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地藏」菩薩是一位出世聖者的名號,「地藏」是為專名,「菩薩」是為通名。地藏菩薩之所以名為地藏,有兩種含義:皆是隨菩薩的德行而題的,乃因菩薩的德行,有合乎地藏二字的意義

一、是以喻其「德」   二、是以顯其「行」 

地藏名號,是譬喻菩薩的道德高遠。另是表顯菩薩的萬行化導,總之,地藏菩薩是位德行圓滿,十方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因為祂的願力是永遠無窮無盡,了無邊際。

地藏菩薩的這個「地」,乃是山河大的土地,一切萬物都依靠安住於地面上。所以這土地能生萬物,含藏萬物,負載萬物。一切萬物因地而生,因地而長,因地而成,所以天能覆萬物,地能載萬物。亦是地藏菩薩,如同土地一般,象徵地藏菩薩 廣大深遠的無量悲心,示現在六道之中,盡未來際度脫一切眾生,因此眾生都需靠菩薩的救護,善根都須要菩薩的生長。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記載:「安忍不動, 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因而故名為地藏。安忍不動,乃見地藏菩薩所行持的六度萬行,廣修忍辱波羅蜜,已達安住「無生法忍」究竟解脫的超然安忍之深境。而靜慮深密的禪定智慧,以了知十方一切法的密藏,其功德意義深不可徹,更加難可思議。

分別說來地即是土地,有具七種之義

1. 能生義: 土地上能夠生長,一切之生物、植物。生物是指有情眾生,人、畜生等;植物是指有根莖芽的無情眾生,花、草、豐碩的五穀資糧。天地的一切萬物,皆由大地生長 培育,所以大地可賦予萬物無限生機,人們的日常衣食住行,一切受用可皆說不離大地。如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沒有那一道不是因地而生長於世間,沒有哪一類眾生不是因地而有。比喻地藏菩薩能成就一切眾生的善根,因而菩薩所化眾生或已成佛道,或終在凡夫地流轉生死,菩薩皆不捨教化,令眾生道業增長,願一切眾生都能聞法而修道成佛。故地藏菩薩能夠生長一切善法。

2. 能攝義: 土地能夠攝受一切生物,眾生都被地心引力所吸住;而令其安然的住在自然界中,菩薩用他的願力來攝受一切眾生,好像地心引力,也好像磁鐵把鐵吸住,比喻菩薩能攝受一切妙法大覺心中,其令眾生覺悟。

3. 能載義: 土地能負載一切礦物、植物、動物,有承擔它們而令其安住在世界之中的能力。因萬物都在地的上面,由地來承載著它,土地不曾說過這萬物太重了,我荷負不動了,地上無論有什麼,它都能負載。比喻菩薩的願力也是這樣的能負載一切眾生,在他的大願船上,從眾苦交煎的生死此岸,經過煩惱中流,而達到自在清涼的涅槃彼岸。

4. 能藏義: 土地能含藏一切礦物、植物,所有的一切寶藏都在地下含藏,如石油、寶石需要開採。有福的人,就能得到這寶藏;菩薩的法門,也是這樣,包藏著一切法寶,來等著眾生開發。比喻菩薩能含藏一切妙法,來度化眾生。

5. 能持義: 土地能扶持、一切萬物,令其任運生長,菩薩的願力,也是支持一切眾生來修行,使得人人離苦得樂。地也是萬物之母,一切萬物,皆由地而生。地藏菩薩所發的願力,也就是一切眾生的願力之母。比喻菩薩能總持妙善,使其善根增長。

6. 能依義: 土地能為世間一切萬物所依靠,以地作種種的經營,比喻菩薩能為一切眾生所依怙。地藏菩薩於過去不可說無數劫時,分別以不同因緣, 隨機教化眾生,使令六道眾生有所依怙。

7. 堅牢不動義: 地性質具有堅固的本質,任憑風災、水 災、火災的摧毀也不可移動,不容易破壞。比喻菩薩的菩提妙心,堅牢如金剛,不可破壞,不可移動,猶如世間的八風也不為所動。

地藏菩薩能令一切眾生,在這種堅固的願力之下,向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菩提路上邁進。

「藏」是什麼?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的意義。地藏菩薩處於甚深的禪定之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眾生,來廣修善業。「藏」是含藏的意思,為世間之祕密庫藏,大地裏蘊藏一切無盡的豐富產資源、寶藏,有許多金銀珠寶。諸如、金、銀、銅、鐵、鑽石等礦物,都是埋在地裏頭。因此「藏」有如寶藏,所以地藏二字就是「地中之藏」的世間寶庫。另喻藏就是寶藏、財寶具足,則能救濟貧困窮苦,利益人寰。象徵地藏菩薩有如來的三德,秘藏著無量的妙法,無量的法財,能夠救度教化無數的眾生,使令眾生都能修行成就,登上解脫的彼岸。

地藏菩薩的願力是無窮無盡,充滿虛空, 周遍法界,沒有哪一個地方不是地藏菩薩的願力,菩薩以無盡的悲願,來成就無量眾生無上菩提。而地也可比喻為「心地」,因一切有情眾生的心地,本具足清淨明 朗的佛性,此乃為無價的自性寶藏,只因迷而不覺,而無法見性。因此地藏菩薩具有慈母的悲心,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救拔一切有情眾生,使得眾生迷途知返,成 就無上菩提。地藏菩薩是一位願力弘大的菩薩,由菩薩的名號,皆知地藏菩薩的悲心與願力,是堅定不移的、歷久彌堅的。

菩薩二字,梵文稱「菩提薩埵」。菩提是 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眾生的意思,菩薩薩埵的意思合稱為,覺悟一切眾生,或是覺悟眾生的人。也就是說自己覺悟,也願一切眾生覺悟,自己有大智慧,也願一 切眾生有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就不會顛倒迷茫,可超越生死逆流,更能普渡慈航,救度眾生稱為菩薩。 

菩薩又意云「摩訶菩提質帝薩埵」就是大道心的眾生,也稱為大開士、大世、大覺有情等。 「摩訶」就是大的意思。 「菩提」是覺的意思,或者稱為做道,這是修行求道覺悟的人所應求得之果實。「薩埵」是眾生的意思,或者稱為有情,是覺悟一切有情的眾生;又譯「覺有情」, 是有情裏邊的一位覺悟者。這是求覺道的智人,所化導的對象

「質帝」為心的意思,即是說這種求覺悟 道的眾生,時時刻刻都應依照自己的宏誓願力,去向解脫大道方面努力邁進。等到妙慧成就,堪能紹繼佛位,而處妙覺的時候,然而其心仍舊未覺圓滿,乃因尚有眾 苦未度脫,所以依然牽掛繫念一切眾生。自己雖已了脫生死,然而尚有許多,苦海隨業飄沈的罪苦眾生,等待出離業海。故菩薩雖得位登妙覺,圓成佛果。然佛菩薩 因為眾生的緣故,所以再復悲心智力,倒駕慈航俯就穢土,化導無數眾生,超脫生之死海,咸登涅槃之彼岸,因此故名摩訶菩提質帝薩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