。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一)外在的事

現在,先講「外在的事」中「是不是跟自己有關」。

所謂外在的事,是指心外的事。諸位如果從路上來,在馬路上看到發生了車禍,這便是外在的事。但它沒有把你擋住,這個車禍便跟你無關;但畢竟發生車禍了,你還是關心,你看到車禍,心裡就想:「噢!這地方發生車禍了。」而且腦海中留下好久的印象。

另外,可能發生跟你有關的車禍,比如你受傷了。或者你雖然並未受傷,你的座車也未受損,卻因交通阻塞,把你擋住,過不來,停了幾十分鐘,車子無法前進,你正趕時間赴約或上班上課,只有心中乾著急:「真倒楣!時間來不及了。」因此這場車禍對你來講,已經開始牽扯上關係了。進一步,如果車禍發生時,你正好在場,大家都袖手旁觀,因為你是佛教徒,你會自告奮勇地攔一輛計程車,或者就用你坐的車子,把傷者送醫,那車禍就跟你有更多的關係了。

(二)內在的事

接著講「內在的事」。在座諸位打坐或聽講,如果你心事重重,你坐得穩嗎?

我的話你聽得下去嗎?所以,所謂心中有事,往往不是眼前事,而是過去或未來的事,使人神不守舍地胡思亂想。

心內的事,又分成跟自己有關的事和跟自己無關的事。比如,今天是星期天,你本來和女朋友約好下午四點鐘見面,結果你把這件事忘了;而另外有一位朋友對你說:「我們一起去農禪寺打坐和聽聖嚴法師演講吧!」於是你也來了。來了之後,盤起腿打坐中,忽然想起了約會的事,你就不能安心打坐和聽講了,你會想:「糟糕!現在已過了四點鐘,這怎麼辦?馬上去赴約也太遲了,但是,她在等我,怎麼辦?下次見面怎麼跟她說?她是很守信的人,現在又颳風下雨,很可能她正在那兒淋雨,怎麼辦?萬一魂斷藍橋的悲劇,重演在她的身上那不,是……?」就這樣你坐在這裡,東想西想,心還能靜下來嗎?這是跟自己有關的事。

再說跟自己無關的事。我在美國有一位女弟子,有一次,她來找我,說:「師父啊!某某先生亟需現款一萬元,我要幫他的忙,可是又幫不上,怎麼辦?」我說:「既然幫不上忙,你還要幫什麼忙?」她覺得奇怪:「我們佛教徒不是要幫人家的忙嗎?」我說:「是啊,可是你現在根本沒有錢。如果人家說現在你要是沒有一萬元,他就要死了,你怎麼辦?」她急切地說:「那樣的話,我一定得想辦法去幫助他,他這條命我一定要救。」我開導她:「你想什麼辦法?是不是你也告訴其他的人,你現在借一萬元給我,不然我的朋友會死,我也要死了,然而那個人也是窮人,他再去跟第三個人說:『你借一萬元給我,不然我的朋友會死,朋友的朋友也會死,假如他們死,我也會死。』這麼一來,三個人都會死了,是不是呢?你既沒有一萬元,就應告訴他:『我但願能幫你的忙,我也願你不要死,先向各方面想想辦法看,我也替你想想辦法,但我實在拿不出一萬元。』」這是跟自己無關卻成了好大的心事,可謂庸人自擾。本來這是別人的事,但你若在心裡邊老想著它,結果就變成你的事。天下有事,與你無關的事,也都變成與你有關的事。如果是這樣,就會煩惱不盡。

不過,如說天下的事完全與自己無關,這在佛法也講不通。《梵網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要把一切眾生當成我們的至親骨肉父母看待,才是佛教徒。可是《梵網經》講的,那是菩薩的態度,希望人人都能做到這個程度;而菩薩有凡夫和聖人之別,凡夫菩薩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真把每一對男女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而去做他們的孝子,那會鬧成大笑話。所以凡夫的立場還是凡夫,否則便會因此而煩惱無盡,把一切跟自己無關的事,當成了切身的問題,這是不必的。

(三)心在那裡?

以上講的是「事」,現在來講「心」。

諸位的心在想什麼?在注意什麼?這「想」和「注意」就是我們的心。諸位現在聽我講話,那麼,你們的心究竟是在外,還是在內?是在內的,因為你在注意嘛!你的心在聽,你清清楚楚地在聽。凡是你在注意做什麼事,心就是在裡邊,專心於現在所做的事,那是「內在的心」。

至於「外在的心」就不容易知道,請問諸位「心不在焉」的情況時,你曉得自己有心嗎?這時你好像靈魂出竅,身體坐在這裡,心卻不在這裡。舉個簡單的例子:老師在講課,寫黑板。有一個學生,兩眼瞪著老師看,好像很認真的聽課,事實上,他的心裡在想昨天的事──昨天他和某某人一起去看了電影,是愛情文藝大悲劇;他在回憶電影的情節,如癡如醉,此時眼睛裡不見老師,耳朵也聽不到老師在講課。忽然老師叫他的名字,問他問題,他一下醒過來,卻一臉茫然:「啊!什麼?」還有一種情況是,他在期待晚上和某某女同學約會,想像今晚不知會發生什麼事?第一次約會應該講些什麼話?應該問她一些什麼問題?她問問題時,要怎麼回答?就這樣一邊上課,一邊想事情。這時他的心被過去的境所攫,或憧憬尚未發生的事,而羈留在過去的時間或未來的境界中!繫心於過去及未來的事,忘了現在所做的事,這是「外在的心」。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此善男子發心已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雖復普遊一切剎土,常起功業,而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薰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是故在斯會中,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過者,又於此世界所有化業,唯除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以是菩薩本誓願力,速滿眾生一切所求,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隱。

所謂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是指在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之前,地藏菩薩發了度眾生的願,依著這樣的願力,而不斷廣度眾生。經文中同時也介紹了地藏菩薩是如何發願、發願的內容,以及對人們的影響。

依釋迦牟尼佛的介紹,地藏菩薩自發心以來,已經過了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早已功德圓滿,但他仍依本誓願力權巧化現、影應十方。而地藏菩薩對五濁惡世的眾生特別偏厚,所以自從十一劫以來,專門莊嚴我們這個世界,成就、成熟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

因此,在釋迦牟尼佛宣說此經的法會中,地藏菩薩的身相端正莊嚴,威德非常殊勝,除了佛陀以外無人能比;而在娑婆世界的各種教化事業中,除了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等諸大菩薩之外,也是無人能比。

經中提到,因為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能夠很快滿足一切眾生所求、所願;眾生有重罪、障礙,若求地藏菩薩,依著地藏菩薩的法門來修行,就能滅除所有的重罪,使得解脫,讓心得自在、安穩。

有一次我在美國,遇到一位太太問我說:「師父,女人的業障是不是比男人重?」並且告訴我這是《地藏菩薩本願經》裡講的。

我說:「男人就沒有業障嗎?」

她回答:「大概輕一點。」

我說:「所謂的業障,是障礙我們不能聽聞佛法,障礙我們不能修行佛法,使我們煩惱重、問題多,這個叫做業障。妳現在已經來寺院聽佛法,已經開始修行佛法,煩惱應該是比過去少了。」

我又告訴她:「有的人自己有煩惱還不知道要去化解,不知道自求心安,那就是業障重的人,從這一點看來,有的男人的業障比女人還多。」

地藏菩薩的本誓願力,便是要使眾生滅除所有重罪,而得心自在安穩;若心不自在安穩,這種人便是業障深重,應該要修行地藏法門,能除罪消業,從障礙中得解脫。

又是菩薩名為善安慰說者,所謂巧演深法,能善開導初學發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緣,於此世界眾生渴仰受化得度。

地藏菩薩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善安慰說者」,就是很會說法來安慰他人,因為他所演說的佛法,能夠善巧開導初發心修行的眾生,使他們修學大乘佛法,不致因心性怯懦而不敢求大乘佛法、不敢相信眾生將來都能成佛。以此因緣,所以娑婆世界的眾生,都非常渴望、仰賴、樂意接受地藏菩薩的教化,並因此而得到超度。

很多人認為超度的意思,是超度死人,也有很多人說地藏菩薩是在地獄裡超度死人的,這些觀念似是而非,在這一部經裡介紹的地藏菩薩度的是活人,不是死人;倒是在另外一部地藏法門的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有提到超度亡靈的部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負心是指別人對你有恩、有情,但你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想相對地付出,抛棄了有恩有情於你的人。

人總是會為自己打算,雖然有的人最初是心甘情願地對你付出,不要求回饋,最後卻要你的一切,否則就說你是負心人。在這種情況下,負心是對的,因為對方要求太多,不合情理。

不過,就付出者來說,待人好的時候,不要存有太多幻想和要求。所謂施恩不望報,真正的愛是純粹的付出,不是交換,更不是佔有。

把別人當作負心人,往往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一個是自己辜負了別人,一個是自己製造別人變成負心人。

自己如果少一點期待,就不會覺得對方是個十惡不赦的負心人,也就不會因怨恨而想要報復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佛教在中國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而把印度佛教重新組織的,有兩個大宗派,一個是天台宗,一個是華嚴宗,這兩個宗派的教義部分,有非常嚴密的組織和具有次第的分析,對修行的次第,也有嚴密謹嚴的發揮。

佛教傳到中國大概是第二世紀,傳到西藏是第七世紀左右到第八世紀,中間相差大概四百到五百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之中,從印度透過漢譯傳到中國的經論,大部分西藏都有,也有一部分西藏沒有;至於在西藏所翻譯的聖典之中,則有不少是漢譯部分所沒有的。

漢傳佛教曾有一千多年輝煌的歷史,發展得非常蓬勃而完整,早期、中期印度佛教的經論,漢傳佛教幾乎都有。屬於晚期印度佛教的,在漢地不是沒有,只是很少,有一大部分只傳到西藏。

就我所知,有幾部論典漢傳有,藏傳則沒有,例如《大昆婆沙論》、《大智度論》、《成唯識論》等。另外關於律藏(昆奈耶)部分,在部派佛教時代一共有二十個部派,二十個部派中應該每一派都有自己的律藏,可是漢傳只翻譯了四個部派的律藏,我推想藏傳的律藏中大概有一部分是漢傳有而藏傳沒有翻譯的。

漢傳、藏傳同本同源

兩個系統的傳承中,漢文化有自己思惟的方法及文化背景,如儒家、道家的背景,而藏文化也有它本有的背景,如笨教。就因為兩地文化背景不一,所以發展出來的佛教,漸漸就各具特色。長久下來,因為交流、來往較少,造成彼此都在批評,漢傳佛教說藏傳迷信,說藏傳佛教不行,而藏傳佛教也認為漢地的佛教不行。

其實,漢藏兩個系統的佛教,本來像是兩兄弟同一個母親,只是後來兄弟分了家,如今兄弟再聚,彼此應互相慰勉。聽了這兩天的法會(編按:對談前,達賴喇嘛已主持了兩天法會),我感覺藏傳佛教非常有內容,特別是教理的次第組織非常嚴密,修行次第也非常嚴謹。

達賴喇嘛的開示讓人覺得藏傳佛教非常豐富,但也好像很難。先要把顯較次第理解得非常清楚,才能夠學金剛乘,也才能夠成就金剛乘。

現在,我要把中國的佛教簡單地介紹一下。所謂中國的佛教,是印度傳到漢地,漢傳之後再發展而成的十個宗派,其中八個宗派是大乘,兩個宗派是小乘。

大乘佛法當中,直接從印度傳來的,在中國形成了三個宗派,一個是三論宗,一個是唯識宗,另外一個是律宗。

另外,在中國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而把印度佛教重新組織的,有兩個大宗派,一個是天台宗,一個是華嚴宗。這兩個宗派的教義部分,有非常嚴密地組織和具有次第的分析,對修行的次第,也有嚴密謹嚴的發揮。

吸收天台與華嚴精華的禪宗

天台與華嚴這兩個宗派全部都是用印度的經典和論典。由於時間有限,我無法詳細解說這兩個宗派的內容,只能簡單地說,有了天台宗的禪觀和教義,加上華嚴宗的教義和禪觀,才成熟了禪宗。也就是說,禪宗跟華嚴宗及天台宗有關,把兩個宗派的精華全部吸收,就成為禪宗的內容。

不過,禪宗並不是從開始形成以後就沒有再改變,而是漸漸發展成為中國最大,也可以說唯一的一個宗派。

天台宗是以《法華經》為主,依據的論典則是《中觀論》。華嚴宗以《華嚴經》為主,但也用《大智度論》、《十地論》,而這些宗派一定都不離《阿含經》和阿昆達磨。至於禪宗最主要的經典有三部,一部是《楞伽經》,一部是《金剛經》,另外一部則是《維摩經》。

可是,中國文化向來不喜歡繁雜的東西,希望愈簡單愈好,於是反應在禪宗最重要的一部經--------六祖惠能的《六祖壇經》,這部經整合了所有的佛教思想。

中國禪宗最偉大的祖師是惠能,而惠能的開悟,就是聽到《金剛經》裡的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主要是講發菩提心和空性。《楞伽經》主要是講如來藏,要我們相信人人都有如來藏,也就是每個人要相信你可以成佛。而《維摩經》主要是告訴我們,如果真正要開悟,一定要放下分別心與執著心,也就是放下煩惱心。破煩惱就是離煩惱分別,就是離所知障、煩惱障,放下之後,煩惱和菩提平等,生死和涅槃平等,善與惡平等,不去計較,當下就與佛相應。

早在禪宗的初祖菩提達摩度化二祖慧可時,慧可就希望菩提達摩給他安心的方法,因為他心中有很多煩惱,無法安住。菩提達摩並沒有給他方法,只是問他:「你哪一個心不能安?你找找看,找出來以後,我替你安。」

其實,這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智慧。例如,在經典中也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人問文殊菩薩:「你是三世一切諸佛的老師,請問你什麼時候成佛?請問你已經修行多久了?」

文殊菩薩的回答很奇怪,也很好玩,他說:「我問你,這樣的問題你要問多久?」

禪宗教人開悟,沒有一定的方法。主要還是要你找自己的煩惱心究竟是什麼。早期的修行方法實在很難,要先從五停心,或是數息觀等開始,要經過尋、伺、喜、樂的階段,然後才能進入次第的禪定,要成佛很不容易。

但是禪宗呢?則叫你當下不要思索,妄心生起的當下,就找找看它是什麼?找不到時,自然就會見到空性。

因此有人認為,懶人修禪宗最好,其實不然。禪宗也講戒律,也講定、慧。如果心不清淨,行為不清淨,就必須先持別解脫戒,從持戒開始。同時,真要學禪宗,一定要發菩提心,所以也必須受菩薩戒,持三聚淨戒。

三聚淨戒就是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或是持一切淨戒、修一切善法、願度一切眾生。其實,我認為這三聚淨戒,就跟達賴喇嘛講的聖道三要的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一樣。

但如果已經見到佛性,已經解脫了煩惱,行為就能不受有形的拘束。以禪宗一位禪師百丈禪師為例,他就說她不違背大小乘的戒律,也不需要被大小乘的戒律所拘束。

定慧均等,即定即慧

禪宗講的定,要跟空性的慧完全一致,才是真正定。它不注重次第,而特別重視智慧,空性的智慧如果發起,才是真正的定,否則不承認你是得大定。所以即定即慧,定慧是均等的。

至於怎麼修?簡單地說,信心很重要,要相信佛說的,我們每一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如果當下就能無分別心,也有可能當下開悟。例如釋迦牟尼佛時代,就有很多阿羅漢只聽佛說的一句話,馬上就證得阿羅漢果。在《阿含經》裡,就有這種例子。有人去見佛,釋迦牟尼佛只跟他講一句話,他馬上就證阿羅漢果。而禪宗也有聽到一句經文,就馬上開悟的六祖惠能。

不過,一般人做不到的話,也還是可以從基礎開始。首先是把身體放鬆,其次,把頭腦放鬆。可以用數息的方法,也可以不用,如曹洞宗默照禪,就是叫我們只管打坐的感覺,然後注意你的心在做什麼?把心安定之後,最好修絕觀的方法。絕觀就是叫我們離開四大、離開五蘊、離開心、離開意、離開識,到這個時候,你看看自己究竟是甚麼?

簡單的說,就是你對外境或內境時,不論心裡的念頭或心外的事物是什麼,都不要給它名字,不要形容、不要比較、不要思索。

很多人喜愛開悟,以為像古代禪師,拿個棒子在你頭上一打,就能達到當頭棒喝的悟境。但是很多人弄不清楚甚麼是當頭棒喝,認為罵一句或打一下,讓妄念、煩惱暫時不起,就叫做開悟。其實這只是在有分別、煩惱時,在攀緣、執著非常重的時候,禪宗會用這個方法,突然之間打一下、罵一下,這是會有用的,但不能稱作是開悟。

如果這個方法不得力,不容易用,曹洞宗之外還有一個臨濟宗的方法。那就是問:「是誰有這麼多的煩惱?」、「是誰在攀緣或亂想?」、「是誰有這些習氣、無明?」、「是誰啊?究竟是誰?」不斷地問,問的時候,要使自己這些無名、煩惱、習氣漸漸不生起,一段時間不生起以後,假如有人給他打一棒,也會是有用的。

建設人間淨土

根據這些原則,我正在推動一個運動,叫做「建設人間淨土」,希望讓佛國淨土在我們人間出現。

這要從心的清淨開始,然後是行為的清淨;行為清淨之後,就會自己清淨,也影響周遭的人清淨,然後逐漸擴大影響力,讓其他的人也能夠一個一個的心清淨、行為清淨,那佛國的淨土就可以在我們面前出現。

不過心的清淨確實不容易,真正的清淨至少要實證空性的智慧後,才能沒有煩惱,才能清淨。但是不要失望,修行一定是從凡夫開始,一定是從有煩惱的心開始,如果沒有煩惱的心,我們根本無從修行起。

對治煩惱方面,分知煩惱、伏煩惱、斷煩惱。一開始能夠知道有煩惱已經不錯,其實就已經跟清淨心相應了。雖然不能夠馬上與空慧相應,但是一跟煩惱不相應,或是煩惱不現行,也比老是在煩惱之中打滾好得多。

所以當我們知道有煩惱,知道這是煩惱心,不要太難過,不要後悔,但是要改進、修正:平時則可以用參話頭的方法,也可以注意呼吸,使自己的妄念、煩惱心不那麼容易起伏,這時你的心跟清淨佛性就是相應的。

佛法認為,如果一念清淨,這一念之間,就跟佛相應,就是佛,這也就如《法華經》中所說,若有人進入寺院,能稱念一句南無佛,這個人已經成佛了。不過是因地的佛,不是果位的佛。

當每一個人都能承認這個事實時,至少我們的行為會改善很多,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佛國淨土了!

(一九九八年五月三日講於「文殊菩薩智慧法門-漢藏佛教世紀大對談」,美國紐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有人聽說佛陀非常仁慈,就跑來罵佛陀。佛悲愍他的愚癡狂妄,所以默然不答腔。

等他停止惡罵時,佛問他:「當你送禮給對方,對方不收時你怎麼辦?」

他回答:「自己帶回家。」

佛接著告訴他:「今天你罵我的這些,我也不接受,請你自己帶回去吧!」

當我們毀謗他人、惡罵他人時,如果別人一點都不在乎,你不但傷不了別人,反而是害了自己而已;就如同送禮,對方不收,只好自己帶回家去,所以要謹慎小心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我們知道,人天道的主要德目是五戒十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為五項必戒的德目,故稱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稱為十善。詳細內容,請參閱拙著《戒律學綱要》第三篇〈人間天上的護照〉);解脫道的主要德目是戒、定、慧的三學;菩薩道的主要德目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六度包含了三學,三學又包含了五戒十善。所以,菩薩道才是佛教的根本道。

然在六度之中,乃以布施為首,可見,菩薩道的實踐,是以布施為重心。因為要度眾生,必須先要安慰眾生,先使眾生在物質上與精神上得到了安慰,然後才能對你發生好感,接受你的化導,並也信任你的化導。

布施,分有財施、法施(離苦的方法)、無畏施(給怯弱者鼓勵)三種。財施屬於物質的,法施與無畏施屬於精神的。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種並重,但在一般的眾生(人),在現實生活的驅迫之下,對於物質的要求救濟,遠比對於精神的要求寄託,更為急切。因此,首先使他吃飽了、穿暖了,才能再談精神的追求。近世基督教在中國的風行,原因也在於此,不管基督教的教義怎樣膚淺,能給人群以物質的實惠,總是真的,除了破衣、麵粉的誘惑,他們也辦了許多的醫院和學校。一般人,那能都是神學家或哲學家,會去研究它的教義和內容?所以基督教的分子,傳教士的群中,有以信教為職業的偽善者,而信徒的多數,多是出於盲目的附從(他們的確需要宗教的安慰,但卻未得到正確的引導),另有一些則是出於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別有用心。在佛教,以布施的工作來說,居士要比僧尼更能做得徹底,因為根據律制,出家人是不該有財富也不會有財富的,既然沒有財富的積蓄,對於物質的布施,就無法做到。即或今日的僧尼,未見有幾人是把銀錢一戒持得清淨的,但是除了公有的寺產,也不致有太多的私產。所以,出家人只能以佛法布施,以無畏的精神鼓勵,卻不能利用物質來救濟。

雖在佛經中說,布施的功德,以佛法的布施最為殊勝。但在前面說過,接引眾生的先決條件,應以物質的布施為優先。至於教化眾生離苦得樂──走向解脫之道,那才是佛法的功能,這個功德雖大,卻不是解除現實貧困的直接方法。同時,在所有的出家人之中,能以佛法及無畏來布施的百分比,也是相當低的。我們在原始聖典中可以得到證明:佛世的出家弟子,經常隨從的,約有一千人左右,那些多數是大阿羅漢,此外的凡聖僧尼,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但在僧團中能起領導作用的,不過數十位而已,至於弘化方面有大成就並有名字記載的人,比數上也是非常之少,雖然聖典的記載,不免掛一漏萬,但在法施方面真起大作用的人,確實不會太多,那當屬於事實。後世的僧尼,當然更加不用說了。因為出家人是以修持解脫道為主,行有餘力,才能談到救濟眾生的工作。

於居士,如果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菩薩道實行者,也便可以做到三施並重了:那就是自己有財富,可用物質救濟貧困,自己也深通佛法的勝義,可以用來教化眾生,安慰眾生,鼓勵眾生。

所以,真正的大乘精神,雖由出家的大菩薩乃至佛陀來攝化,一般凡夫的出家人則不能充分表達出來,唯有發大心的在家居士,才是菩薩道的理想實行者。

當然,這裡所說的理想居士,在歷史的記載上,也是數得清的。至於一般的居士,確實不容易做到理想那樣的境地。有錢的居士,能夠以財物布施,但也僅止於財物的布施,未必能夠深達佛法的勝義而用佛法布施。若期望他們進一步地對於解脫道的欣求,那是難上加難了(當然不是沒有);所以,他們的布施,仍是局限於人天福業的經營。

對於深達佛法勝義的居士,雖可做到法施,但他們未必就是大富長者,對於物質的布施,也就力不從心了。大多數的正信居士,是在人天道與解脫道的交叉路口徘徊,既嚮往解脫道,卻又無法擺脫人天業;乃是在人天業中,慕求解脫之道。他們當然還是幸運的,也是可敬的,最低限度,他們必將走上解脫之道,乃至走上真菩薩道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有人說現代人的瞋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戾之氣。所謂瞋,是個總名稱,它的內容包括不滿意、憤怒、怨恨、看不慣和不自在等內心的感受。呈現在外表上,則是一種憤怒的表情或動作,讓人覺得陰險、奸詐或是恐怖,彷彿生命將受到威脅。可以說,凡是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和慈悲心相反的,就是瞋心。

慈悲心是愛護人、為人設想,但它也不一定是和顏悅色的,有時也有金剛怒目的慈悲心。金剛怒目和瞋恨不同,它是一種慈愛。以威嚴方式所展現的慈愛,就像是因為擔心你會掉到井裡,所以就吼你一下:「不可以到井邊玩!」這是警告,是出於慈愛的警示,和瞋恨不同。

所以,僅僅從表情、語氣上觀察,就認為和顏悅色的是愛,而現憤怒相的是瞋,那恐怕是不正確的。還是必須從對方所得到的真正感受、反應,以及行為的動機來判斷。

譬如口蜜腹劍的人,雖然口裡講的都是甜言蜜語,但是內心盡是一些壞計謀;而人之所以會以害人為目的,不外乎是貪圖別人的東西,因為得不到,才起了瞋心。

像社會上有一些情殺的事件,把別人毀容了,或是用暴力手段來對付變心的那一方,都是因為從愛戀轉成了瞋恨,彷彿一定要看到對方受傷害了,才能消去自己的心頭之恨。然而,並不是一定要發生讓對方受到傷害的行為才是瞋,只要是存有希望讓對方受傷害的心,就已經是瞋了。

我們常聽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瞋心會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煩惱。首先,會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一個常常生氣的人,往往會讓人感覺到害怕,而被當成鬼、當成魔來看,即使他並沒有要害人的意思,也都會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另外,我想每一個人都有過這種經驗,就是生過氣後,常常會覺得很疲倦、很無奈,懊惱自己為什麼要生這個氣?

有禪修經驗的人會發現到,只要一個瞋念起,心就已經浮動而沒辦法安定了。因為心一浮動,渾身的血液就會跟著它緊張起來而發熱,身體當然會因此很不舒服,就像火在體內燃燒一樣。

瞋恨心也會讓人失去理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都因此失調,這都是造成壽命減短的原因。可見,生氣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妨礙有多麼大。

與其讓瞋心傷人傷己,何不以慈心利人利己?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一、前言

你們是為了慎終追遠、報答親恩,或是為了超度眷屬、紀念故友,或是為了植福延壽,消災免難等等的因緣,來做一番莊嚴而隆重的佛事;你們花費了很多的物力、財力和人力,來成就此一善舉,但是,真正做佛事的意義,你們完全瞭解嗎?請你們細心地把這篇文章讀完,那麼,這堂佛事,就更有意義,更有功德了。因為這裡面將向你們介紹佛事的定義、佛事的用處、死亡的問題、亡靈的性質,以及誦經、禮懺、放焰口等的意義。

二、什麼叫作佛事?

廣義地說:凡是做的是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佛說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你能信仰佛所說的成佛方法,依法實行,必將可以成佛。所以佛事的範圍有狹有廣,所謂「佛法無邊」,就是廣義成佛的方法之多,多得不勝枚舉,例如:拜佛、念佛、行善止惡,說佛所說的話,行佛所行的事。要做到「持一切淨戒,無一淨戒不持;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換句話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積極地自救,尚要積極地救人。



因為佛教主張成佛要從建立一個完美的人格開始,所以先要勸人不殺生、不偷盜、不犯他人妻女、不欺誑、不酗酒,這與儒家的五常:仁、義、禮、信、智,非常相近。進一步要使人成為超出於凡夫之上的聖人,佛教所說的聖人,是指解脫了人間種種苦惱的人,例如:生與死、老與病等等,這些苦惱解脫以後的境界,便是佛教的目的。

如何達到解脫生死苦惱的目的,那就要信仰佛所說的方法,照著去實踐。看經、誦經、聽經,便是看的、誦的、聽的解脫生死乃至成佛的方法。所以,真正的佛事,是要大家自己來做。

但是,對於不懂佛法、不會修行的人們,遇到他的父母親友死亡時,在沒有辦法之中,只有請出家人代做佛事,的確也有用處。本文中所講的「佛事」,大部分便是側重於這種狹義性方面的說明。

三、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出家人是修持佛法的人,也是弘揚佛法的人;是職業的修行者,也是職業的弘法者。因他們做的佛事有功於人也有德於己,你供給他們的生活所需,使得他們安心地做佛事,你也就間接地有了功德。所以佛說出家的僧尼,是眾人的功德福田。

本來出家人的職責,並非專為超度亡靈,甚至可說,出家人要超度的主要對象,是活人而非死人,雖然佛法的修行者,的確重視臨命終時的補救法門。

四、臨命終時怎麼辦?

人,當在出生的時候,就已決定了死亡的命運,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以佛法來說,若不出離生死,都是可憐憫者!

因此,信佛學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臨命終時最能得力。平日修行有素,命終之後,必可出離生死的凡界,往生佛國的淨土。

人死之後的去向,有三種力量來決定他的上升或下降:1.隨重,隨著各自所造的善惡諸業中最重大者,先去受報。2.隨習,隨著各自平日最難革除的某種習氣,先到同類相引的環境中去投生。3.隨念,隨著各自臨命終時的念頭所歸,而去受生六道,或生佛國淨土。

由於如此的原因,佛教主張人們應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應當革除不良的習氣,應當著重平日的心念,乃至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寶,念念要將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作為往生佛國淨土的資本和道糧。

學佛的工夫,主要是靠平時的修行──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供養布施,禮懺誦經,救濟貧病,造福社會。假如平時沒有進入佛法,臨命終時,尚有一個補救之道,那就是根據「隨念往生」的道理,勸他一心念佛,勸他萬念放下,切切不要怕死,切切不要貪戀家屬親友和產業財物,切切不要心慌意亂,應該一心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若已無力出聲念,則在心中默念,他的親屬如果真的愛他,那就不可在他彌留之際放聲大哭,因為那只有使他增加痛苦和下墮的可能。並且要勸大家陪伴念佛,使得臨終之人的心念,融洽於一片虔敬懇切的念佛聲中。若能如此,死後當可往生佛國淨土,若其壽數未盡,也能以此念佛功德,使他早日康復,福壽增長。

人將命終,或坐或臥,側臥仰臥,均以他自己感到舒適為宜。若已昏迷而尚未斷氣時,切勿因他有便溺沾身就給他洗澡或擦拭,以免增加他的痛苦瞋惱而影響到死後的去路。命終之後,鼻息雖斷,只要尚存一絲暖氣,他的神識仍未脫離肉體,故須經過十二小時後,才可為他浴身更衣。若用火化,最好是在經過二十四小時後。

五、亡靈是什麼?

人死之後,若不超凡入聖,一般說來,便成了亡靈。現在說到超度亡靈,先要說明亡靈的性質。人死之後的生命主體,稱為亡靈。民間一般的觀念,認為人死之後即是鬼,而且永遠做鬼;在我們佛教,絕不接受如此的觀念,否則,就談不上超度兩字了。佛教看凡界的眾生,共分為天、人、阿修羅、鬼、傍生(牛馬蚊蟻等動物)、地獄等六大類,在此六類之中生來死去,又死去生來,稱為六道輪迴,所以,人死之後,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成為鬼。佛教使人超出並度脫了這六道輪迴的生死之外即稱為超度。

但是,凡夫在死後,除了罪大惡極的人,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生天界而外,一般的人,並不能夠立即轉生。未轉生的亡靈,卻不就是鬼,那在佛教稱為「中有身」或名「中陰身」,即是在死後至轉生過程間的一種身體,這個中陰身,往往就被一般人誤稱為鬼魂,其實它是一種附著於微少氣體而存在的靈質,並不是鬼魂。

中陰身的時間,通常是四十九日,在這階段之中,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後的七個七期之中,親友們為他做佛事,有很大的效用。若以亡者在生時最心愛的財物,供施佛教,救濟貧病,並且稱說這是為了某某亡者超生而做的功德,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更好的去處。所以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過了七期之後再做佛事,當然還是有用,但那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生的類別了。假如一個人在生作惡很多,注定來生要做牛或做豬,當他死後的七七期中,若有親友為他大做佛事,並使他在中陰身的階段聽到了出家人誦經,因此而知道了一些佛法的道理,當下悔過,立意向善,他就可能免去做牛做豬而重生為人了;如果當他已經生於牛群豬欄之後,再為他做佛事,那只能改善這條牛或這頭豬的生活環境,使之食料富足,不事勞作,乃至免除一刀之苦,被人放生;如已生在人間,便能使他身體健康,親友愛護,事業順利;如已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能使他蓮位的品級升高,早日成佛。

六、誰該做佛事?

一般人以為,做佛事是出家僧尼的事,其實,這僅說對了一半,因為,出家人固然要做佛事,如果你想得到佛法的受用,必須也要自己來做佛事。與其等到死後由親友們為你做佛事,何不趁活著的時候,親自做些佛事呢?

佛法的超度對象,主要是活人,如果平時不修行,臨死抱佛腳,功效雖也可觀,但已不及平時有準備的落實可靠了;如果自己不做佛事,死後由親友請了僧尼來代做,功效自然又差兩層了。所以《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中說:若由活人超度死人,死人只能得到其中七分之一的功德,其餘的六分功德,仍由做佛事的活人所得。

因此,我要勸你,既來佛寺請出家人做佛事,必定對佛教存有敬意,如果尚未皈依佛教,歡迎你早日皈依,皈依之後,再慢慢地理解佛法,如法修行,豈不更好?

來請僧尼做佛事,是為超度你的親友,或為安慰一下你對已故親友的懷念之心,所以這一佛事的主動者,就是你。佛法講求誠心,有誠心即有效應,誦經拜懺的出家人,固然要至誠懇切地做,你來請求他們誦經拜懺的心,也要非常地虔敬,要深深地相信他們所做的佛事,必能使亡者得到很大的利益。

佛法講求感應,感應的動力,就是至誠心,誠意的深淺,可以決定感應的大小,如人撞鐘,重重地撞,便大大的響,輕輕地撞,便低低的響。

因此,同樣做一場佛事,所得的效果,則因誠心的差異而有大小不同。佛教主張大家親自做佛事的原因也在於此,所謂「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由他人代做佛事,在受用上差得太多,所以萬一自己未及信佛、學佛便亡故了,則以有血統關係的親人代做最好,所謂母子連心,在生時容易相互感應,死亡後的親情之間,也最能引發至誠懇切之心。所以,地藏菩薩在過去很遠的時劫中,曾經數度為孝女,每次均以至誠心為亡母做佛事,拜佛、供佛、念佛、求佛,感得佛或羅漢等的指引,而使亡母超度。

如果沒有骨肉至親,或者不是骨肉至親,那麼,與亡者生前有關係的人,要比無關係的人,更容易引發虔誠心,更容易產生感應的效果。

因此我要奉勸你,既來佛寺禮請僧尼做佛事,做佛事的中心者就是你和你的家人親友,而不是僧尼。僧尼做佛事是他們的日常功課,你做佛事是為了超度你親友的亡靈。照理,你和你的家人親友,都該參加誦經拜懺,如果不會的話,至少要在這天齋戒沐浴,摒除葷腥淫欲,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和名目也很多。在我們這裡,最適用和最通行的,則有《華嚴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金剛經》、《阿彌陀經》、《心經》等。

誦經的起源,出於印度釋迦佛的時代。當時的佛經,既沒有印刷本,也不用抄寫本,都是靠著以口傳口地口口相傳,所以,要聽佛的弟子們代佛說法,往往是聽他們將所曾聽過而已熟記的佛經背誦出來,自己要想熟記某一部佛經,也得下工夫把它背誦出來,到後來,誦經便成了學習佛法和宣傳佛法的基本工作。

但是,佛教徒為何要把某一部經,誦到爛熟之後,還要在佛像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誦呢?這有兩層理由:

(一)是把佛經當作一面鑑察我們心行標準的鏡子

凡夫難保自己不犯錯,有時犯了錯,尚不能知錯改錯,但當面對佛像,口誦佛經之時,就同聽到佛在親口說法來教誡我們一樣,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策勵修行。已經犯的過錯,趕快改正;尚未犯的過錯,決心不犯;已經修的善功,努力增加;尚未修的善功,立志去修。這像一位愛美的女士,閨房中有了鏡子,出門時也要隨身攜帶鏡子,早晨照過鏡子,偶一動作之後又要再照鏡子,今天照了鏡子,明天、後天、大後天,乃至明年、後年,還是要照鏡子,那無非是為要保持或增加她面容的整潔美麗而已。

(二)是將誦經當作代佛說法的神聖使命

佛法的主要對象是人,除人之外,六道眾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數的傍生或畜生(動物),也能信受佛法。所以,雖在無人之處,或在無人聽懂所誦的經義之處,只要有人誦經,就有異類的天、神、鬼、畜,來聽我們誦經。天、神、鬼三類的眾生,以及部分的傍生,均有或大或小的神通,我們誦經之時,只要專誠,即能感應他們來聽經。若你為你亡故的親友做佛事誦經,你的誠意初動,你那親友的亡靈,就已得到了消息,必定會如期前往聽經;亡靈的靈性特別高,縱然在生之時從未聽過一句佛法,死後聽經,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

八、拜懺做什麼?

拜懺,又稱為禮懺,就是禮拜諸佛菩薩,懺悔自己的一切罪業。

凡夫的言語行動,如果加以深切仔細考察,可以說經常都在犯罪造業。凡夫的生死輪迴,即是由於各自所造的「業力」所牽引,如在過去世中不曾造下罪業,現在便不會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斷除了一切罪業,當下就是聖人的境界。

凡夫是很苦惱的,對於過去生中所帶來的罪業,無可奈何;對於今生已造的罪業,也無可奈何;從今以後要想不再繼續造罪,仍是毫無可能。因此,我們偉大的佛陀,即以大慈悲心,為凡夫眾生,說了一個懺悔罪業的法門。

前面所說的誦經,是讓我們對著佛法的鏡子來照,現在所說的懺悔,是教我們把自己的心放進佛法的水中去洗。拜懺的功用,即在於洗刷我們這顆染污著罪垢的心。

所以,對佛懺悔,並不是求佛赦罪,而是求佛證明,向佛坦白自己所作的罪業,下定決心,不再故意作惡。對他不起稱為懺,對己認錯稱為悔。佛菩薩是如此的偉大慈悲與清淨圓滿,佛菩薩希望我們也成為偉大慈悲與清淨圓滿的聖人,而我們卻仍在自作自受的罪業中打滾,所以要懺悔。我們拜懺的作用,即是洗刷自己的罪業之心,好像是從沙裡淘金,漸漸地將沙淘去,就得著了黃金;我們向佛拜懺,漸漸地將罪垢懺除,就得著了清淨的解脫之心。

在中國的各種懺法儀規,是由許多祖師根據佛經編成的,最盛行的,則有梁皇寶懺、三昧水懺、大悲懺、藥師懺、淨土懺、地藏懺、千佛懺等。修這些懺法的人,歷代以來,均有很多靈驗傳載,的確可謂「功不唐捐」。

拜懺,最好當然是你自己親自來做,如你自己尚未學會,或者覺得拜的尚不夠多,禮請僧尼來做,或代你亡故的親友來做,自然也有功德的,其中的道理,則與誦經相同。

九、放焰口做什麼?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餓鬼。鬼道眾生分為三等:

1.在生之時,做了很多善事,若投為鬼,便成福德大力的多財鬼,一般人所信的城隍及土地等神祇,即屬於此類的鬼神。

2.在生時做的善事不多,若投為鬼,便成薄福少力的少財鬼,一般所信的鬼,多半就是此類。

3.在生時慳貪吝嗇,一毛不拔,專佔他人的便宜,若投為鬼,便成無福無力的餓鬼,一般人所說的孤魂野鬼之中,即有餓鬼。這一類鬼的食量極大,喉管卻極細,有了食物也難以果腹,何況由於業報的關係,他們很難見到食物,縱然得到了可口的食物,進口之時,卻又變成了臭穢的膿血,所以他們常受餓火中燒,烈焰從口而出,故名「焰口」。

佛陀慈悲,說了好多種神咒,例如淨業障真言,變食真言,開咽喉真言等。凡是依法誦持這些真言神咒之時,被召請前來的餓鬼們,就可仗佛的神通願力而飽餐一頓,飽餐之後,再為他們宣揚佛法,勸他們皈依佛法僧三寶,為他們傳授三昧耶密戒,永脫鬼道的苦惱,這就是放焰口的作用和目的。

因此,放焰口對於鬼道來說,等於是無限制的放賑,所以又叫作「施食」。如果你的亡者親友,並未墮落於餓鬼道中,放焰口就相同於代他們做了放賑濟苦的功德,所以也是有用。

十、人鬼之間的佛事

一般人誤將做佛事,看成專為死鬼而設的儀式。因此,我要再度的告訴你:佛法的主要對象是為活人而非死鬼,為亡靈超度,乃是一種補救的辦法,不是佛教的中心工作。

所以,做佛事宜在生前,死了人固然要做佛事,結婚、生產、禳災、祛病、祝壽、謀職、開張、交易、建造、安居、行商等等,也都應該做佛事。修功積德,行善致福,做佛事豈僅為了度亡而已?佛法能致現生之福,能致後生之福,能致人天富貴的世間福果,尤其能致福智圓滿的究竟佛果。

民間習俗,以為誦經拜懺,可給鬼魂在陰間當作錢用,又焚燒紙庫錫箔及冥票,給鬼魂在陰間增加財富。其實,佛法門中,沒有這種觀念。誦經拜懺是為亡者超度增福,亡者死了也不一定入於鬼道,鬼道的眾生也用不著人間給他們錢用,用錢僅是人間貿易的媒介物。焚化紙錢,也僅中國大約自漢唐之世流行下來的民間風俗而已。

既然人死之後,若不解脫生死,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於鬼道,所以請你不要確定你的親友死後就成了鬼,你應以虔誠心祈禱佛法的加護,加護你的亡親故友,超生西方極樂世界,至少也該盼望他們生於人間或生於天上才是。

在中國大陸,尚有一種風俗,即是男人死了,要請和尚做一場「過渡橋」或「破地獄」的佛事,女人死了,則做一場「破血湖」的佛事。這在佛法中也無根據,佛教既不以為人死之後必墮地獄,何以一定要把新死的亡靈引到地獄中的「奈河」及「血湖」中去走一趟呢?

所以,我要奉勸本文的讀者,應當自己來做佛事,並當明白為何要做佛事?當做什麼佛事?

附記:本文係應臺北善導寺、十普寺、華嚴蓮社、松山寺等各大道場之命而寫。一九六七年三月初版以六十四開本,印贈前往寺院做佛事的齋主,以導正信。嗣後香港、星馬各地有人大量印贈,臺灣亦有不少善心人士,陸續印贈。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上面說過了,解脫就是自由,自由的境界是有廣狹不等、高低不同的。不過,凡有等次的自由,凡有差別的自由,都不是絕對的自由,都不是究竟的解脫,也都不是佛教所說的解脫。

那麼,佛教的解脫思想是怎樣的呢?

當然,佛教的解脫思想,不會離開等次差別的自由,乃是包含了等次差別的自由,再衝破等次差別的自由,那就是絕對的大解放、絕對的大自由,那就是無我。

無我的思想,除了佛教,也有人用,但他們所說的無我,仍然不會脫離「我」的觀念,仍然有一個希望「不朽」的觀念,那些忠臣義士,那些貞烈的婦女,那種慷慨犧牲的精神,確是忘記了私我的,但他們不會對其主觀的行為與客觀的影響都忘了、空了的。所以從深處考察,這不是無我,而是我的擴大肯定。

因此也有人說,佛教雖講無我,但那個無我的狀態,實在是最強烈的「我」字,比如修善才可以不墮惡道,固然是為了我在打算;至於解脫,也是為了我的解脫;即使行菩薩道,也是為了我想成佛,成佛之後,並沒有一空百空,成佛之後的諸佛,仍有諸佛的國土、諸佛的法身、報身、化身。因此證明佛教講無我,乃是我的觀念的強烈化。

事實上,這是似是而非的論調。佛教的無我,絕不如世俗一般所說的無我,雖在佛教中的某些思想,由於混雜了印度教的梵天思想,而帶有真我的色彩,佛教的根本思想,卻是絕對無我的。佛教講的空性是一門高深的哲學,從空性的立足點上,不會找到半點我的色彩。單從菩薩道的觀念來說,講求三輪體空──對於作者、受者、所作所受的事物,不存一絲功德的心念。因為行善救生乃是菩薩的本分,做不到的人便不是菩薩,既是菩薩就要如此,如果存有一個我是行菩薩道的觀念,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薩。

誠然,佛教的基礎並不會脫離人間,所以佛教的無我是從人間的有我而昇華的。因為一般的人,根本不敢想像無我的境界,如果真把解脫的境界一下子告訴他們,那將嚇退他們的。「我」在眾生的心目中,可謂根深柢固,突然說出「無我」,他們就有無從著落的感覺。所以佛教在誘導世俗的方法上,還是講有我的。

比如說善惡因果的觀念,是佛教最重視的教訓,既說善惡因果,就有我的觀念,但這教訓的作用,是為無我的境界開路:造惡都是為了自私,所以除惡之外,要先從善業的作為上著手,善業做多了,利他的行為多了,私利的心理就會漸漸地減弱;等到放棄了私利的心理,豈不就是無我?要是僅僅放棄了惡業惡果的我,而仍抱住善業善果的我,這是變相的自私,這是在做投資生意,只能換取來生的人天福報,而不是佛法的本意,也不能夠解脫。

大家說小乘的聖人是自利的,這話不錯,但是小乘的聖者卻是無我的,如果存有一念我的利益,他就不能證得阿羅漢果。如果有我,就有煩惱,有煩惱,就要造生死業,造了生死業,便在生死中輪迴而不得解脫。小乘羅漢的解脫,本質上與大乘七地(亦說八地)菩薩的解脫一樣,乃至與佛的解脫也是一樣的。可是,那種無餘涅槃的解脫境界被稱為寂滅,甚至被大乘佛教斥為灰身泯智,因為那是一種空寂的狀態,固然沒有物質的,也不能說是仍有精神的,那就叫作空性,不是有,但也不是沒有,那就叫作無我的安樂境界。

事實上,小乘的無我,只是「人」無我,而還沒有進入「法」無我的境界。也就是說,小乘聖者能夠依照佛法修行,並且徹底放下了人我愛憎對立的界限,也放下了物我取捨對立的界限,所以能從世間上得到絕對的解脫,斷除放棄了世間相的執取,但還以為一切法的本身是實有的,所以一旦進入無餘涅槃的解脫境界,他們就不再出來了。至於大乘的解脫,是連同世間的佛法也要放下來的,把間法徹底放下時,便是小乘解脫道;把出世間的解脫道也放下之時,便是大乘的菩薩道。

菩薩是不取世法也不取解脫的,這就叫作無住處涅槃,雖然不著世法的愛憎取捨,但也並不離開世法而仍要處於世法。這就是佛法所說的菩薩道的內容,它是包含了人天道與解脫道的。離了人天道,便不是真正的菩薩道,那僅是小乘的解脫道;離了解脫道,也不是真正的菩薩道,那僅是凡夫的人天道。正因為菩薩道,是不執著世間也不離開世間的,所以才是絕對的無我。解脫,是把我執與法執全部放下,放下了我執與法執之後的人,才是徹底的自由,才是絕對的客觀,才能毫無條件地建設世間,才能無上積極地廣度眾生。所以真正的菩薩道實行者,不會先存一個企求成佛的功利觀念。

比如:地藏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文殊菩薩是三世諸佛的老師,普賢菩薩的永遠實踐十大願王的菩薩道,他們是為救度眾生,是為眾生都能成佛,是為佛法利益世間而行菩薩道,不是為了自己成佛而行菩薩道。佛經中說菩薩道是成佛的因素,那是為了對於初信凡夫的接引而說,但那也是確實的真理;菩薩雖不是為求成佛而行菩薩道,諸佛的成佛,確都由於菩薩道的修持而來。不過,佛教的偉大,是由於法無我的實證,也就是即使無上的真理也能完全放下,不其他的神教以及各派的哲學家們,沒有一種能將自己所以為的真理也放下來,若把他們的「真理」放下了,他們就成了無依的遊魂!佛教是偉大的,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切放下來,但在徹底放下之後,卻又絕對地承擔(不是執取)起來:否定了一切之後,又照著本來那樣的絕對肯定起來。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來了:神教徒們、哲學家們,從初步看,他們是無我積極的,為了真理的發明、追求、弘揚、實行而努力;若從深底去看,他們確又是自私消極的,當他們抓到了自以為是的真理之後,誰肯放下來呢?哲學家們的小我化入大我,便失去了自由意志;特別是神教徒們,嚮往著天國的安樂,那一個願意永生永世地為世間的理想而服務呢?

佛教,從初步看,似乎是自私消極的,講看破、講放下、講解脫、講求從苦海的此岸到離苦的彼岸,這豈不是逃避現實?但從深底來看,唯有看破了世法的聚散無常,才能悟透彼此物我的虛幻不實,才能放下一切而從彼此物我等幻景的妄執之中得到絕對的解脫,既然解脫了愛憎取捨的束縛之後,乃至對於解脫境界也是要解脫的。所以看破放下的結果,乃在無上積極地淨化世間,並且是突破時空(大自由)地建設世間和拯救世間。這就是菩薩的本色,也就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因為篇幅有限,這個看似淺顯而實深奧的問題,只能寫到這裡為止。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解脫的原則是性空,解脫的目的是無我,至於要真正地實際證驗解脫的境界,那絕不是單憑紙上談兵,說說道理就能辦到的。因為理論是一回事,實證又是一回事,正像一部歷史,雖然記載著古代的事物狀況,但這歷史記載的本身,絕不等於古代的事物狀況;又比如「美國」這個名詞,是指美國那個國家,但是「美國」這個名詞,絕不就是美國那個國家。所以,講說解脫是不太難的,要實證解脫就很困難了。因此,儘管多數的人把大道理講得滔滔如流,若他們的身心行為只是另外的一副面目,這就只是販賣知識的理論,而沒有得到實際的證驗,和由實踐而來的心得或功效。

那麼,佛教的解脫方法應該怎樣證驗呢?

佛教把實踐解脫道的方法稱為「修持」,也絕對重視修持。如果不做修持的工夫,便不能實證解脫的境界;若不實證解脫的境界,終究淪在生死境界而不能自主於生死;不能自主於生死的人,縱然學佛,縱然出家,縱然自以為是行了菩薩道,那也僅是種些解脫的種子,等待未來的成熟,現前的身分畢竟還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是真正的菩薩,雖行菩薩道,也屬人天業。

所以,太虛大師說:「不登祖位,不能真正的弘揚大乘。」所謂祖位,就是六根清淨位,是即將入初地菩薩聖位的候補者。由此可見,我們學佛的人,如果不重修持、不求解脫,光在言語文句上拾一些古聖先賢的牙慧,作為賣弄的本錢,那是沒有太大意思的。

說到修持解脫道的方法則不勝枚舉。比如在《華嚴經》中,許許多多的菩薩,各有各的解脫門。文殊及普賢兩位大菩薩,更是各有無量無數的解脫門。

不過,解脫道的修持,有一個最大的原則,那就是「戒、定、慧」的三大門徑,從這三大門徑,就可以進入不受生死束縛的解脫境界,所以稱為「三無漏學」。漏是煩惱生死,是解脫大船的漏水之洞。現在,就讓我們介紹三無漏學的修持。

(一)修戒

戒的定義是不當作的不能作,應當作的不能不作。總括起來就是《增一阿含經》卷一的迦葉佛偈,也就是一般通稱的「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世中,離現在最近的七尊佛陀,對於弟子們所通用的戒律。我們如果確實做到了這樣的要求,便是一位標準的清淨佛子。事實上,這在三歲的兒童都說得上口,但在八十歲的老翁也不容易行得貼切,簡單之中蘊有嚴格的要求,那一個凡夫能夠完全做到?

因此,釋迦世尊的教訓之中,戒是分有層次等級的:那就是通俗的五戒十善,半通俗的八戒,出世的沙彌戒與具足戒,以及入世救世的菩薩戒。這些戒的內容,本文限於篇幅,不能廣為介紹,如有興趣,可以另看拙著《戒律學綱要》一書。

在此,只能介紹通俗的五戒十善,事實上,五戒十善是一切戒的基礎。能把五戒十善持好了,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所謂五戒十善,五戒就在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也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內容,分為三類:身業類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類有四種:不兩舌挑撥、不惡言謾罵、不淫詞豔語、不散亂雜話;意業類有三種: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把十善修好,就稱為三業清淨,如果身、口、意的三種行為不能導入正軌,不能保持清淨,那不要說修持解脫,就連一個基本的人格,也是有缺陷的。所以佛教的修持法門,是以持戒為一切法門的基礎。剛開始不能持得清淨,也不要氣餒,只要持之以恆,漸漸地成為習慣,久了自然就會清淨;要是怕犯戒便不持戒,乃至反對持戒,那就不行了。

在十善之中,意業類配飲酒戒,前面的身口兩類,配殺、盜、淫、妄的前四戒,便是五戒的範圍。犯戒以既成的行為事實為主,所以僅有意念犯戒,不成正罪。但在十善之中,卻以意業的主宰力最強,所以佛教的持戒精神,重在內心的發意,不重肉體的貞操,比如遭人強姦而不受淫樂,便不成犯戒。特別是「邪見」一項,那是十善的罪魁禍首。所謂邪見,就是不信善惡因果,如果不信因果的人,他是不能學佛的。不信因果,未必就是惡人,甚至也可以是善人,但是,最大的惡人,定是不信因果的。不信因果,就不會考慮到未來的業報問題,業報問題雖屬於功利的庸俗的範圍,但那確是存在的,並有抑制罪惡作用及鼓勵行善作用的。既然否定了業報的觀念,巨奸大惡,也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所以,唯有深信因果的人,才能把戒持得清淨,才能把心擺得平穩。

戒持清淨了,心擺平穩了,然後才能談到學定的工夫,太虛大師曾說:「戒為三乘共基。」信佛學佛,如果看輕了戒的持守,便不是學佛法,縱然持咒、習定,能夠感通神鬼,那也僅是旁門左道而已。(請閱讀拙著《戒律學綱要》)

(二)修定

定,也就是禪定,如果說戒是為善去惡,定便是心的收攝,所以禪定的名稱叫作禪那(靜慮或思惟修),又叫作三昧(等持)。總之,心不散亂而住於一境的狀態,便是禪定。

定的修持,可以說是一切宗教所共通的要求,要想在身心方面得到宗教的顯著受用,唯有修習禪定是最好的方法。印度的各派宗教──佛教稱他們為外道,都有禪定的經驗。據佛經的記載,印度有很多外道,最高的定境能到無色界的四空處定。在中國,太虛大師則說:「在中國書上,只有老子始有此境。」(《佛學概論》)在西洋的基督教徒,雖然沒有打坐的方法,但在他們的祈禱之中,往往能夠得到神祕經驗,那也算是禪定的一種。所以也有人說:佛教徒離開禪定,或者基督徒離開祈禱,就不能得到宗教的實益。這雖未必是絕對的真理,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說法。由此可見,禪定對於宗教價值的重要性了。

因為禪定的作用,在消極方面,可以抑制我執、我欲的奔放;在積極方面,又可以自由開放我們精神生活的天地。禪定既是散心的收攝,所以能夠防止物欲的氾濫,乃至排除了欲念而進入無欲的狀態。禪定的修得也必須是離欲之後的事實,所以在(欲、色、無色)三界之中,欲界天是福報而不是禪定,離欲之後的色界天,才是禪天的開始。因此,要想證得無我,首先要離欲,要想離欲,最好是修定。禪定既可離欲,離欲之後的精神領域,自然是一種自由的領域。

但是,禪的境界有很多,通常所說的是九次第定,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色界定,經過無色界的四空定,進入滅受想定(亦稱滅盡定),才是解脫的境界,才是羅漢的境界。外道只知修定,而不知性空的無我,所以即使到達第八定,一切物質及妄念都空去了,一個我字還沒有空去,所以出不了三界的生死,等他們的定力退失,從定中出來之時,便又回到生死的漩渦中去!

修禪定,不是簡單的事,如果知見不正、夾雜妄念,比如為了求生天國而修禪定,便挾帶有情感信仰的成分,厭此欣彼,所以他的定力只能使他生天,只能使他依戀定樂而不再希望解脫生死,這不是佛教希望的。通常所稱「著魔」,那又是等而下之的一類了,那往往是把幻境認作是神蹟,認作是證果。本來,定中就可能出現幻境和定境兩種現象。但是,幻境與定境不同,從不淨的妄念中產生的是幻境,這在神經系統不正常的人最容易發現。他們所見的幻境,跟他們平日所想的境物是相同的,只是更加奇妙化了而已;其實,這是他們心底妄念的反映。

未習定時心太散亂,所以不易覺察,一旦把心稍微靜下,微細的妄念便會趁機顯現,這在缺少反省力的心態之下,就會以為那是一種神蹟。這是很危險的,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和矯正,極容易成為神經錯亂的精神病患者了,那是很不幸的!

至於定境,那是在把心念集中於一點,普化成一片,擴大成一團,把這集中了的不散亂的心力,融和了外境成為自心的內境,隨著定力的深淺,能把心力擴大開去,感應開去,其中所得的經驗,便是定境。神通,是定力的化現,感應力的作用。但是,定境是不容許分別的,只能體會而不能名狀,即使說出來,那也變了樣的,否則,那便是幻境了。如果定境而有現象的作用,那已是由定力所生的神通了。

修定的方法很多,如果歸納起來,不外是「止觀」的修習與協調。「止」是心的著落、安定、靜止,「觀」是根據這個止的要求而思惟。如果只止不觀,便會偏於枯槁而易昏沈,如果只觀不止,便會偏於分別而起散心,所以要主張「止觀均等」,才能產生禪的活用,才能進入定的境域。

中國的禪林,有一句名言:「念佛是誰?」通常被視為禪定的入門工夫。定的工夫,固然要有靜坐作為基礎;定境的獲得,卻不一定全靠靜坐。所以不稱坐禪而稱參禪,這個「參」字,就是「觀」的工夫。參「念佛是誰?」,就是觀「念佛是誰?」,所以天臺宗修持的場合不稱禪堂,而稱觀堂,浙江的觀宗寺就是如此。

念佛是用心念的,用誰的心呢?我念佛當然是我的心在念,最要緊的關頭,就在這個「我」字上面,從「我」字上面一針見血地戳下去,問:「我在那裡?」肉體四肢是我?五臟六腑是我?呼吸是我?精神是我?找找看,我的本體究竟在那裡?找到最後,終究是了不可得,「我」既找不到了,妄心也就靜止下來。一到心止的時候,便得身心輕安,離開定境就不太遠了。但是一般的心止,未必就是入定,要是工夫不到家,散亂的分別心一止下來,就會漸漸地入於昏沈狀態,那不是定而是枯、而是悶。定不是昏沈,定是精勤不懈地保持著一片空明朗澈的心境。因此,止了之後,如覺昏沈來臨,馬上再起觀照思惟:「念佛是誰?」這樣連續下去,工夫純熟了,自然會引入定心的。

還有一個公案:中國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他教惠明參禪,是用這樣的指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也就是說,當你正在不思善也不思惡的心境之時,那個就是自性本體的顯現。試問:我們離開了善惡的一切心念思惟,不就是一片空明朗澈的定境嗎?那也正是一種無我境界的顯現。所以禪宗教人參禪,還有一句明訓,那就是「離心、意、識而參」,不依心體、不藉意思、不用識辨,正在此時,那能還存有什麼事物在我們的腦中呢?這些都是頓悟的方法,是直下指歸的方法,比起止觀均等的方法,又更直接了一層,也更高深了一層,這在普通的人,在短時間內,恐怕是用不上力的。所以用止觀的方法還是比較安全的。

禪觀的方法還有很多。根據唐朝宗密禪師的分類,共有五等: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如來禪。它們的內容頗多,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容納。大致上說,中國的禪宗修的是如來禪,那是一種將定的工夫活現並融和在實際生活中的禪定,所以經中說「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中國的禪師則說「飢來喫飯睏來眠」,都是禪定的表現。這使得枯坐守寂的小乘禪,全部活了起來。但這也有流弊,因為如來禪雖能與實際生活打成一片,若非上上根機的人,那就用不上力。試問:能有幾人做得到心「常在定」的?定是收攝散心,不受外境的蠱動便是定,誰能如此了?見色、聞香、聽聲,乃至觸惱等等,能夠毫不動心嗎?這是很難的修養工夫。如果僅在口頭撥弄幾則禪宗的公案,焉能算是修禪?所以,安全的修定方法,還是從靜坐及止觀方面著手。

靜坐,不等於修定;修定,最好是請已有禪定修養的人直接傳授,否則就容易出毛病。比如: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蘊處界觀、數息觀,這是小乘的五停心觀,尤其是不淨觀與數息觀,最受重視。這些觀法,在南傳的泰國等地,以及現在的歐美,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的。從文字書本上學,那是靠不住的。

但是,修定的人最好先由靜坐著手。靜坐時必須注意以下事項:第一,要有一個寂靜的環境;第二,要有一個平靜的心境;第三,要有一個平穩的坐姿。不論單腿盤坐、雙腿盤坐,或交叉盤坐都可以,主要的是平衡身體的重心,保持著不倒的坐姿。如果年老的人腿無法盤,也可把兩腿垂地,不過那是不能持久的,一則要倒,再則由於血液循環的受阻而會使腿腳發生不良的後果。還有,兩眼的視線,最好要集中在座前的二三尺處之一點,不注意它,也不放棄它,否則,不入昏沈便會散心。眼睛如覺不適,也可暫時閉上後再微啟。

如果沒有高明的禪師指導,就照上面所說的止觀方法練習也可以,但要注意:千萬不要希望從修定的工夫中求得什麼神蹟,如果先就存了某種雜念,修持之後,一定會出岔子。要是不存雜念也有幻境顯現時,那就必須提高警覺,馬上回心返照,觀察我在那裡?我也找不到時,幻境自然消失。或者是對於很可能出現的種種可喜或可怖的幻境,置之不理,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切勿以為是靈驗,也別怕它是魔障。

如果有些人不習慣靜坐,心太散、意太亂,靜不下來,那就另修禮拜、讀誦、懺悔、持名念佛等的法門,這是依賴佛菩薩的他力,提攜接引我們本具的自力,選定一門,或選定有連貫性質的數門,比如修彌陀淨土的,應該拜彌陀佛像,誦淨土經論,念彌陀聖號,觀西方樂土的種種莊嚴,這就是一貫性的法門。只要懇切持久地修持下去,就會漸入佳境。所以,這也是修定的方便法門,這是從動中取定的方法。比如《阿彌陀經》的念佛法門,也在求得一心不亂,那也就是定的一種。

修持,最要緊的是信心、敬心、決心、恆心;死心塌地地信,虔誠皈命地敬,勇往直前地行,持久不懈地修。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求速效,每日定時定數地修持下去,平心靜氣地修持下去,必然會有成效的。即使久修不驗,那是工夫不純,不是佛法不靈。在此,我想順便一提:時下一般寺院的課誦,往往只顧形式唱念,而不顧內心修養與陶冶的修持法,實在是極待糾正的。

(三)修慧

慧,是睿智的意思。修持佛法的目的,是在求得解脫,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智慧,還是不得解脫。戒的作用,像是治病的藥;定的作用,像是調補的藥;慧的作用,像是指導生活的知識。治了疾病,強了身體,還得要有超人的理智,才能做出偉大的事業。所以慧的功用,要比戒定更大。

至於慧的產生,也與戒定有關,通常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慧又轉過頭來,指導持戒,指導修定,就這樣連環地形成了螺旋狀態而向解脫之道邁進。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慧,那便是不得解脫要領的盲修瞎煉!

不過,慧的成長,不一定全部要賴戒定的滋養,所以,通常把慧的來源分為四類:聞慧、思慧、修慧、證慧。從聽法(包括閱讀)而得到的智慧,稱為聞慧;加以自心的思惟而後,所得的心得,稱為思慧;再將自己的心得,從事於實際的踐履,從實踐中所得的心得,稱為修慧;若能親自體驗到了這種心得的本來面目,便是證慧。但我在此必須指出,在這四慧之中,除了聞慧以外的其他三慧,都與戒定有關,特別是與禪定的關係。因此,解脫道的證得,沒有這三學的相互為用,根本辦不到。雖然有些慧力特別高的人,不必經過呆板的禪定修持過程,一經點破,就得解脫,但是在其解脫之際,仍得有一種定的力用促成,不過那是非常快速的,所以稱為電光喻定。由此可見,我們也不必批評不修禪定的人就等於沒有修持。前面說過,如來是「無有不定時」的,真正的大定、深定,絕不限於靜坐,《首楞嚴經》所說的大定,也就是這樣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等,總稱為「八苦」。苦是人生的事實,不過正因為有苦,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樂,因此達賴喇嘛曾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他採取與釋迦牟尼佛相對的角度來說,佛陀講「離苦」,他則講「得樂」,但呈現的都是人生的實相。雖然說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但必須先釐清: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其實人類從出生開始,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樂,而是滿足欲望,例如對食物、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滿足,一旦欲望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因此「快樂」和「欲望」兩者間有絕對的關係。

在物質上追求快樂、滿足,應該是現代人共同的傾向,否則物質文明不會發展得那麼快。可是,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不禁令人懷疑,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維持長久?

適可而止的欲望,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無止盡地追求欲望,就會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痛苦。所以,人們表面上在追尋快樂,但事實上卻也在追尋痛苦,因為所追求的快樂,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而且快樂不會是永久的真實,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說穿了不過是一種幻影。

而且,享受快樂之後,又會回到痛苦的原點,所以人生不過是從苦到樂、從樂到苦,一個永不間斷的循環而已。只是人們自我安慰,假想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快樂,結果卻永遠陷於痛苦之中。

佛教的密宗雖然特別重視「大樂思想」,但這是指修行過程中,在精神上產生的喜樂。例如,修習禪定時有所謂的「禪悅」,只要能夠修到身心統一,就會有一種沒有綑綁、束縛的舒暢感,也就是「輕安」的快樂;又例如,中國淨土宗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終極目的,也是以「極樂」來形容修行到最後的境界,可見修行的確可以得到快樂的結果。可是,修行的目的並不單只為了自己追求快樂,而是為了幫助別人遠離痛苦、得到快樂。

如果僅以追求快樂做為人生的目標,很可能會變成一個享樂主義者,而有所偏差,更有可能適得其反地帶來痛苦。達賴喇嘛之所以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是站在眾生的立場,迎合現代人趨樂避苦的心理,才會這麼說,我們千萬不要誤解達賴喇嘛真正的意思。

因此,追求快樂只能說是一個起點,是人類共同的希望,不能誤以為追求快樂就是人生的最終目的,否則,僅僅只追求物質生活上的快樂,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痛苦。而且以佛教的立場而言,應該要有「不為一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你才會真正的離苦得樂。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何謂解脫?一般可分為身的解脫及心的解脫。例如我們因為犯了法而坐牢,身體便受拘束;如果從牢裡出來,便得解脫。但是心的解脫比身的解脫更重要。如果我們心裡面沒有煩惱、沒有執著,雖被關在牢裡,心仍是自由自在。

有位居士跟我談起某某人,說他可能要坐牢了,在他快要坐牢之前,很多人跟他說:「很好啊!你有這個機會可以閉關好好修行了。」我說:「這句話有問題,若是心已得解脫或得自在的人,到牢裡去,對他而言的確是修行。否則,坐牢便是坐牢而已。」

我曾經在山中閉關,前後共計六年。有人問我:「住在裡面是不是很痛苦?」我說:「如果是坐牢會很痛苦的。但是,我是閉關修行,我很自在。」因此,不能夠把閉關當成坐牢,或將坐牢當成閉關,這二者完全不同,而其不同的地方,即在於我們的心是不是自在!

解脫在於心

現在我舉二個禪宗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禪宗四祖道信禪師的故事,道信禪師在十四歲就出家了,他見到三祖僧璨禪師便說:「但願大師能夠慈悲,教我解脫的法門。」三祖就問他:「是誰把你綁起來?」小沙彌回答:「沒有人綁我呀!」因此三祖說:「那你還要求什麼解脫呢?」這時十四歲的小沙彌聽了馬上就開悟了。我說了這故事,諸位是否開悟了呢?請問諸位有誰綁你們?大概諸位沒有要求一個解脫的方法,所以聽了故事也沒開悟。

這故事是說:自己認為未得解脫,是有人綁住了自己,仔細問清楚並無人綁住自己;那就是自己把自己綁起來了。既是自己綁自己,那只要將自己鬆開就可以了。所以當下就能開悟。像這種情形,於日常生活中,許多人不都是如此嗎?即所謂「作繭自縛」,自找麻煩,所以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第二則故事,有一位禪師說:「見、聞、覺、知,俱為生死之因。」又說:「見、聞、覺、知,正是解脫之本。」所謂見,看見;聞,耳朵聽到的;覺,五官所接觸的;知,明白。這些都是我們於平常所見、所聞、所覺、所知。如果對它們起分別心、執著心,認為是真的,而牢牢抓住不放,那就變成了生死的原因。

相反地,如果不管見到、聽到或感覺到以及明瞭的事,都能把它客觀化,不加入個己的利害得失,即是解脫的根本。換句話說:任何事如果把自己帶進去,就有問題、有麻煩。除掉自己的利害得失,就得解脫了。

佛在世時,其弟子阿難有一天與佛出去托?,看到路邊樹下有一堆黃金。阿難說:「世尊,那兒有一堆黃金。」世尊說:「不,那是大毒蛇,不要看它。」阿難便不再看它。後來,有人經過那裡,就把黃金撿起來帶回家。當時正好警察在追趕強盜,強盜跑掉了,將黃金隨手丟棄。而撿到黃金的人卻被捉,被當成強盜來處罰。這說明,黃金如果你把它當成黃金的話,它可能會是一條毒蛇,而若當成毒蛇,那麼黃金對你而言便毫無問題,因為你已遠離它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青年朋友乍入職場,年紀輕沒有經過磨鍊,比較缺乏耐心和毅力,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想要逃避,有這種反應其實是正常的。現在的人和過去不一樣,心不容易定下來,造成流動性高,變動頻繁。所以工作變動性大,是非常普遍而且可以理解的現象。

當人們不知道做什麼工作最好時,正反映出對自己的不夠瞭解,因為人生沒有一定的方向,做這樣覺得不好、做那樣也覺得不好,做一行怨一行,結果沒有一行是稱心如意的。我在美國認識一位年輕人,他平均三個月換一個工作,而且總是會跑來告訴我換工作的事。他說世界上沒有好工作可以讓他持久做下去,我告訴他:「因為你不是好人,所以沒有好工作給你。」他反駁說:「我怎麼不是好人?我很忠誠、努力,一個人可以做兩個人的工作,所以不論到哪裡老闆都欺負我,看我很會做事,就把兩份工作給我一個人做,所以我做一做就走人了。」

我告訴他:「為什麼人家只做一份工作,你要做兩份?而且你做一做就走掉了,是既不瞭解自己,又沒有毅力,當然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但有難念的經,而且天天都有經要念。若平常遇到困擾,不知道如何解決,卻又不想辦法,久了就會變成死結,卡在那裡了。可是這裡一旦卡住,到另外一個地方也是會卡住。無論逃到哪裡,因為問題沒有解決,心存逃避,仍然會重蹈覆轍。

在日本,有些公司為了考驗新進員工的毅力,會要求他們去打禪七。打坐很苦,會腿痛、背痛,坐著不准動又不准講話,心裡是很不舒服的,如果熬不過就跑掉,這種人當然不能錄用,因為從中可看見他們面對問題時的逃避個性,當然就不錄用。這樣的磨鍊,考驗的是毅力,而不是體力和智慧。

許多公司行號任用新人,都會看新進人員的經歷,第一個工作做什麼?做多久?第二個工作的情形如何?如果資歷又短又經常更換,很可能就不會被錄用,即使任用了,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因為你可能隨時會辭職。老闆不能信任你、重用你,你自己也會覺得工作上沒有前途。

因此,奉勸年輕人:剛開始工作的時後,不管是什麼工作,一定要耐心磨鍊自己,不要只是為了輕鬆賺錢,而要鍛鍊自己的毅力。就算老闆什麼也不教,還是能學到毅力,一段時間之後再考慮轉換工作,到自己覺得可以發揮長才的地方去。

在求職的路上,我們一定要有毅力、恆心,以及長遠心,只要有了這種心理準備,不管哪個老闆都會器重你,工作必然會穩定。

◎工作自在語

在求職的路上,我們一定要有毅力、恆心,以及長遠心,只要有了這種心理準備,不管哪個老闆都會器重你,工作必然會穩定。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