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人品

1.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 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3.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4.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6.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7.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 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 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
10. 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11. 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帶笑;放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12. 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說,而是要惜言慎語。
13. 在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了。
14.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15. 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16. 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17. 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18. 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19. 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20. 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21. 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22. 遇到好事,要隨喜、讚歎、鼓勵,並且虛心學習。
23. 少批評、多讚美,是避免造口業的好方法。
24. 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25. 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26. 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27. 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
28. 唯有體驗了艱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的心。
29. 踏踏實實做人,心胸要廣大;穩穩當當做事,著眼宜深遠。

享受工作

30. 忙而不亂,累而不疲。
31.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32. 「忙」沒關係,不「煩」就好。
33. 工作要趕不要急,身心要鬆不要緊。
34. 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的搶時間。
35. 不要以富貴貧賤論成敗得失,只要能盡心盡力來自利利人。
36. 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
37. 隨遇而安,隨緣奉獻。
38. 成功的三部曲是: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39. 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
40. 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驗。
41. 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
42. 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43. 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
44. 面對許多的情況,只管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而不擔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煩惱了。
45.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46. 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不游就沒有路。
47.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48. 「精進」不等於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49.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50.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51. 甘願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
52. 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物過於在意,同時也過於在意他人的評斷。
53. 用感恩的心、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54.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

平安人生

55. 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
56. 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的。
57. 人的價值,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貢獻的大小。
58. 過去已成虛幻,未來尚是夢想,把握現在最重要。
59. 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60. 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思辯,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
61. 積極人生,謙虛滿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
62. 上等人安心於道,中等人安心於事,下等人安心於名利物欲。
63. 你是有哪些身分的人,就應該做那些身分的事。
64. 在安定和諧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鮮的明天。
65. 擔心,是多餘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動力。
66. 財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財富則愈大。
67. 面對生活,要有「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68. 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財富。
69. 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
70. 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71. 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72. 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件莊嚴的佛事。
73. 每一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74. 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威。
75. 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76. 夫妻是倫理的關係,不是「論理」的關係。
77. 能不亂丟垃圾,隨時清撿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78. 眼光,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
79. 喜愛的就想佔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80. 經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
81. 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體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82. 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以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83. 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就等於是窮人。
84. 不要用壓抑來控制情緒,最好用觀想、用佛號、用祈禱,來化解情緒。

幸福人間

85. 好話大家說,好事大家做,好運大家轉。
86. 大家說好話,大家做好事,大家轉好運。
87. 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話,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
88. 急須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89. 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歡歡喜喜有幸福。
90. 內和外和,因和緣和,平平安安真自在。
91. 自求心安就有平安,關懷他人就有幸福。
92. 人品等於財富,奉獻等於積蓄。
93. 奉獻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94. 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
95. 現在所得的,是過去所造的;未來所得的,是現在所做的。
96.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97. 若希望人際關係相處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納人,多包容人。
98.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99.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妥協,妥協不成時,你就原諒和容忍他吧。
100. 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諒解大的。
101. 以全心全力關懷家庭,用整體生命投入事業。
102. 戒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獻、多與人分享。
103. 包容別人時,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
104. 學佛的人,有兩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105. 要做無底的垃圾桶,要學無塵的反射鏡。
106. 煩惱消歸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107. 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108. 淨化人心,少欲知足,淨化社會,關懷他人。

 

 

主題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壹)(國語版)CD

使用方法

按滑鼠右鍵→出現對話視窗→點選『另存目標』即可下載至您的電腦裡。

下載MP3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壹)(國語版)CD 28:20 (4.86MB)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發四無量心

慈無量心:願一切眾生皆得樂及樂因,這是一種予樂之心。

悲無量心:願一切眾生皆離苦及苦因,這是一種拔苦之心。

喜無量心:願一切眾生皆得無苦之妙樂,這是一種隨喜之心。

捨無量心:願於一切眾生,無論怨、親皆捨二元對待,住大平等性;這是一種平等之心。

2.四無量心,若依經典的說法,是依慈、悲、喜、捨的順序來修的。若依口訣的教授,則是先觀修捨心,在捨心生起之後,才觀修慈、悲、喜心。

3.捨無量心——憎、愛平等,於一切眾生平等無分別之心。

4.對仇敵,我們總是斥罵、反擊。然而,真正的仇敵卻是從自心所生——從自心的我慢、嫉妒、瞋心而生,從自心的希、懼諸念而生。我們平日要能如是觀修、思惟。

5.試想,現在我執著為仇敵的人,過去也曾是我最愛、利益我最多的人;而現在我執著為最愛、最親的人,過去也可能是傷害我的仇人。如是交互思惟,便能逐漸將那對仇人的瞋恨以及對親人的貪著平衡起來,但這還不是捨無量心。

6.若能繼續如是思惟、修持,慢慢地就會對輪迴苦海的一切眾生,無論親、疏、憎、愛皆能生起平等大悲心,那才是真正發起了捨無量心。

7.我們要時時憶念盡虛空、遍法界的如父如母眾生,如何使他們斷除輪迴的苦因、苦果,而能成就菩提,得到究竟的安樂,平日就要如是觀修、思惟。

8.慈悲具有種種功德,例如:

一、能減弱對自我的執著、對人事物的貪執。

二、能減弱瞋恨心、嫉妒心、慳吝心等。吝嗇是因我執太強,不願處於匱乏或不安的狀態。

三、慈悲是最有力的護法、護身符。

1.悲無量心觀修方法有二:

一、依緣受苦、無助的眾生而為觀想。

二、依緣母親而為觀想。

2.對他人得到的喜樂、成就或所為的善行、功德,我們皆能生起隨喜之心。我們若不能心生歡喜,表示我們已為嫉妒所障,因而總是在和別人比較。

3.當我們生起嫉妒等種種不善的心念時,其實只會減損自己的功德。

4.我們應如是思惟:既然我已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而修持,眾生的快樂也就是我的快樂。但願一切眾生都能得到無苦之妙樂,我亦隨喜其喜樂、功德,是謂喜無量心。

5.慈悲心能使我們超越恐懼、建立自信,同時也是喜悅的源頭。

6.有實驗顯示:當僧人觀修慈悲時,腦中顯示的喜悅,遠高過一般人所能達到的喜悅。

7.修止、觀修世俗諦之慈悲,屬方便道;觀修空性之見地、觀修自心本性,屬智慧道。在修行道上,方便、智慧應並存。

8.修止能使我們的心變得調柔、合用,漸漸地便能進入觀或勝觀(觀修自心本性)。修止是方法,心性是智慧,方便和智慧就如飛鳥之雙翼,得以飛向覺悟之目標。
9.
愚癡的根源在於深重的我執。當利他之心使煩惱逐漸減輕時,我們的心就會變得非常開闊、清明,內在的智慧也會自然顯露出來。

10.我執使我們的心變得狹劣,失去了清明辨別的能力,並使貪、瞋、癡、慢、疑、嫉妒、悔恨、希懼等煩惱不斷生起。

11.我們要培養利他之心,能時時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做「自他交換」的練習——將自己和對方交換,去感受、思惟:他想要的是什麼、不想要的又是什麼;自己喜歡的是什麼、不喜歡的又是什麼。

12.經由自他交換的觀照,我們自然能體會到自、他所欲皆為樂,所厭皆為苦;同時也能看到自己的過失和問題。

菩提心與慈悲心

1.基本上,慈悲心、菩提心皆是利益他人的心態。

2.培養利他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想遠離輪迴、成就涅槃,都必須以利他之心為基礎。

3.我們若能將利他之心逐漸擴大,外境也會自然變得更為善順。

4.多數的人對慈悲有錯誤的見解,覺得慈悲心是替別人感到難過。慈悲並不是為別人感到難過,真正的慈悲心是平等的心境,這種心境是沒有任何的分別,沒有任何偏頗的意見,所以叫作「慈悲觀」。

5.由此可知,慈悲也是修靜觀的方法,因為我們愈修慈悲感覺到外面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心中平等的見解就會愈強。

6.慈悲是開展和諧的最佳途徑,因為所有的人類,不論種族、文化背景,都有共同的基本願求——欲求快樂、厭離痛苦,也因此慈悲能成為普世公認的美德。
7.
心懷慈悲的人總是安詳自在、平易可親得多。無論在什麼環境下,他們都能較好過,覺得整個世界充滿了愛。

8.慈是願求自、他快樂,悲是願求自、他離苦,慈、悲之功德可以漸進的方式培養。

9.我們可以從那些容易使我們生起慈悲心的對象開始練習,到後來甚至對敵人也能生起慈悲心——他也和我一樣欲求樂、厭離苦,不幸的是,他用錯了方法。他只是被煩惱迷惑暫時遮蔽了心目,那並不是他的真實本性。
10.
我們可以如是漸進地培具基礎慈悲心。之後,進而擴大到對一切具有心識的生命,我們都能體認彼此共有的願求,生起了「願他們能得樂」、「願他們能離苦」的心願。

11.當我們能以這樣的心懷擁抱每一個生命時,便是所謂的無量慈、無量悲。以此為基礎,我們便能修養所謂的菩提心——覺醒的菩薩心懷。

12.我們必須培養慈心、悲心和菩提心,以出離輪迴、證得佛果。

1.發菩提心有二要件:

一、對一切眾生生起悲心,希望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二、志令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證入佛果。

2.雖然平日我們也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而行種種善,但這還不能稱為發菩提心。為了令一切眾生皆得成就佛道、離苦得樂而力求覺證,是謂發菩提心。

3.對於仇敵,我們要生起悲心,思惟如何利益他們、幫助他們不去傷害別人。若非得要示現忿怒相,也要看情況來示現,而且一定要建立在純淨的悲心之上。

4.其實,煩惱妄念的恩德很大,若沒有煩惱妄念,也就無法生起智慧。比如:沒有瞋心就沒有安忍,沒有仇敵就沒有我們修習安忍的對象。安忍是因不斷去轉化瞋心才修成的。

5.發心最為重要。真懷善心時,惡法也會成為善法;若懷惡心,善法也會變成惡法。

6.若發心是為利益他人,而且是建立在慈悲之上,那麼打、罵人也可能成為功德;若以嫉妒心、憍慢心、比較心而禮拜、念佛、行善,終究無法成為功德。

7.許多看似沒意義的行為,由於發心殊勝,也能成就善法功德。

8.每一個人都有深重的煩惱習氣,能生起微小的悲心,就已是極大的福報。

9.通常悲心生起時,顯現的會是寂靜慈悲之相。至於那些智慧護法或忿怒本尊,他們乃是佛事業的化現——對於無法以寂靜、慈柔方式度化的頑強眾生示現忿怒相,使其立即停止造業,不去傷害別人。

10.幫助他人,宜以「寂靜相」善巧從事。忿怒相必須建立在悲心而非瞋心之上。

11.發菩提心旨在動機——強有力的動機會引發強有力的動力、勇氣,得到強有力的結果。

1.噶舉派中的噶舉教法:「四加行」(即轉心四思惟),行者要深入思考人身難得、諸行無常、業報因果、輪迴過患,認清這世間是充滿苦的,如生老病死苦、無常聚散苦等等。因此產生出離心,願從充滿痛苦的輪迴脫離出來,這便是小乘之發心。

2.有了這種離苦得樂的出離心後,再進一步便不應只顧自己解脫,而應該發心救度一切眾生,因為所有眾生也一樣受著無量無邊的苦難,由此發心為救度眾生而修行,這便是大乘的菩提心。

3.有了出離心及發出了菩提心後,就是修持金剛乘法門的時候了。

4.四加行,能幫助我們斷除粗的我執,無造作的安住能幫助我們斷除更多的我執,菩提心的修持能幫助我們斷除細的我執,空性的觀修能幫助我們斷除微細的我執。

5.大悲心和菩提心的差別——二者皆是利他之心。菩提心是以慈悲心為基礎而發起的覺醒之心。

6.菩提心是大乘所講的發心,大悲心則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的功德。
7.
發菩提心的重點,是在於儘量發起強有力的意向:我獨自一人要讓每一眾生成就佛道,究竟離苦得樂!

8.菩提心是我們入達證悟的主因。培養菩提心能使我們的心變得廣闊、開敞,並建立起勇猛的自信。

9.所以我們要在菩提道的起點,發起最積極的意向:我將令一切眾生證得佛果。10.我們身陷輪迴而受苦的主因,是在於我們只關心自身的福祉。

11.如果能每晚觀修四無量心而至淚流滿面,那是最好的了。即使只生起一彈指的慈悲,也能消除多劫的障礙。

12.慈無量心和喜無量心的差別:

慈無量心:令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

喜無量心:令一切眾生具無苦之妙樂,亦即絕對的快樂。

13.「無量」,是指我們所觀想的對象遍及一切的眾生。經由四無量心,特別是悲無量心的修持,漸漸地我們就能發起菩提心。

1.修習四無量心的意義在於利他。一般人做事情都是先從自己的利益開始著眼,但是因為太過於注重自己的利益,最後反而對於他人與自己兩方面都造成傷害。
2.
聲聞、緣覺由於沒有生起利他的心念,所以並沒有辦法成就佛果。也就是說只有單單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情的話,就會有這樣的過患。

3.慈悲是淨除業惑、煩惱、垢障,積聚福德、智慧、資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淨業、集資法門中極為殊勝的修持。

4.十九世紀的大成就者巴楚仁波切說:「有菩提心是最殊勝的,沒有菩提心的話,就失去了方便。」

5.沒有一尊佛是不具備菩提心而能成佛的。過去的諸佛依止菩提心而成佛,未來的諸佛依止菩提心而成佛,現在諸佛同樣也是依止菩提心而成佛。

6.如果你不具有菩提心的話,無論聽了多麼深奧的佛法,都仍然是不完全的。不具足菩提心的人,對空性的了解也不可能圓滿,就像阿羅漢沒辦法成就佛果一樣。
7.
有些人只注重心的某一部分的小小禪定,而不修養菩提心,這就像是沒有看到大海,卻只注意牛走過的腳印一樣。

8.菩提心是入大乘教法的主幹、根本,是佛所說一切教法最精髓的地方,修行道路一開始的關鍵就是菩提心。

9.要生起菩提心的開始依止是悲心。就好像是母親愛自己的獨生子女,所生起的種種照顧之心一樣,是不由自主就生起的悲心。我們也要以這種方式對一切眾生生起無量悲心,因為悲心是利他而沒想到自己利益的。

10.菩提心的體性,就是以自利利他作為處世的態度。希望一切眾生皆從輪迴中解脫、遠離痛苦、並且得到究竟的佛果,這個心願就是菩提心。

11.昆努仁波切在《菩提心讚頌寶炬》裡說過,如果要在世間上講人人都會歡喜的談話,那一定就是具有菩提心內容的話。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有些人越修行越痛苦?

 

我們在修道法時,要常常保持神智清朗,[]是清醒之意,不迷茫也無〔妄念雜心〕,清明地守住自己的心念,每件事做過後就讓它過去。

 

放開昨日的事情,守住今日的功能,就稱為[道心];放開昨日的種種事情與雜念,叫做:去雜亂的心。

 

瓔珞經云:[無心離意識,是紗門法]      (紗門指:出家的修行者)

 

修行時,不要常常把心放在人事是非上;沒有人事是非叫做〔無心〕,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會產生煩惱。無心傷害他人的人,尚可原諒;有些接受傷害,並常常煩惱,瞋恨的人,實在不可原諒。若明知故犯,有心上害他人,這就不是修行了!

 

常常掛心於所做的功德,也不是真功德,如果時時認為自己已經做了很多善事,這也不是真正的善事。

 

我們必須守本分,發揮自己的功能,那就沒錯了!

 

所以說:〔無心離意識,是紗門法〕就是要自己能好好守住當下的心念!

若能堅定道心,就稱為紗門法 

 

〔汝等能守護諸根,勿妨佛法興隆〕意思是說:如果能守護諸根,就不會妨礙佛法的興盛。我們修行時,常常會故步自封,獨善其身,已為修行是求自己的解脫,只顧自己而不顧他人,如此,佛法怎麼能興隆呢?

 

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好好守住自己的規矩,但不可以妨礙佛法的興隆!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大家努力修行,能精進修行就是〔慧〕

 

為大眾奉獻自己就是〔慈〕

 

慈悲智慧合起來就是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就是佛法中心精神。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上人開示

 

善知識?惡知識?

什麼樣的人是善知識?
什麼樣的人是惡知識?
佛陀以「觀月」作譬喻——天上的月,
從虧而盈,一如善知識之德,
透過信、戒、聞、施、慧,逐漸圓滿光明;
從盈而虧,一如惡知識之德,
被貪、瞋、癡、慢、疑障蔽,逐漸缺損晦暗。

人生當時時觀照己心,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行即是福慧二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佛國品第一〉

六度之首是「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分內外,內財是身體,外財是眷屬及物品。法是佛法的道理及修持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等煩惱的方法。無畏是以慈悲心,使眾生脫離怖畏恐懼。若能於自己修學佛法的同時,也以身示範,做義工,出錢出力出時間,護持三寶,弘揚佛法,救度眾生,便是三施並行,自利利人。

「持戒」是不應該做的不要做,應該做的非做不可,包括身、口、意三業,基本原則是五戒十善,細分則有三皈、五戒、八戒,為在家戒;沙彌戒,比丘及比丘尼戒,為出家戒,尚有出家菩薩戒及在家菩薩戒。六度中的持戒,是由約而繁的一切戒。

「忍辱」就相當難了,我們所謂的忍辱是對一些不應該接受到的侮辱、欺負、打擊或是莫名其妙的誣衊/毀謗,能夠予以容忍諒解。很多人說名譽是第二命,一旦受到破壞,是非常痛苦而不能忍受的事。可是做為一個佛教徒,做為一個菩薩行者,「忍」卻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們是小的折磨要忍,大的衝擊也要忍;刺激要忍,誘惑要忍;痛苦要忍,享樂也要忍;失敗要忍,成功也要忍。唯有能忍才是最大的福報,不能忍者,好事會變成壞事,小禍會變成大禍,甚至變成殺身滅族亡國之禍。

「忍」並不等於逆來順受,而是盡可能不要以正面衝突,不要以牙還牙以暴抑暴,要想辦法迴避,減少雙方的損害到最小程度。柔能克剛,鋼刀雖利,用之不當,容易缺口折斷;水勢很柔,落地之後則無孔不入,你砍它一刀,它斷了以後馬上又接上。所以最柔的反倒是最強的。

菩薩的力量建立在慈悲,慈悲的精神,並不等於忍辱,面對眾生時,若能忍辱,也是慈悲的心懷。慈悲是一種包容、接受、涵蓋,能夠把所有的人,不論是敵人或親人,不論相識不相識,全部看作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

當你遇到惡人敵人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往往是來加害你的,讓你痛苦,而你還能包容他,就叫忍辱,是菩薩行者。忍辱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對方,因為不惡辱必然兩敗俱傷;忍一時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對方,是故忍辱在佛法裡是非常的重要,它是一種表現智者風格及仁者心胸的美德。

忍辱的相似名詞是退讓,並不是懦弱,退讓是不直接跟人逞強,改以繞一個變轉走出路來,或是向下挖一個洞開出一條路來,或是往上翻越一座山嶺伸展一條路來,總之是不直接跟他人起衝突,但還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很多人把忍辱當作逆來順受,這是錯誤的。我一生之中常是一個失敗者,常常遇到鬼擋牆,但我不會向鬼的懷抱闖去,讓他抱住跑不掉,我會採取迴避的方式,過去就沒事了。因此忍辱和精進,也是相輔相成的。

「精進」是努力不懈怠,不借故偷懶,不逃避責任,不畏首畏尾,一旦確定了方向和目標,便全心全力地投入,不畏難鉅,不怕阻撓,不擔心失敗和挫折,並且愈挫愈奮,正如儒家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佛法的精進,是成佛必須,成佛之後,廣度眾生,也是精進。

「禪定」是一種穩定力、一種安定性、一種相當沉穩和清明的心境。如果我們的心態不穩定,身體的威儀不莊重,必然沒有安全感。我們應隨時保持身心的穩定,以及待人處世工作態度的穩度。很多人認為打坐叫做禪定,當然禪座也是大乘禪法的一種,可是在壇經裡講「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又說:「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智慧」是不用私情及感情等情緒來處理事情,以純客觀的態度和超然的角度來面對我們所遇到的人、事、物。但於一時間不容易很快做到,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為人家判斷事情、處理問題較容易,因為他人的問題與自己無關,處理錯了也沒關係;自己的問題就難了,常因考慮到切身的利害關係而手足無措,難以做決定。所以一定要把自我的立場擺下,才能有無私的智慧。

「方便」是用種種方法來便利自己去廣度眾生,方便眾生來接受佛法。方是處方,用種種的處方、觀點與做法,來便利自己便利眾生,得到智慧、增加福報、解脫煩惱,得到真正的自在。

我們法鼓山的護法信眾,有一個很好的名稱,叫作「萬行菩薩」,就是修行六度萬行的意思。為什麼六度等於萬行?凡是種種的方便法門,無數無量的法門,都可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來涵蓋統攝,也可以說,用六度做基礎綱領可以開展出菩薩道的種種修行法門來。

歸納的結果,布施、持戒、忍辱是福行,禪定與智慧是慧行,精進則兼助福慧兩門。布施、持戒、忍辱這三項是屬修福報的行為,禪定和智慧是屬修智慧的行為,精進則是幫助福慧雙修的。我們修福業時要精進,修慧業時也要精進,因此佛教絕對不是消極逃避現實的宗教,佛教是講求效率和努力的宗教。如果是逃避現實的,怎能修福?倘若是消極的,又如何修慧?所以必須是福慧雙修,才是菩薩道和佛道的修行者。

若干佛教徒逃避現實,自修自了,不管人間疾苦,不關心眾生的苦厄,這人必然是不曾了解真正的大乘佛教是什麼。過去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佛教徒,所以佛教被誤解很深。今天正信的佛教徒越來越多,所以佛教愈來愈興盛,目前的社會需要更多正信的佛教徒來提昇自己的品質,建設人間的淨土。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倫理是關懷、付出、照顧、奉獻

倫理是什麼?過去講的倫理,常常是指天倫,主要是父母及兄弟之間的關係,但是在現代社會來講,這種倫理範疇則顯得狹隘了。因此我們推動心六倫,即家庭倫理、校園倫理、生活倫理、自然倫理、職場倫理和族群倫理,就是倡導在各種關係與關係之間,從自身做起,盡責盡分,並且主動付出愛心、照顧、關懷和奉獻;不僅僅是對人對事如此,就是我們跟一草一木之間,也有一份倫理關係。

換句話說,以我們的良知、誠懇心出發,去對待周遭環境裡的所有人,乃至於一草一木,都是主動去付出、關懷、照顧與奉獻,便是心六倫的核心價值。

二、家庭倫理是基本修養

心六倫的基礎在於家庭倫理。家庭的倫理教育,是一個人的基本修養,主要是由父母、子女和兄弟姊妹在生活之中實踐和表現的。也就是家庭中的每位成員,都站在責任心的立場,每個人都對家人盡責、負責,對家庭用心照顧、愛護。若能如此,則在家裡一定是受歡迎的,也能夠把家人保護得很好;出門在外與人相處,同樣也讓人感受到一種安全感,讓人覺得舒服、有禮貌,感受到跟你在一起很放心,很有安全感。反之,如果一個家庭不重視倫理教育,家庭很難能夠融諧,甚至家中的成員到了社會上,往往會是各種問題的製造者,引來各種各樣的麻煩。

因此,倫理教育一定是從家庭開始,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幫助他建立基本的修養。有了家庭倫理的教育,孩子成長以後,不管到任何地方,或在任何的倫理範疇上,相信都會同樣用心,盡心盡力做到最好。

三、校園這個大家庭需要大家來照顧

校園倫理,主要是學校的師生、同學和家長之間的互動,在彼此互動之中,克盡自己的一份責任和義務。其實校園就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之中,不論是擔任師長、學生或者家長的角色,都是這個大家庭的成員。有的人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自己就沒有事了,不管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事,要管教也是學校來管教,跟家長沒有關係。這是絕對錯誤的想法。

人之所以沒有安全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沒有盡責。比如在學校裡不負責任,自己就沒有安全感,自己沒有安全感,也會讓其他的人沒有安全感。一個和諧安定的校園,一定是從學生個人做起,從師長個人做起,從校園裡的每一個成員本身做起。每一個人打內心起愛護學校,打內心起照顧學校,打內心起為學校服務。其實,學生來到學校不僅僅是讀書,也要盡義務的。在學校裡面,不論大事、小事,你的事、我的事、他的事,只要是學校的事,都是我的事,我都要盡心盡力去照顧。

前陣子有位退休的大學校長跟我說,一個學校若要辦得好,首先在於辦學的人要誠懇、要有愛心,必須以身作則,就算是有一些人不愛護學校,辦學的人一定要率身先行,把校園裡的師生當成是家人般地愛護和勉勵。可能剛開始的時候,老師和同學門們會覺得奇怪,怎麼校長一見到人就熱絡打招呼、擁抱,但是這位校長馬上告訴他:「我跟你打招呼、擁抱,你能不能也回我一個招呼、擁抱呢?」後來漸漸的,整個校園氣氛都改變了,學校裡的老師和同學一見面就熱絡招呼:「老師好!」「同學好!」有的人甚至還擁抱一下,雖然這種風氣在目前台灣的校園尚不普遍。

我們希望校園裡的每一個成員,彼此都能親如家人,雖不是父母而是師長,雖不是子女而是學生,大家互相地愛護,互相地關懷,這樣一來,大概彼此怨罵的狀況就少了。他要罵你,你給他抱一抱;他要打你,你也給他抱一抱,就打不起來也罵不起來了。校園倫理就是要凝聚一種緊密的情感,讓大家互相地感化、感動;用觀念來感化改變自己,用行為來感動影響他人。

四、從心啟動「心六倫」

心六倫,雖然是六種倫理的範疇,但如果能把其中的一項做好,比如落實家庭倫理,或者盡到校園的倫理,就能相互地貫通,也把其他的倫理做好了。「心六倫」的要義就在於發自內心,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不論在哪一個身分,都是盡責盡分,自然就會用心扮演好每一種倫理關係裡的角色。
我曾經見過一個人,他家裡種了很多花花草草,這些花草都長得欣欣向榮,繁密茂盛。因為他每天早上起來都會跟這些花草打招呼,一邊打招呼,一邊澆水,必要時加點肥料,偶而也輕拍它們,就像是跟它們說話,問它們好嗎?因此當他回到家裡,這些植物看起來都在震動,就好像是歡迎主人回來似的,家裡氣氛非常融洽,連花草樹木都融在其中。

五、心安就有平安

現在的台灣社會,普遍有種不安定感,這種不安定感是由每一個人所形成的。所謂平安,有心理的平安、生活的平安和生命的平安。如果心不安,很容易就被環境牽動,一旦環境裡產生變動,或者因他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媒體上的一個訊息,自己的心馬上就跟著起伏;起初是心不安,接著影響生活不安,最後連生命也不安穩了。而這些不安,一樣一樣重疊起來,有點像漩渦一樣的,會一個帶著一個、一個牽動一個,導致結果愈來愈嚴重,愈來愈麻煩。

正視現實

雖然心不安,常常是受環境影響,但有的時候是因為自己疑神疑鬼,胡思亂想,結果愈想愈可怕,愈想愈糟糕!嚴重者會造成憂鬱症,甚至自己自殺或者攜子自殺,這都是緣於心理不安而影響了生活與生命的不安定感。

如何的安心?首先要正視現實。就像是一個人在夜裡趕路,一路上沒有燈,黑漆漆的,愈走愈害怕。怕什麼呢?怕黑夜裡有鬼,怕黑夜之中突然跑出什麼野獸攻擊。但如果是打了燈,或者幾個人結隊一起走,就不會覺得不安了。

當自己覺得不安的時候,要反問自己:「不安是為了什麼?」比方說夜裡有人在你背後吹了一口氣,你感到害怕,開始胡思亂想,而你往後一看沒有人,就更加疑神疑鬼了。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找別人來看一看,是不是真有什麼看不見的東西?可能是沒有的,而是自己的心理作用。遇到任何不安的狀況,如果能夠面對它、正視它,問題往往也就消失了。

懷抱信心

除了正視問題,也要對未來懷抱信心。我有一個信眾,原來是個建築公司負責人,有一陣子經商失敗,資本被套牢,全家頓時陷入絕境。但是孩子還是要上學,日子還是得過下去,怎麼辦呢?他搬離原來的住處,改租一間幾坪大的房子,全家人擠在一起,一天只吃一把麵。他們還是撐過來了,現在全家人過得很好。

這就是說,當你心理上覺得已經走到絕境、無路可走,不敢往前走,也不想往前走,這種心態非常危險,會把自己的未來和整個家庭帶入絕境。如果說心態調整一下,相信天無絕人之路,相信今天能過,明天也一定能過,相信今天只吃一把麵,明天應該也可找到一把麵吃──永遠對未來懷抱信心與希望,這樣的時候,人生就會跟著改變。

心平氣和處理事

有的人經常在抱怨,抱怨這樣、抱怨那樣,對這個人不滿意、對那個人批評,好像什麼事都不順心、不滿意,為什麼呢?因為自己沒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原因,可能是曾經被某一個人或在某種些狀況下傷害,從此缺少安全感。其實抱怨、批評,或者反擊,往往只會造成自己更大的傷害,使得生活環境更加混亂,對事情沒有幫助,也不能解決問題。

該怎麼辦呢?要練習心平氣和地處理事,試著去理解事情發生的可能原因。比方說有人對我不友善,一定是有原因的,也許真是我給他的打擊,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而如果是我帶給他麻煩,那我要向他道歉,是我對不起他;如果不是因為我,而是另有其他因素使他煩惱,那我更不需要反擊他、埋怨他,反而要看看還可以怎樣地幫助他。如果是這樣子,我們的心經常就是安穩的,生活是安定的,人生也一定是平安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意義在那裏?
人生的意義在於盡責任、負責任。
每一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生命過程中,
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做兒女、然後做父母,
做學生、然後做老師,做同事、做長官,做部屬,做朋友。
這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是屬於責任的範圍。

如果沒有盡到責任,你扮演的角色就叫「不倫不類」,
如果從倫理的標準來看我們自己的話,常常會發現自己是不倫不類的,
因為只要在某個角色、某個角度上面責任盡得不夠的話,就是不倫不類。

人生的價值在那裏?
很多人認為一個人有名、有地位、有勢力、有錢,
就表示他的價值相當高。
非常有名,是他的價值;
賺很多的錢,是他的價值;
地位很高,是他的價值。
這些到底算不算有價值?
可以說算,也可以說不算。
那就得看他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有多少,
如果對人沒有貢獻,而只有地位、只有錢、只有名,
是負面的價值了。

人生的價值是奉獻、貢獻,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色來盡責、提出貢獻,
可是生活在這個天地之間,直接的關係並不多,
間接的關係可就多了。
所謂直接的關係,如果把我們一生當中,
從有記憶開始,直接跟自己有關係的人,
把他們的名字一個個的默寫出來,看看有多少?
大家一定沒有試驗過,相信很少人能夠寫出
一千個與自己直接關係的人名吧!

所以貢獻,小可在自己執掌範圍的工作內,
大則可廣被全世界,乃至對一切眾生,
我們都應該承擔起奉獻、貢獻的任務來。

人生在世界上,就應該有個人自己應走的路,
更要有近程、中程、遠程的人生目標,從近處著手,從遠處著眼。
剛上路的時候,一定是從跨出第一步開始,接下來步步踏實地往前走。

我年輕的時候喜歡讀書,但那時候不容易找到書,
我有一位軍中的同袍就說:
「老兄啊!你喜歡讀書,我以後就開書店,讓你讀個夠!」
我說:「你開書店出不了幾本書,書架上的書是有限的,
為什麼不開圖書館呢?」
他說:「開書店還會賺錢,還能維持生活啊!
如果開圖書館那我只有賠錢了,對我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說:「將來我要辦圖書館。」
他說:「那只好你去辦了。」

這個願望講過以後,一晃三、四十年過去,總算是機會來了。
我創辦了佛學研究所,有個圖書館藏書好幾萬冊,
將來辦人文社會大學,也會有個藏書卅萬冊的圖書館,
當初我的願望,已經在逐步兌現了。

因此,許願是一種動力,許了願要努力去兌現,
所以願就是理想,就是人生的目標。

我們佛教徒,每天在做早、晚課時都發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有的人認為做不到的事,為什麼要發願,
但是我還是鼓勵大家一次一次的發願,
慢慢的你會越來越堅定、越來越能夠堅持自己的願望,
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我這一生還有一個願,那就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有人會說:「師父啊!現在社會這麼亂,這個願要實現可能嗎?」
我很有把握的告訴他們,「有願必成」,
這個理念是任何一個人都需要的,
它是心理的健康、身心的健全、家庭的和樂、
事業的安定,這是大家都需要的。
所以,我們有了願,就會去動頭腦、去想辦法,
改變自己來對待人,或者改變自己來改變人,
如果不發願,雖然有很好的機緣出現,也是沒有用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話現在已經變成佛家的口頭禪,誰都會說。

不但現在人會說,古人也會講。

在唐朝時代,白居易遇見鳥窠和尚。

這位法師何以叫做鳥窠?

他在樹上搭個小蓬,住在樹上像鳥窩一樣,生活多簡單,是個老修行人,萬緣放下。

白居易那時是杭州太守,太守如同現在的市長,他遇到鳥窠和尚,向他請教什麼是佛教大意?

鳥窠和尚就說這四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白居易聽了笑笑,這個話三歲小孩都會說。

鳥窠和尚回答一句話,「三歲小孩雖然能說,八十歲老翁還做不到」。

白居易聽了之後,想想很有道理。

做到非常重要,這關係我們的前途,我們的來生,來生是果報,今生是花報。

換言之,不但關係來生,也關係現前,現前可以趨吉避凶。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春月刊155)

人究竟為何而生存?生命的價值何在?又何處是人生的歸宿呢?

人,在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受人器重時,通常不太考慮這些問題,但是,在孤單、失意或面臨許多困擾、挫折時,又難免茫然。

苦與樂、貧與富、貴與賤、榮與辱,都是相對的。苦過,不一定有樂;樂,一定曾經苦過;樂過,可能苦跟著來。貧富、貴賤、榮辱亦然。

因此,人類生存在這世界上,不論所追求的是富、貴、榮、樂,必有其背後相反的經驗存在,而這些正負經驗的心路歷程本身,正是人類生存的目的。

生命的價值,則在於止惡修善、自利利他的生活方式。對人皆便利,人人都需要的為善;僅對自己有利,自己需要,而對其他的人有妨礙或損失的便是惡。做任何事,若僅有利於己卻無益於人,終將後悔,甚或遺憾終身,唯有能夠與人為善,才是永恒的安慰。

所以,人生只要努力,就有目標;只要努力,也一定有它相對的價值存在。

何謂積極?時時地生活於現在,既不將生命的時光浪費在對於過去的驕傲與悔恨,也不將寶貴的生命消磨在對於未來的幻想與憂慮,即是積極。

許多的人,成功時很驕傲;失敗時很後悔,這都是努力前進的絆腳石。成功,當然有自己的努力,也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等社會因素與環境因素的配合。失敗亦同,不是個人可以決定的事。因此,成功與失敗,並不值得驕傲或悔恨。

這世間,也有很多人喜歡做美夢,憧憬未來,希望有美好的明天,不過,光是把一切希望寄予明天,卻不及時努力,明天不會有好希望;老是在回憶過去,或懊悔過去,則是無濟於事。

無論思前思後,皆是不切實際地虛耗生命。現在,就是現在,應該趕快地努力於現在!凡事在檢討得失與確定目標之後,僅管全心、全力、全生命地投入於每時、每分、每秒的現在,做你應做的事。

至於如何積極?

(一)積極在於奉獻:若僅僅為了私利而積極努力,因緣不成熟時,便會造成怨恨、嫉妒、失望;因緣成熟時,又會造成驕慢、自大、自滿。由於跟自己的利害有關,任何煩惱都會發生,不僅自己受害,相關的人亦連帶遭殃。

(二)積極在於行善:利人利己的事,要多做、趕快做、不斷地做;有公利、遠利的事,也要多做、趕快做、不斷地做;近處看雖是自私自利,遠處看則是利他的公益,應當勉力地做、多多地做、不斷地做;僅為個人或少數人的利益,卻要付出多術人的以及長久性的損失,便不應做。

(三)積極在於忍耐:偉大的事業,無一不是從失敗中的經驗中獲得成功;成功的要訣,在於百折不撓、愈挫愈奮的毅力與耐力。

(四)積極在於安定:人生要在繁亂中求安定,身心安定,就有安全,身心平安,就是幸福。在幸福之際,不忘為他人謀福利,這才是真正的積極。

在絕望時能安心,東南西北皆我舍宅,天地萬物與我同根,還有什麼不能安心的呢?只要一息尚存,沒有任何絕望的事。

今日播種,他日收獲,今生結緣,他世成熟。不必對自己所做的事或所栽培的人失望,過程本身就是目的。

人生要在身心的安定中求進步,在進步中求充實,充實中知謙虛,在謙虛中接納異己。許多人充實之後,不知道謙虛,亦不能接納異己,無法獲得真正的充實。所謂有容乃大,能包容人,才是真正的積極。

自己的身心安定,方能安定他人,安置眾生,努力於自安安人的人,才算是真正積極的人。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Fri 2009 00:03
  • 睡眠

(節錄自淨空法師《華嚴經》12-17-35【雷音幢相道場神】)

睡眠是障礙、是昏沉,必須要克服。我們生在末法時期,精神體力不好是業障深重,要求三寶加持。我們有真心、切願,認真努力,佛菩薩就會加持,有信心就能做到。世尊當年在世,僧團的出家人每天睡四個小時。什麼時候睡眠?中夜,就是現在晚上十點到兩點,這是佛規定的。所以,我們一天睡眠超過四個小時,就已經很慚愧了。

而精神體力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如果你沒有妄想,心地清淨,一天吃一餐就夠了,一天睡四個小時也夠了。心地清淨,身心健康,才是一個正常人。每一天吃三頓,睡眠八小時,不是一個正常健康的人。

所以,我們的毛病在於妄想、煩惱、雜念太多了,要把這些統統放下。內把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放下;外緣也要放下,外緣是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從前出家人什麼都沒有,只有三衣一缽,過最簡單的生活,有最健康的身體、最端莊的容貌。心清淨,相隨心轉,體質也隨心轉。所以,財色名食睡統統放下,一餐飲食就足夠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法語

一個人要會用錢,還要會用人,更要會用理;會「用」才是一個能幹的人。如果不會用人,必然不是一個好主管;不會用錢,事業一定難以開展;不會用理,必定是一個沒有人緣的人。所以不管走到那裡,都要會善「用」各種因緣條件與資源,才能有所成就。以下「四用之道」,提供參考:

第一、用兵擇其勇:一個將軍,要用很多的兵卒幫他打仗,而且要擇其勇敢、有膽識的人,才有勝算。同樣的,每一個公司行業,也要善用能擔當、具宏觀、有遠見的部屬,才能在競爭的社會裡一較長短。陸宣公云:「將立其事,先擇其人」;一個領導者,要有識人的能力,能夠選擇勇於創新、樂於開拓、具有智慧與分析、判斷能力的人才,對企業的營運才有助益。

第二、用人擇其才:韓愈的《馬說》寫到:「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寓意擇才任用的重要。不過,一個領導者,除了擇才外,還要能善用部屬的專才,這是選才、用才之道。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說過:「將我所有的工廠、資金全部奪去,只要保留我的團隊人員,四年後,我仍然是一個鋼鐵大王。」由此可知,擇才善用的重要。

第三、用理擇其道: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明白道理的人,比不上愛好道理的人;愛好道理的人,比不上樂於實行道理的人。我們在跟人講理時,理中必須要有「道」,理中沒有道,就是歪理、邪理、不合情理,如此就是無理、無道。「道」就是要合情、合理,要與人為善,要互相尊重,如此才能讓人接受。

第四、用錢擇其德:「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是智慧。」有錢要會使用,錢用得正當,就如把種子播灑在好的田地裡,一定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錢用得不得當,則如同將種子灑在柏油路上,種子必會枯死。所以布施錢財,應該選擇品德忠淳、有學習能力的對象,如此才能為社會培育人才。 

俗語說:「舉賢不避親」,只要是才,都要知人善用。除此之外,自己也要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才」,尤其先要具備各種的才能,如此才能為人所用。所以「四用之道」是:第一、用兵擇其勇,第二、用人擇其才,第三、用理擇其道,第四、用錢擇其德。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證嚴法師

學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堅持善行,斷除惡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淨,成就信實誠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時,曾於某年的「結夏安居」結束後帶著弟子們遊化各地;他們到達某個人潮聚集的村落,村民見到佛陀都很恭敬。

當佛陀帶著弟子們走出村外,正要朝向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時,這些敬重佛陀的民眾關心地告訴佛陀說:「那個拔陀越村去不得啊!因為村裡有一所修道院,院裡盤據著一條毒龍,一靠近就會有生命危險,千萬去不得啊!」佛陀微笑表示謝意,不過還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隨從弟子中有一位善來長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龍的神通本領。他自告奮勇要去修道院伏龍,佛陀默許。

於是,善來長老獨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內某個角落,靜靜地打坐。沒多久,毒龍果真出現了,牠口吐毒氣要傷害善來長老,而善來長老則聚精會神地加以對抗,僵持一段時間後,毒龍終於被降伏了。


佛陀及其他弟子隨後也來到修道院,佛陀慈悲地為毒龍開示佛法
要義及皈依意旨,然後帶領一行人回到村裡。

村人看到佛陀和一大群人安然無恙地回來,都很高興地歡呼,以為是佛陀的威德降伏了毒龍。佛陀告訴村人是善來比丘降伏的,大家聽了,都來到佛陀座前向佛陀敬禮,並向善來長老行禮,表達敬愛和感恩之意。

村民紛紛表示願供養佛陀和善來長老,佛陀默然,善來長老也沒回答,雖然如此,大家還是很用心地準備好要供養佛陀的齋食,另外也有許多村民請善來長老到他們家中受供,並且以「無色酒」來供養他。

善來長老喝了很多酒,當他離開村人家裡,搖搖晃晃地走到村口,突然醉倒在地。佛陀和比丘們受供後返回精舍途中,看到善來長老躺在地上,比丘們趕緊將他扶回精舍,然後把他扶到佛陀面前,讓他躺在地上,頭向著佛陀。

酒醉中的善來長老,翻來覆去,翻到後來變成腳朝向佛陀。當他醒來,發現自己的腳向著佛陀,感到很慚愧,馬上起身頂禮佛陀。

 

佛陀問比丘們:「以前的善來長老是不是很尊重佛?」大家回答「是!」佛陀又問:「現在他的腳朝向我,這樣是否有恭敬心呢?」大家回答:「已失去恭敬了。」佛陀再問:「他降伏毒龍時很勇猛,可是醉倒之後,有沒有辦法降伏一條蚯蚓呢?」弟子們回答:「不可能。」

因此,佛陀強調:「喝酒會讓修行者的智慧和毅力消失,失去自持的力量,也會破壞莊嚴端正的形象。所以,大家絕對不能喝酒,要潔身自愛。」從此,比丘僧團中就有了不能飲酒的戒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唯有精神清明、嚴持戒律,才不會失去杜絕惡行的智慧和毅力。像善來比丘很勇敢,能降服毒龍,但幾杯酒下肚後就變得糊里糊塗,酒戒豈可不慎?

精進奮勇地行持戒律、遵守規範,努力行善、斷惡,是人人的本分。如果能把持戒守規的本分做好,則一切的法都容易通達。大家要多用心啊!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