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星雲法師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佛教講眾生得度有六種方法,稱為六度。

從一朵花,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布施:花開時流露清香,展現美麗的姿容,令人一見心生愉悅,帶給人歡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持戒:花守時守分,總在一定的時節、范圍綻放,不像葛藤會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雖美麗,但不會侵犯別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忍辱:花開之前須經種子深埋土里,曆經一段時日的孕育,其間必須忍受黑暗、潮濕、寂寞,而后抽芽;乃至開花后,還要耐得住風霜雨雪,以及蜂蝶采蜜時的傷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精進:一朵花,無論花期長短、久暫,總是努力散布花的芬芳香味,展現它最美的一刻;即使謝了,仍舊“化作春泥更護花”,甚至留下種子,為繼起的生命而努力不懈,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進的精神。

禪定:花靜靜的開放,表現出寧靜、祥和、安忍的氣質,這就是禪定的境界。

般若:花有各種顏色、大小、香味,千變萬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蘊含無限的智慧,值得探討。

因此,一個人若能懂得欣賞花的美,必能升華精神生活。甚至修行也不一定是誦經、拜佛才是修行;能夠從賞花、看花中獲得啟示,這也是一種修行。古代有許多祖師大德就是在觀看花開花謝的無常變化中,明心見性,所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諦”,正是這個道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

第一天講禪,禪是要明心見性;第二天講空,空是非常玄妙。現在我們不談難懂的禪,也不講玄妙的空,今晚我要從當前我們迫切需要的淨土信仰講起。佛教裏說:『千經萬論,導歸極樂。』無論你研究禪,或是其他宗派的論典,甚至任何法門的修持,仍然以淨土法門最為殊勝。

一.淨土思想的起源

佛陀在世時,有位頻婆娑羅王被他的太子阿闍世幽禁起來,他的夫人韋提希,都不容易和他見面,這個忤逆的兒子暴虐不孝,篡奪王位,使國王竟成了階下之囚。痛苦而又絕望的頻婆娑羅王,非常厭離這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感到苦惱不堪;這個世界裏,餓鬼畜生,充滿其中。於是他想著:『佛陀啊!當此苦難的時刻,你何不給我救濟,指示我一個安穩的歸宿呢?』

當韋提希夫人再三要求探監時,阿闍世卻不准她攜帶食物給他被囚禁的父王,韋提希國母傷心的在身上塗了蜜,想解除夫君暫時的饑餓之苦,夫婦二人正在痛苦無望的時刻,就一心祈求佛陀慈悲的開示。果然,佛陀就運用神通力,顯現其前,告訴韋提希夫人和頻婆娑羅王說:「在此娑婆世界的西方,距此有十萬億遙遠的佛土,有一世界名曰極樂,救主阿彌陀佛,現時正在那裏說法。在阿彌陀佛的國土中,無諸苦惱,受諸快樂;那裏才是最清淨、安穩、快樂的地方。你們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就會以他的願力攝受念他名號的人,使其往生淨土。」

頻婆娑羅王和韋提希夫人聽佛陀這樣的開示,在他們稱念佛號時,眼前果然顯現出一個光明的淨土,這就是被稱為彌陀淨土的極樂世界,也就是淨土思想的起源。

二.淨土思想的依據

淨土思想並不僅僅屬於淨土宗,也並不局限於三經一論的寶典──《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淨土論》;其實很多大乘經論裏在在皆有淨土法門的提出,到處都在說明淨土思想的信仰。

說到淨土思想的依據,現僅就下列諸點說明:

()自佛陀的聖言量中知有淨土的存在

一件事物的有或沒有,不能憑著我們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一定要有一個正確標準來作客觀的認定。比方說,我說這裏有一講桌,絕對沒有人說沒有,因為這桌子是現量。如我說,那邊有人,何以知道呢?雖沒看到,但可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所以知道有人。

又如我們要知道一件東西的長度,需用尺量;要知重量,需用磅秤。這樣一來,東西的有無、尺寸、大小、輕重就出來了,這叫比量。還有一種判斷事情的有沒有,須靠聖言量。聖者必有大智,聖人所說的話是不會錯的,我們要相信他。根據聖人所說來判斷事情的有無,這就是聖言量。

佛陀在《阿彌陀經》中雲:『從此娑婆世界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佛陀是聖人,他所講的話一定不會錯。在他三十二相當中,有一相名廣長舌相,舌頭伸出來可以蓋住鼻子和臉。他能有此殊勝,因為他從不說謊話。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在這大宇宙中有一極樂淨土,這話是絕對可以信賴的。

()從歷史上往生淨土事蹟知有淨土的存在

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命他的堂弟彭希涑編的《淨土聖賢錄》,共有上中下三冊,記載歷代高僧大德修持淨土法門,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以及往生淨土的事蹟。例如淨土宗祖師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結社念佛,就曾有三次親見阿彌陀佛現身。

唐朝善導大師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口出一道光明;念十句阿彌陀佛,口出十道光明;念百句阿彌陀佛,口出百道光明,所以被稱光明和尚。現在連日本人都非常崇信善導大師。

近代的印光大師,一生念阿彌陀佛名號,最後竟能預知時至。就是在家居士念佛往生淨土的也很多。民國三十七年有一位胡松年居士在蘇州靈岩山念佛。在他死的前一天通知他的親戚朋友,要他們第二天早上八點前去幫忙念佛,說他明天早晨八點就要往生。大家第二天早晨來時,他正在吃早餐,實在不像一個即將去世的人,大家感到不可能往生。可是八點到了,他果真盤腿而坐,於眾人念佛聲中,往生極樂淨土。

臺北蓮友念佛團第一任團長李濟華居士,也是在大家念佛聲中往生淨土。在台中蓮社裏,念佛的人非常多,其中也有很多預知往生的事蹟。

從這許多古今念佛的人當中,有的能知往生時間,有的親見阿彌陀佛接引,有的聽到空中傳來悠揚優美的樂聲,有的於室內聞到令人心平神安的香味。像這種種瑞相,只有修持淨土法門的人,到他念佛功德圓滿時,自然就能回歸淨土。這實在不是平常人所能比擬的。

()從科學證明確知有淨土的存在

就現有的科學研究成果而論,已知太陽系以外尚有其他太陽系,銀河系以外尚有其他銀河系,宇宙之廣大無垠,實在超出以往人類的想像。換句話說,地球世界以外,尚有很多其他世界。

其實,世界以外還有其他世界,並不要現代的科學家研究那麼久才證明出來。經裏記載著這麼一段有趣的事:釋迦牟尼佛在講經時,出廣長舌相,聲音震動無量世界,傳達極遠極遠;弟子當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不相信,懷疑聲音不可能傳到那麼遙遠的地方,於是想試試看,就用神通飛到十億佛土以外的佛國,在那麼遠的佛國裏,世自在王如來正在那裏說法。就在這時候,有一聽眾忽然從身上抓到一樣東西,叫起來說:「我的身上怎麼會有一條小毛蟲呢?」

世自在王如來就說:「那不是小毛蟲,那是從娑婆世界而來的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連。」其實目犍連的身體並不小,但來到此國土,和這裏的聖眾一比,他的身體只如一條小毛蟲而已。但在娑婆世界,他卻神通第一。於是如來就開示他說:「諸佛的威德不是聲聞弟子所可比擬的,你不可用神通試探。」自此以後,目犍連就非常相信虛空中確有無量世界,也確有無量諸佛。

三.各種不同的淨土

淨土的種類很多,約可分為下列數種:

()大乘不共法的淨土

大乘不共法的淨土,又可分為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與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其中以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最為殊勝。

在各種大乘經論中,雖廣說十方諸佛淨土,稱揚其為廣大易行道,但特別讚歎稱揚的是彌陀淨土,認為是各種法門中最為殊勝者,眾生應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往生極樂淨土。阿彌陀佛所表現的特色,是他在因地修行時立四十八大願,以無邊的悲願功德,現起極樂世界。並且肯定的誓稱:不論何人,只要信賴彌陀願力,願生極樂世界,稱念阿彌陀佛,不問一日,二日,以及十念,做到了專誠虔敬,一心不亂,就能為彌陀的佛力所加持,而往生極樂世界。就算帶業往生,在極樂淨土裏修學,不論時間多長,一定能了生死,進達於無上菩提,故稱彌陀淨土最為殊勝。

其次是東方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彌陀淨土象徵歸藏,藥師淨土象徵生長。經上說: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中,以大悲願,發十二大願,目的在:開發知識,促進事業;救治身體殘廢,貧病無依;大家獲得豐富的衣食康樂;不信邪教;不犯法受刑;男女平等;一切眾生成佛。以這樣的願行,在東方世界,現起莊嚴的琉璃淨土。在《藥師經》中更殊勝的指出,稱念藥師佛的人,也可以發願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

()三乘共法的淨土

三乘共法的淨土,即三乘人修行證悟的偏空之涅槃。依修行的次第,斷除煩惱,證悟真理,了生死而得解脫。三乘共土,偏於獨善其身,其證悟的淨土,雖同受一解脫味,如長江大河入海,同一堿味,但三乘共土,畢竟是以小乘的境界為主,他們雖然不再造新業,不受生死苦果,但仍然要向更高更上的境界去追求。三乘淨土,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等於從高雄到臺北,台中只是一個中途站,到臺北才是到達目的地。所以三乘共土的聖者,最後仍然要更上一層樓,念佛同歸極樂淨土。

()五乘共法的淨土

再說五乘共法的淨土,此即彌勒菩薩之兜率淨土。彌勒菩薩,為釋迦牟尼佛法會中,親蒙授記的此土未來佛。現在生於兜率天,亦稱為兜率內院。為一清淨莊嚴之淨土,彌勒菩薩經常在那裏,為無量大眾說法。若發願往生兜率淨土,就能見彌勒菩薩,將來再隨佛下生人間,見佛聞法。

()人間淨土

至於人間淨土,例如維摩居士,雖生活於娑婆世界,但他的境界猶如淨土一樣。

有人說,基督教的天堂就是佛教的淨土,其實二者並不相同。印順法師曾以下列三點比較方法說明淨土與天堂的不同。

.平等而非階級:極樂淨土平等而無階級。不像天堂,上帝就是上帝,天堂中的人也不能成為上帝;而淨土的人,個個皆可成佛,毫無階級之分。

.進修而非完成:基督教認為上天堂就是完成,就是最高境界。而佛教裏到了淨土還須再進修,直到花開見佛,聞法修行,然後成佛方是完成。

.上升而非退墮:只要上升到淨土,就永不退墮;此與基督教的天堂思想區別甚大。基督教的天堂相當於忉利天宮,是五乘共土,不是大乘不共淨土,在天堂裏的眾生,就算忉利天主,一旦五衰相現還會下墮。

佛教的淨土,以大乘不共法的彌陀極樂淨土最為殊勝,雖有三乘共法之淨土,但卻偏於獨善其身;雖有彌勒近易普及之淨土,卻沒有彌陀淨土之『一生成就』;又彌勒淨土在兜率天內,還在三界之中,而極樂淨土是一個往生以後就能永不退轉的淨土。再與基督教之天堂相比,那基督教的天堂更相形見拙了。

無論是大乘淨土,天上淨土,人間淨土,通俗一點說,淨土就算『天堂』吧!常聽人問起,天堂地獄在哪里?這個問題包含淨土在哪里?以及有無淨土的存在?

關於天堂地獄在哪里,我分三點來說明:

.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

.天堂地獄在人間。很多人享受福德因緣,過著平靜幸福的生活,這不就是天堂的人生嗎?很多人心遭煩惱憂傷所縛,身受刀叉割刺之傷,這不就是地獄的人生嗎?

.天堂地獄在心裏。在人間,與人計較比較,不能滿足,猜疑忿恨,心中充滿貪嗔癡,那就是地獄。如能忘卻人我是非,廣大胸量包容一切,慷慨佈施,歡喜讚美,處處用慈心待人,那就是天堂。現在我們尚未往生極樂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就應共同努力,轉娑婆世界為人間淨土。

我講一個故事,來說明心內的淨土是什麼?

宋儒程顥、程頤二兄弟,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大名鼎鼎的理學家,是一對最友愛的兄弟道學家。

哥哥號明道,德性寬宏,有光風霽月的胸懷;而弟弟伊川,氣質剛毅,道貌岸然,有峭壁孤峰的嚴峻。有一天,兄弟兩人同赴朝中盛筵,席間酒肉歌舞、男女歡笑,極盡浪漫奢靡。明道一向隨和,遂投身眾中歡笑作樂,直至曲終人散,弟弟伊川甚覺不以為然。

事隔數月,伊川實在按捺不住,責問明道,說:「哥哥!那天赴朝中宴會時,您怎麼就被那些男女酒肉迷惑了呢?您不覺得有違本性嗎?」

明道一聽,訝然道:「弟弟啊!你怎麼把這件事記掛在心上這麼久呢?我當時酒宴一結束,就都把它忘掉了呢!」生性嚴肅的伊川,雖未參與歡場作樂,卻在心中久久不能放下;倒是灑脫寬宏的明道,能拿得起放得下,真所謂『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示,我們要建立一個人間淨土,首先要從心理建設開始,先要把心裏的五欲六塵拋去,正所謂『心淨國土淨』。

舍利弗有一次對佛陀說:

「十方國土都那麼清淨,為何佛陀您的娑婆世界卻如此汙濁骯髒呢?」

佛陀就回答他說:

「我住的世界,你們不瞭解。」說著,佛陀就用足趾一按,大地即時光明燦爛,清淨莊嚴。佛陀道:「這就是我所住的世界。」

所以,眾生雖然共同生於這個世界,但是各人感受不同,心裏的世界也不一樣。

四.彌陀淨土的內容

彌陀淨土的內容有五:環境淨化、生活淨化、經濟淨化、人群淨化和身心淨化。

但是五點集合起來總說一句,就是一個清淨的意思。淨者,代表光明、聖潔、安穩、快樂。

再將五淨分述如下:

()環境淨化

目前社會問題很多,但是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環境髒亂,空氣污染,並且已威脅到大眾的健康,危害到人類的生存。極樂淨土沒有環境污染的情形,它的土地都是由黃金鋪成,到處皆由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蓮池、八功德水,以及金銀琉璃合成,哪里會有髒亂污染呢?極樂淨土裏的環境,在建築方面說,勝過最現代化的都市,在風景方面說,勝過任何一處的國家公園。

也許有人會起懷疑,不相信會有如此聖境,現在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加以說明。如果在幾百年以前,有人說將來有一種油,可以提煉出來鋪設在路面,使路面平坦整潔,當時的人一定不敢相信,但是柏油路面在今天已是非常平常的事了。其次,幾百年前沒有人會相信,住在高樓頂上的人,只要打開一種開關龍頭,水就源源而來的說法。但是今天,即使住得再高,真的只要龍頭一開水就來了。今天我所說的彌陀淨土殊勝道理亦複如此,大家應該生信。極樂世界的樓閣層疊,水鳥說法,花樹奏樂,地平水淨,實在也沒有什麼可懷疑的。

在極樂世界淨化的環境中,衛生尤其很好,育樂活動普遍。一般說來,要國家強盛,必須提倡育樂活動。在極樂世界,育樂生活很高,情形是這樣的:早晨起來,眼看自然美景,肚子就可當飽,耳聞阿彌陀佛說法音聲,就可去除饑渴疲倦;飯後,飛行到十方世界,用衣袍盛著花朵,供養諸佛菩薩,生活非常逍遙自在;山林水邊,散步經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不是聽經聞法,就是念佛修行。因為環境美好,建築富麗堂皇,樹木整齊,道路平坦,大家住在此地,一切稱心如意,故稱為極樂世界。

()生活淨化

住在淨化的環境內,生活自然也就淨化了。極樂世界的生活不像人間,不必經營奔波,不必去爭名奪利,更不必為生活苦思焦慮。在極樂世界裏,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生活極其逍遙自在。

我時常想,我們生活在人間,為了填飽肚子,一天要忙三餐。在廚房裏轉來轉去,不知耗去了多少的時間生命;吃下去還要解出來,解出來以後還是要再吃,整天、整月、整年為這個那個忙個不停。但在極樂世界裏,一切隨心所欲,衣食住行育樂,都非常的自在,毫無麻煩,過的是高尚的淨化生活。

()經濟淨化

極樂世界的人,不像人間眾生,無須為錢財、是非、名利而煩惱。生活在極樂世界中,不需要考慮經濟問題,不必受錢財競爭的煩惱;不必籌畫交通工具,因為他們可以飛行自在;不必購買房屋地產,因為他們可以隨遇而安;他們不須儲蓄金錢,因為他們多的是功德法財;他們不須經營商賈,因為他們不少什麼。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每天在擁有無量法財中生活,每天在享受無盡法喜中修行,因為極樂世界裏沒有經濟的煩惱,不必為錢財去鉤心鬥角,極樂世界裏的大眾生活與真理相應,因為沒有經濟問題,所以生活淨化,逍遙而又自在了。

()人群淨化

在此世界上,國與國間,人與人間,範圍縮小一點,就以一個家庭來說,最親密的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總有糾紛發生。所以中國流行一句俗話:清官難斷家務事,又說:不是冤家不聚頭。由此可見,人群之間發生糾紛,乃是常事。

但在極樂世界,就沒有這種煩惱。《彌陀經》雲:『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善人好人相聚,求悟真理,求悟佛法,整天念佛念法念僧,沒有爭權奪利,沒有鉤心鬥角,沒有人我是非,彼此和睦相處。唯有極樂世界,才是值得我們用功念佛往生的地方。

()身心淨化

在極樂世界,每個人的身體都沒有生老病死之苦,身皆蓮花化生;心皆清淨無染,沒有貪、嗔、癡的念頭,身心俱淨,內外如如,沒有任何的煩惱、痛苦和是非,一塵不染,逍遙而又自在,如此境界所以叫做極樂世界。

關於極樂淨土的內容,今天我所說的,千萬分也沒有說到一分。極樂淨土,絕對不是在這裏用簡單幾句話就能形容出來的。這不過是《阿彌陀經》中大約提示的一點點內容而已。

五.時代對淨土的需要

生活在我們這一個時代,世局動盪,家國混亂,社會不安,身心熱惱,所以人對於西方極樂淨土就特別需要。我們為什麼要追求極樂淨土呢?因為:

.黑暗需要光明。

.苦難需要安慰。

.戰爭需要和平。

.動盪需要安穩。

.貧窮需要富足。

.短暫需要永恆。

.煩惱需要解脫。

.生死需要得救。

我們為什麼要念佛?為什麼要修學淨土法門呢?主要的還是為了我們人生的需要。現在分別說明如次:

()黑暗需要光明

人間到處充滿黑暗,社會、人心處處都有黑暗存在。在黑暗裏摸索的人生,急切需要光明,嚮往光明。然而光明何處求呢?光明在極樂淨土中,淨土之內處處都是光明。阿彌陀佛又叫無量光佛,所以我們需要光明,也就是我們需要淨土。

()苦難需要安慰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挫折困難,可是有誰會來安慰你呢?『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只有阿彌陀佛永遠會在你苦難的時候來接近你。天下人皆舍我而去,只要我們稱念阿彌陀佛名號,阿彌陀佛就永不舍棄我們,所以我們要稱念阿彌陀佛。

()戰爭需要和平

我們唯有消除戰亂,才能實現極樂淨土。最究竟的和平就是極樂淨土,要達到目的,只有靠我們自己把心理建設起來,把精神武裝起來,大家在阿彌陀佛座前共修共學,大家都在阿彌陀佛慈光照耀之下忍讓無爭,世界就能永久和平。

()動盪需要安穩

假如我們自己沒有房子,到處租賃而居,就會常常搬來搬去居無定所,心情就自然不安穩。只要我們有一可靠的環境,我們的生活就能安定,極樂世界才是真正安穩的淨土。娑婆世界可以說舉世動盪,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不斷。佛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一點也不錯。前不久,為了能源缺乏,全世界經濟動盪起來;各地劫機的事件不斷發生,全世界旅行人的交通安全立刻出問題;在動盪的今日,迫切需要極樂淨土的安穩。

()貧窮需要富足

每一個人都需要富足,富足而後才能生活無慮,佛教不是完全排斥物質的,淨土裏物質條件的豐富,不是人間可比的,連地都是黃金鋪成的。娑婆世界到處鬧貧鬧苦,因貧苦引發的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富足是每一個人的願望,而極樂淨土的生活富有,正可以滿足大家的需求。只有極樂淨土才是最富足的地方,只有極樂淨土才真正徹底的消滅了貧窮。

()短暫需要永恆

人生的生命太短了,就算『人生七十才開始』,但百歲老翁總不多見。即使能活到百歲,在無限時間中也如石火電光,一?那間而已。從短暫而能獲得永恆,像阿彌陀佛的無量壽,超越時間,這不是很美的人生嗎?永恆的世界就是西方極樂淨土。

()煩惱需要解脫

人間的煩惱太多了,貪嗔嫉妒固然是煩惱,愛恨親情也是煩惱,饑寒焦渴是煩惱,失望悲傷也是煩惱。煩惱像一條鐵煉,緊緊的束縛住每一個眾生。這煩惱枷鎖,大家都希望早一點解脫,那必得往生到極樂淨土裏,才能解脫一切煩惱。

()生死需要得救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五趣中轉來轉去,所謂生死輪回,就是我們大家的遭遇。生死如大海深淵,沉沒其中的眾生,有時貪生,有時怕死,貪生何能長生,怕死又何能免死?所以不生不死是最好的理想人生,不生不死的世界就只有極樂淨土。

我們為了追求光明、安慰、和平、安穩、富足、永恆、解脫、得救,所以我們需要淨土。

往生淨土的法門很多,但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是一個最容易的法門。能具備信願行的三資糧,和其他不可少的福德因緣加上老實念佛,一心不亂,這是決定能否往生的條件。我現僅就《無量壽經》中念佛行者的行持三事說明如下,作為本講演的結束:

第一、孝養父母,奉敬師長,慈心不殺,奉行善法。

第二、奉持三皈,具足禁戒,不犯威儀,身心清淨。

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陰雨綿綿,但雨水阻擋不住各位求法的熱情,我們數千人濟濟一堂,這都得感激佛陀的慈光加被,大家才肯歡喜來領受甘露法水。

今天要講的題目是:『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昨天談禪,禪本來是不可說的;今天講空,空本來也是不可說的。不過為了實證般若,為了求取空性,無論是般若,是空性,也不得不方便而說。雖然說出來的非般若,非空性,但只要是相似的般若空性,也夠我們非常受用了。

一.金剛經的主旨

佛法裏這一部有名的聖典《金剛經》,可以說已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程度,一般人只要提起《金剛經》就知道佛教,提起佛教就知道有《金剛經》。現在佛教信徒大都用讀誦《金剛經》來祈求消災、增福、延壽,甚至有人亡故後想超度他,也誦《金剛經》作為度亡之用。唐朝僧徒得度,需經過政府考試,考試的主科就有《金剛經》,當初五祖弘忍大師將禪宗法統傳給六祖時,誦的也就是《金剛經》。

社會上一般人都很喜歡《金剛經》,因為《金剛經》在學術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無論高僧大德或是一般社會大眾,都以受持研究《金剛經》為學佛必備的功課。《金剛經》所以普及的原因,因為具有深奧的哲理,並且有流暢的文字,更可用來作為實踐的法門。

《金剛經》全文一共有五千多字,梁昭明太子將它分成三十二分。我們在這短短的時間裏當然無法詳述,不過這部經的主旨,我們可以先說明一下,現在我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本經的主旨,這十六個字是:『無相佈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證而修。』

()無相佈施

無相佈施,就是佈施時沒有能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所佈施的物,當然佈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過去中國廣播公司曾經播出一出廣播劇,內容是說有一對夫妻從雪中撿了一只流浪的小狗,見它無家可歸就帶回去飼養。因為是雪中撿來的,所以就取名『雪來』。久而久之,狗與主人之間有了感情,每天一到主人下班的時刻,雪來就會準時到車站去接主人回家,所以大家就又叫這只狗為『標準鐘』。

有一天夜裏,家裏來了小偷,雪來十分機警,一口咬住了小偷,等到主人訊問詳情以後,乃知小偷是因為母親生病無錢買藥,無法可想才出此下策。因為此一舉動出發點是孝,所以主人就原諒了他。不但原諒他,又順便拿些東西送給他帶回去。事情過去很久,主人根本忘記了這件事。但是世事無常,有一天主人上班的工廠火藥爆炸,主人不幸因公殉職。這麼突然一死,家裏沒人賺錢養家,生活馬上發生困難。男主人的太太只好向親戚朋友借錢暫時維持下去,但是借久了,大家都討厭她,親朋故意疏遠,以致家境更加窮困潦倒。

有一天,從鄉下來了一個人,牽了一只羊,又帶了很多的菜和很多的柴、米、油、鹽來,贈送給生活陷入困境的那位太太。原來這人就是以前的那位小偷,由於他深深感激他們夫妻倆的恩情,一直苦無償還之日。現在知道他們家中有了變故,正是報恩的好機會,於是從此不斷的濟助吃的用的,一直連續了好幾年,才使婦人沒有陷入絕境。

這位婦人就想,以前先生在世時,擁有那麼多的親朋往來,先生一死,親朋也相繼離去。倒是這位小偷,當初放他並送他東西,只是一念之慈,根本無心想得報償。而今卻得到這樣多的幫忙,因此感慨的說道:「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像這種不求報而做的善事,就是無相佈施。」

為了求名,為了求利,為了怕墮入惡道,甚至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佈施,就叫有相佈施,是屬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計任何代價,以及有無報償都不計較,完全為了別人的需要而行的佈施就叫無相佈施。無相佈施的功德是無限的。

《金剛經》雲:『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講話、做事、吃飯、穿衣,只要心存慈悲,處處可以幫助別人,造福大眾。但是不可斤斤計較於人我,不可掛礙佈施多少於心上。

只有無相佈施才有無限的功德,才能與金剛般若契合。

()無我度生

佈施有相,佈施的功德就大不起來了;度生有我,度生的慈心就發不起來了。必鬚髮無我的大悲心,才能廣度一切眾生。《金剛經》雲:『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眾生種類很多,數量無限,度眾生不是只度一部份而已,應該要發廣大心度盡所有的眾生。

我們發心度眾生,並不是說:眾生沒飯吃就給他飯吃,沒有衣服穿就給他衣服穿。像這種以物質的往來,以情感的交換,是不會長久的。真正的度眾生是要使人人皆能進入無余涅槃,使人人皆能達到了脫生死的境界。要度那麼多的眾生,且要度到無余涅槃的境地,如此度眾生的發心,就須抱著無有眾生可度無對待心才是真度。

《金剛經》雲:『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菩薩度眾生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是真度。度眾生要發廣大心,要發無對待心,要發最上乘心,要發無顛倒心。只有在無我的精神之下方可發大心來度眾。根據《金剛經》所雲,無我度眾生才能與般若相應,才能證入般若的空性。

禪宗有一個公案,有一人問惟寬禪師:

「道在何處?」

師曰:「只在目前。」

又問:「我何不見?」

「汝有我故,所以不見!」

「我有我故,所以不見,和尚還見否?」

「有我有汝,輾轉更是不見!」

「無我無汝還見否?」

「無我無汝,阿誰求見?」

我們說無我,並非說沒有我這個人。無我是思想上和智慧上的一種境界,擺脫有形的對待關係的束縛,把自己安住在無人我無對待的上面,使自己與虛空和宇宙同等,心佛眾生原無差別,一切眾生是我心中的眾生,一切諸佛是我心中的諸佛,一切萬物皆在我心中,除心之外,哪里還有眾生呢?能如此想,雖度眾生,而無有一個眾生可度,如此超越的思想,那就是般若性空的實踐者。

()無住生活

無住生活就是不要迷執五欲六塵的外境,在一切衣食住行的生活上不要貪著。像維摩居士『雖處在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室,常修梵行』,他過的就是無住生活。

無住生活並不是叫我們不要生活,而是要我們能抱一種生活態度:『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無住生活就是能使我們達到猶如木頭人欣賞花鳥一樣,根本不會因外境而動搖自心,能如此,在生活上也就不會貪著了。這是說,只要我們在生活上無心,那世間上的功名富貴、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種種,對我們又能奈何呢?那時,我們就能『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了,那時我們就會『安禪不須山水地』,只要『滅卻心頭火自涼』了。

對於世間上的一切,不要去比較、分別、計較,這種作風並非就是傻瓜,而正是使自己進入無住生活的境界。心靈一旦到達無住境界,內心就會開闊得如宇宙虛空一樣;如果能到達這種境界,那就再也不會把日常中的小事放在心上了。所以《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活,實是一種最為美滿的生活。我們不要以為《金剛經》所說的生活是一種玄妙深奧出世的生活,其實它也是幫助我們追求超然物外的平常日用間的生活。至於如何淨化心靈並改善我們的生活,這就要我們自己從生活中去親自體驗無住的般若了。

()無得而修

無得才是真得,無得而修才是真正證悟而得。《般若心經》中說: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如此無到最後,才是『菩提薩埵』。

我們的自性本來清淨,並不須有所增加或改變才會光明。自性本來清淨,自性本來光明;我們本來的面目與佛平等,假如有修、有證、有得,就不是本來的面目了。只有無得而得才是真得,無修而修才是真修,無證而證才是真證。

『無』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其實無用之用才是大用。現在我說一個有趣的故事給大家聽聽:

有一天,眼睛、鼻子、耳朵、舌頭開了一次會議。眼睛首先發言說:「以人的整個身體而言,應該是我眼睛最重要,無論任何東西,都要經過我看了才會知道漂亮不漂亮,是大是小,是高是低。若沒有我眼睛,連走路也不方便,可見我這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這最有用的眼睛,卻偏偏長在最沒有用的眉毛的下麵,實在很不甘願。」

接著鼻子就說:「我這鼻子應該是最重要的啦,聞香、聞臭須靠我,呼吸更必須靠我。如果我一口氣不來,大家都要死,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但我這麼有用的鼻子卻偏偏要在最沒有用的眉毛下麵,我也不服氣。」

接著嘴巴也說:「人的身體應以我為最重要。我能說話,如果沒有我,人與人之間就無法相互瞭解。我要吃飯,如果我不吃飯,大家都要餓死。這麼有用的嘴巴偏偏放於臉部的最下麵,而最無用的眉毛反而高高在上,這一點我更不服氣。」

這裏一句,那裏一句,眉毛只好等到大家攻擊完了,才慢慢的說道:

「大家不要吵了,我眉毛是最沒有用,我承認輸了。現在,我願意放在你們的下麵。」於是眉毛就跑到眼睛下麵。可是這麼一來,眼睛一看,不像一個人。於是眉毛就跑到鼻子下麵,再看,還是不像人。於是眉毛再跑到嘴巴下麵,一看,更不像人。大家沒辦法,只好再度聚在一起商量,結論還是請眉毛放回原來的位置才最妥當。因為眉毛放在原來的地方才像個人,由此可知,最沒有用的就是最有用的。

《金剛經》的宗旨是:『無我、無相、無修、無證。』這個『無』就是『空』,但空並非世間一般所謂什麼都沒有叫空,『空』,才是建設『有』的,空,是涵蓋空有不二的無,這個『無』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的主旨。

二.金剛經的空理

《金剛經》所說的真空,不是世間一般所謂空空如也的空。一般人的觀念是把空有分成二邊,凡是有的東西你不能說空,凡是空的東西你不能說有,這種空有對待的空並不是《金剛經》所說的空。《金剛經》所說的空下麵有兩個東西,一是『有』,一是『無』,而『空』統一了『有』和『無』。一般人的想法是,『有』之內絕對沒有『空』,『空』之內絕對沒有『有』。但在《金剛經》內所說的『有』和『無』,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皆是同樣的東西。有無只是空的二面而已。

用我們的拳頭來作譬喻,握拳時明明有個拳頭在,但當五指伸開,拳頭又在哪里呢?明明看到的拳頭現在卻沒有了。你說沒有嗎?可是五個指頭合起來一握,又是一個拳頭在這裏。所以《金剛經》說有無是一件東西,有的就是無的,無的就是有的。

《金剛經》講空,是要說明世間沒有不變性的東西,沒有實有性的東西,沒有獨存性的東西。所謂空者,實在就是因緣的意思。

空,是很難明白,很難把握的真理。空,究竟是什麼呢?

空,是宇宙之體,是人生之本,是萬有之源。空,用具體的比喻,空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空。因為阿彌陀佛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就叫做空。拿阿彌陀佛的名號來說,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具有無量的意義。比如我們佛教徒的嘴邊可以常常掛著一句阿彌陀佛。看到王先生打從前面過來,馬上就說王先生阿彌陀佛,表示:嗨,王先生你來了。早晨在路上遇到李先生,就說李先生阿彌陀佛,表示:李先生你早啊!又如我們到人家家裏作客,告辭時就說:噯,我要走了,阿彌陀佛;表示各位再見了。看到人家跌倒了,哎呀!阿彌陀佛;表示關心別人。看到媽媽打小孩,甚至看到殺豬、殺牛、殺羊,唉!阿彌陀佛!表示憐憫同情。人家給我東西,表示謝謝,口中就說阿彌陀佛。

這句阿彌陀佛涵義非常廣,一句阿彌陀佛,代表一切言詞,這個空,就如阿彌陀佛,把什麼都包括了。譬如皮包空了才能裝入東西,車廂空了才能載運乘客。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口腔不空就不能吃東西,毛孔不空人會死亡,人要有空間才能生存活動。阿彌陀佛就是空,所以才能包含廣大無限,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空。所以說:『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

有的人害怕談空,天也空,地也空,世事皆空,兒女皆空。糟糕!這麼一來什麼都空空的,我什麼都沒有了。其實不然,就好像我們出家人,雖然出家無家,但又處處可以為家。沒有兒女不要怕,只要你有天下父母心,天下人皆可做你的兒女;沒有財產不要怕,只要你肯發心,天地萬物皆是你的財產。只要你能與空相應,就能與真理相應。不要以空為沒有而害怕,正好相反,因空而有,因空而在。只有生活在虛空中才能擁有天地萬物。所以《金剛經》要我們生活在無住的境界裏,才是真正的依空安住。

有一段時期,我稍體驗到空的生活意義。民國三十八年,我從大陸來到臺灣。由於我是在兵荒馬亂中匆匆忙忙擠在人群中出來的,所以初到臺灣身邊什麼東西也沒有。我的一雙木屐穿了兩年,連底也見地了。僅有一件短褲,一直穿了二、三年。在這沒有半點東西的生活中,各人處理的方法就不一樣。同參中有的出去做佛事,有的趕法會,回來時就一包一包的帶回來,他們的生活就不再艱苦了。當時我要一張紙一支筆寫文章都很困難,但我一點也不羡慕他們。別人都認為我很可憐,但我自己一點也不覺得窮,一點也不覺得痛苦。

當時,我的心裏只感覺到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富裕,因為天地與我同在,山河大地供我遨遊,花草樹木讓我欣賞,芸芸眾生作我的朋友。所以處在那樣困苦的生活裏,我一點也不覺得可憐,不覺得貧窮,不覺得孤單。假如當時在那樣艱困的環境裏,我覺得困苦,覺得貧窮,覺得很可憐,如何堅守佛教的生活呢?

但是為什麼我能感覺充實而又快樂呢?這就要感謝佛法,感謝般若的空性了。因為我的思想和觀念,認為出家的福德因緣,是非常殊勝的,我所感受到的一切,完全是由佛法栽培成的,使我體會到與山河大地融為一體,與諸佛菩薩的希望相應,在般若的空性中,我們富有了三千大千世界,我們每一個人,實在一點也不孤單,一點也不貧窮啊!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在精神上的充實,而精神上的充實,是須靠佛法和般若空理來印證的。

三.從有上認識空

剛才所說的是從空中建設有,現在要從有上認識空。有怎麼會是空呢?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前面這張桌子圍了一塊布。你們大家說有這塊布嗎?我相信大家都不敢說沒有,因為眼前事實的確是有。但若用金剛般若智慧來看,這布是空(因緣)的,因為你所認識的這塊布只是你所認識的假相,是你錯誤的認識。究其實,這東西的本來面目並非布而是棉紗。

但是我們不要誤會,以為分析成棉花就是布的本來面目,就是空。其實錯了,這並非空。因布由棉紗來,而棉紗由棉花來,棉花又由種子來,種子又須經過土地、日光、空氣、水份、肥料的營養灌溉才能萌芽、生長、成熟而成棉花。如此,棉花是結合了宇宙萬有的力量而後成有,所以我們說布是空的,是因緣的。

每一樣東西的本體就是空,而每一樣東西又都與宇宙萬有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說空並不是東西沒有才說四大皆空,而是東西好好存在的時候,它的本體就是空──不是獨存性的空。

再用黃金來作比喻:空,是黃金的本體;有,是黃金做成各式東西的相狀,如戒指、耳環、項煉等。這些形形色色的黃金製品就是有,而其本來的面目黃金就是空。

再舉一個比喻:空如水,有如波浪。水本來是平靜的,但風一吹就起波紋。這就與人一樣,人的本性本來是平靜的,但被無明一攪動,妄念就動起來了。當波濤洶湧的時候,不容易看出水性的平靜,同樣的道理,當人生在以無明為生活的時候,自家清淨平等的本來面目,就不能顯現了。有智慧,不必等到波浪靜下來才看出水性是靜的,應該在波浪起伏中就明白水性本來就是靜的;有般若,也不必等無明煩惱去除了才知道自己本來面目是平等清淨的,因為在有中就可以看出空性啊!

有人解釋空是精神,有是物質。又有人說空是理,有是事;有人說空是一,有是多;理事無二,一多不異,所以空有無礙。有人說空是性,有是相,性相不異,所以空有不二。有人說空是平等,有是差別,但平等中有差別相,差別中有平等性,平等與差別無二,所以空有無二。

空和有究竟是什麼關係?現在我再舉個例子,空等於父親,有等於母親;父親嚴格,而母親慈悲。父親以嚴威教導子女,母親以慈悲養護孩子,目的都是使兒女成材。嚴格也好,慈悲也好,主要的還是使兒女成器;空有亦複如此,彼此相輔相成。父嚴如日就是空,母慈如露就是有。《禪林寶訓》雲:『姁之嫗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長也。』意思是說,有了露水的滋潤和太陽的照射,萬物才能成熟。同樣的道理,空有相輔相成,才構成了宇宙的一切。

當然,空有之理不是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說得完的,也不是如此簡單的譬喻所能透解的。《金剛經》的空理,須靠我們平常的修持與體會,才能真正瞭解他的意義。

要如何才能真正瞭解空呢?要修行到證悟了般若波羅蜜多時,才能照見五蘊皆空;為了明白空,我們不能沒有般若。金剛般若就是用來證悟空理的,因此我們應對般若有所體認。

四.生活上的般若

離開生活就沒有般若,也沒有空。今日佛教最大的毛病,在把佛教與生活分開。信佛教信了幾十年,但貪、嗔、癡還是非常的重;深入經藏的道理能說一大堆,但對人我是非得失就是不能放下。這個般若,並非一定要關在般若關中才有般若,並非在念《般若波羅蜜多經》時才有般若,般若乃是從吃飯穿衣之中而來,由行住坐臥之中而來,在平常待人接物處世之中就要有般若。

在禪宗,經常有人因參話頭而悟佛法。龍潭崇信參訪天皇道悟禪師,一住就是二十年,但他認為沒有得到一點佛法,於是就去告假離山。

天皇禪師就問他:「你要到哪里去呢?」

龍潭回答說:「我要去參訪佛法。」

「這裏就有佛法了,你還要到哪里去參訪呢?」

「我來了十幾年都沒聽到你為我開示佛法,這裏怎麼會有佛法呢?」

「哎唷,你可不能打妄語呵!」天皇禪師說:「怎麼說我這裏沒有佛法呢?平常你端茶來,我就接過來喝;你拿飯來,我就接過來吃;你向我合掌問訊,我就向你點頭回禮;這些處處都在告訴你佛法,怎麼說沒有呢?這些就是佛法,就是生活中的般若啊!」

「哦!這就是般若啊!」龍潭說:「讓我想想看。」

天皇禪師說:「你不能想,想就有分別心,就不是般若了。」

龍潭言下終於大悟了。

所以在生活裏,處處都有佛法,處處都有般若。下麵我要向各位介紹佛陀在世時生活中的般若,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般若生活。《金剛經》的經文一開始就有般若,經文雲: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是《金剛經》開頭的經文,我相信各位都有念過。一部這麼有名而尊貴的佛經,開頭盡說些佛陀洗足啦,穿衣啦,吃飯啦等等,生活上的瑣碎事情,與金剛般若空性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如果一卷《金剛經》你能懂得,光是前面這幾句話你就能悟道,因為這幾句經文把《金剛經》中的般若風光都說盡了。

譬如:著衣持缽,說明持戒波羅蜜;入舍衛大城乞食,說明佈施波羅蜜;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說明忍辱波羅蜜;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是說明精進波羅蜜;敷座而坐,說明禪定波羅蜜。所以,佛陀在日常生活中就配合了六度去實行佛法。佛陀因奉行六度生活才證悟涅槃,和般若相應。因此,我們也應將六度實踐在自己的生活當中。

這段經文,是說明佛陀的般若智慧照耀著大家。『著衣持缽』,是手上放般若光;『入舍衛大城乞食』,說明佛陀從路上經過,每個人都可看到,是身上放光;『於其城中』,是眼中放光;『飯食訖』,是口中放光;『洗足已』,是腳上放光;『敷座而坐』,是通身放光;『爾時世尊』,是說在當時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放著般若之光。

我們要把佛法用在生活中,各位有了金剛般若,生活就可改進,等於一個人行走在黑暗的路途上的時候,忽然有了光明,就可以看清前程了。因為般若可以使我們從煩惱中得到解脫,從人我是非中獲得自在。我們平常生活在人我是非、功名富貴之中;如果將般若應用在生活之中,這些事情就不會掛礙在心,生活情況就會大不相同。有一句話說:『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一樣的平凡生活,有了般若,生活就完全不同了。

有了般若便能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譬如前幾年有一場轟動世界的足球比賽,在巴西舉行,觀眾有十萬人以上。大家在看球的當時,有個人抽煙不小心,把旁邊觀眾的衣服給燒著了。被燒的人感覺身體熱燙就叫了起來。抽煙的人趕快就說:「對不起,對不起!」那人因為一心在看球,就說:「沒關係,回去再換一件好了。」

但是這位先生的衣服繼續不斷的燃燒而延伸到前排另一觀眾的頭髮,這位觀眾被燒了就叫起來說,我的頭怎麼這樣熱?這個人趕忙回答說:「對不起,對不起!是我剛才抽煙不小心引起的。」那個頭髮被燒的人因為一心想看球,就說:「沒關係,回去再買一個。」

所以說做人只要專心一意,忘卻自我,所謂用般若照見五蘊(我)皆空,對人我之間就不會過分的計較,對社會大眾就不會爭吵不休。如果能認識空,能得般若智慧,就能看出宇宙一切皆是假相。如能看出世間一切皆是假相,那何處有是非?何處有人我?何處有對待呢?所以般若是要我們遠離分別,遠離對待,如能這樣,那就沒有人我煩惱痛苦了。

昨天講禪,禪不易學;今天講空,空不易懂。明天所要講的非禪亦非空,而是要講『有』。『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黃金布地,有寶閣幢旛,有七寶池,有八功德水』,讓我們『寧可起有見如妙高山,不可起空見如芥子許』吧!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法的因緣,把我們聚會在這裏,共同承受法雨的滋潤。各位不辭辛勞來此聽講,本人深感榮幸。我在這裏祈求佛陀加被各位福慧雙增,身心如意。

這次承臺北佛教界邀約在國立藝術館演講,時間共為三天,擬以三部經典為中心,分別探討三個問題︰

第一天要講的題目是︰『從《六祖壇經》說到禪宗教學的特質』。

第二天要講的題目是︰『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第三天要講的題目是︰『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設』。

一、六祖其人

()六祖並非不識字

我們只要稍微瞭解佛教,都會知道《六祖壇經》不僅是禪宗的重要寶典,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聖典,更是中國文化中一朵光輝燦爛的奇葩。

《六祖壇經》,是佛教中一位最傳奇的惠能大師所講的一部『法寶壇經』。

過去,大家都以為六祖惠能大師是一個砍柴的樵夫,是一個不識字的人。後來因為他的根深機利,在黃梅五祖的座下開悟,進而才成為永恆不朽的一代宗師。

但是,我要告訴各位,六祖惠能大師並不是一個不識字的人。相反的,他對佛學經典有著很深的研究,他對於《金剛經》、《維摩經》、《楞嚴經》、《楞伽經》、《涅槃經》、《法華經》、《梵網經》和《觀無量壽經》等,都有很精到的研究。

《六祖壇經》記載,他在賣柴的時候,由於聽人誦念《金剛經》而開悟。

六祖曾與同村的一個居士劉志略結為兄弟。劉志略有個姑母出家當比丘尼,法名無盡藏;她在誦讀《涅槃經》時,常由一向被認為不識字的六祖大師,為她解說經中大義。六祖又曾到過樂昌縣西山石窟,跟隨智遠禪師參學,學習坐禪的方法。又依慧紀禪師,聽他講說《投陀經》。

他有這些輝煌的參學紀錄,所以才在五祖座下契悟,後來大弘佛法,闡揚禪宗,我們豈能把他看做一個不識字的人呢?

不錯,在《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確曾自稱是一個不識字的人,但這只是由於他自謙的美德。類似現代人交談,有人常說︰『我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這是一種自謙之辭,並非真的不學無術。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六祖惠能大師不是真的不識字。

()得利於其他宗派的助長

惠能大師早年參學時期,適逢當時有名的玄奘大師正在長安翻譯經典,大弘唯識法相之學;同時,律宗創始者道宣律師也正在終南山講說《四分律》,弘揚戒法;此時,被稱為光明和尚的善導大師,也正在當時的京城長安大弘淨土念佛法門;另外,華嚴宗的法藏賢首國師,則在著述《華嚴疏鈔》,大弘華嚴。

這一時期,各種思想,各種宗派,大師輩出,盛況空前,可說是百花齊放,燦爛如錦,使佛學展開一段光輝的歷程。六祖惠能大師適逢其會,他在五祖門下開悟以後,倡導不立文字,頓悟法門,開創了宏偉的禪學。禪宗所以能在當時產生那麼多偉大的禪師,實由於佛學的各宗各派都在同一個時期開展發揚,彼此推動激蕩,互相烘托輝映,形成佛學的黃金時代。而六祖惠能大師,以一個倡導頓悟的一代宗師,把很多研究佛法的飽學之士攝受在其門下,使禪宗更是一枝獨秀,在中國佛教中展現輝煌的成就。禪宗之所以能夠發揚光大,其他法門的宗派亦有推波助瀾之功。

()參禪不一定要打坐

談到禪宗,大家都以為參禪就一定要打坐。所謂老僧入定,要眼觀鼻,鼻觀心,這樣才叫參禪,才叫坐禪。

但是我們從六祖大師的思想教導看,參禪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當時有位官員,姓薛名簡,就曾問過六祖惠能大師︰

「現在京城參禪的大德們都說,我們要覺悟,必須要坐禪習定。請問大師,你有什麼高見?」

六祖大師回答說︰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這句話非常要緊。我們必須知道,禪不能從坐臥之相去計較。『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你會禪嗎?行住坐臥,搬柴挑水,乃至揚眉瞬目,一舉一動,都可以頓悟,都可以見性。

磨磚既不能成鏡,打坐也不能成佛。參禪求道,重要的是在覺悟真心本性,把握住這一點,我們才可進入禪的世界。

二、介紹『禪』

()生活中要有禪味

我們扼要的介紹過六祖惠能以後,現在,要向各位說明的就是禪的本身。

禪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禪是不立語言文字的,禪是言語道斷的,禪是不可說的,禪是教外別傳的。以前在我國大陸的叢林,如果在禪堂裏念佛一句,要罰他漱口三日;你在禪堂裏講話,道得的給你三十棒,道不得的也要給你三十棒。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心印心,離開言說的。言說不能表達禪,勉強用言說表達,那也不是真禪。

禪是不能說的,但是禪又不能不說。

禪宗重視傳燈,重視師傳。所謂師傳、傳燈,有時需要以信物做憑據,有時又需要用言語來印證。但是禪宗往往只用三言兩語,就可以道破千古謎底。一般世間上的學問知識,是從分別知見上去瞭解的,而禪宗所追求的,是一種超越的境界,是從無分別的內證上直接證悟的。

一個人如果對禪抱有興趣,立志參學,他不僅要聰明伶俐,而且必須具有高度的幽默感。我們閱讀禪宗語錄,細心體會禪師與禪師之間的對話,處處帶著無限的禪機,和無限的幽默感。

今天我要向各位介紹的,倒不一定是禪宗的禪學,也不一定是禪宗參禪頓悟的方法。我只是提倡並建議各位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最好能有一點禪味,體會一些禪機。

六祖大師的大弟子青原行思禪師曾說過︰『沒有參禪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參禪的時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參禪開悟以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在沒有參禪的時候,為什麼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呢?這是因為在一般凡夫所認識的心外世界裏,山本來是山,水本來是水。但是參禪以後,因為他超越了這個心外的凡俗世界,所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證悟以後,他把心內和心外的這兩個世界調和起來,既有入世的勇猛悲願和看似平凡的入世生活,也有出世的空靈思想和超凡入聖的出世證悟。因為調和了入世和出世、心內和心外的兩種世界,所以他仍然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但是這個時候所見到的山水,與平常所看的世界,在境界上是大不相同了。

我並不要求各位都要做到參禪打坐,老僧入定,甚至像六祖大師那樣大徹大悟。如果一時不能做到這個地步,沒有關係,只要我們能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體會禪味,抓住禪機,我們的生活境界就和一般人的生活有不同的妙用。以喝茶為例,我們大人喝茶覺得清香可口,但小孩子卻覺得很澀很苦;以飲食為例,我們吃飯吃菜,對於苦辣,有人點滴不嘗,有人則視為佐餐聖品。何以會有這種不同呢?因為每個人對各種口味的感受不同。

同樣的道理,一旦有了禪以後,我們生活的感受就會改變,生命的境界也會因而提高。現在,我要將六祖大師的禪宗教學特色介紹給各位,希望各位能從中攝取一點禪的契機,以充實我們的生活。

()你從哪里來

《六祖壇經》裏記述一段故事,就是當六祖初見五祖的時候,五祖弘忍大師第一句就問他︰

「你從哪里來?」

「我從嶺南來。」六祖回答。

「嶺南是獦獠住的地方,獦獠沒有佛性啊!」

六祖大師就說︰

「人有南北,佛性哪里有南北呢?」

就因為這一段重要的對話,六祖受到五祖弘忍的特別器重,並且終至付傳衣缽。

以後,六祖惠能大師也常以同樣的問話,攝受了許多門徒弟子。以下舉四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例一︰神會大師親近六祖,六祖問他︰

「你從哪里來?」

神會回答說︰

「我不從哪里來。」

這回答非常受六祖的賞識。

例二︰南嶽懷讓禪師於二十三歲時參訪六祖,六祖一樣的問他︰

「你從哪里來?」

「我從安和尚那裏來。」

六祖又問︰

「什麼東西把你帶來?」

懷讓禪師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此在曹溪一住就是十多年,一直到三十多歲才開悟。

例三︰青原行思禪師,初到曹溪之時,六祖也這樣問他︰

「你做過什麼事才來這裏?」

行思禪師回答他說︰

「聖諦亦不為。」

意思是說,成佛做祖我都不要,還要做什麼。這句話也深受六祖的器重。

例四︰做過唐代國師的南陽慧忠大師,初來參學時,六祖問他說︰

「你從哪里來?」

慧忠回答說︰

「我從近處來。」

由於過去五祖問他︰『你從哪里來?』因而開啟六祖入道的因緣,所以六祖以後見人也都問︰『你從哪里來?』用這種問話的方法來啟發你,來考驗你。提起疑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禪宗的機鋒常常有著一個接一個的問號。

三、禪宗的教學法

()反結教學法

現在我就向各位介紹幾種禪宗的教學方法。首先要介紹的就是『反結教學法』。反結教學法,很容易給人帶來敏捷的悟性。

一次,有位禪師把痰吐在佛像身上。旁邊很多人看到以後就責罵他︰「豈有此理!怎麼可以把痰吐在佛身上呢?」這位吐痰的人,心平氣和的說︰「請你告訴我,哪里沒有佛?我現在還要再吐,請問哪里沒有佛?」

這位吐痰者,他已經悟到『法性遍滿虛空,法身充滿宇宙』的道理。你怪我把痰吐在佛身上,自以為對佛尊敬了;其實,這正表示你還不懂什麼是佛。佛的法身是遍滿虛空,充滿法界的。所以這位禪師說︰『請你告訴我,哪里沒有佛?』

這麼一問,你能回答得出嗎?回答不出,就是尚未悟道。即使悟道,這樣反詰一問,他的靈智、禪機,也就更加展開了。

六祖大師有一徒弟叫南嶽懷讓禪師,懷讓禪師有一弟子叫馬祖道一,道一禪師有一弟子叫百丈懷海。有一出家人問百丈禪師道︰

「請問,佛是誰?」

百丈反問他︰

「嘿!你是誰?」這句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自己就是佛,你不知道嗎?你還要問人,何不直下承當呢?

一個問佛是誰?一個反問你是誰?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其中的妙理和禪機,卻是無窮無盡的了。

六祖惠能大師的師祖道信禪師,曾問三祖僧璨禪師說︰

「什麼叫做解脫法門?」

僧璨反問︰

「誰縛你了?」

「沒有人來縛我。」

「既然沒有人來縛你,為什麼還要求解脫呢?」

這樣一來,我們就徹底的恍然大悟,並沒有什麼外力可以束縛我們,而是我們自己束縛了自己。正是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在日常生活中,煩惱的來源,並非完全外來,多半起自自己的內心。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就像一座工廠,好的工廠製造好的成品,正如好人製造善法;不好的工廠製造的產品較差,正如不好的人製造煩惱。

一般做學問的方法,是要勤學多問。但是禪門的教學方法,常由應答而改為反問,或由問的人進一步反問自己。要問的是︰『念佛是誰?』『什麼是祖師的西來大意?』『父母未生我前,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這麼一問,並追究下去,把思想專一,精神集中,打破沙鍋問到底,總有一天會大徹大悟。

參禪主要靠自己。六祖開悟之後,五祖將法傳給他,送他過江南行,五祖弘忍大師說︰

「我來搖船讓你過去。」

六祖惠能大師說︰「不要,我自己來。」

五祖又說︰「你都要走了,我來送你,我渡你過岸。」

六祖就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在佛教裏,雖有師承,但又說︰『三分師徒,七分道友。』修道悟道,凡事要靠自己。反觀,觀自己,要像觀自在一樣,要觀自己在不在,這是禪的精神,所以禪是智慧的。我們有時看到觀音菩薩像的手上也拿一串念珠,有人問︰「我們拿念珠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拿念珠念誰呢?」「還是念觀音!」「觀音為什麼還要念觀音呢?」「因為求人不如求己。」

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升我們的人格,提高我們自悟的能力,以開顯我們的清淨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緊。以反詰法教學,用『為什麼』不斷的反問,把對方的思想開拓得更深更廣,最後像爆竹炸裂,靈光一閃,讓對方在問題的壓力下突然開悟。

()答問不定法

其次,我要向各位介紹『答問不定法』,答問的方式不一定,有時從肯定方面來答,有時又從否定方面來答。

六祖大師的徒孫馬祖道一禪師,無論什麼人請他開示說法,問他什麼是佛法,他總是說一句︰『即心即佛』。

後來有人問他︰「嘿!老師,你怎麼跟人說法,都是說一句『即心即佛』呢?」馬祖就說︰「因為小孩子哭,不得不拿個餅乾給他吃,這樣子讓他有個安慰。」這人再問︰「假如小孩子不哭的時候,你怎麼說法呢?」馬祖答說︰「那時要說非心非佛。」

有一個青年學道者大梅法常禪師,來請教馬祖道一禪師說︰「請問什麼是佛?」馬祖道一回答︰「即心即佛。」法常禪師言下大悟。

大梅法常開悟後告別離去,到其他地方弘揚禪宗,度眾無數。大家都傳說法常禪師悟道了,這話傳到道一禪師的耳中,心想︰他真的悟道了嗎?就叫一個人去考試一下。

這個考試的人,見到大梅法常說︰「師兄!請問你在師父那兒,究竟得到什麼道啊?」

法常回答︰「即心即佛。」

「啊呀!」這個人說︰「現在師父不是這樣講了,不講『即心即佛』了!」

「哦!現在講什麼?」

「老師現在的道是『非心非佛』。」

法常聽了以後,眉毛一皺說道︰「這個老和尚,專門找人麻煩,我不管他的非心非佛,我還是我的即心即佛。」

這個問話的人,就如此這般回去告訴馬祖道一,馬祖道一聽了以後,高興得不得了,說道︰

「梅子真的成熟了。」

這話一語雙關,梅子成熟了,就是說大梅法常真的開悟了。

有時候,我們從否定中可以透到一點人生的消息和禪機。有時候,又要從肯定中來體悟。像這位法常禪師,他就是肯定自己的精神,不讓別人牽著鼻子走,不管你是非心非佛,我還是即心即佛。有這種自信、自主、自尊的人,他便是頂天立地覺悟的禪者。

有位在家居士,去問馬祖禪師的徒弟,也就是百丈禪師的師弟智藏禪師。

「請問老師,有沒有天堂地獄?」

「有啊!」

「請問有沒有佛法僧三寶?」

「有啊!」

「請問有沒有善惡因果報應和六道輪回?」

「有啊!」

不管問什麼,智藏禪師都答︰「有啊!有啊!」

這位在家居士問得懷疑起來,就說︰

「老師,你說錯了。」

「我怎麼說錯了呢?」

「我問徑山禪師,他都說『無』。」

「怎麼說『無』?」

「我問他有沒有因果報應,他說沒有;再問他有沒有佛菩薩,他說沒有;我問他有沒有天堂地獄,他說沒有。可是你為什麼卻都說有呢?」

智藏禪師說︰

「哦,我問你,你有老婆嗎?」

「有。」

「你有兒女嗎?」

「有。」

「徑山禪師有老婆嗎?」

「沒有。」

「徑山禪師有兒女嗎?」

「也沒有。」

「所以徑山禪師對你說沒有,我跟你說有,因為你有老婆和兒女啊!」

這個問題此處說有,彼處說無,是真的不同嗎?其實並沒有不同,道只有一個,道是因人才有不同的。

禪師之間問話或答語,有時說有,有時說無,只是從我們不同的程度或層次來體會不同的問題而已。

徑山禪師所講的『無』,有著很高的境界和很深的意義,因為無就是空,『真空生妙有』,不『無』就沒有『有』了。

()間接暗示法

現在再介紹『間接暗示法』。

什麼叫做『間接暗示法』呢?就是禪師與禪師之間,不直接把問題說破,而用比喻或表面上不相干的話,作間接的暗示。這裏面藏有至理,讓對方自己悟透,親證得道。

現在舉個例子說明。

趙州從諗禪師,為人非常風趣,被稱趙州古佛,八十歲還在行腳。有一次和他的弟子文遠禪師在一起,一時高興,便和文遠禪師說︰

「我們來打個賭,誰能把自己比喻做最不值錢、最下賤的東西,誰就勝利。贏了的人,就可以吃一塊餅。」

文遠禪師就說︰

「好吧!你請說吧!」

「我是一只驢子。」趙州說。

「我是驢子的屁股。」

「我是屁股裏的糞。」

「我是糞裏的蛆。」

趙州無法再比下去。就問文遠禪師︰

「你在糞中做什麼?」

「我在那裏避暑乘涼啊!」

於是趙州認輸丟了餅。

這段對話暗示我們,要從卑賤裏面去體會偉大,從煩惱當中去證悟菩提,要心淨一切淨。所以禪師與禪師之間的對話,充滿禪味。所謂心能轉物,驢子、糞、蛆,都可以把它變成佛法。

談到這裏,我想到我們佛光山男眾部附設的沙彌學園,有好多十幾歲的沙彌在念書。其中有個大約十五歲的小男孩,由於嘴巴長得闊,而且喜歡說話,所以有人為他取個綽號,叫他『鴨子』。有一次,我碰到他,我就問︰

「誰在那裏啊?」

他跟我頭一歪說︰

「鴨子啊!」

我真沒有想到,他竟那樣的灑脫。記得他還在國民小學讀書的時候,電視正在上演『保鏢』連續劇,劇中有個壞人叫曹天成,因為這個小孩很頑皮,大家就又叫他曹天成。我們覺得這些綽號怪難聽的,他卻淡然處之,根本無所謂。他才十幾歲,這種赤子之心,這種超脫榮辱毀譽的態度,不正是解脫嗎?

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大人物,經常為了『名』和『利』而煩惱不休,真不如這個十幾歲的小沙彌。這種活潑的心境,天真的態度,倒也契合佛法。

再舉一個例子。溫州淨取寺,有一個比丘尼,名字叫玄機,曾經在大日山參禪。有一天,她去參訪雪峰禪師。雪峰禪師也學六祖大師的作風,第一句就問她︰

「你從哪里來?」

「大日山來。」

「日出也未?」(用機鋒來問)

玄機回答︰

「如果太陽出來了,就溶卻了雪峰。」

雪峰問她日出沒有,意思是你開悟了沒有?玄機就答,如果我開悟了,哪里還有你雪峰呢!哪里還要來問你呢?

「哦!」雪峰聽了,覺得她雖沒有開悟,倒也有點道理。再問︰「你叫什麼名字啊?」

「我叫玄機。」

「日織幾何?」意思是說,你每日如何修行用功?

玄機怎麼回答呢?她說︰

「一絲不掛。」意思說已經解脫盡淨,這話說得太大了。

這麼談過以後,玄機就走了。走到門口的時候,雪峰在後面叫著︰

「喂!你那袈裟拖在地下呢!」

玄機一聽袈裟拖在地下,趕快回頭一看。雪峰哈哈大笑說︰

「好一個一絲不掛啊!」

所以一個人的實際修持,是開悟了,或沒有開悟;是解脫了,或沒有解脫,從談話裏面,禪師們都會把你問出來、考出來,或暗示出來。

又有一個出家人,來問趙州禪師︰

「請問禪師,怎樣才能參禪悟道啊?」

趙州禪師本來坐在那裏,被他一問以後,站起來說︰

「我要去廁所!」

走到半路又停下來,回頭對那個問話的人說︰

「你看,像小便這樣的小事,還要我自己去,別人不能代替。」意思是說,如何參禪悟道,是你自己的事,你怎麼來問我呢?像這樣的暗示作風,多麼活潑,多麼高明,又多麼透徹。

唐朝有一位文起八代的大文豪韓愈,不信佛法,反對佛教。為了諫迎佛骨,被貶到潮州做刺史。當時潮州文化未開,知識份子太少,要找一位講話的對象都很難。這時,潮州有一位大顛禪師,是石頭和尚的弟子。韓愈一想,和尚都有學問,不妨找他談談。

一次拜訪,兩次拜訪,都見不到大顛和尚。

有一次,好不容易,見到大顛和尚在那裏入定。好,就等一下吧,等到你睜開眼睛再和你談話吧。可是等了很久,這大顛禪師卻始終閉著眼睛坐在那裏。韓愈等得太久,不耐煩了,大顛和尚的侍者看著也過意不去,就用引磬在師父耳邊一敲,意在請他出定,同時又說了兩句話︰

「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意思是說,師父啊!你入定的功夫,已經打動韓愈,見了出家人已經不再傲慢;不過,你別老是入定,要趕快講話啊,以你的智慧來開導他罷!

聰明的韓愈,一聽侍者這兩句話,非常高興。他說︰

「禪師門風高峻,我已從侍者嘴邊,得到一個佛法的入門。」後來韓愈就拜大顛和尚做師父,皈依三寶。

有時候千言萬語,話講多了反而沒有用。像大顛禪師,一言不發;而侍者,也僅僅說了兩句話;卻間接的暗示出一個很高的道理,使人心裏信服,使傲慢不信佛的人,到最後還是不得不皈依佛門。

大顛禪師的師父是石頭希遷禪師,他的肉身現在還在日本總持寺。石頭希遷十二歲的時候,見到六祖惠能大師。六祖大師住在廣東曹溪,而石頭禪師是廣東人。六祖一見到他,非常高興的說︰

「你可以做我的徒弟。」

「好啊!」他十二歲就做了六祖的徒弟了。

但是三年後六祖就圓寂了。一個十五歲的小孩子見師父要圓寂了,就問六祖︰

「和尚百年以後,弟子要依靠誰?」

「行思去!」六祖告訴他。

他把『行思』誤為『尋思』,就天天用心思參禪。後來有一個上座告訴他︰

「你錯了!師父告訴你『行思去』,因為你有一個師兄叫行思禪師,在青原山弘法,你應該去找他。」

石頭希遷禪師聽了,立刻動身前往,後來就在青原行思那裏悟道了。以後住在南嶽衡山,有一石頭狀如平臺,石頭搭草堂於其上,一住數十年,人們都叫他石頭和尚。

當他從曹溪到青原山參訪行思禪師時,行思禪師問他︰

「你從哪里來?」

石頭希遷禪師回答道︰

「我從曹溪來!」這句話很了不起,意思是說,我是從師父六祖大師那裏來的。

行思禪師又問道︰

「你得到什麼來?」

「我沒有去的時候,也並沒有失去什麼啊!」意思是說未去以前,我的佛性本具,我還要得到什麼呢?

「既然沒有得到什麼,你又何必去曹溪呢?」

「若沒有去曹溪,如何知道沒有失去呢?」意思是說不到曹溪,我也不能認識自己本具的佛性。

像他們之間這許多對話,其中的意義,有些並不直接明白的說出,這就是禪宗的暗示教學法。

四、結語

禪門的教學方法很多,如『答非所問法』、『矛盾顛倒法』、『打罵教育法』、『自覺悟道法』......因篇幅所限,無法一一介紹。『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虛雲和尚入定,他以為只過幾分鐘,哪知人間已過了幾個月;太虛大師在普陀山一夜入定,以為只坐了一支香,哪知一夜已過。在禪定裏面,有時候不覺得時間的存在。

蘇東坡還未參禪時,做過一首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後來他參禪了,有所悟解,又做了一首詩︰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一物,廬山煙雨浙江潮。』

等到他對禪更有體驗時,他又做了一首詩︰

『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總之,從六祖大師、從禪門各種教學方法來看,處處都說明禪是要靠自己在生活中去體驗證悟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星雲法師

求福避禍是人的天性,一般人無不希望自己能不吃苦、不吃虧,並獲得人家的愛護,甚至所有的利益都歸於我,但是要求太多的人,便是自私,便是貪取。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要有高尚的人格,便不能貪求過多,至少要做到十不要求。什麼是「十不要求」呢?

一、不怕艱苦:俗語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是強壯心志的良藥,人要不怕吃苦,才能成功。

二、不增愛憎:愛憎心是一種分別、執取的心,是苦惱的根源。有首偈語說:「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所以能泯滅愛憎之心,自無苦惱。

三、不望益我:不要希望凡事都對我有利益,其實只要對國家社會、團體大眾有利益的事,間接的,自己也能受益,因為我也是眾中的一個。

四、不妒人有:人家富有,得到利益、發財、升官,我不嫉妒,反而歡喜地祝福他,能夠隨喜分享,便是富有。

五、不求順適:不要要求凡事都順自己的心,如自己的意,因為一個人要不怕艱難困苦,才能鍛煉出堅強的體魄,才能順應環境、因緣的要求,才能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六、不失威儀:任何時刻,再怎麼疲倦也不要隨便躺在地上;再怎麼生氣,也不要顯現在面孔上;再怎麼憤恨不平也不要隨意開口罵人,如此才能不失威儀。

七、不諉過失:有過失不要推諉給別人,更不要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能夠不居功塞責,才能成為一個受人敬重的仁人君子。

八、不背因果:做人做事要明因識果,一切事都有因果循環,因果不會辜負我們,我們也不可以違背因果。

九、不伸冤抑:假如你受了冤枉、委屈,不必急於辯解,不必申訴,因為委屈有時反而能增加你的力量,增長你的功德。

十、不愧操守:人之所以為人,在於人有人格、操守,所以我們做事千萬不要有愧良心道德,要愛惜自己的節操。

所以,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是:

一、不怕艱苦。

二、不增愛憎。

三、不望益我。

四、不妒人有。

五、不求順適。

六、不失威儀。

七、不諉過失。

八、不背因果。

九、不伸冤抑。

十、不愧操守。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法師

不怕虎生三個口,只怕人懷兩樣心;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古德

「不怕虎生三個口,只怕人懷兩樣心」,老虎可怕,老虎可怕,長了三張嘴的老虎更是兇猛,但是真正可怕的是虛偽的人,懷有陰陽兩樣心。俗語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有形的敵人或是明刀明槍,並不算太可怕,反而是看不見的貪瞋痴、邪見、偏激、傲慢……,才是真正可怕的敵人!防人容易,防杜自己潛意識的欲念才難。

「逢人且說三分話」,老於世故的人,都懂得說話謹慎,不把話說得太滿,尤其在一切都還沒有實現之前,不要輕易曝光,以免樹大招風,後果難以收拾。與人相處交往,「未可全拋一片心」,倒不是說我們對別人不必真誠,最主要的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這個無奇不有的社會上,有人表面與你非常親近、友愛,一腔甜言蜜語非常動聽,其實心裡懷著鬼胎,你救度不了他,只好節省力氣,把心力奉獻給更需要救度的溺者!

在現今社會中,長養自己的真心、誠心、慈心與愛心的同時,也要有防範別人的假心、偽心、害心與恨心的保護措施,才能自在安然地面對人群。

佛教中的防範未然,也是進德修業的一項重點,防他人的惡心惡念,更要提防己身的惡意惡行,才是符合潮流,符合佛法的身心環保。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法師著

人生常會遭遇到不知如何抉擇而處於「兩難之間」的時候,比如父母吵架時,兒女到底應該幫誰?當婆媳之間不合的時候,為人子、為人夫者又應該站在誰的立場說話?

一次,有位男士的母親與太太同時掉落水裡,不知所措的他,應該先救誰呢?歷史上,許多皇朝為了保全國家安危而實行和親政策,身負使命的公主,也常在「忠孝不能兩全」的兩難之間掙扎。

如唐朝的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贊干布,她歷經千辛萬苦才將唐朝的文化傳入西藏,為後人所景仰。然而當初在她隻身遠赴異地,不久又傳來母親病危的訊息,更加勾 起她的思鄉之情,此時她面對的是父母的親情呼喚,一方面卻又身負國家交托的責任,她到底是該回?還是該留?真是兩難之間,難以取捨!

又如清朝的和碩公主,她為了緩和清室與平西王吳三桂的關係而下嫁漢族。臨別前,稚幼的她對著孝莊太后說道:「假以時日,當父皇與夫君干戈相向時,我該幫誰呢?」面對如此兩難的問題,孝莊太后也不知如何回答,只有淡淡的說:「一切看你自己。」

在佛教的歷史上,佛陀為了普應群倫、利益眾生,對於王位的繼承、家庭的責任與出家的修道相牴觸時,同樣深感處於「兩難之間」。然而,當他成就佛道後,再度看到出家前的妻子耶輸陀羅的時候,毅然的對她說道:「我雖然對不起妳一個人,但我對得起所有的眾生。」

歷代高僧中,更有才華出眾的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當時為了拯救全國的民眾,受到呂光將軍的要脅,必須娶公主為妻;他抉擇於小乘的持戒與大乘的菩薩行,同樣處於兩難之間。

基督教裏,也有不惜犧牲性命而忠於信仰的聖者,如耶穌基督、哥伯尼等。在現實生活裏,也有一些年輕人面對自我的理想與期許,為了堅定的信仰而決定選擇出家,常常因父母反對,或因家庭經濟的困窘而處於「兩難之間」。

現在的新加坡有幾十萬馬來西亞人,新加坡的人問:如果有一天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發生戰爭,你們是要站在新加坡這邊呢?還是心向馬來西亞呢?

其實,人生的「兩難之間」何其之多!聰明的人兒,當你面對人生的「兩難之間」,我們不必急著去解決它,可以讓時間來舒解一切,能夠「化危機為轉機」,最好能達到「雙贏」的結果。當「兩難之間」變成「皆大歡喜」,這才是最圓滿的結局。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法師

佛教有四種度化眾生的方法,稱為「四攝法」,也就是以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四攝法是增進人際關係的方法,是為人立身處事的準則,《華嚴經》云:「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菩薩隨化度生,須善解種種方便,故先以四攝法攝受眾生,比方說我佈施給你,讓你產生好感;我對你讚美,讓你歡喜和我相處;我給你種種利行,給你方便;我以同理心與你相處,得到你的信任,如此就容易讓你得度了。關於「四攝法」,說明如下:

第一、佈施,法施重於財施:佈施,不光是指錢財、物質、醫藥的財施,還有法施,也就是知識道理的教導、方法技術的傳授,或是講說佛法勉勵怯弱者,讓他們身心健全,能憑自己的能力自給自足、自立自強,甚至有能力幫助他人。財施,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因為物質錢財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是傳授技術、講述佛法的佈施,才是用之不盡的寶藏,才是根治貧困、救濟殘弱最徹底的方法,所以法施重於財施。

第二、愛語,法語重於軟語:「愛語」並不是說一些諂媚、奉承、虛偽、言不及義的語言,而是要講說佛法讓他人受用。例如,讓你了解慈悲、向你解說戒行、告訴你如何忍辱,使眾生心安而明義理,讓你生生世世受用不盡。《禮記》說:「安定辭,安民哉。」「安定辭」就是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而說真實的語言、安慰曉喻的語言、歡喜慶祝的語言、善巧柔順的語言,使對方充滿信心與歡喜。藉由愛語與眾生結善緣,再進一步使其歡喜接受佛法,信受奉行,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第三、利行,法利重於俗利:世俗上的方便利行有限,佛法上的利益之行無限。例如幫忙照顧小孩、幫忙提重物、聽人訴苦、走路時禮讓行人、坐車時讓位給老幼婦孺、協助盲者過馬路等,這些都是有限的利他之行。佛法上的利行是捨棄自利,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冤親平等的大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歡喜信受佛法,如佛陀的「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都是難行能行的利他之行。

第四、同事,法同重於人同:我們常聽人說,我們是同鄉、同事、同學、同宗,這些的相同,只是「人同」,都是有限的;法同則是指見解上的相同,而且能隨緣隨眾,就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也就是說,對軍人講政治、對老師講教育、對商人講經濟、對學生講未來學。不但是對各種領域、各個階層的人,講說他們熟悉的話題、語言,還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能與對方感同身受,如此才能親近眾生同其苦樂,增加彼此的瞭解和信任。

「四攝法」不限於用在度化眾生之上;社會上,不論那個部門,那個階層的人,能懂得善用「四攝法」,必能於中得到良好的人際關係,並於其中獲得自他的利益。「四攝法」有下面四點:

第一、佈施,法施重於財施;

第二、愛語,法語重於軟語;

第三、利行,法利重於俗利;

第四、同事,法同重於人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法語

一個人要會用錢,還要會用人,更要會用理;會「用」才是一個能幹的人。如果不會用人,必然不是一個好主管;不會用錢,事業一定難以開展;不會用理,必定是一個沒有人緣的人。所以不管走到那裡,都要會善「用」各種因緣條件與資源,才能有所成就。以下「四用之道」,提供參考:

第一、用兵擇其勇:一個將軍,要用很多的兵卒幫他打仗,而且要擇其勇敢、有膽識的人,才有勝算。同樣的,每一個公司行業,也要善用能擔當、具宏觀、有遠見的部屬,才能在競爭的社會裡一較長短。陸宣公云:「將立其事,先擇其人」;一個領導者,要有識人的能力,能夠選擇勇於創新、樂於開拓、具有智慧與分析、判斷能力的人才,對企業的營運才有助益。

第二、用人擇其才:韓愈的《馬說》寫到:「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寓意擇才任用的重要。不過,一個領導者,除了擇才外,還要能善用部屬的專才,這是選才、用才之道。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說過:「將我所有的工廠、資金全部奪去,只要保留我的團隊人員,四年後,我仍然是一個鋼鐵大王。」由此可知,擇才善用的重要。

第三、用理擇其道: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明白道理的人,比不上愛好道理的人;愛好道理的人,比不上樂於實行道理的人。我們在跟人講理時,理中必須要有「道」,理中沒有道,就是歪理、邪理、不合情理,如此就是無理、無道。「道」就是要合情、合理,要與人為善,要互相尊重,如此才能讓人接受。

第四、用錢擇其德:「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是智慧。」有錢要會使用,錢用得正當,就如把種子播灑在好的田地裡,一定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錢用得不得當,則如同將種子灑在柏油路上,種子必會枯死。所以布施錢財,應該選擇品德忠淳、有學習能力的對象,如此才能為社會培育人才。 

俗語說:「舉賢不避親」,只要是才,都要知人善用。除此之外,自己也要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才」,尤其先要具備各種的才能,如此才能為人所用。所以「四用之道」是:第一、用兵擇其勇,第二、用人擇其才,第三、用理擇其道,第四、用錢擇其德。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