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修四禪?真正的「四禪」是什麼?修了禪定之後要做什麼?「止觀雙運」的觀要如何觀?…
一、止觀雙運
如果沒有正確的「止觀雙運」,是沒辦法開啟智慧的。不是說禪定不好,而是「定」是為了協助我們以一個穩定的心、清淨的心,來如實觀。「定」就是穩定,要進入「止觀雙運」。
「觀」的內容,如果沒有正知正見為基礎,你不知道要觀什麼。有人就會引導你去觀一個佛像、觀一個神像,或是觀一個什麼境界,或是觀一個什麼極樂土…,那個「觀」,不叫作「如實觀」。那是你有欲望,你在構築你所要的一個世界,就算你認為你觀想有成,那都只是你投射出來的。
現在一般很多所強調的「觀」,都是用「自我」,然後去觀想什麼,於是就自認為觀想有成…。事實上,那就只是投射出來的。這個還不能夠稱為「如實觀」,因為那是「自我」去投射的。
「如實觀」是要來到心寧靜下來,清淨、清清淨淨,沒有帶個人的色彩,沒有帶個人的「要」或「不要」,他就是完全很客觀。「觀」就是來到很客觀,你的心要寧靜、清淨下來之後,才沒有個人的「要」或「不要」。靜下來、然後很客觀的來觀看宇宙的真理實相。
所以,修行的重點,不是在於禪定得到幾禪、幾禪…,這只是中間一個重要的階段,但是如果欠缺前面的聞思基礎,所謂「定」你會不知道它是否是正確或是錯誤的,你不知道它是「世間定」、還是「出世間定」,由於你的聞思基礎不夠,就沒辦法分辨。
就算你有了定力之後,下一步要怎麼再繼續深入?怎麼樣應用這個「定」,然後去開發更高深的智慧出來?如果你沒有聞思基礎,一樣你上不去的,就像一個空飄的汽球,必須要有聞、思、修、證,這樣逐步上來。眾生在修行上,有一個不是很好的習氣、習性,常常都想貪求快速、貪求境界、貪求神通、貪求禪相…,只要你有所貪求,就容易出問題。
二、具足聞思基礎
因此,聞思基礎一定要具足,認真去看解脫道的「三無漏學」三套課程--阿含解脫道次第(84小時)、事事本無礙(35小時)、老子道德經(27小時),大家才會知道什麼叫做解脫、什麼叫做彼岸,那個方向感才會出來。進一步「四念處的修行要領」,至少都要看三遍以上,才會知道修行的次第步驟,怎麼樣去實修、怎麼樣去落實。具足這些聞思基礎之後,進一步再繼續看《金剛經深義》、《六祖壇經》、《永嘉大師證道歌》等課程…。修行的方向就會越來越清晰。
若只是在禪定上面下工夫,這樣對我們的成長、幫助很有限。聞→思→修→證,「八正道」是以正知正見為首,「正定」是在第八個位置,是擺在後面的。
一提到禪修、打坐,很多人就認為「我一定要打坐幾個小時,動也不能動,這才叫做禪定…」不錯!這也是禪定的一種,但是真正原始佛法,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帶領大家修行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所謂「禪、禪那」,「禪」是梵語聲音的音譯,原來是「禪那」,翻譯到中國來,就變成是「禪」或「禪定」。
因此,很多人認為說「『修禪』就是一直在那裡打坐,在禪堂裡面一直坐,這才叫做修禪…」不是光這樣啊!真正的「禪修」,是「四念處」的開展;真正的修行,是不分禪堂內、禪堂外,廿四小時都在修行。真正「四念處」的開展,是走路也是在修行,吃飯也是在修行,洗衣服、洗澡…都是在修行,都是活在每一個當下。
當你在禪堂內打坐、靜坐,透過觀呼吸、出入息,這是一個「方便法」,是讓我們的心猿意馬能夠逐漸的寧靜、沉澱下來。觀出入息的初步,是讓大家能夠逐漸讓心定下來、靜下來,但這只是初步,目的不是在修「深定」。如果沒有來到「止觀雙運」,你所修的是「世間定」。不管你的定力多深,進入「四禪八定」,或是定力再深入到「滅盡定」,一樣!你很難很難開啟智慧。
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觀念知見,你的「修定」會變成容易是「世間法」的四禪八定。這一種定,你的心很難柔軟,而且有時候會越修、身心越僵化,這就是「世間定」的修行。因為沒有「止觀雙運」,因此很難開啟智慧。如果你沒有聞思基礎,沒有正確走在解脫道上,光是在那裡一直打坐,很容易就只是在「定力」上面下工夫。
真正原始佛法,佛陀兩千五百年前在帶領大家的時候,都是真正的「禪那」,翻譯成它的意思、意義,就是「靜慮」,也就是「止觀」。是在身心寧靜、沉澱的情況之下,用一個很明覺、微細的心,來體悟、來見法,進一步就是來到正思惟。
所謂「正思惟」,還是屬於比較粗的法義的思惟,平常大家在聽課、聽經聞法,之後就要去正思惟。在禪修的時候,是要來到「止觀」。「止觀」是比一般的「正思惟」又要更深入,「正思惟」還是屬於知見上面的釐清,「止觀」又不一樣了。「止」就是讓我們那些各種的念頭、推理、推論,慢慢的寧靜、沉澱下來。
三、幫助大家靜下來
各種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就只是為了幫助大家寧靜下來,定下來、靜下來!這是初步。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屬於「方便法」。如果你沒有後面進一步的去如實觀,就是停留在「方便法」上面。「世間法」、「出世間法」只有很微細的區隔。但是這個很微細的區隔,演變下去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分水嶺就完全不一樣。
「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在那一線之隔而已。所以,修行不能夠盲修瞎練。大家有正確的聞思基礎,非常重要!進一步在禪修的時候,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的去做。所以,在禪修期間,前面兩天會比較著重在「定」的培養--「身念住」的開發。大家充分把身心緩慢下來。在禪修的後半階段,就要協助大家去「止觀雙運」。如果你有聞思基礎,身心又能夠柔軟,一步一腳印的去練習、去做,在七天的禪修內,就很有可能可以見法。
不要把「明心見性」認為是很困難,把「明心見性」認為是很抽象,不會的。記得!只要你有聞思基礎,一步一腳印的去做,七天內透過「四念處」的修法,「身念住」、「受念住」的開發,以上兩個基礎有了,再來第三個階段就是「心念住」的開發。
「心念住」的開發就是「明心」。「明心」的階段開發出來之後,就能夠「見性」、「見法」。當你看到我們清淨的本心,也能夠看到如實觀宇宙的真理實相。所以,不要小看自己,不要劃地自限,不要小看禪修期間的相逢因緣,這是很不容易的。
只要能夠歸零、認真的去做,在禪修的七天內,是很有可能可以脫胎換骨的,很有可能可以讓你的生命昇華,只要你願意歸零,願意自我挑戰,把不可能變為可能。而在這之間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希望大家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法門,統統放下!如果你真的願意讓自己成為無限的可能,就要把我們過去的觀念知放下,把過去習以為常的修行方法,暫時放下!不是說那些法門不好,而是原始佛法的修行,那是有次第、有步驟,而且是非常的安穩又快速。
真正要去學頓悟的法門,真正要快速,沒有相當的實力,沒有腳踏實地的修行,你是不可能頓悟的。
「頓悟」一定是來自於小悟,「小悟」是你隨時每天都願意歸零,讓自己成為無限的可能。當你成為無限的可能,觀念知見才會每天都不斷在扭轉、在淨化、在成長。「頓悟」就好比說一棟一百層樓的高樓大廈要落成,「頓悟」就是整棟高樓大廈落成。問題是,這棟高樓大廈要落成,需不需要打地基?是需要打地基,馬步要紮穩。你要蓋這棟高樓大廈,不是盲目的蓋,不是拿起榔頭來,然後就敲敲打打就可以起來,你要蓋高樓大廈,一定要有建設藍圖。
而所謂「建設藍圖」,就是各位的聞思基礎。如果沒有聞思基礎,就像是沒有「建設藍圖」,這樣就要蓋起高樓大廈,是非常危險。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帶領大家修行,為什麼那麼快容易成就?都是因為大家一邊聞思、一邊修行,把它「解行合一」。當你有了清楚的「建設藍圖」,然後一步一腳印紮紮實實的蓋起來,一層樓一層樓蓋起來。
最初那棟大樓在動工的過程,看起來會是醜醜的,「危險的地方,請行人不要靠近…」這是一個過程。但是,一定要經歷過這樣的過程,紮紮實實的下工夫之後,有一天才能夠來到舉行「落成典禮」。
「落成典禮」就是大徹大悟,工夫不會白浪費。所以,告訴大家:「頓悟」最快速的就是一步一腳印來老實修行。修行,就是要回來修正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大家對於「修行」都是耳熟能詳、很清楚,但是對於真正「修行」的內容、要領,很多人就會很模糊。
四、三妙行
「修行」不是越修越行,「修行」是在修正我們衝動的行為,修正我們的無明衝動。我們的衝動有哪幾種?就是「身行」、「口行」、「意行」。身體的衝動、講話的衝動、意根(念頭)的衝動…三種。記得!我現在所講的都是乾淨俐落、直接切入「修行」的核心要領,亦即「正直捨方便,直趨無上道」。空海不講那些「花拳繡腿」,講「修行」就是要直接扣住修行的要領核心。
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禪修的第一天,要著重在「身行」的開發,因為「身行」、「口行」、「意行」,是由粗慢慢轉向微細,當大家對於「粗的」能夠看到,然後對於「微細的」才能看到,因此要從「粗的」開始。
「粗的」就是「身行」要清楚的覺察,禪修第一天,就是幫助大家開發「身行」。從現在開始,走路的每一個腳步,都要清楚明覺、輕柔明覺,把你的腳步、步伐放慢一些,每一個腳步都要清楚覺察,上下樓梯都要清楚覺察我們每一個腳步。再來,你的手的動作,不管是洗衣服、掃地、炒菜…,做其他工作都一樣,你現在動作的過程都要保持清楚覺察。
比如說你要喝水,當你的手伸出去,要清楚知道你現在手有伸出去,要端起茶杯、要喝水,過程都要清楚覺察。不要以為說:「這個跟我開悟有什麼關係?!…」這是絕對有關係!為什麼這些動作要清楚覺察?這就是代表你逐漸的清醒明覺活在當下。
五、醒過來
當你能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就是逐漸的醒過來、醒過來。佛陀是個覺悟者、覺醒者,「覺醒」--你要醒過來,才能夠覺悟啊!所以,「四念處」的所有修行,初步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幫助大家醒過來、醒過來。
所謂「醒過來」,好像會很抽象,有人會認為「我現在兩個眼睛不就睜得大大的,難道我這樣沒有醒過來嗎?…」真正的「醒」,不是這個醒。真正的「醒」,是你逐漸的保持覺知,覺知是在當下,大家要清清楚楚去觀察、覺察到你當下的動作,這是很重要的開始,好的開始會奠定你成功的基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