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禪修天地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虛雲和尚談用功辦道方法

古代祖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達摩祖師的安心,六祖的惟論見性。只要直下承當便了,沒有看話頭的。到後來的祖師,見人心不古,不能死心塌地,多弄機詐,每每數他人珍寶,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門庭,各出手眼,才令學人看話頭。話頭很多,如“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等等。但以念佛是誰,為最普通。

什麼叫話頭?話就是說話,頭就是說話之前,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就是話頭。所謂話頭,即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成話尾。這一念未生之際,叫做不生。不掉舉、不昏沈、不著靜、不落空,叫做不滅。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迴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

看話頭先要發疑情,疑情是看話頭的拐杖。何謂疑情?如問念佛的是誰。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還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著了還有口,為什麼不會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個什麼樣子,卻沒處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誰”上發起輕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細愈好。隨時隨地,單單照顧定這個疑念,像流水般不斷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動著他;疑念不在,再輕微提起。初用心時,必定靜中比動中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別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動中或靜中,你一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念佛是誰”四字,最著重在個“誰”字,其餘三字不過言其大者而已。如穿衣吃飯的是誰,痾屎放尿的是誰,打無明的是誰,能知能覺的是誰。不論行住坐臥,“誰”字一舉,便有最容易發疑念,不待反復思量蔔度作意才有。故誰字話頭,實在是參禪妙法。但不是將“誰”字或“念佛是誰”四字作佛號念,也不是思量蔔度去找念佛的是誰,叫做疑情。有等將“念佛是誰”四字,念不停口,不如念句阿彌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亂想,東尋西找叫做疑情。那知愈想妄想愈多,等於欲升反墜,不可不知。

初心人所發的疑念很粗,忽斷忽續,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僅可叫做想。漸漸狂心收籠了,念頭也有點把得住了,才叫做參。再漸漸功夫純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覺得坐在什麼處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單單疑念現前,不間不斷,這才叫做疑情。實際說起來,初時哪算得用功?僅僅是打妄想。到這時真疑現前,才是真正用功的時候。這時候是一個大關隘,很容易跑入歧路。

(一)這時清清凈凈無限輕安,若稍失覺照,便陷入輕昏狀態。若有個明眼人在旁,一眼便會看出他正在這個境界,一香板打下,馬上滿天雲霧散。很多會因此悟道的。(二)這時清清凈凈,空空洞洞。若疑情沒有了,便是無記,坐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頭”。到這時就要提,提即覺照。覺即不迷,即是慧;照即不亂,即是定。單單的的這一念,湛然寂照,如如不動,靈靈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煙,一線綿延不斷。用功到這地步,要具金剛眼睛,不再提,提就是頭上安頭。

昔有僧問趙州老人道:“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曰:“放下來。”僧曰:“一物不將來,放下個什麼?”州曰:“放不下挑起去。”就是說這時節。此中風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是言說可能到。到這地步的人,自然明白,未到這地步的人,說也沒用。所謂“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不獻詩”。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清淡為於原則。過去的祖師大德,吃飯多非常的清淡,早齋只一兩小塊醃蘿蔔,加一小撮鹽巴,就吃得津津有味了,午齋的湯,簡直可以洗衣服了。

由此可知,古代高僧的飲食是多麼清淡呀,飲食只要營養均衡,料理簡單,衛生可口即可!

清淡的飲食,對我們的身體有極大的益處:

1.清神醒腦。  2.清除欲望。  3.清除體內雜質。

由此,我們的飲食,最好保持清淡,既美味又健康。

有一份中醫養身歌--

不吃辣可免傷目 防火氣不食炸物

不吃冰月事不誤  防腦衰拒用味素

煮菜水開再滴油 可免油脂變性毒

清淡飲食菜根香 運動寡欲少疾苦

食存五觀想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正視良藥為療形枯

為成佛道故受此食

禪坐與睡眠

睡眠調理

1.定時──生活正常、規律。

2.定量──不貪睡、不放逸,非疲不躺。

3.姿勢──吉祥臥

摩訶僧祇律之中記載四種睡法─

仰天臥:天人、阿修羅之臥。

伏臥:餓鬼臥。

左脅臥:畜生、貪欲之臥。

右脅臥:覺者臥。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爲什麼要修四禪?真正的「四禪」是什麼?修了禪定之後要做什麼?「止觀雙運」的觀要如何觀?…

一、止觀雙運

如果沒有正確的「止觀雙運」,是沒辦法開啟智慧的。不是說禪定不好,而是「定」是為了協助我們以一個穩定的心、清淨的心,來如實觀。「定」就是穩定,要進入「止觀雙運」。

「觀」的內容,如果沒有正知正見為基礎,你不知道要觀什麼。有人就會引導你去觀一個佛像、觀一個神像,或是觀一個什麼境界,或是觀一個什麼極樂土…,那個「觀」,不叫作「如實觀」。那是你有欲望,你在構築你所要的一個世界,就算你認為你觀想有成,那都只是你投射出來的。

現在一般很多所強調的「觀」,都是用「自我」,然後去觀想什麼,於是就自認為觀想有成…。事實上,那就只是投射出來的。這個還不能夠稱為「如實觀」,因為那是「自我」去投射的。

「如實觀」是要來到心寧靜下來,清淨、清清淨淨,沒有帶個人的色彩,沒有帶個人的「要」或「不要」,他就是完全很客觀。「觀」就是來到很客觀,你的心要寧靜、清淨下來之後,才沒有個人的「要」或「不要」。靜下來、然後很客觀的來觀看宇宙的真理實相。

所以,修行的重點,不是在於禪定得到幾禪、幾禪…,這只是中間一個重要的階段,但是如果欠缺前面的聞思基礎,所謂「定」你會不知道它是否是正確或是錯誤的,你不知道它是「世間定」、還是「出世間定」,由於你的聞思基礎不夠,就沒辦法分辨。

就算你有了定力之後,下一步要怎麼再繼續深入?怎麼樣應用這個「定」,然後去開發更高深的智慧出來?如果你沒有聞思基礎,一樣你上不去的,就像一個空飄的汽球,必須要有聞、思、修、證,這樣逐步上來。眾生在修行上,有一個不是很好的習氣、習性,常常都想貪求快速、貪求境界、貪求神通、貪求禪相…,只要你有所貪求,就容易出問題。

二、具足聞思基礎

因此,聞思基礎一定要具足,認真去看解脫道的「三無漏學」三套課程--阿含解脫道次第(84小時)、事事本無礙(35小時)、老子道德經(27小時),大家才會知道什麼叫做解脫、什麼叫做彼岸,那個方向感才會出來。進一步「四念處的修行要領」,至少都要看三遍以上,才會知道修行的次第步驟,怎麼樣去實修、怎麼樣去落實。具足這些聞思基礎之後,進一步再繼續看《金剛經深義》、《六祖壇經》、《永嘉大師證道歌》等課程…。修行的方向就會越來越清晰。

若只是在禪定上面下工夫,這樣對我們的成長、幫助很有限。聞→思→修→證,「八正道」是以正知正見為首,「正定」是在第八個位置,是擺在後面的。

一提到禪修、打坐,很多人就認為「我一定要打坐幾個小時,動也不能動,這才叫做禪定…」不錯!這也是禪定的一種,但是真正原始佛法,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帶領大家修行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所謂「禪、禪那」,「禪」是梵語聲音的音譯,原來是「禪那」,翻譯到中國來,就變成是「禪」或「禪定」。

因此,很多人認為說「『修禪』就是一直在那裡打坐,在禪堂裡面一直坐,這才叫做修禪…」不是光這樣啊!真正的「禪修」,是「四念處」的開展;真正的修行,是不分禪堂內、禪堂外,廿四小時都在修行。真正「四念處」的開展,是走路也是在修行,吃飯也是在修行,洗衣服、洗澡…都是在修行,都是活在每一個當下。

當你在禪堂內打坐、靜坐,透過觀呼吸、出入息,這是一個「方便法」,是讓我們的心猿意馬能夠逐漸的寧靜、沉澱下來。觀出入息的初步,是讓大家能夠逐漸讓心定下來、靜下來,但這只是初步,目的不是在修「深定」。如果沒有來到「止觀雙運」,你所修的是「世間定」。不管你的定力多深,進入「四禪八定」,或是定力再深入到「滅盡定」,一樣!你很難很難開啟智慧。

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觀念知見,你的「修定」會變成容易是「世間法」的四禪八定。這一種定,你的心很難柔軟,而且有時候會越修、身心越僵化,這就是「世間定」的修行。因為沒有「止觀雙運」,因此很難開啟智慧。如果你沒有聞思基礎,沒有正確走在解脫道上,光是在那裡一直打坐,很容易就只是在「定力」上面下工夫。

真正原始佛法,佛陀兩千五百年前在帶領大家的時候,都是真正的「禪那」,翻譯成它的意思、意義,就是「靜慮」,也就是「止觀」。是在身心寧靜、沉澱的情況之下,用一個很明覺、微細的心,來體悟、來見法,進一步就是來到正思惟。

所謂「正思惟」,還是屬於比較粗的法義的思惟,平常大家在聽課、聽經聞法,之後就要去正思惟。在禪修的時候,是要來到「止觀」。「止觀」是比一般的「正思惟」又要更深入,「正思惟」還是屬於知見上面的釐清,「止觀」又不一樣了。「止」就是讓我們那些各種的念頭、推理、推論,慢慢的寧靜、沉澱下來。

三、幫助大家靜下來

各種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就只是為了幫助大家寧靜下來,定下來、靜下來!這是初步。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屬於「方便法」。如果你沒有後面進一步的去如實觀,就是停留在「方便法」上面。「世間法」、「出世間法」只有很微細的區隔。但是這個很微細的區隔,演變下去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分水嶺就完全不一樣。

「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在那一線之隔而已。所以,修行不能夠盲修瞎練。大家有正確的聞思基礎,非常重要!進一步在禪修的時候,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的去做。所以,在禪修期間,前面兩天會比較著重在「定」的培養--「身念住」的開發。大家充分把身心緩慢下來。在禪修的後半階段,就要協助大家去「止觀雙運」。如果你有聞思基礎,身心又能夠柔軟,一步一腳印的去練習、去做,在七天的禪修內,就很有可能可以見法。

不要把「明心見性」認為是很困難,把「明心見性」認為是很抽象,不會的。記得!只要你有聞思基礎,一步一腳印的去做,七天內透過「四念處」的修法,「身念住」、「受念住」的開發,以上兩個基礎有了,再來第三個階段就是「心念住」的開發。

「心念住」的開發就是「明心」。「明心」的階段開發出來之後,就能夠「見性」、「見法」。當你看到我們清淨的本心,也能夠看到如實觀宇宙的真理實相。所以,不要小看自己,不要劃地自限,不要小看禪修期間的相逢因緣,這是很不容易的。

只要能夠歸零、認真的去做,在禪修的七天內,是很有可能可以脫胎換骨的,很有可能可以讓你的生命昇華,只要你願意歸零,願意自我挑戰,把不可能變為可能。而在這之間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希望大家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法門,統統放下!如果你真的願意讓自己成為無限的可能,就要把我們過去的觀念知放下,把過去習以為常的修行方法,暫時放下!不是說那些法門不好,而是原始佛法的修行,那是有次第、有步驟,而且是非常的安穩又快速。

真正要去學頓悟的法門,真正要快速,沒有相當的實力,沒有腳踏實地的修行,你是不可能頓悟的。

「頓悟」一定是來自於小悟,「小悟」是你隨時每天都願意歸零,讓自己成為無限的可能。當你成為無限的可能,觀念知見才會每天都不斷在扭轉、在淨化、在成長。「頓悟」就好比說一棟一百層樓的高樓大廈要落成,「頓悟」就是整棟高樓大廈落成。問題是,這棟高樓大廈要落成,需不需要打地基?是需要打地基,馬步要紮穩。你要蓋這棟高樓大廈,不是盲目的蓋,不是拿起榔頭來,然後就敲敲打打就可以起來,你要蓋高樓大廈,一定要有建設藍圖。

而所謂「建設藍圖」,就是各位的聞思基礎。如果沒有聞思基礎,就像是沒有「建設藍圖」,這樣就要蓋起高樓大廈,是非常危險。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帶領大家修行,為什麼那麼快容易成就?都是因為大家一邊聞思、一邊修行,把它「解行合一」。當你有了清楚的「建設藍圖」,然後一步一腳印紮紮實實的蓋起來,一層樓一層樓蓋起來。

最初那棟大樓在動工的過程,看起來會是醜醜的,「危險的地方,請行人不要靠近…」這是一個過程。但是,一定要經歷過這樣的過程,紮紮實實的下工夫之後,有一天才能夠來到舉行「落成典禮」。

「落成典禮」就是大徹大悟,工夫不會白浪費。所以,告訴大家:「頓悟」最快速的就是一步一腳印來老實修行。修行,就是要回來修正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大家對於「修行」都是耳熟能詳、很清楚,但是對於真正「修行」的內容、要領,很多人就會很模糊。

四、三妙行

「修行」不是越修越行,「修行」是在修正我們衝動的行為,修正我們的無明衝動。我們的衝動有哪幾種?就是「身行」、「口行」、「意行」。身體的衝動、講話的衝動、意根(念頭)的衝動…三種。記得!我現在所講的都是乾淨俐落、直接切入「修行」的核心要領,亦即「正直捨方便,直趨無上道」。空海不講那些「花拳繡腿」,講「修行」就是要直接扣住修行的要領核心。

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禪修的第一天,要著重在「身行」的開發,因為「身行」、「口行」、「意行」,是由粗慢慢轉向微細,當大家對於「粗的」能夠看到,然後對於「微細的」才能看到,因此要從「粗的」開始。

「粗的」就是「身行」要清楚的覺察,禪修第一天,就是幫助大家開發「身行」。從現在開始,走路的每一個腳步,都要清楚明覺、輕柔明覺,把你的腳步、步伐放慢一些,每一個腳步都要清楚覺察,上下樓梯都要清楚覺察我們每一個腳步。再來,你的手的動作,不管是洗衣服、掃地、炒菜…,做其他工作都一樣,你現在動作的過程都要保持清楚覺察。

比如說你要喝水,當你的手伸出去,要清楚知道你現在手有伸出去,要端起茶杯、要喝水,過程都要清楚覺察。不要以為說:「這個跟我開悟有什麼關係?!…」這是絕對有關係!為什麼這些動作要清楚覺察?這就是代表你逐漸的清醒明覺活在當下。

五、醒過來

當你能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就是逐漸的醒過來、醒過來。佛陀是個覺悟者、覺醒者,「覺醒」--你要醒過來,才能夠覺悟啊!所以,「四念處」的所有修行,初步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幫助大家醒過來、醒過來。

所謂「醒過來」,好像會很抽象,有人會認為「我現在兩個眼睛不就睜得大大的,難道我這樣沒有醒過來嗎?…」真正的「醒」,不是這個醒。真正的「醒」,是你逐漸的保持覺知,覺知是在當下,大家要清清楚楚去觀察、覺察到你當下的動作,這是很重要的開始,好的開始會奠定你成功的基礎。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捨家修行,坐菩提樹下,發願若不成就佛道誓不起坐。經四十九天,於下半夜,夜睹明星,徹見本心,終於成就無上佛果。

法水東來,傳至六祖,一花開五葉,祖師輩出,道場林立,無上心法遂於中國廣為弘傳。禪宗祖師為求悟明心地,特於禪堂內苦參實究,立限七日以剋期取證,此即為禪七。唐朝玄奘大師之恩師戒顯法師亦曾言:「欲期剋日成功,則非立限打七不可。」而近代高僧來果禪師、虛雲老和尚亦多次舉辦禪七以接引學人。

上惟下覺老和尚承此如來教法,及諸祖所傳,於民國七十六年,在萬里靈泉寺之小玉佛堂,舉辦一次歷史性的禪七。此次禪七規模雖小,卻使沉寂已久的禪宗重現於臺灣。

至此,老和尚常年不斷地舉辦禪七,民國八十年底一次連續四十九天的七期精進禪七,掀起了禪法風潮,點燃了佛種曙光,更震撼了海內外佛教界,吸引各界人士,前來參禪問道。

如今在中台禪寺,每逢寒暑假,必舉辦精進禪七,而每次報名打七人數上達千人。學人在此一廣大清淨道場,禪修靜坐,相信必能明悟本心,一睹心中靈台。

老和尚秉持廣傳禪門心法的弘願,不分社會階級,不拘男女老少,只要有心想一飲曹溪法水者,即以禪七接引,讓人人皆有機會親見佛心世界,遨遊佛法殿堂。所以老和尚除了每年舉行僧眾精進禪七外,更慈悲地舉辦各類禪七,如大專禪七、校長暨教授禪七、福田禪七、司法禪七、建築界禪七、醫護禪七、企業界禪七……等等。目的無非為了讓學人契悟「心性本具,人皆可頓,當下即是,個個成佛」這個亙古不變的真理;透過禪七,讓學人重新認識自己,了解生命的真實意義,進而同入佛智,共證毗盧性海。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學佛就是學佛的心,經上說:「禪者,佛之心。」禪就是佛的心要,也就是人人本具的清淨心。這念禪心,非從外得,必須靠自身的親證體會。禪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定心、淨心、悟心、明心,契悟人人本具的佛心,這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佛法有事有理,事上,七代表七天的禪修用功,如果時間太短沒有功效,太長又抽不出時間,所以七天最適當。理上,七指第七意識,第七識恒執有我,也就是我執。有了我執,處處為自己著想,以自我為中心,因此而生出一切的煩惱,這都是源於第七識的執著。

我執的心就像一條牛,看到路邊有好吃的,如稻、麥或蔬菜就去吃一口。我們的心也是一樣,眼睛看到好的就起貪著,心生佔有。所以牧牛人要時時刻刻時看守牠,不讓牠去犯人苗稼。

禪七,就是利用七天禪坐的用功,把我們平日善於攀緣的心收回來,增強我們的覺性,返觀自心,破除我執,轉識成智,使人人本具的清淨佛心得以現前。經常保持清楚、明白的心存在,人在那裏心在那裏,處處都能作主,就成為真正的牛主人,這樣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能有所成就,更能將煩惱轉換成智慧,使人生更有意義,生活更能自在、安詳和快樂。

現代的人忙碌緊張,缺少寧靜、安詳的心,再加上心靈空虛煩悶,因此不斷地在物質上攀求,始終迷失在得失、取捨當中,煩煩惱惱,不得自在。殊不知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欲以有限的物質來滿足無窮的欲望,實屬不易。

因此,若能了解禪的道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每天花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禪修靜坐,返觀自省,便可淨化心靈,找回寧靜、安詳的心,不再向外貪求,時時知足常樂。如此,人與人之間將不再有仇恨、鬥爭,整個家庭,乃至國家社會都會變得安定而有秩序。

若能更進一步利用禪七的專修放下一切,止息妄念,尋回生命的源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讓這念心時時刻刻保持寧靜,沒有煩惱,心中便是一片光明,進而將禪的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也讓別人感受這種寧靜、安詳,一同走入禪的世界,人生就會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所謂「佛法不離世間法」,中台禪寺,歷年來針對社會各階層、行業,分別舉辦不同性質的禪七,目的即是希望透過禪修,將佛法的智慧運用在個人的職場,圓滿世間的事業,同時對社會風氣也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每一場禪七,皆有其深具的涵義。例如:

教育界禪七

將定心、淨心、明心的治心之道,傳入校園,讓教育融入佛門心法,從心性上的提昇,來貫徹教育理念。

企業界禪七

外在的明珠,會遺失;只有自心的這顆寶珠,永遠不會遺失。一旦契悟這念心,才是真正的大富大貴。

司法界禪七

為善為惡,心之用;明是判非,心之用;不思善、不思惡,則是心之體,才是自家的本來面目。

建築界禪七 

外在的樓房,蓋得再高再多,總歸會壞;只有契悟這念心,才是為自己打造永不變壞的真實寶屋。

醫療界禪七 

看盡他人人生中的生老病死,是否返觀自己心中念頭的生住異滅?能觀的這念心就是了!

福田禪七  

平日勤修福德,今日專修定慧,真正落實三環一體的修行理念。

大專青年禪七

生命的真理不須外求,知道用功,知道作學問,知道打坐的這念心,時時刻刻都能明白作主,就是生命的真理。

大眾禪七  

人人皆具佛性,直下承擔,就是真正的平等與自在。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禪的認識

參禪這個法門,是禪宗祖師因應不同根器者所開立的方便法門。本來禪宗一脈,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諸祖師相傳是以心印心,契悟而已。沒有什麼法可傳,也沒有什麼法可得。古德云:「佛說八萬四千法,人人各持一妙法,唯有祖師西來意,不在八萬四千門。」所以禪宗一門的確不在八萬四千法門之內。但是後來的人根器趨下,無法領悟玄妙的奧旨,契悟本心,所以祖師們在不得已之情況下,開出參禪一門,既有方便,又在八千萬四法門之內了。所以古德云:「參禪念佛本來同,看破分明總是空,功到自然全體現,春來依舊百花紅。」參禪是方便法門,所以對方便法的內涵就必須更清楚的認識與了解,纔能生出正信,有正信才會產生力量,有了力量纔能靈活運用這個方便法門,如駕車一樣,平平穩穩地到達寶地。

話頭與疑情

話頭的種類很多,如「看拖死屍的是誰?」「看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來面目?」「看念佛的是誰?」又如「看吃飯的是誰?」「看喝茶的是誰?」「看持咒的是誰?」「看誦經的是誰?」「看聽法的是誰?」亦是相同。目的在以毒攻毒,以一念抵萬念,這實是祖師不得已所立的法門。

什麼是話頭呢?話就是說話,頭就是說話之前,那一念不生不滅的心。如水有源頭,樹有根一樣,找到水的源頭,這股水就用不盡了。參禪就是要找到本心,本心當中具足如來智慧德相,也是無窮無盡的。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是頭,簡單的說,一念未生之際,就叫做不生不滅,不掉舉,不昏沉,不著靜,不落空,時時刻刻,單單的的,提起一念,反照這「不生不滅」的地方,叫做看話頭,或稱照顧話頭,或稱不離本參,更明白的說,就是觀心。故云:「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心者沉淪諸趣。」所以參禪一法是即是參究心地。

看話頭先要起疑情,疑情是看話頭的拐杖。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如問「念佛的是誰?」大家都知道,是自己在念。但反問自己一下,是用口念?還是用心念。如果用口念,睡著了還有口,為什麼不會念?因此不明白者便在「誰」上發起輕微疑情,但不要粗,愈細愈好,隨時隨地,單單照顧這個疑念,像流水般不斷地看去,不生二念。

若疑念在,不要動著它,疑念不在,再輕微提起,一定要保持這個疑念。無論行住坐臥,只要「誰」字一提,就能發出這箇疑念,不是經由考慮才有作用。故「誰」字話頭,實在是參禪的妙法。但不是將「誰」字或「念佛是誰」四字,念個不停,也不是去東尋西找。念個不停不是話頭,而是已成話尾;東尋西找,不是起疑情,而是打妄想。如果這樣的參禪,還不如老實念佛。

博山和尚說:「做參究工夫不得起絲毫別念,行住坐臥,單單只提一個本參話頭,發起疑情,一定要討告下落。」若起絲毫別念,古人所謂「雜毒入心」。豈但傷身命,更傷慧命。

參禪受用以後,境界很多,但一切境界不出識心幻現,不要去理會它,便不礙事。若見妖魔鬼怪來擾,不起煩惱,也不起恐懼。若見佛來摩頂授記,也不自滿,也不歡喜。楞嚴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古德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總之,不管善惡境現前,始終不失本參覺照,自然太平無事。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佛教各種修行法門中,唯獨沒有宗教味的修行法就是「禪」的修行。若需要用到佛像、教主、咒語的修行法,則屬於宗教。

禪的修行主要是在生活中實踐,一天二十四小時,只要你的「覺性」足夠,那都能修行。也因為日日、時時、刻刻都可以修行,所以禪的修行是各種修行法門中成就最快的修行法。但是,用「禪」來修行也是需要條件的,以下的條件,只要你具足其中一條,那你就有「禪的根器」了。

◆禪的根器:

1.當別人當面指責你的缺點,而你不排斥而能當下接受或改進者,這是禪的根器者。

2.對於事情反應快、機靈,對事的微小差別能發現者,這也可以說,六根的觀察力敏銳,也是禪的根器者。

3.多才多藝的人;即對於世俗的各種才藝或專長有多方面的興趣,且本身已經學會多種才藝者。這些才藝不管是文的、武者,興趣都很平均,不會偏好,屬於此類之人也是禪的根器者。

4.IQ的人也是禪的根器者。IQ120以上的人,對於邏輯推理類的表現優異,這些能力只要一轉變,很容易發展成為智慧。

◆禪的修行門路

禪的修行門路分為兩門:

1.修止:修止可以成就「定力」,乃至獲得神通。何謂「定」?無明不生稱為定。

2.修觀:修觀可以成就「智慧」,乃至開悟。何謂「開悟」?即是所謂的「開智慧」或稱為明心見性。對於未知之事不必經過被教導或學習,能自己知道,此種能力稱為「智慧」。透過學習而知道的稱為「知識」。

◇觀的修行法:

「觀」即是觀察、觀照的意思,其觀察的對象方為兩方面,一是內觀(觀察自己內心)。二是「外觀」(觀察外在事物)。若「內觀」則有機會能「明心」。若外觀則有機會「見性」。若能明心則能消減苦惱,減少無明。若能見性則能了知宇宙萬法根由,這也是「開智慧」。

觀的訓練法有多種,例舉如下:

1.每日五問,直到千個:意即每天發覺五個不一樣的問題,把他寫下來,最多只要寫到一千個即可。

2.每問十答:對於任何問題,你都想出十個答案來。(廣度思考)

3.常常自問為什麼:對於自己的行為、言語、念頭,都要自問為何自己有這樣的行為、言語或念頭,其動機為何?其真正的原因為何?這些疑問若有答案時,將答案當題目再續問下去,你可以找到更深入的答案,也可能找到自己的「無明」,若能這樣修,則常能「悟」,乃至能「明心」。(深度思考)

4.換立場思考:對於事情,人們的思考習慣都是以「自我中心」而思考,自設立場思考,這時你要跳出自我中心,以別人的立場思考事情,以其他角度思考同一件事情。若能常常如此練習,則能跳出「自我」乃至能脫胎換骨。

以上修法是禪的修法中之「觀的修法」。

「觀」的過程能產生智慧,在內觀時,則有機會發現無明,若是真正發現無明的話,很自然地你就放下這種意念了。當你對於自己的意念認為是無明,但還不能隨即放下,這代表還沒有發現更深入的無明。

在觀的過程中,有的心理問題,只要看破了,隨即也解脫這個無明了。但是有的無明,還需不斷的歷練,方能真正脫離。

當發現無明而隨即能放下此無明,這也是「定」的提升。

以上修法是「先觀後止」的修法。若人依此而修則能「明心見性」。

◇止的修行法

修「止」可以得「定」,此修法也分為兩種,一在靜中修。二在動中修。

靜中修法請參考《宋智明著:六妙門修證全書》的修法。

動中修,即在生活活動中而修。此種修法亦須到高度的警覺性。當你在生活中,產生各種情緒、慾望時,此乃「無明」。若發現無明則應隨即放下,此即修定。

當你在自己念頭中,發現貪欲想法、瞋怒心思、無意義的念頭等等時,應隨即放下,此即修定。

若此而修則能成就果位。此種修法是接續前面的「觀」之後續成就修法。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入禪定的條件

要離五蓋

修禪定的方法有很多種。按照我們佛教的禪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種禪定,都要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這樣漸進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備一些因緣,就是當時要離五蓋。所謂五蓋是:昏沉、掉悔、嗔、疑,還有貪欲。當這些煩惱沒有現前的時候,如果修法正確,都有機會入定。如果有這些煩惱在的話,就很難入定。除了煩惱的因緣之外,我們身體上有某些障礙,也會影響我們入定。

初禪的覺受

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覺受。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身心都很舒適,修法又很正確,那麼,他要入定之前會產生輕安的現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覺是全身輕飄飄。初學禪定的人,在入定前會有輕安現象:有些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大,甚至整個身體都在膨脹,大到他會覺得充滿這個世間;有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小,或身體浮起來。這些都是輕安的現象,這種現象過後,就會產生很快樂的感受,這都是入初禪前輕安的覺受。在禪定裏,初禪、二禪、三禪都有不同的快樂感受,到了四禪就沒有樂受了。

入定的人一定會覺得全身很舒服很快樂,這快樂的感覺會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當他入定的時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勻、非常舒適的,呼吸一定會變得微細。我們可以從這些現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根據經典說,入初禪會生起覺、觀、喜、樂、定五件事,稱為初禪五支,初學者入定時是分不清楚這五支的,所以初學者不必先理會初禪五支,以免分心。初學者可以從心念集中了、呼吸變微細了、身體非常舒服了,以這些現象來確定自己已經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種感覺,就是他從非常舒服的感覺中出來之後,會覺得忽然腳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來之前卻不知道痛。為什麼呢?因為初禪只有樂受沒有苦受,所以,你靜坐到心念很平靜身體非常舒服的時候,一旦休息就感覺全身疼痛,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禪。這是很多修禪定的人都有的經驗。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為何麻、痛,還會否定自己已經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講經教的老師誤導了。那些法師不明白入定是怎麼回事,將入定講得很難很難,甚至於聽到你修禪定,他就會說小心著魔。其實四禪八定,不是佛教專有的,外道也會的。為什麼我們佛教一講起禪定,就怕會修出問題呢?原因是沒有正確地去認識初禪到四禪是什麼。

入定不是等待機會

剛才說,入定過程有呼吸的變化,心念的變化,還有身體感覺受樂的變化。許多人不懂得怎樣利用這些變化來認識入定的道路。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後繼續坐、坐、坐,時間久了,他不知不覺地進入定裏面了。到底什麼時候入、怎麼入,他不知道。這樣的修行人往往認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總之,坐久了就一定會入定。其實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麼時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麼入。

懂得怎麼靜坐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與出定。不懂修禪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樣在那裏傻等。很多出家人都能進入初禪、二禪、三禪,甚至有的出家人修到了四禪。他們的靜坐經驗是什麼呢?原來每一次他坐下來時,總想體驗他上一次靜坐的覺受,然後就等、等、等時間到了,他所期待的體驗又出來了,就如此入定了。大多數的出家人都是這樣的,期待上一次靜坐的體驗而入定,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間也能入定。為什麼他不懂呢?原來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過程,由於不觀察入定過程最重要的訊息,只好等待所體驗過定中的舒服感覺,當那體驗出現時他才認為:哎呀,我又在定裏面了。這說明他沒有觀察入定的過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覺地入禪定。

2.        入定最重要三事:心細、息細、樂受

在這次的禪定學習裏,要學習認識入定的過程。其實,過程很簡單。為什麼說很簡單呢?因為在禪定裏面,有快樂的感受,呼吸很細,心念也很微細。就憑這三件事情,我們可以這樣說:當你入定時,呼吸一定是從粗變細、心念從粗變細、身體從沒有樂受變成有樂受。就是說,入定的過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變,你要小心觀察它變化的過程。

如何觀察出入定時的三事變化

要什麼時候觀察這三件事呢?當你靜坐時,一旦覺得呼吸很細,沒有雜念,心念很平靜,全身有樂受出現時,你不要留戀在裏面,要快點退出來。為什麼要如此呢?因為當你發現身體快樂,心念變細,呼吸變細的時候,你就能在退出時觀察它的變化。你會發現,心念變粗,呼吸變粗,快樂的感受在退。當樂受完全退時,你就快點再度集中,先想我要再度入定,然後再度集中於修法。如此,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原來的覺受。也就是說,你剛剛從初禪下來,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初禪。你再度集中的當時,就快點注意觀察三件事的變化,呼吸變細,心念變細,還有樂受又出現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因為這過程就是入定的道路。所以要你去觀察心念怎麼從粗變細,呼吸怎麼從粗變細,怎樣從沒有樂受變得有樂受。這就是你自己要去認識的道路,什麼時候觀察此三件事?時機(火候)就是當呼吸很細,沒有雜念,心念很平靜,全身有樂受時。

每次一靜坐,你就要想:啊,我現在就要入定了!初學者一般是做不到的。你必須坐一段時間,坐到樂受快出來了、沒有雜念了、心念微細了、呼吸微細了,這時候快點退出來。一退出來了你就想:啊,我現在就要入定了!這時你一定辦得到。在入定過程要觀察三件事在變化:心念、呼吸和樂受。

重複練習出入定過程

這樣小心重複觀察入定三件事情:心念、呼吸和樂受,你就會懂得原來入定過程是這麼回事。必須重複訓練,上去,下來。再上去,再下來,做越多次越好。以後,你就會越來越快地入定。一般人不懂得重複訓練入定,只會貪著樂受而住在定中的樂受而不想出來,一直呆,呆到定力退了才出來,如此修定者能入定卻不懂怎麼入。所以,任何人初入禪定,千萬不要一入了定就不出來。應該是一進去就快點出來,然後,再快點進去快點出來。一直重複做,做到你很熟練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後,才來加強定力,所謂加強定力就是進去了不要馬上出來。在練習加強定力時,要在定裏多久呢?初學者入初禪千萬不要太久,五分鐘就好了。在裏面呆五分鐘就要出來,但是不要下座,然後再進去五分鐘後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在初禪裏呆得太久,心念可能會更細而離開初禪。甚至於深入到更高禪定,呼吸更細,心念更細,也更快樂。於是你對初禪心念的粗細混亂不清。也就是說練習加強初禪定力時,他在入初禪半小時內,要出入定六次。這樣不但修了半小時的初禪,而且懂得出懂得進。當每次出入定五分鐘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鐘或者十五分鐘。十五分鐘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時。就這樣地加強定力。當你覺得這個定很穩固了,然後才能設法進入另外一個禪定。這就是所謂入定的技巧。

3.        解除入定的障礙

剛才說修禪定有一些障礙。一個是五蓋的煩惱,另外是身體的某些障礙。

氣脈阻塞——造成身上的疼痛

關於身體的障礙,一個在胸前,一個在後背。在靜坐的時候,身體裏會有氣的運轉。就是說,當你精神專注在你所觀的境時,你必然會全身放鬆。身體一放鬆,你身體的氣就會運轉起來。氣功師會說是在練氣功。其實不是,我們在專注修定。但是因為你的心專注在一個境裏面,對身體不理會,你的身體就會放鬆,身上的氣就會運轉起來。當它運轉的時候,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氣脈阻塞,氣運轉到那裏就會疼痛。於是禪定就修不好。一般受寒的阻塞都在後背,一般呼吸或心理的問題會造成前胸阻塞。憂鬱、勞心、嗔心等就會感覺胸口悶。還有一個就是胃的部位,有些人胃寒,他坐到一定時候就會打嗝。

當你靜坐到身上氣感發動時候,若身上有疼痛,而不是酸痛,表示你靜坐坐的好。為何說好?原因是身上有病痛,你平時不知道,你靜坐的時候,氣要打通病灶而痛。你要去處理病痛,如果你不去處理,氣就會幹擾你。如果你不去處理它而每天堅持坐,慢慢的也會自動打通,但是要花很長的時間。如果你們發現任何的疼痛,都要將它處理掉,不要認為出現病痛是老師教錯,或者是修錯。過去在靜坐時若受到驚嚇,以後每次靜坐就會胸前痛,你要找醫生或者氣功師幫你調理,以免繼續幹擾靜坐。要記得,在靜坐的時若受驚嚇,不要立刻就睜眼動身。應該靜下來,吞口水或者將氣引到丹田,過後找人處理。

背後有幾個部位,就是會陰、命門、肺腧、大椎、玉枕等。靜坐時會有氣通過這些脈輪穴位,如果這幾個部位阻塞會造成一種冷熱現象。一個是在肚臍背後的命門冷,會導致腿冷麻。還有胸口背後的肺腧穴一旦受寒,就會冷疼。感冒的時候,大椎往往會冷痛阻塞。如果是大椎阻塞,你靜坐的時候,會覺得背後很熱很熱,但頸項以上涼涼的,這是氣不能上來的緣故。如果是腦後的玉枕阻塞,你會覺得整個頸項發燒,頭重重的。這也是氣不通、阻塞。有這種現象,你一定要去處理它。處理不了,只要長久地坐,雖然被困擾一個時期,最終它也會通。當氣自動調理過去造成的病灶而痛,說明你靜坐有進步,所以說坐久出現痛是好事,不明白的人就會因痛打退堂鼓。

頭上留氣——久了造成頭痛

大多數人靜坐幾天后太陽穴和眉心這一帶痛脹,這是靜坐時不小心造成的。為什麼呢?因為靜坐時氣會升到頭上,很多人沒有覺察有氣留在頭上就休息了,一次留一點點,用功幾天后,就會疼痛。情況嚴重時,嘴唇裂,舌頭生瘡,睡不著,虛火上升。這些都是氣留在頭上造成虛火病氣。好多出家人都遇到這方面的問題,自己被氣幹擾成病,對修煉時的氣無知而修成「虛火外道」,卻罵氣功是外道。

所以,每次靜坐之後,頭上某些部位會有氣,你如果有把握處理這些氣的話,可以用任何方法處理,處理氣的阻塞是不分佛道或外道的,外道有好辦法也可以採用。不然的話,最好循古人的規矩,靜坐完了之後,先搓熱手掌,以爪梳頭、以掌洗臉、以指按摩身體手腳。按摩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立刻睜開眼睛。按摩完了之後,才能睜開眼睛。

按摩就是讓你將積在頭上或身上的氣疏散掉。另外有些人,靜坐完了就去睡覺,這是要不得的。這樣容易造成頭疼。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懂得處理,你就不會被氣幹擾。不然,你靜坐到最後,你會因周身不舒服而心灰意冷。

靜坐到了一定時候,敏感的人都會發現有氣在運轉,大多數人都經驗過太陽穴會發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我們修心養性會產生清淨的氣,貪嗔淫欲會產生汙濁的氣,清淨的氣向頭上升,越清淨的氣升得越高。汙濁的氣往下降,越汙濁的氣降的越低,最高到頭頂百會穴,最低到小腹下的會陰穴。所以當心念清淨到接近初禪的時候,你身上清淨的氣就會升到眉毛的這個水平。是一個水平,不是眉心一點。

你每次靜坐完了,一定要讓這些氣降下來。有些人很敏感,他會知道,有些人不敏感就不知道。不敏感的人靜坐之後,要好好的按摩,以避免氣留在頭上。如果你用按摩處理不了,就要做一些觀想,觀想氣慢慢地從頭上降下來。你可以用手掌心面對自己的頭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拉。向胸前中間拉,拉到丹田,重複做這個動作。如果還是不行的話,你可以拍打來處理留在頭上的氣,用空心掌拍打。拍後會覺得你頭上的氣粘在手上,要將它甩掉。如果這些你都懂得處理,要進禪定是不難的。有些人已經坐很久了,雖然沒有什麼雜念了,總是不能入定,沒有樂受。為什麼呢?多數原因是身體有病,造成心無力集中,於是沒辦法入定。因為禪定是很強的心力集中,如果心力集中達不到相當強度,就沒辦法入定。也就是說你的心力無法集中到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身體比較虛弱的人,靜坐前就要吃一些補氣的藥。

4.        靜坐的氣場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他到某個地方很容易就心靜下來了。總覺得到這個地方靜坐很快就入定了。其實是那個地方的氣場很好,對他有幫助。雖然外在的氣場對修行有幫助,但是,靠外在的氣場,不如靠自己本身的氣場,就是長期靜坐後,你也會形成本身的氣場。至於氣虛的人,要吃一些補氣的藥來加強,他的靜坐才會進步;身體健康的人就少吃補為妙。

你靜坐的場所不要整天換來換去,如果你在家裏,最好每天在同一個座位坐,你會在此座位上形成一個氣場。以後你再回到同一個座位,就很快能夠定下來,這是環境的影響。還有,你周圍的同學坐得好的,靠近他你會沾光。就是說,他的氣場對你有幫助,而你的氣場對他會有幹擾。如果他的氣場很強,你對他的幹擾就會很微小,沒什麼影響。如果他本身的氣場不是很強的話,你的氣幹擾了他,敏感的人就會心煩了。有病者的氣場,會幹擾身邊的同修者,所以,當你覺得坐在這個位置非常不舒服,可能換個位子就好了。

5.        修定時間的長短

修禪定一座要坐多久?不一定非要堅持坐完一枝香,為什麼呢?如果你沒有昏沉、掉舉、散亂,你就必須堅持。如果你有很嚴重的昏沉、掉舉、散亂,那麼,你就要自己去衡量時間。如果開始十五分鐘坐得很好,過後昏沉、掉舉、散亂,每次都如此,我勸你不要堅持。應該怎麼做呢?就是坐走交叉修。因為靜坐開始的五分鐘你坐得很好,十五分鐘以後的效率就差了。那麼,你就坐十分鐘,經行十五分鐘,然後再坐十五分鐘,再經行十五分鐘。如果你這樣修,也就是說四個十五分鐘裏,你都能正念清楚的,那樣修行就很有效果。如果說,你坐了十五分鐘之後,因為精神不好,心無法集中地堅持到一小時,那是浪費時間。不要聽人家說,硬要坐完一柱香就是好事,不見得啊!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你今天精神很不好,睡眠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疲勞,那麼,我勸你快去睡覺。如果不是煩惱而是精神疲勞,睡飽了再來坐效果會更好。

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不一定!如果你要深入禪定,就必須坐得越久越好。如果不是,千萬不要坐得太久。為什麼?禪定坐久了,會貪。貪什麼呢?就是他每次一進去就不想出來。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來,這就是貪。因此,修禪定時,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規定出定的時間。假如你要進初禪,你就自我規定:現在我要入一小時的初禪。這樣,你入定後堅持一小時之內,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如果我現在要在入初禪十五分鐘,那麼十五分鐘後一定要出來。

6.        修禪定有三種自在

就是入定自在、出定自在和在定自在。

什麼叫入定自在?入定自在就是任何時候我想入哪個定,就能夠入哪個定,這叫入定自在。比如我要進初禪,就一口氣之間進初禪。我要進三禪就一口氣之間進三禪,這叫「入定自在」。如何是「在定不自在」呢?如果我要留在初禪,心念老是要溜上二、三禪,結果自動到了三禪,這是你的初禪在定不自在。什麼叫在定自在呢?如果我要入二十分鐘,我進去出來,就是二十分鐘,這叫在定自在。如果我說進去二十分鐘,一小時了才出來,就是貪著禪定。明白了嗎?就是說,你入定前,要定下我現在要入定多久,然後到那個時間出來就不是貪。如果你要二十分鐘,結果是一小時才出定,就是貪。明白嗎?也就是說你不自在。出定自在就是坐禪的人想出定,一想出來就出來了。身心就恢復到入定之前的狀況。不要以為一睜開眼睛出定,就能身心恢復常態。如果你出定後會覺得頭髮漲,被氣鎖住,很不舒服,這是出定還不夠自在。所以,修定有所謂的出入定自在和在定自在。當你們熟悉了各種禪定之後,你每次入定之前,最好給自己預設一個時間。

7.        禪定差別

近行定與安止定的差別

剛才說道,禪定有一、二、三、四禪,我用登樓比喻,一、二、三、四禪就是心集中的能量高低。猶如你上一幢樓,上一樓、二樓、三樓、四樓,表示說一禪、二禪、三禪、四禪,那是不同的高低的集中力,也就是心的能量。當你的心念達到入禪定之前的集中力,稱為未到地,或叫做近行定,有初禪的近行定、二禪近行定。近行定是什麼意思呢?近行定好象你上樓梯到某一層,因為還未進房間,你可以繼續往上爬,也可以爬下來。入根本定也叫安止定,進入根本定好像進了房間,你就不能上下爬了。在近行定能上也能下,在安止定不能上也不能下。初禪近行定是心念的集中力達到了初禪的水平,不等於你當時進入初禪,所以上到初禪近行定,不等於進入初禪安止定。當你進入初禪,會有進入的感覺,整個人沉入在裏面。這時若要上下,就必須從初禪出來,你就會有從裏面出來的感覺。就是說進去和出來猶如進出房間,上去和下來猶如上下樓梯,是不一樣的。

禪定之間的覺受差別處

初禪與二禪最大的差別是:初禪的心態有覺有觀,很容易被聲音幹擾。初禪的人聽到聲音,心就亂了,所以佛說聲音是初禪的刺。二禪的心態無覺無觀,聲音的影響,你都如如不動。

三禪和二禪的差別是:在三禪,你會覺得身體不存在了。但是,感覺頭還在,覺得全身很快樂,卻不知道身體在哪里。到了三禪呼吸很微弱,有些人會覺得呼吸困難,主要是呼吸不正常及胸口有毛病而造成的障礙,一般是憂鬱、易怒及緊張的煩惱造成氣結檀中穴。有些人到了三禪心臟會跳快。為什麼呢?因為,三禪的呼吸很微細。那些心沒有力的人會覺得心臟負擔不了,會跳得快一點。這樣,他就應該在三禪多呆,慢慢地適應,最好是吃補心氣的藥。

上四禪,呼吸就要停止了。有些人會呼吸停止不了。他就只能留在四禪近行定,無法進四禪。你如果深入四禪,外面的聲音是都聽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禪。如果一個人在四禪裏面,聽不到聲音以後,這個人就可以進一步修第五個定。如果你只修到四禪近行定,還會聽到聲音,就沒有能力進入第五個定。

禪定越高,定力越強,心念越細,呼吸越細,感受越快樂。但是,從三禪進入四禪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一旦你從三禪進入四禪,快樂就會立即消失,完全沒有樂受——舍受。如果你們有經驗過四禪,就會知道叫舍念,就是沒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禪的心不造作,而且非常清淨——念清淨。

8.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如果從初禪到四禪,你都弄清楚了,以後不管你修密宗、禪宗,任何修法,你都可以用禪定來判斷自己的心。修禪定好像是磨刀一樣,切東西的效率,要看那刀磨得有多鋒利,修行時心的效率就是入定有多快。如果今天你坐下來,連初禪都上不了,然而卻要修大威德金剛、或者修大圓滿、或者修禪宗,這樣修任何法門都修不好的。你應該知道自己是以散亂的心來修。明白嗎?但是,如果今天你能進到四禪,那今天修任何法門都很有效,因為你清楚今天的心力,是以清淨的心來修行。也就是說,不管你修佛教任何法門,用不同的粗細的心力來修行,得到的功效是不一樣的。四禪的清淨心,是修道人要去爭取到的。所以,如果你的心無法平靜就去參禪,你只是在胡思亂想,如此參話頭打禪七,是胡打,變成煩惱糾纏不清的「纏七」。為什麼呢?心都不能安定下來,煩惱一大堆,是煩惱在參纏,還以為是參禪。修任何法門最終是要修慧要覺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佛法說有慧沒有定叫狂慧,狂慧的人煩惱很多,還說自己比他人有智慧。因此,把禪定掌握好的人,再去修煉任何法門,都是有所幫助的。如果一個人他不認識到定是慧的基礎,定力不足就去修行高深法門,那麼,他根本不懂自己用什麼心去修。我在這裏再次強調:一定要修好禪定。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修行之人當「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為何要從三毒下手?因為佛於四聖諦告訴我們:「身心痛苦,是苦的事實;皆因貪瞋癡,造成苦的起因;若要身心解脫,當要滅除苦因;唯有勤修戒定慧,才是滅苦之道。」

以八正道來看:「正見、正思惟,屬慧;正語、正業、正命,屬戒;正念、正定,屬定;正精進通三學。」用六波羅蜜來分:「布施、持戒、忍辱,屬戒;禪定,屬定;般若,屬慧;精進通三學。」就事相漸修來說,神秀大師云:「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從理上頓悟來論,惠能大師言:「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無癡,自性慧。」雖然解釋不同,其義是不變的。

人因無明愚癡,不明境界本無順逆之差,皆因妄心之分別,故對順境起貪,逆境起瞋,常境起癡。境皆無常不實,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明白此理,就可依惠能大師所教導的方法修行「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不取則無貪,不捨則無瞋,以智慧觀照則無癡,故僧璨大師言:「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若於境上,不起憎恨、貪愛,自然就能明白大道,即是見性成佛道也。

坐禪時當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修行不是只為個人解脫,而是「上求佛道,下度眾生。」有了正確的知見之後,就以平常心來靜觀身心,如僧璨大師所教:「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此為空有不住,能所雙亡,應用無礙,動靜無心,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觀照此身,無常無我,妄念紛飛,此為多心。

觀照此心,無常無我,妄念漸息,此為少心。

觀照身心,無常無我,妄念止息,此為一心。

觀照身心,五蘊皆空,念念不住,此為無心。

覺悟身心,諸法實相,緣起性空,此為明心。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只一心,卻生八萬四千煩惱,故佛有八萬四千法門,一一救度眾生的苦疾。經上云:「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不知您用何法,來降伏自己?不知您用何法,來度化於人?

愚常用三字,來自我參究,也願將此法,分享於有緣的諸位!那就是「心」、「無」、「有」。

一、心者:諸法之本源,眾生之本性。學僧請益達摩祖師:「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心是何物?心是佛也。故說:「即心即佛。」佛在哪裡?佛在自心裡。自心就是佛,心外無別佛。求佛,就是求己;自心可上天堂,也可下地獄;自心可執迷不悟,也可當下覺悟;自心可作繭自縛,也可悠遊自在;自心可憂悲苦惱,也可常樂我淨。

既是如此,何不直入本心!何須執於文字、語言、名相,心外求玄呢?千經萬論,三藏十二部,三世諸佛,菩薩聲聞,祖師大德,從古至今,以至未來,又有誰能離開此心,而得以見性的呢?

大梅山法常禪師,出參大寂和尚,問:「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法常即大悟。後來住山,為眾開示云:「汝等諸人,各自回心達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識本,唯了自心。」

二、無者:心本無形無相,心本無障無礙。六祖說:「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汝若有一法可得,即是障礙;汝若有一法可求,即是愚癡;汝若有一法可執,即是煩惱。

心既是佛,佛即是覺,覺悟什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人縛,心迷染塵埃。學僧問:「如何是解脫?」希遷禪師反問:「誰束縛了您?」又問:「如何是淨土?」禪師反問:「誰污染了您?」又問:「如何是涅槃?」禪師反問:「誰將生死給了您?」本無,何必執迷有呢?眾生啊!

三、有者:心本空寂,能生萬法;心本無礙,能生智慧。六祖說:「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世人性空,亦復如是。」性空故能緣起,此是一即一切;緣起不離性空,此為一切即一。

有僧問:「如何是禪?」希遷禪師說:「石磚。」又問:「如何是道?」希遷說:「木頭。」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哪些不是從自心中變現的大道呢?

華嚴有四無礙的境界,「理無礙」為性體不變,「事無礙」為事相無常,「理事無礙」為性相一如,「事事無礙」為體用無別。「有」也無礙,「無」也無礙,「心」才能一切無礙。

大顛問希遷禪師:「古人云:『道有、道無是二謗。』請師為我除疑。」希遷直破:「一個也沒有,除個什麼?」若有一絲絲,還有一絲絲,無我亦無心,無心亦無佛,無佛無眾生,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心」者,即心即佛;「無」者,非心非佛;「有」者,是心作佛。自心是真佛,除妄即是佛,佛心無罣礙,能生般若智,迷時佛眾生,悟時眾生佛。願勸世人,常思三字,自疑自除,自悟自度,共成佛道!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禪的思想是:空靈、豁達、開闊、明朗的人間清流。

禪的生活是:積極、自在、簡樸、自適的安心方式。

禪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學著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自我枷鎖,才能海闊天空地任運飛翔。

禪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練習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然後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現前。

禪並不一定要靜坐,但是要有靜坐的基礎靜坐對我們的身心都有好處。它能促進身體的健康及心理的平衡,能使我們減少執著,也能使我們的頭腦更冷靜、更清楚;再進一步,便能產生智慧,開發精神的領域。可是從禪的觀點來看,若無佛法的指導,由靜坐所產生的智慧仍然是帶有煩惱的。由於他的自我中心還在,一旦遇到跟他自己有衝突的人、事、景物之時,他的內心就會痛苦掙扎了。

靜坐應注意的事項有三:一.調身,二.調息,三.調心。

所謂調身,是指正確舒適的坐姿,以及靜坐中的身體反應。

至於調息,是指呼吸,可隨著各人定力的深淺分為四個層次:鼻息、腹息、胎息、龜息。「鼻息」是使用鼻孔出入的自然呼吸。「腹息」時,空氣雖然是由鼻孔進出,可是不注意鼻孔,也不感覺到是用鼻孔呼吸,而僅是腹部起伏蠕動。所謂「胎息」,是不用鼻孔呼吸,全身的每一個毛孔都能成為呼吸器官。此時的大宇宙即是母胎,自身是胎兒。「龜息」則自己不需要呼吸體外的空氣,甚至心臟也停止跳動,此時修行者的身體已能獨立自成一個宇宙,用自己體內的氣或能來運行,自給自足,不必由體外提供空氣或養分。

至於如何照顧心念?一般是以止觀的方法來攝心凝念。使用數呼吸、觀身不淨、念佛、禮拜、靜坐、冥想等方法,均可達成目的靜坐的主要目的,在於集中散亂的心,使它漸漸變成統一心。通常人在得到心的統一之時,認為自己已經沒有自我而達到了無我的階段。其實那只是靜坐的層次,或是定的層次。定的經驗也有高低,故有四禪八定之分,但都不出於統一心的範圍,而且尚未達到及於無心空慧的實證。從上述可知,如果是用中國佛教禪悟的角度來看,「定」的經驗,未必等於禪宗的禪定。

那麼,什麼是禪宗的禪定呢?六祖惠能大師的《壇經》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接觸諸種外境而心不亂,「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可見禪宗的禪定是在清淨的智慧觀照,不在於統一心的定境,因為若住於統一心的定境,依舊未離執著。

而所謂執著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當你面對任何人、物、事的時候,首先強調「我」看到了什麼,而加進價值的判斷,那就是執著。那麼禪的所謂不執著是什麼呢?

任何一樣東西、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個人在他面前出現的時候,他自己不會加諸任何意見,而對方所需要的東西,卻恰如其分地給了他反應。

在涉及親子關係、男女關係及財產的問題時,最容易使我們感到自我中心的執著;其次就是名譽和觀念。對於修行者而言,最難化解的執著是感覺到自己有自我的成就、自我的經驗,他可以什麼都不要,就是無法擺下自我的觀點價值和經驗價值,所以尚有驕慢心。因此凡是有自我存在的價值肯定,便是沒有真得解脫,也沒有真正完成無漏的智慧。

禪宗在開悟的時候叫「見性」,見性以後要保持它、要增長它,所以還要悟後起修而來培養它。雖然禪宗強調開悟以後他的見地就跟佛完全一樣,不過他不是佛;就好像西藏人修行,把自己本身觀想作自己就是本尊,可是即使修成了,本尊還是本尊,他還是他。不過比起修行之前,多了些慈悲心。

所以中國的禪師在沒有開悟以前要好好的修行。在開悟以後,要去找更好的老師,只有開悟以後,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好的老師。然後,自己還要加倍的努力。

禪,並不一定要靜坐。所以《六祖壇經》說:「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又說:「有人教坐,看心觀淨,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
會,便執成顛。」六祖是主張:「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所以我們沒有看到六祖惠能大師靜坐的修行過程;六祖以後的第二代懷讓禪師,看到第三代馬祖道一禪師打坐的時候,還說了個比喻:「坐禪得成佛,豈非磨磚能做鏡?」

不過,從許多禪學記載中,我們看到許多禪宗的祖師們也要打坐的。在馬祖的弟子百丈所立的《清規》中也有「坐禪既久」的記載,只不過不重視打坐,而是把日常生活裡的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動作,都認為就是修行。

我們看到百丈禪師的生活原則,未見其記載一天要打坐多少時間,而倒曾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文字,那即表示他的主要修行就是上山出坡、下田耕作。

其實六祖惠能大師也是如此。在還沒去見五祖弘忍以前,他是個打柴的人,見了五祖之後,也沒叫他去打坐,反而是讓他到廚房去樁米。我們必須瞭解到,當他工作的時候,他的心經常是在一種非常穩定、平靜、了無情緒波動的狀態。這樣子的人,才可能獲得真正的開悟。

但是,也必須要有觀念的引導。惠能大師真正開悟是聽到了《金剛經》,使他能夠發現所謂「執著」與「不執著」,「我」和「無我」等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由此可見「觀念」還是很重要。雖然禪宗講「不立文字」,它的意思是說不可以執著語言文字,但是還是需要從語言文字中得到消息,得到正確的指導,名為「藉教悟宗」。

如果六祖沒有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經句,他不會開悟;如果他僅僅抱住、執著《金剛經》的那句話,他也不會開悟。所以禪宗把經教的作用比喻為「以指標月」。如果沒有手指,迷人便不知道月亮在那兒。如果迷人只顧看手指而不肯看手所指的月亮,手指便成無用。如果迷人已循指見月,手指也不再有用。

由於一般人無法把心靜下來,就是能夠安靜,也很難經常安定,所以仍須靜坐。也可以說禪悟並不一定要靜坐,但靜坐的定力有助禪悟,不過僅僅是靜坐,也無法獲得禪悟。

問答討論

師:我想你們諸位多半對於佛法、佛教已經有基礎的知識,也有人正在禪修及修學西藏的佛教。我相信各位有好多問題想問,我能夠回答的我回答,我不懂的我就說不知道。

問:請問您對曹洞宗重視修行不重視開悟,認為修行本身就是開悟的講法有何看法?

師:我想那是比較安全踏實的觀念。如果專門追求開悟、強調開悟的話,就可能使人養成倒因為果的取巧心理,容易形成不想修行的流弊,認為開悟以後就不必修行了;另外也可能使久修而尚未徹悟的人失望而不想修行。所以我也主張重視修行的過程,要比重視開悟的目的更好。

師:你贊成我的意見嗎?

答:當然贊成。當我問我的老師關於開悟的問題時,他總是勸我不用操心。那些執著開悟經驗的人,將開悟經驗當成另一種寶貝抱住,執著它。

師:對,追求開悟,炫耀開悟,本身就是一種執著。

問:聽說有位韓國比丘,修行時把「死」字的牌子放在面前,可不可以請您開示,是不是一定要有死的決心才能修好?

師:我們也教人在進入禪堂的時候要下個「大死一番」的決心。死有大死、小死之別。小死是身體死,而妄念煩惱等生死業沒死;大死則應該把自己所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不論是好或壞的經驗及觀念,全部丟下,這樣你才能真正的用功。我不知道那位韓國禪師的「死」字牌子是什麼意思。但是,在中國的禪堂裡,老師會說:「我們現在得好好用功啊!只准活的進來,死的出去,偷心妄念不死,就不該再出禪堂。」

問:也許這位韓國禪師是在參話頭或公案時就是想依這種方式拼命把疑團打破。

師:這種決心很好,可是這樣猛修有危險,只有少數身體很好,心理狀況也很好的人才可以使用。

問:我們應以怎樣的態度對待感情?

師:要應用感情,但不受感情的左右而起煩惱。

問:可以不可以用感情來教人?

師:對眾生來說是感情,對菩薩來講是慈悲,像觀音菩薩,他是用種種的形相、種種的方式來幫助人,如果不以感情來幫人,人家會怕他。因為菩薩沒有執著,所以也沒有煩惱。不學佛、不修行的人,感情會變成自己的煩惱,也會引起他人的煩惱。

問:如何使用感情而又不起煩惱?

師:有兩種方式:一是經常用佛法的觀念來一次又一次地糾正指導。二是用禪修的方法漸漸地淨化感情而成為慈悲的襟懷。

問:感情是很自然的事,一經約束、否定,就不自然了。

師:任何一件事若要給予訓練修正的時候,必然是不自然的啊!水往下流是自然,若把水往上打,便是不自然,但是我們往往必須把水向上打入水庫或蓄水槽,給了它壓力,才能使用它。

問:慈悲在禪法中的地位如何?

師:慈悲和智慧的意義相同,表達方式卻不同的。真有智慧的人一定會真有慈悲。慈悲的表現是在廣度眾生,而在他心中沒有自己也沒有眾生,便是實證空性的無我智慧。唯有無我無著的智慧,才會表現出真正的慈悲。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要學靜坐?

佛法的真理很深很廣,當中使大眾最受益的就是止觀法門。所謂「止」就是止心不動,用一種方法把妄想停止下來。有了止,必須還有「觀」,觀是指我們這念心要清楚要明白。

在《小止觀》裏講:「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結就是我們的心結,我們的心因執著、攀緣而起煩惱,因煩惱而成垢,由垢而成結,成為眾生生死的根本。要想解除心結,必須要修止修觀,「止」是降伏心結的第一個法門。降伏了以後,還要斷煩惱,這念心要開悟要有慧解,必須要有觀行,所以「觀」是策發神神通、智慧的解悟妙術。

總之,無論修任何法門,歸納起來,不外乎是「止、觀」。念佛,是念佛止觀,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會始終執著我念佛要往生西方。往生西方是不錯,但西方是一個果報,而念佛就是因中修止修觀,把心止在一句佛號上面,這就是「止」,「觀」是將心中的貪瞋癡等垢除掉,這一念清淨心就是西方。

「念佛」如果只知道止而不知道觀,最多只是一個定境而已,所以進一步要了解,除了把心靠在佛號上還要「觀」。心靠在佛號上,不會想過去、不會想現在、不會想未來,也不會想到財色名食睡,這就把妄想停「止」了,而「觀」就是能念之心要清清楚楚,所念之佛要歷歷明明。不但是念佛,持咒、誦經也是如此,所以原來念佛也是止觀法門,乃至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止觀法門來解釋。

在因中修習名為止觀,在果上成就名為定慧。《圓覺經》講:「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這世間上都是名利財色,為什麼是不清淨的?因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名利財色當中。可是這「無礙清淨慧」就不是名利財色,而是解脫的智慧、無漏的智慧、無我的智慧、平等的智慧,所以它是清淨的。要想達到清淨無礙智慧的境界,都要從禪定當中產生出來,所以止觀是很重要的。

人就像一部車子,平時身體在動、心也在動,因日積月累的磨損,最後車子終於壞掉。人的身體也是一樣,心天天在想名、利、財、色、事業、前途,種種的計畫、想念,想久了,心就會感覺到疲勞、感覺到累,這就是所謂「心勞日拙」,此亦是導致人們身體生病的病因所在。心本來像清水一樣,但被名、利、財、色等種種的妄想使之渾濁,心沒有辦法寧靜,而起了很多波浪,就沒有清淨的智慧。

若以靜坐修止觀的方式來善調身、心,眼睛不看外面,兩眼內視,以此能聽、能聞的這念心,往裡面收,保持這念心不動,心靜下來,波浪就沒了,水也隨之清了,清淨的智慧就顯現,這時就會感覺到身心清涼。平時一天的疲勞,也可因打坐個幾分鐘,而使身、心馬上恢復精神。所以,靜坐禪修的意義,即是藉由止觀法門,助益行者超凡入聖,轉識成智,化迷為悟,達到定心、淨心、悟心、明心的境界。

靜坐的姿勢為何?

先於禪座上,端身正坐,身心放鬆,面孔保持一絲微笑,頭部正直,後頸微靠衣領,背部自然平直,不須刻意作力。

雙眼自然下垂,眼睜一線。因為眼若全開,容易有妄想;眼若全閉則容易生昏沉,甚至易出現幻覺的境界。若無妄想,又無昏沉、幻覺等毛病,則眼睛可開可閉,均無妨礙。

微收下顎,口不可張開,舌尖微抵上顎。

雙手手掌重疊,結金剛定印,即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兩手拇指尖端,微微相接,雙臂自然下垂,置於大腿上靠近腹部處。

盤坐:

雙跏趺:即是雙盤,兩腿互相交疊,若是左腳在上,右腳在下,稱為降魔坐。反之則稱之為吉祥坐。雙跏趺為最好之坐姿,全身重心落於中間,最安穩持久,修定較容易成就。

單跏趺:若雙跏趺有困難者可選擇單跏趺,即是單盤,左腳在上或右腳在上均可,兩腳互相調適,又稱為金剛坐。

如意坐:雙盤或單盤有困難者,可選擇如意坐,即是一般所謂的散盤,是將兩小腿互相交叉而坐。

下坐要點:

下坐時不可太快,先需慢慢搖動兩肩,然後徐徐將腿放下,免傷筋骨。.

將兩手搓一搓,順序按摩頭→臉→身→肩膀→手臂→腰→大腿→膝蓋→腳踝,頭跟著下去,口微微張開,緩緩吐出一口氣,如是反覆三次。

把蓋腿布折好後,即可起坐走動。走動時,先慢後快,可使集氣散發,以免滯留體內,發生氣結、肚脹等毛病。

初學靜坐時,難免雙腿會酸、麻、疼、漲,須忍耐練習。可先由十分鐘練起,純熟後,慢慢增至一刻,乃至二十分、三十分或一個鐘頭,隨自己的狀況而定。不可驟然勉強忍耐太久,否則會傷筋骨,如果覺得非常酸痛難忍,可用小墊子,將臀部墊高三至四寸。練熟後,即可抽去,不用為宜。如果腿子太硬,很難跏趺時,可禮佛懺悔,軟化筋骨。

坐禪的姿勢

坐禪的姿勢,是印度古修行者所發現的,傳說是古仙人在經過無數的困難,修道仍不得道,後來發現雪山深處的一群猴子,正在用坐禪的方法修道,古仙人模仿著做了之後,便成道了。以常情而論,動物之中,惟有人類才有坐禪的條件,那個傳說,只是在無法從歷史記載中找到根源的印度人,所講的涵義深長的故事。意謂雖然心的輕舉妄動如猴子,也有坐禪的必要和可能。那種坐法名叫毗羅遮那的七支坐法。

一、七支坐法

1.雙足跏趺─

(1.)以左腳在下,右腳置於左大腿上,再將左腳置於右大腿上,稱為如意吉祥坐。

(2)或將右腳在下,左腳置於右大腿上,再將右腳置於左大腿上,稱為不動金剛坐。

2.背脊豎直─挺起腰幹,勿挺胸部,頭頂向天垂直,下顎往裡收,頷壓喉結。

3.手結法界定印─兩手圈結,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兩拇指相結成圓圈形,輕輕平置於丹田下的骻部。

4.放鬆兩肩─將兩肩肌肉放鬆,自覺如無肩、無臂、無手的狀態。

5.舌尖微舐上顎─門牙上齦的唾腺處,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則緩慢嚥下肚去。

6.閉口─無論何時,只用鼻息,不可張口呼吸;除了有病在鼻。

7.眼微張─視線投置於身前二、三尺處的地上的一點,不是要看什麼,只因睜大眼睛時,心容易散亂,閉起眼睛時,心容易昏沉。如果睜眼過久,覺得勞倦時,不妨閉一會兒。

二、其他坐法

1.半跏坐─僅將一隻腳,置於另一邊的大腿上。左腳在右小腿之下,或右腳在左小腿之下,均可。

2.交腳坐─兩腳均置於地,向內向後收,結果,兩腳掌向上,置於兩小腿乃至兩大腿之下。

3.跨鶴坐─又名為日本坐,即是雙膝跪下,兩腳的大拇指上下交疊,將臀部坐落在兩腳跟上。

4.天神坐─左腳坐如半跏式,曲向內,置於身前。另一腳,曲向外,置於身後側。

5.如意自在坐─左腳坐如半跏式,曲向內,腳跟置於會陰前,右腳垂立、曲膝置於右胸側,左右兩手平覆分置於左右兩膝。

6.正襟危坐─坐於與膝同高的椅子上或板凳上,兩腳平放於地,兩小腿垂直,兩膝間容一拳的距離,背不可依靠任何東西,僅臀部坐實,大腿宜懸空,與小腿成一直角。

功效最大最快而且能夠經久穩固的坐姿,以最難的跏趺坐最為可靠。初學的人,儘可用你覺得最舒適的坐法,以不讓自己產生畏懼心為原則,漸漸地試著用較難的坐法,是有益無損的。

靜坐應該注意什麼?

靜坐的地點:

初學靜坐時,須選擇寧靜、通風、無人打擾之處為宜。

靜坐前,可先囑咐左右之人,遇有急事可用引磬或彈指,輕聲作響,聞聲出定,慎防他人突然推動身體,以免驚嚇失定。

頸部勿靠近窗戶,因風由窗戶隙縫吹入,若風勢強勁,直吹頸部易致風邪。

靜坐的衣著:

靜坐時,因全身毛孔舒張,故應注意保暖;可用蓋腿布覆蓋兩膝,以免受風寒。

衣著以寬鬆、舒適為原則,緊身衣物應於靜坐前鬆除。

靜坐的時間:

除飯後一小時內較不適宜外,其餘任何時間皆無妨礙。

靜坐為什麼會產生八觸?

我們在修禪定時,身口意在轉變,也就是變化氣質,脫胎換骨,轉凡成聖。這心念集中的過程,生理、心理就會產生感受與變化。心理上的轉變就是看見光明、瑞相或恐怖境界……,生理上的轉變即是產生八觸。

八觸就是:動、癢、冷、暖、輕、重、滑、澀。

動: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互相變動、衝擊,身體由不規則的搖動到規鄤的搖動,甚至身體會跳動,則稱為動相。不知道的人會以為是氣機發動或魔鬼附身,其實不然。

癢:氣鑽到微細的神經,所以會發癢。

冷:意識入到水大,身體即會感覺發冷。

暖:心入到火大,身體會發燒、發熱、出汗,甚至大汗淋漓。

輕:心入到風大,就感覺身體輕飄飄的,如雲如塵,有飛行感。

重:心入到地大,就感覺到很沉重,身體覺得像一塊石頭、一座山一樣,動彈不得。

滑:身體好像有光明、油脂一樣,身滑如乳。

澀:身體感覺粗糙、不通,身如木皮。

這些境界都是幻覺,是生理、心理的轉變,不要害怕、執著,也不要貪愛、取捨,始終在心上用功,修一切善,斷一切惡,觀心反照,不散亂、不顛倒,漸漸地一打坐,定境就現前,身心達寂靜之境界,此時會產生一種定力、智慧、感應,但皆不可執著。

靜坐會不會走火入魔?

有人認為禪修、靜坐會走火入魔,因此主張不可學禪、靜坐,然事實並非如此;走火入魔多是因為誤隨邪知邪見者為師,或觀念、方法錯誤所致,若能了解何謂「走火」、「入魔」,即能破疑生信,不致對禪修、靜坐產生誤解而心生恐懼。

「走火」屬於生理上產生的問題,此係因修鍊「安爐鍊丹」的方法所引起。即是意守丹田,將意識集中於丹田處,此處因而發燒、發熱,猶如火種,稱之為「火」;再用意識引導此火,打通任督二脈,乃至於轉小周天、大周天。若心情過於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穩,就會氣血逆流,導致微細神經受損,甚至引發嘔血或半身不遂,嚴重者因此死亡。而佛法靜坐不修此種法門,所以不可能產生「走火」的問題。

「入魔」屬於心理上產生的問題。此乃由於心有所求,希望諸佛、菩薩或神明予以加持;長此以往,幻境現前,例如夢見佛、菩薩或神明……等指示種種吉凶禍褔之事。起初可能有些感應,慢慢地感應不復靈驗,失眠、頭痛隨之而至,此時心生恐懼,以為招感魔障,即用種種方法降伏;不知此諸境界,乃自己心識所變現之幻象,日益執著,而導致精神失常,此即所謂的「入魔」。

了解「走火」與「入魔」之後,即知其與佛法之禪修、靜坐無任何關連,故勿須心生疑懼。只要依據正確的觀念、方法禪修靜坐,不僅不會走火入魔,更能啟發本具之智慧,契證生命之實相。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身體的好處 

  排除毒素、淨化身體:斷食不但能排除長期積聚在人體內的毒素,並使身體自然淨化,回復機能活力,是清理身體內部最好的方法。 

  治療疾病、改善體質:日本醫學界廣泛使用的「斷食療法」,證明可以增加白血球的數量,治療疾病,使身體更健康。     

對心靈的好處

   神清氣爽、思慮清明:身體沒有負擔,自然神清氣爽,容光煥發,並有助集中腦部的能量,增強大腦的反應力、判斷力及記憶力。 

  情緒寧定、心情喜悅:斷食是大自然的鎮靜劑。不但可改善自律神經及內分泌系統,使情緒得到更好的控制,沒有負面情緒的產生,心情快樂喜悅。     

對生命的好處  

轉化能量、提升潛能:是轉化生命能量的妙方。斷食可以使得粗鈍能量化為精細的能量,並且提昇個人生命的潛能。 

  增加智慧、提高境界:是提高人生境界的修行。瑜伽修行者便是藉著斷食的實踐工夫,提昇他們的心智到更高的意識境界。

「禪修」的好處:

對身體的好處  

消除疲勞、活力充沛:禪修可以讓身心放鬆,消除疲勞,回復身體的正常功能。隨時隨地都充滿活力,精神奕奕,感覺就像脫胎換骨。 

  不易生病、延緩老化:禪修可以把人的體質從容易生病改造成不易生病,健康加倍;並讓退化的細胞可以再生,活化機能,讓身心更年輕。    

對心靈的好處  

心平氣和、思慮細密:可以讓人的心自然獲得平靜。心情平靜,不受干擾,思慮也會變得更細密,感覺更敏銳,頭腦更清楚。 

  心境快樂、廣結人緣:從內心改變自己。快樂的真正來源就是在心裡面,因此,心境由內而外的開朗快樂,別人感受你的快樂,自然更願主動親近。     

對生命的好處  

化迷為悟、開創人生:禪修能幫助看清自己的心,不致迷惑,才能進而肯定自我、成長自我,開發無窮的潛能。

轉識成智、超凡入聖:禪修是提高人生境界的法門。不但能開啟無我的智慧、平等的慈悲,乃至獲得究竟無礙的解脫。 

提醒您:斷食與禪修皆應在正確的指導下,才有安全積極的效果。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長坐在電腦面前,

都快坐成植物人了!

以下的小運動還挺不錯的呢!

      

益‧分 //  : 葛林       : 葛林    

  

第一式:肩膀運動

1.身體坐正,全身放鬆。兩手自然下垂。兩肩緩慢上舉,儘量貼近耳朵。

2.兩肩緩慢向前作大圓圈的轉動。

3.兩手掌相疊。左肩緩慢的下壓,右肩緩慢的上舉,兩肩一高一低儘量伸展。左肩緩慢的 往前、由下往右上,右肩緩慢的往後、由上往左下,兩肩交互劃圓圈緩慢的轉動。

  

第二式:頸部運動

1.左手緩慢上舉置於頭上,手指頭儘量扳住右臉頰。頭部緩慢左傾,儘量向左後轉。清楚頸部扭轉的感覺。

2.頭部緩慢往下,下巴儘量接觸前胸。下巴緩慢由下往上,劃大圓
  
圈的伸展。

第三式:腰背伸展

1.身體緩慢下彎。兩手儘量碰觸腳指清楚頸椎、胸椎、腰椎、尾椎一節一節彎曲的感覺。

2.兩手抱住左膝蓋緩慢上舉,下巴儘量碰觸膝蓋。

3.左腳踝盤在右腿上,左手壓左膝蓋,右手扳住右大腿。身體緩慢向前彎屈,頭部儘量 碰觸左小腿。

 

第四式:前後伸展

1.兩手十指交錯,掌心向前。

2.兩手緩慢前伸,背部儘量往後弓。

3.雙手緩慢收回,置於椅上。腰部、背部緩慢往前弓,頭往後仰。

第五式:轉體運動

1.右手置於左肩上,左手腕扣住右手肘。

2.身體緩慢的向左旋轉。頭部轉向右後方。

3.身體緩慢回正。雙手放下。

第六式:軀體伸展

1右手置於頸後,左手握住右手肘。身體緩慢的左側彎,清楚伸展的感覺。

2.左手緩慢上舉彎曲,置於背後往下儘量伸展,右手緩慢於背後由下往上儘量伸展。兩手儘量相扣。

第七式:足部運動

1.全身放鬆,兩腿儘量伸直。...雙手置於腿上。腳掌緩慢向內扣。

2.腳掌緩慢向下壓。

3.腳掌緩慢由左向右旋轉。

 

第八式:觀身受法

1.身體坐正,兩手相疊,掌心朝上,放在大腿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挺腰不挺胸,頭頂天,收下巴,全身放鬆。

2.左手緩慢上舉,心口高度往外移,左腿上方,翻掌,掌心向內,緩慢下降至大腿上。

3.右手緩慢上舉,心口高度往外移,右腿上方,翻掌,掌心向內,緩慢下降大腿上。

4.右手緩慢上舉,心口高度,翻掌,掌心向上, 緩慢移向中間,下降至腿上。

5.左手同上。

6.重覆以上步驟。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