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了因緣所生法,對一切事就要放下】

夢參老和尚開示:

地藏菩薩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上說:「如果不至心,雖念我的名號,等於沒有念;聽到我的名號,不名為聞也等於沒有聽到。」這個含義就是你跟地藏菩薩這個因緣沒有建立起來,雖然聽到名號,你沒有什麼信樂心,沒有感覺到他對你能產生什麼利益,因此就叫「不名為聞」,雖然聽到等於沒有聽到是一樣的。

盡管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普遍利益一切,如果沒有生起信樂心,乃至不能至心,那麼,是不是完全沒有功德呢?不是的。雖然聽到地藏菩薩名號,或者拜懺不至心,連下下至心都沒有,但是你已經種下遠因。功德是種下了,種子是種下了,當你再次遇到,就會生起信樂心,又生起精進心,漸漸也就成熟了。

像大家之所以能夠這樣拜懺,都不是一生兩生,而是多生結的因緣,從此更能增長,今生你就能離苦得樂,自己對佛法能夠有所了悟,要經常注意這樣的一個問題。因緣遇到了,你一定要承當。無論是苦的、樂的,因緣已經成熟,你現在受到的,要承當;過去了,因緣沒有了,要放下,這就叫做解脫。因緣會遇時,應該自己受果報,你不想承受,推也推不了,更增加煩惱,更增加災難。你承當了,就會減少。

一件事情已經過去了,要放下,不要總是留戀回憶,也就是每一個人在心中,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還在留戀,這對我們的害處非常的大。所以要知道因緣所生法,一切都是假的。地藏菩薩啟示我們的,就是一個總的方向。要是有這樣的心情,懂得這種道理去學法,你容易悟、容易進入,不然的話很不容易進入。

 

文章標籤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廟造得再大,所獲福聚不如護持佛法的功德大

夢參老和尚

「奉施佛及僧,彼所獲福聚,不如護佛法。」物質供應是有限的,也有斷的時候,要是護持佛法,使未來的很多人得度,這個功德無量。

「為佛僧造寺,量等十四洲」,這個含義,前面的經文都說過的,這是重頌。「彼所獲福聚,不如護佛法」,不如護持佛法的功德大。

「造佛窣堵波,量等三千界」,造那間廟,造得很大,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的廟,他所獲的福聚也「不如護佛法」。

「解阿羅漢縛,種種修供養,不障我正法,其福勝於彼。」這也是護法的。前面講,把那阿羅漢縛起來,或者要迫害他,把他救了、解脫了,之後,又對這些阿羅漢做種種的供養,這些功德都不如護持正法好,不障正法的功德,他的福德勝過前面。

「千俱胝劫中,智者勤修定,所生勝覺慧,不如護我法。」你只為了個人修一千劫,乃至有智慧,修定產生了勝覺慧,但是也不如護持我正法的功德大——那是只為自己,沒有利益眾生。

只要有佛的法眼在,一切未來無窮無盡的眾生都得度,所以大家要弘揚佛法,不要找藉口說「我沒有學問,我也不懂得怎麼弘揚」。你就勸別人念句「阿彌陀佛」,這就叫作弘揚佛法了。你給他說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乃至說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說一部《妙法蓮華經》,他聽見這個法的名字都是弘揚佛法了,善根種了。人人都能弘法。

所以三寶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應該弘法。乃至我們經常對那畜生也給它說三皈,你說:「它聽得懂嗎?」你不要認為它聽不懂,你要認真給它說,它就得度了。

愈是小的眾生,像螞蟻就很多的,你家不是有蟑螂嗎,不是有老鼠嗎?你不要傷害它,你給它說三皈。你說:「你在我這兒不適合,我遷你的單,你走開。因為我很容易傷害到你,別人看了也不清淨,我會把你打死,你走!」你給它說三皈、說法,你試試看,不要生起煩惱心,不要傷害它。

 

文章標籤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雜亂垢心念地藏聖號,有功德嗎?

夢參老和尚

【若雜亂垢心。雖復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若雜亂垢心,雖復聞我名字,而不名為聞,這就分別了。

地藏菩薩告訴我們,你用一個雜亂散慢的心、用一個垢染的心,你雖然天天念誦我的名字,「不名為聞」。

這一段又警告我們,雖然聞到地藏王菩薩名字不容易,但是你聞到時候,不要以雜亂的垢染心來聞。

為什麼?雜亂垢染的心你信不進去,所信的是浮的。不能深信地藏菩薩真能救度我、真能使我離苦得樂。你這個心生不起來,你不能生決定信;決定信解生不起來,你雖然聞到地藏的名號了,等於不聞,等於沒聽見一樣的。

那有功德沒有呢?有,不是修道成道的功德,得你世間的福德,決定離三途。雖然雜亂垢心聽到我的名號,不能得清淨信,但是能獲世間的善報。

成道不容易,世間的果報能得到。只是說不能得到深妙利益,不能成聖。如果善根深厚的人,他一聽到地藏王菩薩名字,他毛骨悚然,他能得到深大利益,能夠以此修道,能夠斷惑,能夠證到真理。就是雜亂心、穢染心也能得到人天福報,出世的善業得不到。

【如是雜亂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這是教我們念地藏王菩薩聖號的時候,不要起雜亂心,不要起垢染心。因為這個垢染心、雜亂心想得到清淨的道業,是得不到的,但是能得到世間的利益。

要能夠一聞深信、開圓知見,相信自己跟地藏王菩薩無二無別,地藏即是自己,自己即是地藏,這種就是圓人。這種信解力,這樣理解地信,那得到利益就大了。

同是一個信,什麼心信?舉個例,我在五台山有一位信佛者,他要求他公司發財,他這樣來念地藏菩薩。他發了財了,他有一筆生意得了利益了,他到山上供齋供眾。

我就用這段意思跟他講,這個是世間利益,你應當不為世間的名利、而為出世清淨的善業,那是真的。世間相隨時變幻的,有得還要有失。

假使以真心了生死、求成佛的心,那叫清淨福田業,那個得到永遠不退的。世間的福德有得有失,出世間的善業、福德永遠不能失掉的,那叫深大的利益。

夢參老和尚《占察善惡業報經》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標籤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調養生息】:一聲佛號,調養生息,心平氣和,平日的煩憂,頓時化解。佛號加持,難事易解,利己利人,越念越精純,念佛不是苦差事。

【念佛是火中清涼池】:人生在世八苦交煎,日日生活在諸多不順中,日日被煩惱之火焚烤,人生如火宅,須臾之樂,亦是樂中苦,難得一時清涼。但念阿彌陀佛,便是煩惱中得一清淨,炙熱中得一清涼,是火中清涼池。

【念佛平息嗔議】:言語不中聽時,處事起爭執時,怒火欲起未起,急念一聲阿彌陀佛,鎮定嗔心,冷靜情緒,當下氣定神和,以理服人,理清頭緒,不再被一時的怒火所左右心態,事情得以妥善解決。

【念佛是無上良藥】:一聲佛號,阿伽陀藥,萬病總治,成佛尚且有餘,地獄之苦尚且能輕易救拔,何況病苦。病者念佛,切勿急躁求愈,需一心念佛,戒躁戒急,愚公移山,但有信心,功不唐捐,終會在冥冥之中受益,頑疾痊癒。

【念佛是裝在心裡的護身符】:若說輪迴路險,我們都是十惡不赦的壞人;若說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我們都是亟待挽救的好人。聲聲佛號,俗心幾漸趨近佛心,往昔業障,如雪融爐,災盡福來,佛號護身符裝在心裡,誰也偷不走,永遠不會遺失,最終都能得到解脫。

【念佛得鬼神敬畏】:賢良之人,受鬼神敬畏,然賢良之人道德有之,未然信願念佛。念佛之人,超越一般世俗賢良,是畢竟解脫之人,注定一生成佛。鬼神焉能不敬畏?鬼神充斥空間,人所不能見而已,一人念佛,諸多鬼神受益,能隨之念佛者,當下往生淨土極樂做菩薩,業障滯礙,不能誦念者,因聽聞佛號,亦得往生善處,自消業障。一人念佛,利益無量眾生,是施恩與眾,鬼神焉能不欽敬?

【念佛啟明智慧】:片頃念佛,即蒙佛光護照心靈,啟蒙心智,如撥穢雲,而見天日,看待事物,若釋然放下,若明見事理,做事不會做錯,有利於日常工作做出正確的決策。

【念佛得終極解脫】:阿彌陀佛以音聲度化眾生的法門,看似簡單,實則阿彌陀佛無量劫用流出的血超過四大海,堆積的白骨超過須彌山的苦行換來的。我們今生能夠念佛,亦是生生世世的福德積累換來的。福薄之人,莫說念佛,連一聲佛號尚不願聞,我們念這聲來之不易的萬德宏名,怎敢不念得沉甸甸的?通途佛法,修行艱難,非我等凡夫所能為,然阿彌陀佛慈悲至極,用極簡易之法,度脫難度眾生,凡具足信願念佛者,今生解脫輪迴有望矣。

佛陀種下解脫之樹,今日我們摘取現成的果實,這樣輕易的解脫之法,只有感恩流涕,加倍努力才是,錯過今生,一旦失卻人身,不知何日才能再遇淨土法門,何日才能解脫。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庭要祥和,關鍵靠這三個字

如果說家是一座房子,那孝就是地基,勤是房梁,恕是屋頂。

沒有孝,家庭就會不安;沒有勤,家庭就會敗落;沒有恕,家庭就會心散。家庭要祥和,這三點缺一不可,一個家庭的運勢福氣就藏在這三點裡。

01 | 孝致祥

「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之本,如果一個人連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心存感恩,那你還能指望他擁有什麼高貴的品格呢?

孝為萬德之首,在國人的觀念里,任何道德缺陷都可以追溯到孝心。「孝」就像數字「1」,如果缺少了這個「1」,無論在後面加多少個零都沒有意義。

曾國藩提出的修身養性「八德」中就有一德是「孝」,曾國藩把孝看得十分重要。

他在京城做官期間,總是時時寫信回去告訴父母自己的狀況,內容十分詳盡,甚至具體到與好友的聚會場景,以此來讓家鄉的父母親放心。

在曾氏家風的影響下,曾氏一門大都是孝順之人,家庭也因「孝」變得祥和。曾國藩的夫人歐陽氏,晚年雙目失明,媳婦郭筠時時服侍,達三年之久。


兒女要孝順首先要知感恩。父母作為一個家庭的主體,他們用無私的愛養育了下一代,用寬厚的肩膀支撐著家庭的重任,用辛勞的雙手操持著繁瑣的家。

我們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卻很少想到回報父母,甚至把父母的這種關愛當做理所當然。

孝順要懂得體諒,要有發自內心的行動。不要把盡孝當作一種負擔,而要把它作為一種不需要理由的責任。

不要把盡孝當做一句空話,而是要把它落實在生活的點滴里。平日里噓寒問暖的電話,空閑時間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孝」,做好了孝就是在為家庭添福氣。


02 | 勤致祥

沒有曾國藩自然就不會有曾氏一門的榮光,而成就曾國藩的恰恰是他的勤奮。曾國藩的一生是把「自己的肉身當成蠟燭,剁開兩節,四個端點,點燃四個火苗燃燒,在通往牛逼的仄仄石板路上發足狂奔」的一生。

個人的成功,家庭的幸福都要靠勤勞的雙手創造。咸豐四年曾國藩寫給諸弟的信中就說到:「家中兄弟子侄,總宜以勤敬二字為法。一家能勤能敬,雖亂世也有興旺氣象,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采。」

在曾國藩寫給兒子曾紀鴻的信中,也多次提及「勤」字,教育兒子:世間美好的東西或苦苦追求的東西無不是需要自己辛勤勞動獲得的。


勤奮是人生第一要義。人要想過踏實、安穩、祥和的生活,必須要勤勞。如果一個人養成懶惰的缺點,更多的缺點和毛病就會接踵而至。

許多人抱怨社會不公,恨自己生不逢時,給自己找各種理由消磨自己的意志,不努力自暴自棄,最終只能一事無成。曾國藩認為福禍雖由天定,但勤奮和努力是可以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勤奮一點,努力一點,收穫的就多一點。

家庭中要有一雙勤勞的手,只有勤勞才能獲得生命的意義,才能得到生活的保障,家庭也才能興旺不衰。如果一個家庭懶惰懈怠,即使坐擁金山銀山也會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03 | 恕致祥

子貢問孔子:您就告訴我一個字,學好這個字,這一輩子我就可以終身受益。孔子說:如果有這麼個字,那這個字就是「恕」。

曾國藩一生特別推崇恕道,「常以恕字自惕」,以溫柔、寬厚之心待人,讓自己與他人感到快樂,才是生活之道。

曾國藩曾說:「日富,日貴,日成,曰榮,日譽,日順,此數著我之所喜,人亦皆喜之。日貧,日賤,回敗,日辱,日毀,目逆,此數者我之所惡,人亦惡之。

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相互體諒,而不是指責。


家庭要想祥和興旺也需要家人間彼此體諒。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將寬容留給了別人,反而把最傷人的話留給了自己最親的人。

與家人相處說話不要太沖,對於生活中的瑣事,不要總是指責家人的不對,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親人的無心之過。

家不是講理論辯的地方,這裡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和理解。父母的某些想法和表現你可能不理解、不贊成,但你不能一概否定。孩子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好言好語溝通,別著急上火。

善莫大於恕,德莫凶於妒。小輩孝順長輩,長輩理解小輩,大家相互體諒,有話好好說,這樣的家庭何愁不能興旺呢?

心懷孝,身體勤,言有恕。把孝、勤、恕記在心裡,落在行動上,為自己的家庭修福積德,這樣我們的家庭才能祥和興旺起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虛雲老和尚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離不了衣食住三個字,這三個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飲食少了就饑渴,若無房子住,風雨一來無處躲避,所以這三個字一樣也少它不得。人道如此,其餘五道亦是一樣,飛禽走獸虎狼蛇鼠,都要安身住處,要羽毛為衣,也要飲食。

衣食住三事本來是苦事情,為佛弟子不要被它轉。佛初創教,要比丘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雖減輕了衣食住之累,但還是離不了它。現在時移世易,佛弟子也和世人一樣為衣食住而繁忙,耕田插秧一天到晚泡在水裡,不泡就沒有得食。春時不下種,秋到無苗豈有收?可見一粥一飯,來處不易,要花時間,費工夫,勞心力,才有收成。為佛弟子,豈可端然拱手,坐享其成。

古人說:「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樣,光為這三個字忙,還要為道求出生死。因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但修道這件事,暫時不在,如同死人。古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所以道人行履,一切處、一切事,勿被境轉。

修道如栽田,穀子變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飯。佛性如種子,眾生本性與佛無異,自心是佛,故曰佛性,這種子和秧稻米飯相隔很遠。不要以為很遠,就不相信這種子會成飯。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種子放在田裡,等它發芽變秧,這時間又怕焦芽敗種,錯過時光,就是說修行要學大乘,勿誤入小乘耽誤前途。插了秧以後要鋤草,等於修道要除習氣毛病,把七情六慾,十纏十使,三毒十惡,一切無明煩惱都除凈,智種靈苗,就順利長成,以至結果。

修行要在動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來閉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儀中,以戒定慧三學,除貪嗔痴三毒,收攝六根如牧牛一樣,不許它犯人苗稼。美女在前,俗人的看法是,前面一枝花,禪和子的看法是,迷魂鬼子就是她,眼能如是不被色塵所轉,其餘五根都能不被塵轉,香不垂涎,臭不噁心,什麼眉毛長,牙齒短,張三李四,人我是非都不管。

拾得大士傳的彌勒菩薩偈曰:「老拙穿袖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者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者消息,何愁道不了。」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也不爭人我,也不是做好漢。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這是一切處都修道。並不限於蒲團上才有道。若只有蒲團上的道,那就要應了四料簡的「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人生在世,人與人之間,總免不了說好說歹的,打破此關,就無煩惱。說我好的生歡喜心,就被歡喜魔所惑,三個好,送到老;說我不好的,是我的善知識,他使我知過必改,斷惡行善。衣食住不離道,行住坐卧不離道,八萬細行,不出四威儀中。

古人為道不虛棄光陰,睡覺以圓木作枕,怕睡久不醒,誤了辦道。不獨白日遇境隨緣要作得主,而且夜間睡覺也要作得主,睡如弓,要把身彎成弓一樣,右手作枕,左手作被,這就是吉祥卧。一睡醒就起來用功,不要滾過去滾過來,亂打妄想以至走精。

妄想人人有,連念佛也是妄想,除妄想則要做到魔來魔斬,佛來佛斬,這才腳踏實地,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此用功,久久自然純熟。忙碌中,是非中,動靜中,十字街頭,都好參禪,不要只知忙於插秧,就把修行扔到一邊為要。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虛雲大師:修行第一要有堅固心
如果用功的人,到了身心一如,靜境現前的時候,就要注意,不要裹腳不前。須知這是初步功夫,煩惱無明尚未斷除,這是從煩惱心行到清凈,猶如濁水澄成了清水,雖然如此,水底泥滓尚未去了,故還要加功前進。

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易者,只要你放得下,信得實,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難者,就是你我怕吃苦,要圖安樂,不知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尚且要經過一番學習,才能成功,何況我們要學聖賢,要成佛作祖,豈能馬馬虎虎就可成功?

  所以第一要有堅固心,因為修行辦道的人,總是免不了魔障。魔障就是昨天講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塵勞業境。這些業境就是你我的生死怨家,故每每許多講經法師,也在這些境界中站不住腳,這就是道心不堅固的原因。

  次之則要發長遠心。我們人生在世,造業無邊,一旦要來修行,想了生脫死,豈能把習氣一時放得下嗎?

  古來的祖師,如長慶禪師坐破蒲團七個;趙州禪師八十歲,還在外面行腳,四十年看一無字,不雜用心,後來大徹大悟,燕王和趙王非常崇拜他,以種種供養,至清朝雍正皇帝,閱其語錄高超,封為古佛,這都是一生苦行而成功的。

  你我現在把習氣毛病通身放下,澄清一念,就與佛祖同等。如《楞嚴經》云:「如澄濁水,貯於凈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你我的習氣煩惱,猶如泥滓,故要用話頭。話頭如清礬,能使濁水澄清(即是煩惱降伏)。

  如果用功的人,到了身心一如,靜境現前的時候,就要注意,不要裹腳不前。須知這是初步功夫,煩惱無明尚未斷除,這是從煩惱心行到清凈,猶如濁水澄成了清水,雖然如此,水底泥滓尚未去了,故還要加功前進。

  古人說:「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見未為真,若能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如不前進,則是認「化城」為家,煩惱仍有生起的機會,如此則做一自了漢也很為難。故要去泥存水,方為永斷根本無明,如此才是成佛了。

  到了無明永斷的時候,可以任你在十方世界現身說法,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任你淫房酒肆,生馬騾胎,天堂地獄,都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了。

  否則,一念之差,就是六道輪迴。昔者秦檜曾在地藏菩薩前做過香燈,只因他長遠心不發,無明煩惱未能斷了,故被嗔心所害,這是一例。例如你信心堅固,長遠心不退,則不怕你是怎樣的一個平常人,也可以即身成佛。

  昔日漳州有一貧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為是,無處問津,每日只做苦工,一日遇著一位行腳僧到那裡掛單,看他每日忙忙碌碌的,問他日常作何功課?他說:「我一天就是做些苦事,請問修行方法?」僧曰:「參念佛是誰!」

  如是他就照這位客師所教,一天在工作之中,把這「誰」字蘊在心裡照顧,後隱於石岩中修行,草衣木食。這時候他家裡還有母親和姐姐,聞知他在島岩中修行很苦,其母乃叫其姐拿一匹布和一些食物送給他。其姐姐送至島岩中,見他坐在岩中,動也不動。去叫他,他也不應。其姐姐氣不過,把這些東西放在岩中回家去了。但是他也不睬也不瞧,老是坐在洞中修行,過了一十三年,她的姐姐再去看他,見那匹布仍是在那兒未動。

  後來有一逃難的人到了那裡,腹中飢餓,見了這位和尚衣服破爛地住在岩中,乃進前問他,向他化乞。他便到石岩邊拾些石子,置於釜中,煮了一刻拿來共食,猶如洋薯,其人飽餐而去。去之時,他與之言曰:「請勿與外人言!」

  又過了些時,他想,我在此修行這許多年了,也要結結緣吧。如是走到廈門,在一大路旁,搭一茅篷,做施茶工作。

  這時是萬曆年間,皇帝的母親皇太后死了,要請高僧做佛事,先想在京中請僧,因此時京中無大德高僧,皇太后乃託夢於萬曆皇帝,謂福建漳州有高僧。皇帝乃派人至福建漳州,迎請許多僧人進京做佛事,這些僧人都把行裝整理進京,恰在這路邊經過。

  其僧問曰:「諸位師父,今日這樣歡喜到哪裡去啊?」眾曰:「我們現在奉旨進京,替皇帝做佛事超薦太后去!」曰:「我可同去否?」曰:「你這樣的苦惱,怎能同去呢?」曰:「我不能念經,可以替你們挑行李,到京中看看也是好的。」如是就和這些僧人挑行李進京去了。

  這時皇帝知道他們要到了,乃叫人將《金剛經》一部,埋於門檻下,這些僧人都不知道,一一的都進宮去了。唯有這位苦惱和尚行到那裡,雙膝跪下,合掌不入。那裡看門的叫的叫,扯的扯,要他進去,他也不入,乃告知皇帝。

  此時皇帝心中有數,知是聖僧到了,遂親來問曰:「何以不入?」曰:「地下有金剛,故不敢進來。」曰:「何不倒身而入。」其僧聞之,便兩手撲地,兩腳朝天,打一個筋斗而入。

  皇帝深敬之,延於內庭款待,問以建壇修法事。曰:「明朝五更開壇,壇建一台,只須幡引一幅,香燭供果一席就得。」皇帝此時心中不悅,以為不夠隆重,猶恐其僧無甚道德,乃叫兩個御女為之沐浴。沐浴畢,其下體瞭然不動,御女乃告知皇帝,帝聞之益加敬悅,知其確為聖僧,乃依其所示建壇。

  次早升座說法,登台打一問訊,持幢至靈前曰:「我本不來,你偏要愛,一念無生,超升天界!」法事畢,對帝曰:「恭喜太后解脫矣!」帝甚疑惑,以為如此了事,恐功德未能做到。正在疑中,太后在空中曰:「請皇上禮謝聖僧,我已得超升矣!」帝驚喜再拜而謝,於內庭設齋供養。

  此時其僧見帝穿著花褲,目不轉瞬。帝曰:「大德歡喜這褲否?」遂即脫下贈之。僧曰:「謝恩!」帝便封為龍褲國師。

  齋畢,帝領至御花園遊覽,內有一寶塔,僧見塔甚喜,徘徊瞻仰。帝曰:「國師愛此塔乎?」曰:「此塔甚好。」曰:「可以將此塔敬送於師!」正要人撤送漳州修建,師曰:「不須撤送,我拿去就是!」言說之間,即將此塔置於袖中騰空即去,帝甚驚悅,嘆未曾有。

  只因他出家以來,不雜用心,一向道心堅固,他的姐姐去看他也不理,衣衫破爛也不管,一匹布放了十三年也不要,你我反躬自問,是否能這樣的用功?莫說一天到晚,自己的姐姐來了不理做不到,就是在止靜後,看見監香行香,或旁人有點動靜,也要瞅他一眼,這樣的用功,話頭怎樣會熟呢!諸位只要去泥存水,水清自然月現。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經,可以讓身體得到休息

常聽有人說,工作太累了,沒有精力念經。這個是誤解。當你念經時,是最好的休息。

比如勞累,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實勞,一種是虛勞。實勞就是體力勞動,一般從事體力勞動,只要不過度,他身體都是健康的。因為生命在於運動,流水不腐,他一直動,全身氣血通暢,而且人在動時,妄念比較少。人的妄念消耗的能量最多。那虛勞就是看電視,看電腦,尤其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跟著電視情節激動,就相當於把自己的精氣神都衝掉了。所以,你看電視一天,什麼都不做,但是特別困。尤其有的人看電視睡著,這個習慣特別不好。

虛勞比實勞更加可怕,那就是人的妄念的可怕。比如人腦袋裡一直起男女慾念,它就會暗中消耗人的精氣神。雖然不叫人頭落,暗地叫人骨髓枯。就是指的這樣。所以念頭要清凈。人一起貪嗔痴,全身就其反應。比如貪財的人,看到錢財,全身流津。貪色之人,看到美色,就是體下流液。這在楞嚴經中有講到。

其實,當你念經時,其實是休息時。尤其是妄念減少,人體消耗的能量就減少。有的人長得特別瘦,又特別會吃,這就是妄念太多的緣故。人真正一天需要維持身體的營養的米飯,只要一碗而已,其他的都供給量妄念的馬達。

有的人念佛,念到一定境界,口中有甘露,肚子也不餓,感覺法喜充滿。其實這也是食的境界。叫做禪悅食。凡夫就是要段食,分段而吃,早晨中午晚上,每天都要吃。但很多都供給了妄念了。

念經時,是很好的止息妄念的想法。妄念一減少了,你自然就得到休息了。睡覺在道教叫做小死,暫時小死過去。就是全身放鬆後,人體自然和宇宙交流,得到天地能量。平常人的我執特別重,堅固妄想,妄念很堅固,就常常阻止了和天地的交流。

比如在中醫上講,人體的穴位,就是和天地交流的平台。但因為一直以來,人都在顛倒我執過於嚴重時,他身體就感覺猶如充滿了重金屬,垃圾的一個器皿。他和天地溝通的本能也越來越降低了。所以人越老,身體越來越笨重,越不好用。眼睛看不清,耳朵聽不請,這都是身體越來越渾濁了。

身體渾濁以後,精氣神也不濟。修行一定要修出一種清凈。很多人一誦經,就打瞌睡,就上廁所,所以說,誦經時,好比菩薩給這個身體倒甘露,倒進去後,身體先起各種反應。那都是排污的過程。

身體要清凈,第一先不吃肉,藥師經說的,要食清凈食。這個很關鍵。你好不容易念經清凈了一些,一吃肉進去,身體又渾濁了。身體一渾濁,腦袋就渾濁,妄念就多,消耗能量又特別多。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處,是一種靜美,也是一種修鍊

悟示弱

一個人太強勢,不管出發點是不是好的,定會受到傷害。

這種傷害幾乎無法挽回,所以很多人遍體鱗傷,因為不懂得示弱。示弱其實很簡單,在關鍵時聽從別人意見,關注感受,情商管理得體,讓人合作有安全感。示弱不是妥協,是更快達到目標,是偉大的。學會示弱,做熟透稻穀!

悟放棄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放棄的過程。

有所放棄,才能讓有限的生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沒有果敢的放棄,就不會有頑強的堅持。放棄是一種靈性的覺醒,一種慧根的顯現,一如放鳥返林、放魚入水。當一切塵埃落定,往日的喧囂歸於平靜,我們才會真正懂得:放棄也是一種選擇,失去也是一種收穫。

悟心境

人活的就是心境。

人生的許多變數,取決於天、地、人三才的運轉變化,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佳,則凡事自順。人的一生,小事無數,你能計較多少?人生的大事也只能盡人事以聽天命,常人豈能奈何?為小事而常介懷,不值;為大事而常悲戚,不該。所以,對於小事要開心;對於大事要寬心。

悟獨處

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凈化。
獨處,也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回歸自我。

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會潔凈,心智才會成熟,心胸才會寬廣。獨處,是一種靜美,也是一種修鍊。能夠在獨處時安然自得,才會在喧囂時淡然自若。

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裡人。

聰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後看;聰明之人,是戰勝別人的人;智慧之人,是調伏自心的人。修心當以凈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休必勞心。

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

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你怎麼待人,並不代表別人怎麼待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只會徒增煩惱;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好好珍惜,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

即使你再排斥現在的不愉快,光陰也不會過得慢點。所以,長點心吧!不要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要學會低調,取捨間必有得失,不用太計較。要學著踏實而務實,越簡單越快樂。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內涵和物質做後盾,人生就會變得底氣十足。

一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

執著於某一事或某一物,就會患得患失,煩惱也接踵而至;如能看開一切,心無掛礙,就會無所畏懼。人生往往是怕什麼來什麼,當你看淡得失、無謂成敗的時候,反倒順風順水、遇難成祥。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有一顆平常心,遠離混濁平靜如水,不為世間五色所惑。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事情,我們只能欣賞,遠遠地,終也無法走近,最後,選擇走開。

總有一些感情,我們只能體會,默默地,終也無法接受,最後,選擇離開。輪迴的路上,選擇與命運相連,放棄與生活相關。人生,就是於選擇中,走向新的生活,於放棄間,得到解脫自在,然後,繼續前行。

許多人常喜歡研究「說話之道」,以便在為人處世中遊刃有餘。

其實,最好的說話之道,不是學習怎麼說話,而是怎麼做人。人做得比較善良、誠懇,就算語言拙劣一點,大家也會喜歡你;如果心腸不好,就算嘴巴再會說,別人被矇騙了一時,也不會被矇騙一世。

所以,言為心聲,學說話不要捨本逐末。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五種人多念《地藏經》, 效果不可思議!

誦地藏經有不可思議功德,功德迴向極其巨大。可以迴向十方一切眾生,消除自己的業障,懺悔宿業,以及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超拔他們。地藏王本願經適合很多人群誦念,只要發心去念,就自會有無量功德。而以下五種人最好還是多念念地藏經,去凈化自己!

1.惡業重的人要多念地藏經。現在人都覺得很苦,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心被煩惱、惡業捆住了,打不開,所以要轉念過來。如何把心從惡業中解除出來,那就是念誦《地藏經》,這是一部清理我們內心垃圾的佛教經典。心中有苦,就是心中有地獄,我們心裡有解不開的結,所以通過念誦《地藏經》將心中不好的念頭轉化為正氣。

2.孝順的人要多念地藏經。百行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一切福德的源泉。地藏經是一部佛門孝經,地藏菩薩是最孝順父母的一位菩薩,多念《地藏經》你會慢慢明白經中所說孝順父母的道理,這個「孝」字是如此重要,你要是孝順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子女也會孝順你;相反,你要是不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會孝順你。念誦《地藏經》能夠讓我們學習地藏菩薩孝順父母的精神,也能積累我們的福德,把誦經的功德迴向給父母也功德無量,事事皆順。
3.懷孕的人要多念地藏經。孩子投胎到這個家庭都是有一定緣分的,無論是善緣還是惡緣,母親都應該在懷孕的時候修清凈心,修福德,讓胎兒深深種下善的種子,種善因得善果。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多念《地藏經》,能為小孩消除業障,讓小孩接受地藏菩薩的加持,每天都堅持念誦一遍,以後小孩也會很聽話、孝順的。

4.睡眠不好,經常做噩夢的人要多念地藏經。睡眠不好會影響自己的精神狀態,甚至有些人還會經常做噩夢,夢見惡鬼、夢見死去的親人等等,這時可以通過念誦《地藏經》為他們超度祈福,這樣噩夢就會慢慢消除。
5.沒有安全感的人要多念地藏經。沒有安全感是因為沒有依靠,我們只有找到了依靠才不會覺得害怕。古印度研究和觀察人體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他們觀察到人體有三脈七輪,影響一個人的安全感就是海底輪,海底輪有連接大地和父母祖先的能力。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生不能治你的業,菩薩能轉你的業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夢參老和尚 講解

四無量就是慈、悲、喜、舍。慈就是經常的愛念眾生,給眾生的快樂。愛念眾生就是,一切菩薩常求讓眾生得樂。菩薩的心,能緣緣於所緣,讓眾生都得到無量快樂。菩薩能緣的心,緣於一切眾生,讓他們都得到快樂,這叫慈。

咱們經常念慈悲喜舍。悲呢,哀憫的意思,哀憫眾生所受的傷害。苦啊,把這個傷害的心,給他拔除了、轉變了。就是菩薩憫念眾生受種種的苦,把他這個給他轉變,拔除他的種種苦,這叫悲。常懷拔濟眾生的苦,令他脫苦得快樂。

如果你常念,念菩薩,你的病不要找醫生治,有些個病醫生治不好的。醫生治的是病,醫生不能治你的業。病是業感,你念菩薩來救你,菩薩能轉你的業;轉你的業,病就消失了,這是悲。

喜呢,離了苦了,得了快樂了,不生歡喜嗎?心裡安定愉悅。苦逼迫你,你坐立不安。那歡喜了,心裡生歡喜,愉悅,那你心安了。心安了,你修道。

這個舍,咱們過去念舍掉的舍。說菩薩對於他所緣念的眾生,沒有憎恨也沒有愛。不對這個眾生憎恨,對那個眾生愛,不是這樣子,他是平等平等。舍什麼呢?沒有憎愛心。咱們以前舍,那個舍掉的那個舍,還得加個提手,形容詞。說菩薩的喜舍,他沒有憎愛心,平等平等,決不捨棄一個眾生,無憎、無愛、無瞋,無恨、無怨、無惱,這才是舍。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爲何要修地藏法門

◎成觀法師

1、爲何要修地藏法門?

首先,就是許多大師都提倡大家要修地藏經與地藏法門。像淨土宗的蓮池大師曾經閉關修學地藏占察法門,而且他一輩子都修持地藏法門。另外,律宗的弘一大師,他被尊爲律宗的祖師之一,他也提倡修習地藏法門。爲什麽?因爲地藏法門可以滅罪、減輕我們的業障,如果此後要修習其它法門,也比較沒有障難。淨土宗的祖師提倡此法門的原因,是因爲它能幫助修行,作爲念佛的輔助法門。因爲一般人念佛,常常有很多障礙,不能攝心專念,所以須要有一個輔助的法門,來幫助念佛成就。而且若修地藏法門,就不虞堕落三惡道,至少可以生於人、天,修得更好的話,甚至可以成爲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重要資糧,所以大乘佛法中不論哪一個宗派,都提倡修習地藏法門。

第二個原因:

修地藏法門可以增長我們的善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根。信心很難建立,尤其是對于六道的信心:因爲我們仍是凡夫,缺少智慧,無法以慧眼照見,故難生信,因此必須具有甚深善根才能于此而得信入。然而,如果修地藏法門,借着地藏菩薩的加持,就能令你不可思議地生起信心。再者,六道是佛教最基本的教義,如果於六道不能信受,則於全體佛法便都不能信入;甚而以爲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都不是真實的、都是神話一般,用來騙誘我們行善。但如果你誦地藏經或修持地藏法門,你就會不可思議地産生信根,相信佛所說的每句話都是真實的誠諦之語,這是由於你誦經的威力而令你業障消除了,才能生出信心。

第三個原因:

修習地藏法門是爲了要滅罪。無量劫以來,衆生大都做了很多壞事。雖然不一定是殺人放火的大惡,但是殺、盜、淫、妄語、飲酒,貪、瞋、癡這些,都是壞事,都是惱害自他的惡事。什麽是惡呢?佛經上說:可以令人起煩惱痛苦的事,皆稱爲惡事。我們之所以會覺得人生不快樂,是因爲心中有貪、瞋、癡,嫉妒、毀謗等等這些惡念,再發動身口去造種種惡事,去惱害他人,並且也令自己起煩惱,故這些事都稱爲惡業或罪障。我們無始劫來所造的惡業罪障無量,但若能念誦持地藏經,便可很快就消除掉:這一點,你自己也會感覺得到的。

第四個原因:

念誦地藏經能令人不堕落三惡道:這對衆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爲不堕惡道三塗,生於人天,才能有因緣福德學佛,成就菩提。

第五個原因:

修持地藏法門會增長世間的福報。我們看地藏菩薩像,不論是雕塑或是畫像,他一手握錫杖,一手持寶珠;有些造形中,雖不持錫杖,但也一定會捧一顆寶珠,那顆寶珠稱爲如意珠或摩尼寶珠。稱爲如意珠的原由是:因爲地藏王菩薩在因地修行時,曾發過大願,要滿足一切衆生的願望。所以你只要如法照經中所說去修,很快就能滿你所願。

第六個原因:

地藏王菩薩是諸聖所贊歎的:一切諸佛菩薩都贊歎他。地藏經是很特殊的一部經,經文自始至終佛都一直在贊歎地藏菩薩,而且十方世界諸大菩薩及諸天鬼神也都齊來贊歎。一般的經典都是菩薩贊歎佛世尊,至於佛贊歎菩薩的則非常少見;地藏經正好相反,一開始是佛在長行中親口贊歎,最後還用偈頌、詩文種種贊歎,乃至于觀世音、普賢、虛空藏等諸大菩薩,以及天龍八部、諸天護法都贊歎護持地藏王菩薩。爲什麽呢?簡而言之,因爲地藏菩薩非常慈悲,特别照顧業障深重的衆生:越是無能的衆生,他越照顧。佛法中所有的法門之性雖說是究竟平等的,但其相仍依衆生之根器而有高下之别:有的法門適合根器較高的人修學;有的法門即使小根器的人也能修學。而才能低下、業障較重的人則最好依地藏菩薩:他就像是放牛班、弱智班、或是特教班的導師一般,業障最重的學生就由他來教。而末法時期、罪障深重的我們,大多屬于放牛班,才會一再留級,輪轉至今而不得出。釋迦牟尼佛在經中,一再交代地藏菩薩說:「我入涅槃後,所有末法衆生都交付于汝」。這有如一位父親臨終時交代遺言,囑咐長子,托付弟妹一般。因此地藏菩薩秉佛敕令,度化末法衆生,須至彌勒菩薩成佛時,才會將重擔卸下、交付給他;因此可以說,地藏菩薩是無佛時期最爲慈悲、感應最快的一尊菩薩;而現在我們都屬于他的法化之下。

因此依經而言,末法時期,若要修行,一定要先修地藏法門,這是佛親口交代的。不論是修淨土念佛法門、或禪宗坐禪、或是修密宗持咒也好,任何宗派行者,一開始若不修地藏法門,絕對很難修得下來,這一點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因爲我是過來人:許多年前,我于初發心時,勇猛修學,佛教的每一宗我都會努力去學,然而有一點我始終無法突破——那就是:六道真的有嗎?這個問題,也就是輪回真的有嗎?如果沒有六道,就不會有輪回:若無輪回,便無須修行了!——反正一了百了,故人只要及時行樂,求得一時一世快樂就好了:如此即成爲享樂主義者;而且也因此而不信因果,乃至會破因果,變成什麽事都敢做:因爲既無輪回,即無來世果報;若無果報,便任何惡事做了都不怕,所以賣國通敵、作奸犯科、捲款私逃等昧着良心的事都做得出來。人若有因果的觀念,就不敢作這樣的事,甚至任何惡事都不敢作。所以說「六道輪回」是佛法的根本,不僅是修行的根本,即使凡夫人在世間想作個好人、作個踏踏實實的人,也都要有善惡及因果的觀念。否則一切善行及修行都將與他絕緣。爲什麽?因爲不信因果之人,依佛經言,即成爲斷善根種性的一孱提人(信不具者)。

一般而言,中國人或東方人比較有過去世的觀念。譬如我們碰到一個投緣的人,會說我可能過去世跟你有緣。其它的宗教,以基督教而言,他們只相信今世及來世,但卻不相信過去世,因爲他們認爲一切都是上帝耶稣基督創造出來的;因此他們的教義中說:在上帝創造萬物之前,什麽都沒有,所以衆生沒有過去世,只有現世及未來世;且依其教義,必須有來世,因爲若無來世,人就無法得救(他們的教義中,只有人道才能得救)。他們用未來這個抽象觀念,來架構天堂與地獄。天堂及地獄,以世俗的觀念來看,就是獎與懲:好人予以獎賞、壞人施以懲罰,而其所謂善惡獎懲則全都是依上帝的旨意(恩典),不須任何理由。而佛法則完全不一樣,佛法以三世來闡釋因果關係。三世猶如一條時間之流,無止無盡,無始無終,循回不已。有人可能會說:河流是有個源頭的呀!譬如說長江源自于唐古拉山,山上無數的小溪流,彙集成許多大支流,合注成長江,最後流入大海——豈不是有頭有尾嗎?表象看來如是,其實並無!看來似有,但仔細分析起來,則無頭也無尾。怎麽說呢?唐古拉山上的小溪流從何而來呢?從山中的泉水而來!而泉水又從何而來?李白有句詩說:黃河之水天上來。試問天上的水又從何而來?天上之水從地面來!因爲地表上的水經過太陽光照射,蒸發而上,成爲雲層,雲層遇到冷空氣則凝結成較重的水滴,此水滴下降成雨;接着,雨水落在山上、彙集成涓涓細流;涓涓細流再聚爲小溪澗;小溪澗輾轉彙聚而成大河;大河最後奔流入海;大海水又復蒸發向上,成爲雲層……如此循回往覆,周而複始、無始無終。世間小智之人,由表象見之若有頭尾,實際上是依表象斷章取義所生的分别!如此一分析便知——人生亦有如長江等大河的形成一般,循回往覆,無有終竟;而凡夫之人但見其現世表象,莫測其去來二世,而妄作種種分别取著。

現在再回頭來講三世。以凡夫之智所見三世,則宛若具有過去、現在、未來三種差别,但實際上三世的分别也是沒有的。就看你站在什麽角度來論斷:你若站在現在這一刻來看,昨天就是過去,明天就是未來;若站在昨天來看,則前天成爲過去,而今天則成爲未來。這個時間的分法,完全取決于你所設定的點而定:以邏輯學來看,並無確定的一個點可稱爲現在——正當你說出現在這個詞的第二個剎那,那個現在已經消失無形了;所以嚴格而言,根本沒有現在這一刻存在。希臘有一個大哲學家畢達格拉斯( Pythagoras )曾經說過:當我把一隻腳伸入河中洗滌之後,再舉出水面,這同時就有二件事情發生——第一,先前的那一隻腳與舉出水面後的腳,已經不是同一隻腳了;第二,先前的河流與舉起腳後的河流,也不是同一條河流了。以佛法而言,畢達格拉斯在此所要表明的,即是極言無常之迅速。順便提到,畢達格拉斯即是畢氏定理 (a2+b2=c2)的創始人(他是公元前六世紀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與數學家)。與此相類似而更進一步的說法即是:彼時之我與現前之我,已非同一個『我』,故並無一個真正實際的『我』可得。這跟佛所說的很接近:在時間上來說,並無確定的過去、現在、或未來之相可得:從空間而言,亦無一真正、確定的東西南北可得,全看你站在哪個方位而定。若以有情衆生而言,則並無一個確定不變的我相可得,因爲此我之相變化迅速無常。佛說三世的觀念,現在爲依過去而來,而未來則依現在而存在,想要圓滿了知一切法相的道理,必須要有正確的三世之觀念;由有正確的三世之觀念,才能了知一切法之因果關系。而這因果則是抽象的邏輯概念:若以過去爲因,則現在是果:以現在爲因,則未來是果:如是因、果,果、因……循回往覆,有其因必有其果。而一切法中的是非、善惡,也都有其因果存在,此即爲佛所說的:「如是因、如是果」,在邏輯上有其必然的關係。所謂的修行,即是以所了知的三世因果之理,應用於凡夫六道輪回及聖賢斷惑證真的事相上:若佛弟子在事相上不能成就信解,而於理上又不能了悟通達,在此情況下,想要開智慧,便須要先消除業障,從根本修起,先修地藏法門作爲入手之處。所以想要于今世修學佛法真正有所成就者,必須如是以地藏法門從根打起,方能於事上得真信解、理上得正通達,將來才可望達于理事圓融,成辦…「一真法界」修行大事。

2、修持地藏法門有何好處

修持地藏法門到底有哪些好處呢?依照佛在地藏經中所開示的,總共有二十八種利益,以下逐項解說。

一者天龍護念。

若修地藏法門,天龍護法會常常護佑你,令你免于一切災難。

二者善果日增。

若修地藏法門,你所修的一切世間及出世間的善事,其果報便得日益增多。

三者集聖上因。

若修地藏法門,在修行上,便可積集聖道增上之因。

四者菩提不退。

一切衆生,要發菩提心很困難,但退道心卻很容易;而佛說任何人只要修地藏法門,便能確保其菩提心永不退轉。

五者衣食豐足。

任何人只要老實修習地藏法門,或念經、或念聖號、每天至少念經一部、一卷、或一品(依你的時間而定,多多益善),或亦可加上每日至少念一千遍地藏菩薩聖號(念南無地藏王菩薩、或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要虔誠、專心地念,一邊開車一邊念,或邊看電視邊念的則不能當作「功課」,不能算數,必須在佛堂或佛菩薩前先焚香、禮佛三拜,然後端坐或長跪,專心誠意地念,才能算數。如此,三年念滿十萬遍,保證衣食無虞(若每天多念,則更快滿願)。

六者疾疫不臨。

誦地藏經之人,不會罹患重大疾病,不會得愛滋病等惡病,但風寒小疾等不包括在内。

七者離水火災。

修習地藏法門者,不會受到水火之災。

八者無盜賊厄。

修地藏法門者,不會遭到盜賊之厄,有若安裝了天然的保全系統。

九者人見欽敬。

這一點對一般世人來講很重要,因爲衆生都有榮譽感或虛榮心,喜歡受人尊敬,爲人所敬之人則是世上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承其福力,能遠離禍害屈辱。

十者神鬼助持。

受持地藏法門之人,不論善鬼神、惡鬼神都會發願護持此行者。(以此點而言,地藏菩薩有如國安會會長或警察總監一般,統轄黑白兩道、陰陽兩界、及一切天龍鬼神都在他轄下。)若有人夜晚睡時被鬼壓、被扯頭髮等,若修地藏法門,這些現象就不會再發生。

十一者女轉男身。

一般而言,女衆修行比較辛苦。依佛所制戒律,男衆可以獨自一人至深山修行,女衆則不可以,這主要是由于安全的考慮。有些女衆會貪着我相,覺得女身較美,故她們來世還想再成女身;但若有女人真的厭患女身種種不便與弱點,修持地藏法門,來世即能轉生男身。

十二者爲王臣女。

女衆今世若修地藏法門,來世即可貴爲公主、或官宦大臣之女,享受榮華富貴。

十三者端正相好。

女衆若修地藏法門,來世生爲女身時,即得相貌端正、莊嚴,一般世間的美麗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十四者多生天上。

若人修習地藏法門,生生世世將得常生天上成爲天人,享受天人之福報。不過修行人最好不要只發願生天,應當發願得常生佛國淨土,以修行菩提。

十五者或爲帝王。

若人修持地藏法門,來世則得貴爲一國之尊,享受一世尊榮富貴。

十六者宿智命通。

受持地藏法門者,若修行好的話,今世來世可得宿命神通。

十七者有求皆從。

若人修行地藏法門,其一切所求皆得順其意願。

十八者眷屬歡樂。

這對世人來講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家中眷屬會障礙你修行,你可誦地藏經回向給他們,便能感得他們敬信三寶、眷屬和樂。

十九者諸橫消滅。

若人修持地藏法門,便不會遭遇橫來之禍,譬如車禍、毒蛇、猛獸、蟲咬、噎死……等等橫逆之害。

二十者業道永除。

若人修習地藏法門,來世便不再受輪回之苦。

二十一者去處盡通。

若人受持地藏法門,勇猛精進,得其法要,通達精義,則其所到之處,便皆能自在無礙,無不通達。

二十二者夜夢安樂。

若修持地藏法門者,夜晚睡眠時,不會做惡夢。

二十三者先亡離苦。

一般人家中如有祖先或亡靈未超度,若能請有修行的出家衆,或由眷屬自己,至誠誦地藏經回向,感應最快,先亡速得超度、離苦得樂。

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若人修習地藏法門,即生生世世皆得常生富貴之家,受大福報。

二十五者諸聖贊歎。

受持地藏法門之人,諸佛菩薩都會贊歎你能如是虔誠、認真地修行,故深得佛菩薩護念,修行無不成就。

二十六者聰明利根。

若人修習地藏法門,精進修持,於其業障消除之後,自然而得諸根銳利,聰明慧達,通曉佛經,悟入佛理。

二十七者饒慈愍心。

人之所以會作惡,令他人煩惱,都是由於沒有慈悲心的緣故。我們早齋時所念的臨齋儀中有一句話:「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凡夫人若慈悲到了極點,就如同菩薩一般,得以一切無礙。爲什麽我們稱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悲即無我——人若能處處爲別人著想,當下即忘我、而達於無我。例如看到有人溺水或陷於火宅之中,不顧一切,捨身救人,此人當下即如菩薩;若稍有遲疑,即成凡夫。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爲衆生而修行就是行菩薩道,爲自己而修行,則不是真正發大菩提心。一般凡夫人若能受持地藏法門,便得不思議地、很快地發起大菩提心、入菩薩道,感應迅速不可思議。

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若人受持地藏法門,必得大悲心;以發大悲心故,則必能真發大菩提心;以依大菩提心而修行菩薩道,故將來畢竟成佛。

由於受持地藏法門有如是等佛所說的無量功德福報,有智之人當於今生努力受持修行地藏法門,速得己利,並得利他,悉皆安樂,乃至證悟上果,成就無上菩提。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八日講於臺北《大毘盧弘法院》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九日三校於美國密西根,遍照寺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地藏聖號,讀《地藏經》的,一定能成佛(夢參老和尚)

《地藏經》二十八種利益

《地藏菩薩本願經》
夢參老和尚 講解

【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佛答覆虛空藏菩薩的問,說你要如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分別說之,就是什麼樣情況得什麼功德,一一說明。凡是念《地藏經》的、持地藏名號的都能得到利益,總說有二十八種。

假使在未來末法的時候,有發心的、做善事的、想讀《地藏經》的,乃至於見過地藏菩薩形像的,聽到《地藏經》又能夠讀誦的,對《地藏經》、對地藏菩薩,或者香、華、飲食、衣服、珍寶來供養地藏菩薩,或者是讚歎地藏菩薩功德,讚歎《地藏經》,一共得二十八種利益。

「一者,天龍護念」。這指人說的,天龍就得釋梵護念,梵天釋梵護持這個天龍,天龍又護持人。這個龍不是大海的龍,這是護法龍。第一種。

二種,「善果日增」。聞到《地藏經》,乃至念地藏聖號,他每天的善果增長。善因增了,自然就得善果了。

聞到是因,念《地藏經》是因,見地藏像是因,但是他感果就成就了,得到天龍護念,什麼災難都沒有了,遇難成祥。他所做的善事,善事愈多,善果愈增強。他把成聖的因積聚了,將來一定能成聖人,能成佛了,成就一切聖因,成佛的聖因。

第四種,「菩提不退」,直至成佛。

第五種,現生的生活當中衣服豐足,綽綽有餘,不會缺衣服穿的。

任何災疫臨不到他頭上,像傳染病一切災害都沒有。

水災火災都離除了,也沒有盜賊的困難,不會遇到盜賊。

同時人家看見他生起恭敬心、讚歎心,人見欽敬。

諸神鬼神都來助持他,就是護衛他。

假使若是女身,女人不喜歡女身,可以轉變為男身。

若是女人,經常作國王、大臣的女兒。

十三,「端正相好」。

十四,「多生天上」,在人間都很少。這僅僅是聞到《地藏經》,見到地藏像,能夠讚歎就獲得這樣的利益,還沒把你修行算到裡頭來。

十五,或者成為帝王。

十六,或者有宿命智,知道自己過去生,得到這種神通,是念地藏菩薩修行得到的感應的。

十七,凡有所求皆能滿足,所願必成。

十八,「眷屬歡樂」,闔家人平平安安的、愉愉快快的。

十九,「諸橫消滅」,飛災橫禍,意外的禍害絕對沒有。

「業道永除」,不會再墮三惡道了。這個業道指的是三惡道說的,不會再墮三惡道了,永遠除掉了。

二十一者,」去處盡通」。這包括你修道,你想修道一定都能通達。護法神的護法,加上自己的精進,就是不會退墮的。去處,就是想修道的去處。在人間,你要想到哪去,你念念地藏菩薩聖號,災難沒有。 「夜夢安樂」,二十二種所感的果報,夜間都做好夢。

二十三,「先亡離苦」,你要修行,念地藏菩薩,念《地藏經》,你的過去的先人,一子得道,九祖生天,就是你所有的你的家族的先人,他們都脫離苦難了,離開苦難了。

同時依這個福德,把你過去生所積的福德,生生世世的依福而受生。

二十五者,」諸聖讚歎」,因為你是善人了,行善了,修道者了。

二十六者,」聰明利根」,有智慧。

二十七者,」饒慈愍心」,饒益一切眾生,有大慈大悲的心。那你饒益眾生,大慈大悲度眾生,畢竟成佛。

第二十八個願,決定能成佛。念地藏菩薩聖號,讀《地藏經》的,一定能成佛,這個只是在人輪當中。


佛跟地藏王菩薩說要是未來世,也就是指我們的當機眾,現在的我們都是這個法會上未來世的當機眾,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到地藏的形像(地藏王菩薩的形像怎麼樣塑的都有,有的立像,有的站像,有的光頭,有的拿錫杖,各種形像不一樣。)

「及聞此經」,此經就是《地藏經》。「乃至讀誦」,不僅是聽,而且還能讀,照著經本念,背著經本誦;更以香華、飲食、衣服、珍寶來布施供養或者讚歎,稱讚地藏王菩薩的功德;「瞻禮」,就是頂禮。如此,就能得到二十八種利益。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念【地藏經】前,能做如是發願:

「祈願地藏菩薩加持,我誦《地藏經》的聲音響徹法界,尤其是天上眾生聽聞能天福增長,讓鐵圍山內所有地獄眾生聽聞,讓娑婆世界所有閻羅天子和諸大鬼王管轄的地府內的鬼道眾生能聽聞,讓一切孤魂野鬼都能聽聞。聽聞我誦經聲音後,地獄火焰化紅蓮,痛苦消除,離苦得樂。」

好了,你就開始念《地藏經》,地藏菩薩加持你的念經聲音,傳到法界,傳到地府去。你就是代佛宣化,那你念經時,就知道,不是為我一個人念。而是代地藏菩薩宣化給鬼道眾生聽。

如果沒有發願和祈求,聲音也達不到地府。那如果有祈願呢,地藏菩薩會加持你的聲音,傳到地府。眾生有感,地藏菩薩才有應。這叫做不可思議。

大家知道佛的音聲可以傳多遠呢?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就去試探佛的音聲遠近,就飛啊飛,結果飛到了另一個國土。那裡的佛和弟子們在吃飯,那個佛土的眾生,身高都很大,舍利弗到了那個佛土,身高和他們一比,就好比昆蟲。那個弟子說,佛,怎麼有一條蟲子。那個佛土的佛就說,他不是一條蟲子,他是娑婆世界的釋迦佛的大弟子舍利弗。舍利弗問說,他想聽釋迦佛的聲音能傳多遠,那尊佛就告訴他,你是無法測到佛的音聲的,佛的音聲傳多遠,唯有佛才能知道。

你要是念經,你通過地藏菩薩加持,你的聲音能傳多遠,你無法測量。連智慧第一舍利弗都無法測量,唯有佛能知道。這叫做不可思議。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宣化上人:貧窮疾苦、多做惡夢,應至心恭敬稱念地藏菩薩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乃至於睡夢中。悉皆安樂。】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所有的人。“衣食不足”:想要穿衣服,也沒有錢買新的;想要穿舊衣服,又都爛了。或想要找一件舊衣服,也沒有法子找得到。吃的東西,吃飽了一頓,或者不知隔多少天,才有第二頓可以吃,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想要求什麼,也求不得。連衣服飲食都沒有,你說其它的事情更辦不到了。乖願,就是違背他的願力,與他的願力相違背。

  “或多病疾”:或者常常生病,或者去做工、做生意,或者想法子得到一點錢,以為夠幾個月的生活,孰不知就生病了。生病,請醫生要錢,吃藥也要錢,住醫院更要錢。因為沒有買保險的這筆經費,所以也沒有買保險。這樣一有病,把身上所有幾個錢都用了。錢用完了,病也好了。病好了,再去想法子找錢。錢找來了,又病了,這叫多病疾。為什麼這樣呢?這就是業障。

  “或多凶衰”:凶,是不吉祥、凶相。衰也是不吉祥的,令一切事情,就是什麼事情都不好。“家宅不安”:家裡頭的住宅也不安。不是這個房子不安,是人在這個房子裡頭住了不安。“眷屬分散”:這個家庭骨肉分離,不能常常聚會在一起。“或諸橫事”:或者有很多的橫事,“多來忤身”:多來對這個身體不好,多來忤逆這個身體,不順著這個身體。譬如你想要沒有病,它就生病了。這叫多來忤身。“睡夢之間”:或者在睡覺的時候,或者作夢的時候,“多有驚怖”:例如前幾天講作夢,夢見有人來殺自己,有人拿槍來打自己。又有自己正走到一個山底下,啊!山上有幾百噸、幾千噸的大石頭,從山上滾下來,幾幾乎砸死自己。或者走到牆底下,牆就倒了,把自己也幾幾乎壓死了,在夢裡邊嚇得全身都出汗了,嚇得不得了。

  “如是人等”:像這一類的人,“聞地藏名”:聞見地藏菩薩的名字,“見地藏形”:見地藏菩薩的形像。“至心恭敬”:要生至誠懇切的心,恭恭敬敬的,“念滿萬遍”:念地藏菩薩一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這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就一點一點的消滅了。“即得安樂”:就得到安樂,以前是不安樂,現在因為念地藏菩薩名念滿萬遍,也都安樂了。以前是衣食不足,沒有衣服,也沒有吃的東西,現在衣食豐溢,都夠了,什麼都有了。“乃至於睡夢中”:乃至於在睡覺夢寐之中,“悉皆安樂”:都非常安樂。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夢參老和尚

我們想要消除我執,必須得到解脫,這就叫智慧。「無我」得有智慧,沒有智慧,處處把我擺在第一位,沒想到別人。

菩薩不是這樣,而是「一切眾生就是我,我就是一切眾生」,所以他度一切眾生,乃至曉得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如夢如幻。

有人問說:「地藏菩薩如果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菩薩恐怕成不了佛了?」我說根本沒有眾生,地藏菩薩眼裡沒有眾生,他終日度眾生不見到眾生相。《金剛經》說得很清楚「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如果菩薩要有眾生相的話,他就不是菩薩了。 

不過這種道理,我又說得深了一點,大家在這裡就要參一參啦。佛教啟示的方法,會提出很多問題,你自己要用你的思想去會,等你會得了,這叫開悟,但不是叫我們一下子開悟了。

現在大家皈依三寶之後,大家開悟的程度不同,今天明白這樣了,明天明白那樣了,積累多了,小悟變大悟,你就真悟了,真明白了。到真明白了,你就真正快樂了,你的身、口、意三業絕不是造惡業,也絕不泯滅因果,絕不做一點點壞事。 

要是做了壞事,一定受惡報,如果能達到一切因果泯滅的時候,到什麼時候一切因果泯滅了?就是「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但是你的心能夠沒有一切事物,真能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就成功了。

在你沒達到這種境界之前,你造的善業、善緣,順著你的法性,能使你很快的開悟。你要是做惡業、惡緣,它是違背法性的,越走越遠,跟你的性體越走越遠。 

這是第一個,為了要得到「無我」的智慧,要皈依三寶。這就是皈依三寶的因緣。因此要皈依三寶,皈依三寶後,這些就具足了,這是對自己來說。要是對他人來說,我們最關心的就是父母,或者你自己的子女。一切有情眾生,在大乘經典裡頭說都是我們的父母,你不能傷害一個眾生,眾生都是你的父母,有過去的父母,還有你未來的父母。

你要令這一切父母的有情眾生都能離苦得樂,你得皈依三寶。你自己必須解脫,你有了解脫的智慧,你才能引導別人去解脫;如果你沒有這個智慧,你怎麼勸別人解脫呢!你必須自己先解脫了,先要有了這種智慧,才能夠利益別人,這就要有大悲心。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本願經》 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地藏菩薩本願經》,屬於地藏三經之一,經典集合了所有宇宙的力量,集合了所有佛、菩薩、天、地、鬼王等的一切力量。

本經敘說地藏菩薩之本願功德,及本生之誓願,強調讀誦此經可獲得不可思議之利益,消滅無量之罪業。

一、得福得慧,離開苦難。
地藏法門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念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依經中所說如法而行。得福得慧,離開苦難,充分體現地藏菩薩偉大的拔苦精神。

二、能度父母眷屬。
地藏菩薩過去世為婆羅門女時,母親信邪,不信佛法。那時聖女,勸母親能行善積德有正見。佛告訴我們對於父母,最孝敬是勸父母能學佛法作福,雙親也能證聖果。還有我等修地藏法門,父母也能得益解脫快樂。

三、能使貧窮成富貴。
地藏經中佛說,有人衣食不足,求不如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只要行善和念菩薩名一萬遍,那些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恆得富貴。

四、能得相貌圓滿。
有人相貌醜陋,多於疾病。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那人千萬億生中,相貌圓滿。佛告訴我們學習菩薩忍辱、利益眾生就會相好光明。

五、能使學者不會墮於惡道。
有人造作菩薩像,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佛告訴我們禮拜菩薩形像,遠離貢高我慢心,雖處末法而不墮惡道。

六、能使學者不受橫死諸難。
地藏經中佛說,有人能對菩薩像前,歌詠讚歎,香花供養,勸導一人多人共學。那人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被他聽到,更不會諸橫難加害其身。

七、能度大煩惱的人。
地藏經中佛告訴我們,來參加這場法會的人數,用佛眼看都不能盡數。這些都是地藏菩薩從久遠劫那麼長的時間以來,度化讓他們離苦得樂的人。說明菩薩不怕辛苦,只要修地藏法門,不管多麼煩惱的眾生,菩薩都會去救度他們。

八、能度我們歷生親朋眷屬,也能使我們遠離惡夢。
有人夢見鬼神悲啼愁嘆,都是過去生父母弟妹夫妻眷屬,在惡道受苦,未得出離。我們在佛菩薩像前,讀此經或請人讀三遍,或七遍。那些惡道眷屬,我們讀經後他們就解脫了。而我們夢寐之中,永遠就不會夢見。

九、能使下賤改變為尊貴。
地藏經中佛說,有下賤人,要知道那是前世的罪業很重,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一萬遍。那麼這個人今生以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

十、能使久病的人速好,如果世緣已盡會速得往生。
地藏經中佛說,有病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能。為了病人,拿病人心愛之物出來施捨,要開示讓病人知道並情願施捨,病會很快好起來。如果世緣已盡,會速得往生,不受痛苦,命終之後,宿殃重罪,永得解脫。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見惑」、「思惑」、「三惑」?】

今生的苦報,是由於過去所種的集因,集合過去的善業、惡業,而有今生的善報、惡報。若想遠離三苦、八苦等種種苦報,就要了解苦從何來?苦從「集」而來,集就是苦的因,所以必須從因上努力去斷集,才能脫離種種苦果。

自心所生的貪、瞋、癡、慢、疑、邪見等諸煩惱,能驅使眾生造作種種惡業,招集無量的苦果。 

●「見惑」(五利使)

「使」,有驅役之義,能驅使眾生流轉三界。「五利使」乃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思想知見錯誤所產生的煩惱。此五種錯誤的見解為:

 1) 身見:於四大五蘊假合之身,執著為實我,於自身產生種種妄想執著。

 2) 邊見:「邊」即是落入兩邊,如「斷見」、「常見」。「斷見」即認為人死如燈滅,執著死後一切斷絕。「常見」為執著死後仍常住不變,如認為人死之後,依舊投胎為人,狗死依舊為狗等錯誤見解。

 3) 見取見:以錯誤知見判斷事物,卻認為自己之謬解最為優越。

 4) 戒禁取見:以各種非道、不如法之戒禁,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非因計因,非道計道。例如:見牛、雞等升天,以為持牛戒或雞戒等,為生天之因,即為非因計因之戒禁取見;又如修斷食等種種苦行,以為涅槃之道,即為非道計道之戒禁取見。

5) 邪見:撥無因果,否定因緣果報之理,認為世間實無四諦、因果之理,造惡不受惡報,為善不得善報等錯誤知見。

上述五項見惑,乃知見錯誤所生,因為來得快、斷得也快,故稱為「利使」。

●「思惑」(五鈍使)
思惑,即貪、瞋、癡、慢、疑等五種煩惱;由於生生世世長久薰染,以致成為習氣,故須下一番功夫,才能轉化、去除。此五種煩惱,因來得慢、去除亦慢,故稱為「五鈍使」:

 1) 貪:指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或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產生執著貪愛的妄想心。

 2) 瞋:對於違背自己所貪愛執著的境界,產生惱怒、厭惡等心念。

 3) 癡:心念混混沌沌、無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瞭解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並非一般世間所指之聰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緣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瞭,則屬愚癡無智。

 4) 慢:指目空一切,眼中無人,貢高我慢,驕傲自滿,自以為是,輕慢別人等心態。

 5) 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懷疑慮,妄生猜忌,是非紛起,因此生諸煩惱,造作惡業。例如懷疑眾生本具佛性,或懷疑佛法的道理,無法信受奉行等等。

●「三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1) 見思惑:是凡夫之惑,見思惑中的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錯誤,如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等五不正見;思惑是思想上迷惑錯誤,如貪瞋癡慢疑等五煩惱。

聲聞(梵語sravaka)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行人若斷了此二惑,即能證得阿羅漢果,出離三界。

 2) 塵沙惑:是菩薩的惑,菩薩化度眾生,如果不通達如塵如沙的無量法門,則不能完成教化眾生的事業,故名塵沙惑。

 3) 無明惑:亦稱根本無明,能障蔽中道實相之理,斷盡即成佛。此三惑中,見思惑為粗,塵沙惑屬於中等,無明惑為細,其性質各不相同。

佛經云:「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由於有集的因,而招感生死輪迴等種種苦果。若欲免離煩惱、生死,除了不造惡因之外,更應發廣大願心,勤修六度萬行等自利利他之行,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如此精進,定能圓成佛道,普化有情!

47688092_2066739763413252_1481593889818148864_n.jpg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一位朋友的小孩從國外工作回來度假,找我聊天,我問她有什麼心得 。

她說 :「阿姨,我發現在職場中最會抱怨的那些人到最後都會是loser。」我很訝異她才28歲,竟然有這樣的體驗。

她進一步說:「那些會抱怨的同事,每次都講一樣的話,總是抱怨別人不好,環境不好,機會太少,抱怨這不好,那個不好,可是從來沒反省過自己不好。後來久了之後,大家都聽煩了,就慢慢的遠離他,不喜歡跟他多來往。 
當別人都努力往前走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還在原地唉聲嘆氣,你說他最後會不會是一個『魯蛇』。」

聽了她這番話,我覺得還滿有道理的。不要以為抱怨只是個小習慣,你以為只是為心情不好找個出口,但是當抱怨變成習慣以後,別人可覺得你老在倒垃圾,沒有人想當垃圾桶。

愛抱怨的人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容易先怪別人,漸漸就會失去自省的能力。

當一個人失去自省能力的時候,就永遠不會覺得自己需要改進,這樣的習慣將使自己成為一個原地踏步,不受歡迎的人。

朋友的女兒描述她身邊這一位同事,一開始大家都一起吆喝吃中飯,這位同事每次總會發發牢騷,今天罵客戶,明天罵老闆,後天又講某同事,大家總以為他只是受了委屈,所以還安慰他,跟他開玩笑。

沒想到他覺得自己很有見地,越來越雞蛋裡挑骨頭,老是講同樣的事,只是換個方式說而已,後來大家覺得沒意思,索性不找他吃飯,同事關係變得很尷尬,他在公司的人際關係也越來越差。

有時我們身邊同事或友人抱怨時,我們都會給予安慰和打氣,大部分的人經過了時間的沉澱,總會慢慢地復原或忘記,因此看到朋友因為我們的分享或安慰可以繼續往前走,我們也覺得高興,這樣的朋友我們才能繼續支持,相互成長。

但若是有朋友老是抱怨相同的事,似乎把我們之前勸過的話都拋在雲後,因此每次碰面就要重複一次你當輔導長的劇碼,能不累嗎?

抱怨的人會愈來越不快樂,連臉上的線條都會往下垂,最重要的連你身邊的人都會被你弄得不開心。

不要讓抱怨變成習慣

無論發生了什麼傷心、難過、悲傷的事情,我們都要盡量縮短難過悲傷的時間,不要抱著不放,否則就是自己在懲罰自己。

往前走,太重要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平時不論遭遇什麼,哪怕是兩個人在打架時,一個人拿石頭把你頭砸個窟窿,鮮血噴涌而出,這肯定也跟前世脫不了干係。

前不久,我們學院的一位堪布去印度,回來的途中車翻了,差點要了他的命。他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在半昏迷的狀態中,再三提醒旁邊的人:

「你們千萬不要懲罰司機,如果我死了,跟他沒有任何關係!」

這確實是佛教徒該做的事。否則,若換成一般的世間人,肯定會把死因怪在別人頭上,指責司機的技術有問題。

尤其是一些落後地區,現在存有各種劣習,就算自己擦傷一點點,也會竭力去找對方的麻煩。

而我們作為大乘行人,當身體受到傷害時,最好不要去怪罪別人。

即使別人故意用刀砍你、用棍棒打你的頭,你也應意識到是自己的錯:「我以前肯定這樣對過你,沒事沒事,謝謝你幫我消業!」

其實不管是聖者還是凡夫,所造的業遲早都會落到自己頭上,永遠不會耗盡。因此,在遇到這類事情時,我們應當有這種觀念。

然而,有些人根本不管這一套,就算別人根本沒錯,錯完全在自己,也一定要找別人算賬,這就是不懂因果所致。

實際上,《佛說興起行經》說過:「世人所作行,或作善惡事,此行還歸身,終不朽敗亡。」世間人所做的任何行為,善也好、惡也好,終究果報會歸於自身,始終不會虛耗。

所以,你在感受果報時,不該認為是別人不對,要知道是自己的錯!

總之,大家要好好地想一想:像聖者尚且要感受業力的果報,我們無始以來漂泊在輪迴中,所造的惡業不計其數,那以後要受的報應更不用說了。

況且我們現在仍執迷不悟地積累惡業,真不知何時才能從輪迴中解脫。不要說解脫,僅僅是脫離惡趣,恐怕也不太容易。

----《藏傳凈土法》69課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