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

「明鏡亦非臺」:你說心如明鏡臺,其實根本沒有個臺,若有個臺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臺呢?

「本來無一物」: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這首偈頌主要是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也就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呢?到你「?」時又執著些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蓮心悲願 的頭像
    蓮心悲願

    §蓮心悲願§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