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淨空法師 (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蛋不可食。邪見人雲、無雄之蛋可食、此切勿聽信。又蛋有毒、以雞常食毒蟲故。(出自《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問:有人念佛求生西方,已戒殺吃素,只是常吃雞蛋。如根據『借問刀兵災,何術方能免,提防三餐時,莫托冤孽碗』之偈中孽字,是無血、淚、哀聲者,雞蛋似乎可以吃(雞卵亦無血淚哀聲),但眾生有胎卵濕化四類,此雞卵是四類眾生之一,其說未知誰是誰非?(胡遠志)

答:無乘雄雞所產之卵,內無生命,可方便食之。(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在家菩薩或居士因幻驅孱弱,不食肉類,僅食無雄雞之雞蛋,牛奶,或鴨蛋,能否稱為長素?(羅德彰)

答:持戒精嚴之人,卵亦不食,為其不潔也。若病人必需,果系無雄乘者,可暫方便,梁武帝困台城時,曾食之。牛奶無殺性,向非所禁,釋尊亦食之。若是食者,可雲長素。(出處同上)

問:受菩薩戒優婆塞,吃蛋類或補酒(少許養身用)有無犯戒?(陳慈蓉)

答:有營養之植物甚多,蛋類並非最勝,何必迷信此物,酒亦如之。若身染病,配劑中必須此品,自可通融,倘偕其當長補之品,則大可不必,食蛋等於墮胎,日日為之,安得無過也。(出處同上)

問:這一位是單東有一個居士代問的,第一個,吃三淨肉的罪大?還是吃雞蛋的罪大?

答:都一樣。可是在中國這個雞蛋就不太保險,在外國你在市場上買的雞蛋,它是不會孵出雞的,沒有生命的,所以現在外國的雞蛋有的人吃是可以的。在中國,可能就沒有這種設施。外國的種蛋,你要能夠買孵小雞的種蛋,我還不知道到哪里去買,聽說這種蛋比普通蛋的價錢要高出很多倍,普通你買的蛋是不能夠孵出小雞的,所以那個蛋是沒有生命的,這個我們要加以區別。像在中國農村裏面,雞都養在外面,都有交配,那個蛋都有生命的,所以這個不應該吃。三淨肉是不得已,不是佛教你吃肉、准許你吃肉,是不得已的,這個道理要懂得。(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03

問:「據說在家居士可以吃白皮雞蛋,請問師父是不是可以?」

答:我不懂得什麼白皮雞蛋,雞蛋還有很多種顏色?這個問題過去有同學問過,只要不是種蛋,吃雞蛋就跟牛奶一樣,不殺生,不傷害牠的生命。如果這個蛋可以孵小雞,這個蛋就有生命,那就是殺生;如果是不能孵小雞的,這個不是種蛋,一般講是可以吃的。想想大都市裏面,市場裏面賣的大概都不是種蛋;我聽說種蛋很不好買,一般市場都買不到,而且價錢也會比較高一些。不過現在吃這些東西很麻煩,聽說這些畜生,飼養畜生的人喂牠的飼料裏面摻雜著有些基因的東西,恐怕吃的時候會帶來很多疾病,這一類東西還是少吃為妙。(出處同上21-90-21

問:道場裏有放生雞,請問雞下的蛋可否賣掉,買香油,讓雞也種福田;或者用其他方法處理?

答:可以,你想得很周到。道場裏面有放生的雞,要注意一樁事情,公雞跟母雞要分開,不要養在一起。這樣母雞下的蛋沒有生命,不能孵小雞,蛋可以賣。否則,這個蛋有生命,你賣這個蛋也是殺生,這一點我們要注意。(出處同上21-90-10

問:「聽一些老修學人講,吃農場生產的雞蛋不算是殺生,因農場只養母雞,生下來的蛋不是受精卵,不能孵化成小雞,所以家裏一直都買農場的雞蛋,主要是不給兒子吃肉的緩衝計,一個素食的過度階段。」

答:這個對的,確實是如此。(出處同上21-90-85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浙江省浦江縣及上海市等地區,有些同修常買油米、餅乾等糧食,以火燒化供養無形眾生吃。有些人認為長期下去,燒掉這麼多糧食太可惜了,中國有些地方的人都還沒得吃。請問老法師,這樣的火供如法嗎?

答:我同意你的看法,供養鬼神這些飲食不要燒掉,鬼神,燒掉他也不吃,他也吃不到,這個道理你要懂。

供養鬼神之後,這些食物可以布施給貧窮的人,布施給需要的人,冥陽兩利。不可以用這個方法,這是錯誤的,這也破壞佛教的形象。

實在講佛教裡頭本來沒有這些東西的,佛教裡面做超度的法事是隨緣的,不是佛門有這個東西。佛陀在世一生從來沒有做過一次法會,沒有做過一次超度,這個不可以不懂。

這是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一些祖師隨俗,原本是附帶的,現在變成主要了。從前主要的是講經說法教化眾生,現在賓主顛倒,講經說法教化眾生沒有了,完全為餓鬼道去服務。

你想想,為餓鬼道服務,你將來到哪裡去?肯定到鬼道。人到六道投胎是業力牽引,不是別的,就是你的習氣。你常常喜歡跟他接近,將來就入了他的俱樂部,就這麼個道理。你要跟佛在一起,佛是天天講經說法,天天教學,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

問:下面一個問題,請問應如何為餓鬼道眾生施食及煙供才如法,不致招引反效果?

答:幫助六道眾生,最重要的就是真誠,自己心地清淨,你沒有這個功夫他得不到。幫助人都辦不到,你怎麼有能力幫助鬼神?

我們今天三時繫念的法事幫助鬼神,主法的和尚沒有這個功力,但是做這個佛事還是有效。效果在哪裡?是大眾的力量,不是他個人力量;如果個人真有道心,不需要大眾力量。

你們看《影塵回憶錄》倓虛法師講的故事,他在沒有出家的時候,他們三個朋友合夥開個中藥店。倓老法師常講。當中有個姓劉的劉居士,天天讀《楞嚴經》,就一部經《楞嚴》,讀八年,他那個標題是「八載寒窗讀楞嚴」。

一個人一生當中學一樣東西,他心是定的,八年,他心就很清淨,這就是功夫,沒有雜念。你看他做超度佛事,真超度了。

中午,生意很清淡,沒有人上門,他們在櫃台上打瞌睡,他做了個夢,這個夢很清楚,不是模模糊糊的。有兩個人到他店裡來,他一看他很害怕,為什麼?這兩個人是冤家,他們為了小事打官司,他打贏,這兩個人上吊死了。為這樁事情他也很後悔,不應該跟他們爭這一點小利,讓他們兩個人自殺了。

現在看到那兩個人來了,曉得這兩個鬼進來。可是看這樣子很安詳,並沒有惡意,走到他面前,跪到地下。

他就問,你們兩位來有什麼事情?他說求超度。他心裡就放心了,不是找麻煩,求超度。

他說怎麼樣超度法?他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了。沒問題,我答應你!看到這兩個鬼踩著他的膝蓋,踩著肩膀,生天了。什麼儀式都沒有,自己有功力。

他這是靠什麼力量?八年念《楞嚴經》的功德。這兩個走了之後,又看到兩個人,一個婦女帶個小孩,一看是他前妻,死了的太太,跟他一個小孩。走到面前,也是跪到面前求超度,他答應,就看到這兩個人也是踩他的膝蓋、踩他肩膀上天去了。

你就曉得,真的古人講得不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只要自己做好,你就有能力影響別人,有能力幫助六道眾生,一點都不假,你要有真實修行功夫。

你沒有功夫,還有煩惱,還有習氣,還有貪瞋痴慢,還有自私自利,這不行,這完全是搞形式,連鬼神都瞧不起你,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沒有功夫,從前李老師講,真誠心還有作用;如果心地連真誠都沒有,那就沒有作用。施食供養沒有尊重心,很草率、很隨便,這會起反效果,為什麼?得罪鬼神,讓鬼神都瞧不起你。所以這個道理,理事都要明瞭。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一0五 2008/11/28

問:現在小孩玩的遊戲機中有很多殺人的內容,這些果報和罪業是否和殺真人相同?

答:確實是相同,而且製造遊戲機的人、販賣遊戲機的人、引導小孩去玩這些遊戲機的人,統統都要負因果的責任,所以這個行業比做屠宰的生意還嚴重。你一生做屠戶,殺豬、殺牛、殺羊的,罪業很重,來生都墮畜生道,先墮地獄,然後再墮畜生還債。這是殺人,這不是殺畜生,那你就想想,果報肯定在阿鼻地獄,出來之後,你要還多少命債?你想到這樁事情,你就曉得太可怕了。所以這個事情能夠勸導應該要勸導,尤其對於小朋友要勸他遠離這些遊戲,這些遊戲對於自己身心的傷害太大。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弟子發願講經,但弟子生性內向,不善交際,且擔心外緣太多影響清淨心,請問可否以心念默禱與大眾結緣,或是一定要有所接觸和互動,才算是善緣圓滿?

答:結緣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心。心一定要真正尊重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一定要捨己為人,這樣的存心、行事,才是與一切眾生結善緣。結緣決定不是攀緣,對自己修學有障礙的是攀緣,結緣決定不會產生障礙。所以,結緣、隨緣、攀緣的界限,一定要很清楚,希望同學們多學習。

講經法師與廣大群眾結緣,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祖祖相傳。佛法言「佛不度無緣之人」,你將來修行成佛了,眾生與你沒有緣,你度不了他。你講經講得再好,與他沒有緣,他不喜歡聽,不喜歡與你接觸,就無可奈何!

這種現象我們親自看到,當年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師學講經,法緣最殊勝的是林看治老居士。這位老居士是小學畢業,很多佛經裡面的字都不認識,但是她很了不起,非常謙虛,所以學成功了。她學成之後,在台灣地區到處講經,學得雖然不怎麼樣,但無論在哪個地方講經,她的聽眾總是最多,大家最喜歡聽她講經。同學當中有許多講得比她好的,就是沒人聽,這就是各人緣分不相同。

所以,結緣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能以真誠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都是結緣。我們到講堂聽別的法師講經,利用這一點時間,關懷一般聽眾。我們自己有座位,在沒有開講之前,我們不必坐在那個地方,我們到門口當招待,這就是結緣。我們與聽眾親切打招呼,告訴他從哪裡走、到哪邊去坐,這都是結法緣,這對自己修行沒有一點妨礙。所以,要懂得隨時隨處幫助別人。21-90-67

問:我們是發心以講經弘法的方式來自度度他。從理論上來講,若是能常隨師學,當然成就是最快速、最殊勝的。但是現在的困難仍是存在的,譬如說出家在僧團當中修行,首先就必須為大眾服務,而且不能自己有選擇,這也是符合修行的精神,因為修行要徹底破除我、法二執。請開示。

答:這個話靠不住。一天到晚跟在老師旁邊,跟一輩子不能成就的人很多。世尊當年在世,這個例子很多。如何才能成就?百分之百依教奉行的人能成就,不一定是在老師面前就能成就。

學講經,在老師面前是學什麼?學《內典講座之研究》的運用方法,因為這個方法沒有辦法教的。你觀摩的時間愈長,自然在台上就得心應手。你可以觀摩老師講經,也可以觀摩同學講經,任何人講經都是學習的對象。你能看出別人的缺點,自己就進步了,想想自己在台上有沒有這個缺點?看到別人的優點,想想自己在台上有沒有這個優點?所以,學講經的人只要自己沒有講經,無論是什麼人,乃至於初發心、初學的人上台講經,都要去聽。這是跟講經的人結法緣,跟道場結法緣,跟聽眾結法緣,如此法緣才能殊勝。別人講經,我不喜歡去聽,我講經也沒有人來聽,這是因果報應。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不管什麼人講經都歡喜聽,法緣才會殊勝。

常隨佛學,就是不離開經卷,這個重要。佛所講的重要綱領,我跟李老師十年,真正得力的是「一門深入,至誠感通」這兩句話,我這一生受用無窮,要真幹才行!對人對事對物決定用真誠心,真誠到極處就是「至誠」。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與我不相干,我們一定要以真誠心待人,不管別人誤會或毀謗,隨他如何都好,我們決定不改初心,就成功了。

別人對我們的種種,或者是不善的見解,我們曉得這全是誤會,他如果明白就會珍惜。為什麼?人在一生中遇到一個真心對待的朋友,太難得了!這一生中,茫茫大海,哪個人以真誠心待你?李炳南老師、章嘉大師、方東美先生都是以真誠心待我,我一生都感激。他們是真有學問、真有德行,而學問、德行不離真誠,不離一門深入,因為一門深入成就學問,至誠感通成就德行,這是成就自己。所以,一定要修自己,不要被外境所轉。

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習,為何許多同學都被淘汰?就是禁不起外境的影響。特別是逆境,別人以不善的心行來對你,你馬上就退心了,這樣吃虧的是自己。我們必須要不退心、不變心,才會有點成就。我們遇到這種境界,古人教給我們,關起門來反省、檢點自己,捫心自問:「我有沒有對不起別人?」沒有,自己就心安理得。若別人有所誤會,假以時日慢慢自然會化解。這個時間可能要好幾年、幾十年,最後他終歸會明白的。

為大眾服務就是自己修學的落實,如此修學才能起用。若不肯服務大眾,自己所修學的沒有用處,沒有地方表現。所以,修行在何處修?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裡修行,這是真功夫。不是關著門盤腿面壁,那學不到東西,一定要跟人接觸,在這裡面增長智慧與定功,所以戒定慧三學都在這裡成就。

戒學就是懂得規矩,它是活活潑潑的。我們跟中國人在一起,有中國人的習俗;跟外國人在一起,有外國人的習俗,這些都要懂,才能與他們融成一片。以外國人來看,美國人跟澳洲人就不同,他們的觀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交際應酬之習尚也不同,這些都要懂得,然後才能與大家融洽在一起。他歡喜跟我們接觸,歡喜跟我們往來,這個最重要,這是度化眾生的首要條件。如果對方不喜歡你、討厭你,不願意跟你往來,佛法再好,你也沒有辦法教給他。經論云:「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一條多重要!所以,我們到一個地方,一定要打聽那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多向當地人請教,以免失禮,我們能入鄉隨俗,就能歡喜和睦相處。21-90-69

問:對於初學經教的人來說,還是必須依賴有安靜的空間和連貫的時間,才有能力安住在經教上。若是出家在僧團中學習,除了要遵守團體的生活常規之外,也總難免會遇到強過自己定力的業緣來考驗。請問該如何是好?

答:這是有的,不但有,而且很多。這種業緣來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功夫境界到什麼程度,所以要時常檢點自己,在當中求進步。若你不能克服生活上所遭遇的種種境界,就被淘汰了。所以,修學的人很多,成就的人不多,原因何在?就是無法克服。修行的功夫說穿了,就是在克服。佛教給我們與人相處,與眾生相處,相處得非常融洽,就是成佛了。

佛何以能與一切眾生相處融洽?第一是平等心;第二是清淨心,清淨心是不受污染,順境不生貪愛留戀,逆境不生瞋恚,與人就能處得很好,就很快樂了。我們滿面笑容,歡歡喜喜對人,這是布施。布施快樂,布施歡喜,這不要花錢的,別人一定會接受。所以,一定要用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要在這裡落實。別人不高興,我們想想:「自己有沒有做錯?」做錯的地方要改進,改過就能進步,不改就沒有進步。所以,真正修行人,障礙愈多,進步愈快,都是在這裡面磨鍊成就的。21-90-69

問:老法師說過,學經教要趁年輕,在記憶力尚好的時候全心投入,並且不能離開講台太久。如果出了家,不能常有這樣殊勝的因緣,而又必須隨順僧團裡的生活型態,可能就面臨學教和隨順僧團兩難。請問如何才能常隨佛學,又不會面臨這種困擾?

答:這在目前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如果僧團沒有辦法體諒學講經的人,唯一的辦法就只有退出僧團,這是不得已的作法。退出,雖然僧團裡面有批評,也給你壓力,但還是要看你自己有沒有成就。我當年就是遭遇這種情形,僧團給我非常大的壓力,不准我講經,叫我跟大家一起趕經懺佛事,我沒有辦法只好離開僧團。我到了許多道場,沒有一個道場肯收容,他們會客客氣氣招待我吃一餐飯,但我要在寺廟裡住一晚則不行,逼著我走投無路,後來才遇見韓館長。

韓館長是我的聽眾,知道我遭遇這麼大的困難,她跟我說,她家是獨立的兩層樓洋房,樓上是她小兒子一個人住,有兩間房是空的,是否可以住在她家?我就到台中把這個情形向李老師報告,李老師說可以。之後,由韓館長租地方給我講經,我的講經始終沒有中斷。因此,問題在於你要把這條路走通,要有很大的決心與毅力,這也感應佛菩薩來照顧。

韓館長也不是普通人!我住在她家裡,造謠生事、毀謗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別人給她壓力,她統統不在乎,這一招就很厲害。不管外面如何造謠、毀謗、謾罵,隨你去,你總不可以來打人,總不可以到人家裡擾亂,那是犯法的。所以,我們這段日子度得非常辛苦,我在她家住了十七年,然後在景美才建立一個圖書館,我才搬到圖書館去住。很不容易!但是只要真正發心,一定得到諸佛護念與龍天善神擁護。不要怕走投無路,確實有佛菩薩照顧,有龍天善神照顧,只要心真、念頭正,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弘法利生。

年輕的時候,很多人替我看相算命,都說我活不過四十五歲。四十五歲那一年,我確實害了一場病,我曉得壽命到了,醫生能醫病不能醫命,所以關起門來念佛求往生。當時台灣大學有四位學生輪流照顧我,我一個月就好了。現在算起來,大概多活了三十年,我活不是為自己活,是為佛法、為眾生活。真正發心,自然得諸佛護念,諸佛菩薩把你當寶貝看待,一定得感應,不必求就有感應。

我們也是有感於現前佛教的這種僧團狀況,所以在古晉建道場,在澳洲建道場,這些道場可以說完全是如理如法,現在一般道場的這些壓力,我們那裡完全沒有。我建這個道場,就是專門提供同修專心修學,成就自己的學問、道業、德行,我要求的就是這三樣。

同修們住在那裡,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要上課,上課的方式是同學們自己準備。上課的時候抽籤,抽到哪一個人,那個人就上台講,講完之後,大家批評幫助改進。這個人講完了再抽籤,下一個人接著講。他們沒有早晚課誦,我給他們定的早晚課,早晨起來拜佛一百五十拜,晚上拜一百五十拜,每天三百拜做為早晚課,其他時間則全心全力投注經教上。我要求的功課要能背誦、能講、能做到,就要求這三點。

道場決定沒有經懺佛事,也沒有法會,完全是在學習。澳洲這個道場建立之後,已經開始有影響了,那邊同修跟我說,有很多在家、出家人都想到山上來學習。所以,我想每個星期天辦一個講座,完全招待外面的人到這裡聽經,解答問題,並為他們上課,上午、下午各兩堂。他們上午來,中午在這裡吃飯,晚上回去。而喜歡做法會的人,就到別的道場去。

我們這個道場與其他道場不會發生利害衝突,我們絕不拉信徒,絕不要求信徒對我們道場供養。我們道場的生活費從何而來?生活靠佛菩薩,佛菩薩照顧,我們真有信心,我們決定要靠佛菩薩。我們一切都隨順經典上的教誨,我們深信感應道交。

我自己學佛五十年了,我二十六歲學佛,今年七十五歲,都是感應道交。章嘉大師告訴我:「真心!你一生不要求任何人,也得佛菩薩照顧。」他教我連出家都不要求人,我說:「不要求人,誰給我剃度?」他說:「求佛菩薩。求人,若他不肯給你剃度,你不是生煩惱嗎?」不求人,求佛菩薩,佛菩薩靠得住。如果求佛菩薩,求得沒有感應,這是你有業障。你必須反省,把業障消除,感應就會現前。21-90-69

問:弟子練習講經,內容是《無量壽經》,請問弟子是依照老法師錄音帶一字一句照講,或是選比較生活化的段落來講?

答:兩種方法都可以,完全看你修學的實際狀況。21-90-70

問:弟子深知正法久住的重要與使命感,現在與四、五位同修學習覆講,方法是先抄全卷錄音帶再整理,採全部的內容不敢取捨,在背熟幾次以後覆講,講時不看稿。經過如此,弟子獲益極大。平常聽經頂多用一成至兩成的心力,所謂是聽過了;可是透過死背覆講,便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明瞭真正的佛法,才知道恩師講經之中沒有一句多餘的話,讓弟子受益良多。請開示。

答:你講的話很正確。往年我們在台中學經,李老師常講:「如果沒有輪到你覆講,大概你只聽到二、三成;如果輪到你覆講,大概可以聽到五、六成。」因為覆講要專心聽。

你用這種方法,從錄音帶上寫成文字再整理,背熟後再覆講,效果至少能達到八成,這是非常好的方法。這種方法繼續不斷的用上三、五年,你的佛學根基就紮穩了,往後修學會一帆風順。我們現在培訓班也是這樣要求同修,自己要真正做到,才會得到真實利益。

但自己還是要萬緣放下、老實念佛,自度要緊。你要曉得,這種方法覆講是自度,也是念佛。念佛的方法非常多,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在抄襲經典、準備覆講,心裡都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是屬於憶佛,而憶佛與念佛是一不是二。21-90-70

問:培訓班的同學,第一次大座學講《無量壽經》,請問應用多少時間為宜?

答:你必需要考慮現代的社會,要想到別人給你限定多少時間為準。別人請你講一個星期,一天講兩個小時,你只有十四個小時,你要在這個時間內把這部經講圓滿。你要懂得,時間愈少講得愈精彩,因為講的是精華。時間愈長愈難講,怕的是廢話連篇,反而得不到好印象,所以愈短愈好。

早年,台灣有一位住在彌勒內院的慈航法師,在研習中有人請他講《楞嚴經》,時間是兩小時。請法者是做大官的,沒有那麼多時間聽經,所以要以最短的時間把這部經的精華介紹出來,這是真正高明!

我也曾經在香港用了二十個小時講了一部《無量壽經》,往常都是請我講一個月。所以,學講經先學短講,一開始就學長講很不容易,到最後真正契入境界,長講、短講,深講、淺講,都得自在,都能圓融。

現在要考慮到,別人請你講經,時間不可能超過兩個星期,一次是講兩個小時或是一個半小時,要以此為考量。在工業繁忙的現代社會,撥出長時間來聽經,一般都不可能。特別是在美國,美國人聽經不能超過五天,因為他只有那麼長的假期,超過五天以上,他就沒有興趣了。最理想的是三天,他會抽時間出來聽;若是五天,可能有兩天缺席,所以一定要顧及當前的社會。我們在此地長講,這是特殊的因緣,如果沒有這樣的因緣,也不可能長講。21-90-71

問:講經的態度、語氣,請問是否隨著講經者的身分、年齡、出家在家、男眾女眾,而有所不同?

答:是的。你要是不顧及自己身分,你講得再好,結果還是失敗,所以一定要曉得自己是什麼身分。21-90-71

問:請問講經的人是要謙虛,還是要自信?

答:謙虛與自信是一不是二,要自信,更要謙虛,你才會有進步。你講經不夠謙虛,換言之,沒有人批評你,沒有人指教你,別人在旁邊聽,只是笑話你而已,你永遠不會進步。所以,要虛心接受大眾的指導,才有人喜歡幫助你。

唐太宗是中國了不起的帝王,任何人在他面前都可以批評他,他有這個雅量。當然,也有人說得不對,但皇帝也沒有制止他,這是什麼理由?唐太宗是希望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敢講話,若制止了,以後就沒有人敢在他面前說話,這是正確的。所以,要自信更要謙虛。21-90-71

問:講經如果像是在演講,請問是否是過度時期,又應如何克服?

答:講經與演講沒有兩樣,只是講經時端莊一點,規矩多一點而已。我們決定要遵守《內典講座之研究》裡所說的原則,對於「實用講演術」及「內典講座之研究」都要熟悉。21-90-71

問:弟子想講勸人向善的錄音帶給大家聽,請問應如何學習才能讓人聽得法喜充滿?

答:你想勸人向善,講勸人向善的錄音帶給大家聽,就講《了凡四訓》。你每天看一遍《了凡四訓》的光碟片,一年都不間斷,看上三百六十遍,自然就會講了,熟透了就變成自己的。自己會講,自己又能做到,你就是活的了凡先生,了凡先生又出世了,這個功德無量無邊。21-90-71

問:講經之人因身分、年齡不同,故講經口氣與態度也隨之不同,弟子對於講經應注意之事項不解,請開示。

答:這必須把《內典講座之研究》提到的講經態度重講一遍,這需要一、二十個小時才能說得圓滿。但就算講了,你懂得這些原則了,還是用不上。

我以前在台中學講經,我一個星期就學會了這些方法,在講台上運用得心應手。它是活的,必須在你上台的場合中,告訴你應該如何做,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譬如「孫子兵法」,你一個星期可以學會,但你能作統帥去打仗嗎?這是要平時細心觀摩的。

講經的人聽經很重要,因為從看別人在講台上的表演,自己長時間誠懇細心的去學習就能學到,這是老師無法教導的。若要老師教導你,你每次上台,老師就跟著你,給你提醒,你還得一點一點的改,總要改上二、三百次以上,你在講台上才能像個樣子。所以,這種事情要誠懇謙虛的求三寶加持,並請聽眾指教,這是進步最快速的方法。不論在家、出家,在講台上所應當遵守的原則,都在《內典講座之研究》與《實用講演術》裡,都要去學習。21-90-72

問:培訓班同學在大座覆講時,期盼老法師能親自蒞臨講評。

答:你們同學講經,我都在閉路電視裡面看,因為我一進講堂,你們講得就完全走樣了。但是最後我一定要進講堂,如果我進講堂時,你們也能像平常一樣講話,這樣就好了。將來你們講經時,突然之間來了一位大德,你們就手忙腳亂,那就錯了,這一定要訓練。記得往年我去參觀一個佛學院,佛學院正在上課,我坐在最後一排聽了半小時,這個老師在台上就手忙腳亂,說話都哆嗦,我一看情形不對,就趕緊離開讓他恢復正常。所以,這是一定要學習的。21-90-75

問:初學取稿時,應確實做到破字到合講,然後在過門之處將經文義理簡明之,這是《內典》裡一再強調的簡易詳明。唯有如此才能對整部經的義理有深入理解和貫通,也能成就戒定二學。但是有人理解取稿原則,是可以依個人根性不同而自行放寬標準,請老法師解惑,以供遵從。

答:這種方法古人至少用了兩千年,許多人遵照這個規矩成就了,所謂不守規矩即不成方圓,所以我們還是按照古人的規矩做。他不守這個規矩要另外搞一套,他能成就當然很好。而且現代社會崇尚民主自由,所以我們只能提供而不能勉強,成就是個人的事情。今天任何人都無權約束任何人,所以父母無法管兒女,老師也無法管學生,現代社會如此,我們必須認清楚。由此,我們也深深體會到「佛度有緣人」,他不守這些方法,這是他無緣。21-90-76

問:培訓班的同學們,每個人都有一、兩次的機會到「竹林寺」講經。因為次數不多,只從《無量壽經》取一小部分,特別提出來做專題講經,請問是否如法?

答:對初學的人,別人請他講開示、講佛法,可以在經典裡面取一段講。但是取經文一定要觀機,應以現前聽眾的需求為考量。我們也可以不從《無量壽經》選,《觀經》的「淨業三福」很好,對初學太重要了,而《十善業道經》前面一段,講一小時、兩小時也很好。總而言之,講得愈淺愈好,一定要聽眾真正得利益。

現在聽眾學佛很可憐,不知道什麼是佛法,如果你有能力講「認識佛教」,我覺得這是接引初機最理想的。與大家第一次見面,要讓人認識佛教,把佛教的內容講清楚,不要叫人迷信。類似這些小教材很多,甚至於《華嚴經》裡的小段,若合適也都可以取材。這是小場合沒有關係。如果有人指定請你講《無量壽經》,你就要從頭到尾講一遍;沒有指定,你可以自己選擇。21-90-77

問:「竹林寺」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如果講席中勸大家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請問言詞上應注意什麼?

答:你先要詢問「竹林寺」是否專修觀音法門,若不是,勸大家念阿彌陀佛就沒有問題。若道場常年專修觀音法門,就不應再教他們念阿彌陀佛,只勸導他們念觀世音菩薩發願求生淨土就好。21-90-77

問:師父講修學從讀經下手,讀到心清淨有悟處時才看註解,心不清淨看註解會看錯意思。弟子常聽師父講《無量壽經》,請問這與看註解有什麼分別?

答:聽經與看註解有分別。聽經,特別是現場,可以說是精神貫注在當中,有一種攝受力,比較容易體會經典的教義。若要看註解,初學人應以讀經為主,看註解為輔助,這是正助雙修。

若自己有悟處,情形就不同,註解是給你做參考;自己沒有悟處,往往就被註解轉了。因為一部經往往有很多人註解,他註的是不是完全正確,是不是會誤導,這都很難講。即使古大德註解裡面也有這種情形,所以能有悟處再看註解是最好的。

另外,沒開悟學講經,一定要依靠古人的註解,方法就是依一家之言。我們講他的註解,他註錯了,他負責任。我們完全依靠他,這是初學講經不得已的辦法。古人講經不如此,古人是悟後才講經,沒有開悟決定不能出來講經,也不可能著作。但是現在要等開悟之後再講經,恐怕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講經,因此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方法。從前李炳南老居士教導我們,講經一定要守這個原則,所以我們不是講經,是講古人的註解,這一定要辨別清楚。21-90-79

問:沒有受菩薩戒的人,請問能否講法師的「法語」,是否如法?

答:你沒有受菩薩戒,講一般開示可以。但講經要搭衣、升座,所以一定要受菩薩戒,不受菩薩戒不可以搭衣。21-90-79

問:請問學講經如何才能自己成就又利他?

答:講經有講經的規矩,我們的培訓班第一堂課,就是學習講經的方法,這裡有錄相學習的資料,你可以請一份回去,依照這個學習。但是學習有一定的難度,這個難度與用兵打仗一樣,譬如你讀了《孫子兵法》之後,能否指揮軍隊打仗?所以,訓練很重要,培訓班提供的就是訓練。你在這裡實際上台講,接受所有同學的批評,幫助你改進缺點。你沒有這樣的機緣,學經就非常困難。所以,培訓班就是提供你一個學習的場所和機會。21-90-80

問:請問學習講經應選哪一部經,對自己最能得益?

答:這是各個人根性不相同。往年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講經,同學有二十幾位,因為根性不一樣,每個人學的經都不同。如果再細分,也會因所從事的行業、生活而不同,這些都要觀機。李老師用的原則,就是讓你去挑選最合適的、最喜歡的,你選了之後送給他看,他覺得這個不適合你,你還要再去選,選了三次都不合適,老師才替你選。選經不但是要選對自己有利益,還要考慮對社會有利益。21-90-81

問:居士只受五戒,請問是否可以覆講《太上感應篇》等?

答:行!講《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受三皈就可以了。如果是講佛教經典,一定要受菩薩戒。《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這些都不是佛經,可以講。21-90-86

問:居士上台講經,請問是否先受菩薩戒?

答:一定要受菩薩戒,為避免別人譏嫌。白衣升座是佛不許可的,在家人受菩薩戒就不是白衣,他可以搭縵衣,沒有受菩薩戒則不可搭縵衣。

現在有很多人不懂道理,受了五戒就搭縵衣,這是錯誤的。五戒是白衣。受菩薩戒才有資格搭縵衣,才可升座代佛說法。所以,這個形式是避免別人的譏嫌,我們也要真正發心去學菩薩。21-90-86

問:我發心先聽經念佛幾年,等有定慧之後,再出來學習講經說法、弘法利生,請問是否正確?

答:正確的。要想弘法利生,確實自己先要有基礎,最重要的是善心善願,對一切眾生都以善心對待,不可以有惡念對待眾生。聽經念佛,初學最好聽《十善業道經》和《了凡四訓》,先從這裡下手,再聽《阿彌陀經》或者《無量壽經》,並且專心念佛。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決定與十善業相應,如此才能奠定根基。21-90-86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靈鬼眾生和自己有緣,和他們廣結法緣、廣結善緣,請問對嗎?

答:對的,這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你不要怕他,一定要溝通,可以探聽他們現前在靈鬼界的狀況,以增加我們的知識。他們有需求,我們要如何做,對他才有幫助,這樣就好。21-90-84

問:遇請問不在家的時候,念佛機開了,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眾生會得到感應嗎?

答:會的。我們看不到的眾生會聽,也可能跟著念佛機念佛。「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一、二樓餐廳,每天播放講經的錄相帶,那是給鬼神聽的。21-90-85

問:聽您介紹關於澳洲土著那種完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無競爭、無鬥爭,聽來非常原始而平和的生活,和他們用心靈感應溝通的方法,令人很嚮往、很敬佩。我們過去卻錯誤的以為這些人是落後、不開化的一群人。

答:有這種錯覺的人非常之多,若沒有這些熱心的人跟他們一起生活四個多月,微密的觀察,再來為我們做出報告,我們對他們確實是誤會了。21-90-85

問:請問求神保佑如法嗎?

答:現在社會把佛當作神明看待,而且把求神拜佛看作迷信。若神果然能保佑人,每個求神的人都得到平安保佑,這位神就靈!如果你求得到平安保佑,其他的人沒有得到,這就有問題了。

佛講因果報應,種善因必定得善果,如果我們不種善因,不斷惡修善,只求佛菩薩,佛菩薩也不能保佑我們。我們天天做壞事,求佛菩薩保佑,佛菩薩豈不變成貪官污吏!好像跟佛談條件,我做壞事得一些好處,再供養一點給你,這樣佛菩薩不就是接受賄賂了嗎?哪有這種道理!因此,不但對佛菩薩不可有這種僥倖的心理,對鬼神也不可有。

中國古人講:「聰明正直是謂神。」我們用虛偽、自欺欺人的心去求神保佑,神也不會保佑。你不求他,也得到平安、健康,可見得平安、健康與拜佛求神確實不相干。但也有一些邪神,看到你運氣不好會作弄你,欺負你,你去拜他、討好他,他可以原諒你,不找你麻煩,這種情形自古以來也有。21-90-88

問:中國對法輪功已定性,但我的弟弟目前還很痴迷,我多次勸告他,並給他《佛法與人生》、《太上感應篇》等書,他都不理,請問應該怎麼做?

答:這就是所謂「先入為主」,極端的執著。能否幫助這樣的人回頭?答案是肯定的,但要有智慧、有方法、有耐心。他有自尊心,多半是倔強好強,你要從側面想方法去誘導他回頭。

我們也遇到一些個案,從法輪功回頭的人很多,轉回來之後都非常好。因此,應當尊重他的自尊心,慢慢去改變。有些同修有智慧,每天在家裡聽講經的錄相帶,家裡的人不理會他。但是你在那裡聽,他也在旁邊聽,為了面子起見,他不好意思說:「我要改變,我要來學習。」等到機緣成熟,他自然表態了。所以,有很多方式都值得我們參考學習,要有耐心慢慢的幫助他。家親眷屬總有一份親情在其中,我相信以真誠心、有善心去幫助,他會回頭的。21-90-89

問:現今處於競爭的經濟市場社會,請問應如何教導年輕人工作與學佛?

答:學佛求的是什麼?學佛的目的何在?如果把這兩個問題搞清楚,你的問題就解決了。學佛是求究竟真實圓滿的智慧,世出世間一切事只有智慧能解決,離開智慧不能解決問題。學佛的目的何在?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有智慧,了解真相,才懂得如何追求市場經濟、追求財富。財富從何而來?你要是不知道原理,盲目的去追求是求不到的。佛經裡有教導發財之道,像今天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國家,很多發大財的人,這是前世修因,這一世得的果報。天下沒有偶然之事,世出世法裡面絕對沒有投機取巧。機會主義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佛在一切經裡所講的道理與因果,就可以全部推翻了。

今天一切人所希求的是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如果你能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修學,這三者都能得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年輕人要是真正了解佛法有這麼多好處,自自然然就來學佛了。

我二十六歲接觸佛法,當時我就感到很遺憾,我學佛太晚了。這是緣,年輕時沒有人把佛法介紹給我,要是有人提早介紹給我,我今天學佛的成就就不一樣了。現在年輕人不能接受佛法,是受社會一般群眾的誤導,認為佛法是消極的、迷信的,這是造成親近佛法的一個障礙,所以一定要讓年輕人真正懂得什麼是佛法。21-90-89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無量壽經》云:「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請問「若欲」是動了妄念嗎?若真有起心動念,五欲的其他四欲亦會起現行嗎?

答:這是屬於初往生的人,到達極樂世界時間不久,他還有這個習氣,習氣一現行,境界就現前。由此可知,西方極樂世界無不是隨心所欲,所謂是「心想事成」。這是食,其餘的還有財色名利種種欲望,會不會現前?可能會現前。現前會不會造業?不會造業。為什麼?一現前,立刻就知道了,就覺悟了,所以見色聞香的境界就消失了。因此,在西方極樂世界斷煩惱、斷習氣快,原因在此。

在西方極樂世界,所接觸的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蓮池大師與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上善」,是指等覺菩薩,如觀音菩薩、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環繞在你的周圍,不管你起什麼妄想,他們都有方法幫助你。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環境好,那是一切諸佛世界都不能相比的。

我們修學有疑惑,一定要清楚,因為「疑」是菩薩修行最大的障礙。我們對於世尊、彌陀及這些諸大菩薩決定沒有疑惑,對於我們的道業就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有疑要問,要斷疑生信。21-90-67

問:一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請問佛菩薩是否也是如此?「一切法從心想生」到底應如何想,或是不想?

答:你若不想就是修無想定,果報在四禪無想天,無想天是外道天。你定功成就了,能伏住妄想,等到哪一天妄念又起來,你伏不住就墮落了。我們肯定自己是博地凡夫,妄想很多,怎麼辦?佛菩薩教導我們想善不要想惡,因為想惡與三惡道感應,想善與三善道感應。

一切法從心想生,想貪瞋痴就是餓鬼、地獄、畜生,想五戒十善就是人天福報。由此可知,佛菩薩為何教我們念佛、想佛?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將來果報在極樂世界,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從心想生。凡夫學佛沒有第二個方法,決定要隨順經典的教誨,佛教導我們做的決定要遵守。

念佛決定要修十善業,《無量壽經》教導我們修行的綱領,就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觀經》的「淨業三福」是學佛的基礎。世尊教導韋提希夫人,就是教導我們大眾,世尊尚未教她念佛的方法之前,先教她紮根,把修學的基礎打好。「淨業三福」第一條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不受三皈怎麼行?不受三皈,不受五戒,就自以為是,那是貪瞋痴慢在作祟,這是嚴重的煩惱。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為我們示現謙虛,對一切人事物都恭敬,所以我們要從謙敬中去學習。21-90-70

問:請問「塵沙煩惱」與「無明煩惱」是什麼?

答:「塵沙」是比喻,比喻數量多。你的煩惱太多了,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你要是用計算機去算,算不出有多少煩惱,所以比喻作塵沙。「無明煩惱」是對於一切事理、性相、因果都不能明瞭。這些事情本來是明白的,明白這些理事、性相、因果的人,就稱作「佛菩薩」,不明白的人就稱作「凡夫」。21-90-71

問:《無量壽經》證信序的「眾成就」提到:「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經文中沒有提到無色界天,請問無色界天是否參加這個法會?

答:無色界天不能參加這個法會,因為它是佛經講的八難之一。無色界天也稱作「長壽天」,人住在這種天裡面,什麼都不想學,佛來了也不理。這種天是六道最高的地方,沒有佛法,所以屬於八難之一。「八難」是指遭什麼難?沒有聖賢人教導。因此,無色界天沒有參加法會。21-90-76

問:弟子對《楞嚴經》的一部分內容始終弄不明白,即是富樓那問佛:「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無狀忽生山河大地」涉及世界最初起源,請問最初的湛然真性是否是佛性?如果不是,那是什麼?如果是,豈不是有佛無狀而生山河大地?修成佛豈不又有無明產生?經文中解釋「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問題說金礦雜於精金,不能同「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比較,金礦雜於精金已經不明了,非為妙覺覺明如來心,請開示。

答:這個問題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你可以詳細去讀第四卷,這段經文是富樓那尊者提出來的,釋迦牟尼佛為他解答。經文若是念不懂,你可以去研究註解。《楞嚴經》註解最著名的,古時候的代表是宋朝《長水疏》和明朝《楞嚴經正脈疏》。近代人對《楞嚴經》的著述也有十幾種,而以圓瑛法師的《楞嚴經講義》比較通俗,《楞嚴直解》比較扼要,這些著述都可以做參考。21-90-78

問:《無量壽經》云:「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請問意思為何?

答:這兩句經文,前面一句就是《金剛經》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在事實真相中,我們應該如何做?佛菩薩絕不消極,決不是「一切如夢幻泡影」,什麼都不做了。而是「恆發弘誓心」,恆是永遠沒有間斷,弘誓就是四弘誓願。菩薩在修學時,弘願永遠在推動他,即使成佛之後,弘願也不間斷,這才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有許多人誤會學佛是消極的,而佛法絕不消極,佛法是無比的積極。佛教菩薩勇猛精進,從什麼地方精進?就是誓願精進。在沒有成佛之前,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是自利利他;成佛之後,自利圓滿了,就純粹為利他,利益一切眾生,哪有消極?如果釋迦牟尼佛消極,他就不必到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教化眾生。由此,我們能體會到佛法積極的一面,這一面才真正令人敬佩,決不是自悟就好了。

既然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何以還要積極的發弘誓願?因為虛空法界是一體,有的眾生沒有覺悟,我們要幫助眾生覺悟。就像這個身體局部麻木了,我們要不要幫它治療?譬如你的腿麻木了,你的手當然會替它揉一揉。所以,一切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沒有條件的,他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與自己是一體。而眾生有分別,不知道一切眾生與自己是一體,所以分自分他,就錯在此地。

「心性幻化虛空法界」,虛空法界從哪裡來的?《華嚴經》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虛空法界是心性變現出來的。芸芸眾生和太空中的無量星球,從哪裡來的?「根身影現國土眾生」,就是根身變現出來的。你真的明白了這個事實真相就開悟了,才知道「心性虛空法界一體,根身國土眾生不二」。你的慈悲心就像諸佛、法身菩薩一樣,自自然然流露出來,還需要別人來求你嗎?《無量壽經》云:「作眾生不請之友。」哪裡還要人請?要人請,你就不慈悲了。所以,「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是這麼來的。

這當中的事與理,我們都要清楚,自己的願心才發得起來。否則,天天念四弘誓願,念的是佛菩薩的,自己的四弘誓願沒有念出來,就得不到一點利益。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四弘誓願念出來,才是真實功德。21-90-82

問:請問「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兩句話的意思為何?

答:講得比較深遠,「生則決定生」是你的境界提升。「去則實不去」,因為虛空法界國土眾生是一不是二,你往哪裡去?《中觀論》說「八不」,就是形容這個事實真相,如來果地上如是,凡夫亦復如是。六祖說:「不一樣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生佛不二是大乘法常講的,差別何在?差別是佛覺悟,知道是不二,眾生偏說是二。這是因為眾生的觀念、思惟違背了事實真相,所以稱作「凡夫」。眾生與佛的差別在於迷悟,除迷悟之外,一切體、相、作用都無差別。

這個我們現在體會不到沒有關係,要慢慢在修行功夫裡面證實,這不是文字、言說,是要自己親證的境界,沒有入這個境界就很難懂。雖然自己沒有這個境界,但總希望有一天能契入這個境界。實在沒有辦法證得,就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到西方極樂世界保證能入這個境界,而且非常快速。見了阿彌陀佛就懂了,沒見阿彌陀佛,要靠自己修行功夫,實在是不容易,因為你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斷盡才會懂。你今天不懂,就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悟門、智慧。21-90-82

問:《無量壽經》說:「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至「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無量壽經註解》中提到,「義寂云,但望勝樂,劣樂為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為粗苦等,雖名為苦,非苦受也。」請問其義理為何?

答:這含義很深,實在講,苦樂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如果人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受是平等的,在極樂世界沒有樂受,不會感覺得快樂,在阿鼻地獄也不會感覺得有苦受。為什麼?你的心是平等、清淨。凡是有苦樂之受,這是凡夫,不是聖人。佛講經隨順凡夫境界來說有苦樂,如果隨順如來果地的境界是清淨寂滅。

《仁王經》講五忍菩薩,最高的境界是寂滅忍,寂是寂靜,滅是滅妄想、滅分別、滅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都滅了,哪裡還有苦樂?我們就以禪宗惠能大師所說的例子來講,「苦樂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會嗎?如果入不二法,我們現在這個地方,是不是華藏世界、是不是極樂世界?再問問你,這個地方是不是阿鼻地獄、是不是餓鬼法界?你從這個地方去參,才能懂得真實義。所以,佛說一切法都是方便法,到最後佛告訴你,佛法也不能執著,「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就真正契入不二法門,契入一真法界。

極樂世界是不是真有?真有。我們現在住的地球,是不是真有?真有。我們這個地球真有,極樂世界也真有,一有一切有。阿鼻地獄是不是真有?真有。十法界依正莊嚴歷歷不爽,只要你妄想、分別、執著沒斷,無量的不同時空維次,它確實有。假如你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斷了,都放下了,這境界有沒有?還是有,雖有但沒有障礙,就是《華嚴經》講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變成無障礙的法界。無礙就是一,所以《華嚴經》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就是無障礙,「多」就是無量無邊的法界,就是無量無邊不同空間維次。所以,覺悟的人在樂沒有樂受,在苦沒有苦受,不是沒有苦、沒有樂。

我們何以有苦樂受?因為執著有個「我」,我受了。「我」是什麼?「我」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在《百法》裡面是屬於不相應行法。你執著這個抽象的概念,就有苦有樂,就有迷有悟,有善有惡,有因有果。所以,雖然知道萬法皆空,我們還是要斷惡修善,還是要破迷開悟。21-90-85

問:請問「諸法空相」如何理解?

答:「諸法空相」的意義,就是說一切法都沒有自體,都是因緣和合而現的幻相。相有,但不是真實的。真妄的定義:永恆不變的就是真;會變化的,無論變化的速度快慢,都不是真實的,就是妄。明白這個定義,我們就曉得人身不是真的。為什麼?它會變化,它有生老病死,剎那剎那在衰老,所謂是青春不駐。

人是空相,一切動物、植物、礦物都不例外,因為山河大地、星球,乃至太陽系也有毀滅的一天,不過它的速度比較緩慢。所以,一切諸法都是剎那剎那在變遷,不是真實永恆的存在,這種現象就稱為「諸法空相」。21-90-89

問:請問「真空妙有」和「一真法界」有關係嗎?

答:有關係。真空妙有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真空妙有,說法不一樣,境界是相同的。如果我們契入真空妙有的境界,就證得一真法界,證得一真法界一定是空有不二,就是大乘法講的「入不二法門」。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空有不二。《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不二的意思。「色」就是妙有,「空」就是真空,這是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境界。21-90-90

問:請問「無我」、「自性」意思為何?與天主教信仰有何異同?

答:佛法說「無我」,是無一切眾生執著的「我」,沒有這個「我」,只有真我。大乘佛法講「四淨德」,就是「常、樂、我、淨」。「常」是一般人講的永恆、永生;「樂」是一切苦都沒有了;「我」是自己能作主,自己能自在。譬如,你希望年年十八歲,但是做不到,因為會衰老,你就沒有「我」。佛法裡面得大自在,那是真我。「淨」是清淨,身心清淨、境界清淨,這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性德。現在這個相變了,佛說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心、念頭,我們的心不善,把本善的一真法界變成了十法界。

境界確實是隨心轉的,今天這個環境如此污染、不善,如果我的心清淨、純善,我居住的環境就是清淨、純善的。他的心不清淨,行不善,即使他生活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會變現虛幻的法界,他在裡面就會受苦受難。佛菩薩的心純淨、行為純善,即使在地獄裡面,他也是住一真法界。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三衣一缽,天天去托缽,實際上他生活在一真法界,雖跟我們的身體同住,境界、受用完全不相同。這個道理並不難懂,比如說我們幾個人在一起,每個人的境界都不一樣,有人生活很歡喜,有人生活憂悲苦惱,所以境隨心轉,這是真的。

由此可知,境不是真的,身也不是真的,心也不是真的。真心是不動的,真心是離念的,我們還會起心動念,這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現前,用智了,你就是法身菩薩。

十法界裡面,都是用妄心,到一真法界的圓教初住菩薩以上,他們用真心,不用妄心,所以永遠住一真法界。但是他們可以應化在十法界裡面,雖然應化,應化身還是住一真法界,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都要懂得。

與天主教的信仰有沒有異同?不一樣,天主教的信仰是生到天道。我們觀察天主教的修行,他沒有離欲,就是沒有離開財色名食睡,沒有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沒有離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由此可知,可以肯定他沒有離開六道輪迴,而是生到欲界天。如果不斷五欲六塵,他在欲界天;五欲六塵斷了,心地清淨,財色名食睡的觀念沒有了,就生色界天,但還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是不同之處。21-90-90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有些出家人念佛很精進,卻不信因果。請問我們對他應該供養還是遠離?

答:供養是你自己修福。我們對極惡的眾生,看到他沒有飯吃,我們也要幫助他,不能說他作惡、快要死了,就不顧他,這沒有慈悲心。所以,對惡人要供養、要感化、要勸導。你供養他,你對他有恩德,你常常照顧他,他會感到你是好人,以後有機會再慢慢勸導他,這樣就好。21-90-83

問:我退休後,在家中每日念《無量壽經》及念佛,求生淨土,並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向親朋好友介紹佛教和淨土法門,也捐印經書、放生等。請問這樣做是否為小乘,如法嗎?

答:你這個作法不算小乘,很如法,這樣做就好。能常常這樣做,把你所做的這些功德都迴向求生淨土,就很好!21-90-83

問:請問從畜生道轉生來的人,是否看起來很愚昧?從餓鬼道轉生來的人,是否很貪?從天道轉生來的人,是否很慈悲?而言行不一,自以為聰明的人,又是哪一道轉生來的?

答:你講的話沒錯,是有一點道理,確實是這樣的。自以為很聰明、欺騙別人的,很可能是人道來的,但大多數可能是阿修羅道來的。阿修羅福報很大,但沒有德行,仔細觀察確實是能看出來。21-90-83

問:學佛兩年多了,卻常常發生靈鬼附身的事情,也不敢和別人講,怕別人失去信心不敢學佛。請問該怎麼辦?

答:現前社會,無論國內或國外,不但是修淨土,或修其他法門,遭遇這些境界的,比比皆是。何以會有這些遭遇?總不外乎過去生中的冤親債主找上門,但有些是來找麻煩的,有些是來護法的,這其中的關係完全要靠自己與他溝通來調整。遇到這個境界一定要跟他說明,你可以問他是什麼人,與你是什麼關係。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也有一位杜美旋居士被靈鬼附身,旁邊的人就問他是什麼人,他們說是老林長的冤親債主。他們沒有惡意,因為老林長念佛往生淨土了,他們看到非常歡喜,非常嚮往,所以來求皈依。我們就替他們皈依,皈依之後,他們指名要聽《地藏經》,於是我們在居士林一、二樓的餐廳,用電視播放講經的錄相帶,日夜不停止的播放了兩、三個月。這是供養他們,讓他們有機會聽經,這就化解了,他們就不找麻煩了,反而會來護持。

所以,你要告訴他,我每天念佛誦經給你迴向,或者你也跟我一起共修,不要附在身上傷害人。因為附在身上,人的元氣、體力大受損傷,就沒有精力來修行了。並告訴他,你可以在我家或者在佛堂一起共修,我們更精進更努力的來學習。「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要為他說明,希望彼此都能接受,這個問題就化解了。

因此,一定要跟借用身體的那些眾生溝通,跟他做善友,彼此互相扶持,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幫助,不分彼此。如此,對我們也會造成高度的警覺,因為有鬼神在鑒察我們,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敢違犯佛陀的教誨。我們樣樣都遵循佛陀的教誨,這些冤親債主在我們身邊看到會生歡喜心,也會護持我們。21-90-84

問:修學路上遇到附身情況,請問是修行得力還是不得力?

答:這不是得力與不得力的事情,果然修持得力,真有功夫,他也附不上身。他能夠附上身是你身體衰弱,你的氣很虛弱。為什麼他不附別人?別人身體強壯,陽氣盛。所以,我們的陽氣勝過靈鬼的陰氣,他就不能附身。我們的氣衰,妄念多,他就趁虛而入,也可以說是修行功夫不得力。但是無論得力不得力,冤親債主找來了,不是一件壞事。我們自己想成就,我們也很樂意幫助他成就,我們一起共修,共同成就,這是好事情,所以不要拒絕他。而且決不是淺顯功夫就能把冤親債主趕走,所以還是誠心誠意接納為好,幫助他們轉惡為善、轉迷為悟,這是自行化他。

往年我在美國,有一位甘居士修學非常認真,精進不懈。有一次,她在舊金山租到一間鬼屋,她告訴我,這個鬼每天晚上都出現,每到十二點準時就來了。鬼告訴她,他是來討命的,是她的冤親債主。鬼的樣子非常難看,是凶惡之相,走到她的面前,她就一心念阿彌陀佛,她用追頂念佛,一句接著一句念,鬼就不

有同修問她:「妳為什麼不搬房子?」她說:「鬼是我的善知識,因為他每天晚上來,讓我每天晚上拼命念佛,不是壞事情。」甘居士很值得人尊敬,她不怕,有膽量,這樣念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鬼就不再來了。我們相信鬼也得利益了,看到冤家對頭這樣用功認真努力念佛,我相信他也歡喜,也回心轉意,不再找她麻煩。
因此,我們修行不單是為自己,單為自己是自私自利,這是小乘。我們修行念念當中都為一切眾生,希望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能斷惡修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不能沒有這個願心。這樣所有的冤親債主都會變成我們的護法、善友,如此修學就對了。21-90-84

問:我從事醫生的職業,看到人死亡的痛苦,於是想到有一天我也會死,但我又怕死,從此我就生活在病苦的日子裡。有一次,我夢見阿彌陀佛說了一首偈:「萬緣放下歸一念,一心念佛求往生,脫離六道輪迴苦,慈悲為懷度眾生。」請問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痛苦?我又該如何生活?

答:有人在世間享樂,有人在世間受苦,凡是到六道投胎的一切眾生,不單是人,畜生、餓鬼都包括在其中,都是酬償業報。過去生中行善積德,這一生就受樂,得到好果報;過去生中行不善,這一生必定受苦報。因此,我們相信佛的教誨,縱然受苦難也甘心情願逆來順受,不怨天不尤人,因為明瞭真的是自作自受。

受苦難能否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在苦難生活當中,常常反省檢點,改過自新。《了凡四訓》、《感應篇》為我們說出善惡的標準,果然能依此修行,修正自己不善的行為,生活必定能夠改善。佛法就是生活教育,教導我們如何離開苦難,過幸福美滿的生活。但關鍵還是要讀經,研究教理,才能知道佛法真實的教誨。

你夢中阿彌陀佛說的這首偈非常好,你要常常記在心上。佛教你「萬緣放下歸一念」,這一念就是阿彌陀佛。真正一心念佛求往生,自己下定決心脫離輪迴,就一定要依《無量壽經》的教導,好好的修行,自己修成了,才能幫助其他苦難的眾生,那就是「慈悲為懷度眾生」。

你想要了解佛法,可以參考《認識佛教》這本書。佛在世四十九年說法度生,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此本書大致都介紹了。若要專修淨土就學習《無量壽經》,要改善生活就學習《了凡四訓》和《感應篇》,非常有效。希望你多用心。21-90-84

問:我受皈依當天中午,休息時看見成群結隊的男女出家人,還有阿彌陀佛。晚上,我去居士林超度親人回來,看到阿彌陀佛,還有像白果樹一樣一層層的枝葉等感應,請開示。

答:你所遇到的這些現象,都不要放在心上。感應不單單是在佛門,在一切時、一切處都有,只是每個人所見到的不同。《楞嚴經》說境界現前,無論是佛境、還是魔境,都不要理會,都不要放在心上,就是好境界。如果放在心上,常常想、常常念、常常說,很容易變成魔境界,對自己修學會造成障礙。

你是初學,這種示現是給你信心。你相信確實有阿彌陀佛,念佛往生決定是真的,能建立這個信心就好了。你不必到處宣揚,也不必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要一心老實念佛。21-90-84

問:師父在《種善因得善果》中講到兩種不同共修之法:一種是三年學《了凡四訓》,研究《金剛經》,學看破、放下,依《無量壽經》修淨土。第二種是讀誦《無量壽經》,每天一遍到十遍。讀誦大經,請問是否就是五年學戒?在這一段時間,是否能看《無量壽經註解》和VCD,若一、兩人自修,應採取哪一種方法殊勝?

答:五年學戒不是戒律,而是老師的教誡,五年當中一定要聽老師的教誨,絕不違背。老師怎麼教,你就怎麼學,老師在五年當中把你修學的基礎奠定好。你果然能遵守不違背,修學基礎一定會打好。學生對老師要有堅定的信心,正如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說的「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學生有這樣的態度,豈有不成功之理!在修學的期間,你可以看《無量壽經註解》或是聽VCD,這是幫助理解。讀誦是修定,修一心不亂,也是幫助記憶,熟記經典裡面的教訓。

一、兩個人自修,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採取,完全看自己的根性。如果覺得自己業障比較重,就從《了凡四訓》學起,《金剛經》是否要研究並沒有大關係。從《了凡四訓》、《十善業道經》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來奠定基礎,這些經典都是教導我們「深信因果,斷惡修善」,這是福德的根基。世出世法不能離開福德,沒有福,學佛的障礙多,有福報的人障礙少,助緣多,所以不能不認真修福。

然後再學《無量壽經》,首先背誦,差不多能背誦一半時,就可以同時開始求解。初開始的時候最好能完全背誦,背誦是修定;聽講經、看VCD、看錄相帶,這是求解。這是定慧等學,幫助你開智慧。然後你把所信的、所記憶的、所理解的,完全落實到生活當中,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成就。所以,你要問哪一種好,一定要看自己的根性,看自己的修學環境、生活環境,方法並無一定。21-90-85

問:我早年學習外道,後來遇到老法師,就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和《阿彌陀經》。我時常來聽經,鬼神也時常來口裡,要看老法師又看不到,要聽老法師講經也聽不到。那些影子、境界時常出現,想念佛也很辛苦。他時常來我口裡,帶我到天上去走走,使我沒法子修行。請問此種現象,是否我功夫不到,還是自然現象?

答:沒錯!是你的功夫不到,若功夫真正得力,不會有這種現象。功夫得力的時候,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21-90-86

問:早期我在外道時,鬼神一直來找我,早晚沒得休息。兒女說是外道弄把戲,說是魔道。請問我該如何?

答:你可以念《了凡四訓》,你就曉得如何應付這些外道的鬼神,一心求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你。外道折磨你的時候,你勸他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提醒他六道輪迴苦,有智慧的人應當發心離苦得樂,勸導這些鬼神不要干擾你,你往生淨土之後,將來倒駕慈航來度他們。21-90-86

問:為了精進修行,誦經、念佛,除了白天以外,晚上也不浪費時間。因此,當我念到疲倦,我就躺在佛堂睡覺,請問是否如法?

答:睡在佛堂裡面不脫海青,略微休息是可以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念佛堂共修,休息是在念佛堂旁邊的房間,這是專門提供大家休息,但休息時不脫海青,這樣比較好。在家裡雖然沒有大眾共修,也應該如此。你希望警策自己,你在房間睡覺的時候不脫衣服,這樣比較如法。21-90-86

問:有居士要求受三皈五戒,不方便請到法師傳授時,請問可否用老法師兩千年在新加坡傳授三皈五戒的光碟,以作證明?

答:可以,三皈五戒可以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發願授受。21-90-86

問:我有兩張五台山的照片,這兩張照片好像都有一些特殊的感應,心中不解。請開示。

答:凡是遇到這些事情,《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不把它放在心上,不要去理會它,這是好境界;如果執著,常常想著,這是魔境界,會給你帶來麻煩。是佛是魔,不在外面境界,而是你自己的反應,你反應正常就是佛境界,反應不正常就是魔境界,這是《楞嚴經》講的。21-90-88

問:世人造惡事,佛說他們也有佛性,但造作惡業危害他人性命,請問我們應如何處理?

答:對於惡人惡事,中國古聖先賢都教給我們要「敬而遠之」。我們對於這些人要恭敬,但不跟他學習,因為他造作惡事傷害眾生,我不親近他。如果對自己有了威脅,我們離開就好,古人說:「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走」就是移民,我們去找一個好的環境,到那裡去生活,到那裡去修行。

今天地球確實是濁惡到了極處,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說:「此地不能留戀,要統統放下,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念佛就是準備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安全,沒有鬥爭,所以我們要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對於這些惡人,他要的,我們都給他,他要名,我們給名,他要利,我們給利,我們遵守佛的教誨:「於人無爭,於世無求」。

我們果然能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不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們在《往生傳》和《淨土聖賢錄》看到,三分之二的人大概都是三年到五年就成功了。有人問:「這些念佛人是否壽命只剩三年?」我說:「不太可能,哪會這麼巧!若是少數人,可能是巧合,那麼多人就不可能。」那是什麼原因?他的功夫成熟了,可以捨棄多餘的壽命提前走,這才講得通。

我們看到新加坡的陳光別老居士往生,他老人家念佛是兩年就成功了。他真的放下了,念了兩年,就跟李木源居士說:「我想往生極樂世界。」李居士勸他:「現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人事還不穩定,你決定不能走,你還得多住一段時期。」他又多住了兩年。可見得這件事情不難,問題是我們是否真心想去?真的想去,確實隨時可以去得了。21-90-88

問:佛說「萬法皆空」,可是在日常事相上千變萬化,請問應如何處理?

答:「萬法皆空」說得很深,不是初學人的境界。如果你真的懂得萬法皆空,在日常生活當中,千變萬化與你都不相干,你就沒事了。你還有事,你還想如何處理,可見得你沒有空。真正到萬法皆空的境界,你不是凡夫,而是法身菩薩,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

我們今天明瞭萬法皆空之理,在事上我們還是空不了,還是要依照佛的教誨去做。佛的教誨何在?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非常希有難得,總綱領就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我們能用此綱領過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與佛法就相應了。你要仔細去讀。21-90-88

問:請問佛法的精要是什麼?修行最重要的是什麼?

答:我學佛五十年,歸納佛法的精華就是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心本性;「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是我們的行為。純善的行為,純淨的真心,就是佛法的精要;換言之,就是「純淨純善」四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純淨,這是講「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純善,這是講「行」。純淨的心,純善的行為,不夾雜毫分不淨不善,就圓滿成佛。所以,學佛學什麼?就學這個,在日常生活當中學,在工作當中學,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學,沒有一絲毫虛偽,沒有一絲毫污染,沒有放不下的,這就對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論不離此原則,我們掌握這個原則,就知道如何修行了。

對於初學,最重要的是什麼?「三皈、五戒、十善」。真正想在這一生成就,想脫離六道輪迴,想證得一真法界,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講的「淨業三福」,要從此地下手。「淨業三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條做不到,念佛不能往生;這一條做到了,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提高一層,想要往生方便有餘土,你要修第一條,再加上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不犯威儀」的意義,就是一定要保持佛教最好的形象;換言之,我們起心動念、一切行為,都要給世間人做最好的榜樣。譬如,我們聽經時,精神不能振作,低著頭打瞌睡,這是不好的榜樣,這都在威儀裡面,所以一切都要守規矩。為什麼要這樣做?做給別人看的,對自己不重要,這是佛教的形象。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講「形像鮮明」,也就是做社會大眾的模範,不好的樣子不可以做。學佛人跟大家接觸,不可以愁眉苦臉,不然人家一看你這個樣子,會覺得佛還能學嗎?人家跟你一接觸就生歡喜心、生恭敬心,這是好樣子。所以,經典中每一句都含無量義。你能做到這一條,才能生方便有餘土。

更高一層是往生實報莊嚴土,這就還要加上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是淨宗法門講的深信因果;「勸」是教別人,自行化他。如此念佛才能生實報莊嚴土。這是修行最重要的。

學佛從哪裡學起?「淨業三福」。而三皈、五戒、十善,也一定要做。十善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要從念頭上做起。傷害眾生的念頭不能有,有此念頭就是你還有殺心,你雖沒有殺的行為,但殺的心沒有斷。想佔別人便宜,就是偷盜的心,你的盜心沒有斷。男女之間交往的時候,你還會起心動念,你淫欲的念頭沒有斷,你的念頭不清淨,這麻煩大了。

口業是最容易造的,「妄語」是欺騙人,「兩舌」是撥弄是非,「惡口」包括戲論、開玩笑,這不單佛法禁止,世間的孔孟教學也禁止。為什麼?開玩笑,說的人無意,聽的人有心,往往得罪人,與人結下冤仇,將來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所以言語不能不謹慎!與一切眾生接觸,你有能力觀機,看對方的根機,用什麼方法教導他,用什麼言語教導他,你就有智慧,不會生煩惱。

「三皈、五戒、十善」,包括了整個佛法大小乘經論,所以一個法門通了,所有一切法門都通了。學習一定要專精,「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能成就。學習決定不能學多、不能學雜,一多、一雜,你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你所學的是豐富的佛學知識,而佛法修學是要得定開慧,你得不到定。得定之後開慧,才能了生死出三界,單單得定不能開慧,也出不了六道輪迴,如果從定當中開慧,就能超越六道了。所以,得定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但是定是開智慧必要的手段,所以要修定慧。

「三皈、五戒、十善」都是幫助我們修定慧。十善業道教導我們「放下」,連惡的念頭都要放下,何況是惡的行為?所以,修行要從何處修起?從三皈、五戒、十善下手。如果想在這一生當中超越六道輪迴,念佛往生淨土,就一定要修「淨業三福」,不從淨業三福下手,淨土不能成就。21-90-90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若在某一道場皈依,請問是否就屬於此道場之人,一切皆按此道場的吩咐辦事?

答:不一定。皈依是發願正式做佛的學生,依佛的教誨奉行,就是學習。就像我們入學校,正式報名註冊當學生,沒有皈依的是旁聽生,皈依才是正式的學生。至於皈依之後,也不一定在自己皈依的道場學習,你可以多參訪道場,選擇適合自己的道場,你就可以依止那個道場。

皈依,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而不是到處皈依,因為我們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法師,不是皈依某一個道場,而是皈依總體的佛法。所以,任何佛教道場都是我們修行的地方,任何出家法師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心要以真誠、清淨、平等來對待,這是皈依的大意。

至於學道,皈依之後要修學,最重要的就是傳法的老師,這才是真正重要。我選定這個法師,選定這個道場,是我覺得這個道場適合自己,這個法師跟我有緣分,我願意跟他學,這在佛門稱為「法子」。他把佛法傳授給我,我跟他學習,這個關係是最密切、最重要的。21-90-73

問:如無分別心,請問是否也能在其他正信的佛教道場聽佛法?

答:若無分別心,則可以在任何道場聽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很明白的教誨,善財童子的老師是文殊菩薩,他在文殊菩薩那裡畢業了,就到處參學,任何法師都去請教,任何道場都去參訪,這對他只有利益沒有損害。自己所修行的法門既然選定了,「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必羨慕其他法門,不必改學其他法門,但是其他法門可以聽,對自己有幫助,幫助自己開悟,幫助自己入甚深禪定。但如果自己沒有定功,沒有智慧,就先要「一門深入」,把自己的根基紮好,然後再參學。否則,聽這個法門也好、那個法門也好,到最後你無所適從,這就壞了。所以,自己堅定不移學一個法門,才可以聽其他一切法門。21-90-73

問:師父勸我們要放下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但社會上大多數人喜歡名利,目前我只能將所學的用來改造自己和勸一些有緣人學佛。師父說「為人演說」,請問我應當如何表演?為了怕被污染,平常也很少說話,是否破壞修行人的形象?

答:你的看法非常正確,要一直堅持下去,相信你會有成就。在現代的社會要真正修行,像你這些遭遇是決定不能避免的。

我二十六歲學佛,我的同事和同學,甚至於老師都罵我:「你怎麼去迷信,還迷到這種程度,這麼消極!」我聽了之後,只是苦笑回答,因為我沒有能力說服他們,只有用時間來答覆。四十年後,這些老朋友都說:「法師!您的路走對了。」現在他們曉得,已經來不及了。

我學佛法懂得這個道理。他們整個精神都集中在工作上,忘記了衰老,一旦退休沒有工作時,天天想「我老了」,很快就老了。老了會生病,就天天想病,天天找醫生,於是一身的病痛都來了。我沒有老,也沒有病,他們看到都非常羨慕,我是用時間和行動來答覆他們。你們積極的是吃喝玩樂,我積極的是研究經教和念佛,我們積極的內容不相同,所以後果就不一樣。你們的積極是增長煩惱無明,我的積極是增長智慧,這在年輕時對比不強烈,時間愈長,對比就愈鮮明。這些人見到我,沒有一個不佩服、不羨慕的,這就是表演給眾生看,這是需要時間的。

你現在還年輕,好好的努力做,不要被污染了,過個三十年,大家比一比就曉得到底是誰對了。我們的形象是正確的,絕對沒有破壞修行人的形象,一定要做一個真正的修行人。21-90-75

問:近日許多同修都到泰國吉祥島修行,根據描繪像是人間淨土,但確有神通顯現之事。弟子是本著眾生難即我難,普願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之心,懇求法師大發慈悲,簡單扼要的開示五十陰魔,以提高同學們的警覺心,以免斷送大好因緣。

答:這個時代,佛經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諸佛菩薩看得很明白,眾生得度的機緣沒有成熟,只好隨他去,佛菩薩只能在旁邊勸導,信不信由他,聽不聽由他,解不解也由他。佛菩薩都不著急,我們著急,虧就吃大了,因為自己往生的機會失去了。看到這些境界,我們不能起心動念,這不是沒有慈悲心,而是自己要趕緊到極樂世界成就,回過頭再幫助他們,這才是一條正路,因為「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你確實有憐憫心、慈悲心,但一定要先成就自己,再來成就大眾。21-90-76

問:請問自己可以代替父母或親人修法嗎?福德可以迴向給他們嗎?

答:代替父母或親人學法,必須學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到婆羅門女、光目女,你用她們那種修行方法,你的家親眷屬能得福報,自己的功德也成就了。但是要知道,功德是無法代替的。《楞嚴經》講阿難尊者遭難,阿難尊者與釋迦牟尼佛是堂兄弟,釋迦牟尼佛都沒有辦法代替他,佛尚且不能代替,何況其餘!《地藏經》以修行超度父母,父母真正得利益,但是一定要曉得超度的道理,否則很難產生效果。21-90-76

問:弟子每一次到寺廟,一靜下來閉上眼睛,眼前就會有一尊很大的金色臥佛像,請開示。

答:《楞嚴經》告訴我們,境界現前不要放在心上,就是好境界,就是善根;如果著相,天天去想,就是魔境界。由此可知,魔境、佛境不在外面,在自己的內心。21-90-78

問:請問如何從佛學來看地球人類的起源,與人類考古學的發現,以及生物進化論的異同?

答:這個問題我現在不能答覆你,因為說起來太繁瑣了。你如果想明瞭,可以讀《楞嚴經》。宇宙、生命和法界的起源,也就是宇宙之間星球的起源,一切眾生的來源跟演變,《楞嚴經》都有詳細說明。21-90-78

問:扶乩也有收魂和索魂之事,被索魂的嬰孩就會特別寧靜乖巧。請問以佛法來說,這是為何緣故?

答:這是屬於異門邪術,佛法裡面確實沒有。佛法只是教導人,沒有怪力亂神這些事情。21-90-78

問:道家說人有七魂六魄,以佛法來說,神識即是阿賴耶識,請問為何有這麼多的魂魄?

答:道家講的與佛教不同,佛家沒有講七魂六魄,佛經講八識五十一心所。他們說的七魂六魄是否是八識,我們沒有研究。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把佛教與道教做仔細的研究。21-90-78

問:關於絳頭,以佛法來說如何解釋,又如何處置?

答:「絳頭」是一種巫術,會妨害人。以佛法眼光來看,這世間邪惡的鬼神很多,如果你想害某人,你就找他,有時他也能幫你忙。總而言之,鬼神幫你去害人,被害的這個人也是運氣不好的時候,大概也是常常作惡多端,所以鬼神可以欺負他。如果這個人光明正大,鬼神見他也尊敬。如果是真正學佛的人和正直君子,這些鬼神不能接近。

戒經告訴我們:「皈依三寶的人,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擁護。」邪鬼又怎能靠近!問題就在皈依只是形式上的皈依,你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得不到護法神的保佑。真正發心皈依就是放棄自己的煩惱習氣,對於一切人事物,放棄自己的想法、看法,依靠佛在經論上的教誨,這是真正皈依,這才有護法神保佑。

以受五戒來說,經教講:「每一條戒有五位護戒神。」問題是你受戒是不是真做到?不殺生,你做到了沒有?蚊蟲叮你一下,你一巴掌就打死牠,你沒有持不殺生戒,所以沒有護戒神保護你。不偷盜,縱然沒有偷的行為,你還有沒有盜心?凡是想佔別人便宜的念頭就是盜心,你還有這個念頭,也沒有護戒神保佑你。這些總得要知道,佛法樣樣要講真的,不能講假的。真正學佛的弟子,這些絳頭對他不發生效果,所以用不著處置。21-90-78

問:請問不知道是人先來,還是天地日月先有?又觀自在菩薩出生在什麼年代?

答:這些問題,你想把它搞清楚,先去讀《楞嚴經》,《楞嚴經》講得詳細,唯識經論也說得詳細,但是這些典籍分量很大,要很有耐心去學習,這是一個專門學問。經論裡面說了一個總原則,但是你未必能理解,就是佛在大乘教說:「是同時的,沒有先後」。這個話是真話。幾時你把《楞嚴經》念得很熟,有了心得,就會同意這個說法。《楞嚴經》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21-90-78

問:大陸有一出家人,創編中華崑崙女神功法。在解釋世界起源時,用《楞嚴經》中富樓那的問話說佛造業,佛產生山河大地、有情眾生,佛都修到辟支佛的層次,真正的如來性海則誰也不往裡跳,意味著真我的消失達到永滅,請開示。

答:他說的這段話,我並不清楚,這是他對於《楞嚴經》的解釋有錯誤。「願解如來真實義」不容易!現代許多人錯解如來真實義,何以會錯解?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放下。如來的境界與我們的境界完全不相同,我們用自己的意思去解佛經典,就將佛經解錯了。何時能正確解如來真實義?必須到如來的境界,才會懂佛的意思,不入佛的境界,怎麼會懂佛的意思?所以,要解大乘經一定要先提升自己的境界,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就要修證的功夫。所以,世間人解佛經沒有不錯誤的,這是佛經的難處。

古來大德註解經都有悟處,換言之,他都能契入幾分,而契入的淺深不一樣,解釋就不相同。淨土宗的祖師蓮池大師也有一本《楞嚴經》的註解,稱為《楞嚴經摸象記》。從這個名稱上,我們了解這好比瞎子摸象,摸到大象腿,就說大象像個柱子;摸到大象尾巴,就說大象像掃帚;摸到大象肚子,就說大象像牆壁。蓮池大師說,註解《楞嚴經》的大德們都沒有解錯,但都只講了一部分,這才曉得解大乘經不容易!所以,信、解、行、證中,一定要真正證悟,解經就不會錯了。沒有到證悟,真的是瞎子摸象,我們要從此地去體會。

因此,我們要虛心學習,最重要的是要修行,要遠離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你要入經教,首先要把這些障礙去除,否則永遠不能契入。我們天天聽經,像是聽說明書、聽故事,似懂非懂,問題何在?不能契入境界。要想契入境界,得放下自私自利。《十善業道經》云:「不容毫分不善間雜。」只要有毫分不善夾雜,就無法懂得如來真實義。

經有實說、權說,權說我們可以懂得一部分,真實說我們一句都不能懂。所以,我們雖從經文上曉得佛有這個說法,但是真正的意義無法了解。一般人契入難,這是事實,所以世出世間聖賢的教導無不重視薰習。長時間的薰習,慢慢不知不覺就能契入,這是教學上最好的方法。所以,學習一天都不能鬆懈,每天認真努力,總有一天能契入。但契入有一個原則,「不可以有不善夾雜」,不善就是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有不善夾雜,就是一輩子的薰習也入不了境界。

要如何薰習才能入這個境界?信、解、行、證。你相信,能理解,再把你所信、所解的統統做到。譬如佛教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你統統做到,這樣每天在大乘法裡薰修,你就會有悟處。如果做不到佛的教導,你在經教裡無論用什麼樣的功夫,日夜不休息、勇猛精進也沒有用處,這個道理要懂。21-90-78

問:請問初學佛法的人應先專修哪一部經典恰當?

答:印光大師指導我們從《了凡四訓》下手。《了凡四訓》不是佛經,是學佛的準備功夫,如果再能學《安士全書》就更好。《安士全書》裡有佛法,即最後一部分《西歸直指》,這是介紹淨土法門。如果是從未接觸過佛法的,可以從《認識佛教》這本書看起。在佛的經典裡面,初學入門的經典,最好的是《十善業道經》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21-90-78

問:我曾親近過一位在家法師,並由他給予傳授三皈,而住家附近有許多寺院的出家法師,在這種情況之下,請問三皈是否如法?

答:這是不如法的。在家居士不能傳授三皈,但可以為你講解三皈。想受三皈,沒有法師怎麼辦?在佛像面前自己發願求受,三皈、五戒及八關齋戒都可以在佛像面前自己發願求受。如果有法師,應當讓出家人來為你做這個儀式,最重要的還是你要真正理解三皈的意義。

我們在《印光大師文鈔》看到這種例子,許多人求印光大師傳授三皈,但因當時交通非常不便,也沒有時間去寺院參訪法師,所以就寫信給印光大師。而印光大師就把皈依證寄給他,讓他自己在佛像前面受,名字還是寫印光大師傳授的,這是祖師有此例可循。因此,現在如果交通閉塞不便之處,也可用此方法。

居士可以代替法師來主持儀式,但決定不可以用在家人的名義來正式傳授三皈。如果你住家附近有許多寺院,你應當到寺院請法師為你主持儀式。你不要分別法師如法不如法,這與你不相干,所謂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要起分別心,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三皈的意義。21-90-79

問:我學佛五年,常聽您的光盤,也皈依三寶。但受到家人種種阻擾,所以我更加精進,並在三年前受了菩薩戒。我總想一人去五台山住茅蓬,對往生可能更有利,請問我的想法是否正確?

答:你的想法沒有錯。住在山上修行,「依眾靠眾」是最安全的。真正找到志同道合的四個人一起共修,就是一個僧團。這個團體能依「六和敬」修學,一定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

我學佛五十年,講經四十三年,這一生沒有見到僧團,也沒有聽說過。因為一個人一個心,一個人一個想法,夫妻兩個人還吵架,要四個人在一起和睦相處,真的不容易!佛家講四個人,中國人講三個人,「三人同心,其利斷金」,這才曉得六和敬多難!假如這個世界出現一個僧團,全世界的災難都會減弱、化解,佛會保佑這個世界,連做壞事的人也沾光,世界就不會毀滅。

但是真難,難在哪裡?每一個人都不肯放棄「我」這個念頭,只要有「我」就不能合作,就不能同心同德。《金剛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只有菩薩才能修六和敬,因為菩薩無我。有我,心就絕對不會清淨、不會平等。因此,真正修六和敬的僧團,最低的程度,在小乘是初果須陀洹,在大乘是初信位的菩薩。他能把身見放下,不再執著身是我,才能見和同解。還把這個身當作我,怎麼能合得來?這是真正難處之所在。

三、四個同修能守住「六和敬」,念念放棄自己的成見,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這樣念佛肯定能往生。所以,念佛堂何以要二十四小時念佛?因為不念佛就打妄想。教你一天到晚佛號不中斷,想打妄想也沒時間,用這個方法勉強做到六和敬。道場大眾相處,如果不是用功辦道,只要有時間就胡思亂想,只要有時間決定造罪業。如果他不打妄想、不造罪業,他是聖人,是佛菩薩再來,不是凡夫。《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得好,「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我們把聖人的標準降到最低限度,決定是初果須陀洹和大乘的初信位菩薩。為什麼?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只要八十八品見惑沒斷,像我們確實一品都沒斷,怎麼會不打妄想,怎麼會不造罪業?所以,人貴自知,知道自己不行才會發憤用功。如果誤以為自己已經成功了,就不會再進步。21-90-80

問:恆順眾生中,對於作惡的眾生,請問如何令其歡喜,又能示其正道?

答:恆順眾生要有高度的智慧與善巧方便,如果沒有智慧,沒有方便,你順著他,他造惡,你也跟他造惡,他墮地獄,你也免不了。而我們凡夫只能恆順善的,決定不能隨順惡的。隨順惡的事情是菩薩,不是普通人,這是四攝法的「同事」。我們沒有那個定功與智慧,四攝法裡面,我們行「布施」、「愛語」、「利行」,不能跟他「同事」。你有智慧、定力時,才可以與他同事。他造殺盜淫妄,你也可以跟他一起造殺盜淫妄,你在這當中度他。他喜歡打麻將、跳舞,你天天去陪他,如果你沒有定慧,你度不了他,反而被他度了,所以自己要知道有多少能耐。21-90-80

問:請問如何判斷善知識與惡知識?若是邪師,而我親近卻能行正道,可行嗎?

答:《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開端,就教給我們如何辨別善知識。親近邪師,自己能行正道,這也不是普通人,這樣的人將來決定有成就。這也是希有的因緣,難能可貴!但這種事情要是可行,釋迦牟尼佛又何必教我們親近善知識?親近惡知識能行正道,在我們想像當中,決定是佛菩薩化身來的,不可能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凡夫確實是古大德講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定會受環境影響。21-90-80

問:有的問題無法分判時,請問應如何?

答:依法不依人。佛入滅的時候,教誡弟子「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這是我們的準則。能遵守這個教誨,佛雖然不在世,就如同佛在世一樣。21-90-80

問:一位居士一直以為有佛菩薩附身,他還教居士《彌陀經》及大勢至菩薩的偈子,所以他認為是大勢至菩薩附體,請開示。

答:佛菩薩附身,這種事情很少。若附身決定也是說法,度完眾生之後決定離開,不會再來。倘若是時常附身,決定是魔,不是佛菩薩。你跟鬼神有緣,你學佛,他也會幫助你。《楞嚴經》說,這些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把這些事情常放在心上,就著魔了,就算佛來也是著魔。佛與魔如何區別?著相就是魔,離相就是佛。你一切都不執著,魔也是佛;若執著了,佛也是魔。21-90-80

問:如果到朋友家中去宣傳法師講法光碟,並一同觀看,請問在觀看前可否著海青對光碟頂禮敬拜?

答:這不是正式的道場,可以不必拘泥這些形式。尤其是對初學者,如果要這麼多規矩,往往就把人嚇到了,他就不願意學佛了。我們曾經遇到很多知識分子,他對頂禮很不習慣,他說如果要磕頭,就不學佛了。如果我們告訴他,學佛可以不要磕頭,他就會學佛了。我們的目的是要他來學佛,不是要他來磕頭的,要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一舉一動都是接引眾生,給眾生一個很好的啟發,所以不需要拘束禮節。如果一同看錄相帶,裡面的內容你懂得比別人深刻一點,你可以為人講解,這是好的。除非這裡面有些特別的人物,你刻意要度他,你知道這種作法有正面的影響就可以;總而言之,要會觀機。

我們在國外許多公共場合,尤其在機場,有些外國同修跪下來向我禮拜,我知道他們這是度眾生,做給大家看的。因為中國信徒對我禮拜,大家漠不關心,看到外國人向我禮拜,每個人的眼睛都亮起來了,所以這是有度化眾生的意思。因此,什麼時候該怎麼做,要觀察當時的時節因緣,要利益眾生,影響別人。21-90-81

問:一次在似睡非睡時,好像有人把我推到高處,又慢慢將我放下來,我感到很舒服,認為這是佛光普照。當時我用手一摸念佛機,還響著大悲咒,才知道不是作夢。請問為何有這種現象?

答:任何境界現前,要守著一個原則,「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換言之,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不要理它,所有的境界都是好境界。如果心裡常掛念這種境界,很容易變成魔障,魔就得其便。他給你動動手腳,你很在意,他的效果收到了,以後麻煩就多了,所以不要放在心上。21-90-81

問:請問居士們穿海青的原因、意義與作用?

答:海青是中國古時候民間的禮服,不是佛教的,佛教的禮服只有三衣,稱作「福田衣」。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非常開明,一切隨俗,沒有刻意的規定。

那時印度人穿的衣服是一塊布裹在身上,釋迦牟尼佛當年也是一塊布裹在身上。到中國來之後,因為隨中國的風俗,出家人都穿中國人的衣服,只有在典禮、集會時,把衣披在身上,有象徵性的作用。而中國的衣已經縮小了,約縮成二分之一;我們現在用鉤環更方便,以前是兩根帶子繫起來。日本的衣比我們更簡單,日本法師搭的二十五條衣是做成小方塊,平常放在西裝口袋裡,典禮時用一根繩子掛在脖子上,這是象徵性的。

所以,海青是中國古代的禮服,不是出家人專用的。中國古代的禮服,是隨著身分地位而不同,上面的顏色、花紋都代表階級。從前皇帝是穿黃色的,宰相是穿紫色的,再來是紅色、藍色、綠色,都有分等級,稱為「章服」。皇族是穿黃色的,上面繡龍,龍也有階級之分。從哪裡分?以龍的爪來區分,皇帝的龍是五爪,親王是四爪,皇孫一類的是三爪。

出家人是素服,完全沒有花紋,所以一般穿灰色、黑色一種顏色,很樸素。所以,在家人可以穿海青,沒有限制,但是搭的衣有限制,沒有受過菩薩戒的不可以搭衣。現在有很多人受三皈、五戒就搭衣,那是絕對錯誤。戒經裡面,在家人受菩薩戒才可以搭衣,搭的是縵衣,沒有條紋的,有條紋的是出家人搭的。這要清楚!21-90-81

問:請問何謂智慧?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

答:就事相上簡單的說,智慧就是明瞭。迴向偈說:「願得智慧真明了」,你對於一切現象,都能通達明瞭,就是智慧。智慧大的人,不但能知道現前,還能知道過去與未來,十方三世一切理事、性相、因果,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智慧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這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佛家稱作「般若智慧」,這不是學來的。

我們有沒有智慧?有,與佛一樣圓滿究竟,但是我們的智慧被障礙住了。智慧好比是太陽,現在我們的智慧被一層烏雲遮住了,陽光透不出來,所以沒有了。佛教我們修學,就是把這個障礙去除,自性的智慧就透出來了。這個障礙是什麼?「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三大煩惱把心性遮蓋了,所以自性裡面究竟圓滿的智慧不能現前,本來具足的萬德萬能不能現前,圓滿的福報也不能現前。

煩惱從何而來?自己造的。煩惱不是原有的,是自己一念不覺造出來的,自己造還得自己受,佛大慈大悲也無法把你的障礙去除。因為障礙是自己變現的,不是別人給你的;別人給你的,別人就有辦法代你除掉。這是你自己從迷幻當中生的,必須自己從迷幻當中覺悟過來。好像你做惡夢,別人無法救你,因為那個夢是你自己做的,不是別人變現給你做的,一定要等自己清醒過來才能得救;你要是不醒過來,就沒辦法了。

永嘉大師的《證道歌》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我們搞六道輪迴就是在做大夢,何時真正覺悟了,不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六道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事實上,一真法界也沒有了,為什麼?一真法界是從十法界相對建立的,這一邊沒有了,那一邊也沒有了,那才真的是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要是認為六道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還有一真法界,你還是迷、還是執著,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還沒有斷。你執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能否見到?絕對見不到。

眾生的大毛病就是處處著相,佛雖然說得那麼清楚,「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眾生就是不肯離。佛說法善巧方便,眾生執著有,佛就講空,希望你把執著「有」打掉。可是眾生很麻煩,佛說空,把你的「有」破掉了,你又執著空。佛是教你離執著,不是教你換對象。眾生學佛往往都是換對象,世法不執著,卻執著佛法,世法不分別,卻分別佛法,永遠無法脫離無明,永遠無法去除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眾生最困難之處。

而智慧不但沒有來去,《中觀論》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你不能說是一個,也不能說是兩個,為什麼?你起心動念就有分別、執著。佛教給我們,對虛空法界一切現象,常常保持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完全正確。起用的時候,別人向你請教,你講得頭頭是道;不起作用的時候,一念不生。《六祖壇經》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是自性清淨心全體顯露,也就是如來果地上講的寂滅忍、清淨寂滅。

《楞嚴經》講:「清淨寂滅,不妨礙森羅萬相的發揮。」外面一切現象的動態,大者如星系的運行,小者如地球春夏秋冬的變化,剎那在變化,都不妨礙。清淨寂滅是體,不妨礙萬相發揮,就是《華嚴經》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重點在於「無礙」,什麼時候無礙?清淨寂滅現前才無礙。你的心不清淨寂滅就有妨礙,理事有礙,事事有礙。起心動念有妨礙,什麼妨礙?迷了,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不能現前。

由此可知,真正用功的人在一切境界裡面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從根本修」。你一分清淨心得一分利益,智慧、德能、相好就透出一分,得兩分利益就透出兩分。以佛家的經教來說,你有一分清淨心,就能解一分如來真實義;你有兩分清淨心,就能解兩分如來真實義。你心裡還是妄想、分別、執著,就錯解如來真實義,這是肯定的。這時怎麼辦?只有依靠祖師大德。初學一定要依靠善知識,這是初學必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一面依靠別人,一面要自己認真去修養,到自己有一分、兩分契入時,就漸漸可以不要依賴別人,自己可以獨立了。21-90-82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清末民初之時,有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他在年約十九歲時,於某夜睡夢中,見一人前來找他,說有事相請,他看來人非常禮貌恭敬,於是就隨口答應了,之後來人也就告辭。過了四、五天,原先夢到的人又在黎先生睡夢中出現,且用馬車接他前去一公堂(後來知道是地府)開始升堂審問罪犯,從此這位黎先生就在每天午後或晚間睡夢中進入地府幹了四、五年的冥判(就是陰間的法官,現在電視連續劇正在上演的包青天也是冥判轉世,所以包公日能理陽,夜能斷陰)。嗣後他的朋友為了利益世道人心,向他詳細詢問了陰間的種種,並彙集成了「幽冥問答錄」一書,以下就是該書中黎先生對陰間所作的描述(注:為使讀者容易瞭解並能讀起來條理順暢,筆者也將問答錄原文加以口語化,且問答順序也已經過調整)

問:(黎先生的朋友)您在陰間是歸誰指揮?擔任什麼職務?管轄範圍為何?有無職員?且陰界為何會找您當冥判?

答:(黎先生)我是東嶽大帝的部下,擔任分庭庭長的職務,管轄範圍為華北五省,專門負責死亡十個月內之死者的善惡事件,超過這個期限的另有負責的官吏,除了有陪審員四人外,供使喚的鬼卒有無數多,而陰界找我當判官的原因,我曾托同事調查過,據他說是因我在好幾世前曾當過冥判,又剛好碰上八國聯軍攻破北京,中外軍民死者甚多,陰間太過忙碌,所以才會找我幫忙。

問:您為何只當了四、五年的冥判?又您有那麼好的機會當上陰間的官,來世是否可免去輪回呢?

答:我因不想當太久的陰官,好幾次請辭都沒獲准,後來我念誦金剛經二千遍後才得以免去,至於想超出輪回談何容易,就是我本身也不可免,據我托同事調查,我來生將投生在河南省南陽縣一帶,但現已事隔數十年,說不定原先在陰間所註定的會因我在這數十年間的所作所為又有變動了呢!

問:陰間的食、衣、住、行如何?

答:陰間也有飲食,但比不上陽間的飲食美好,而且陽間人不能食用,在那兒的鬼道眾生每吃一次就可飽多日,並不需一日三餐,對於陽世所供的食物,鬼神只能聞其氣味;穿的衣服則與陽世服裝相同;又雖有床鋪、棉被等,好像都不見使用,只見鬼魂隨處依靠,閉目休息,不像陽間人要睡上七、八小時;另外陰間還有小規模的街道商店,大部分是賣一些飲食、雜貨(可用陽間所燒下去的紙錢購物);至於鬼眾走路都甚為快速,不像人類那麼的緩慢。

問:鬼有年節喜慶及家庭眷屬嗎?那兒的氣候如何呢?

答:鬼道有節慶,無星期,也有應酬、婚娶與生育,他們婚嫁的對象不必是陽世原來的眷屬,他們結婚所生的小孩是人死後的余氣所投胎,這些小孩長大後是無法再投胎的,在陰間雖然有日夜,可是卻不見有日月星辰,整天都有如四川大霧或華北黃沙吹起般的昏暗。另外那兒雖有四季之分,可是夏天不如陽間熱,冬天卻比陽間還冷,而且雖然不見風雨霜雪,但陽世颳風雪時,陰間都會感受到寒冷。

問:陰間有法律嗎?您如何判罪鬼的罪,又冥判判罪有錯誤的情形發生嗎?

答:好像不見有陰間的法律,但判罪時卻不用思考就可很自然做下決定,至於判罪的輕重是以罪鬼犯罪的動機與犯罪所造成的後果來衡量。譬如偷錢的動機是被生活所逼,且被偷的人是一富翁,被偷的錢對這富翁而言並不影響他的生計,那麼這偷錢罪鬼的罪就較輕;萬一偷病人或窮人買藥、買米的錢,而使他人病死或餓死,甚至為了偷錢還殺了人,那麼這罪鬼的罪就非常重了。至於冥判判罪絕不會發生錯誤,因為陰界對於罪鬼犯罪的罪狀都有經過精密的調查及握有確實的證據,所以判起來非常公允,從無錯誤的情況。

問:陰間的刑罰有多少種?

答:陰間刑罰的種類很多,而且比陽間殘忍百倍!我奉勸世人,寧可在人世間接受懲罰,卻不可在陰間受刑,因為陽間的刑罰,罰完就沒事,可是陰間的刑罰是刑了又刑,罰了又罰的。譬如在陽間殺了十條人命,了不起就槍斃一次,但在陰間卻要槍斃十次,同時還會被判轉生十世都被人殺,就是地藏經所說的鋸解、刀山、油鍋、碓磨等刑罰也都是確有其事,令人慘不忍睹。另外還有帶著牛頭馬面等面具的鬼神,專門來嚇一些兇狠的鬼魂呢!

問:人的善惡,鬼神如何能知道呢?犯了罪的鬼魂難道就不會狡辯嗎?

答:鬼神能聽到也能看到人所不能聽到、看到的東西,而且人的頭上會隨著他行為思想的善惡而發出紅、黃、白、黑等光(紅、黃、白色為善念所發出的光,黑色則為惡念),鬼神們都看得一清二楚。若人的思想隨起隨滅與他的作為關係甚微小的,陰界固然不會去記載,但若念念不忘某種事情,則雖未見於行動,卻早已被鬼神所記錄,若付之於行動,則功罪自然更清楚了。我曾見過很多犯罪的鬼魂極力為自己辯解,但通常將犯罪記錄給他們看時,就多半會俯首認罪。若碰到一些極端狡猾的鬼魂,譬如要判他刑時,他忽然念起經來,則我們會先判他投胎數次,但卻非常短命,等他投幾次胎而忘記經怎麼念時,再來治他的罪。

問:陰間最尊重的是什麼德行?最痛恨的罪業是什麼?

答:陰間所最尊重的德行,在男為忠孝,女為節孝,這兩種人就算有罪行也會從輕發落,我就曾見過一位在八國聯軍攻打我國時為國犧牲的清朝提督名叫○○○的直接升往天界;所最痛恨的罪業就是殺及淫兩件事,其中殺業比淫業的罪更重,若為了淫而殺人,罪更加一等,古人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說得一點也沒錯。

問:大修行人死後也要到陰間聽候審判嗎?當今世上甚多修行教派,到底陰間較重視什麼教派?

答:陰間所管的都是帶著罪業或平平凡凡沒大善惡的鬼魂,若大修行人死後立刻登上天界,根本不從陰界經過,就算功行較淺,升天稍慢,須從陰界經過,陰間的官吏也都會起立讓開,直到他魂魄如上樓梯般漸飛漸高的升天而去。至於陰間所尊重的包含儒、道、佛等教派,但其中最尊重的要算是佛教。

問:陽間請和尚或道士為亡者超度,到底能不能利益到亡人?

答:和尚或道士誦經為死者超度的目的在為他增長福德,減輕罪業,但這只是助緣,並非絕對的主因,而且超度到底有沒有好處還必須因人而異,譬如生前大善的人死後立刻往生天界,或生前大惡的人死後馬上墮入地獄,他們都不用或根本無法享受到超度的功德,只有一般生前沒有大善惡的人於死後可獲得誦經超度的功德。另外誦經人道行的高低與誦經功德之大小也有重大關聯,如果是高僧或孝子賢孫誦經壹卷,可抵得上凡僧十倍之功德,但凡僧至誠念誦也會有相當利益,只有無道行又不誠心的人所念的利益很少甚至毫無利益,不過卻也不會因此而有罪過。又誦經最好在亡者死後四十九日內為之,過了這段期間,亡者可能已經投胎轉生,超度功德必需要經過好幾轉才會利益到他們,無法收到即時的效果。

問:念佛誦經的功德既然如此大,為什麼陰間諸鬼不自己念佛誦經,以求解脫超升呢?

答:一到陰間,就自然有鬼魂本身的業力會障礙他修行,因此修行應趁一口氣還在時趕快去做,如果指望等到斷氣後再修行,到時恐怕已是無能為力了。

問:陰間為何常找陽間的人當陰間的官差呢?

答:因為富貴的人家有眾神守護,且供使喚的僕役又多年青力壯,陽氣旺盛,所以當他們家中有人過世時,陰間鬼魂無法接近去攝受死者的魂魄,又例如武將死在軍營時,他四周警衛森嚴,槍炮林立,營中士兵也都年青力壯,陽氣逼人,一般鬼魂也都沒辦法接近死者魂魄,諸如此類的情形,就有賴陽間人的生魂當陰差去執行了,因此陰界常有用陽人當差的情況。

問:凶死的人身首不全,他的鬼魂跟平常壽終正寢的鬼是否不同?又鬼的容貌會不會逐年衰老?

答:凶死之鬼魂除面容稍顯模糊,表情好像蠻痛苦的,且傷處帶有血痕外,其餘與一般鬼魂並無差別,至於鬼的容貌都與他死時相同,並不會因年久而變衰老。

問:人死靈魂離體時會不會感到痛苦?

答:一般而言,人的死亡都是因疾病而來(老死者也是內在生理機能敗壞所導致),這時候靈魂離體就好像開門外出般的毫無痛苦,且脫離肉身後反而會有疾病霍然痊癒的舒服感覺。但死者若迷戀家眷、財產或世間的種種,這時靈魂就不容易脫離肉身而會產生如烏龜脫殼般的巨大痛苦,因此一個人在生前應培養淡泊之心,對於妻子、財產等不要過分貪戀,如能做到這樣,那麼他死時之靈魂離體會如脫掉衣服般的毫不費力。

問:鬼跟人誰多?是人怕鬼還是鬼怕人?鬼和人的疆界如何劃分?

答:陰間的鬼比陽間的人多得多,來來往往擦身而過的比比皆是,他們與人的疆界似有似無,實在很難講得清楚,但鬼在陽間行走時多走在道路兩旁或陰暗的地方,且人怕鬼,鬼也怕人,尤其是正人君子,鬼必敬而遠之,但對於心術不正或運氣差的人,則鬼多喜歡捉弄他們。因此人類從午後到晚間,走路時儘量不要走道路兩旁或陰暗的地方,而且走路應緩慢或稍微發出聲響,讓鬼有時間避開,以免出其不意與鬼相撞,人固然會起雞皮疙瘩,鬼也會覺得不舒服的。

問:人死後真有轉生的情形嗎?如何去證明呢?

答:人有生必有死,有死也必有生,它的道理就如同每一件事物只要有作用就必定有反作用一樣。例如我們吃了東西,一定會有排泄,這是非常簡單明瞭的,但因人死後所存在的是個精神體,而非物質的原素,所以無法用求證物質原素的方法來探索精神體的來去,而只能用精神來領會精神,宗教修行的作用就剛好能提煉人的精神成分,提高精神的效能,所以只有在宗教的經驗中可求證到人類生死輪回的現象。

問:人死後就是鬼嗎?為什麼人死後有的會顯靈,有的卻毫無音訊呢?

答:除非是超出輪回的聖者,否則人死後會有六道輪回的,而由於鬼道只是屬於六道輪回中的一道,因此人死後並不一定就是鬼,如果輪回在鬼道者,在有必要或由於陽世眷屬請人作法召請時,他是有可能顯靈,但死後生天、下地獄、或轉生為畜牲道者,就不會願意或無法再來顯靈了。又陽壽已盡,已經到了該死年齡而死去的人,不論他是凶死或善終,都會納入一個規則的系統,就好像部隊改編一樣,直接從一個部隊向另一個部隊報到,這時他們就沒有機會在外閒逛,顯靈的情形就比較少。但如命不該絕而死的人,他們的鬼魂在未被鬼界收容發落之前,並沒有立即可歸宿的地方,只得在外東闖西蕩(中陰身),而在這闖蕩期間,與人相遇的機會就很大了。

問: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人物,如孔子、孟子等人,為什麼後人再怎麼祭拜他們,也不見他們顯靈呢?

答:要知道虛空、宇宙及世界都是無限的,眾生也是無限的,那些偉大的聖賢豪傑為了他們自己的願力來到我們的地球世界,從事教化這世界眾生的工作,當他們的任務完成到某一預期程度時,他們就會離開這地球世界而進入另一個世界,繼續依據他們的願力去教化另一世界的眾生,他們以無限的願力往返於無限的宇宙、世界間,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如果以我們這個極其有限的時空觀念來探索他們的來龍去脈,自然是莫測高深的事了,因此若以他們顯靈與否來批評他們的存在,就大錯特錯了。

問:陰間有洋人嗎?如果有,彼此言語如何相通?若無洋人,則洋人死後歸何處審判?又鳥獸死後的魂魄仍然是鳥獸的樣子嗎?

答:我當冥判時,因為剛好碰到八國聯軍攻破北京之後,中外軍民因戰爭而死的很多,所以我在陰府曾看過有洋人到案,且能很自然的通曉他的語言,但據我所知,中國的冥府就已經不只一處,那麼歐美各國應該也有他們的冥府方合情理。至於鳥獸的魂魄是屬於陰界中另一處所管轄,而我從未在地府各處遊歷過,所以我不瞭解這方面的事。(了悟子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其人坦誠磊落,正氣凜然,令人敬佩,不可懷疑。)
問:鬼有消滅的期限嗎?陽間的墳墓是不是他們休息的地方呢?

答:我所看到的鬼,有古老到宋朝、元朝的,但唐朝以前的鬼則從未看見過,大概是因年代久遠,早已輪回轉生去了。至於陽間的墳墓確為鬼魂棲息的地方,但鬼因怕陽氣,所以每天上午八點到十一點都躲著不出來,一直要到午後才會漸漸出來活動。

問:鬼為什麼怕雞叫呢?

答:雞叫代表天快亮了,鬼因為怕天亮後陽光出來時的陽氣,所以一聽到雞叫就會感到不安,而不得不躲藏起來,但有德行的福德鬼(如土地公、城隍爺等),則並不怕雞叫。

當今社會變得越來越可怕了。打開報紙與電視的新聞欄目,很多人還不敢看呢!不僅是滿版的殺人、勒索、販毒、強暴案件,其中犯罪手法之殘酷與可怕,更是令人觸目驚心,不忍卒睹。上至爭位奪權、官商勾結,下至物欲奢糜、群眾暴動,再加上空氣、水源、蔬菜、糧食等各種污染中毒事件,真讓人膽戰心驚!我們生存的環境,竟是這樣的惡劣與恐怖。根本原因在於人心不古,道德墮落,不信鬼神,不怕因果,所以拼命造業,不斷的惡因結惡果,導致我們的社會變得冷酷而血腥,越來越不是人住的。

看完以上對幽冥的真實描述,相信讀者對人死後是否一了百了及是否能很容易的投胎做人等問題有了很清楚的答案,同時也知道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事實上都是與鬼神相通的,死後也要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算帳的,而且這本帳會算得更清楚、更淒慘百倍的。因此筆者奉勸各位讀者,要靜下來好好反省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如您認為沒有不可告人的事,一切問心無愧,那麼筆者為您歡喜,同時更希望您繼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能找個心靈昇華的宗教信仰更好。至於覺得自己已犯下許多過錯的人,也不要因此覺得世界**就快來臨似的,畢竟萬法是唯心所現,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同時誠懇的一心悔過,宗教中還是有眾多法門可幫助您清淨罪業的。例如佛教的地藏法門就是一個相當有威力的消業法門,由於地藏菩薩秉持著因地之時多生累劫所發的廣大誓願,勤修六度萬行,救度了無量無邊之六道眾生,他所累積下來的福德智慧已無法稱量,藉著他的這些福德智慧及大誓願力,終能滅除罪苦眾生所犯的罪業,就好像您親近全身沾滿香氣的人,您本身也會感染到香氣一樣。因此只要您至心稱念、讚歎、讀誦、供養,乃至見聞、瞻禮地藏王菩薩,都能獲得無量無邊福德之利,至於地藏法門的修持方法,各位讀者可直接翻閱「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及「地藏菩薩懺儀」等經懺,如不能夠瞭解的話,也可參考禪門出版的地藏dafa及地藏木輪相法錄音帶。當然,消業、改運、解厄、納福的法門很多,除了地藏法門之外,他如藥師七佛北斗七星法、准提佛母法、彌陀超度法...等等,都是極「有效而無副作用」,佛菩薩慈悲所傳下的殊勝法門,普願大家都能誠心受持,並進而找到生生世世與您有緣的本尊佛菩薩。同時也歡迎各位讀者逕洽禪門服務人員,相信會獲得滿意的服務與解答;但若您還是執迷不悟,堅持任何事都須您親眼看到才肯相信的話,那筆者也就沒辦法了,您自己就看著辦吧!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第一題,請問老法師,在你的修行中,是如何讓自己徹底放下,透徹了悟世間一切都是空的。

答:完全靠經教的學習。我常常提醒同學們,學佛在這個時代,我們自己裏面的煩惱習氣很重,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怎麼能夠敵得過?我唯一的方法就是講經。講經,我不是講給別人聽的,我是講給自己聽的,別人是附帶的;如果講給別人聽,我的目標達不到,所以我是講給自己聽。將自己修學的心得,跟大家在一起分享,你們得多少跟我不相干,所以我五十七年來,沒有一天中斷學經教,我的利益是從這裏得來的。

我的基礎,告訴諸位,是過去韓館長給我奠定的。我們相處三十年,三十年不是一個短時間,把我那一點毛病習氣統統給堵住了,這是對一生修行有大利益。你說我能夠不管錢、不管事、不管人嗎?這都是人之所好,都想管人管事管錢,我能不管嗎?我跟她相處,我不能管,她管了,她不准我管。道場建立,圖書館館長是她。你看也有不少悟字輩出家的,出家的都是跟她出家的,哪個來找跟我出家的時候,她決定不答應,她不收留的,跟她出家。所以我三十年,她對我的幫助就是讓我在講臺上一天都不缺,我就很滿意了。所以逼著我不能不把管人管事管錢放下,徹底放下,她是我的大恩人!

沒有這樣一個善知識,我也逃不過這些誘惑,是好事,不是壞事。我的成就是她幫助的,所以她生天,她有大功德、大福德。我的成就愈大,她的福報就愈大。我對她沒有怨恨,我對她只有讚歎,只有恭敬,只有感恩。這個要知道,人家對待我們是成就我,她不是害我;如果她把名聞利養都交給我,那是害我,我會掉到陷阱裏面去。這是中國古諺語所說的,你要害一個人,你就叫他做當家,就叫他做執事,他有權,又管人、又管錢、又管財,絕大多數墮阿鼻地獄,這不是好事情。可是這些事情又不能沒有人做,一個道場總要有人做,所以道場不能不講經,不能不念佛。執事要聽經、要念佛,他要不聽經、不念佛,他管這些事情一定出漏子,那個果報非常不好。我們也可憐他,可憐他就是天天聽經,他沒聽懂,為什麼不懂?就是煩惱障礙了他,心浮氣躁,佛來講他都聽不懂,自己有業障!業障消除了,心地清淨,心平氣和,他就能聽懂。心浮氣躁,很難!太難、太難了!所以確實這是對現在修行,在家修行人有很多得利益的。

再過幾天,理工大學有三天,找我三天講一個題目,三個晚上,也許你們同學們都知道了。我找了兩個人,頭一天我講,就是「怎樣與災難共處」,現在災難很多,講《華嚴經》的智慧。第二天我找鍾茂森居士講《華嚴經》裏面的科學觀,這在學校講很適合。第三天我找的胡小林居士,講「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落實在企業」,這對於現代社會都很有幫助。所以怎樣救自己要靠自己,不能靠別人,別人對我們嚴厲斥責、障礙的,往往都是真正的大恩人。但是一般人受不了,一遇到這種人掉頭而去,還要加以譭謗,那他就沒有成就了。所以必須要很細心去觀察,能幫助我們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癡慢,放下分別執著,這是真善知識,這總要認識,不可以恩將仇報。錢財絕不是好東西,享受是造業,所以常常想到本師,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苦行,給我們做出最好的示範,那才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修行要跟他學,要向他看齊,這樣子自己才不會墮落。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弟子懇請師父慈悲攝受,期望能有因緣親近老法師。

答:這個要求佛菩薩,我幫不上忙,因為我在任何地方都是客人,不是主人。你想在此地住,要得到道場的許可,他們有權決定留與不留,我沒有權。縱然道場很歡迎你在此地居住,但國家的移民局是否同意也是問題。所以,這件事情還是求佛菩薩加持。21-90-51

問:有人有時對於一些事情能一下子說出來,而且正確不差。請問這是清淨心,還是仙家?

答:這種事情確實有。《楞嚴經》說這種多半是鬼神附身,不是他自己的能力。我們常講的「特異功能」、「神通」,這是有人附在他身上的能力,附身的人離開之後,他的能力就喪失了。有些小事情他說得很準確,大的事情就靠不住,這種事自古以來都有,社會都發生過,佛經也曾經講到。21-90-52

問:中國有一句古話形容,父母在世時,子女很享福,所謂是父母運。我們學佛者只盼望老法師健康長壽,讓我們享一點淨空法師福。

答:福報是自己修的,自己修的自己享,才是真實的。享別人的福,都無法保持長久,享自己的福才能保持長久。21-90-55

問:年輕人辭去工作,把孩子丟給老人,自己去道場修行,請問如法嗎?

答:這視家庭環境及家人對佛法認識多少而定。你家裡的老人樂意、歡喜,這就如法;你家裡的老人不願意,也不歡喜,因為你給他找麻煩,這就不如法。

佛教導眾生,第一是「孝養父母」,所以家庭和睦是學佛的第一件事情。學佛人搞得家庭不和,無論用什麼功夫都是枉然,因為家庭不和,如何與一切眾生和睦相處?諺語講「家和萬事興」,佛門諺語也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我們雖然修學不同的法門、宗派,要能彼此互相讚歎、尊重、互助合作,佛法就能興旺;若彼此對立、排斥,這是滅佛法,不是興佛法。21-90-56

問:在修行中遇到父母、丈夫、兒女障道的難題,唯擔心眷屬落因果而心有餘悸。請問應如何去對待這些問題?

答:妳能如理如法的修行,我相信妳的家人不會障礙。因為一個人修行如法,對家庭、對親戚朋友、對鄰里鄉黨,決定能和睦相處,決定能尊重敬愛,豈會發生衝突?會發生衝突都是自己本身有問題,應當要反省改正。

一般我們常見的是飲食方面,妳吃長素,家人吃葷,特別是喜歡吃海鮮,妳看到了,表情就不一樣,妳家裡人覺察到,當然不舒服。這種情形之下,要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能隨順就沒有衝突,樣樣都要忍讓,用時間來感化他們。

家裡人對妳也很愛護,看到妳天天吃素食會說:「營養不夠,妳身體會壞!」因此,學佛心地要清淨慈悲,一定要把形態修好,家裡人看到會說:「妳天天吃素,沒有營養,為什麼身體這麼好?」妳必須做好榜樣,把修行的成果拿出來,他們就相信了。

中年以後,素食是健康長壽之道,這種生活方式是健康長壽的方式,妳慢慢的去教導家人、影響家人,決定不能衝突,一定要隨順家親眷屬,才能度化他們,這個問題就能解決。21-90-60

問:一位居士說:「我們大陸居士來到新加坡,是為了和老法師照照相,或是為了某種個人的名利而來的。」並說您講:「讓他們去表演!他們都快要下地獄了,我們就幫幫他!」我們從幾千里來此參學,我想那位居士是對我們講假話吧!請問您身邊的人是否一定是大菩薩?

答:首先,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向你懺悔,這都是實話。有些造謠生事,還說是我說的,但我從未說過這些話。許多從遠地來的同修想來看我,我非常感激,而有些人在當中障礙了。這些事情沒有人告訴我,我都不知道。實在講,我身邊沒有人,我是孤家寡人,一個助手都沒有,照顧的人也沒有。我跟大家都是朋友,我絕對不以為自己是老師,你們是學生,我不敢起這個心念,所以大家都平等。

我們的老師是誰?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都是同學,都是彌陀弟子,我不過是比大家多學了幾天而已。你們來找我,我有義務幫助你,我會很認真的幫助你,我絕不吝法、吝財,我一生都是隨順佛陀和孔孟的教誨。我每天讀佛經之外,還讀《四書》、《聖經》及《古蘭經》,這些經典都是大聖大賢對於宇宙人生大道理的體會,將他們的經驗與智慧藉著文字流傳以供養後人,給我們做參考。這種厚恩大德,我們要時時圖報。如何報答?第一要依教修行,第二要勸化眾生。除此以外,我們沒有任何方式能報答前賢,要懂得這些道理。

從中國來的,從海外各地來的,有些過去見過面,有些從未見過面,到這些都是來參學。我們做佛弟子應當熱情招待,全心全力幫助他們。他們在這裡的時間很短暫,決不能讓他們空過。我跟學習《華嚴經》的幾位同學說,如果你們覺得《華嚴經》很重要,但是幫助新同學會耽誤學習,我可以不講《華嚴經》,至少可以停講半年,等第五屆同學畢業之後再講。我們一定要全心全力照顧大家,否則如何對得起人?我們不能全心照顧就有罪過,對不起佛菩薩,對不起祖師大德。在家居士到此地來參學,有些跟旅行團來的,時間只有一天、兩天,更不能讓他們空過。

我們這裡有些學習的資料,過去我們沒有限制的給大家帶回去。現在中國因為法輪功事件影響到佛教,海關檢查得很嚴格,帶回去的書和光碟都被沒收了。同時宗教局也寫信傳話告訴我,希望我們對中國大陸來的這些參學同修,盡量讓他們少帶東西,所以現在分量上減少了,這才有限制,從前是沒有限制的。這個限制僅對於中國地區,因為中國的環境不一樣,其他地區依舊沒有限制。何時中國宗教局的禁令開放了,我們決定沒有限制。所以,這個限制不是我們限制的,你們一定要懂得。我們總是真誠、熱情,全心全力來接待、幫助。

我身邊的人是否一定是大菩薩?菩薩不是沒有,菩薩也很多,我們要有慧眼去認識,但魔也很多,魔比菩薩還多,都要認識清楚。但是,無論是佛、是魔,我們真誠恭敬,決定不分別。為什麼?魔也有佛性,只是他一時迷惑顛倒變成魔,魔將來也會變成佛,所以我們應當恭敬。善人與惡人,好人與壞人,我們以平等心、真誠心、恭敬心對待。好人與善人,我們跟他學;惡人與壞人,我們觀察他哪些地方有錯誤,回過頭來想想我有沒有。如果我有,則趕緊改過。你能如是學習,善人是老師,惡人也是老師。

若他這種言語、態度,我們聽了很難過,我們對待別人可不可以用這種言語態度?即使對待一些厭惡的人、不喜歡的人,也不可用這種態度,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你就學會了。順境與逆境都是菩薩學處,善人與惡人都是善知識,這樣才能成就自己真實的道業。21-90-61

問:請問如何成為佛的好學生?

答:諸位同修都應當知道,現代的社會倫理與道德完全廢棄了。前幾年我在美國,很多同修在空閒的時間都來找我訴苦,說兒女叛逆不聽話;老師也來找我訴苦,說學生不聽話,在教學過程當中是苦不堪言。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不但我講,過去演培法師也常談到。

演培法師是我的老友。十幾年前,我初到新加坡時,他在新加坡建立道場,也收了徒弟。我說:「不錯!你徒弟很好。」他笑著說:「這個時代沒有師徒,只有朋友了。」這句話的意思很深!

現在世間沒有父子,也沒有師生,佛門裡也沒有師徒,大家能當作朋友看待就很好了。時代不同了,從前有父子、師生的關係,現在沒有了。我這一代還有,所以我對教導我的老師,仍然念念不忘。我不忘老師的教誨,老師如何教導我,我就如何學習,念念當中依教奉行。而學習不是一天、兩天或一年、兩年,而是一生的事情,這才是「報師恩」與「報佛恩」。

我們是凡夫,凡夫在一生中不能成就的原因,就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個虧就吃大了。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決定是放棄自己的成見。我們的成見是錯誤的,是從自私自利而生,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不是正確的。我們有幸能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識,要想做個好學生,真正有成就,決定要放棄自己的成見與煩惱習氣。

世尊在《華嚴經》教導善財童子隨順善知識的教誨,這很有道理。真正善知識對待一切人,決定是平等而無條件的,他的教學完全是看來學習的人。學生是不是真的想學,從態度上可以看出來;也就是印光大師說的,「一分誠敬有一分成就,十分誠敬有十分成就」。所以,要有真誠恭敬心,要尊師重道。

諸位要曉得,決定不是老師刻意要求你尊敬,若是如此,這決定不是好老師,不是真善知識。誠敬是我們的性德自然流露,決定沒有虛偽,而是謙虛、恭敬。學生只要有這樣的本質,就可以教導;在佛法講,這是「法器」,善知識不幫助他就有罪過。他不能接受,你可以不必幫助他,因為幫助他也是白費功夫,他已經自滿了,填不進去了。以佛門來說,祖師大德一生得不到傳人的太多了,所以師生的緣是可遇不可求,遇到了是過去生中殊勝的因緣。學生肯學、好學,老師肯教、歡喜教,這當中有真樂,決定有成就。

李炳南老師是印光大師的傳人,他在台中弘法三十八年,聽他講經說法的有幾十萬人。我跟他學習的時候,當時「台中蓮社」的蓮友有二十萬人,我概略的估計,學生超過五、六十萬人,而真正傳他的法只有三人而已,哪有那麼容易!決不是老師吝法,老師的心清淨、平等、大慈大悲,問題在於學生肯不肯學?肯學,就是把自己的成見、煩惱、習氣完全放下,「老師怎麼教,我就怎麼做;老師不准的,我決定不能違犯」,這種人是法器,這種人能學到東西。

我到台中第一次跟他老人家見面,說明自己的來意,我的目的就是跟他學講經說法。當時老師第一句話就說:「你想到我這裡來學,你得答應我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你能接受,我收你,歡迎你來;三個條件不能接受,你到別處去,另求高明。」

我說:「哪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你既然到我這裡來學,一切聽我的。你只可以聽我講經說法,除我之外,任何法師、大德講經說法不准聽。」

第二個條件:「從今天起,你無論看佛經或是看任何書籍,都要向我報告,要得到我的同意,我要是不同意就不准看。」

第三個條件:「你過去所學的,我不承認,一律作廢,你到我這裡一切從頭學起。」

他提出來了,我想了兩、三分鐘,我答應了。這三個條件初聽之下很苛刻,好像老師很專制、很跋扈,目中無人。當時我想:「既來之,則安之,一切隨順老師的教誨。」大概三個多月之後,我就感覺到他的方法有道理,因為我的煩惱輕、智慧長。煩惱輕的原因,是他不准我看、不准我聽,只跟他一個人學,走一條路,不像從前路太多了,摸不到方向;現在統統都斷絕了,只跟著他走,一條路,心定下來了。三、四個月看到效果了,半年之後覺得老師這個方法好。當時老師告訴我:「教導你的這三個條件,決定要遵守五年。」五年之後,我深受利益,我再延續五年,我遵守老師的教法十年,我這個根是這樣紮下來的。

大概是八八年,我第一次到新加坡,遇到了演培法師。有一天,他請我到他的道場講開示,我勉勵同學要跟老法師學習,我說:「老法師在我們這一代是唯識專家,專攻唯識經論,非常難得!」我把我跟李老師求學的經過向大家報告。我講完下台之後,到客廳與演培法師喝茶、閒話,演培法師告訴我,他作小沙彌時,在溫州「觀宗寺」諦閑老和尚會下,老和尚也是教導他這三個條件。

我一聽之後恍然大悟,這三條不是李炳南老師的專利,而是中國自古以來代代相傳,所謂的「師承」。諦閑老和尚也是教他這三條,很可惜他沒有遵守。他在「觀宗寺」住了一年,偷偷的跑了,他跑到「南普陀寺」親近太虛法師,因為當時太虛法師辦佛學院。我很替他惋惜,他若是繼續跟隨諦閑老和尚,他現在就是一代祖師,因為太虛法師的佛學院是現代化的,諦閑老和尚是祖傳的。

我所學的也是祖祖相傳下來的,不是佛學院學來的。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我沒有念過佛學院,但我教過不少佛學院,最後佛學院也不教了,因為佛學院的老師太多,科目也太多,學生不能成就,我對不起學生。真正能成就,就是中國古代師承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還是堅持這個辦法。

人必須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才能見到真理。最怕的是嚴重的成見,嚴重的執著,執迷不悟,真的東西你看不到,你被迷惑了。自己必須沒有一絲毫成見,對人對事謙虛、恭敬,才能見到真理,才能認識善知識,才會歡喜親近,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21-90-61

問:學佛人的家庭很幸福,但是家中的成員有半信、有默認佛法,在這種情況之下,請問如何才能成為家庭式的學佛道場?

答:度化一家人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家人不反對總算是有緣。我相信只要你多下一點功夫,不難度化你的家人。21-90-67

問:在悟道法師領導下,紐約淨宗學會成立三周年,請問可否恭請老法師到紐約為信徒們傳授三皈五戒?

答:如果單為傳授三皈五戒跑一趟紐約,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傳授三皈五戒,這是任何一個出家人都可以做的,不要執著。最重要的,是要把三皈五戒講清楚。我們已經有三、四種三皈五戒的錄相帶及光碟,可以多聽。一定要懂得「三皈依」的意思,要如何皈依才如法,聽懂了再舉行儀式。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一點很重要,不要執著某一個人,任何法師在我們心目中都是平等的。21-90-67

問:我想做一個對人事物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學佛人,請問如何才能做到?

答:這要讀經,要把佛陀的教訓變成自己的思想與行為,你就做到了。現在許多同修都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非常好,一部經就可以了。常常讀,常常聽,明白經裡面所說的道理,把經中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境界,把經裡面的教訓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你的願望就能達到。21-90-67

問:每天大部分時間用在佛學上勇猛精進,有人認為這是學佛不自在。他說,學佛是活活潑潑的,應該是生活豐富,多采多姿。請開示。

答:學佛確實是非常活潑,真的是多采多姿,你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曉得了。「勇猛精進」這句話,你會念,你不懂意思。我們看到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那些人都勇猛精進,分秒必爭,他們精進什麼?精進在賺錢。佛教我們勇猛精進,是要斷除煩惱、習氣,也就是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要在這上面勇猛精進,你就得大自在了。

真的放下了,就如《華嚴經》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就是活活潑潑、多采多姿,不會有障礙了。障礙從何而來?從妄想、分別、執著來的。你能把這個放下,就是把所有一切障礙的根拔除了;如果這三樣還在,無論你怎麼放,你放的是枝葉,根還在,所以要從根本放下。21-90-68

問:導師常住台灣時,我在學佛過程中感覺很安穩。現在導師不在台灣,我修行當中感覺失去依靠。請問如何讓自己有安穩依靠?

答:世間凡夫都要找個依靠,其實佛看得很清楚,所以就為你做三皈依,你就有了依靠。所以,不要依靠人,要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僧。

佛是覺,我們要天天求覺悟,天天求破迷開悟,這就是依靠佛。天天讀誦經典,依教奉行,就是依靠法。與一切大眾和睦相處,清淨無染,就是依靠僧。僧的意思是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順境、善緣裡面不生貪愛,在逆境、惡緣裡面不生瞋恚,就是依靠僧。所以,僧不是指某一個人,要懂得它的精神,不要著重形相,形相是虛妄的,都是會壞的,決定靠不住。三寶是我們的依靠,你的心就安穩了。世界不管如何動亂,你的心不動,你的身心都平安,絕不受外境影響,這樣學佛就有了功夫。21-90-68

問:一位女居士在一次大風後,有一棵二十多年的大桐樹被刮倒了,她用手輕輕一提就放到一邊了,請問這是怎麼回事情?

答:這是古人講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因為這個時候她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輕輕的就把樹提走了,等到她一起心動念,就拿不動了。鳩摩羅什大師七歲的時候,在寺廟裡玩,有一個很大的鐘,他一下子就舉起來了。放下之後想:「我才七歲,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氣?」再舉的時候,就舉不動了。這就證明人在沒有妄念時有本能,那種能力是沒有限量的。

中國古書記載漢朝李廣飛將軍,他行軍的時候,看到草裡面有一塊大石頭,以為是老虎,就拿起弓箭射下去,他用的力很大很猛,幾乎整枝箭頭都射透了石頭。他下來一看是一塊石頭,「我有這麼大的力氣?」再射一枝,就射不進去了。他沒有把它當作石頭,而把它當作老虎,所以箭能射穿。當起了第二個念頭,「它是一塊石頭」,箭就射不進去了,就是這個道理。從此地可證明佛講的「一切唯心造」、「一切法從心想生」,是沒有錯誤的。21-90-68

問:請問在家居士是否一定要結婚生子,努力為大家做榜樣?或是不結婚,多念佛,如此是否屬於自私,念佛會往生嗎?自己沒有斷煩惱,若結婚生子肯定有更多的煩惱,生怕會因此墮落。但不結婚又怕周圍親朋不能理解,對佛教有不好的看法。請開示。

答:在家居士學佛,結不結婚是自己的事情,結婚要做結婚人的榜樣,不結婚要做不結婚人的榜樣,都是好事情。若不結婚,你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全力投入護法的行列,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

對於往生淨土決定要有信心,信心是從何處建立的?從經典的教誨。淨土三經一論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心保證書,我們依照經典修行,真正做到了,契入經典所說的境界,就能往生淨土。如果不能往生,佛菩薩豈不是打妄語?所以,一定要有信心,要認真努力學習。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講:「佛在經上教導我們做的,我們要圓圓滿滿的做到;佛在經上教導不能做的,我們決定不能違犯。」你能把這幾句話做到,往生就靠得住,所以要有信心。

朋友對你理解或不理解,還有對你的看法,這些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拿出成績給人看,這個成績就是往生的瑞相。諦閑老和尚的鍋漏匠弟子往生,老法師多麼讚歎!他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等老和尚來為他辦後事。老和尚讚歎道:「天下弘宗演教的善知識、名山寶剎的方丈都不如你!」所以,我們拿出成績給人看,這個重要。21-90-70

問:報紙上的佛像、過期佛刊內的經文、破舊的經本,以及斷帶的佛經錄音帶,請問要如何處置?

答:現代跟古代不同,古代這些資源很缺乏,佛像多半是畫的,畫一張佛像很費功夫,書本也多半是手抄的,所以要特別珍惜。我們自己用完之後,希望能留給下一代,一定要保存得很好,破舊了要修補或裱褙。但是現代印刷術非常發達,舊的東西供養別人,別人不要,一定要新的。我們處理有兩個原則:第一種方法是火化,最理想的是用寺院裡面的火化爐。因為在現代都市裡燒東西會染污環境,警察會來取諦。第二種方法,是把它收拾乾淨包紮起來,如果到野外郊遊時,就把它埋在乾淨的土地下面,這種處理都是如法的。21-90-70

問:經書或有佛字的紙張和佛像,以及講經的錄音帶損壞,請問應如何處理?

答:現在流通的東西非常廣、非常多,不像從前流通量很少,所以非常珍貴,總得盡心盡力幫助別人,自己讀了還要留給別人讀,自己聽了還要傳給別人聽。早年,我們得到錄音帶,不會把帶子拿來聽,一定先把帶子拷貝兩、三套,我們聽拷貝的。拷貝聽壞了,我們拿原帶再拷貝兩套,我們用這種方法,但是這些帶子都不能長久保持。現在用CDVCD就好多了,只要小心不磨損它,就能保持長久,這是科技比從前進步。現在最進步的是數位,將來科技愈來愈進步,我們保存這些東西也愈來愈方便。21-90-72

問:三歲孩子能講話,就為他受三皈依,請問是否可以?

答:這是結緣皈依,實際上是做不到的。「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三歲小孩怎麼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這是結緣皈依,不是正式的皈依。21-90-72

問:為讀經方便,比較容易看懂,在經文上用鉛筆寫白字,請問是否有過失?

答:現在的經本是一種普及的流通本,用鉛筆寫白字沒有過失,但是善本就不可以。善本就是線裝本,它是幾百年前的經書,是有歷史價值的,屬於歷史文物,我們有責任保留給後人。若每個人都隨便寫字,善本使用到後來就不能看了,所以一定要保持整潔。若我們使用的是善本,現在很方便,可將善本拷貝後,在拷貝本上寫字,就沒有問題,而善本一定要保持完整。21-90-72

問:請問如何才能真正從內心深處信佛?

答:這是學佛人的第一大問題,內心深處信佛難!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也開始講經,兩年後才受戒。受戒之後,我到台中看李炳南老師,李老師遠遠的看到我,就指著我大聲的說:「你要信佛!」說了好幾聲,我也愣住了。當時,我學佛已經九年,講經也講了兩年,怎麼說還不信佛?於是李老師就跟我解釋真正信佛很難,有很多老和尚出了家,一直到死都不相信,可見得實在不容易。所以,信佛決定有成就,不信佛決定沒有成就。

信佛的條件有兩種:第一是過去生中善根深厚,這個信是真信,死心塌地的信。你什麼都不懂,就一句佛號老實念,就成功了。像諦閑老和尚的鍋漏匠徒弟和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法師,都是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但過去生中善根深厚,他們是真信。所以,出家沒幾年,這一句佛號就發生力量,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第二是真正信佛、通宗通教的人,真正明白經論裡的道理,契入佛的境界,就相信了。

只有這兩種人是真信,除這兩種人之外,說實在話,無論出家、在家都是半信半疑,不能真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煩惱當家,成見作主。真正信佛的人,一定放棄自己的成見,隨順經教的教誨,絕對不會受世間種種知見所擾,那是真信。

我們不是上根利智,也不是善根深厚之人,在此狀態之下,我們唯一的途徑是努力修學。古人說「深入經藏」,這不是說深入《大藏經》,說老實話,我們一般同修沒有這個能力,因為受現代的教育,文字就是障礙。《大藏經》擺在面前,沒有能力看懂。古時候的書籍沒有標點符號,這些書籍擺在面前,確實我們連斷句的能力都沒有,還談什麼讀經!

今天我們訓練弘法人才,應從什麼地方訓練起?從小學念起,小學的課程就是《弟子規》和《三字經》。這些課本都是從前五、六歲小朋友學的,我們過去沒學過,現在回過頭來當小孩,這是紮根。我們學習的標準是要能背誦、能講解,還要能落實,這必定要做到,做不到沒有用處。小學課程就選這兩門,這個完成之後才學古文,我們從《古文觀止》裡面選一百篇,標準也是要能背、能講、能行。這是在國學上紮根,有了這個基礎才學教,研究經典。因此,深入經藏不是教你去深入《大藏經》,而是在《大藏經》裡面選擇一、兩種一門深入。

民初江味農居士就是很好的榜樣,一生就是一部《金剛經》,他用三、四十年的時間一門深入。同時代還有周止菴居士,也用了三、四十年的時間專攻《心經》,《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他用一生的精力來研究。這兩個人都有成就,他們的修學都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近代往生傳》都有他們的傳記,他們都往生淨土。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周止菴居士的《心經詮注》,都是了不起的著作,可說是集古今註解之大成。現在要學《金剛經》和《心經》,不能不讀他們的註解。所以,深入經藏才能建立信心。21-90-72

問:在每年每月,佛的聖誕日、菩薩聖誕日、佛菩薩歡喜日,初一、十五,弟子願請三十三層天,以及神仙、三惡道眾生,並為其授三皈依,講守戒、持戒、奉持修行。弟子的四弘誓願是凡聖同收,冥陽兩度,請問是否正確?

答:正確,這可以。這是佛弟子有慈悲心,應當這樣作法。21-90-72

問:未受菩薩戒的在家居士聽菩薩戒,請問是否有罪?

答:沒有罪。無論出家、在家,任何人都可以聽菩薩戒。五戒、十戒、八關齋戒,未受三皈五戒之人皆可聽。佛在經典的限制,只有出家的比丘戒與比丘尼戒,沒有出家的不可以聽。為什麼不准聽?佛經裡面並沒有祕密,因為聽多了,你看到出家人犯戒,心裡會生煩惱,會造口業。佛為了避免你造業,所以限制未出家之人不能聽,道理在此地。另外還有一種人,雖沒有受戒、皈依也可以聽,就是讀整部《大藏經》之人。因為《大藏經》讀完之後,你懂得了,假如你看到出家人犯戒,你也不會說話,也不會放在心裡。佛給我們制定的這些規約,都是通情達理,為了幫助我們斷惡修善。21-90-72

問:一個人受重戒後,又嚴重的破戒。現在他的影響面大,我告訴他在佛前發露懺悔,不要在大眾面前發露懺悔,以免影響大眾信心,請問這樣做對否?

答:這個作法可以。能在大眾之下發露懺悔也是很好,不在大眾之前,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發露懺悔也可以。但是發露懺悔後,最重要的是「後不再造」,這是真正懺悔;若發露懺悔後,明天還再做,就完全錯了。懺悔著重在後不再造,果然自己明白了,後不再造,不發露也是真正懺悔。懺悔著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上發露懺悔是做榜樣給人看,勸導人應當時常懺罪。21-90-73

問:寺廟裡換新的佛像,請問舊的佛像應如何處理?

答:這要看是什麼樣的佛像,若是金屬鑄造的,佛像愈舊,價值愈高,成了古董,現在有不少人收藏唐、宋、明、清的佛像,價值都非常高。泥塑木雕佛像,時代愈久遠,價值也就愈高,若有損壞,應當修補,也可以貼金。再者,舊佛像接受大眾的恭敬禮拜,為多少眾生種過善根,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彩畫的佛像,也要看是否為真跡,如果是真跡,就值得收藏。像這種舊的東西,連故宮博物院都歡喜收藏,當作古物來看待,是非常有歷史價值的,尤其是名家所繪畫。若是一般印刷就不一樣,用得太舊,就沒有人願意收藏,這樣的佛像,我們最好在寺廟的焚化爐將之火化。或者用塑膠袋將之封裝好,埋在野外人少的地方,這是古人教我們的方法。或者將之綁在大石頭上,沉在水裡也行。這是我們對它一番敬意,表示我們的恭敬心,這樣就好。

問:自聞佛法,感其博大精深,願多聽多讀,但家人尚不理解,擔心本人走火入魔,有時不免怨言和爭論,影響了自己的淨心。我除了忍之外,尚先解開自己的執著、煩惱,有歡喜心後再應機緣度家人。請問除此之外,我應如何做?

答:你能這樣做就很好了。未學佛前,有爭論時,你也會爭;學佛後,他爭我不爭,慢慢的家人就感覺奇怪。若問,你就隨機說法,告訴他真理。我們這一生到人間來,得人身的意義究竟為何?就是必須將自己的境界提升,這就是人生真正的意義。我們應向哪一方面提升?應向道德方面提升,絕不向貪瞋痴方面提升。並告訴他,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提升貪瞋痴慢,將來墮三惡道的機會就加強了。若放棄貪瞋痴,勤修戒定慧,向仁義道德方面提升,前途是無量光明,即使是不念佛,不求生淨土,也決定生天享天福,如此這一生就沒有白來人間,來得就真有意義、有價值,你要把這些道理講清楚。具體的方法,你可以讀《了凡四訓》,《了凡四訓》的教誨非常好,對於現代社會,可說是通情達理。21-90-73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還是要等到「花開見佛悟無生」?

答:這個問題,《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非常慈悲,對於悲心很重、且法緣殊勝之人,有特別的加持。如果是發願先度眾生,後成就自己,佛也幫助他,只要往生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見了面,就能得到彌陀本願的加持,無論在哪一道受生,都不會迷失自性。所以,彌陀法門不可思議,也是古來祖師大德講的「難信之法」。這個法是佛在一切經裡從未講過的,一切諸佛剎土也從來沒有這些事情,唯獨西方世界有。

佛法是教育,而非宗教,我們要認識清楚。佛陀的教學與孔夫子的精神完全相同,都是「有教無類」,對一切眾生平等教化。但是孔夫子教學的範圍是在人世間,至於天道鬼神,孔夫子常講「敬鬼神而遠之」,只能奉祀而不能親近學習。釋迦牟尼佛教學的範圍,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經中講的十法界,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至於有多少不同維次的空間,無人知曉。這樣廣大而沒有邊際的範圍,都是佛所教化的區域。

佛所講的都是每個人自性的本能,自性就是真心,我們的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無量智慧、德能、才藝、相好。我們常講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而大乘經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都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所以,佛說他沒有東西教人,他所教的全是一切眾生的本能,只是他的本能恢復了,而眾生的本能被蓋覆,不起作用。因此,佛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不僅「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而且「生佛平等」,生是眾生,佛是諸佛如來,都是平等的,性相一如,理事不二。這是大乘經的經義,也是事實真相。

為什麼世間有聰明的,有愚鈍的?就是蓋覆的煩惱有輕重厚薄之不同。煩惱輕的人,智慧高;煩惱重的人,智慧低;造作善業多的人,相貌端嚴;造作惡業多的人,相貌醜陋,這個境界沒有一定,千變萬化。跟我們身體一樣,身體也是屬於境界,這是現相,「相隨心轉」。

所以,一個修行人斷惡修善,過幾年相貌就變得慈祥,說明他修行功夫得力。相隨心轉,境界也隨心轉。如果一個人一生都被外面境界所轉,受外面境界影響,自己做不了主,就是凡夫。要是能轉境界,不受境界影響,能影響境界,就是佛。《楞嚴經》云:「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之後,無論到什麼地方度眾生,別說是到人間,就連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都能去,因為他空間維次全部突破了,不受外面環境影響,這就有功夫。這個功夫,一方面是自己修的,更大方面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使你恆住念佛三昧,才有此功夫。

我們要問,有沒有必要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絕對有必要。我們肯定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明末清初蕅益大師別號叫「西有道人」,他說極樂世界確實有,阿彌陀佛確實有,這是我們要肯定的。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決定是不同維次的空間,它是高維次,極高無上,將所有一切不同空間維次全部突破。所以,世尊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是讚歎阿彌陀佛的智慧能力,能將空間維次全部突破;「佛中之王」是讚歎其德行。

而諸佛菩薩在世間示現,我們要記住一個原則,必定是針對現前社會需要,提供拯救解決的方法,這對我們才真正有利益。今天社會發生了嚴重的危機,我們要知道這個危機是教育徹底失敗。過去世界還能維持祥和,原因何在?雖然全世界對於道德倫理的教育疏忽了,但中國人仍重視。《十善業道經》序文講,十分之一的人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十分之九的人沾光。中國人口佔全世界比例不止十分之一,有五分之一,五分之一裡有一半的人接受儒家的教育、佛法的教育,這個世界就能安定。

我們仔細觀察現代的小孩,三、四歲的小孩看電視,霸佔著電視,家裡客廳有大電視,房間有小電視,父母要看的節目與他不同,父母叫他到房間去看小電視,他卻回答說:「小人看大電視,大人看小電視」。這種思想、言行是目無尊長,我們聽到之後提心吊膽,他長大之後怎麼辦?這是對教育的疏忽。這個問題現在要是不重視,不認真想辦法挽救,二、三十年之後,世界就沒救了。打開電視、網路,裡面的內容都是殺盜淫妄,全世界眾生腦子裡都想這些,這還得了?大家都造惡業,惡業天天增長,果報就不可收拾,這是眾業所感。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決定有惡報。

聰明人、有智慧之人,在這短短一生之中,要懂得修福;對於善、惡,必須有能力、有智慧辨別。凡是利益一切眾生,幫助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是善。凡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的團體,損害別人,欺騙別人,這是惡,惡的果報在三途。人在世間能活幾天,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去造作罪業,墮落在三途,這個時間就長了。所以,在世間讀聖賢書,受良好教育,必定要克服自己的煩惱、欲望,真正發心利益眾生。

度眾生先要度自己,自己沒有得度,怎能度眾生?如何度自己?將自己的煩惱、習氣全部改掉,就是度自己。《十善業道經》就是標準,譬如殺生是習氣、煩惱,我從今爾後不殺生。不懂道理時,常常看到蚊蟲、螞蟻、蒼蠅這些小動物來干擾,有意無意就把牠殺死;學佛之後,再也不殺,牠也是一條命。螞蟻來這裡是為了覓食、謀生,牠沒有犯死罪,為什麼要殺牠?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待牠?以慈悲心對牠,要布施供養牠,牠找東西吃,我們放一點東西在門外院子,牠慢慢就到那裡去了,以後就不會再來干擾,不需要用殺蟲劑。我們可以跟牠溝通,牠有靈性。凡是有靈性的,你殺牠,牠會沒有報復心理嗎?將來牠得人身,我們變螞蟻,他又來殺我們,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偷盜是最容易犯的,凡是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都屬於偷盜。有些人說,不損人如何能利己?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是迷惑的,豈不知真誠心利益眾生,才是真正利己。佛教我們「廣修供養」,廣是廣大沒有邊際,對一切眾生我們盡心盡力供養、布施,果報不可思議。你布施這個國家的人民,要是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生的果報一定是在這個國家做國王,因為你對他有恩惠。你要是布施全世界,你就做輪王,這是經上講的統治全世界的大王,世界的盟主,許多國家都情願聽你的教誨,都服從你的號令,這是從布施得來的。你今天賺很多錢,是前世修財布施;你今天有智慧,是過去生中修法布施;你得健康長壽,是修無畏布施。修什麼因,得什麼果。沒有修因,今天想盡方法去得果報,得不到!

所以,真正命裡有的,無論做什麼事都會賺錢。做事業是緣,因緣和合,果就現前。沒有因,緣再殊勝,什麼也得不到。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唯有佛講得透徹。所以,度眾生先要度自己,度自己先要改變自己的煩惱、習氣。首先要改的,是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學佛菩薩,佛菩薩沒有自己,《金剛經》上說:「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隨類化身。我到這個世間來,就是行菩薩道,為了度眾生,度自己就是度眾生。因為度自己,就要為社會大眾做好榜樣,讓大眾尊重、效法你,向你學習,你就度了他。不能度自己,決定度不了別人。釋迦牟尼佛、諸大菩薩、歷代祖師大德,他們做榜樣給我們看,一生唯有修善,決不作惡,只有利益眾生,絕不利益自己,眾生就是自己,利益眾生是真正利益自己。所以,心量要大,量大福大,量小福就小。一絲一毫的善行,如果心量大,這個善行就擴大;心量小,做再多的善事,果報還是小。因此,先要把心量拓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遵守佛菩薩的教誨。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請問是人為的?還是天災?

答:現在的災難這麼多,依照佛法說都是人為的。佛經講:「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兩句話說的是無盡的深廣、究竟圓滿。

我們初學佛的人很不容易體會,世尊在大乘經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比較容易理解。至於天災人禍,無一不是從心想生的。經上時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我們生活所依靠的環境,正報是我們的「心」,不是這個身相,而是精神。精神裡最重要的是思想,你每天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就是這個思想、言語、行為造成了我們的依報環境。我們心地善,則風調雨順;心地不善,自然災害、人為災害就會現前。

我們時常聽到的旱災、水災、風災、地震。佛經上說,水災是如何來的?貪欲來的。瞋恚是火災,愚痴是風災,貢高我慢是地震。但是我們這樣說法,有許多相信科學的人會反對,說這是迷信,沒有科學根據,就將之否定了。那就讓科學家去解決這些天然災害,看他們有沒有能力將這些災害消除。實在是太難了!

總而言之,現代災難這麼多,真正的原因何在?古人有一句成語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是聖人,是諸佛菩薩,是世出世間大聖大賢,他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現象透徹了解。他們的話有道理,非常可惜是現代人不相信。套句宗教的話,「信者得救」,此話是真的;你能信你得救,他能信他得救,誰肯信誰就得救。這就是佛法裡講的,共業之中有別業。

大災難來了,許多人喪失了生命財產,但是還有少數人很平安,沒有受到大災難。你仔細觀察這些人,並做一個統計,就會知道絕大多數是心行善良的人。也有少數未必是很善良的,雖然前世修積的福報殊勝,已經折損了很多,但他還有餘福。所以,對於宇宙之間的這些道理,確實只有佛法講得徹底、清楚。非常可惜,現代真正深入研求佛法的人不多。

《呂氏春秋》裡面有幾句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這幾句話也能解答這個疑問。凡事之本就是根本,「事」是指世出世間一切事。根本何在?先將自己這個身治好,這是根本。儒家也是這樣說的。治國之本在齊家,齊家之本在修身,修身之本在誠意,誠意之本在致知,致知之本在格物。

何謂格物?物是物欲,即七情五欲,格是格鬥。意思就是說,必須要降伏自己的煩惱習氣,心才能平靜,清淨平等心則生智慧。論語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佛講得更徹底,「一切法從心想生」,只要將你那個「心想」修正好,宇宙就和諧,天下就太平了。你不能把自己的身心修好,天災人禍是決定不能避免的。

所以,《呂氏春秋》末後這段話說得好,「為天下者」,這句話範圍非常之廣,絕不只限於國家的統治者、領導人。佛法講,無論是哪一種學術、哪一個行業,只要發菩提心,發為一切眾生服務之心,就是為天下。這在佛法裡,稱為菩薩,這是真正的菩薩。《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證明,這是舉出五十三位代表的人物。你仔細觀察,裡面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出家的只有五位,絕大多數都是社會一般大眾,有國王大臣,有士農工商。那些人都是發了大心,不為自己,從自己的學術上、事業上、行業上為一切眾生服務,不求名聞利養;求名聞利養就是凡夫,不是菩薩,那個心就不正。果然是純正之心,自然會一心為眾生、為社會。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學佛的人都知道有因果,但不知道誰主導因果?誰在過程中記錄所有的善惡?

答:因果是有記錄的,而且記錄得很詳細。何人在記錄?是自己阿賴耶識在記錄,絕對不關別人的事。佛菩薩不會記錄此事,閻羅王也不記錄此事,上帝也不記錄此事,誰記錄?是自己。自己起心動念,阿賴耶中落種子,種子就是記錄,就是印象。這種子沒有形相,佛經上講,我們每個人無量劫來,造作的這些善惡無記種子,如果有形相,盡虛空都容納不下。

但是不要怕有業習種子,為什麼?佛經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何把煩惱(善惡種子)轉成菩提?菩提就是智慧。這個種子不會消滅,種子如果消滅了,菩提便消失了,這麻煩大了,所以是轉變,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為涅槃,將惡人轉變為善人,冤家轉變為好朋友。佛法最妙、最高明之極處就是轉,問題是要會轉,絕不能對立。《楞嚴經》說得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若能轉則萬事都會轉,那就成佛了,這是真的。佛的本事就是會轉,我們是不會轉;不會轉就受業力、受外面境界轉,自己做不了主,處處要受境界折磨。會轉,境界折磨不了你,自然就得大自在了。其轉變的核心就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

《大般若經》講智慧有兩種:根本智、後得智。我們今天何以不會轉?轉就是後得智,就是智慧的運用。但我們沒有根本智,哪來的後得智?何謂根本智?《般若經》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無所不知能轉萬物。但無所不知從何處來?從無知來的,無知而無所不知。我們恰好相反,我們是有知而有所不知,這就迷失了自性。
  現在人講求知欲(求知的欲望),這是誤導眾生,因為求知是所知障,結果就是什麼都不知。真實智慧從何而來?從戒定慧來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之所以能從凡夫修成佛,就是靠戒定慧,所以他教化一切眾生也不離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不說別的,講個最簡單的例子,「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聽新聞」,如果這點都做不到,你的心、念永遠被現在的傳播媒體所控制,傳播媒體在主導你。

傳播媒體是大魔王,它在折磨你。我們要認識它,它對我們就無影響力。大魔王天天在搞是非,教人做殺盜淫妄,完全破壞戒定慧三學,破壞倫理道德。我們對它敬而遠之,不要去接觸,這比什麼都重要,要從此處開始。

學佛從《十善業道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開始。而印光大師《文鈔》中多次的讚歎說,《安士全書》是講因果最好的一部書,《感應篇彙編》是第二,《歷史感應統記》則為第三。《安士全書》文好、義好,其中所舉的例證都很好,多讀、多看,以此奠定深信因果,斷惡修善之念。現在人不重視戒律,戒律也很少人講,所以用《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代替戒律,以此紮根。有戒,而後心能定,定才能開智慧。

根本智就是甚深禪定,起了作用即是後得智,無所不知,後得智能轉境界。所以,若無戒定慧三學,則無法轉境界,反而被境界所轉。我們起心動念,阿賴耶識中皆落下種子,絕無遺漏的。縱然此印象很薄弱,自己過幾天都忘記了,但種子絕對在。

而鬼神也有記錄我們大的善惡,但鬼神的記錄,還要對照我們在阿賴耶識裡的原始檔案,看有沒有記錯。所以,阿賴耶識是我們的原始檔案。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有舉行消災與超度,請問是否如法?

答:如法!實際上,形式並不重要。講到超度、消災,念幾句經文、幾聲佛號,就能超度、消災了嗎?沒有這回事!

寒山、拾得看到清國寺的出家人在做早晚課,他們在門口譏笑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消災與超度要有實質修行的功夫。

譬如消災,我們能修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災自然就消了。我修福修慧,福慧也能做超度。如果自己無修行功夫,以什麼來超度?

《地藏經》上,婆羅門女如何超度其母親?念佛。她是真念,不是口念彌陀心散亂。她真念佛,心口如一,心口相應,念了一天一夜,在定中到了地獄。地獄的鬼王見到她,還合掌問她:「菩薩因何而來?」鬼王稱她菩薩,我們就知道她至少達到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斷證功夫等於阿羅漢,才有資格去參觀地獄。《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至若七日,念佛功夫就能成就。」而她根利,一日就成功了。

地獄只有兩種人能見到,一是受罪的,一是菩薩到裡面去度眾生;除此之外,地獄在面前,你都見不到。所以,她能去遊覽地獄,我們就知道她一天一夜的念佛功夫是念到一心,至少是事一心,才有如此的感應。她為何能念到事一心?母親在地獄受苦受難,她為了救母親,全心全力的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成功了。

我們今天念佛為何不能成功?念阿彌陀佛時,腦中胡思亂想,把所有的功夫全破壞了。人家念佛的時確確實實不夾雜妄念在其中,這就是功夫。她的母親能離開地獄升忉利天,就是因為她證得菩薩果位,母親是增上緣!母親若不墮地獄,女兒怎會念佛?如何能證果?母親的福德就在此,所以才能升忉利天去享福,道理在此。

因此,超度要真有功夫,至少我們用念佛的方法要念到功夫成片,超度才真有力量,並不在乎形式。《影塵回憶錄》有一段故事,倓虛老法師尚未出家前,與幾位朋友合夥開了一家中藥店,其中有一位劉居士,平常喜歡讀《楞嚴經》,《楞嚴經》念了八年。有一天中午休息時,他在櫃台上打瞌睡,作夢看到兩個人到店裡來,這兩人是他的冤親債主,過去為了爭財物打官司,他打贏了,這兩人輸了就上吊死了。他為此事很難過也很後悔,害了兩條人命。現在見此兩人,他很恐懼,怕他們來報復。但看他們似乎並無惡意,不是來找麻煩的,就問他們:「你們因何來?」他們說:「是來求超度的。」他聽了此話,心就平了。他說:「行,我幫助你們超度,如何超度?」他們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了。」他說:「好,我答應你們。」這一答應,看到鬼腳踩著他的膝蓋和肩膀升天了。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兩個,是他過世的太太和兒子。他問:「來幹什麼?」她說:「來求超度。」他答應了,也看到她們踩著他的膝蓋、肩膀升天了。所以,超度不需要形式,而是要有真功夫,他就是有八載寒窗讀《楞嚴》的功德。若無本事、無功夫,以什麼來超度、消災?

所以,消災要靠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真的培養此心,任何災都消了。超度的時候,自己真的有功德,才有能力超度,無需具備任何形式,點頭答應也能超度。確實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上是唱戲表演,給一般眾生看的,讓他們種善根。

這些理事都要明瞭,知道災絕對可以消除,業也絕對可以化解,只要懂得理論與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學不能記冤仇,這比什麼都重要,這是修行最根本的。別人對我有誤會,對我有傷害,絕不可放在心上。既有不愉快的事,自己也常常想著要把此不愉快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跟任何人結怨。不但不與人結怨,也不要與一切動物結怨,不要殺害小動物,非常重要。要用愛心、感恩的心,運用智慧,惡緣就能轉成善緣,惡事也會得到很好的善果。

佛法教導我們「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就是無條件的愛心。別人對我不好,對我有誤會,自己反省是否做得不夠好,讓他對我有誤會,不能把過失都歸於別人,要將過失都歸自己,回過頭來反省,那就變成善知識。所以,別人對我們這些惡的心行,我們心存感激,虛心接受,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若他人講的是對的,我馬上改過自新,我自己沒有發覺,他提醒我,這不是壞事。如果我自己沒有這個過失,那是他誤會了,我們要小心謹慎,不再犯此過失。所以,全是善知識,對修學都有利益,絕無害處。

若是常常懷恨在心,那才是大害!要學忍,要學讓,處處忍讓,要肯定古人所說的「吃虧是福」。一般人為何不能積福,不能成就道業?就是不肯吃虧。而怕吃虧是真的吃了大虧,怕上當是真的上了大當。古人的話非常有道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還有隔陰之迷?

答:菩薩有比阿羅漢高的,也有比阿羅漢低的,為什麼?因為菩薩有等級。如我們講解的《華嚴經》,《華嚴經》是圓教最殊勝的法門。以圓教而論,圓教初信位的菩薩,修行的功夫只等於小乘須陀洹,不如阿羅漢,二信位、三信位一直到六信位都比不上阿羅漢,七信位的菩薩斷證的功夫才與阿羅漢平等。所以,端看你是問哪一種菩薩,信位的菩薩比不上阿羅漢,圓教初住以上的就比阿羅漢高太多了。我們常常念菩薩摩訶薩,摩訶薩必定超過阿羅漢,菩薩就不一定了。

菩薩為何還到世間來?菩薩發願要來世間幫助苦難眾生,就是乘願再來。再來之後,確實有隔陰之迷。何謂隔陰之迷?就是從一個維次空間轉到另一個維次空間,而空間維次不同,自然就有差距,所以會把從前的事情忘記了。但是如果真的是菩薩再到世間來投胎,就是有緣來投胎。雖然迷一陣子,這個時間長短不一樣,各人緣分也不相同;有人時間很短,幾年就恢復了,有人要十幾、二十年才豁然覺悟。而這其中也有大菩薩會幫助小菩薩。

《金剛經》上世尊囑咐大菩薩要護念小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就是大菩薩會幫助小菩薩,佛也會幫助這些有隔陰之迷的小菩薩。我們在《高僧傳》、《神僧傳》中,看到許多這種情形,確實是菩薩再來的,人很聰明,有的也很有福報,但不能接受佛法,那都是隔陰之迷。等到他真的遇善知識,在善知識會下開悟了,能夠懺悔改過,捨棄從前的錯誤,重新來學習佛法,把佛法發揚光大,這種人很多。

像蕅益大師的示現就是隔陰之迷,他從小學儒教,發願要對佛教嚴厲的批評,最好能把佛教消滅,將儒興起來。母親死後,他深受打擊,這才有機緣接觸到佛法。學佛之後,很快就覺悟了,把從前的想法、做法全部改正過來,最後成為佛門一代祖師。其著作《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非常讚歎,說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讚歎還得了!

有一年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請我吃飯,就問這個問題,他說:「印光法師對《要解》的讚歎是不是太過分了?」我跟演培法師說:「一點都不過分,他的讚歎恰如其分。」我們知道印光法師是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他如此讚歎,那蕅益大師是何人?蕅益大師的身分雖未暴露,在我們想像中,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至少也是觀世音菩薩再來,不然不可能將《要解》做得這麼好,真正如同如來親口所說。在末法時期,這確實是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很難得!而印光大師的傳記中似乎也示現著有隔陰之迷,但其實這都不可能,為什麼?等覺菩薩再來的,何來隔陰之迷!

所以,這是故意做樣子給我們看的,目的在勸導我們。這其中有密意,要細心去體會。「密意」,修學大乘的人常常會遇到,接觸時似乎有很多障難,而實際上有好處、有功德、有利益。就如我們遇到障緣,遇到人家毀謗、侮辱等種種障礙時,要是感情衝動,就容易上當退轉,喪失信心。若能運用智慧,冷靜處理,勿感情用事,以理性來應付,往往會有非常殊勝的好境界。

所以,人遇到逆境或惡緣,絕不可衝動。《金剛經》上的忍辱仙人,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忍辱仙人遇到侮辱、傷害,他無瞋恚心和報復的念頭,他成就了忍辱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布施波羅蜜。他把歌利王當作恩人看待,大恩大德,就把他大幅度的提升了。所以,絕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會造成嚴重傷害。如果用理智、理性來處理,彼此雙方都好。將對方視為善知識,這是逆增上緣的善知識。我沒有得到他的幫助,就無法提升;得到他的幫助,自己提升了,福慧增長!

因此,世間是非善惡沒有一定。我多年來經歷中,是非善惡不在外面,在於自己,端看自己用什麼心態來處理。自己用真誠善心來處理,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善的;自己要是用情緒來處理,則沒有一件事情是好事。決不可以用情緒,要用智慧來處事。所以,菩薩、羅漢應化到世間來,其中有很多密意的示現,我們要細心體會,不要懷疑!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似乎都沒有好轉,請問這是什麼緣故?

答:我們要先了解,人何以會生病?病到底是什麼因素產生的?很少人注意到這個問題。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而醫道可說是中國人的專長。在古老的典籍裡,有一本《黃帝內經》,其包含素問、靈樞兩大部分。過去我在台中求學,李炳南老居士的醫道相當高明,他曾經跟同學們講,中國的醫道是有歷史淵源,有經驗、有學問的。但現在許多人對中醫沒有信心,這是迷失了固有的文化傳統,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中國醫學要求的是什麼?長生。所以,中醫真正的目的,是求長生之道。依據這個理論得知,人的身體就像一部機器,如果使用得法,保養妥善,這個機器可以使用兩百年。換言之,依照中國醫學理論,人活到兩百歲才算正常。假若你的生命達不到這樣長的時間,這是你自己不善保養,將之糟蹋了。譬如使用機器,我們對機器的構造、性能都不了解,就隨便使用,當然它的損壞率就很高。人的身體亦復如是。中醫第二個目的,是講求如何不生病。第三個目的是生病之後如何治療。所以,講到治病,在中醫裡已經屬於第三等。

大夫治病亦分上中下三等,上等是最高明的大夫,只要觀察你的氣色、動作、音聲,就知道你何處有毛病。此理實在講也並不難懂,譬如現在我們使用汽車,有人經驗很豐富,對於車輛的結構、性能很熟悉,車一發動時,他就能從音聲上聽出此車某部位出了問題。同理,人身體某一部位有問題,他的容貌、音聲必定有變化。縱然變化得非常細微,一般人粗心大意看不出來,而大夫的心地清淨,通過細微觀察能看到,他就能開處方為你治療,這是一等的醫生。二等醫生也觀察聽你的音聲,但是他要提出一些問題問你,你答覆他,幫助他診斷,這是二等的。三等醫生才把脈。所以,李老師講把脈治病,是三等三的醫生。

在治療方面,盡可能不用藥物。我們在《聖經》裡看到耶穌為病人治病,也在佛經裡看到佛為人治病。佛用什麼方法?一是用手摸觸,摸一摸,他的病就好了。這就是現代講的按摩、推拿,因為疾病一定是某個器官、關節不通有阻塞,他為你一推拿,將阻塞現象消除了,你就能恢復健康,是這個道理。佛法裡還有更高明的,就是教他念一個咒語。而念咒語發的音聲要正確,音量、節奏都要能符合標準。譬如你的器官某處有阻塞,用音聲振動來達到消除阻塞,使身體恢復正常,這是密咒治病的原理,很符合科學道理!

但現在我們依照《大藏經》裡治病的這些咒語去念,能否治病?不能!因為我們依照文字念,音聲不一定正確,至於音階、音量,就更有問題了。所以,念咒一定要有高明的人親口傳授才有效果。我們依照文字記載是很難達到標準的要求,於是乎我們念這些治病的咒語也治不了病。可以說雖有文字記載,實際上已經失傳了。

在中國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針灸,也是幫助疏解穴道,現在也很盛行。西方醫學對此也很有研究,他們也能接受。

中醫是到最後不得已才用藥物,但所用之藥物都是草本的,所以藥性非常溫和,對人體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比西醫實在高明得多,西藥看起來似乎很有效、很快速,但是大部分都是化合物,會產生很不好的副作用,這是講到疾病的治療。

至於病是如何產生的,其因素非常複雜。佛經講的很透徹,所有疾病可歸納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生理的疾病,生理疾病從何而來?古人所謂:「病從口入」,絕大多數生理病都是從飲食上引起的。因此,中國古人對於飲食非常講究,諸位看《禮記》、《呂氏春秋》、「月令篇」裡都說得非常詳細,這都是講求養生之道。我們飲食不衛生或受到風寒,這些病症可以用醫療的方法。

第二類疾病的因緣是冤業病,醫療就無效了。那個病源是什麼?冤家債主,所謂冤鬼附身,藥物對他不起作用。這一類病如何治?佛家講超度。超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調解、勸導。因為過去做錯了事情,希望求諒解,冤家宜解不宜結。而誦經、拜懺的目的就是調解,對方如果接受,他就離開,你的病就好了。這種事情,古代就有,但現代比從前還多。在國內、國外,我們看到靈鬼附身的人很多,我們見到這個人神經不正常,嚴重的就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療,愈治療愈糟糕。所以,佛法的超度、誦經,解冤釋結,對這類病有效。如果是傷風感冒,你用誦經、拜懺的方法就無效,一定要找大夫用藥物來調理。

還有一種是宿業病,這是最糟的,醫生、藥物都不能治療,誦經、拜懺也沒有用處。為什麼?這不是冤鬼附身,不是冤家討債。此病如何來的?是罪業果報。你造的罪業太多,或是一生造的,或是前生造的。你遇到緣,報應就發作了。是否有救?也有。佛教導我們,要真正的懺除業障,業障消除了,病就好了。這是別人幫不上忙的,一定要靠自己,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你自己造的業,一定要自己懺除;佛菩薩雖然大慈大悲,也無法幫你消除。

所有疾病的根源不外乎這三大類,我們明瞭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要細心觀察我們得的病是屬於哪一類。只要掌握原則、方向,治病就不困難。但是有一個總原則,也正是中國古聖先賢所追求的:「長生不病」,這在佛法裡說得非常透徹。順乎自然就是健康,所以佛教導眾生要隨順;普賢十願就特別強調「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是廣義的,眾生不是說一切人;人是眾生,物也是眾生,眾生二字的本義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動物也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植物也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礦物乃至於一切自然現象,無一不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所以,眾生二字的意思無限深廣。恆順眾生,順著自然現象,就是最健康的。

譬如講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現象。順著自然現象就健康,違背自然現象,當然要生毛病。這其中道理很深,事非常微妙。從大體上觀察,佛告訴我們心是清淨的,心是空寂的,心裡確實沒有東西。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過去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佛家常用圓來代表,法輪就是佛家的標誌。圓心有沒有?圓心決定有,圓心在哪裡?圓心不可得,它確實有而不可得,你決定找不到,為什麼?它不是一個體積、也不是面積,但是它決定有。

佛教導我們,我們的真心決定有,十法界依正莊嚴(現在講宇宙人生),都是真心變現的現象。《華嚴經》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將宇宙的真相一語道破!所以,心要空,空就靈,靈就是智慧。智慧是自己本有的,不是從外而來。所以,佛法修行的方法、門徑很多,法門無量,經上常講:「八萬四千法門」。但其原則只有一個,就是禪定。

定到極處,真心、智慧、德能統統現前,所以心要靜,要養心。身是圓周,圓的可貴之處就是動;圓若不動,還有什麼用處?今天科技如此發達,第一個因素就是圓在不停的轉動。佛告訴我們身是圓周,身要動,心要靜,這是養身之道,你就不會生病了。可是現代人違反了自然原則,使自然生態失去了平衡,於是一切毛病都發生了。心要靜,但他的心偏偏動,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連作夢還在亂想,這個心就出問題了;身要動,他偏偏要安逸,身不想動。這怎能不生病?

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都從此地生的。經上講得很清楚,妄想、分別、執著是病源,貪瞋痴慢三毒煩惱是一切疾病的根。我們試問,自己生病,或者家親眷屬生病,為他誦經、拜懺能治好嗎?假如能治好、果然有效,芸芸眾生有了病痛,諸佛菩薩若不給我們誦經、拜懺,那他的慈悲心何在?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佛法沒有迷信。佛法教你念《地藏經》、《藥師經》、《無量壽經》,道理何在?是教你明白經中所講的宇宙人生的原理,你體會這些道理後,要在這裡領悟事實真相,然後就有下手之處。不是說念幾部經,佛菩薩就把你的病治好了,這是迷信,是騙人的,哪有這種道理?

自己有病,自己誦經是修清淨心。心地真誠、清淨、慈悲就能把這些不正常的,破壞自然生態的事情恢復正常。原來心裡有妄想、分別、執著,現在讀經將妄想、分別、執著去掉,恢復心的正常。拜佛是教你運動,你每天依此方法拜一百拜、兩百拜,這是教你身要動。

懂得這些道理,你的家親眷屬有病,你就能幫助他。如果他的病是業障病、宿業病,你要教他懺悔,病才有起色。你不明理,不知事實真相,一味迷信祈求,那佛氏門中有求就不應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有真實的道理,一定要如理如法去修學,才能得到你的希望,才能滿你的願。所以,不能迷信,不能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

神明能否保佑人?不能。你一求神,病就好了,這是病該那個時候好,恰好碰上了,哪是神起作用!如果神果然靈,一百個病人去求,一百個人都好了,那神就是真靈。一百個人去求,只有幾個人求得,大多數人還是沒有得到,可見那不是真靈,他怎麼可以厚此薄彼!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的,然後就不會怨天尤人。

總之,小孩有病不能治好,這種病大概不是生理的,可能就是宿業,要仔細去觀察。你對小孩飲食起居,如果一切照顧都很正常,就不是生理病。一般也不是冤業病,因為冤家債主不會在小孩的時候來討債,為什麼?他沒有能力還債,你找他有什麼用?譬如人家欠我的債,他現在一貧如洗,我向他討什麼?他沒有能力還,這時我們決定不會去討債,等他哪一天發了財,我們才向他討債。所以,冤鬼附身也是有時節因緣,不可能在兒童的時候來討債。所以,多數還是宿業,過去生中所造的惡業,要幫助他修懺悔法,幫助他培養一個清淨善良的心,多在這方面教導他,這才有效。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安定、祥和?應從何處做起?

答:這是一切大眾共同的願望,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屬於教育問題,就是國家要有好的教育政策。

在古代,教育的方向、目標確實與現代不同。中國從漢武帝制訂了國家的教育政策,此政策是以孔孟思想為主導,這是歷史上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孔孟」。所以,孔孟思想一直主宰著中國將近兩千年的歷史,成為中國教學的主流。

孔孟的教育重點何在?實在講,孔孟教學與佛法教學非常接近,其主要目標是教導做人,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關係。儒家講的「五倫、八德」,這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從小朋友就開始培養,讓他知道夫婦關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朋友關係、君臣關係(即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然後再告訴他,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鬼神有沒有?我們承認有鬼神的存在。要用什麼態度來對待?「敬鬼神而遠之」,我們對鬼神尊敬;「遠」不是遠離他,而是不必學習他,他畢竟與人道有差異。然後,再說明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這是從前教育的宗旨與主流,所以社會有秩序,安定祥和。可是現代把這些教學中心的理念都拋棄了,以為傳統教育太古老已經過時了,所以社會就沒有秩序、安定、祥和了。

管仲曾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民國年間,一般學校的共同校訓就是「禮義廉恥」四個字。這些理念必須從小培養,「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教育是人與禽獸差別之關鍵。人也是動物,人與動物何以不同?人能接受教育,改正自己的習氣、毛病,所以人異於禽獸,人是最高靈性的動物。

《學記》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統治國家,執掌政權,最重要的任務為何?教學。所以,「作君、作親、作師」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自古以來有沒有選舉?有,這個制度是漢朝建立的。但不是人民、老百姓來選舉,而是地方主管官員選舉。中央帝王派這些官員到此地做地方官,政績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替國家選拔人才。所以,古代制度中,「薦賢受上賞」,國家最高的榮譽、賞賜是給誰?給替國家推薦賢才的人。因此,地方官員常微服私訪,不讓人認識,他到外面打聽、找人才。人才的選拔也是有一定的標準,就是孝、廉這兩個條件;「舉孝廉」,舉是向國家推薦。一個人能孝順父母,就能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工作,因此「孝」最重要!「廉」是廉潔,他不貪財就決定不貪污。這是政府需要的人才。所以,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每一個朝代都有傑出的人才出現,這絕對不會比民主制度差。

但是現在想恢復古代那種教學制度很難,這不是我們能做得到的。你問要從哪裡做起?我可以告訴你,從自己做起,每天要反省,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社會大眾不守秩序,我守秩序;大眾亂,我安定。從本身做起,能否有影響?不必考慮這些,只問耕耘,莫問收穫,這樣就好!然後影響你的家庭,你一家給社會大眾做榜樣,逐漸的擴大影響,也許會有一點效果。譬如學佛的人持戒,持戒就是守法。學佛的人多了,明白佛理的人多了,對於社會一定有影響、有貢獻,這是好事。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問:有人說他搭衣乞食有損佛教形象,弟子對此感到疑惑。

答:搭衣乞食是如法的,苦行是值得讚歎的,這不是損形象。我看過他的筆記本,他的問題是他傳的這個法跟經論相違。我們應當依法不依人,這是世尊滅度之後,教誡後世弟子的,佛不在世了,我們要依靠誰?佛開示了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一定要以經典為準,祖師大德註解的經論只是給我們做參考。因為經的道理太深了,我們要有智慧辨別,他講的註解合不合經中的道理,合的可以接受;如果跟經典的意思相違背,就不能接受、不能聽。

自古以來經典的註解太多了,所以必須經過歷代高僧大德的檢驗,有問題就不流通了,故能流傳下來的不多。從前的印刷技術不發達,流通很不容易,因為成本太高,所以被流通的文字都是精挑細選,選最好的,大家公認的,這才會願意花費來流通。

而你提的這一位法師,他講的法在淨宗經典裡面找不到。我們再想想,法照禪師的五會念佛沒有傳下來,原因為何?因為是文殊菩薩說的,不是佛說的。菩薩可以對某一個人說,那是針對某個人的利益,不是對大眾,而佛是對一切大眾。也許這位法師遇到什麼人,我們並不知道,所以傳給他的只對他個人有利益,對別人未必有利益。正如大夫看病一樣,每個人的病不一樣。唯獨佛開的藥方是能利益一切眾生的,這是決定沒有問題的,所以佛教我們依法不依人。

第二、「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是了義?在這一生當中,能夠幫助我們了生死脫輪迴,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了義;這個方法如果不能幫助我們了生脫死,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佛道,都不算了義。

第三、「依義不依語」,我們依照經典裡面的意思,不一定遵照其言語、文字。因為佛知道,佛滅度之後,經典會向全世界流傳,原文是梵文,必定要通過翻譯。故會有些人對翻譯不相信,懷疑它是不是原來的意思、有沒有翻錯。依義不依語,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意思對了,言語多說、少說、深說、淺說,都沒有關係。

第四、「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識是感情,學佛一定要依理智,不能用感情。

這四個原則,讓後世弟子有了依靠。所以,這位法師的學法在四依法裡都不能成立,我們還是依照經典來修行,三經一論、五經一論都好,都沒有問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炳南原著/曾琦雲編譯

501.印光祖師說:「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持,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一法,以致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什麼叫做追頂、隨息、靜聽?

追頂前面已講。隨息就是隨從自己的呼吸念佛,有的呼吸一次,念佛一句,有的呼時念,吸時不念,有的一呼一吸念一個字。靜聽就是口念耳聽,或者心念心聽。

502.請問台中市第四信用合作社鍾世賢居士在十幾歲讀中學時便懂得念佛,並且能度大人進佛門,結婚後教妻子念佛,他前世是否有善根呢?

既能自動念佛,又能度他念佛,並且佛化家庭,看這種種現象,不但前世有善根,也許還是精進修持的人,未能證果,仍入輪迴。

503.鍾世賢居士今年四十四歲,身體強健,但檢查竟得不治之症。他臨終前早晨二點鐘時忽然大喊:「嗚,天上亮金金!」就雙手合掌大喊「南無阿彌陀佛!」他的兄和妻一直在旁邊助念,因他的聲音太大,驚醒了同病房的十幾個病人,兄告訴他小聲點,以免影響人家安眠,他點頭說好,但聲音並沒有變小,由於家人念佛聲小,他突然說:「你們怎麼不念佛助我往西方極樂國!」接著又對兄和妻說:「我先去了!」兄問去哪里,他說:「去極樂國,我先去等你們!」兄說:「我奉送。」他說:「好!」以後又大聲念佛,妻子哀痛地說:「你去了留下五個年幼的子女怎麼辦?」他就大聲回答說:「你怕什麼?有媽媽和大兄在。」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更大,更急,念得整個病床都震動,醫生想要打強心劑時,他說:「不要耽誤我,我要去西方極樂國!」拒絕了。妻子又哭訴:「你要保佑孩子啊!」他回答說:「我到極樂國當然會保佑孩子!」並說:「簡單,一律用素菜。」從早晨二時到四時四十分,不停地大聲念佛,到最後一個佛字終於斷了氣。請問這種情形是否往生了極樂?

看見金光即是阿彌陀佛的佛光,自動念佛不停就是正念分明,囑咐眷屬助念,可見求生懇切,拒絕打強心劑,更是正知正見,遺囑喪事簡單用素,足證心不顛倒。這些現象都很難得,一定往生無疑了。當時也有極大障礙,幸而度過。就是妻子不懂淨宗,臨終哭叫干擾,又說許多兒女俗情,這是大忌大錯,幾乎害了大事。如果不是世賢願力深厚,就會被眷屬扯回,萬幸!萬幸!

504.佛經說臨終十念就能往生,為什麼鍾世賢居士念了近三千多句計二時四十分才往生?

十念往生指最後一刻,落氣時最後一刻能一心不亂,一念也能往生。

505.只注重早晚十念,能否往生?

十念法是對極忙的人來說的,堅持早晚十念,其他時間也要養成心中有佛的習慣。如果能夠擠出時間,還是多念為好,臨終才有充分把握。

506.佛說西方極樂,是不是也是善巧方便?

既是真實,又是方便。

507.我在大陸信佛時,兄弟姊妹等等都歸依印光大師,現在到臺灣有沒有必要再歸依另一位法師?

歸依三寶,不同於世間拜師,世間拜甲為師,就是甲的弟子,拜乙為師就是乙的弟子,因此,拜甲與乙無關,拜乙與甲無關。佛教歸依,是歸依三世十方的平等意義。簡單來說,無論歸依任何比丘為師,就是十方三世僧眾都為我師了,如果你要親近某位比丘,盡禮結緣,也未嘗不可。

508.帶領大家做早晚功課,可不可以用唱片或錄音帶代替人唱?

不很適宜。作課是修德的一種,唱片、音帶是他物發聲,聲音佛事不是發自我心和自己的性德,修力自少。帶領人做功課,不止聲音,還有威儀,大家知道是機器,就會降低尊重之心。錄音只適宜助念,因臨終時不知道聲音是人是器,無分別心,就能生效。錄音與極樂世界鳥樹演法也不同,那裏的眾生早知有相五塵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故好像是佛在身邊。

509.大聲念見大佛,小聲念見小佛,對嗎?

這僅僅是念法的一種,大聲自然有利益,但其他方法也各有優點。

510.念佛念到一片空寂,連佛號也提不起來了,是什麼境界?

無作無願,是至上境界,提不起來,是失念的煩惱。

511.歸依三寶就是正式佛弟子了,假如在偏僻處,只有信仰念佛而無歸依,將來往生有障礙沒有?

歸依自有其功德力量,如果地方偏僻而無法師,只要是出自真心,書信請求歸依也可以。如果不誠心,當面歸依,也是形式,要重心而不重形式啊!往生西方,全在念佛功夫,臨終是否有障礙,全在是否招魔,魔就是自己造的惑業,所以念佛的人,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啊!歸依三寶,遵守三寶的教訓,善莫大焉!如果歸依而不遵其教,僅僅種種善根罷了。

512.念佛的人在西方都孕育了一朵蓮花,念佛增多則蓮花長大,念佛減小則蓮花變小。我現在工作忙,連規定的數目都不能念完,只好一面工作一面默念來補充,將來往生有障礙嗎?

如果因為事忙,不能作完定課,但能在心中默念,這是內不斷,不得自責為退轉,蓮花仍然在滋長。如果擔心臨終生障礙,必須依賴平時修養。只要做到「饒他忙似箭,不離阿彌陀。」,並且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作俗事,過去就了,使心中有佛無他,臨終一定沒有障礙。

513.定數念完佛後,再接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地藏王菩薩,如此是否符合淨修方法?

課目為古德所訂,不宜更改。敬信地藏菩薩,也是應當,因為世尊已去,彌勒未來,地藏受世尊之囑救度我土眾生。但最好在定課作完後,專念地藏聖號數聲,不耽誤時間,兩全齊美。

514.常聽說往生者預先知道去的日子,敬請解釋。

功夫成熟,惑斷心開,自然開發神通,可以知道自己往生的日子。修行人直心無偽,便是道器。直心就是心正,無偽就是意誠。聖賢之書說:「至誠之道,可以先知。」又何況修到一心不亂的淨宗呢?

515.怎麼對待夢中瑞相?

夢見三寶都是瑞相,但不要對人誇耀,一有執著,就會著魔。

516.佛說七天念佛到一心不亂即能往生,如果這時沒有命終,能往生嗎?

經上說臨命終時,佛才來接引,並不是一心不亂,立即往生。

517.念佛需要韻調嗎?

自己念佛不必研究用什麼韻調,只要勻稱就行。如果隨眾念佛,只有隨順維那之調,自己不得單獨亂板。怎麼才能做到一心,各人有各人的情況。我的念法,一向不出聲,屬於金剛念。

518.主佛七的人,是否一定要是出家人?

以出家法師最好,而且在寺廟精舍為宜,因為打七要有時間、地點、主人、道友、經費、說法等等緣分,出家法師就容易做到。如果偏僻處請不到法師,也可請一個在家人代作。但不管請出家人,還是請在家人,一定要以有經驗為標準,因為七中有許多事務,都要如法,不注意就會出現過失。

519.真正打佛七,是否要請一位已得一心不亂的大德來主持?

能請到當然很好,但要請到真正的大德卻是非常困難的。不得已只好請其次的,只要專修淨土,深解儀規的人就行了。

520.能預知時至而往生,是否都已做到一心不亂了呢?

不一定,一心不亂是淨念定功,預知時至是誠敬所感,曾見外教所修,也有預知時至的事。

521.念佛三昧是否一心不亂?

可以這樣解釋。

522.經上說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為什麼他現在又成了菩薩呢?

度生願深,所以化為菩薩,輔佐阿彌陀佛,接引娑婆眾生往生極樂,實際上仍然是佛。

523.往生後乘願來娑婆度生,命終後又往什麼地方?如果造了惡業,是否要墮落?

能得往生,就是候補佛位,斷盡見思,才會再來,一來度生,就不會造惡業,一生命終,再生他處,如感力弱,可再往西方。

524.聽說念滿三十萬遍往生咒就能往生,對嗎?

三十萬遍,必定往生,是古德的經驗,怎麼會欺騙人?但對具體的人來說,有誠有偽,心有定散,雖然都念三十萬遍,效果就不一樣了。念往生咒是求生西方淨土,念佛也是求生西方淨土,都要做到一心不亂。

525.古德提倡參究念佛,並說可以上品上生,今人念佛,如果信願堅固,是否可以參究?

參究念佛叫做禪淨雙修,開悟往生,自然是上品。不只是參究,也重視研教。經上說上品上生必須讀誦大乘經典。但這些都對上等根器的人來說的,不是中下根器所能做到的。淨宗之妙就在於三根普被,要明白這個道理,才好量力而為。信願堅固已經很好,如果參後反而退信願,那就是求升反墮了。

526.病人不願聽佛號,可以強迫嗎?

不行。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他不願聽,你要強念,僅僅是增加他的煩惱,心好事錯了。

527.助念怎麼才能使病人得益呢?

助念輪班,快慢高低要問病人,要使用病人平時喜歡的念法。如果只隨自己喜好,恐怕難以幫助病人。

528.念佛靜坐中偶然感覺有一道暖氣自背脊而上直至頂門,應如何對待?

念佛目的在止妄入定,不希望有什麼特殊現象。觀想等法都要有師傅指導,以防出錯。道家有小周天法,能卻病健身,學的人很多,它的方法是運氣調息。你念佛出現這種現象,是否平時習練了小周天。如果沒有名師指導,應該停止。如果沒有練習,不去注意,一心念佛,就會停止。

529.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馬鳴等各大菩薩都願生安養,許多大禪師也力倡淨土,這不是說淨土是各法之王嗎?與「門門(法門)第一」是否抵觸?

諸法平等,是指普通法門,必須斷盡惑業,才能解脫,獨淨土法門為八萬四千法門以外之法,能夠帶業往生,一旦往生,即能斷惑。至此不是平等了嗎?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