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

佛教有四種度化眾生的方法,稱為「四攝法」,也就是以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四攝法是增進人際關係的方法,是為人立身處事的準則,《華嚴經》云:「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菩薩隨化度生,須善解種種方便,故先以四攝法攝受眾生,比方說我佈施給你,讓你產生好感;我對你讚美,讓你歡喜和我相處;我給你種種利行,給你方便;我以同理心與你相處,得到你的信任,如此就容易讓你得度了。關於「四攝法」,說明如下:

第一、佈施,法施重於財施:佈施,不光是指錢財、物質、醫藥的財施,還有法施,也就是知識道理的教導、方法技術的傳授,或是講說佛法勉勵怯弱者,讓他們身心健全,能憑自己的能力自給自足、自立自強,甚至有能力幫助他人。財施,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因為物質錢財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是傳授技術、講述佛法的佈施,才是用之不盡的寶藏,才是根治貧困、救濟殘弱最徹底的方法,所以法施重於財施。

第二、愛語,法語重於軟語:「愛語」並不是說一些諂媚、奉承、虛偽、言不及義的語言,而是要講說佛法讓他人受用。例如,讓你了解慈悲、向你解說戒行、告訴你如何忍辱,使眾生心安而明義理,讓你生生世世受用不盡。《禮記》說:「安定辭,安民哉。」「安定辭」就是離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而說真實的語言、安慰曉喻的語言、歡喜慶祝的語言、善巧柔順的語言,使對方充滿信心與歡喜。藉由愛語與眾生結善緣,再進一步使其歡喜接受佛法,信受奉行,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第三、利行,法利重於俗利:世俗上的方便利行有限,佛法上的利益之行無限。例如幫忙照顧小孩、幫忙提重物、聽人訴苦、走路時禮讓行人、坐車時讓位給老幼婦孺、協助盲者過馬路等,這些都是有限的利他之行。佛法上的利行是捨棄自利,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冤親平等的大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歡喜信受佛法,如佛陀的「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都是難行能行的利他之行。

第四、同事,法同重於人同:我們常聽人說,我們是同鄉、同事、同學、同宗,這些的相同,只是「人同」,都是有限的;法同則是指見解上的相同,而且能隨緣隨眾,就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也就是說,對軍人講政治、對老師講教育、對商人講經濟、對學生講未來學。不但是對各種領域、各個階層的人,講說他們熟悉的話題、語言,還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能與對方感同身受,如此才能親近眾生同其苦樂,增加彼此的瞭解和信任。

「四攝法」不限於用在度化眾生之上;社會上,不論那個部門,那個階層的人,能懂得善用「四攝法」,必能於中得到良好的人際關係,並於其中獲得自他的利益。「四攝法」有下面四點:

第一、佈施,法施重於財施;

第二、愛語,法語重於軟語;

第三、利行,法利重於俗利;

第四、同事,法同重於人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獄(梵語naraka)十八泥犁纖中,列有十八個地獄,何等爲十八呢?就是光就居、居虛略、桑居都、樓、房卒、草烏卑次、都盧難旦、不盧半呼、烏竟都、泥盧都、烏略、烏滿、烏藉、烏呼、須健居、末都幹直呼、區通途、陳莫。這些都是梵音,全部是一些刀兵殺傷,大火大熱、大寒大凍、大坑大穀等的刑罰。第一層至第九層為上九層即東地獄;其餘屬下九層即西地獄。平常人們所說的十八層地獄,數目是對了,但從意義上卻不見得理解。《十八泥犁經》中講到這十八層的差別,最主要不在於空間的上下,而在於時間和刑罰上的不同,尤其在時間上。

第一層,拔舌地獄:

 


  

凡在世之人,挑撥離間,誹謗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辯,說謊騙人。死後被打入拔舌地獄,小鬼掰開來人的嘴,用鐵鉗夾住舌頭,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長,......後入剪刀地獄,鐵樹地獄。
  
第二層,剪刀地獄:


  
在陽間,若婦人的丈夫不幸提前死去,她便守了寡,你若唆使她再嫁,或是爲她牽線搭橋,那麽你死後就會被打入剪刀地獄,剪斷你的十個手指!更不用說她的丈夫還沒死,就向《水滸》中的王婆,潘金蓮本無意勾引西門慶,王婆卻唆使她討好西門大官人,並贈予她毒藥,毒害武大郎。且不說潘金蓮,西門慶下場如何,單講這王婆子,剪刀地獄夠她一戧!

 

 第三層,鐵樹地獄:

凡在世時離間骨肉,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死後入鐵樹地獄。樹上皆利刃,自來人後背皮下挑入,吊于鐵樹之上。待此過後,還要入拔舌地獄,蒸籠地獄。 

第四層,孽鏡地獄:

如果在陽世犯了罪,即便其不吐真情,或是走通門路,上下打點瞞天過海,就算其逃過了懲罰(不逃則好)還有犯罪在逃之犯人,逃亡一生也終有死那天吧?到地府報道,打入孽鏡地獄,照此鏡而顯現罪狀。然後分別打入不同地獄受罪。
  
第五層,蒸籠地獄:

有種人,平日裏家長里短,以訛傳訛,陷害,誹謗他人。就是人們常說的長舌婦。這種人死後,則被打入蒸籠地獄,投入蒸籠裏蒸。不但如此,蒸過以後,冷風吹過,重塑人身,帶入拔舌地獄。 

第六層,銅柱地獄:


惡意縱火或?毀滅罪證,報復,放火害命者,死後打入銅柱地獄。小鬼們扒光你的衣服,讓你裸體抱住一根直徑一米,高兩米的銅柱筒。在筒內燃燒炭火,並不停扇扇鼓風,很快銅柱筒通紅......嘛感覺?看過《封神榜》嗎?蘇妲己的炮烙?看到此你肯定激靈一下。
  
第七層,刀山地獄:

 

褻瀆神靈者,你不信沒關係,但你不能褻瀆他;殺牲者,別提殺人,就說你生前殺過牛呀,馬呀,貓,狗,因?它們也是生命,也許它們的前生也是人或許還是你的......?
司不同於陽間,那裏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牛,馬,貓,狗以及人,來者統稱?生靈。犯以上二罪之一者,死後被打入刀山地獄,脫光衣物,令其赤身裸體爬上刀山......視其罪過輕重,也許常駐刀山之上。

第八層,冰山地獄: 


凡謀害親夫,與人通姦,惡意墮胎的惡婦,死後打入冰山地獄。令其脫光衣服,裸體上冰山。冷~另外還有賭博成性,不孝敬父母,不仁不義之人,令其裸體上冰山。潘金蓮一定在!

第九層,油鍋地獄:  

 

賣淫嫖娼,盜賊搶劫,欺善淩弱,拐騙婦女兒童,誣告誹謗他人,謀占他人財?,妻室之人,死後打入油鍋地獄,剝光衣服投入熱油鍋內翻炸,啪,啪直響!依據情節輕重,判炸N......有時罪孽深重之人,剛從冰山地獄裏出來,又被小鬼押送到油鍋地獄裏暖和暖和...... 

此上九層,即東地獄,雖叫法與酆都略有不同,可見地獄何其多也,並非董某手誤。而《水陸全圖》中的下九層的西地獄,則更?殘酷......預知下九層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平常人們所說的十八層地獄,數目是對了,但從意義上卻不見得理解。《十八泥犁經》中講到這十八層的差別,最主要不在於空間的上下,而在於時間和刑法上的不同,尤其時間
上。
  若與陽世的時間比較,第一層地獄是以人間的三千七百五十年?一年,在這裏的?生必須在此生活一萬年,想要早死一天都不行,而這一萬歲就相當於陽間的一百三十五億年。而由於地獄的時間和壽命都是依次倍增的,所以,到了第十八層地獄,便以億億億年單位,如此長期的受刑時間,可說是名符其實的萬劫不復,痛苦和殘酷的景象,是世人所難以想像和理解的。
  
第十層,牛坑地獄:
  

這是一層畜生申冤的地獄。凡在世之人隨意諸殺牲畜,把你的快樂建立在它們的痛苦上。那好,死後打入牛坑地獄。投入坑中,數隻野牛襲來,牛角頂,牛蹄踩......(本人
?是最舒服的一層了。) 另據記載,與之相反的還有刀船地獄的,未在此十八層地獄之列,後面將補充。
  
第十一層,石壓地獄:


  
若在世之人嬰兒,無論是何原因,如嬰兒天生呆傻,殘疾;或是因重男輕女等原因,將嬰兒溺死,拋棄。這種人死後打入石壓地獄。一方形大石池(槽),上用繩索吊一與之大小相同的巨石,將人放入池中,用斧砍斷繩索......
  
第十二層,舂臼地獄:

此獄頗希奇,就是人在世時,如果你浪費糧食,糟踏五穀,比如說吃剩的酒席隨意倒掉,或是不喜歡吃的東西吃兩口就扔掉。死後將打入舂臼地獄,放入臼內舂殺。希奇的是如果你吃飯的時候說話,特別是髒話,穢語,死後同樣打入舂臼地獄受罪。所以提醒大家,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說話。 

第十三層,血池地獄:

凡不尊敬他人,不孝敬父母,不正直,歪門邪道之人,死後將打入血池地獄。投入血池中受苦。我也不大明白,這裏說凡難吐血,流血而死(見紅而死)之人,死後也投入血池中受苦?
  
第十四層,枉死地獄:

要知道,作人身來到這個世界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閻王爺給你的機會。如果你不珍惜,去自殺,如割脈死,服毒死,上吊死等人,激怒閻王爺,死後打入枉死牢獄。就再也別想自殺了。我勸戒在世的人,遇到多大的困難,也要頑強的活下去,自殺是懦弱的表現。特別是那些殉情的傻小子們。
  
第十五層,磔刑地獄:

現在不多見了,不過此罪過很大。即挖墳掘墓之人,死後將打入磔刑地獄,處磔刑。 

第十六層,火山地獄:

這一層比較廣泛,損公肥私,行賄受賄,偷雞摸狗,搶劫錢財,放火之人,死後將打入火山地獄。被趕入火山之中活燒而不死。另外還有犯戒的和尚,道士。也被趕入火山之中。(這層應該人滿為患了。)

  
第十七層,石磨地獄:

糟踏五穀,賊人小偷,貪官污吏,欺壓百姓之人死後將打入石磨地獄。磨成肉醬。後重塑人身再磨!另外還有吃葷的和尚,道士皆如此。 


第十八層,刀鋸地獄:

偷工減料,欺上瞞下,拐誘婦女兒童,買賣不公之人,死後將打入刀鋸地獄。把來人衣服脫光,呈字形捆綁於四根木樁之上,由襠部開始至頭部,用鋸鋸斃。
  
更恐懼的被關押的時間:
十八地獄是以受罪時間的長短,與罪行等級輕重而排列,若隨最短時間的光就居地獄之壽命而言,其一日等於人間三千七百五十歲,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年,經一萬歲,也就是人間一百三十五億年,才命終出獄,逐次往後推,每一地獄各各比前一地獄,增苦二十倍,增壽一倍,到了十八地獄時,簡直苦得無法形容,並也無法計算出獄的日期了。


十殿閰羅:

一殿閻羅:秦


專司人間壽夭生死冊籍。統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礁石外。正西黃泉黑路。


二殿閻羅:楚江王

三殿閰羅:宋帝王


四殿閰羅:五官王


司掌大海之底。正東沃燋石下合大地獄。此重亦廣五百由旬,亦另有十六小地獄,

沰池小地獄 蝥鍊竹籤小地獄  沸湯澆手小地獄 掌畔流液小地獄 
斷筋剔骨小地獄 堰肩刷皮小地獄 鎖膚小地獄 蹲峰小地獄
鐵衣小地獄 木石土瓦壓小地獄 劍眼小地獄 飛灰塞口小地獄
灌藥小地獄 油荳滑跌小地獄 刺嘴小地獄 碎石埋身小地獄

五殿閰羅:閻羅王


六殿閰羅:汴城王


司掌大海之底。正北沃燋石下。大叫喚大地獄。廣大五百由旬。四圍另設十六小地獄。

常跪鐵砂小地獄 屎泥浸身小地獄 磨摧流血小地獄 鉗嘴含鍼小地獄
割腎鼠咬小地獄 棘網蝗鑽小地獄 碓搗肉漿小地獄 裂皮暨擂小地獄
銜火閉喉小地獄 桑火陫烘小地獄 糞汙小地獄 牛雕馬躁小地獄
緋竅小地獄 錣頭脫殼小地獄 腰斬小地獄 剝皮揎草小地獄

七殿閰羅:泰山王


司掌大海之底。西北沃燋石下,熱惱大地獄。週圍廣五百由旬,並另設十六小地獄。

搥恤自吞小地獄 冽胸小地獄 笛腿火逼坑小地獄 枒權抗髮小地獄
犬咬脛骨小地獄 燠痛哭狗墩小地獄 則頂開額小地獄 頂石蹲身小地獄
端鴇上下啄咬小地獄 務皮豬拖小地獄 弔甲足小地獄 拔舌穿腮小地獄
抽腸小地獄 騾踏貓嚼小地獄 烙手指小地獄 油釜滾烹小地獄

八殿閰羅:都市王


司掌大海之底正西沃燋石下,大熱惱大地獄,此獄縱廣五百由旬。另設十六小地獄。

車崩小地獄 悶鍋小地獄 碎剮小地獄 浶孔小地獄
翦硃小地獄 常圊小地獄 斷肢小地獄 煎臟小地獄
炙髓小地獄 爬腸小地獄 焚膲小地獄 開瞠小地獄
剮胸小地獄 破頂撬齒小地獄 瓟割小地獄 鋼叉小地獄

九殿閰羅:平等王

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沃燋石下,阿鼻大地獄。圜疊繞廣八百由旬。密設鐵網之內。另設十六小地獄。

敲骨灼身小地獄 抽筋擂骨小地獄 鴉食心肝小地獄 狗食腸肺小地獄
身濺熱油小地獄 腦箍拔舌拔齒小地獄 取腦蝟填小地獄 蒸頭刮腦小地獄
羊搐成鹽小地獄 木夾頂鎈小地獄 磨心小地獄 沸湯淋身小地獄
黃蜂小地獄 蝎鉤小地獄 蟻蛀熬眈小地獄 紫赤毒蛇鑽孔小地獄

十殿閰羅:轉輪王

殿居幽冥沃燋石外,正東直對世界五濁之處。設有金銀玉石木板奈何等橋六座。專司各殿解到鬼魂。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本願經》中,佛菩薩所說的法,都是甚深微妙、難信難解之法。以我們這樣小心、鈍根、少信的眾生,小心眼裡是沒有辦法攝受、包容經裡的大法。所以,我只能把我這小心眼,跟此經相應的地方,舉出幾個學習的重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此經是針對你、我而說

  忉利天的法會,本是佛陀為母摩耶夫人說法的法會,但是當地藏菩薩摩訶薩出現時,法會的性質就改了——變成針對末世(此時)南閻浮提(此土)眾生應受化業而說的法會。也就是說,這個法會是針對你、我而說。因此,這部經對我們而言,特別重要。

  佛陀、地藏菩薩、諸菩薩以及鬼神領袖們,給此時此土我們這一類的眾生,取了一個名字,就是剛強難化習惡罪苦眾生。因為他們見到我們:(一)舉止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二)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三)雖蒙地藏菩薩頭頭救拔,仍旋出旋入

  從這三個理由來看,我們都具足了剛強難化習惡罪苦眾生的資格;因此,我們正是這部經主要開解、救拔的對象,並且是地藏菩薩優先救拔的對象。

二、 從知苦樂法入門

  此經開宗明義說:因為此時此土眾生,是如是剛強難化,不能知苦樂法,所以跟三寶結不上緣。

  因此,我們跟三寶結緣的次第:必須從苦樂法開始結緣——歸依佛之知見,依佛之知見來知苦樂法,就初結佛緣;若能從苦樂法善惡法,就深結佛緣;若能從善惡法真假正邪法,就更結佛緣。

  只是我們這些剛強難化習惡罪苦眾生,居然沒有辦法和佛所說的苦樂法相應;因此不能分辨什麼是真苦?什麼是真樂?也不能分辨什麼是真善?什麼是真惡?更不要提分辨真假正邪!所以歸依不上三寶,永遠活在邪迷、顛倒、昏暗、無明、愚蠢中,智慧不能開啟。這是《地藏本願經》對我們很重要的提醒。

三、從知苦樂法苦集滅道四諦法門

  由知苦樂法開始知道:怎麼自己過去這麼苦?現在這麼苦?將來還會更苦?怎麼一切眾生都這麼苦?如是知苦,就接上了四諦法門中的苦諦

  如果能進一步問:我及一切眾生到底怎麼召集來這些苦?怎麼去造作成就這些苦?又如何在受這些苦?如何和這些苦反應?如是去找出苦因,就是分辨善惡法,對苦有正確的重新認識,即由苦諦進入集諦

  若能知苦、斷集,則永滅一切苦因苦果,就是滅諦

  如果能再進一步問:我及一切眾生,有什麼辦法可以出離一切苦?並且永遠不再召集這樣的苦?真正有這麼美好的事嗎?應該行什麼道才能到達那個美好的境界?原來有十善業道三乘道!怎麼才能正確行上此道?如是發願、修道,就進入道諦,走上離苦得樂之道。

  《地藏本願經》很方便地帶我們從知苦樂法入門,認識四諦法門,並幫我們用這個認識,很快能歸依上地藏菩薩摩訶薩,歸依上三寶。

四、地藏菩薩摩訶薩是願力法的總代表

  因為我們是剛強難化惡習的罪苦眾生,對苦樂法都不能善知、善識,根本入不了四諦法門,只有長期活在業力法的掌控底下。

  此經即明白開示地藏菩薩的四個前世,讓我們認識到:連地藏菩薩都必須以願力法,作為唯一對治業力法的辦法。只要我們願意,我們的未來就可以在願力法的牽引、開導下,擺脫業力的控制,出離業力的軌道,得真自由、真解脫。

  《地藏本願經》在告訴我們:一切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願力的總代表就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地藏菩薩摩訶薩也代表一切六道眾生本願都要追求常、樂、我、淨、都要趨吉避凶、離苦得樂,因此一切眾生都當歸依地藏菩薩的大願。

五、認識無形界

  此經還告訴我們:無形界的力量,遠遠大過有形界的力量;有形界眾生的命運,完全被無形界所掌控。無形界是什麼呢?

  凡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看不見、聽不到、聞不到、嚐不到、觸不到、想不到的存在,就是無形界

因此,對我們這種小心、鈍根、少信的眾生而言,無形界包括了一切的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鬼神仙魔、下三趣眾生、我們沒去過的地方、沒經歷過的事;還包括人道眾生;甚至包括我們自己。

  為什麼連人道眾生自己都在無形界呢?

  就看看我們這個無形無相、無嗅無味、不可捉摸的,不是在無形界嗎?乃至我們難以見到的心中三毒,不也在無形 界嗎?再看看我們的過去、未來,不都在無形界嗎?還有那些芸芸眾生,乃至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我們見得到他們的過去、未來嗎?認識他們的嗎?不全都在無形界嗎?

  無形界浩瀚廣大,具有極大的威力,是一切動力的來源,完全掌控了我們這些有形界的眾生,只是我們不知、不見、不覺罷了。

  《地藏本願經》就是要我們深刻去體會、相應:無形界是有力的!而我們自認為有力的有形界,其實是無力的!

六、十善十惡是從有形界通往無形界的銜接點

  我們可以感受到苦樂法主要在有形界;但是我們過去所受的苦,一旦被我們覆藏掉後,就被推入了無形界,譬如生了孩子忘了疼。善惡法則主要在無形界,特別是我們的心中三毒和所造作的意業,都在無形界。而一切眾生造作十惡,就受八苦;遠離十惡,即行十善,就能離苦得樂。所以,要從有形界通往無形界,就是從所受的樂果苦果,去思惟觀察十善十惡,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管道。

  在這個管道上,《地藏本願經》提供了諸多方便法門,讓我們從有形界進入無形界。

  例如,因為我們心量狹劣,無有智慧,經常於相住相,只關注有形界的人事物,所以地藏菩薩就隨順我們,利用造像、供養佛菩薩聖像、供養浮圖廟塔、做一切佛事、稱念佛號等辦法,做為方便法門,幫助我們憶想遙擬佛菩薩的種種功德、善業、福報,誠實勇敢慚愧發露所造十惡,帶我們出離當下怯弱、恐怖、逼迫、衰惱的境界,如是就擴大提昇我們的心量,把我們從有形界接引到無形界。

  這部經的重要性,就在幫我們打開無形界這扇門。否則,我們跟無形界是不通的。

  嚴格地說,不能講我們跟無形界不通,因為我們和無形界的下層非常地。例如,我們的心態和餓鬼、畜生、地獄是很容易通的,只是我們不能自知、自見、自覺是怎麼通的,通常要等我們嚐到了刀山油鍋的滋味,才知道已經跌進了地獄。

  我們經常來到無形界的下層,卻不知道通過了什麼路程,這是非常危險的事。《地藏本願經》就是著重在警告我們,那些我們極需要認識,但又還沒有認識到的無形界的存在。

七、生時死時的勸告

  因為我們見不到自己經常在通往無形界,特別是在生時、死時,所以此經中,地藏菩薩和那些鬼王們,明白地給了我們一些很現實的勸告:

  他們勸告我們不要放逸其心,不要大事舉哀或慶祝,不要祭拜鬼神,也不要得罪鬼神;唯一能作的事,就是捨一切寶愛之物和錢財,全部拿來稱念供養地藏菩薩和一切諸佛菩薩,大作佛事。這是在生死之際,和無形界最良性的溝通辦法。

八、大人佈施眾生,小人供養三寶的原則

  對國王、大臣、宰官、長者等世間領袖,以及世間豪貴者而言,經中說:若能下心佈施眾生,其佈施功德多於對三寶的供養。

  對於小百姓而言,他們沒有錢財勢力,所以他們對三寶的供養功德大過於佈施功德。

九、地藏菩薩摩訶薩是不可思議之力的總代表

  忉利法會上,地藏菩薩摩訶薩不止受到世尊的殷勤付囑,還受到十方諸佛和諸天菩薩共同託付委命,來救拔我們末世剛強難化習惡罪苦眾生。地藏菩薩摩訶薩也一再重發誓願來回應他們,要他們不要憂慮。

  在這裡,我們一定要清楚認識到地藏菩薩的功德。為什麼他會單獨受到十方諸佛和諸天菩薩的共同託付委命?

  首先,他的深誓大願不可思議;其次,他有不可思議神力、不可思議智慧力、不可思議慈悲力、不可思議辯才力、不可思議方便力。地藏菩薩就是以此無量功德,作為末世南閻浮提我們這些剛強難化習惡罪苦眾生的唯一救拔者。這是每一個讀《地藏本願經》的人,一定要牢記在心的。

十、《地藏本願經》是此時此土一切眾生和地藏菩薩摩訶薩正結佛緣,最重要的第一本經典

  因為其他諸佛菩薩的法門都有門檻要跨,多數必須是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才有資格修學,我們現在連十惡業道和八苦都不能自救自拔自解自出,種種殊妙法門都歸依不上,只有地藏菩薩不設門檻,故是專門救拔、專門對治我們這些福薄善淺、剛強難化、習惡罪苦眾生的。一旦跟地藏菩薩結上緣,就得他神力加持並得受持種種殊勝方便地藏法門,通過這些法門,很容易就跟一切諸佛菩薩,和一切種種勝妙法門接上緣。因此,我們要好好學習《地藏本願經》。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人總以為我誦經誦這麼多年了,為什麼仍有諸多障礙。許許多多的法疑才是最大的障礙,眾生本性多疑(此為業力之故)較不俱足分辨的覺性,無法察覺實相上的現象。

例一:誦經的心:你是否本著感恩心、懺悔心恭誦或為只是一味的急躁想解決問題;誦經的時候用趕速度的方式來修功德,這是常態性的障礙。

例二:如為不知自己業障深重以為誦一些經文就能夠化解一切障礙而不知有因才會有果,此種急功好利之心很難修到俱足性之功德。

例三:萬般的執著都瞧不見此為(業力的折磨),修一點功德就斤斤計較更是(業力的折磨)。
例四:要明白光念經文是沒有用的:

一、法師誦經之時必須心懷母德以利眾生。

二、天人誦經之時必須心繫眾生。

三、佛菩薩恭誦經文之時須緬懷天地恩澤下化眾生。

四、眾生恭誦經文不可埋怨,不可計較,不可急功好利。

需了解娑婆之苦,業海之迷很難解,冤親債主尋仇而至,絕對有原因,累劫的仇恨 裹著你的色身如要取得化解絕對急躁不得。讀誦經典乃多數修行人之行法,在持誦過程,若能注意其心態、行儀和身體現象,必能使誦經功德更趨圓滿。《地藏經》乃孝親、超渡、消業和解冤釋結最常恭誦之經典,故在此引以為例。
1.
以感恩的心持誦,感恩諸佛菩薩及護法菩薩護持,以懺悔心持誦,向冤親債主求懺悔。只要發出懺悔心,當下就能消除業障,此為最重要的心法。
2.
持誦經文時無需大聲朗誦,但必須誦出音波,功德力才俱足。
3.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不宜躺著,重病者除外)。隨情況地點不同而變化,盡量在家持誦(車內也可以),重症患者或老人家盡量建議坐著持誦。(儘量不要在室外持誦)
4.
關於誦經立香案:

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

若無佛堂者,則必定要合掌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誦經過程中若是中斷一小時以上需重新恭請)
5.
身體不適者可于誦經時,置一杯五○○cc的溫水請菩薩加持後飲用,應距離經書一尺內的左前方或右前方,不要置於中間位置。
6.
持誦的過程可能會有一些現象,例如:頭暈目眩、流眼淚、字體模糊、身體酸軟不適、心生疑惑等,尤以剛開始持誦的第一個月內最為嚴重。重業報者則須二個月(持誦七二部以上者),為業氣所致,妄念情況會特別嚴重,二個月之後會漸漸恢復健康。遇此情況者,種種現象乃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作祟所致,應以最懺悔的心,祈求冤親債主原諒,更要以最勇敢負責的心來圓滿現前之因緣果報。
7.
廿四小時皆可持誦,但每部持誦過程以九十分鐘為最適當,速度宜不急不徐,切莫過快,否則誦經之功德力將會減失。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執心修法,非正法;誦經重點貴于以虔誠恭敬之心相應之。
8.
有打嗝現象者:排穢氣。誦經有功德力,且護法菩薩會助其排出穢氣。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地藏經的功能分為二種:
1.地藏經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讓自己改變命運以起死回生的方法,並能夠超拔過去世的冤親債主令其究竟解脫的因果經。人的生滅自無始劫以來皆輪迴不已,福報的聚集和修行功德力的累積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所以讀經能使我們明白關於業障的問題如何處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廣利有情眾生。
2.地藏經融合了地藏王菩薩的大悲願和諸佛菩薩的見證,最可貴的是,整部經典皆以白話文來敘述佛陀深入淺出的慈心開示。對於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證因緣果報的不可思議;而初發心者,也可以相應契入地藏王菩薩的教化悲願。在所有經典之中,佛理淺顯易懂,又不需假他人來傳授的,唯有此部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

二、持誦經文注意事項:
1.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
2.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持皆可。
3.24小時皆可持誦,但每部持誦過程以90分鐘最為適當,速度宜不徐不急,切莫過快,否則誦

經之功德力將會減失。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執心修法,非正法;誦經重點貴以虔誠恭敬

之心相應之。
4.關於誦經立香案:

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

若無佛堂者,則必定要合掌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
5.持誦的過程可能會有一些現象,例如頭暈目眩、流眼淚、字體模糊、身體酸軟不適、心生疑惑等,尤以剛開始持誦的第一個月內最為嚴重。遇此情況者,種種現象乃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作祟所致,應以最懺悔的心祈求冤親債主原諒,更要以最勇敢負責的心來圓滿現前之因緣果報。
三、人的修行以消除業障、償還因果債為始,之後方能無礙的盡心盡力修法。冤親債主糾纏是陰陽皆苦的果報;運勢不好、事業不順、夫妻不和、子女乖違、甚至修行多障礙,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皆為冤親債主,無法超拔至究竟解脫,而欲索債所引起。「萬法皆因緣所生」、「如是因、如是果」。若無法超度冤親債主,菩提道上必是難上加難。所以每個人應以持誦200部以上地藏經的功德力,迴向因果,直到業障消除為止,超拔個人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得令往生淨土、究竟解脫。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資源出處: 節錄自 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 淨空法師主講

(一)大圓滿

佛家的教學目的、方針我們知道了。再要說明的就是佛一生中所說的法。佛說什麼法?就是給我們講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後來學生把它紀錄下來,就是現在的經典;經典就是佛教的教科書。大乘佛法啟蒙的經典就是地藏經——初學入門一年級的教科書。這層真實義在地藏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它不是用言語說的,它用放光來表示。世尊在這個法會上,一開始就大放光明——放無量的光明。經文上記載有: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一直到大讚歎光明雲。這十句是表法的,不是只有十種,而是代表無量無邊。因為中國人一般認為從一到十,十是一個圓滿的數位,這和無量壽經裏講「無量」的意思,完全相同;無量壽經上講的「無量」,就是地藏經上講的「圓滿」。圓滿講了十個,那麼無量呢?只講一個「壽」。諸位要曉得,不單單是無量壽啊,是一切都無量!一切無量中壽命是第一!諸位試想:你有無量的田園、無量的金銀財寶,如果沒有壽命,誰去享受呢?所以淨宗用一個字————來代表一切無量,而地藏經裏就用十種光明雲來代表。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無盡的宇宙人生都給我們說明瞭。

佛到底依據什麼給我們講經說法?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一就是「大圓滿光明雲」。密宗講的「大圓滿」就是顯宗講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就是大圓滿。真心、第一義諦,都是顯示大圓滿的意思;下面接著舉出九種都是說明「大圓滿」。給你講「慈悲」,慈悲是圓滿的。給你講「智慧」,智慧是圓滿的。樣樣圓滿、事事圓滿,沒有一件事情不圓滿,這才叫大圓滿。大圓滿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是從這個地方給我們說出無量無邊的經典,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說的一切全是我們自己本來具足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因此,世尊四十九年所說,沒有說到別人,全說我們自己。所以這個教育跟一般教育的確不一樣,是與我們自己切身相關的。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說什麼法呢?一言以蔽之,就是為我們說大圓滿法。

世間人每天辛苦、努力的工作,為的是什麼?什麼力量在推動,使他們勤苦工作,早出晚歸?我想大家都能夠答出,是「名、利」。「利」比「名」還重,假如今天一點好處都沒有,一分錢都得不到,他肯不肯去做工呢?自然就懈怠了,提不起勁,不肯工作了。所以,社會運作的動力根源就是「利」,其次就是「名」。佛菩薩既不愛名,也不要利,他在十法界比我們還要辛苦,比我們還努力,在那裏認真教學,這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呢?這個力量就是第二句講的,「大慈悲光明雲」。諸位想一想,做母親的對於她的孩子——特別是嬰兒——照顧得無微不至,她為的是什麼呢?她是為名?還是為利?她什麼都不是,那是出自於內心的愛護,這個愛心就叫「慈悲心」。佛對於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這種慈愛是平等的、是沒有什麼條件的,這是一個無比強大的力量永恒的在推動著諸佛菩薩,無有止境的在十方世界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在「大圓滿光明雲」之後就說出「大慈悲光明雲」。我們學佛的人,自己修行,也勸導別人修行,這就是弘法利生。將佛法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這是什麼力量?也是慈悲的動力,這才是真正的佛法。假如是為「名」去講經,打自己的知名度;或為「利」——講一部經要收多少錢,那就大錯特錯,完全不是佛法,根本與佛法的精神完全相違背。佛法自行、化他沒有任何條件;佛法流通,亦復如是。再看現代印的經書,往往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是生意買賣,不是利生流通。人家送我佛書,我看看版權頁,如果有這八個字,我就不看了。問我為什麼不看?真善知識,為利益眾生,必定不要版權,歡迎翻印;心量大,報恩慈濟心切,心行相應的,其言語文字才可做後學參考。心量窄小的,名利沒放下的人,怎麼能寫出好東西!怎麼能說出大圓滿!那何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不能夠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迷、是錯誤的。所以佛門裏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教化眾生的兩大原則。後來佛家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與正說恰好相反。原因在那裏?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那慈悲就是禍害,方便就下流了。因此接著就講「智慧大圓滿」,大圓滿的智慧流出大圓滿的慈悲。智慧就是方便法,用種種不同的方法手段,加上大慈大悲的力量在推動,這樣才能夠幫助無盡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第四句講「大般若光明雲」——圓滿的般若。「般若」跟「智慧」的差別在那裏?大般若經上講得很明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般若」;「無所不知」是「智慧」。換句話說,一個是「體」,一個是「用」。或者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這兩個名詞,我們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一些。能夠說明宇宙現象的這種智慧,叫做「智慧」;能夠斷煩惱、破無明的智慧,叫做「般若」。般若智慧能斷無明煩惱,稱為「根本智」。能夠解釋宇宙萬有現象,稱為「後得智」。諸位要知道:「後得智」是從「根本智」裏生起來的。如果自己對於整個宇宙的大圓滿,你不能徹底證得,怎麼能說得出來呢。修行人證得的是般若波羅蜜。像中國的禪宗不是單講六度裏的第五度——禪定波羅蜜,而是講「般若波羅蜜」。你看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中就叫大家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可見禪宗修的是般若,不只是禪定。

般若、智慧;一個是講智慧之體,一個是講智慧之作用。一個是「無知」,一個是「無所不知」。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無知的般若才能夠斷煩惱、破無明。無明、煩惱破盡了,就證得自性的大圓滿,恢復自性本有的能力,它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智慧、般若的光明雲,它含有這麼深的意義。這兩種智慧(智慧跟般若),都是前面教學目的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

智慧是從那裏來的呢?是我們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現在沒有了,到那裏去了呢?佛跟我們說是我們自己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只要覺悟,智慧就恢復了。那麼要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破迷,恢復我們本性本具的圓滿智慧?佛教給我們一個方法——禪定,在地藏經上稱為「大三昧光明雲」。「三昧」是梵語,翻作「正受」,就是禪定的意思。

佛法講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就是把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行為,實在太多了,那能說得盡呢!所以佛法,把無量的行為歸納為三大類:一、是身體所造作的身業行為。二、是言語所造作的口業行為。三、是起心動念,意業行為。行為無論有多少,總不出這三個範圍,所以叫「三業行為」。思想錯誤了、見解錯誤了、說話錯了、動作做錯了,這叫錯誤的行為;把一切錯誤修正過來,才是修行。三業行為的修正,是要以心為主,禪宗講:「修行要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呢?「心」是根本,起心動念是根本。心正,我們的言行一定正;心不正,就是想學也學不像,很容易被人看破,所以要從心地修起。三昧就是「心定」。佛法講行門是無量無邊,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這許多方法、門道都是修定。千萬不要以為只有禪宗才修定,其實那個宗派不修定?只是不叫禪定就是了。淨土宗「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教下修「止觀」,止觀就是禪;密宗裏面「三密相應」,相應就是禪。由此可知,佛教宗派、法門裏用的名稱雖然不一樣,實際上所說的是同一件事。所以說「法門平等、殊途同歸、並無高下」,那一種方法我用得很習慣、用得很自在、很順利,我就用那個方法。佛法修學最要緊的,就是「一門深入」,不要搞很多法門,法門多就會產生迷惑,反而不容易成就,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觀念。「三昧」是佛家修學的樞紐。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般若智慧是從禪定中生出來的,這是自性本定,稱為「大三昧光明雲」。

十種光明雲,前面一半是講原理,後面一半是講原則。原理就是佛說法根據的原理,我們說出來了,後面講原則。第一、是「大吉祥光明雲」。吉祥是什麼意思?凡是我們本分應該得到的,我獲得了,這是「吉祥」;我不該得的,我得到了,那就不吉祥了。這是吉祥的一般定義。它在此地含意是非常之深。盡虛空遍法界,無論是理論,無論是現象,都是我們應該知道的;一切萬事萬物的受用,也是我們應該要得到的,這稱為「大吉祥」。例如:念佛一心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是你應該享受的。你要是生到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也是你應當享受的。這是吉祥的本意。在這個地方佛應機說法,這就是最吉祥。佛說法,第一絕對不違背真理,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決定不能違背。第二還要適合眾生的程度。假如不合程度,程度淺的,講得太深,他聽不懂,這是枉然,這就不吉祥了。如果程度深的,講得太淺,他聽起來沒味道,也不吉祥了。所以「契機契理」的說法,是最吉祥的。佛沒有白說,我們沒有白聽,真正得到真實利益,這是最吉祥,這是大吉祥,是圓滿的吉祥。

其次講到「福德」,大吉祥是要契機契理,要適合眾生的根機。我們現前大眾,念念不忘的,心心追求的,大概就是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這些都是我們眼前希望得到的,這是福德。如果佛不把這些東西給我們,而要我們學佛,我們就會掉頭而去。為什麼呢?眼前想的都得不到,說來生來世得大福報,這太渺茫了!什麼時候能享受到啊!所以眼前的福利,必定要能得到,我們自會相信將來有更大的福報,這才講得通啊!好像開花、結果一樣,現在花開得美好,我們才會相信將來果實一定結得好;若是現在花都不開,說將來會結好果實,我們當然不能相信啊。所以吉祥之後,一定是大福德。大福德怎樣才能夠得到?「福德」是果報,果之前一定要修因;修什麼因,得什麼果報。

佛教講「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樣,功德才是真實的。你看諸佛成佛之後,他還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去修福。為什麼?因為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一個人會說法,大家看他沒有福,就不會相信他;他要是說這大福德是我修行得來的,別人見到很羡慕,自然就跟他學了。所以有智慧還要有福德才能度眾生。所謂「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定、慧三學是屬於功德。這是佛法真正要教給我們的——修福、修慧,福慧雙修。

修行一定要有方法,方法裏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標準——我們要依靠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大歸依」。大歸依不是平常講的歸依佛、法、僧三寶;大歸依是歸依大圓滿的自性,是圓滿的自性三寶。最後是「讚歎」,讚歎實在講就是教化眾生。讚歎自性圓滿的功德,讚歎自性無量的功德。佛教教我們什麼?就是教我們要證得圓滿的自性。禪宗常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大圓滿的自性。佛法所教,佛法所學,皆以此為目標,以此為方向。

以上所說的,是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開端世尊放光,光中包含無量無邊的意趣,這裏略說十種(十是代表圓滿的意思)。這一段經文,一般很容易含糊籠統念過,不曉得這裏面的密意。不僅是地藏經依此而說,佛所說無量無盡的經論,沒有一部不是從「大圓滿」流露而宣說出來。所以前五句是大圓滿的自性,後五句是自性的起用,也就是大圓滿的作用。這是佛陀教學的依據。像這樣的經文,在大乘經典裏,佛時常說,有時候用言語說;有時候用放光來表示。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知道這些,讀經就會很有味道了。

(二)大乘圓滿法

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是以四大菩薩作代表: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第三位是五臺山的「文殊菩薩」,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賢菩薩」。用四大菩薩來代表整個的佛法。

「地」是大地,大地生長五穀、雜糧養活我們,我們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地下的資源寶藏,使我們的生活得到滿足。所以佛就用「大地」比喻我們的「心地」。我們的心地,是真正的大圓滿,本來具足無量的慈悲、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般若,乃至無量的吉祥、無量的福德。因此,佛所說一切經論,沒有一樣不是無量的。不但一切經皆是大圓滿,甚至於每一部經,字字都是大圓滿。諸位什麼時候能看出這個,那才知道其味無窮啊!「地藏經」主要是給我們講,入佛門最初的修學方法,就是「孝親尊師」。佛陀教育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不孝父母怎麼會尊重師長?不尊重師長,不肯聽老師的話,老師再有學問,再有能力,也沒有辦法傳授給他。所以「尊師重道」,才能成就學業。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孝道」就是「大圓滿」的大根大本,一切圓滿從這裏開始。再將「大圓滿」擴展提升——我們孝親尊師,將孝敬發揚光大,孝敬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平等,孝敬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就是「觀音」法門了。所以觀音是地藏的發揚光大,沒有地藏那來的觀音!好像蓋樓房一樣,沒有第一層樓那有第二層;觀音是地藏的發揚光大,稱為大慈大悲。「孝、慈」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依止在理智的基礎上,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得到正面的好處。所以第三位菩薩,就是「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踐」——將孝、敬、慈悲、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能夠從心所欲都不違背這個原則,就是普賢菩薩。誰是普賢?人人都是普賢,普賢法門是圓滿的法門。所以華嚴經說: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為什麼呢?普賢是心心大圓滿、願願大圓滿、行行大圓滿。如果這當中沒有真實的智慧,普賢菩薩的大願就不能圓滿。四大菩薩表現此義,代表大乘圓滿的佛法。所以要從地藏學孝敬,進而學習觀音的大慈、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願大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十一條、地獄之中,其最大者有多少所?

答:一十八所。

註:神通品云:「……,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業緣品則云:「……。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

 第五十二條、經裡說,世尊自何處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

答:頂門上。

註:見聞利益品第十二云:「爾時世尊,從頂門上,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

第五十三條、世尊所放的大毫相光,經中舉有幾種?請寫出。

答:三十二種。(一)白毫相光。(二)大白毫相光。(三)瑞毫相光。(四)大瑞毫相光。(五)玉毫相光。(六)大玉毫相光。(七)紫毫相光。(八)大紫毫相光。(九)青毫相光。(十)大青毫相光。(一一)碧毫相光。(一二)大碧毫相光。(一三)紅毫相光。(一四)大紅毫相光。(一五)綠毫相光。(一六)大綠毫相光。(一七)金毫相光。(一八)大金毫相光。(一九)慶雲毫相光。(二 )大慶雲毫相光。(二一)千輪毫光。(二二)大千輪毫光。(二三)寶輪毫光。(二四)大寶輪毫光。(二五)日輪毫光。(二六)大日輪毫光。(二七)月輪毫光。   (二八)大月輪毫光。(二九)宮殿毫光。(三)大宮殿毫光。(三一)海雲毫光。(三二)大海雲毫光。

註:閱「見聞利益品。」

第五十四條、堅牢地神云,若眾生能於所住之處,造像供養,瞻禮讚歎,是人居處得幾種利益?請列出。

答:十種利益。(一)土地豐壤。(二)家宅永安。(三)先亡生天。(四)現存益壽。(五)所求遂意。(六)無水火災。(七)虛耗辟除。(八)杜絕惡夢。(九)出入神護。(十)多遇聖因。

註:地神護法品云:「世尊!我(堅牢地神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歎,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

第五十五條、佛云,若現在及未來的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菩薩及聞本願經,乃至請誦,香華、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瞻禮,能得幾種利益?並請列出。

答:二十八種利益。(一)天龍護念。(二)善果日增。(三)集聖上因。(四)菩提不退。     (五)衣食豐足。(六)疾疫不臨。(七)離水火災。(八)無盜賊厄。(九)人見欽敬。(十)神鬼助持。(一一)女轉男身。(一二)為王臣女。(一三)端正相好。(一四)多生天上。(一五)或為帝王。(一六)宿智命通。(一七)有求皆從。(一八)眷屬歡樂。(一九)諸橫消滅。 (二)業道永除。(二一)去處盡通。(二二)夜夢安樂。(二三)先亡離苦。(二四)宿福受生。(二五)諸聖讚歎。(二六)聰明利根。(二七)饒慈愍心。(二八)畢竟成佛。

註:囑累人天品云:「……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第五十六條、佛云,若現在和未來的天龍鬼神,聞地藏菩薩的洪名,禮拜地藏菩薩的形像,或聞地藏菩薩本願事行,而讚歎瞻禮的,能得幾種的利益?並請寫出。

答:七種利益。二、(一)速超聖地。(二)惡業消滅。(三)諸佛護臨。(四)菩提不退。(五)增長本力。(六)宿命皆通。(七)畢竟成佛。

註:囑累人天品云:「……若現在未來,天龍鬼神,聞地藏名,禮地藏形,或聞地藏本願事行,讚歎瞻禮,得七種利益。一者,速超聖因;二者,惡業消滅;三者,諸佛護臨;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長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畢竟成佛。……

第五十七條、經云、鐵圍山在何處?

答:閻浮提東方。

註:地獄名號品地藏菩薩回答普賢菩薩的問題說:「仁者!閻浮提東方有山,號曰鐵圍,其山黑邃,無日月光,……。」

第五十八條、經云,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壽命多少?

答: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註:神通品云:「又於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第五十九條、佛云,過一切智成就如來壽命多少

答:六萬劫。

註:業感品云:「乃往過去……,號一切智成就如來……,其佛壽命六萬劫……。」

第六十條、經云、過去清淨蓮華目如來壽命多少?

答:四十劫。

註:業感品云:「過去……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第六十一條、經云、因幾種業報所感,而稱無間地獄?並請一一寫出。

答:五事業感:(一)日夜受罪,時間不絕。(二)罪器受身,苦楚不斷。(三)一人亦滿,多人亦滿。(四)不分何類眾生,罪感同受。(五)日夜死生不停,求一念暫住不得。

註:業緣品云:「……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銼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便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第六十二條、經云,婆羅門女之父名為何?

 

答:尸羅善見。

註:見下面一條之註解。

第六十三條、經云,婆羅門女之母名為何?

答:悅帝利。

註:神通品婆羅門女回答無毒鬼王,云:「我父我母,俱婆羅門種,父號尸羅善見,母號悅帝利。」尸羅善見,有的譯本作戶羅善現。

第六十四條、佛云,如何流布地藏經?

答:依地藏菩薩所發之大願流布。

註:如來讚歎品云:「世尊!當何名此經使我(普廣菩薩)云何流布?……緣此菩薩,久遠劫來,發大重願,利益眾生,是故汝等,依願流布。」因為重在「依願流布」,故地藏菩薩當稱為大願之聖

第六十五條、經云,光目女之母,作何行業而墮於惡道?

答:(一)殺害。(二)毀罵。

註:業感品,光目女之母墮地獄,蒙光目修福而生為婢子,光目女問婢子,作何行業而墮於惡道。婢子答說:「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

第六十六條、經中地藏菩薩舉出多少地獄罪報情形?

答:十四種。

註:地獄名號品,地藏菩薩略說地獄罪報之事云:「仁者(普賢菩薩)地獄罪報,其事如是;或有地獄,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獄,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獄,鑊湯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獄,赤燒銅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獄,使諸火燒,趁及罪人;或有地獄,一向寒冰;或有地獄,無限糞尿;或有地獄,純飛鈒鑗;或有地獄,多攢火槍;或有地獄,唯撞胸背;或有地獄,但燒手足;或有地獄;盤繳鐵蛇;或有地獄,驅逐鐵狗;或有地獄,盡駕鐵騾。……。」

第六十七條、閻浮提眾生造業結果,有百千報應,在經中舉出多少因果報應,即惡因惡報之事?

答:二十三種。

註:業感品佛云:「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婬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若遇毀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毀謗三寶者,說盲聾瘖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如是等閻浮提眾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

第六十八條、經中舉出多少位鬼王為代表,來聞佛說法?

答、四十三位。

註:神通品云:「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所謂:惡目鬼王、噉血鬼王、噉精氣鬼王、噉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

閻羅王眾讚歎品云:「……有無量鬼王……,所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噉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第六十九條、經云,若有男子女人,行善或供養佛菩薩像,讀經奉行,能得何人敬禮衛護?

答:惡毒鬼王等。

註:閻羅王眾讚品云:「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或有男子女人,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禮是人。』……。」

第七十條、何人主閻浮提眾生之生死?

答:主命鬼王。

註:閻羅王眾讚品云:「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

第七十一條、經云、當以何物作為菩薩聖像之龕室?

答:土、石、竹、木等物。

註:地神護法品堅牢地神云:「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

第七十二條、地藏菩薩云,若一切眾生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因此舉出遇去如來,試問菩薩舉出幾尊如來聖號?

答:十九尊。

註:見下面一條。

第七十三條、地藏菩薩舉出過去如來,並言其功德,請一一寫出。

答:(一)無邊身如來。(二)寶性如來。(三)波頭摩勝如來。(四)師子吼如來。(五)拘留孫如來。(六)毗婆尸如來。(七)寶勝如來。(八)寶相如來。(九)袈裟幢如來。(一)大通山王如來。(一一)淨月如來。(一二)山王如來。(一三)智勝如來。(一四)淨名王如來。(一五)智成就如來。(一六)無上如來。(一七)妙聲如來。(一八)滿月如來。(一九)月面如來。

註:稱佛名號品地藏菩薩云:「……。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又於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毘婆尸。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第七十四條、佛云,眾生聞何人名,見何人形,戀慕訪歎何人 能得不退轉,終遇佛授記。更具大慈悲 愍眾生,請佛開示地藏菩薩不思議事?

答:觀世音菩薩。

註:見聞利益品佛告觀世音菩薩說:「汝(觀世音菩薩)於娑婆世界 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受記。汝今具大慈悲,憐愍眾生,及天龍八部,聽吾宣說地藏菩薩不思議利益之事。汝當諦聽,吾今說之。」

第七十五條、世尊是依眾生的什麼,而度脫之?

答:根性(即根器或根機)。

註:囑累人天品云:「……吾(世尊)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

第七十六條、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說,若有善根的男子女人,聞是地藏菩薩的洪名,應當如何修持始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 永不墮於惡道?

答:(一)讚歎。(二)瞻禮。(三)稱名。(四)供養。(五)造像。

註:神通品佛云:「文殊師利!此(地藏)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劃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除此之外,可請再閱「如來讚歎品」。

第七十七條、經云,婆羅門女到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見種種恐佈之惡相,何以無懼?

答:以念佛力故。

註:神通品云:「婆羅門女……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涌沸,多諸惡獸,盡復鐵身,飛走海上,東西馳逐。見諸男子女人,百千萬數,出沒海中,被諸惡獸爭取食噉。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驅諸罪人,使近惡獸,復自搏攫,頭足相就。其形萬類,不敢久視。」時婆羅門女,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

第七十八條、經云,閻浮提眾生死後,經多少日後,若無人為作功德,經多少日後,當據本業而墮落?

答:四十九日後。

註:神通品云:「……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

第七十九條、佛云 有利根者,或有善因,或有暗鈍,業障重者,對佛法反應是何態度?

答:(一)有利根者,聞即信受。(二)有善因者,勤勸成就。(三)暗鈍根者,久化方歸。(四)業障重者,不生敬仰。

註:分身集會品云:「……吾(世尊)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第八十條、經云,地藏大菩薩舉何罪報名號,當墮無間地獄,求出無期?

答:(一)不孝父母,或至殺害。(二)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三)侵損常住,污僧尼、污伽藍,或殺害。(四)偽作沙門,破常住,誑白衣,犯戒造惡。(五)偷竊常住不與取者之物。

註:業緣品地藏菩薩白聖母摩耶夫人說:「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婬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地藏又白摩耶夫人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

第八十一條、地藏菩薩白佛言,因何故而能作如是百千萬億變化,救拔眾生?

答:(一)如來威神力。(二)如來大慈力。

註:業感品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

第八十二條、福度眾生的大羅漢,如何知道光目女的母親,墮在惡道,受極大的罪苦呢?

答:入定觀見。

註:業感品中,光目女請問羅漢,其母往生何處,而經云:「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

第八十三條、光目女請問羅漢,其母恣情食噉千萬魚鱉之屬,而墮惡道受極大苦,不知如何哀救?

答:志誠念佛兼造像。

註:業感品云:「……羅漢愍之(光目女),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連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第八十四條、經云,未來之世,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地藏菩薩名,當如何做,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答:(一)合掌。(二)讚歎。(三)作禮。(四)戀慕。

註:如來讚歎品,佛告訴普廣菩薩說:「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第八十五條、經云,當於何日讀此本願經,得免諸災難,橫病,且衣食豐溢等?

答:十齋日。

註:如來讚歎品云:「若未來世眾生,……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八十六條、十齋是那幾日?

答: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

註:如來讚歎品,佛陀開示:「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是十齋日 。」

上面的答案,是根據經文所述回答的,還有兩點是受持十齋日者必需記著的:(一)一般的十齋日是以陰曆為主。(二)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三天,若逢小月,則往前挪至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三天,前後共十日為主。

第八十七條、令舍宅土地諸神,荷護生產之子母的是何人?

答:主命鬼王。

註:閻羅王眾讚歎品云:「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宅舍,自令土地無量歡喜,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或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及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絃管,能令子母不得安樂。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是我(主命鬼王)早令舍宅土地靈祇。荷護子母,使令安樂。……』。

第八十八條、經云,是何人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

答:主命鬼王。

註:閻羅王眾讚歎品云:「……主命白佛言:『……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主命鬼王)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

第八十九條、經云,如果天人享受天福已盡,會有什度現像產生呢?

答:五衰相現。

註:見聞利益品云:「佛告觀世音菩薩:『未來現在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

五衰相是:(一)頭上花萎。(二)衣裳垢膩。(三)身體臭穢。(四)腋下汗出。(五)不樂本座。

第九十條、發心讀經,卻因業障惑故,旋讀旋忘,當如何做,才能獲得智慧,使經典入耳,永記不忘?

答:(一)發殷重心。(二)恭敬陳白。(三)供奉菩薩。(四)水安相前。(五)齋戒服水。

註:見聞利益品佛告觀世音菩薩云:「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於大乘經典,深生珍重,發不思議心,欲讀欲誦。縱遇明師教視令熟,旋得旋忘,動經年月,不能讀誦。是善男子等,有宿業障,未得消除,故於大乘經典,無讀誦性。

如是之人,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像,具以本心恭敬陳白,更以香華、衣服、飲食、一切玩具,供養菩薩。以淨水一盞,經一日一夜安菩薩前,然後合掌請服,回首向南。臨入口時,至心鄭重,服水既畢,……(齋戒)……,一七日或三七日。是善男子善女人,於睡夢中,具見地藏菩薩現無邊身,於是人處,授灌頂水。其人夢覺,即獲聰明,應是經典,一歷耳根,即當永記,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世尊復以偈言:「

有人發心念經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雖立是願不思議,旋讀旋忘多廢失,

斯人有業障惑故,於大乘經不能記。

供養地藏以香華,衣服飲食諸玩具,

以淨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發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婬及妄語,

三七日內勿殺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於夢中見無邊,覺來便得利根耳,

應是經教歷耳聞,千萬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議,能使斯人獲此慧;」

第九十一條、持念地藏菩薩,以求聰明,當戒什麼?

答:(一)五辛。(二)酒肉。(三)邪婬。(四)妄語。(五)殺害。

註:見聞利益品云:「……至心鄭重,服水既畢,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語,及諸殺害……:。」又云:「發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語;三七日內勿殺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五辛是大蒜、蔥、慈蔥、蘭蔥、興渠。

第九十二條、佛陀稱揚讚歎地藏菩薩不思議事後,當時忉利天萊,如何供養世尊和地藏大菩薩?

答:雨無量香華,天衣珠瓔,瞻禮合掌。

註:囑累人天品云:「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天龍八部,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不可思議,歎未曾有。是時,忉利天,雨無量香華,天衣珠瓔,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已,一切眾會,俱復瞻禮,合掌而退。」

第九十三條、光目女之母,為婢子十三歲後,生為什麼?而後生為什麼?再成佛果。

答:(一)梵志。(二)無憂國土。

註:業感品中,過去清淨蓮華目如來告訴光目女,說:「汝(光目女)大慈愍,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吾(清淨蓮華目如來)觀汝母十三歲畢,捨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恆河沙。」

第九十四條、地藏菩薩何以發了大願,仍未度盡眾生,又發廣大誓言?

答: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

註:在業感品裡,佛陀告訴四天王,道:「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

第九十五條、佛陀曾付囑何人,當衛護流布地威菩薩及其本願經?

答:定自在王、觀世音、普賢、普廣……等諸菩薩大士,及天能鬼神等。

註:詳閱地藏經,始得貫通。

第九十六條、地藏大菩薩曾在中國什麼地方的道場示現,而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答:安徽省九華山。

註:九華山在安徽省青陽縣,筆者曾率團朝禮參訪。目前應跡的地藏菩薩,即金喬覺的肉身金剛不壞體,仍供奉在九華山的肉身殿,大師的生前事跡及遺物則在九華山佛教文物館展出。至於應身菩薩的肉身不壞體,則供奉在百歲宮內。

第九十七條、地藏菩薩被尊稱為什麼教主?

答:冥陽教主。(或有稱幽冥教主的)

註:一般都尊稱地藏菩薩,為「南無冥陽教主大願本尊地藏王菩薩」。

第九十八條、經中所提,當以何物來造地藏菩薩像?

答:(一)塑畫膠漆。(二)土石刻鏤。(三)金銀銅鐵。

註:神通品云:「文殊師利,此(地藏)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如來讚歎品云:「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地藏)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使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

第九十九條、經云,如何修持地藏法門,而得諸種利益,乃至成就如來道?

答:(一)供奉諸具。(二)皈依讚歎。(三)稱名思慕。(四)懺悔瞻禮。(五)讀誦受持。(六)齋戒布施。(七)修補塔經。(八)造像書印。(九)講說宣揚。(一)發願回向。

註:詳見「見聞利益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和「如來讚歎品」。其它諸品亦散見,請自詳閱和受持。如能依照以上十法修持地藏法門,當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和靈應,尤其更能發長遠心和廣大道心,必得究竟圓滿。

第一○○條、請寫出拜地藏經的心得或靈應諸事。

答:自擬。

註:最後第壹佰條,由讀者諸仁自己請閱受持後,自由發揮。當然,若要寫出拜閱地藏經的心得,必需要詳讀,才能體會出個中真味,尤其以受持的效果最佳。

受持的方法,約略如下四點:(一)稱名:虔誠恭敬的稱念「南無大願地藏菩薩摩訶薩」的洪名。(二)持咒:可持「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諸咒。(三)誦經:誠敬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四)禮拜:一心頂禮「南無大願地藏菩薩」和「本願經」,以求體悟。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條、地藏經全稱是什麼

答:地藏菩薩本願經。

註:此答是依一般常誦本的題名。

第二條、地藏經是何人所開示的?

答:釋迦牟尼佛。

註忉利天宮神通口第一云:「一時,佛在.。」

第三條地藏經是在何處所說的?

答:忉利天宮。

註:神通品云:「一時,佛在忉利天。」

第四條地藏經是為了何人所講的?

答:佛母摩耶夫人。

註:(一)神通品云:「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佛陀登天為母說法,可謂是孝的極致表現,難怪要尊稱佛陀為「大孝釋迦尊」了。(二)觀眾生業緣品第三云:「爾時,佛母摩耶夫人。」(三)第二、三、四條,應當連貫起的。

第五條、地藏經俗稱是什麼?

答:「孝經。」

註:地藏經俗稱為「孝經」,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地藏經是佛陀為報母恩,而往忉利天為母摩耶夫人所說的。(二)地藏經除世尊介紹地藏菩薩的各種願力和不可思議事外,又舉出地藏菩薩過去世曾為人女,為報答親恩,更發廣大誓願,孝心感人。因此地藏經便順理成章的被稱為「孝經」,其來有自啊!

第六條、地藏經是介紹什麼人?

答:地藏菩薩摩訶薩。

第七條、地藏經是介紹什麼事?

答:地藏菩薩之願力功德及其法門。

第八條 在經文中說本經有幾個名稱?

答:有三個名稱。

註:如來讚歎品第六云:「佛告普廣此經有三名。」

第九條、請寫出本經在內容中所說的名稱,各為什麼?

答:(一)地藏本願經。(二)地藏本行經。(三)地藏本誓力經。

註:如來讚歎品云:「此經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經。」一般皆引用第一個「地藏本願」為本經之名,故經文中方大都稱「本願經」。

第十條、本經共分幾卷?

答:有三卷。

註:本經分為卷上、卷中、卷下共三卷。

第十一條、本經共分為幾品?

答:共分為十三品。

註:本經分為如下: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分身集會品第二,觀眾生業緣品第三,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地獄名號品第五,如來讚嘆品第六,利益存亡品第七,閻羅王讚歎品第八,稱佛名號品第九,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地神護法品第十一,見聞利益品第十二,囑累人天品第十三。三卷之中,卷上有四品卷中有四品,卷下則有五品,總共是十三品。

第十二條、什麼人向佛陀請問,地藏菩薩在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諸不可思議的事?

答: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註:神通品云:「文殊師利白佛言:『。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行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可思議事』。」

第十三條、什麼人向世尊請問,本經用什麼名字較好和云何方流布的?

答:普廣菩薩摩訶薩。

註:如來讚歎品第六云:「爾時普廣菩薩,聞佛如來,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已。胡跪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地藏)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議神力及大誓願力,為未來眾生,遣知利益,故問如來,唯然頂受。世尊!當何名此經,使我(普廣菩薩)云何流布』?」

第十四條、什麼人請世尊略說,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而蒙佛的讚歎和付囑?

答:定自在王菩薩摩訶薩。

註: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云:「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懃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第十五條、什麼人向佛陀請問,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發大誓願,廣度眾生,至今尚未度盡,何以更發深願的呢?

答:四天王。

註:業感品云:「爾時四方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云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

四方天王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四天王居於須彌山腰,各設一洲,故稱護世四天王天,其天即名為四王天,乃六欲天之第一重。

第十六條、什麼人請地藏菩薩講說,有關地獄名號及罪報惡報等事呢?

答:普賢菩薩摩訶薩。

註:地獄名號品第五云:「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白地藏菩薩言:『仁者!願為天龍四眾,及未來現在一切眾生,說娑婆世界,及閻浮提,罪苦眾生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世末法眾生,知是果報』。」

第十七條、什麼人向地藏菩薩問有關眾生造業的報應以及無間地獄的?

答:佛母摩耶夫人。

註:觀眾生常緣品第三云:「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又云:「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云何名為無間地獄』?」

第十八條、什麼人請佛陀講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的事?

答:普廣菩薩。

註:如來讚嘆品云:「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普廣,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見世尊,讚歎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德。唯願世尊,為未來世末法眾生,宣說地藏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諸天龍八部,及未來世眾生,頂受佛語』。」

第十九條、什麼人向地藏菩薩請問,眾生命終後,眷屬為修功德,設齋行善,能否得到解脫的問題呢?

答:大辯長者。

註:利益存亡品第七云:「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大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造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第二十條、什麼人向世尊請示,地藏菩薩在六道中方便度眾,所度的眾生未久又墮落,既然地藏菩薩有不思議神通力,為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以永取解脫的問題?

答:閻羅天子

註: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云:「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迴視地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地藏)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然諸眾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第二十一條、何人請世尊講說眾生布施輕重不同的功德?

答:地藏菩薩摩訶薩。

註: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云:「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地藏菩薩)觀業道眾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是事云何?唯願世尊,為我說之』。」

第二十二條、什麼人代眾生請求佛陀,為現在未來眾生,稱揚地威菩薩不思議事,令天龍八部,瞻禮獲福?

答: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註:見聞利益品第十二云:「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唯願世尊,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稱揚地藏不思議事,令天龍八部,瞻禮獲福』。」

第二十三條、什麼人請世尊略說,未來世若有善根的男女及天龍等,聞本願經和地藏菩薩名字,或瞻禮形像,可得到福利的呢?

答: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註:囑累人天品第十三云:「會中有一菩薩,名虛空藏,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禮形像,得幾種福利?唯願世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等,略而說之』。」

第二十四條、什麼人常日夜衛護未來世的善男女,若能在住處供養地藏菩薩聖像,及更能轉讀本願經的?

答:堅牢地神。

註:地神護法品第十一云:「爾時堅牢地神。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堅牢地神)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第二十五條、經云,要以什麼因緣,才能到地獄所?

答:(一)威神。(二)業力。

註:神通品云:「.(婆羅門)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無毒(鬼王)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威神力是他力,業力是自力,經裡說婆羅門女是以念佛力,也就是依他力而到地獄的。

第二十六條、地獄之中有百千種的業道之器,是為何物所成?

答:銅、鐵、石、火。

註:地獄名號品云:「仁者!如是等報,各各獄中,有百千種業道之器,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此四種物,眾業行感。」

第二十七條、大辯長者稱地藏菩薩為何?

答:大士。

註:見「利益存亡品」。

第二十八條、普賢菩薩與地藏菩薩互稱為何?

答:仁者。

註:見「地獄名號品」。菩薩與菩薩經常以「仁者」互相稱呼,此可見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盡意和觀世音兩位菩薩的互稱。

第二十九條、佛母摩耶夫人稱地藏菩薩為何?

答:聖者。

註:見「觀眾生業緣品」。

第三十條、經文中舉出那幾位菩薩度於六道,其願有竟,來突顯地藏菩薩之願無窮?

答:(一)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二)大行普賢願王菩薩。(三)大悲觀世音菩薩。(四)大慈彌勒菩薩。

註:見下面一條之註解。

第三十一條、什麼人舉出幾位大菩薩的願有畢竟?

答:堅牢地神。

註:地神護法品云:「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諸菩薩誓願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度於六道,其願尚有畢竟。是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

第三十二條、經中有舉地藏菩薩過去世為何人時,曾因母造惡墮地獄所,而發廣大誓言?

答:婆羅門女和光目女。

註:見「神通品』和「業感品」。

第三十三條、佛云,地藏菩薩於過去劫,為一位大長者之子,時世有佛出世,號曰為何?

答:師子奮迅具足萬行佛。

註:神通品云:「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時世有佛,號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

第三十四條、佛云,地藏菩薩於過去劫,在何尊佛之像法中,為一婆羅門女?

答:覺華定自在王佛。

註:神通,佛陀開示說:「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

第三十五條、佛云,地藏菩薩於過去劫,在何尊佛之像法中為光目女?

答:清淨蓮華目佛。

註:業感品世尊云:「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

第三十六條、佛云,與地藏菩薩過去生同為小國王,而發願早成佛者,是為何尊佛?

答:一切智成就佛。

註:業感品云:「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佛告定自在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第三十七條、經云,無毒鬼王係是何人的過去生?

答:財首菩薩。

註:神通品云:「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

第三十八條、經云,福度光目女的羅漢,係是何人的過去生?

答:無盡意菩薩。

註:業感品云:「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

第三十九、經云,光目女之母,係何人的過去生?

答:解脫菩薩。

註:接上面一條的註解的業感品中云:「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

第四十條、經云,善男子善女人等,何故得諸聖賢的擁護?

答:(一)供養瞻禮地藏菩薩。(二)讀誦本願經。(三)依本願經之法修行。

註:地神護法品云:「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地藏)。菩薩,及轉讀是(本願)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亦有釋梵眷屬,諸天眷屬,擁護是人。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以是之故,得大擁護。」

第四十一條、經云,眾生在世時不修善因,命終之後,由眷屬為其造福修法,所得功德為何?

答:七分功德之中,亡者得一分,生者得六分。

註:利益存亡品中,地藏菩薩回答大辯長者之問,云:「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第四十二條、鐵圍上內的諸無量鬼王,是與什麼人到忉利天宮聞佛說法?

答:閻羅天子。

註: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云:「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第四十三條、佛云,主命鬼王於多少劫後成佛?

答:一百七十劫。

註:見第四十七條。

第四十四條、佛云,主命鬼王在什麼劫成佛?

答:安樂劫。

註:見第四十七條。

第四十五條、佛云,主命鬼王成佛的世界名為何?

答:淨住世界。

註:見四十七條。

第四十六條、佛云,主命鬼王成佛後,號曰什麼?

答:無相如來。

註:見下面一條。

第四十七條、佛云,主命鬼王成佛後,佛壽多少?

答:不可計劫。

註:閻羅王眾歎品云:「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天人,亦不可限量』。」

第四十八條、經云,閻羅天子和諸無量鬼王是承何人威神力而到忉利天?

答:佛陀和地藏菩薩。

註:閻羅王眾讚歎品云:「。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諧忉利,在一面立。」

第四十九、世尊在忉利天宮因懃付囑地藏菩薩,從何時到何時,當負起度化眾生離苦的重責大任?

答:自世尊入滅後到彌勒菩薩成佛前。

註:分身集會品第二云:「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因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以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業感品地藏菩薩承受世尊的付囑,敬白佛言:「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阿逸多菩薩,即是彌勒菩薩。

第五十條、經云,諸有地獄是在何處?

答:三海之內大鐵圍山中。

註:神通品:「聖女問(無毒鬼王)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不?』無毒答曰:『實有地獄』。」神通品又說:「三海之內,是大地獄。」而在業緣品中,摩耶夫人再向地藏菩薩問,云何名為無間地獄,地藏菩薩則答云:「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間的一切人事物乃至於萬物,包括有形、無形,乃至於仍未成形,皆為磁場之因緣。表相看起來,磁場是無形無相,但實際上要了解磁場之實相,可依萬物之因緣果報觀之。

例如:事業不順、夫妻不和、子女乖違、男女感情不順、身體不適、雜病叢生乃至於不如意,諸事不順皆為你的磁場中有太多污穢之氣。祖先未能超拔者,是為子孫最為頭痛之事,但是往生之祖靈未能與我們言語溝通,致使子孫也會遭受到祖先污穢之氣之牽累,以至於會產生陰陽無法協調,難以通順之陰陽氣,導致種種的不順,日子不祥和,痛苦不安,身心皆無法安住,得不到優良的生命品質,更遑論修行,皆淪為空談。

【地藏經】是一部孝經,也是因果經。它記載著人的生滅問題,萬物的緣起緣滅,最為特殊一點乃為陰極陽極之兩股氣皆存於【地藏經】裡面,何以故?佛教引導眾生了解因緣果報,是為修福修慧,不起貪嗔痴之惡習,必要完全清除意識之穢氣,但是累劫之因緣,讓一個凡夫眾生無法完全斷除惡習修福修慧的,所以佛便借用善巧方便,廣利名目來引導眾生,也為陰陽兩界眾生設立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又名因果經及又名孝經。因果乃為陰陽所致,恭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便能輕易渡化祖靈(因為往生之祖靈若為果報之故,皆因缺乏大量陰陽之氣故,一直未能解脫)若為修行,亦需先渡化祖靈以及累劫冤親債主之後方能無礙的修行。也是因為地藏王菩薩的護念之下而解脫。眾生之業力無量無邊,輪迴於此業海之中,無論此世現何種相皆為苦相,因此為業報身,要清淨並非易事。業海之中存有陰陽兩極之磁場,眾生因身上之磁波渺小之故,無法自行排解累劫之業氣,佛慈悲為我們引適量之氣來融凡夫之磁波,救苦救難觀音大士指引之故,數年來以此方法為許多疑難雜症、不治之症、諸事不順之眾生作引導,讓他們能圓滿如意,漸入佳境。

在此解說此妙不可言難以思議之功德,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隨時隨地的護念眾生,能聞此法者皆為有無量福報者,若能持之以恆恭誦佛號或日持一部【地藏經】,它不但能解你之苦境,也會讓你更進一步了解佛的用心良苦及無量的慈悲。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鈺堂


地藏經》以宣揚

讚歎地藏菩薩功德為主,因此強調以地藏菩薩為主的修法。經中教示種種修行方法,皆是供人自修,為他人修以及勸他人修的。於此加以分類提示,以便有志實修者掌握其要項。

壹、一般修法

一、安設

一、以彩畫、刻鏤、塑漆佛、菩薩、辟支佛、羅漢及護法聖眾的形像。材料可用土石膠漆,金銀銅鐵。
二、書寫、印刷、衛護、流通經典。
三、營造佛塔、佛寺。
四、對上述形像、經書、塔寺之維持與修護。

二、皈依

發心皈依佛、法、僧三寶。

三、供奉

對佛、菩薩等聖眾之形像、塔寺、經典(乃至經文之一句一偈)以及僧侶,以香、花、飲食、衣服、繒綵、珍寶、燈燭、幢旛、旛蓋、瓔珞、錢財、音樂、舞蹈等供奉。

四、禮敬

對佛、菩薩等聖眾之形像、塔寺、經典(乃至經文之一句一偈)以及僧侶,以下列方式表敬:瞻禮、戀慕、合掌、作禮、叩拜。

五、讚頌

對佛、菩薩等聖眾、塔寺、聖像、經典、經文及僧侶加以讚歎、讚頌或歌詠。

六、持誦

聞名(聽佛、菩薩等聖眾之名號)、持名(持念聖號)、聞經、誦經、讀經。

七、誓願

基於菩提心而發渡生之誓願。

八、行願

努力廣結善緣與佛緣。隨緣方便說法教化。印贈流通經籍佛書。普勸眾生修習佛法。對貧窮殘疾者慈悲謙下含笑軟言以行布施。對老病、產婦供給醫藥、飲食、臥具。以可愛之物、衣服寶貝、莊園舍宅布施於佛法及慈善。

貳、特殊時地

一、初生:小兒出生七日內,為讀《地藏經》一遍以上及持念地藏菩薩聖號萬遍。
二、臨終:以臨終者之財物、產業供做種種功德(指前述一般修法內諸項)。特別是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以及布施供奉塔寺、僧侶。
三、死後四十九日內為作功德。
四、祭日(逝世紀念日)為亡者作功德。
五、於陰曆每月之十齋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及三十,各讀《地藏經》一遍。
六、於居處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營造地藏菩薩之龕室,以供奉之。

參、特別因緣

如下種種特別因緣皆可因見聞、禮敬、供奉、讚歎、持念地藏菩薩而消業增福,得不思議之果報(詳見經文):

一、懺悔業障
二、久病臥床(包括植物人)
三、常做惡夢
四、厭惡女身
五、厭惡醜陋
六、幼失親屬
七、願成正覺
八、凡有願求
九、記誦經典
十、貧困病厄
十一、行旅危難

肆、注意事項

一、諸惡莫作,特別是譏毀、侵犯佛門的惡行。
二、勿殺害有情。
三、無常不期而到;趁健康尚在,努力修行佛法。
四、供齋當精勤護淨,先供佛僧。
五、所有功德因菩提發心而產生,當迴向全法界一切有情。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是非』的觀念

面對是非、障礙,莫將心思放在比較、計較上;沉住氣才能超越,進而提升毅力。

『放下我執』的觀念

人都是因為太聰明了,分別的事多,矛盾也多,才會執著,想不開。要鍛鍊出寬闊的力量,不要任何事都有我執,這個我太大了,就沒有空間容納一切。

『除煩惱』的觀念

與人相處難免有煩惱,若能將事情簡單化,將煩惱消化,就是『除煩惱』,累積煩惱只會增加業障。

『起而行』的觀念

一個人經過反省、思想,想通了道理,並不表示就能除去惡習,知道和做到仍有一段距離。

『知足』的觀念

事物因人心之分,而有美醜、好壞之別。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重要的是心要知足。人生有求就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別人,會為自己招來無窮的痛苦。

『處理是非』的觀念

有人就有事,有是就有非,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凡人,所以要學菩薩,能夠境轉心不轉。

『信與愛』的觀念

有愛心和關心的對象,難免會產生憂心和疑心,因此要學習培養信心與安心。

『簡單』的觀念

簡單,最討人喜歡;小孩的心就是這麼的單純,不論有什麼事都直接反應,過後也不會縈繞於心。

『修行』的觀念

修行功夫的深淺,從自己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常常埋怨、生氣,表示修行工夫還是很淺薄。

別人修行所得是別人的,天下沒有替代修行的事,只有自己多用心,才能有收穫。

『原諒別人』的觀念

若別人只是輕微的不對,就把它看得很嚴重,這是自己的不對,只要相互體諒,就能圓融人事。

『領導』的觀念

勇於配合的人,是有能力的人;善於領導的人,是有才智的人。

『慈濟因緣』的觀念

得遇慈濟,是難得的殊勝因緣。愛慈濟的心要堅固,但是聲色也要柔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正月】

初一:春節.元始天尊萬壽.彌勒佛佛辰。

初二:回娘家.符家神.寶聖佛誕辰.漢照烈帝聖誕。

初三:祭祖.北斗翼聖真君下降.太古真君聖誕.華山聖母聖誕.孫天醫真人千秋。

初四:立春.迎神。

初五:大慈佛聖誕.清靜散人聖誕.鄧伯玉真人昇.王仲甫真人飛昇。

初六:清水祖師誕辰.定光佛聖誕。

初七:真武上帝下降。

初八:五殿閰羅聖誕.江東神聖誕。

初九:玉皇大帝誕辰(天公生).南堂君聖誕.五通仙聖誕。

十三:關聖帝君飛昇.劉猛將君聖誕。

十四:七夕情人節。

十五:元宵節.上元天官聖誕.門神戶尉千秋.臨水夫人陳靜姑千秋.佑聖司命真君聖誕.張天師聖誕.張靈源張元精真人飛昇。

十六:伏魔鍾馗聖誕.古公三王千秋.五妃娘娘千秋。

十九:雨水.北陰聖母降.長春祖師聖誕.金道人飛昇。

二十:水德星君聖誕。

廿二:武德尊侯沈祖公聖誕.韓文公聖誕。

廿三:善財童子佛誕.嗣天師張衡飛昇。

廿四:雷都光耀大帝聖誕.趙子良公千秋。

廿五:木德星君聖誕。
廿八:感天大帝聖誕。

【二月】

初一:一殿秦廣王聖誕.劉真人千秋.羽聖將軍降.祭芒神。

初二:頭牙.土地公生.濟公活佛聖誕.土縠尊神聖誕.福德正神千秋.亞聖孟。夫子聖誕.蒙恬祖師聖誕.陸修靜天師昇仙.祭泗水神。

初三:文昌帝君誕辰.龍神朝帝。

初四:驚蟄

初六:東華帝君聖誕.長生真人聖誕。

初七:十二面觀世音菩薩示現.宜春仙翁昇仙.三斗下降。

初八:三殿宋帝王千秋.張大帝聖誕.昌福真君聖誕。

十一:祠山張大帝聖誕。

十二:虎爺千秋。

十三:葛真君聖誕。

十四:閭邱仙昇仙。
十五:太上老君萬壽.九天玄女娘娘聖誕.三山國王千秋.精英岳王千秋.金真人昇仙.薛洞元女真人昇仙.孫思邈真人昇仙。

十六:開漳聖王千秋.洞真先生解脫.九天使者降。

十八:至聖先師諱辰.四殿閰羅五官王千秋.永靖義民爺千秋.正陽開悟傳道真君昇仙。

十九:春分.觀世音菩薩佛誕。

廿一:普賢菩薩佛誕.顧真人昇仙。

廿三:保德真君聖誕。

廿五:玄天聖文明真帝聖誕.虛靜沖和真人聖誕。

廿六:南宮輔佐真君趙恩師聖誕.開漳聖王聖誕.趙子龍千秋。

廿九:天妃昇仙.聖母元君降。

【三月】

初一:玄天上帝萬壽.長真祖師聖誕.玉峰神降。

初二:祭馬謖.陸修靜真人聖誕。

初三:西來現.祭吳鳳。

初四:清明節。

初五:夏禹王聖誕。

初六:濟公活佛成道。

初七:三天主考聖誕。

初八:六殿閻君汴城王.輔信王公誕辰.楊公祖師聖誕.李八百真人昇仙。

初九:蓬萊仙昇仙.尹真人飛昇.張玉蘭女真人飛昇.祭靈山洞。

十二:華陽真人飛昇。

十五:無極老申娘聖誕.保生大帝千秋.中路財神趙元帥聖誕.雷霆驅魔大將軍聖誕.先知祖師誕辰。

十六:準堤菩薩佛誕.山神誕辰.陰林山祖師典.玉陽真人聖誕。

十八:南天廖將軍聖誕.后土皇神聖誕.三茅真君聖誕.盧茂真人昇仙.梨園祖師爺聖誕.中嶽大帝聖誕.祭黃石公.祭夏禹王。

十九:鷇雨.太陽星君聖誕。

二十:註生娘娘千秋。

廿三:天上聖母聖誕(媽祖生)

廿五:五公菩薩佛誕.祭五星。

廿六:鬼谷先師千秋.度昺真人昇仙。

廿七:七殿泰山王千秋。

廿八:倉頡先師聖誕.東嶽大帝聖誕。

【四月】

初一:八殿閰羅千秋.南方七宿下降。

初四:文殊菩薩佛辰。

初六:立夏

初七:施真人昇天。

初八:浴佛節.九殿閰羅千秋.釋伽佛祖萬壽.尹虛鑾真人昇仙。

初十:祀郝聖姑。

十二:李勇將軍聖誕.蛇王生日.元中大法師昇仙。

十三:三皇帝君降。

十四:呂純陽祖師聖誕.南宮孚佑帝君聖誕。

十五:釋伽文佛成道.李鐵拐仙翁昇仙.鍾離帝君聖誕.張法樂子昇仙。

十七:十殿閰羅千秋。

十八:北極紫微帝君千秋.華陀神醫先師千秋.碧霞元君聖誕.金山忠烈王聖誕。
十九:張重華鄭景世仙翁聖誕。

廿一:小滿.李托塔天王聖誕.先天朱將軍聖誕。

廿三:觀世音菩薩示現。

廿四:金光祖師聖誕。

廿五:武安尊王千秋。

廿六:五鷇先帝千秋.南鯤鯓李王爺千秋。

廿七:南鯤鯓范王爺千秋。

廿八:藥王聖誕.天休日。

【五月】

初一:南極長生帝君千秋.東方朔仙翁聖誕.陶宏景仙翁聖誕.平仲節仙翁昇仙。

初二:文天祥夫子聖誕.保生大帝飛昇。

初三:定遠帝君聖誕.天竺觀音示現。

初五:端午節.孟嘗君聖誕.南天駱恩師聖誕.巧聖先師聖誕。

初七:芒種,巧聖先師千秋。

十一:霞海城堭爺千秋。

十二:鳳邑城堭尊神聖誕.楊敬貞女真昇仙。

十三:關平太子千秋。

十五:南天使者龔恩師聖誕。

十六:劉安中真人昇仙。

十七:蕭府王爺千秋.漢高祖聖誕。

十八:張府天師聖誕.靈寶天師聖誕.楊文廣昇仙.太極左宮真人昇仙。

十九:九天馬恩師聖誕。

二十:馬府千歲聖誕.長玄真人聖誕。

廿三:夏至

廿五:張瞿陽公聖誕.太平真人昇仙。

廿九:許威顯王誕辰。

三十:四皓降現。

【六月】

初一:清靈真人降。

初三:韋馱尊佛佛辰.彭祖昇。

初六:九天李恩師聖誕.北相府君聖誕.楊四將軍誕辰.崇寧真人誕生.崔府君聖誕.祀縠神.祀湘妃。

初七:瑤華帝君聖誕。

初八:小暑

初十:海蟾祖師聖誕.金粟如來佛誕。

十一:田都元帥千秋。

十二:薛府千歲聖誕。

十三:太乙真人朝九。

十四:于真人昇仙。

十五:佛囉神誕辰.飛衣銅神生.東華帝君聖誕.無極老申娘壽誕.靈官王天君聖誕.劉誠意伯誕辰.海蟾子成道日.太虛現。

十六:王靈天君聖誕.潘仙昇仙.寶陀示現。

十八:麻豆池王爺千秋.梨園祖師降.趙真人聖誕。

十九:觀世音得道日.白衣觀音示現.周大將軍聖誕。
二十:立祠律閭神。

廿三:南無清涼寶海慶音觀世音示現.南極王夫人降.火神誕辰.虞真人昇仙。

廿四:大暑.南極大帝聖誕.關聖帝君聖誕.雷祖大帝聖誕.西秦王爺千秋.玄靈高上帝萬壽.二郎神誕辰.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聖誕.謝灶神。

廿六:辛天君誕辰。

【七月】

初一:開鬼門.丁府八千歲誕辰.許遠真人受真。

初七:七夕情人節.七星娘娘千秋(七娘媽生).大成魁星聖誕.衛皇聖母聖誕.王方平仙翁降.陶安公昇仙.王子喬昇仙.祭百蟲將軍.祭機神。

初八:徐府七王聖誕。

十一:立秋.雷府聖誕。
十二:驪山老母誕辰.救難真君誕辰。

十三:大勢至菩薩聖誕.閰羅天子包青天聖誕.延平郡王誕辰.南無廣慶觀音示現.王靈輿真人昇仙。

十五:中元地官聖誕.迎灘頭。

十八:瑤池金母誕辰.韋處元成仙。

十九:天然古佛聖誕.值年太歲星君千秋.賢劫千佛誕!

廿一:普庵菩薩佛辰。

廿二:希夷真人成仙。

廿三:南宮柳星君千秋.諸葛武侯千秋.法主公聖君千秋。

廿四:鄭延郡主千秋.南天使者方恩師誕辰.龍樹王菩薩誕辰。

廿五:武德侯沈祖公千秋。

廿六:處暑

三十:鄭成功誕辰.地藏王菩薩佛辰.關鬼門。

【八月】

初一:慈濟真君飛昇.尹太和真人昇仙。

初二:范閰王仲誕辰。

初三:北斗星君誕辰.九天司命灶君千秋.九天朱恩師聖誕.姜相子牙千秋。

初五:雷聲普化天尊聖誕.朱孺子昇仙。

初八:瑤池大會.八字娘娘聖誕。

初十:北嶽大帝聖誕.玄符女昇仙。

十二:白露

十五:中秋節.天然古佛成道.太陰星君聖誕.南宮孔恩師聖誕.臨水夫人林姑千秋.南鯤鯓宋王爺千秋.太虛真人昇仙。

十六:南無清靜寶楊德觀世音菩薩示現。

十七:太白長庚降。

十八:九天玄女娘娘千秋.開台鄭國姓聖誕.酒仙誕辰.裴元靜女真昇.四海龍四神會。

二十:封西嶽。

廿二:燃燈古佛萬壽.廣澤尊王千秋。

廿三:恆侯張大帝聖誕.刑府王爺千秋.照靈李真人降。

廿四:麻豆萬善爺千秋。

廿五:祭防風。

廿六:南極老人降。

廿七:秋分,至聖先師孔子聖誕。

廿九:中華聖母聖誕。

【九月】

初一:南斗星君聖誕。

初三:孔子誕辰.昭靈夫人降。

初六:孟盛子昇仙。

初九:重陽節.斗姆星君聖誕.九皇大帝聖誕.中壇元帥千秋.臨水夫人李姑千秋.天上聖母飛昇.北極真武玄天上帝成道.酆都大帝聖誕.琉璃光佛聖誕.張道陵昇天.茵陶潚明。

十一:復聖顏天子聖誕。

十三:孟婆尊者千秋。

十四:寒露
十五:無極老母娘聖誕.女媧娘娘聖誕.朱聖夫子聖誕.南鯤鯓吳王爺千秋.吳三王聖誕。

十六:盤古氏聖誕.劉助真人尸解。

十七:.洪恩先師誕辰.金四大天王誕辰.增福神誕辰。

十八:倉頡先師千秋。

十九:觀音菩薩出家紀念。

廿三:南無華嚴海眾觀音降。

廿七:清原真人誕辰。

廿八:五顯大帝聖誕。

廿九:霜降

【十月】

初一:藥師佛聖誕.王陽明夫子誕辰.東黃大帝誕辰.下元定志周真君誕。

初二:紫橘真人誕辰。

初三:助順將軍誕辰.宋聖真人誕辰.三毛應化真君誕辰.龍聚日。

初五:達摩祖師佛辰。

初八:火德真君誕辰。

初十:水仙尊王千秋.西天衍聖王降.朱王爺誕辰。

十一:謝自然女真昇仙。

十二:齊天大聖聖誕。

十三:溫元帥誕辰。

十四:馬練師昇仙。

十五:立冬.下元水官大帝聖誕。

十六:寒婆誕辰。

十八:地母至尊千秋。

十九:五百羅漢會經日。

二十:虛靖天師聖誕。

廿一:多寶佛誕辰。

廿二:青山靈安尊王千秋。

廿三:南天周將軍聖誕。

廿四:保生大帝降。

廿五:感天大帝許真人千秋。

廿七:紫徽星君聖誕.北極趙大元帥千秋。

三十:小雪

【十一月】
初一:西嶽大帝聖誕.王洪範昇仙。

初三:楊正見女飛昇。

初四:安南尊王千秋.述聖子思夫子聖誕。

初六:神霄玉清王誕日。

十一:太乙救苦天尊聖誕。

十二:祭河濱。

十三:海空智藏天尊降。

十四:大雪

十五:無極老母娘聖誕。

十七:阿彌陀佛怫誕誕。

十九:九蓮菩薩佛辰.蘇東坡夫子誕辰。

二十:謝自然女真上昇。

廿三:張仙大帝聖誕。

廿六:朱橘真人聖誕.妙果天尊降。

廿八:勇悟真人昇仙。

廿九:冬至

【十二月】

初一:八仙蓬萊會。

初四:小寒

初六:普庵祖師聖誕。

初八:臘八節.浴佛節.百福日.釋伽文佛成道.張英濟王聖誕。

十六:尾牙.福德正神千秋.南嶽大帝誕辰.酬后土。

十九:大寒

二十:魯班先師千秋。

廿二:開化真君誕.太平護國天尊降。

廿三:華陀仙翁聖誕.五嶽神君下降。

廿四:送神.送灶.祀九宮貴神。

廿五:接玉皇.天神下降.三清會。

廿九:華嚴菩薩佛誕.南北斗星君下降。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佛要學習自度、度人,「自度」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若言行不當或有過失,則必須鞭策自己更用心。

「度人」則必須應機施教,佛陀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人人的心念都不同,既然不同,就必須因時因地、運用適合眾生根機的方法來化導眾生,使教法深入其心,如此才是妙法!關鍵是,必須真正深入眾生的心。

有一個故事發生在日本奈良鄉下──

在那片廣漠的土地上,有一間孤伶伶的屋子,住著青九郎老先生和他的女兒。

某個嚴冬的夜裡,風雪交加,寒風從屋子牆壁的破洞鑽進屋內。這對父女都睡得很沈,而外面的風雪愈來愈大。

忽然,小屋的門開了,兩個人躡手躡腳地潛入。他們聽到沈沈的鼾聲,就很安心地到處翻找東西,卻只找到兩包稻米。當他們各自揹一包稻米向門外走去時,青九郎老先生突然咳了一聲,醒了,他發現門外有人,問道:「是誰啊?」小偷聽到這突然的一問,嚇了一跳,腳沒踩穩就跌倒了。

老先生起身走到門外,看到兩人跌倒在地,很平靜地說:「外面風雪這麼大,兩位半夜來造訪,趕緊進來喝一杯熱茶吧!」

兩個小偷聽了,面面相覷,心想:這老先生明知我們是小偷,為何對我們這麼好?分明是個傻瓜嘛!

老先生又親切地招呼他們說:「進來啊!外面這麼冷,來吧!」小偷以為他是個癡呆老人,沒什麼好怕的,於是大搖大擺地走進屋裡。老先生果然喚醒女兒,要她燒水泡茶。

老先生對小偷說:「實在很不好意思,這麼冷的天氣還勞駕你們來這裡,感恩你們!」小偷聽了覺得莫名其妙,心想:你明明知道我們來偷東西,為何向我們道歉、感恩呢?

    其中一位就問說:「老先生,你知道我們來這裡做什麼嗎?」老先生說:「知道啊!但是很抱歉,我雖然有兩分多的田地,可是今年欠收,總共才收了這兩包稻米。過去欠你們的,原本就應該還,勞駕你們跑這麼遠來拿,真的很感恩你們!」

此時,女兒端著熱騰騰的茶出來了,老先生就說:「天氣很冷,來,喝個熱茶吧!」兩個小偷打從心裡覺得慚愧,剛才那位又問說:「你何時跟我們借過東西呢?」

老先生說:「可能是在過去生吧!如果以前沒有欠債不還,你們也不會在這麼晚的時候來到這裡;而且村裡有那麼多有錢人家,你們卻偏要來這荒蕪之地,可見一定是有因緣的啊!」

另一個一直沈默不語的小偷,這時再也忍不住了,他跪下來,並且五體投地說:「真的很慚愧!村裡盛傳青九郎老先生是誠懇待人的大好人,而我們卻以為您是傻瓜,實在很慚愧!」

他接著又說:「我也曾想重新做人,但是要從頭開始談何容易啊!生活都有困難了,如何做善事呢?」

老先生說:「我的生活也很困難,可是日子一樣可以過啊!其實,清貧的生活很舒服,因為心無掛礙、輕安自在,這是最逍遙的人生。」

老先生這分從內心流露出來的安詳自在,讓這位小偷很感動;他心想:老先生處事泰然,具足定力,而且對清貧的生活如此甘之如飴,內心的修養一定很深厚!於是叩頭禮拜,說:◎您的品德這麼崇高,我希望能拜您為師,請您一定要慈悲接受!另一位小偷也說:「我也很想學好,請您也收我為徒!」

老先生謙虛地說:「我和你們一樣還在學習中,我們一起來學,相互鞭策鼓勵吧!」由於這兩個人決心改過向善、尊師奉道,所以很恭敬地叩頭,禮拜老先生為師。

原來青九郎老先生是位佛教徒,平時修行非常用心、精進,待人誠懇也很有愛心,所以逆境現前時具足定力,發揮智慧與慈悲來觀機逗教,感化兩個小偷回心向善。

這分定力與智慧,來自於平時精勤不懈的自我修養。修行一定要從自己做起,心若調整得好,不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鎮定面對,並且發揮智慧將惡事轉往善的方向。所以,平日一定要時刻反省,要多用心!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王菩薩的梵名為 「乞叉底檗婆」(Ksitigarbha)而其中的(ksiti),是Ksi轉化而來的,由具有地或住之意是地與大地,也是 「地大」。而「檗婆」(Garbha)是胎藏或含藏、伏藏之意,如金礦、銀礦、煤礦、鐵礦等。於佛法中名為「藏」,則足指庫藏的意思。「地藏王」的含義,從「地」來說;也是四大之一,能擔當一切,一切高山峻嶺,萬事萬物都在地上。所以,以 「地」來此喻地藏王菩薩的功德,能夠荷擔一切眾生的難行苦行。「地」也有依止義,一切草木皆依地而出生成長。比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功德、,依地藏王菩薩而存在而引發。地藏王菩薩能含藏種種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荷擔一切難行苦行,救度眾生,所以名之為地藏王。世俗稱為地藏王,這名稱的由來,也許是因為地藏王比丘為新羅國王子的因緣,而加「王」字以尊稱之。

另外一種說法是在無量劫以前,有一「一切智成就佛」。 一切智成就佛在未出家以前,是一個小國的國王, 地藏菩薩則是鄰國的小國王。二王相交甚篤,一起學佛,利益子民。然而附近國家的人民,多造惡業,不修善法。見此景象,其中一王發願:「願我早成佛道,普度群生。」另一國王則發願:「若不先度盡罪苦眾生,令得安樂以至菩提,絕不先證佛果。」不久,發願早成佛道的國王出了家,精進修行,速證佛果,號 一切智成就如來。而發願度盡眾生方成佛道的國王,就是大願 地藏王菩薩。直到今日,本其初衷,不辭艱辛地度化剛強難調的眾生。

在《地藏王菩薩本願經》中談到地藏王菩薩的過去生是一位孝順的婆羅門女以及他普濟六道的本願;在《十方廣十輪經》等也說他是一位具足悲願的菩薩。而且不只在顯教中有如此的記述,在密教經軌裡也有一樣的說法。

地藏王菩薩在密教金剛界中,是「費生如來」的化現,以平等性智為實體,表示福德成就的德用;在密教胎藏界是屬於蓮華部,可看作是阿彌陀佛的分現,以妙觀察智為寶體,表示怨親平等的慈悲。

因此,後世甚至產生彌陀、地藏王一體的說法 (「沙石集」中有彌陀、地藏王一體的說法,「諸紳本懷集」裡也有法藏、地藏王一體的說法)。在密教的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中,地藏王菩薩的密號有「與願金剛」、「悲願金剛」、「願滿金剛」等稱呼,由這些名稱可以得知,這正表示他是一位悲願菩薩的意義。

在佛教中,由於地藏王的悲願廣大,發願入於地獄,利益罪苦眾生,使令解脫,所以常以地藏王菩薩作為「大悲一闡提」(表增上菩薩)極善不成佛的例子,是確實有原因的。

《地藏王十輪經》中有一句描述地藏王菩薩的偈子,非常的貼切: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秘猶如秘藏。」

地藏王菩薩的忍波羅蜜第一,所以安忍不動如大地,猶如大地能夠承載一切眾生的種種罪業,了知一切生命的法要,所以尊名為「地藏王」。

地藏王菩薩以廣大的悲願著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掌管地獄的「幽冥主宰」,是救渡地獄中受苦鬼靈眾生的大菩薩。能荷擔一切眾生的難行苦行,圓滿一切眾生的心願。

地藏王菩薩與我們這苦難的娑婆世界的宿世因緣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在這五濁惡世中,教化著我們這些剛強眾生,為使我們的心能夠調伏,離苦得樂並捨邪歸正,於是便分身百千億萬,廣設方便加以教化救度。其中我們這些未調伏者,隨著我們生生世世所造的各種惡業,將會繼續在輪迴大海中漂流六道,特別經常會在三惡道中受苦受難。而地藏王菩薩便承擔了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前的重託,廣設方便加以救度,悉使佛陀入滅之後,我們這些尚未得度的眾生都能解脫,永離痛苦,正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大宏願是也。且地藏王菩薩會慈悲救度眾生,一直到距今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這是古印度年歲之計算法),彌勒菩薩出世成佛時,才了盡釋迦佛之重託。

通常一般人只要提到地藏菩薩,大家的腦海中總是會浮現陰深深的、恐怖、幽冥、地獄、鬼魂、冤魂、好兄弟等之聯想;這也難怪,因為地藏王菩薩常救度鬼道眾生,令人難免會「胡思亂想」。其實地藏菩薩並非只管幽冥眾生而已,在本師 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內所有娑婆世界之六道眾生,地藏菩薩都不辭辛苦的加以救拔,使令解脫。許多佛教徒大多誦過「地藏菩薩本願經」,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很詳細的介紹地藏菩薩的前生因緣、願力、悲願、功德、方便救苦難等,所以誦、持、修、供地藏菩薩本願經,其功德威力甚大。而釋迦牟尼佛,在咱們這五濁惡世中,教化著我們這些剛強眾生,為使我們的心能夠調伏,離苦得樂並捨邪歸正,於是便分身百千億萬,廣設方便加以教化救度,其有未調伏者,隨著我們生生世世所造的各種惡業,在三惡道中受苦受難,而地藏王菩薩便承擔了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前的重託,廣設方便加以救度,悉使末法眾生都能解脫,永離痛苦,正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大宏願。且地藏菩薩會慈悲救度眾生,一直到距今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彌勒菩薩出世成佛時,才了盡釋迦佛之重託。

(一)必須澄清的一些民間流傳之觀念 

首先就是民間信仰中的「目蓮救母」之故事,這目蓮救母的故事情節,你我小時候大概都看過電影、電視劇、歌仔戲、小說、傳說等。很多人都誤認為目蓮是中國人,更自己想像著,認為目蓮救母之後,也修成佛道,最後因釋迦佛的託負,而做了地藏菩薩。以上民間所流傳的是很嚴重的錯誤,大概是電影中目蓮的造形很像現比丘像的地藏菩薩,且目蓮手上拿著很像地藏菩薩的錫杖,又直闖地獄勇猛無比,於是便順理成章的被誤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前生吧!其實目蓮是佛陀(本師釋迦牟尼佛)住世時的印度人,並且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神通第一),讀者可參考佛教內所出版的目蓮傳,就可明白了。

(二)地藏菩薩的慈悲 

地藏菩薩和我們這個閻浮提(指地球)是有非常深厚的因緣,若是要說地藏菩薩利益了多少的眾生,還真是百千萬劫說難盡的,所以筆者簡略的述說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力,使大家能對地藏菩薩生起最深的誠信及恭敬。

1、對於臨終者:生死事大,是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而一般人忙忙碌碌的就過了一輩子,對於自己的生死大事從來都漠不關心,所以到了將要臨終的時候,很多狀況都不清楚的手忙腳亂。其實一般人生前較沒有受過佛法的訓練,在臨終時不知道很多的厲鬼、惡鬼和自己的業障會化現出親人的樣子,來欺騙您。也因為我們對於人世間的親情、俗情放不下,且貪戀極重故,很容易就被這些厲鬼、惡鬼及業障帶往鬼道去受苦。這時陽上的子女、親人可虔誠的替亡者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可以替亡者齋僧、恭塑地藏菩薩像、印地藏經、地藏像、或布施亡者生前最喜愛的東西拿來供佛‧‧‧等,都可使亡靈脫離地獄之苦。

2、對於嬰靈、產婦:若有媽媽們不小心在懷孕過程中,因種種原因造成墮胎或流產,只要誠心的在地藏菩薩前,供養地藏菩薩或誦地藏經,祈求地藏菩薩慈悲加被,帶領嬰靈解脫痛苦,給予安慰。那產婦呢?您只要在懷孕時,每天禮地藏菩薩三拜,早晚上香(沒有地藏菩薩金身者,用地藏畫像也可以),祈求地藏菩薩能護祐生產順利,則您生產時便能無太大的痛苦,也能生出福德智慧莊嚴的兒女,只要您誠心的禮拜,所願皆成。

3、車禍意外、孤魂鬼魅纏身者:不管是別人或您自己,只要被「髒東西」附身,因而生病不斷、常做惡夢,或者家裡有不乾淨的東西及自己發生了車禍意外(或自己的親人、朋友發生車禍意外不幸死亡或有生命危險)等,這些事情如果被您碰上了,您只要發願替自己或親人、朋友虔誠的誦地藏經幾部,迴向給自己或親人、朋友,則可化凶為吉,亡者超生,病者康復,鬼魅孤魂因您誦地藏經之功德力,速速超生遠離,不再擾害。

4、因戰爭刀兵災劫死亡者:如果自己的祖先有因當兵作戰死亡者,屍骨無存,沒辦法好好的替他們辦後事,也可發心替他們誦經、印經,功德迴向給他們,地藏菩薩慈悲也會救拔他們的。就曾有人發心替他的祖先誦經,結果夢見他的祖先托夢說:「當兵當好久了,戰爭不斷,今天終於接到退伍令了,可以自由了。」可見地藏菩薩的願力不可思議吧!

5、對於我們的怨親債主:地藏菩薩因在本師 釋迦牟尼佛前,發下了誓願,不使惡業眾生墮入惡道,故只要您常年誦其本願經、持地藏菩薩的洪名或念滅定業真言等,因地藏菩薩的願力故,會將您宿世的冤欠業障,讓它們得到解脫及安樂或往生淨土,使我們現世一切的障礙阻難都漸平息,而臨終時,也能避免我們不墮惡道。

6、地藏菩薩能開般若智慧:地藏菩薩不是只管鬼道眾生而已,只要您誠心的禮拜地藏菩薩的「占察善惡業報經」懺法或拜「地藏菩薩懺願儀」及供養地藏菩薩、禮拜地藏菩薩等,都能消除宿世的無明愚癡,累積我們的福慧資糧,讓我們生命中的般若智慧具足及展現。

7、您的本尊「地藏王菩薩」:如果您命中帶陰,且這一生常夢見地藏菩薩,修地藏的法很有感應,一生中特別喜愛地藏菩薩,修佛法也常迴向三惡道及鬼道眾生,則您就與地藏菩薩有緣了。一般說來,今世會成為地藏菩薩弟子者,有下列幾種原因:

第一:前世是從幽冥地府轉世人間的,因在幽冥時,受地藏菩薩的教化及救度,今世重新投胎為人,故與地藏菩薩特別親。

第二:生生世世中,經常追隨地藏菩薩修持佛法,而與地藏菩薩有緣的人,同時也會與本師 釋迦牟尼佛有緣。

第三:於今生或過去世中,曾得因果病,或遭受苦難災劫之業報,而承蒙地藏菩薩化身救度者。

8、地藏菩薩的修法:一般人只知道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以為就是在修地藏菩薩法,其實不只這樣。地藏菩薩總共有三部經是最流通的,即所謂的「地藏三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和「占察善惡業報經」。同時,您也可以修持地藏心咒和滅定業真言。其中最特別、最難得的,就屬占察善惡業報經的密行懺法和木輪相法的修法,這是地藏菩薩專門為末法眾生之生活、修行、一切事物所設計出來的特殊法門。

9、地藏菩薩與觀世音菩薩:一位是大願,一位是大悲,這兩位都是廣大靈感,而且也是目前台灣信仰最多的兩位菩薩。觀世音菩薩是聞聲救苦,只要您發生任何的事,誠心誠意的唸聲「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感應是不可思議的。而大願地藏王菩薩呢?您如果遇到任何的問題,不用祈求,地藏菩薩都會義不容辭的幫助你,因為,這是地藏菩薩的責任及願力,所以也是感應迅速,無願不成的。在這裡也要告訴大家,不要怕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不是陰陰的,只是因為他救度惡道眾生的願力最深罷了。所以不論是地藏菩薩或是觀世音菩薩,您今生都可與他們結緣,甚至誠心的修持這兩位菩薩的法門,最少最少在世時,也能消無量業障,開啟你們的宿世潛能及慧命,臨終時,更得以往生十方佛國淨土的。

以上略說地藏菩薩的慈悲救拔而已,其實更不只是這樣,有人誠心禮拜感應而消業障,有誠心禮拜感應而延壽,有人誠心禮拜感應而超生,有人誠心禮拜感應而生貴子,有人誠心禮拜福壽延長,福蔭子孫,有人誠心禮拜聾聞佛聲,有人誠心禮拜預知死期,菩薩接引往生佛國等,真的是說不能盡。所以只要您有受過菩薩的救拔,就應該要報佛菩薩恩。

根據《地藏經.地神護法品》記載:「……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 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歎,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根據《地藏經.囑累人天品》:「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好相,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又,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記載:死後得孝子賢孫的超薦,固使亡者得益,但七分之中只得一分,其餘六分,生者自得。佛法雖不忘於亡者的救拔,但更重要是希望我們自己來修。所以,〈利益存亡品〉也說:「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是以在世做人,特別做個佛弟子,應不斷的修諸福業,不等死後由眷屬來超薦。又,一般人以為佛之所以成佛,是由修六度萬行而來,殊不知孝養父母,亦是成佛的主要原因。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對「苦」有相當多的闡述,它將人生分為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熾盛,就形成了「八苦」。離苦、滅苦是學佛的目的,然而在離苦、滅苦之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先「知苦」。

佛法中對於種種苦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苦形成的原因。然而,如果僅止於文字上的瞭解,即使將這些名詞念得滾瓜爛熟,也無法真正體會苦的真義。如此一來,佛法只不過是一般的知識,產生不了什麼力量,遇到討厭的事情,還是會瞋恨;遇到喜歡的事情,還是會貪愛,照樣還是在貪、瞋、癡、慢、疑種種煩惱心中打轉。對「苦」的本質仍然一無所知,是不可能遠離痛苦的。

人生的各種經驗,都要親身體會過才能變得深刻。雖然許多人一聽聞佛法,很快就能夠理解人生是苦的,並能運用修行的方法來做一些離苦的工夫,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必須在遭遇過非常重大的災難之後,對於人生的苦才真正有所體會。例如遇上飛機失事,機上所有的人都身亡,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存活;或是生了重病,瀕臨死亡邊緣,本來醫生宣判毫無復原的希望,結果卻大病不死。諸如此類九死一生的經驗、體驗過生命即將消亡的震撼,使他們對於死亡的態度,以及看待生命、運用生命的觀念和一般人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他們好像已經死過一次,現在的生命就像是撿來的一樣,就會更加珍惜,任何的苦難對他們而言都已不是問題,不會像一般人患得患失,遇到一點小問題就放不下、感到非常痛苦。

另外一些人是因為最親愛的人突然死亡了,因而發現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短暫,所以他會很珍惜這一份情感,也會試著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親愛的人,也許是發願做義工、為社會奉獻,也許是把所有財產捐獻給更需要的人。因為他經過此一遭遇,對於苦有著很強烈的感受,知道人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是生命本身都是短暫的,更何況是身外之物呢?所以從此以後,任何苦難都再也威脅不了他,也不再覺得痛苦了。

此可知,菩薩必定是在受苦受難之中產生的。因為他是過來人,再大的苦難他都受過了,所以當他身處苦難之中時,一般人都覺得受不了,但是他仍不以為意,不覺得痛苦或困難。而且他是為了救度苦難的眾生,才到苦難中來,所以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受苦,像這樣的人,都有著偉大的人格情操。

可見,如果我們想要知苦、體驗苦,從苦難之中瞭解苦難根本不存在,或者是接受苦而不以為苦,都必須要有相當的人生歷練,這並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身為一個修行佛法的人,如果想要離苦、滅苦,也相當不容易,一定要透過不間斷的修行,才能跨越層層身心的障礙,從而超越所有的苦難。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以前台灣流行「愛拚才會贏」,大夥一起打拚,創造台灣經濟奇蹟。但是,現在有人開始提倡「慢活」,推動悠閒的生活,工作之外也要休閒。人生到底該把金錢、時間與潛力發揮到極致,或者過得去就好?這之間會有矛盾嗎?

答:我想,「慢活」的意思,就如同禪修所說,放鬆、不要緊張。打拚是很緊張的,但慢慢地來,是在欣賞自己的人生,走任何一步,都是在享受、欣賞。

舉一個例子,越南籍的一行禪師,他教人學禪的方法,要人慢慢體驗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走路的感覺,享受自己慢慢走路的過程。有很多的人生活非常緊張,甚至緊張到害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樣樣都有。用禪修的方法,可以將生活的步調放慢,把自己的心情緩和下來;心情一旦舒緩,工作就更有效率。

我常說:「工作要趕不要急。」趕工作並不是等同於急躁。通常很多人趕工作都會很急,手也急、腳也急、心也急,工作好像是趕的,趕的結果反而讓工作出差錯;慢慢地做,反而會做得非常好。

我有一位女弟子,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那時我也在美國,她擔任我的侍者,每天替我準備早、午餐,晚餐則等到下課回來再做。這位弟子每天一早起來還要做早課,她的動作很慢,不慌不亂卻效率很高,慢動作之中也可以做出細工夫來,工夫細而效率高。她在一小時內可以做許多事,慢與效率是不衝突的。

我問她:「動作這麼慢,為何一小時可以做這麼多事?」她說:「不能快,快就會亂了方寸,我很清楚每小時、每分鐘應做的事。」

還有另外一位女弟子,她整天都很忙,包括掃地也是很快,但拚命掃卻掃不乾淨。因為忙就想很快地掃完,反而揚起許多灰塵,結果地掃了卻不乾淨。她每天拚命地工作,但工作效率和品質都不好。

由此可見,慢活的提倡,和發揮效率、發展潛能是不衝突的,反而是有助益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人認為,活著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後,雖然身體消逝了,但是靈魂還在,就轉而把靈魂當成「我」。但是,狗有狗的靈魂、貓有貓的靈魂,人也有人的靈魂,即使是人的靈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別。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輪迴之中,靈魂並不是絕對不變的,只要靈魂一變化,「我」也就會跟著變化。因此,佛法雖肯定身體、靈魂的存在,但它們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稱為「我」。

第一次接觸「無我」觀念的人,大都會感到害怕,其實「無我」才是對自我真正的肯定。讓我們仔細想想,「我」究竟是什麼?是心?是身?還是身心之外所擁有的事物?所謂的思想、財產、名譽、價值判斷等,就是「我」嗎?或者只是「我的」罷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的名字叫做「聖嚴」,但是在台灣,就有五個名叫「聖嚴」的出家人,所以將來如果有人提到「聖嚴法師」,究竟指的是誰?還有,我曾經在大英歷史博物館看到敦煌出土的古代經卷,裡面就有一位唐朝的法師與我同名,巧合的是,這位法師也姓張,和我俗家的姓一樣,也叫做「張聖嚴」。由此可見,歷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我的名字並不就是「我」。同理可知,我的身體不是我、我的名譽不是我,其他與我有關的一切也都不是我。因此,現在一般人所講的「我」,都是虛幻的我,並不是真實的。

但是一般人還是很怕無我的觀念,因為一講到無我,就覺得自己的價值、立場、目標、方向似乎都消失了。曾經有一位美國教授跟著我打禪七,在打坐狀況非常好的時候卻要求回家。我問他:「你為什麼不坐了呢?」他回答:「我愈坐愈好,覺得這個世界愈來愈空虛、不重要。但是這樣不行,我還有一個太太,我怕我一開悟,進入『無我』的境界,就可能不要太太了。我可以不要太太,但是太太不能沒有我,所以我想回家了。」他表示,基於慈悲的心理,他要回家幫助太太,所以他不想打坐、開悟了。於是我告訴他:「你好愚癡啊!成了佛、開了悟的人,雖然沒有自私自利的我,卻有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也就是把小我擴大成無限、廣大的我,不僅可以幫助自己的太太,還能救度更多眾生。」

佛教認為,一切有形、無形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不停地變換著,生活在這個變動不已的幻境當中,我們常常為自己編織苦惱的生死之網而毫不自覺。明白「無我」的道理,就可以幫助我們練習放下自我的幻覺,積極修行菩薩道。

雖然眾生看佛是有「我」的,例如在《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就常以「我」自稱,但是在其他佛經裡,如來也常說:「我是佛」、「我在說法」、「我在度眾生」,這些都是「假名我」,是為了讓眾生瞭解佛所說的法,才必須有個指稱的對象。事實上,佛的「我」就是「無我」,拿掉凡夫的自我,只剩下佛的無我,才是究竟的我,也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發揮絕對正面的影響力。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談到佛教教理,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說「眾生皆苦」,釋迦牟尼佛也是因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夠藉由修行得到解脫。佛陀開悟之後,首度闡述的佛法基本真理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苦是其中一個重點,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發現到的。

苦從何而來?苦的原因並不是食物、衣服等物質上的缺乏,而是內心的掙扎、矛盾和無法排解的心結,也可說是「內心的苦悶」。我們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其實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自己製造出來的。在生活當中,由於我們的愚癡,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才會造成心理、語言、身體等方面種種不當的行為,這些不當的行為進一步又為自己製造受苦的原因,並且不斷地造成因果循環,就像撿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樣。這些痛苦形成的現象,就叫做「集」,「集」有集合、集攏、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對於苦,菩薩以不製造苦的原因為根本解決方法。然而,凡夫卻只會一味躲避苦的結果,一旦遇到痛苦的事,就希望趕快逃離,在逃的過程中還拚命製造另一個苦的原因而不自知。其實苦的結果有點像自己的影子,正所謂「如影隨形」,就像在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把自己的影子甩掉一樣,即使拚命地跑、跑得疲倦不堪,影子卻還是跟隨在左右。除非自己的身體消失,影子才會不見。

所以,如果我們不停製造苦的原因,苦的結果勢必永遠追隨著我們,就像吃完飯後,桌上的殘羹剩菜、湯湯水水總要自己收拾,即使花錢請別人幫忙收拾,所花的錢也要靠自己去賺。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因果循環的結果,逃避痛苦是沒有用的!只有面對它、接受它,才不會繼續受苦。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不要繼續製造苦的原因。

因此,想要離苦得樂,就要減少苦因,而修「道」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在修道的過程之中,我們的智慧會逐漸增長,而能夠運用智慧調整自己的內心,明瞭現在所受的種種苦難,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並產生面對苦果的勇氣。如此一來,就不會痛苦了,也不再怨天尤人、逃避現實,而能夠勇敢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不會繼續替自己與他人製造困擾,同時也會把引發困擾、苦難的原因,減至最低。苦的原因減少了,苦的結果也會減輕,這就是修道。

所以,行於正道的佛教徒,不但能努力減少苦因、接受苦果,還會多替他人設想而廣結善緣,相對的,他人也會對你有所回饋。如果沒有得到他人的回饋,也不用在意,也許是因為時機未到,也許是我們過去曾經虧欠過對方,現在的付出等於是在還債,只要這麼一想,心裡就會豁然開朗了。

果我們真能不再製造苦因、不逃避苦果,到最後,當苦的原因完全沒有了,苦的果報也接受完了,就是「滅」的時候。「滅」了之後,就能夠使我們解脫、自在,成為一個有智慧的聖人。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內心的掙扎和苦悶,也都想從中超脫,「四聖諦」說明了從「苦」到「滅」的修道歷程,不但是佛法的基本道理,也是我們在生活、修行過程中減少苦、面對苦的指引。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在人生

1. 謙下尊上,是菩薩行者的重要功課。
2. 用奉獻代替爭取,以惜福代替享福。
3. 自愛愛人,愛一切眾生;自救救人,救一切眾生。
4. 利他,是不求果報及回饋的清淨心。
5. 佔有、奉獻都是愛,但有自利和利人的差別;佔有是自我貪取的私愛,奉獻是無私喜捨的大愛。
6. 道理是拿來要求自己,不是用來苛求他人。
7. 要有當別人墊腳石的心量,要有成就他人的胸襟。
8. 讓人產生誤解,就是自己的不是。
9. 做事時多為別人想一想,犯錯時多對自己看一看。
10. 以禮讓對方來成就自我,以尊重對方來化解敵意,以稱讚對方來增進和諧。
11. 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他人是沒有慈悲。
12. 與人相遇,一聲「我為你祝福!」就能贏得友誼,獲得平安。
13. 對人付出友誼,伸出援手,就是在散發和樂平安的光芒。
14. 少點口舌少是非,多點真誠多平安。
15. 肯定自己的優點是自信,瞭解自己的缺點是成長,善解他人的立場是尊重。
16. 要把眾生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17. 與下屬共事,當以關懷代替責備,以勉勵代替輔導,以商量代替命令。
18. 剛強者傷人不利己,柔忍者和眾必自安。
19. 安人者必然是和眾者,服人者必然是柔忍者,因為和能合眾,柔能克剛。
20. 生命的意義在不斷的學習與奉獻之中,成就了他人,也成長了自己。
21. 有智慧作分寸的人,一定不會跟人家喋喋不休。
22. 和和氣氣與人相處,平平安安日子好過。
23. 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愚魯的人,不一定沒有智慧;智慧不等於知識,而是對人處事的態度。
24. 為他人減少煩惱是慈悲,為自己減少煩惱是智慧。
25. 不要拿自己的鞋子叫別人穿,也不要把別人的問題變成自己的問題。
26. 勤於照顧眾人的苦難是大福報,樂於處理大家的問題是大智慧。
27. 認清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事實,就能完成內心世界的真正平安。
28. 逢人結恩不結怨,必能和諧相處、生活愉快。
29. 一個笑容,一句好話,都是廣結善緣的大布施。
30. 只要少鬧一些無意義的情緒,便能少製造一些不必要的煩惱。
31. 奉獻是為了報恩,懺悔是為了律己。
32. 凡是盡心盡力以利益他人來成長自己的人,便是一位成功者。
33. 做人處事要「內方」而「外圓」,「內方」就是原則,「外圓」就是通達。
34. 當我們無力幫助他人,至少可以停止傷害別人。
35. 多積一點口德,少造一點口過,就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

簡單生活

36. 人生要在和諧中求發展,又在努力中見其希望。
37. 少點成敗得失心,多點及時努力的精進心,成功機率自然會增加。
38. 家庭的溫暖在於互敬互愛,家庭的可貴在於互助互諒。
39. 做老闆,得失心要少一些,把誠心、信譽放在心上,便會有勝算。
40. 聽到流言,先要靜下心來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勉之。如果心浮氣躁,流言的殺傷力會更大。
41. 內心的苦難,增長我們的智慧;生活的苦難,增進我們的福報。
42. 對於「生命」,要充滿無限的希望;對於「死亡」,要隨時做好往生的準備。
43. 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欲望的「想要」。
44. 凡事要正面解讀,逆向思考。
45. 失敗了再努力,成功了要更努力,便是安業樂業的準則。
46.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47. 成熟的人不在乎過去,聰明的人不懷疑現在,豁達的人不擔心未來。
48. 順逆兩種境遇都是增上因緣,要以平常心與感恩心相待。
49. 過去、未來、名位、職稱,都要看成與自己無關,但求過得積極、活得快樂,便是幸福自在的人生。
50. 學歷不代表身分,能力不代表人格,名位不代表品德,工作沒有貴賤,觀念及行為卻能決定一切。
51. 化解不愉快的方法,是要誠懇、主動、明快,不要猶豫、被動、等待。
52. 做世間事,沒有一樣沒有困難,只要抱著信心和耐心去做,至少可以做出一些成績。
53. 活在當下,不悔惱過去,不擔心未來。
54. 減輕壓力的好辦法,就是少存一些得失心,多用一點欣賞心。
55. 對於過去,無怨無悔;對於未來,積極準備;對於現在,步步踏實。
56. 不要光是口說感恩,必須化為報恩的行動。
57. 凡事先不要著急,找對人,用對方法,在適當的時機,即可安然過關。
58. 把自我的利害得失放下,才能有通達天地萬物的智慧。
59. 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菩薩,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
60. 人往往因為沒有認清自己,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61. 人生第一要務是學做人,那就是盡心、盡力、盡責、盡份。
62. 處理私人的事可以用「情」,處理公共事務,就必須用「理」。
63. 與其爭取不可能得到的東西,不如善自珍惜運用所擁有的。
64. 不要管過去、未來,以及所有一切的好壞,最好只管你自己的現在。
65. 若能真正放下一切,就能包容一切,擁有一切。
66. 提得起是方法、是著力的開始,放得下是為了再提起;進步便在提起與放下之間,級級上升。
67. 不要跟他人比高比低,只要自己盡心盡力。
68. 我們的環境從來沒有好過,也沒有那麼壞過,就看自己怎麼看待。
69. 災難之後,是往正面思考的契機,人可以由災難中得到很多教訓。
70. 只要無所貪求,無所執著,即能保有尊嚴,他人是奈何不得的。
71. 若能珍惜當下每一個因緣,每一個當下,都是獨一無二的。
72. 任何事如果把自己放進去,就有問題、有麻煩。除掉主觀的自我得失,就得解脫了。
73. 快樂,並不是來自名利的大小多少,而是來自內心的知足少欲。
74. 說話算話,用真心講實話,用好心講好話,就是立言。
75. 雖然身為平常人,責任心要擔起來,執著心應放下些。
76. 忙時不要覺得無奈,閒時不要覺得無聊,才不致隨波逐流,茫茫然不知所以。
77. 一帆風順時,不要得意忘形;一波三折時,不必灰心喪志。
78. 如果心量狹小又貪得無厭,縱然生活富裕,仍然不會快樂幸福。

心靈成長

79. 人生要在平淡中求進步,又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80. 人生要在安定中求富足,又在鍛鍊中見其莊嚴。
81. 擁有穩定的情緒,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
82. 心不隨境,是禪定的工夫;心不離境,是智慧的作用。
83. 以退為進、以默為辯、以奉獻他人為成就自己的最佳方法。
84.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85. 慈悲是具有理智的感情,智慧是富有彈性的理智。
86. 南北東西都很好,行住坐臥無非道;心中常抱真慚愧,懺悔報恩品最高。
87. 修行人要開誠佈公、真誠相待,不存邪念惡念,就是所謂的「直心是道場」。
88. 當煩惱現前,不要對抗,要用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來消融。
89. 踏實的體驗生命,就是禪修。
90. 擁有身心的健康,才是生命中最大的財富。
91. 呼吸即是財富,活著就有希望。
92. 心裡如果「打結」了,最好能向內觀看自己的起心動念處。
93. 被煩惱撞著了,此時最好享受自己呼吸的感覺。
94. 心中有阻礙時,眼中的世界皆不平;心中無困擾時,眼前的世界都美好。
95. 心不開朗就是苦,心境豁達就能轉苦為樂。
96. 生滅現象是世間常態,若能洞察生滅現象,便是智者。
97. 把心念轉過來,命運也就好轉過來。
98. 智慧並不只是通曉經典,而是要有轉化煩惱的巧妙方便。
99. 煩惱即菩提,並不是說沒有煩惱,而是雖然有煩惱,但是你不以它為煩惱。
100. 只要心平氣和,生活便能快樂。
101. 面對生氣,要學會「反觀自照」,照一照自己的心念,問一問為什麼要生氣?
102. 操心就有事,放心便無事。
103. 從自我肯定、自我提昇,到自我消融,是從「自我」到「無我」的三個修行階段。
104. 要重視善因的培育,不要只期待美果的享受。
105. 當你體認到自己的智慧不足時,智慧已經在無形中增長了。
106. 心要如牆壁,雖然不動,確有作用。
107. 要做無塵的反射鏡,明鑑一切物,不沾一切物。
108. 當大家都在盲目地爭奪之時,你最好選擇另外一條路走。

主題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貳)(國語版)CD

使用方法

按滑鼠右鍵→出現對話視窗→點選『另存目標』即可下載至您的電腦裡。

下載MP3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貳)(國語版)CD 26:15 (4.51MB)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