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四無量心

慈無量心:願一切眾生皆得樂及樂因,這是一種予樂之心。

悲無量心:願一切眾生皆離苦及苦因,這是一種拔苦之心。

喜無量心:願一切眾生皆得無苦之妙樂,這是一種隨喜之心。

捨無量心:願於一切眾生,無論怨、親皆捨二元對待,住大平等性;這是一種平等之心。

2.四無量心,若依經典的說法,是依慈、悲、喜、捨的順序來修的。若依口訣的教授,則是先觀修捨心,在捨心生起之後,才觀修慈、悲、喜心。

3.捨無量心——憎、愛平等,於一切眾生平等無分別之心。

4.對仇敵,我們總是斥罵、反擊。然而,真正的仇敵卻是從自心所生——從自心的我慢、嫉妒、瞋心而生,從自心的希、懼諸念而生。我們平日要能如是觀修、思惟。

5.試想,現在我執著為仇敵的人,過去也曾是我最愛、利益我最多的人;而現在我執著為最愛、最親的人,過去也可能是傷害我的仇人。如是交互思惟,便能逐漸將那對仇人的瞋恨以及對親人的貪著平衡起來,但這還不是捨無量心。

6.若能繼續如是思惟、修持,慢慢地就會對輪迴苦海的一切眾生,無論親、疏、憎、愛皆能生起平等大悲心,那才是真正發起了捨無量心。

7.我們要時時憶念盡虛空、遍法界的如父如母眾生,如何使他們斷除輪迴的苦因、苦果,而能成就菩提,得到究竟的安樂,平日就要如是觀修、思惟。

8.慈悲具有種種功德,例如:

一、能減弱對自我的執著、對人事物的貪執。

二、能減弱瞋恨心、嫉妒心、慳吝心等。吝嗇是因我執太強,不願處於匱乏或不安的狀態。

三、慈悲是最有力的護法、護身符。

1.悲無量心觀修方法有二:

一、依緣受苦、無助的眾生而為觀想。

二、依緣母親而為觀想。

2.對他人得到的喜樂、成就或所為的善行、功德,我們皆能生起隨喜之心。我們若不能心生歡喜,表示我們已為嫉妒所障,因而總是在和別人比較。

3.當我們生起嫉妒等種種不善的心念時,其實只會減損自己的功德。

4.我們應如是思惟:既然我已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而修持,眾生的快樂也就是我的快樂。但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無苦之妙樂,我亦隨喜其喜樂、功德,是謂喜無量心。

5.慈悲心能使我們超越恐懼、建立自信,同時也是喜悅的源頭。

6.有實驗顯示:當僧人觀修慈悲時,腦中顯示的喜悅,遠高過一般人所能達到的喜悅。

7.修止、觀修世俗諦之慈悲,屬方便道;觀修空性之見地、觀修自心本性,屬智慧道。在修行道上,方便、智慧應並存。

8.修止能使我們的心變得調柔、合用,漸漸地便能進入觀或勝觀(觀修自心本性)。修止是方法,心性是智慧,方便和智慧就如飛鳥之雙翼,得以飛向覺悟之目標。
9.
愚癡的根源在於深重的我執。當利他之心使煩惱逐漸減輕時,我們的心就會變得非常開闊、清明,內在的智慧也會自然顯露出來。

10.我執使我們的心變得狹劣,失去了清明辨別的能力,並使貪、瞋、癡、慢、疑、嫉妒、悔恨、希懼等煩惱不斷生起。

11.我們要培養利他之心,能時時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做「自他交換」的練習——將自己和對方交換,去感受、思惟:他想要的是什麼、不想要的又是什麼;自己喜歡的是什麼、不喜歡的又是什麼。

12.經由自他交換的觀照,我們自然能體會到自、他所欲皆為樂,所厭皆為苦;同時也能看到自己的過失和問題。

菩提心與慈悲心

1.基本上,慈悲心、菩提心皆是利益他人的心態。

2.培養利他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想遠離輪迴、成就涅槃,都必須以利他之心為基礎。

3.我們若能將利他之心逐漸擴大,外境也會自然變得更為善順。

4.多數的人對慈悲有錯誤的見解,覺得慈悲心是替別人感到難過。慈悲並不是為別人感到難過,真正的慈悲心是平等的心境,這種心境是沒有任何的分別,沒有任何偏頗的意見,所以叫作「慈悲觀」。

5.由此可知,慈悲也是修靜觀的方法,因為我們愈修慈悲感覺到外面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心中平等的見解就會愈強。

6.慈悲是開展和諧的最佳途徑,因為所有的人類,不論種族、文化背景,都有共同的基本願求——欲求快樂、厭離痛苦,也因此慈悲能成為普世公認的美德。
7.
心懷慈悲的人總是安詳自在、平易可親得多。無論在什麼環境下,他們都能較好過,覺得整個世界充滿了愛。

8.慈是願求自、他快樂,悲是願求自、他離苦,慈、悲之功德可以漸進的方式培養。

9.我們可以從那些容易使我們生起慈悲心的對象開始練習,到後來甚至對敵人也能生起慈悲心——他也和我一樣欲求樂、厭離苦,不幸的是,他用錯了方法。他只是被煩惱迷惑暫時遮蔽了心目,那並不是他的真實本性。
10.
我們可以如是漸進地培具基礎慈悲心。之後,進而擴大到對一切具有心識的生命,我們都能體認彼此共有的願求,生起了「願他們能得樂」、「願他們能離苦」的心願。

11.當我們能以這樣的心懷擁抱每一個生命時,便是所謂的無量慈、無量悲。以此為基礎,我們便能修養所謂的菩提心——覺醒的菩薩心懷。

12.我們必須培養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以出離輪迴、證得佛果。

1.發菩提心有二要件:

一、對一切眾生生起悲心,希望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二、志令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證入佛果。

2.雖然平日我們也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而行種種善,但這還不能稱為發菩提心。為了令一切眾生皆得成就佛道、離苦得樂而力求覺證,是謂發菩提心。

3.對於仇敵,我們要生起悲心,思惟如何利益他們、幫助他們不去傷害別人。若非得要示現忿怒相,也要看情況來示現,而且一定要建立在純淨的悲心之上。

4.其實,煩惱妄念的恩德很大,若沒有煩惱妄念,也就無法生起智慧。比如:沒有瞋心就沒有安忍,沒有仇敵就沒有我們修習安忍的對象。安忍是因不斷去轉化瞋心才修成的。

5.發心最為重要。真懷善心時,惡法也會成為善法;若懷惡心,善法也會變成惡法。

6.若發心是為利益他人,而且是建立在慈悲之上,那麼打、罵人也可能成為功德;若以嫉妒心、憍慢心、比較心而禮拜、念佛、行善,終究無法成為功德。

7.許多看似沒意義的行為,由於發心殊勝,也能成就善法功德。

8.每一個人都有深重的煩惱習氣,能生起微小的悲心,就已是極大的福報。

9.通常悲心生起時,顯現的會是寂靜慈悲之相。至於那些智慧護法或忿怒本尊,他們乃是佛事業的化現——對於無法以寂靜、慈柔方式度化的頑強眾生示現忿怒相,使其立即停止造業,不去傷害別人。

10.幫助他人,宜以「寂靜相」善巧從事。忿怒相必須建立在悲心而非瞋心之上。

11.發菩提心旨在動機——強有力的動機會引發強有力的動力、勇氣,得到強有力的結果。

1.噶舉派中的噶舉教法:「四加行」(即轉心四思惟),行者要深入思考人身難得、諸行無常、業報因果、輪迴過患,認清這世間是充滿苦的,如生老病死苦、無常聚散苦等等。因此產生出離心,願從充滿痛苦的輪迴脫離出來,這便是小乘之發心。

2.有了這種離苦得樂的出離心後,再進一步便不應只顧自己解脫,而應該發心救度一切眾生,因為所有眾生也一樣受著無量無邊的苦難,由此發心為救度眾生而修行,這便是大乘的菩提心。

3.有了出離心及發出了菩提心後,就是修持金剛乘法門的時候了。

4.四加行,能幫助我們斷除粗的我執,無造作的安住能幫助我們斷除更多的我執,菩提心的修持能幫助我們斷除細的我執,空性的觀修能幫助我們斷除微細的我執。

5.大悲心和菩提心的差別——二者皆是利他之心。菩提心是以慈悲心為基礎而發起的覺醒之心。

6.菩提心是大乘所講的發心,大悲心則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功德。
7.
發菩提心的重點,是在於儘量發起強有力的意向:我獨自一人要讓每一眾生成就佛道,究竟離苦得樂!

8.菩提心是我們入達證悟的主因。培養菩提心能使我們的心變得廣闊、開敞,並建立起勇猛的自信。

9.所以我們要在菩提道的起點,發起最積極的意向:我將令一切眾生證得佛果。10.我們身陷輪迴而受苦的主因,是在於我們只關心自身的福祉。

11.如果能每晚觀修四無量心而至淚流滿面,那是最好的了。即使只生起一彈指的慈悲,也能消除多劫的障礙。

12.慈無量心和喜無量心的差別:

慈無量心:令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

喜無量心:令一切眾生具無苦之妙樂,亦即絕對的快樂。

13.「無量」,是指我們所觀想的對象遍及一切的眾生。經由四無量心,特別是悲無量心的修持,漸漸地我們就能發起菩提心。

1.修習四無量心的意義在於利他。一般人做事情都是先從自己的利益開始著眼,但是因為太過於注重自己的利益,最後反而對於他人與自己兩方面都造成傷害。
2.
聲聞、緣覺由於沒有生起利他的心念,所以並沒有辦法成就佛果。也就是說只有單單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情的話,就會有這樣的過患。

3.慈悲是淨除業惑、煩惱、垢障,積聚福德、智慧、資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淨業、集資法門中極為殊勝的修持。

4.十九世紀的大成就者巴楚仁波切說:「有菩提心是最殊勝的,沒有菩提心的話,就失去了方便。」

5.沒有一尊佛是不具備菩提心而能成佛的。過去的諸佛依止菩提心而成佛,未來的諸佛依止菩提心而成佛,現在諸佛同樣也是依止菩提心而成佛。

6.如果你不具有菩提心的話,無論聽了多麼深奧的佛法,都仍然是不完全的。不具足菩提心的人,對空性的了解也不可能圓滿,就像阿羅漢沒辦法成就佛果一樣。
7.
有些人只注重心的某一部分的小小禪定,而不修養菩提心,這就像是沒有看到大海,卻只注意牛走過的腳印一樣。

8.菩提心是入大乘教法的主幹、根本,是佛所說一切教法最精髓的地方,修行道路一開始的關鍵就是菩提心。

9.要生起菩提心的開始依止是悲心。就好像是母親愛自己的獨生子女,所生起的種種照顧之心一樣,是不由自主就生起的悲心。我們也要以這種方式對一切眾生生起無量悲心,因為悲心是利他而沒想到自己利益的。

10.菩提心的體性,就是以自利利他作為處世的態度。希望一切眾生皆從輪迴中解脫、遠離痛苦、並且得到究竟的佛果,這個心願就是菩提心。

11.昆努仁波切在《菩提心讚頌寶炬》裡說過,如果要在世間上講人人都會歡喜的談話,那一定就是具有菩提心內容的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