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證嚴法師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佛教的立場說,一個在家的居士所活動的範圍,可比一個出家的僧侶深廣得多,他所隸屬的社會,也比出家的僧侶繁複得多。所以,就居士而談社會生活乃是必需的。一個居士在家庭中有著很多的身份:對父母而言是兒女,對兒女而言是父母;對弟妹而言是兄姊,對兄姊而言是弟妹;對配偶而言是夫妻;對父母的父母,對兒女的兒女,乃至對親屬的親屬等等,皆會成為各各不同的身份。由一個家庭擴大而成為一個家族,再擴大至家族以外的社會:對老師而言是弟子,對弟子而言是老師,對領導而言是下屬,對下屬而言是領導;對政府而言是人民,對團體而言是團員、黨員、社員、會員;尚有朋友的朋友,關係人的關係人等等,都是形成社會形態的因素。一個居士就是生活在如此繁複的社會關係之中。一個理想的菩薩道的實行者便很樂意生活在如此繁複的社會關係之中。因為有了關係,才有接觸的機會,有了接觸的機會,才能引導他們歸向解脫之道的唯一處所——佛法僧三寶。

但是,要度眾生,單憑一股宗教狂熱的情緒是不中用的,宗教的狂熱固然能使人們生出赴湯蹈火的勇氣,去宣傳、去辨論、去衝鋒、去陷陣、去戰鬥、去犧牲,但那絕對不能持久,也絕對不能產生深遠的良好影響!

佛教是以服務社會為菩薩道的表徵,佛在往昔的無數生中,以種種身份、種種形態、種種方式,深入種種的族類群中,每每能居王的地位。所謂王就是領袖,那些領袖的地位不是仗武力打來的,全是以服務大眾的道德價值所感召而致的,因為,唯有真正能為大眾謀幸福的人才是最夠資格做大眾領袖的人,才是能贏得眾望所歸併心悅誠服的人。否則,他不是王。因此,一個理想的居士,雖然不必在任何場合都要以領袖的姿態出現,至少,他是在任何場合受歡迎的人。一個佛教徒的本色應當多盡義務,少享權利,才能獲得他人的愛戴。因此,佛為統攝一切團體——社會的要求,說了四種德目,稱為四攝法。攝是攝受、化導。四攝法也是居士所不可缺少的四種處世方法,切實地做好了四攝法的工作,便能感化群眾,也能領導群眾了。

四攝法就是:

第一佈施:佈施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佛教凡是涉及社會人群的德目無不注重佈施,凡是有關居士的德目無不鼓勵佈施,所以在《優婆塞戒經》中,雖列六度,但卻特別著重佈施一度的反復闡揚。因為唯有佈施,才能使得社會的貧富得到適當的調節,也唯有佈施能表達佛教的慈悲精神。一般人誤會了佈施的原義,以為施主的名稱是居士對於寺廟所專用的。事實上,為三寶出錢,最好稱為恭敬供養,為貧病孤苦的賑濟才是名副其實的佈施。居士以財物佈施可以稱為施主,僧尼以佛法佈施,何嘗又不是施主?說也難怪,末世的僧尼多數只知勸請居士給寺院出錢,而積極舉辦佛教公益事業的卻又很少做到,這是今後中國佛教的一大課題!

當然,佈施是一種福業,佛將福業的對象分為八類,稱為八福田,就是:佛、聖人(是大小乘未登佛位的聖者,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和尚(親教師,是出家人受戒時的主持人,)阿闍梨(軌範師——是教讀師、依止師、戒師、歸依師等)、僧寶、父、母、病人。在這八種福田之中,居士在家應當尊重父母,其次是佛、是聖人等,不供養父母而來供養三寶,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但是《梵網經》中又說:「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這就是鼓勵大家多做慈濟事業。供養三寶當然要緊,救濟貧病於死生的邊緣者,尤其要緊。平時,除了父母,當以供養三寶為第一;遇到特殊情況,若有餘力,當以濟困扶厄為第一。這是居士們必須明白的事。

第二愛語:所謂愛語不是談戀愛,也不是阿諛諂媚,而是用和悅的態度來與他人共同談論,這是悲心的自然流露。因為,菩薩看眾生,沒有一個不是自己的至親骨肉,沒有一個不是大善知識,沒有一個不是未來的佛。所以,只有敬之愛之而唯恐不及。佛所說的愛語,不僅是談話的技巧而已,而是一種和藹融洽、感人肺腑的談話。這就是得到了佛化實益之後的一種受用,一種智慧,一種修養。比如,對於苦難者的慰問,對於失敗者的鼓勵,對於成功者的讚美,對於頑劣者的勸勉等等。和悅而懇切的談話總是受人歡迎的,這種談話便能促成社會的和樂、進步、安寧。我們知道,最善於調解糾紛的人,也必是最適宜做領袖的人,至少也是受人歡迎的人。萬一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也只好由著他去,不必勉強。

第三利行:所謂利行,是指對團體公益的謀求和促進,也就是為社會服務。現代民選的官員,競選時也都是說為了服務國家、服務人民、服務鄉裏等等。實際上也的確應該如此,我們在任何一個團體均可體驗到,凡是最能為團體利益著想,並且最能幫助大家解決困難的人,必然也是眾望所歸的人,一個偉大的領袖必然有他對於社會所付出的貢獻——服務。

第四同事:所謂同事是將自己融入於他所處的社會,將自己變為社會所公有的人,隨著社會的需要而改變自己,變成社會所需要的一個人。釋迦世尊在菩薩階段的隨類應化,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都是同事的最佳典型。但是,將自己融入社會,並不等於隨著社會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融入社會的目的是為領導社會,感化社會。所以日本的道元禪師把同事的定義這樣解釋:「初使自己同於他,後則使他同於自己。」(正法眼藏西攝法卷)

總之,四攝法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德目,小至一家,大至全人類,能有多大程度的實踐,必有多大的效果。一個居士應當隨分隨力地去做,才不致被教外的人誤以為佛教徒是消極的逃世者,才能進一步地化導社會而淨化我們的社會。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法師

【靜思小語】無染、無著、無所求,回歸清淨本性,真理大道就在眼前。

行菩薩道,悟真實法

「煩惱,來自著相;因執著事物之相而起無明、事事有所求,產生無量煩惱。心無著相,即現清淨本性。」

晨語時分,上人引《無量義經》「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指出,若能「放下」,做到無染、無著、無所求,回歸清淨本性,真理大道就在眼前。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前四十二年廣開方便門,應機說法;直到四十二年後,開始正直舍方便,暢演真實法,宣講《法華經》,引領大眾行菩薩道。

「真實法即教菩薩法。欲達佛境,須先走入人群,救度眾生;易言之,菩薩道即成佛之過程。」上人示眾,明瞭世間生老病死、苦集滅道等真理後,還要深入人群度眾;全球慈濟人身處不同地區,卻能同樣懷抱無量的大慈大悲心無相佈施,正是力行菩薩道。

一時暢快,引來憾事

中台卡玫基警報雖已於昨日深夜解除,然西南氣流夾帶豪雨緊接而至,臺灣多處發生淹水災情;尤其中南部還出現路基塌毀、橋樑斷裂、土石流奔瀉等險象。
慈濟人冒雨搭橡皮艇送熱食與生活包、協助老弱清掃泥濘家園,也前往醫院關懷亡者家屬……民眾滿是感恩之情。

新聞報導颱風天仍有人外出旅遊,受困大水中,救難人員冒險救援,驚險萬分。上人呼籲:「要自愛,莫暢一己之快;顧好自己的安全,就不會造成憾事。」

人類向來以「人定勝天」而自豪,殊不知長年以來不斷開山辟路的破壞,引致多少災變。上人感歎人的足跡到哪里,破壞就到哪里。

「大地之母已淚下!災變正是天地無聲說法,提醒人們地球已不堪負荷。莫再圖享受、便利而輕易破壞地質、山貌,罔顧自然生態。大地需要普天下人共同關心、愛護與膚慰;要居安思危,更要敬天愛地、戒慎虔誠,為後代子孫保留一個美麗健康的大地!」

徹底放下,無私無求

一位修行者仰慕佛陀的智慧,帶著香花來到佛前,求佛指引其一條立即解脫之道。
佛陀教其「放下」。修行者聞言放下花,複虔誠合掌。佛陀再示其放下,修行者於是放掌;聞佛陀又說放下,修行者不解而曰:「佛啊,我全都放下了。不知還有何能放下?」佛陀言:「放下你心中『有所求』的念頭。」

二十日晨語時分,上人引述這則佛世時的故事表示:「佛陀要修行者不只是放下一束香花、一個合掌,最重要的是放下有求的心。意即求道者懷抱善良、清淨的心仍不夠,還要『放下』。」

接著上人再說另一則佛典故事。

一個壞事做盡的惡人,往生後墮落地獄受苦。由於其生前曾對一只蜘蛛起不殺之念,遂得蜘蛛吐絲相救;卻因一念私心,擔心太多人拉著往上爬,線會斷,於是一腳踢開其他人;沒想到線應聲斷裂……「一念好心,能救人亦能救己。就如惡人因一念悲心起,收腳移步未踩踏蜘蛛,遂有得救因緣。然又因自私自利,只想自己得救而不願兼利他人,故得惡果。」

上人勉示,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只要斷除習氣、發善念勇猛精進,凡夫亦能證悟成佛。

敬天愛地,別說「我不怕」

中台卡玫基釀成重災,許多民眾責怪氣象局預報失准。上人表示,近幾年氣候嚴重變遷,氣象預報實難百分之百準確;再者,若不提高警覺、確實做好防台準備,即使預報再準確,亦難保平安。

「人能平安最重要,要以感恩心,戒慎虔誠地面對大自然。」上人感歎人類不斷鑿山開路,且施以器械、炸藥,使整個地殼與山脈都受傷;加上大量砍伐林木,致水土無法保持,大雨一來即山崩、土石流。

「天災也是人為。人若繼續沈迷在逞一時之快的享受中,驚世的災難將不斷發生。」上人呼籲人人自愛、保護好自己;颱風來襲時,莫抱「我不怕」的心態硬要外出;或是不願配合遷移到安全地區,這些都是不對的。

「日常生活中要戒慎虔誠、居安思危,才能減低災難造成的損失。」上人以此叮囑。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法師

人有二耳、二眼、一口、雙手、雙腳,此中道理:是要人多聽、多看、少說話、多做事。修行貴在身體力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寸。

多增一分真我

一切的修行法門,如坐禪、念佛等,都是為了收攝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從自我做起

想擁有一個清淨的社會並不難,但需先從無數個「我」與「你」開始做起。想要求整體的美,也必須從個體開始;有無數個美的個體,才會有大整體的真善美。同樣的,響往生活在菩薩的世界,自己就必須先學習做菩薩。

修德

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而成,並抱持恒久心,於平常的言行舉止中不離佛法的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學佛修德。

知羞恥

一個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自然不敢做喪理敗德的事情。所以,修行學佛一定要有慚愧心,知羞恥。

誠於內,形於外

一個人的修養如何衡量?應是存誠於內,而形之於外。等人接物、言談舉止……,一切行動都充分表現內在的修養。

救世先救心

要救世必須先救心,心成則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須先從個人的修養開始做起,然後再以一個和睦的家庭去教化、影響其他的家庭,則家家和睦,社會安祥和樂。

深思熟慮每句話

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所說的話,每一句話都要深思熟慮,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能利益眾生,開導人心,使人開解煩惱?

問心無愧

修行要抱持一個原則與信念——為佛教、為眾生,行為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與打擊也要忍受,凡事做到問心無愧的地步。

入群磨練

人的習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須走入人群,和不同習性的人互相磨練、適應,並圓融共處、和睦相待。

最堅強的人

行忍辱的人,是一個最堅強的人,任何人與事都擊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大事。

不譭謗同道

修行除了自度之外,還要度人;時時刻刻培養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絕對不侵犯、譭謗他人,尤其不侵犯、譭謗同道者。

不傷害別人

人往往為了愛自己而損害別人,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養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不去傷害別人。

彼此感恩、行善

社會是群體的,只有一個人好或只有一個人向善還不夠;希望擁有一個好家庭、好社會,就必須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個人是社會的起源

社會形態源自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於個人的修養。若能先培養好個人修養,進而料理好家庭,社會秩序自然能漸上軌道。

何謂修行?

所謂修行,即「修」心養性,端正「行」為,常存慚愧心勤勉精進。如修學而不精進,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沒有慚愧心;心無慚愧者,行為必然不端,遑論修心養性?

福至心靈

有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是謂「福至心靈」。

不要小心眼

為人處事要小心、細心,但不要「小心眼」!

步入解脫門

平常多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若能降伏「憂煩」的魔軍,看淡世間的利欲,得時不貪著,失時無掛礙,這才是步入解脫門。

時時尊重他人

若想在世間成就事業,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須先從「隨時隨地尊重他人」的基礎做起。

練心

人生在世,常會接觸複雜的人事;所謂「修行」,就是要藉複雜的「人與事」來練心。

不散播是非

無意間的散播是非,雖然沒有傷害別人的身體,但是卻毀壞別人的名譽形象,這種罪過比傷害別人的身體還嚴重。

啟發自我覺性

修行,得靠自己精進地啟發自我靈明的覺性,不能期待不勞而獲的成果。

以眾人為重

學佛要注重道與理,關心人及事。能以眾人為重,不計個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練,以毅力、勇氣突破障礙,才是真正學佛的精神。

苦修

苦修,是清心少欲、磨練吃苦的心志。

放棄憂愁惶恐

人一旦生活在憂愁惶恐中,就很容易喪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與逃避的深淵。

不談神通怪力

除了對人與事必段信實外,講經說法也要合情合理,不可談神通怪力、從動人心的言論;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智識水準,引導眾生走向善道。

修學三要

修學者三要:一、要有赤子之心——直心是道場。二、要有駱駝的耐力——工作時,要有駱駝般的耐勞和耐力。三、要有獅子的勇猛——努力精進如獅子的威猛。

同參

同參,是同修間彼此相互切磋、去除習氣,唯存清淨佛心的意思。

同道

同道,是指同修間若有錯誤的行為,可彼此更正、相互惕厲之意。

聖人無夢

古人說:「聖人無夢」,是形容聖人並不把夢當一回事,精神不執著於夢境,不理會夢中事,每天睡醒之後就面對現實的生活。

修行修心

修行人的心境,要如「烏過白雲,魚躍水面」般——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事物而煩惱,心境安然而自在。

戒、定、慧三學

戒是不起心動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聞利養的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節、臨危不亂;「慧」是能運心轉境,於平靜中突破重重困難。

四重德行

修行者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離「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言理」即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能鼓勵人心向上,並解開眾生的心結;所以「言重」則「有法」。

「行重」即行儀莊重,舉止有節;是故「行重」則「有德」。

「貌重」即待人接物能剛柔並濟,令人歡喜親近又不致輕浮,亦即孔子所說:「溫而厲,威而不猛。」涵有「溫、良、恭、儉、讓」之威德;故言「貌重」則「溫威並重」。

「厚重」即心寬意厚,善解人意,常懷歡喜心,樂於利益人群;所以「厚重」則「人人皆歡喜」。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信佛虔誠的居士,每天很歡喜到寺院以鮮花供佛,但一離開寺院,內心就會現煩惱狀。禪師說:「花的新鮮與我們身心清淨的道理是相同的。常常自我淨化、調整心念,才能適應環境;無法要求環境來適應我們的心啊!」

有一位信佛虔誠的居士,在自家屋後開闢了一片花園,種了四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於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葉茂盛、花香襲人。這位居土常將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有一天,這位居士遇見寺院的住持禪師,也將花供養禪師。禪師很歡喜地說:「你每天都來插花、換水,確實是功德無量!佛經裏說:『以花供佛,能生生世世得莊嚴。』

居士說:「我不求什麼!只是每天整理花草、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內心就會特別寧靜、清涼:、輕安,這是我每天喜歡來供佛的原因。」

禪師說:「是啊!學佛心中應無所求,當下就是清淨。」

但是回到家就會有煩惱,心不得安寧!我要用什麼方法,讓我的心清淨呢?」

禪師說:「花瓶裏的花,一段時間後就會凋謝!你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讓鮮花保持新鮮嗎?」

居士說:「要時常換水。因為花的莖浸在水中容易腐爛,無法吸收水分供給花朵,花就容易凋謝。所以必須要每天換水,並且剪掉爛掉的梗及莖,這樣就能保持花的新鮮。」

禪師說:「花的新鮮與我們身心清淨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常常自我淨化、調整心念,才能適應環境;無法要求環境來適應我們的心啊!」

這位居士聽完後,隨即接著說:「我若能常在寺院裏,不知該有多好!我很期待有一天能放下一切,在寺院寧靜的環境中好好聆聽佛法,學習佛經梵音的唱誦。」

禪師又說:「其實,呼吸之間就是梵音聲。只要把混亂的心念時時消除,這種天地宇宙、周圍環境,乃至於你內在的身心動作,無一不是清淨梵音聲。你兩邊的耳朵就是現成的菩薩道,身體就是清淨的道場!」

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淨。人生不如意事占了十分之八九,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幹擾,實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間有這麼多不如意的環境要面對,不如先自我淨化,把內心的世界清淨,這也就是修心要下的功夫。

我們在生活中如果好好用心、反觀自性,就能自我淨化心地,則無處不是清淨的道場!何須等待時間與空 間的配合?修行,無非是要時時調伏自己的心。內心如果清淨,大地一切的境界無一不是美景;宇宙之間,萬物的聲音無不是生命的朝氣與大地的生機!

——摘自《生命的至情》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法師

有一則佛典故事──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說法時,忽然外面傳來一陣吵雜聲,佛陀就對阿難說:「你出去看看外面的聲音是怎麼回事?」

阿難走到外面時,看到一位駝背、拄著枴杖的老人,一直要求守門人讓他進去見佛陀一面。

守門人告訴他:「佛陀現在正在講經,你老人家耳朵重聽,佛陀講經你聽不懂;而且你走路又不方便,進去會引起騷動的。」

老人說:「我的年紀這麼大了,今天若見不到佛陀,以後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請你好心讓我進去見佛陀一面,好嗎?」但是,守門人仍然不肯讓老人進去。

阿難聽了,便進去告訴佛陀這件事,佛陀慈悲地說:「趕快扶那位老人家進來。」

於是,阿難很恭敬地扶老人來到佛陀的座前。

老人見到佛陀時很高興,淚流滿面地一直向佛陀叩拜。

佛陀問:「老人家,你今年幾歲了?」老人用顫抖的手比了兩指,說:「兩百歲了。」

佛陀說:「你年紀這麼大了,找我有什麼事情呢?」

老人說:「佛陀,我到底造了什麼業,為什麼讓我活這麼久?

從小到現在,我一直過著貧苦且受盡折磨的生活。

我真想解脫,但是生死事大,我不能自己改變命運。為什麼我的人生會這麼貧窮、坎坷呢?」

佛陀告訴他:「一切都是因緣。你過去生原本是一位富有的人,但卻視財如命──有窮人來向你乞討時,你總是吝於布施。

所以,你這一生雖然長壽,生活卻受盡各種折磨。」

老人聽了,很慚愧地說:「原來我過去生很慳貪,這一生才會如此貧窮、坎坷!

我想請求佛陀收我為弟子,讓我盡此生好好懺悔、修行,來生能在年少時就能聽聞佛法。」

佛陀說:「修行當然不分老少,年輕人能修行,老人也能修行;從現在開始,你要發願捨去慳貪、培養喜捨之心,盡量廣結善緣。」

老人說:「佛陀,我一定依教奉行。」於是,佛陀就讓那位兩百歲的老人出家,收他為弟子。

看了這則故事,想想:一個人活得長壽,日子是不是很好過呢?

不盡然!一切煩惱,皆因貪瞋癡而起。例如社會上所發生的搶劫、綁架等事件,歹徒為的什麼呢?

大都是因為「貪」。其實,人的生活一餐一兩碗飯就夠了;身體只需幾尺布就能不受寒凍;三尺寬六尺長的床就能睡得很安穩。所以,只要肯認真努力,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得很好,為什麼要去搶、去偷呢?

我常說:「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後悔。」

如果一生從沒做過後悔的事,就是最幸福的人;反之,如果心念沒有照顧好,貪瞋心一起而做錯事,後悔就來不及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法師說故事

從前有戶人家,除了耕種維生,還養了一群羊。這家人認真工作、克勤克儉,畜養的羊隻都是送到市集出售,從來捨不得宰殺來吃。

有一天,男主人突然生起想吃羊肉的念頭,不過他平時教育孩子們要節儉,所以三餐都很清淡,如果破例殺羊來吃,孩子們會不會變得奢侈浪費?

他內心實在很矛盾。這家人的房子旁邊有一棵很大的樹,男主人靈機一動,對太太和孩子們說:「我昨天做了一個夢,夢見樹神告訴我,我們的農作物年年豐收、牲畜順利生長,都是因為樹神保佑,祂希望我們每個月殺一隻羊來祭拜祂。」

從此以後,這家人每個月殺一隻羊來祭拜樹神,祭拜完全家人就一起吃羊肉,年年如此。過了許多年,男主人年邁多病,長臥在床。

每次他眼睛一閉上,就覺得好像有一群羊在腦海裏亂竄;而且因為欺騙了家人,心裏有著很深的罪惡感。當他病得很難受的時候,哀叫的聲音就像羊的叫聲,終於在痛苦掙扎中往生了。

兒子料理完父親的喪事後,有天晚上夢見父親很悲悽地對他說:「我欺騙了你們,現在墮落畜生道了……」兒子驚醒,把頭搖晃了一下,心想:不可能,這只是夢,不是真的吧!家人每個月仍然照例殺羊祭祀樹神,某日兒子去羊圈牽羊時,羊哀哀啼叫不肯出來,兒子用力拉,牠拼命抵抗。

一位出家師父經過,看到這隻羊痛苦掙扎的模樣,開口說道:「年輕人,不要強拉了。人畜之間是相互輪迴的,說不定這隻羊是你以前的親人啊!」兒子聽了心頭一震,仔細看這隻羊的臉,看到羊在流淚,那神情就像夢中父親的模樣!

他忍不住摟著羊哭了起來。

那位男主人為了貪圖口腹之欲,犯了欺騙與殺生之過,臨終時滿心懊悔而痛苦不堪。貪欲之害,小則影響個人、家庭,大則危害整個社會!

我們平常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心,讓心時刻坦然、清淨,不要讓私欲污染了心而損人害己。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淨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啟發出來,則福慧果報無量!

 佛陀在人間,無非是要教導眾生自覺有與他同等的這份智慧,也要教導眾生與佛有同樣的自性,都能進修慈悲與智慧。

 學佛必須要遵守佛陀教育我們的三個原則: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動的宗旨,用來教誡我們的心不做壞事;行為不發生差錯,心就有定力,精神就會統一;如此就可產生智慧。

 心有定力,智慧自然產生。人常為外境所影響,即是定力不夠,學佛即是要定。「定」用現代語講,就是莊敬自強。

 有智慧的人,所帶走的是覺悟了之後的有情。

 聰明不一定具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詐也是聰明的象徵。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舍得。

 同樣一個「得」字,有「捨得」,也有「得失」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夠捨,能「捨」也就有「得」,能得無限的快樂;不能「捨」就會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寧。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若逃避現實,離開人與事,便無從產生智慧。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以消除煩惱就是慧。

 智慧與煩惱好像手心與手背。其實兩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無法拿東西,若反過掌來用手心,則雙手萬能。

 善是利益,惡是損害。一念之非即種惡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心田要多播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土地不耕種,則必雜草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是舉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做好事並不是為求名,也不是為求功德;抱著「盡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誠無私的善事。

 善字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愛得不會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佔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的人或不投緣的人,能儘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人。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法師說:一輩子的大事『好好說話』

廚房流理台上爬滿螞蟻,老婆正懊惱著剛才切完水果沒有擦洗乾淨時,
我笑著說:「誰叫我們家這麼甜蜜呢!」一句話輕鬆消除老婆的眉間皺紋,還換來盛綻的笑容。

哎!說好話真好!聽聽看,「誰叫你不擦乾淨!」跟「誰叫我們家這麼甜蜜!」差別多大呀。

前者像刀、像石頭、像拒絕的閉門羹,丟出來肯定有人懊悔;後者像花、像和風、像接納的微笑,說出口必然滿室祥和、皆大歡喜。

說話,不只要表達出心中的意思,也要得到別人的理解,若不能心平氣和,能被聽進去的話不多,衍生出的誤會敵對倒是不少。

若能相談甚歡,氣氛融洽,被接納的空間就大, 得到的結果也較滿意。

我們都知道說話要「留口德」「不造口業」,但是「說好話」更重要,它讓聽與說的人都處在和諧愉悅的情境中,所形成的磁場能量是正面積極而且強大的, 利人又利己,何樂而不為?

任何一句好話,都會是一根點燃熊熊火把的小小火柴,而那燃著的火把,也許將照亮千古人心呢!我因此喜歡說好話,

也用心留意聽到的每一句好話,感恩其中的鼓勵, 並積極學習說好話。

證嚴法師說:「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不如少說話-要不隨便說話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若是一顆豆腐心卻帶著 一張刀子口,任誰都不敢多交談,想幫人反而會害人呢!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示

普賢菩薩雲遊時,善財童子來參訪,普賢菩薩看到善財童子很有慧根也很可 愛,對追求佛法又很虔誠,所以把他留在身邊來教育他。

普賢菩薩教善財童子很多出世間法、處世間法,包括用藥的知識。

有一天,普賢菩薩向善財童子說:「你提一個袋子到山上去,看哪一樣是藥,就 把它採回來。」

善財童子一大早出門,繞了一大片山林,回來時袋子卻是空的。普賢菩薩問:「你出去一整天,為什麼空著袋子回來呢?」

善財童子說:「從我出門開始,沿路所看到的不管是花、草、樹或是石、土,都有獨特的材質和藥性,這麼多的東西如何帶回來呢?」

隔天,普賢菩薩又向善財童子說:「你再出門去找,哪種東西不是藥,就帶回 來。」善財童子揹起袋子出門,直到太陽下山,又空著袋子回來。

普賢菩薩問他究竟 為什麼?善財童子回答:「雖然萬物皆有藥性,但若不針對病症下藥,每一樣都不算 是藥,如此,那麼多的東西要如何拿回來呢?」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理解,如果用心,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不論是形象或聲 音,何者不是在向我們現身說法?

如果不用心,不管聽了多少法,看了多少事相,都 無法領悟真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是非』的觀念

面對是非、障礙,莫將心思放在比較、計較上;沉住氣才能超越,進而提升毅力。

『放下我執』的觀念

人都是因為太聰明了,分別的事多,矛盾也多,才會執著,想不開。要鍛鍊出寬闊的力量,不要任何事都有我執,這個我太大了,就沒有空間容納一切。

『除煩惱』的觀念

與人相處難免有煩惱,若能將事情簡單化,將煩惱消化,就是『除煩惱』,累積煩惱只會增加業障。

『起而行』的觀念

一個人經過反省、思想,想通了道理,並不表示就能除去惡習,知道和做到仍有一段距離。

『知足』的觀念

事物因人心之分,而有美醜、好壞之別。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重要的是心要知足。人生有求就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別人,會為自己招來無窮的痛苦。

『處理是非』的觀念

有人就有事,有是就有非,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凡人,所以要學菩薩,能夠境轉心不轉。

『信與愛』的觀念

有愛心和關心的對象,難免會產生憂心和疑心,因此要學習培養信心與安心。

『簡單』的觀念

簡單,最討人喜歡;小孩的心就是這麼的單純,不論有什麼事都直接反應,過後也不會縈繞於心。

『修行』的觀念

修行功夫的深淺,從自己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常常埋怨、生氣,表示修行工夫還是很淺薄。

別人修行所得是別人的,天下沒有替代修行的事,只有自己多用心,才能有收穫。

『原諒別人』的觀念

若別人只是輕微的不對,就把它看得很嚴重,這是自己的不對,只要相互體諒,就能圓融人事。

『領導』的觀念

勇於配合的人,是有能力的人;善於領導的人,是有才智的人。

『慈濟因緣』的觀念

得遇慈濟,是難得的殊勝因緣。愛慈濟的心要堅固,但是聲色也要柔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佛要學習自度、度人,「自度」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若言行不當或有過失,則必須鞭策自己更用心。

「度人」則必須應機施教,佛陀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人人的心念都不同,既然不同,就必須因時因地、運用適合眾生根機的方法來化導眾生,使教法深入其心,如此才是妙法!關鍵是,必須真正深入眾生的心。

有一個故事發生在日本奈良鄉下──

在那片廣漠的土地上,有一間孤伶伶的屋子,住著青九郎老先生和他的女兒。

某個嚴冬的夜裡,風雪交加,寒風從屋子牆壁的破洞鑽進屋內。這對父女都睡得很沈,而外面的風雪愈來愈大。

忽然,小屋的門開了,兩個人躡手躡腳地潛入。他們聽到沈沈的鼾聲,就很安心地到處翻找東西,卻只找到兩包稻米。當他們各自揹一包稻米向門外走去時,青九郎老先生突然咳了一聲,醒了,他發現門外有人,問道:「是誰啊?」小偷聽到這突然的一問,嚇了一跳,腳沒踩穩就跌倒了。

老先生起身走到門外,看到兩人跌倒在地,很平靜地說:「外面風雪這麼大,兩位半夜來造訪,趕緊進來喝一杯熱茶吧!」

兩個小偷聽了,面面相覷,心想:這老先生明知我們是小偷,為何對我們這麼好?分明是個傻瓜嘛!

老先生又親切地招呼他們說:「進來啊!外面這麼冷,來吧!」小偷以為他是個癡呆老人,沒什麼好怕的,於是大搖大擺地走進屋裡。老先生果然喚醒女兒,要她燒水泡茶。

老先生對小偷說:「實在很不好意思,這麼冷的天氣還勞駕你們來這裡,感恩你們!」小偷聽了覺得莫名其妙,心想:你明明知道我們來偷東西,為何向我們道歉、感恩呢?

    其中一位就問說:「老先生,你知道我們來這裡做什麼嗎?」老先生說:「知道啊!但是很抱歉,我雖然有兩分多的田地,可是今年欠收,總共才收了這兩包稻米。過去欠你們的,原本就應該還,勞駕你們跑這麼遠來拿,真的很感恩你們!」

此時,女兒端著熱騰騰的茶出來了,老先生就說:「天氣很冷,來,喝個熱茶吧!」兩個小偷打從心裡覺得慚愧,剛才那位又問說:「你何時跟我們借過東西呢?」

老先生說:「可能是在過去生吧!如果以前沒有欠債不還,你們也不會在這麼晚的時候來到這裡;而且村裡有那麼多有錢人家,你們卻偏要來這荒蕪之地,可見一定是有因緣的啊!」

另一個一直沈默不語的小偷,這時再也忍不住了,他跪下來,並且五體投地說:「真的很慚愧!村裡盛傳青九郎老先生是誠懇待人的大好人,而我們卻以為您是傻瓜,實在很慚愧!」

他接著又說:「我也曾想重新做人,但是要從頭開始談何容易啊!生活都有困難了,如何做善事呢?」

老先生說:「我的生活也很困難,可是日子一樣可以過啊!其實,清貧的生活很舒服,因為心無掛礙、輕安自在,這是最逍遙的人生。」

老先生這分從內心流露出來的安詳自在,讓這位小偷很感動;他心想:老先生處事泰然,具足定力,而且對清貧的生活如此甘之如飴,內心的修養一定很深厚!於是叩頭禮拜,說:◎您的品德這麼崇高,我希望能拜您為師,請您一定要慈悲接受!另一位小偷也說:「我也很想學好,請您也收我為徒!」

老先生謙虛地說:「我和你們一樣還在學習中,我們一起來學,相互鞭策鼓勵吧!」由於這兩個人決心改過向善、尊師奉道,所以很恭敬地叩頭,禮拜老先生為師。

原來青九郎老先生是位佛教徒,平時修行非常用心、精進,待人誠懇也很有愛心,所以逆境現前時具足定力,發揮智慧與慈悲來觀機逗教,感化兩個小偷回心向善。

這分定力與智慧,來自於平時精勤不懈的自我修養。修行一定要從自己做起,心若調整得好,不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鎮定面對,並且發揮智慧將惡事轉往善的方向。所以,平日一定要時刻反省,要多用心!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有些人越修行越痛苦?

 

我們在修道法時,要常常保持神智清朗,[]是清醒之意,不迷茫也無〔妄念雜心〕,清明地守住自己的心念,每件事做過後就讓它過去。

 

放開昨日的事情,守住今日的功能,就稱為[道心];放開昨日的種種事情與雜念,叫做:去雜亂的心。

 

瓔珞經云:[無心離意識,是紗門法]      (紗門指:出家的修行者)

 

修行時,不要常常把心放在人事是非上;沒有人事是非叫做〔無心〕,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會產生煩惱。無心傷害他人的人,尚可原諒;有些接受傷害,並常常煩惱,瞋恨的人,實在不可原諒。若明知故犯,有心上害他人,這就不是修行了!

 

常常掛心於所做的功德,也不是真功德,如果時時認為自己已經做了很多善事,這也不是真正的善事。

 

我們必須守本分,發揮自己的功能,那就沒錯了!

 

所以說:〔無心離意識,是紗門法〕就是要自己能好好守住當下的心念!

若能堅定道心,就稱為紗門法 

 

〔汝等能守護諸根,勿妨佛法興隆〕意思是說:如果能守護諸根,就不會妨礙佛法的興盛。我們修行時,常常會故步自封,獨善其身,已為修行是求自己的解脫,只顧自己而不顧他人,如此,佛法怎麼能興隆呢?

 

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好好守住自己的規矩,但不可以妨礙佛法的興隆!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大家努力修行,能精進修行就是〔慧〕

 

為大眾奉獻自己就是〔慈〕

 

慈悲智慧合起來就是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就是佛法中心精神。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上人開示

 

善知識?惡知識?

什麼樣的人是善知識?
什麼樣的人是惡知識?
佛陀以「觀月」作譬喻——天上的月,
從虧而盈,一如善知識之德,
透過信、戒、聞、施、慧,逐漸圓滿光明;
從盈而虧,一如惡知識之德,
被貪、瞋、癡、慢、疑障蔽,逐漸缺損晦暗。

人生當時時觀照己心,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法師

學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堅持善行,斷除惡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淨,成就信實誠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時,曾於某年的「結夏安居」結束後帶著弟子們遊化各地;他們到達某個人潮聚集的村落,村民見到佛陀都很恭敬。

當佛陀帶著弟子們走出村外,正要朝向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時,這些敬重佛陀的民眾關心地告訴佛陀說:「那個拔陀越村去不得啊!因為村裡有一所修道院,院裡盤據著一條毒龍,一靠近就會有生命危險,千萬去不得啊!」佛陀微笑表示謝意,不過還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隨從弟子中有一位善來長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龍的神通本領。他自告奮勇要去修道院伏龍,佛陀默許。

於是,善來長老獨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內某個角落,靜靜地打坐。沒多久,毒龍果真出現了,牠口吐毒氣要傷害善來長老,而善來長老則聚精會神地加以對抗,僵持一段時間後,毒龍終於被降伏了。


佛陀及其他弟子隨後也來到修道院,佛陀慈悲地為毒龍開示佛法
要義及皈依意旨,然後帶領一行人回到村裡。

村人看到佛陀和一大群人安然無恙地回來,都很高興地歡呼,以為是佛陀的威德降伏了毒龍。佛陀告訴村人是善來比丘降伏的,大家聽了,都來到佛陀座前向佛陀敬禮,並向善來長老行禮,表達敬愛和感恩之意。

村民紛紛表示願供養佛陀和善來長老,佛陀默然,善來長老也沒回答,雖然如此,大家還是很用心地準備好要供養佛陀的齋食,另外也有許多村民請善來長老到他們家中受供,並且以「無色酒」來供養他。

善來長老喝了很多酒,當他離開村人家裡,搖搖晃晃地走到村口,突然醉倒在地。佛陀和比丘們受供後返回精舍途中,看到善來長老躺在地上,比丘們趕緊將他扶回精舍,然後把他扶到佛陀面前,讓他躺在地上,頭向著佛陀。

酒醉中的善來長老,翻來覆去,翻到後來變成腳朝向佛陀。當他醒來,發現自己的腳向著佛陀,感到很慚愧,馬上起身頂禮佛陀。

 

佛陀問比丘們:「以前的善來長老是不是很尊重佛?」大家回答「是!」佛陀又問:「現在他的腳朝向我,這樣是否有恭敬心呢?」大家回答:「已失去恭敬了。」佛陀再問:「他降伏毒龍時很勇猛,可是醉倒之後,有沒有辦法降伏一條蚯蚓呢?」弟子們回答:「不可能。」

因此,佛陀強調:「喝酒會讓修行者的智慧和毅力消失,失去自持的力量,也會破壞莊嚴端正的形象。所以,大家絕對不能喝酒,要潔身自愛。」從此,比丘僧團中就有了不能飲酒的戒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唯有精神清明、嚴持戒律,才不會失去杜絕惡行的智慧和毅力。像善來比丘很勇敢,能降服毒龍,但幾杯酒下肚後就變得糊里糊塗,酒戒豈可不慎?

精進奮勇地行持戒律、遵守規範,努力行善、斷惡,是人人的本分。如果能把持戒守規的本分做好,則一切的法都容易通達。大家要多用心啊!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