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數的動物由於大量的飼養而被虐待。

2.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的第一步。吃肉是很殘忍的習慣為什麼呢?希臘作家布魯達克曾在他寫的〝有關肉食的短文〞中指出:人類已經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種蔬菜水果,之所以吃肉可不是因為有這個需要,而是虛榮心的作祟加上吃膩了這些蔬果,於是開始吃一些不純淨又不方便的食物。兒童讀物的作家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也曾指出:同類相食的行為是最令人唾棄的;但對佛教徒和素食者來說,我們就像那些同類相食的食人族一樣,因為我們也吃嬰兒--只是不是吃自己的小孩。

3.人皆貪生怕死,將心比心,動物何嘗不是?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鄰居鮑斯太太十四歲的女兒蘿拉,半年前突然不吃肉改吃素了,這給她媽媽做飯帶來不少麻煩,可當媽媽的並沒埋怨女兒什麼。我們周圍的人都知道蘿拉是個讓人省心的好孩子,吃飯穿衣不挑不撿,這回怎麼一下挑剔起來了呢?開始家人以為她幾天就過去了,沒想到她一直堅持吃素。

 後來鮑斯太太明白了女兒蘿拉不吃肉的原因:原來前階段德國電視裏報導養豬、養雞時,有大量虐待動物的鏡頭,蘿拉看後很震驚,沒想到自己愛吃的豬肉、雞肉是這麼來到飯桌上的,於是她下決心不吃肉了,不想讓一個活生生的動物為了自己而被殺掉。

鮑斯太太還告訴我,像蘿拉這樣的孩子還真不少呢。她小姑子烏特小時候到一家養殖場參觀,看見飼養員用機器撐開鵝的嘴,直接往鵝胃裏填大量的 飼料,鵝的肚子被撐得鼓鼓的。飼養員介紹說,這種機械化的養殖方式,就是為了加快鵝的成肉速度,縮短鵝的生命週期,讓它們早一天進屠宰廠。每隻鵝被填食時 的痛苦樣子,是那麼可憐,烏特忍不住當場哇哇大哭起來。從農場回來,她就再也不吃鵝肉了。

我們附近一個叫曼迪的女孩,幾年前知道自己愛吃的牛肉,就是來自周圍的牧場,經常看見到的那些可愛的牛群,她不能把自己盤裏的牛肉和常在眼前晃動的牛群聯繫在一起,她痛苦極了,從此什麼肉都不沾了。

小姑娘蘿拉不吃肉的原因給了我一分感動,打心眼兒裏更加喜歡這個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姑娘了。蘿拉偶爾來我家串門,我就給她做中國的素什錦,看著她吃得香甜可口的樣子,真令人開心。

 近年來喜歡吃素的德國人由三十年前的百分之六增加到百分之十;很多德國人由於對動物的憐憫之心而抑制了自己吃肉的欲望。

我剛來德國時,聽過一個關於德國人環保意識的笑話。德國人不在乎水果裏有蟲子,不認為那是壞水果,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一個德國大學生說:水 果裏有蟲子怕什麼?你吃我也吃,你吃完了我再吃。當時我聽了覺得可笑,後來在德國生活一段時間的所見所聞,知道了這絕不是無稽之談的笑話。

一次陪上小學的女兒參加學校組織的瞭解樹林活動,女兒同班的一個男孩用棍子敲打一顆大樹幹玩耍,一旁給我們做講解員的看林人對男孩說:你這樣打它,它會疼的!那個孩子馬上就放下了手裏的棍子,顯出一副難為情的樣子。

我注意到在德國再淘氣的孩子,也很少虐待動物,即便有,馬上會有人出來勸阻,認為欺負動物是不人道的,近乎犯罪。德國人對自然界中的動物、 植物,呵護珍惜的那份情感,不由的讓你相信,德國人不在乎吃帶蟲子的水果這不是笑談,是他們反樸歸真、回歸自然的一種境界,真值得我們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好 好學習。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養生風」盛行,許多人趕上「吃素」風潮,將吃素和低脂肪、低熱量、高健康畫上等號,也有人以吃素來減肥,營養專家指出,飲食是肥胖的重要關鍵,與吃素、吃葷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與攝取的總熱量多少有關;其實許多茹素者不僅身材圓潤,健康狀況也未必理想。

(劉怡伶報導)

成醫家醫部楊宜青醫師指出,肥胖的原因有多種,除了個人體質上的差異外,飲食是重要的關鍵,如果攝取的熱量夠高、過高,即使吃素,也可能出現「素食胖」,如果熱量控制適當,即使是吃葷也不見得就會胖。

成大醫院鄭惠華營養師就指出,現在素食的樣式及烹調方式五花八門,油炸、糖醋、紅燒、蜜汁等,熱量並不輸給葷菜,並非一般民眾認為的高纖低熱量的素食。尤其許多素食加工食品,熱量都不低,且不管動物油,還是沙拉油等植物油,一樣都是1公克產生9大卡的熱量。

控制熱量的方法除了控制攝取總量、改變烹調方式外,食材的選擇也有幫助,例如要增加飽足感,可選用高纖低熱量的食物,如:五穀類、寒天、蒟蒻、無糖愛玉、無糖仙草、蔬菜等食物。

此外,常有民眾認為水果吃再多也不會胖,實際上,食用過量水果,也可能是造成體重上升的原因之一。

鄭惠華營養師特別提醒,吃素者容易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D、鈣、鐵等營養素,易導致貧血、骨質疏鬆症等問題。她建議吃素減肥的民眾或長期茹素者,可從酵母、牛奶、豆漿、綠色蔬菜、海藻類、豆類等食物來補充。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                前言

佛教中所說的五毒心是指貪、嗔、癡、慢、疑五種心,這五種心會使我們造作惡業,就像毒藥會妨礙我們修行,故稱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禪定,那終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種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結果可能會變成魔通或各種惡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本文將詳述五毒心的本質及其形成的原因,也要說明業障的意義及消除業障的方法,希望能對各位的修行有所助益。本文很多見解為個人的看法,若有不對之處請來函指教。

貳、                五毒是無明與五智的結合

先說無明,無明是眾生輪回六道不能成佛的主因,它是心的不明(也就是昏),它使「真心」起分別執著,因而妄見「實有」明暗、色空、壽命、名色、現象等種種分別境界。

「無明」依其粗細不同而有無始、業相、轉相、根本、塵沙與枝末六種,除枝末無明屬第六識的障礙外其餘皆屬第八識的障礙。

次說「五智」,五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與「真如緣起智」(或稱法界體性智)。當修行者進入菩薩位時即逐漸成就「五神通」,到成應身佛位時才圓滿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並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當由應身佛位進入報身佛位時,妙觀察智圓滿成就而且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當最後修成法身佛時第八識才轉成大圓鏡智而圓滿成就佛的三身四智。大圓鏡智如明鏡可徹照宇宙恒河沙的種子(即形成一切有情、無情諸世間的種子);平等性智了知諸法的體性不二(即空),因此不生「我相」;妙觀察智善觀諸法的差別相狀;成所作智即是成就五大神通,故能圓滿成就所要做的事;真如緣起智能明白了知宇宙一切現象都是由「真如」(即本體)起「無明」而「如幻緣生」。五智是眾生本有,但因無明遮蔽而無法現出,要經過長時間修行後,慢慢轉識成智才會現出。

最後說五毒心的本質,五毒心是屬意識心(即眾生心)的層次,意識心是根塵與八種識共同作用所產生的。嗔心是大圓鏡智與無明所成者,其餘癡、慢、貪與疑四種心則分別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真如緣起智與無明所成。此中無明主要來自「六道無明」(即枝末與塵沙無明之合稱)詳細情形將說明於下麵。

參、                業障的形成

眾生由於無始以來存在各種「無明」(又稱惑)以致產生五毒心,有五毒心就會造作身、口、意各種「業」(例如身體去殺生、口去罵人、意起邪念),造業之後就會在第六識留下「名色」的業障(有名相),也會在第八識留下業障的「種子」(沒有名相)。這些「業障」形成眾生內心的「垃圾」,加深眾生對三界的執著,使眾生不得解脫。例如貪錢的心形成後,就會在第六識形成貪錢財的業障(屬名色),亦會在第八識形成貪錢的種子。貪錢財的心生起後,也會造作其他的「業」,如殺人、偷盜等,因此會形成殺偷等業障(名色與種子)。同樣的,貪女色的心形成後會造成淫、殺、嗔等各種業障。

肆、                詳述五毒心的形成

(一)貪心:貪心是對某些有形或無形的東西有過度喜愛的心。有形的東西如人物的美麗、金錢、衣服、鳥獸、山水等皆是。無形的東西如人的溫柔、氣質風度、淫樂、香味等皆是。貪心的產生是由於我們的五種器官(即眼、耳、鼻、舌與身體)接觸到外界現象時會產生各種覺受(因為有識之故),我們對有的覺受產生強烈的喜愛,產生強烈喜愛的原因主要是我們的「六道無明」所致。例如就貪錢而言,錢本身是名相符號,本是虛妄不實,但因為我們有「塵沙無明」的緣故,當我們看到金錢時就妄執以為「實有」,由於以為實有之故,我們會想擁有它。貪錢其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錢可以滿足「我的」各種精神與物質的欲望,例如可使「我有」嬌妻美妾、使「我有」房屋、汽車、會使「我有」名望地位等等,這些原因其實就是「我執」的緣故。而產生我執的原因是「枝末無明」(詳細見藥師山通訊第三期第一頁)。因此,形成「貪錢的心」的主要因素是「眼的視覺」與「六道無明」。詳細分析可知,貪心不離人的前五根、前五識及六道無明,也可以說貪心是成所作智與六道無明所成者。貪心產生後會在第六識產生貪的業障(屬名色),亦會在第八識形成貪的業障種子。由於自無始以來已經在六道輪回無數次,前五識經長期薰染的結果就會形成色蘊與受蘊(細膩身),此色、受二蘊就是使我們不能成就五神通的主要原因,也可以說貪的業障是形成色受二蘊的主因,也是障礙成所作智不能現出的原因。

(二)嗔心:嗔心是一種不仁慈的意識心,它包括好勝、好鬥等成份在內。例如當我們的身體受傷害或我們的尊嚴被羞辱時,我們就會產生想要報復或傷害對方的心,類似這樣的心就是嗔心。嗔心若暗存在心中就會形成嗔的業障(屬意業),若放出來則可能造作殺業、口業等而形成其他業障,也會傷害他人及自己,造成人生的種種痛苦,有時還會造成因果影響來生,因此,佛教有言「嗔恨可燒毀一切功德」,我們不能不注意嗔心的問題。嗔心的產生至少包括三樣東西:能嗔恨的「我」、所嗔恨的對象及引起嗔恨的「媒介」。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嗔恨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缺少慈悲心,不知道引起嗔心的「媒介」皆如幻非實及不知「無我」,此是嗔心會產生的原因。眾生在無數次的輪回中彼此都有親密相依的關係,若能開大圓鏡智則會了知眾生親密相依的種子而產生同體的大悲心,嗔恨就不會產生。因此可知,大圓鏡智被遮蔽,與眾生自己的「我執」與「法執」,這些就是使我們面對某些境界會起嗔心的原因。也可以說嗔心是大圓鏡智與六道無明的產物。

(三)癡心:癡心是愚癡不明,例如對某人癡癡的愛就是一種癡心。嚴重的癡是呆笨,例如做事笨手笨腳,道理不明白,雖很用功仍讀不好書等都是。癡心的另外一個最大問題是對任何事情只會看表面而不能知真相。這些人對別人的言論只會斷章取義,只吸收他認同的部份,他不認同的部份好像都沒有聽到。因此,也許你對這些人一件事情重複講好多次,但他總是不知道,好像完全被他「忽略掉」。要瞭解這種怪現象,我們必須先探討癡心的本質。癡心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控制的心動」。這種源於「第七識」的心動使其只能覺知其所心動的事,其他的事都被其「忽略」而不知。因此,癡心會使人對很多周邊的事不覺知而顯得呆笨。這種情況就好像當男女的愛情正在火熱的進行時,當事人很多事情是不能自製的,也有很多事很容易被他們忽略而不知。癡心很多是源於直覺而非經詳細思考。人之所以會對某些事情發生心動而不能自製,主要原因是不明白這些現像是如幻不實,這些人對這一點比一般人來得不明白,故是癡。此外,「我愛」、「我有」等「我執」亦是原因之一。因此,形成癡心的無明主要是「六道無明」。因為第七識是平等性智被遮蔽的結果,因此,我們可以說癡心是平等性智與無明的產物。癡心會使人在第六識中形成名色的癡業,亦會在第八識中形成癡業的種子。癡業是輪回到畜牲道的根本業障,畜牲道的眾生都有一種極為頑強的癡業存在,例如豬是好吃成癡,蛇類是嗔恨成癡,而鴛鴦類則是兩性相愛成癡。

(四)慢心:慢心就是憍慢自大,憍慢心常發生在天道眾生,在人間常發生在上等階級的人身上,也常發生在一些修行有相當成就的人身上。憍慢心主要源於對現象的分別比較,這本是妙觀察智的功用,但由於「無明」的關係使我們以為這些現象之間「實質存在」著好壞、高下等分別,更因為「我執」的關係產生「我的最好」等意識心,憍慢自大的心由此產生。憍慢的結果亦會產生「不精進心」,因為「已經最好」當然就不再需要求進步了,因此憍慢心會障礙精進心與妙觀察智的成就。此外,憍慢自大的結果會使別人覺得他自視甚高,曲高和寡,在菩薩道上渡生亦會形成障礙。天道眾生由於福報大,衣食俱足身相莊嚴,故憍慢心較強。憍慢心會造作身口意的憍慢業,在第六識形成憍慢的業障及在第八識形成憍慢業障的種子,有時亦形成不精進業障。

(五)疑心:我們此處講疑心不是一般人對某些人事問題的不相信,例如有人告訴你地球是方形的,你不相信,或有人告訴你某甲是殺人犯而你不相信,對這些事的信與否是根據你的世間經驗的判斷,這一類與我們所稱的疑心不同。我們所說的疑心是源於沒有「真如緣起智」的結果;這種疑心是不相信世間一切現像是「緣生性空」;不相信有「空」的存在;又因為我執與塵沙無明之故,以致懷疑因果、輪回與無常的真理,也懷疑有佛菩薩存在,不相信佛法的真理,也懷疑善知識或高僧大德的教導(上面三點總稱不信三寶),這些是修行上所稱的疑心。疑心會使人造作口業與意業,在第六識形成疑的業障,亦在第八識形成疑的業障種子。疑心也會引起殺業、嗔業等其他業障。疑業是鬼界眾生的根本業障。我個人認為疑業對修行的影響最嚴重,因疑業使修行者不相信三寶,常會因此斷了學佛之路。疑業使修行者不信佛菩薩或其指導上師,因此在「加持」與「相應」上都會發生問題。

伍、          消除業障的意義與方法

業障就是眾生累生累世輪回在六道之中,所造作身口意各種業的結果,這些結果形成「余勢」,變成名色儲存在第六識中或成為種子儲存在第八識中。例如貪錢、貪女色、貪睡覺等貪的業障;嗔恨丟棄他的人、嗔恨殺他的人等嗔的業障。業障的種類名目繁多,但其源頭與無明有關。因此,消業障的兩種方法之一就是消除各種無明。例如經由消除枝末無明以去除第六識中的業障;經由消除根本無明以消第八識中的業障。由於無明的消除,內心就不再認為業障是實有或不認為是「我」的業障,不認為有我在受業障,這樣就可以消除某一些業障。

第二種消除業障的方法是直接消除在第六識或第八識中的業障,如消除貪業或殺業等,當然不同原因而起的貪業(或其他業障)有時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消除。念某位佛菩薩的聖號主要可消除某些業障,在密部佛法中有很多咒語可有效的消除某些業障,至於各種無明的消除似乎只有密咒比較有效。

除了以上兩種常用的方法外,消除業障的第三種方法是直觀「業障本空」,但這種方法必須修行到很高層次才可用,一般修行人最好不要使用,以免陷入「我慢」的修行症候。

第四種很有用的消業障方法是懺悔,尤其在諸佛菩薩面前懺悔會比較有效(此與佛菩薩之願力有關)。懺悔在理論上是以自己的心力瞭解自己的過錯而可自行解除自心的障礙。但問題在於我們一般無法知道自己的錯誤(即業障)來自何處。例如某種與貪業有關的現象出現(也許是生理或心理上的病症),但它到底是貪淫或貪什麼我們無法得知,故心理學上的自我懺悔或者靠自力的懺悔可能都使不上力,因此,業障之懺悔除了自心要真誠有悔意外,誠心向佛菩薩表白求其加被,如能蒙佛菩薩佛力之相助也許才更能有效的找到業障之源而消除之。

陸、          結語

五毒心是五智與無明的結合,完全去除無明即可轉五毒成五智。貪毒是前五根與五識對塵境的極度愛染以致障礙成所作智。嗔毒源於無慈悲之心,障礙大圓鏡智。癡毒乃對境界心動不止,障礙平等性智。慢毒源於執著比較為實有,障礙妙觀察智。疑毒不信緣起性空,不信三寶,障礙真如緣起智。五毒心會驅使眾生造作各種惡業而形成種種不良之業障,使眾生更貪執三界六道而輪轉不能出離。修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消除各種業障(即內心的垃圾)。其方法可以持咒、念佛、懺悔或觀空等行之,但最好要有善知識指導。業障去除則「本心」自會現出,修行者有少數因為多生之努力,業障已甚少,今生很快就能以內觀之慧力而現出本心,但這是極少數的「大善根」,有的可能是乘願再來的菩薩,一般修行人切莫以為不必什麼修行,只要自己「想」成是佛就可以,那是「妄想」,很容易陷入「憍慢自大」,甚至會犯未證謂證的毛病,那就不好了。最後願各位同修自發大心精進修行,誓求今生解脫,誓願自渡渡人,如此,我相信佛菩薩會助你度過無邊的「業障大海」,使你順利到解脫的彼岸。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六根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樣亂動慣了,你要它安靜不動不起妄念很難,但不把它攝住不動就不能入定、開智慧成道。因此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念佛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念佛時要至誠懇切地以『阿彌陀佛』這句聖號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動,才能安然入定。這六根當中,以意、耳二根為難攝。眼睛閉上不看東西就能攝住眼根;嘴持咒就能攝住舌根(舌頭);鼻子不聞異味就能攝住鼻根;身體不接觸外境就能攝住身根。但是人的耳朵最靈敏,很遠很遠的聲音都能聽見,隔著一座大山的聲音也聽得見,外面噪音會吵得你心煩。至於意根,更難攝住,不要它動,意念會不由自主地從心裏跳出來。為什麼呢?這是多生曆劫的習氣,它動慣了,不動不行。這在佛經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宗所說的五個遍行心所,意、觸、受、想、思的第一個心所,它存在於八識當中,時時刻刻在蠢動,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滅』,微細得很,只是我們平時看不見。

有人說:『我們不修法不打坐沒有念頭,一修法打坐倒有念頭了。是不是修法修壞了,有念頭了?』

不是。這是因為平時心亂,看不見念頭在亂動,等到你心裏稍微靜下來後,就看見念頭在動了。這怎麼辦呢?怎麼將妄念息下來呢?唯一的辦法就是用耳根來攝意根。用耳根靜聽念佛的聲音把妄念攝住,因為心無二用,一心聽念佛,專注在佛號上,妄念就自然不動了。所以念佛要專注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阿彌陀佛』四字上。一個字一個字地聽得清清楚楚,才能把妄念攝住不動。同樣,持咒也需要一字一字從心裏過,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聞』,攝住妄念不動而入定,不然你坐在這裏,嘴裏念咒或佛號,腦子裏面卻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聞,死心塌地地打坐。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心空。修行為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礙,有家庭,煩惱多,驢事未去,馬事又來,事情多得不得了。所以,我們時時要警惕,看破這些事相,都是假的,不可得,心裏不戀著它,粗妄才可不起。接下來精勤用功打坐持咒,細妄又不免來侵襲,這是多生曆劫的串習,動慣了,一下子停不下來,但不要怕它。念頭跳出來你能看見,不理睬它,妄念自然化去。念頭來了你看不見,那你就跟著念頭跑了,這就不能入定了。打坐的時候最要緊的就是一切放下,心裏要清清楚楚,念頭一來就看到它,不睬它,也不要討厭它、壓制它。討厭的本身就是一種妄心。壓制也不行,壓是壓不死的,比如搬石頭壓草,石頭拿掉之後,草又生起來了,這是不行的。縱或壓死了,倒變成土木金石,不能起用了。所以要用活潑潑的轉化法,不能用壓制法,念頭來了,只不睬它,把咒提起來,妄念自然轉化掉。

如此精進修法打坐,修到一心不亂的時候,咒也就自然化脫提不起來了。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我們持咒的心還是妄心,有能有所,即有能念之心與所念之咒(念佛也是如此,有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能所相對,都是妄心。相對的都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真實之心是絕對待而無相的,凡是有相的東西都是虛幻的。假如我們真的持到一心不亂的時候,一切相對的虛幻的東西就都脫落化為烏有了。這時身、心和世界就統統空掉了,虛空也粉碎了,而真實不虛的天真本性才會全體顯露出來。

經過灌頂修心中心法,有一個拉肚子的過程,不要怕,這是法的力量發生作用的緣故。這個法有極大的加持力量,叫你把汙穢、垢染、習障都從大便排掉,換一換肚皮,這是好事,所以不要怕。

修法一段時間後,看禪宗的東西,有點理解了,那是理上的悟道。文字理解沒有多大用處。因為沒有親證,定力不夠,道理雖然明白一些,但是事情來了就擋不住了。所以解悟不能了生死,一定要證悟,親自見到本性才有力量。『見到』當然不是眼睛見到,而是心地法眼親證本性,本性是沒有相的,眼睛只能見有相的東西,那時候你人也沒有了,還有什麼眼睛?還有什麼看見?法身雖無相可見,但不是斷滅空,它是真實的大功能,大能量,世界上舉凡一切事相、境界都是它顯現、變幻的。比如電,眼不能見,但離開它,世界就不能運轉。又如『海水中鹽味』,人能看見海水,海水裏的鹽味卻看不見,但它確實存在!

(注: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七、梵行品第八之三中有經文:「迦葉複言:世尊。第一義諦亦名為道,亦名菩提,亦名涅槃。若有菩薩言:有得道、菩提、涅槃。即是無常。何以故?法若常者則不可得。猶如虛空誰有得者?世尊。如世間物,本無今有,名為無常。道亦如是。道若可得則名無常。法若常者,無得無生。猶如佛性無得無生(本有的)。世尊。夫道者。非色非不色、不長不短、非高非下。非生非滅、非赤非白、非青非黃、非有非無。雲何如來說言可得?菩提涅槃亦複如是。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道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菩提之相亦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涅槃亦爾。外道道者名為無常。內道道者名之為常。聲聞緣覺所有菩提名為無常。菩薩諸佛所有菩提名之為常。外解脫者名為無常。內解脫者名之為常。善男子。道與菩提及以涅槃,悉名為常。一切眾生常為無量煩惱所覆。無慧眼故不能得見。而諸眾生為欲見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提、及以涅槃。是名菩薩得道、菩提、及涅槃也。道之性相實不生滅。以是義故不可捉持。善男子。道者雖無色像可見,稱量可知,而實有用。善男子。如眾生心,雖非是色、非長非短、非粗非細、非縛非解。非是見法,而亦是有。以是義故我為須達說言:長者,心為城主。長者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若護心者,則護身口。以不善護是身口故。令諸眾生到三惡趣。護身口者,則令眾生得人天涅槃,得名真實。其不得者不名真實。」)

我們用功到緣心息下,世界都化空,便時到神知,心領神會而見道了。所以叫做心地法眼可以見道。見道了是不是就成功了呢?很多人以為這樣就成功了,不是的,沒有成功,還差得遠哩。剛打開寶藏見到一點影子,懂是法身邊事,不相干,生死猶不能了,還須努力向前,除盡惡習才是了手時。基於此點,淨土宗人常常說禪宗不好:縱然明心見性,生死也不能了,還不如淨土宗念佛穩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生死的好。

剛剛明心見性的時候只是初悟,破本參,才跨過第一道門坎,妄習猶在,生死不能了。須勤於保護,曆境練心,把多生曆劫執著的妄習消滅光,真正做到與「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應,處順境而不喜,遇逆境而不惱,絲毫無動於衷,才能了思惑而了分段生死。「金剛經」說:過去、現在、未來心皆不可得。心既不可得,還動什麼?真見性的人只有這個覺性,其他一切都不可得,還須更向上,覺性與不可得也不住才為真了。若見境生心,隨念而轉,就不是見性開悟的人。羅漢之所以有四果之分,也是在是否生心動念上劃分的。初果羅漢在山林裏,清淨無染,但是,到城市裏就不免眼花撩亂思念紛起了,這就是思惑未了之故。思惑者,對境生心,迷於事相之思想也,就是對幻境惑當真實,產生佔有之妄想也。

在打坐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現象出現,如美好的佛、菩薩光明等善相,或醜惡的魔相,都不要理睬它。有相的東西都是假的,一著相,就容易著魔。還有,當你從有相過渡到無相的時候要起一些變化:如身體沒有了,或手腳和頭沒有了等等,都不可管他。更或氣要斷了、頭要爆炸了,也毋須驚怖,這是身心將脫落的前奏。一害怕、一驚覺,即前功盡棄而出定了。等到火候到時一下子大爆炸,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銷殞,虛空也粉碎,本性即現前。不過你不能著相求這個爆炸,一著相即被妄念所遮,非但不能爆炸,連空也入不了。密宗就有這個妤處,常常得佛菩薩的加被,以外界的爆炸聲引起內心的爆炸,但是千萬不能求,想它什麼時間來,更不能將心等它或迎它來。打坐定境中的一切形象都不能理睬,須置之不理。「金剛經」的警句須牢牢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色相都是假的,不睬它就沒事。一理睬執著它,就有著魔之虞。

二果羅漢,前念才動,後念就覺。雖然能不住相而於覺後歸家穩坐,但是念有起滅,還是有生有滅。所以還要有一番生天落地的生死,然後才能了分段生死。因此,打開本來之人並不是大事完結,還要好好地勤除習氣,進入三果羅漢達遇事不動心的階段,更向上進入無為之境,達到阿毗跋致的地步,方為初步了手。有思想、有妄情、有造作都是有為。修行從初地、二地、三地...到七地都是有為,入八地才是無為。七地雖然已證到無為了,但是還有個無為在,還有個無為的影子,還是不幹淨。到八地,無為的影子才取消。所以,我們每個人要衡量一下自己,看看是否對境心一點都不動,平時如還有妄心起伏,那就不行,在境界當中,若著境,更不行。一切時、一切處心空如洗,能夠隨緣起用,不執著,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那才是真開悟。

除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時用功。時時看著自己,念頭一起就看見,不跟著跑。念頭起了看不見,跑了一大段才覺得,才知道,那就不行。禪宗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著念頭跑,就是生死;跟著念頭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時了,也就證明你將來生死不能了。假如我們能做到前念起,後念覺,不跟念頭跑,就能受生自在了。受生自在不是已了生死,還有生死在,不過在生死當頭能夠自己作主,要到哪里就到哪里,不受業障牽連,隨業受報了。

功夫程度

做功夫的第一步:念起不隨。能做到念起不隨就能於生死當中做得主,不為業牽,得大自在。

第二步:親證無為。一切事情儘管來,我心不動。這是真正隨順,而不是壓住它不動。壓住它不動是不行的。要儘管應酬各種事情,隨順一切事緣,沒有什麼好的,沒有什麼壞的差別感,好的不喜,壞的不厭,這樣我們的心才能平靜,而到達平等無為之境。做到這個地步就能變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死當中得自在,第二步是變化自在,能變粗為細,變短為長,到達第八地菩薩的位次,至少能顯現三十多個意生身。

第三步:微細流注消滅。微細流注就是上面講的作意。作意在八識田裏流動,你平時看也看不見,深入金剛薩埵大定,才能見到而消滅它。到這一步,微細流注都消滅光後,能顯現百千萬億化身,度百千萬億眾生。這時候才真到家,不是一開悟就好了,差得遠,所以,還要好好的用功。

沒有菩提心是不能成道的。什麼是菩提心呢?簡單講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度眾生。我們修法是為了下化眾生,而不是為了自了。

今天大家能得到這個法真是無上的福報,修禪需要幾十年盡心參究才能打開本來,而且現在一天到晚的參禪,時間不允許,依靠心中心法,假佛力加持就方便快速多了,參禪自力修行等於用兩隻腳走路,修心中心法得佛力加持等於乘車子、乘飛機,所以二者有時速上的不同。你們得到這個法須珍惜、慎重、愛護,更要連續不斷地精勤修行,不能今天修修,明天停停,那決定不能成就。心中心法更妙在融萬法於一爐。釋迦佛講,修心中心結第四印能生西方淨土,更能十方淨土隨願往生,這就是淨土宗;打開本來見到本性,這就是禪宗;證到最後,心通十方世界,十方世界在我心中圓,諸佛在我心中,我在諸佛心中,光光互攝重重無盡彼此交參無礙,這就是華嚴宗。所以,我們說心密一宗包括諸宗無余,實非過語。此法得之不易,務請大家好好用功,堅持打坐、觀照,切勿等閒視之,更重要的還是在座下用功,不是坐兩個小時就可以放野馬,亂來了。還須於行、住、坐、臥處時時不忘觀照,才能與大道相應。

修行的六個要點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戀著世間事物放不下,有什麼用呢?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緣合成,無有實體,猶如過眼雲煙,虛而不實,求不得,拿不走。即連各位自己的身體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東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認事物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達者一笑的愚癡之事,學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業,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勝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開悟,假如在座上想這樣、想那樣,妄念紛飛地亂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個死人一樣才行。

第二:打坐持咒,心念耳聞。這是修心密的要訣,對入定開悟,關係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無折扣地照之實行。人的妄念動慣了,不專心致志地傾聽持咒的心聲,把意根攝住,妄念息不下來,妄念不息何能入定、開悟?所以必須心念耳聞,一個字一個字從心裏念出來,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才能攝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漸漸入定。

第三:念起即覺,不壓不隨。念頭來時,要能看見,如果看不見就跟著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紛飛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覺,既不隨之流浪,也不壓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第四:按時上座,不急不緩。每天按時上座,養成習慣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淩晨更好。坐時不要急於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種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緩地從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開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開悟、發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門,非但不得開悟,而且不能入定。

第五:下座觀照,綿綿密密。把打坐中的靜定功夫推廣到日常動用中去,在行、住、坐、臥當中冷冷自用;綿綿密密地觀照,一切無住,既不讓境界拉著跑,也不隨妄念流浪。

第六:心量廣大,容納一切。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寬宏大量地容納一切,縱然別人對我不好,我對他還要更好,沒有絲毫愛、惡、喜、厭的觀念。隨緣隨份地做一切善事,時時處處瀟灑自在,沒有患得患失之心,亦無毀譽成敗之念。這就是最大的神通。

記住這六點,照之修行,絕定能打開本來,親證佛性。做好這六點,絲毫不懈,保證能圓證菩提,得大成就!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光大師開示抄經的方法

(開示之一)

寫經要至誠恭敬,一筆一劃,工工整整。又必須仔細校對,避免錯誤。如果寫錯,要另外重新寫過,不可以挖掉錯誤的地方,用修補的方式重寫,以免將來修補之處因黏性退化而產生脫落的現象,仍看不清楚正確的字。寫一句要校對一句,寫一行校對一行,一頁寫完了,整頁再校對二、三次,這樣才可以做到完全沒有錯誤。如果寫錯了,不願意再重新寫過,那就在錯字的地方點一筆,在旁邊寫下正確的字,千萬不要用塗改修補的方式。

(原文見《印光大師文鈔三編上》頁480

(開示之二)如何抄經?

印光大師與陸稼軒居士書

昨晚鶴年居士,持來莊居士所書法華經。見其筆法堅勁精秀,不勝欽佩。但其用筆,猶有文人習氣。於流通法道,似有未合。如俗體帖體變體等,則有從俗之弊。又有執泥古體,如魔作磨,懸作縣,瑪瑙硨磲作馬腦車渠,陣作陳等,則有違時之失。如必曰悉依古文,即時行正體,皆不堪用。則字字皆須更換,無一字可用矣。

楊仁山破泥古者曰,字須遵時,何必泥古。如必欲從古,且請先從人入二字改起。古人字作(),入字作人。如人入不能改,則餘字何須特改。且古體亦非當日蒼頡所制之字,不知幾何變更,方成此體。君既好古,宜從蟲文鳥書為正體,則吾無由置喙矣。否則畢竟為無事生事,勞而無功。生今反古,聖有明訓。如莊居士志在流通,當一掃文人習氣,字字遵時。凡諸破體俗體等,一概不用。俾一筆一畫,皆可為法。則刊而傳之,令見者聞者,發起信心。光雖固陋,當為序贊。此本且請保存家中,以為後世子孫作遺念可也。又凡書經,中縫必須書經名卷數頁數,俾閱者一目瞭然。即紛亂亦不難整理。何可不依此法,以致後遇不通佛法之人,便成顛倒錯亂之咎。祈將中縫宜書之字,按頁補足。則書經功德,方堪圓滿矣。光目力不給,兼以略無閒暇,未能逐一齊閱。其中有三四字,隨便標出。余未閱者,不能知也。

憨山老人開示寫經

示惺初元禪人書經

性元禪人。來參匡山。老人字之曰惺初。發願書寫大經。老人因示之曰。出家修行。佛說方便多門。固在各各發心何如耳。第一向上參禪。求明自心。志了生死。次則深窮教海。志願宏通。護持正法。續佛慧命。又次則深厭生死。專心淨業。願生西方。此皆理行。為最上者。若夫事行種種。至於書寫經典。乃六種法師之一。是佛稱讚者。故法華說持經法師。現世肉身。得六根清淨。此豈事行可擬哉。且云。舉手低頭。皆已成佛。此稱性之行。又豈可以描抹點畫致耶。老人昔住五臺。曾刺血泥金。書寫華嚴大經。每於書寫之中。不拘字之點畫。大小長短。但下一筆。則念佛一聲。如是點點畫畫。心光流溢念念不斷不忘。不錯不落。久之不在書與不書。乃至夢寐之中。總成一片。由是一切境界。動亂喧擾。其心湛然得一切境界。自在無礙解脫門。乃至一切見聞。無非真經現前。以此證之。則書經之行。妙在一心不亂。又豈若童蒙抹硃。便以書經求功德耶。禪人試以此行。如是書寫。如是受持。似有少乃相應。若以描寫為妙行。博名高為求供養之資。則又不若尋常粥飯。為無事僧也。勉之。

附:《憨山大師年譜》記載大師是這樣抄經的

憨山在五台山入定發悟後,智慧大增,文思敏捷,於三十三歲發願抄寫佛經,每落一筆,念佛一聲,一面寫經,一面還常接待來訪者,應答時手不停寫,與來人對談,也不妨礙手抄,且抄寫毫無錯誤。每日如此,「略無一毫動靜之相。」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佛經的用途,是為了印證自己的知見與佛的知見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經》作印證,五祖以後以《金剛經》作印證。在行的階段,學人可以用之;初學之人,只能以佛經當作一面鏡子用,修正自己的的毛病,三寶以法寶為中心,僧雖為人天師,但佛說法「依法不依人」,依經與論修證自己的知見,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

佛法是一條生疏的路子,豈能淺嘗而止,必須要熏習再熏習,重複再重複,方能見功效。所以多聽經多看經是有必要的,不補佛法熏習即補煩惱熏習。

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準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千七百則公案如有一條不懂,則全部不懂。求智慧應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後得智自然現前。心地清淨,湛然不動,是根本智。讀經時把心定下來不要打妄想,一個字一個字的接著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智;若心不專一,一面讀經一面又想別的事情,就沒有效驗了。

學佛人對高僧傳與居士傳不可不讀。古來學人進德修業有了基礎再出去參學,否則不辨是非邪正即易於招魔。參學在佛法中是必經的過程,但是不能專向一位老師學一輩子,如此也是著了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東西,我們認不出來,《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其表現的道行,幾可亂真。佛法有個密訣,即一切境界現前如如不動,捨己為人,犧牲自己亦在所不惜;但是不能捨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事均是魔業。

古人讀經用無分別心讀之,今人則以文學眼光讀之,或用考據方法研究其翻譯之來源,欣賞其文字之優美,或分別其名相,如此則是佛學而不是學佛。讀經必須以至誠心讀誦,至誠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讀經如此,讀古人註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間書籍,以此種態度閱讀,亦能以慧眼觀察,別有悟處。以至誠心看經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別心,一字跟著一字讀下去,不生分別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開悟。智慧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福德亦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清淨心現前,福慧自然具足。

消業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壞均不執著,保持平靜心才能消舊業,環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業,環境壞怨天尤人也是造業,不讀大經大論焉能懂得。

學佛應將佛所說義趣徹底明瞭,使心中了了,然後修行,遇一切境界時乃能歷事練心。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等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將其所領悟之義趣存養心中,使經義與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觀照,便是薰習,不一定要打坐參禪。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佛門當中講的十齋日,出自本經。亡人過世作七,也是出自地藏經。可知,地藏經裡所說的,對我們日常生活講得很多,而且都非常重要,這是這個法門以及地藏菩薩利益眾生具體的事實。我們細心去讀誦、體會,在生活中才知道應該怎麼做法。

十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什麼叫齋?齋是齋心,就是清淨心的意思。齋與素食沒有關係。佛陀在世時僧團的生活方式是托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托缽,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現在泰國、斯里蘭卡的出家人還是托缽,他們不吃素,施主給什麼就吃什麼。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國的佛教徒吃素。除中國之外,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是吃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這是佛在戒律裡說的。

中國佛教徒吃素起源,是梁武帝讀楞伽經「菩薩大慈大悲不忍心吃眾生肉」,他很受感動,發心吃長素。他是佛門的大護法,希望出家人響應,演變成中國佛教素食的特色。我們到國外,別人盛情招待,煮素食給我們吃,不要嫌人家鍋子剛煮過肉不乾淨,這就太過分了。齋是過中不食,不能講過午不食,因為午時指十一點至一點,齋是過了日中不能再吃。在家同修守八關齋戒,著重在齋,齋是修清淨心。人要保養身體,身體好才能精進修行。

自古以來修行證果多半是年輕人,年老氣力衰,打個佛七都累的不得了,他怎麼得一心不亂?年輕人七天七夜不睡覺,精神飽滿,他可以得一心不亂。六祖大師得五祖衣缽時才二十四歲,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修行證果,多半是四十歲以前,有體力有精神,所以修行要趁年少,珍惜自己的光陰。

中國人常講,早飯要吃得好,要有營養;中午要吃得飽,也不能過飽;晚上吃得少,睡眠會好,晚上如果念佛打坐,也會幫助得定。所以齋日過中不吃是非常有道理的。若認為一餐不吃,會營養不夠,是錯誤的觀念。人身體是個機器,機器是活動的,需要能量,飲食就是能量的來源,可以推動機器(身體)不斷運轉。每一個人體質不同,有特別消耗能源的,你就吃得多,補充得多;省油的,加一點點就夠,運作也很正常。能源到底消耗在哪裡?我跟諸位同修說,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妄念少,需要的能量就少,所以心地清淨者,一天吃一餐就足夠。一天到晚妄念紛飛,三餐不夠,還要吃點心,才能補充能源。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十齋日修定,食物的需要量就減少,攝取的養分仍然足夠。若妄念多,去學持午,那是自討苦吃,因為每天消耗多,補充不足,結果就生病,把身體搞壞。

有的人持午,把三餐飯的份量在一餐裡吃完,不用幾天就得胃病,這是不知如何養生。佛法最重視的是養生,它的生活方式、飲食起居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真正會達到長壽,達到不老不病。可惜我們疏忽,不懂得它的精神用意之所在。素食雖然不是佛提倡的(是梁武帝提倡),但是素食在今天被醫學證明,確實有好處。所以,外國素食餐廳一年比一年多,外國人吃素是為了健康。學佛人吃素,身體必定健康;如果身體不健康,是妄念太多。所有疾病的根源是妄想,妄念少,病則容易好。心是主宰,心理健康則身體的健康很容易得到。外國沒有農曆,不容易修十齋日,我告訴外國的同修,每星期修星期六、星期日兩天的齋,不一定選固定的日子。只要一個月中有幾天修清淨心,對於養生、修行,有很大的幫助。這才是十齋日真正的用意所在。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機構的名稱,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為官署。漢代設有鴻臚寺,用以招待四方賓客。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從西域來的僧人漸多,遂在洛陽建白馬寺,專供外來僧侶居住。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處所,都可總稱為寺的由來。

院,本是寺內的一部分,寺內的別舍。後來佛教僧人也單獨用院作為居住處所的名稱,但院的規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專指佛教出家的女眾(比丘尼)居住的處所。

佛教的寺、院、庭不能與宮、觀、廟混為一談。宮、觀、廟不用在佛教上(只有藏傳佛教用「宮」)

宮,原義是高大的屋字,過去皇帝的居處多稱宮,後來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師等也可宮。

廟,是朝庭、民間、道教皆用,用來供奉祖宗、神、仙等。

觀,是道教所專用。因此,寺廟並說,其意思應包含佛、道教修行之處所。如單獨指佛教僧人居住處所,不能說寺廟。

【二、和尚、僧、尼、法師】

和尚,是從梵文而來,原義是「師」。本是一個尊稱,具有一定資格,能為人師的才能稱和尚,但後來習俗上被作為一般出家男眾的專用稱呼了。

僧,是僧伽的簡稱,本義是指出家佛教徒三人以上的團體,後來習俗把出家的個人也稱為僧。無論男女,都可以稱為僧,不能把僧和尼對舉,作為佛教出家人男女的區別。

尼,是從沙彌尼、比丘尼的字尾而來,是對出家女眾的簡稱。正確的稱呼是出家的男子受10戒的(其一般年齡在20歲以下)稱沙彌,受俱足戒的稱比丘;出家的女子受10戒的(一般年齡也在20歲以下)稱沙彌尼,受具足戒的稱比丘尼。

法師,是佛教的一種稱謂,指通曉佛法並善於講解及致力修行傳法的僧人,本不適用於一般出家人,但習俗也用作對僧人的尊稱。

【三、羅漢、菩薩、佛】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羅漢果。修持佛法的人達到了脫生死,即不再生死輪迴就叫阿羅漢。我國漢族地區佛寺常塑有十八羅漢像,其實本應是十六羅漢。據佛經上說,佛陀曾囑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槃,住世濟人。西元二世紀師子國(今與斯里蘭卡)慶友尊者作的《法住記》記載了十六位羅漢的姓名,這本書由我國玄奘法師譯出。後代畫家畫像時不知為什麼卻畫成了十八羅漢,據推測可能是把慶友與玄奘也畫了進去,但在標姓名時,雖把慶友標為第十七位住世羅漢,卻重覆地把第一位羅漢的名字標在第十八位羅漢上。宋代即有人指出這一錯誤,然而十八羅漢卻已經在我國廣泛流傳開了。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讀朵)的簡譯音。菩提意思為覺悟,薩埵意譯為有

情意的生物或眾生。大乘佛教認為,以阿羅漢果為修行的目標還不夠,應修持佛果,即達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應先作菩薩,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眾生,度眾生到極樂彼岸。佛經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國漢族地區影響較大的菩薩,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和彌勒菩薩。

佛,是佛陀的簡稱,梵文的意譯。意思為覺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覺有三個意思: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據稱,阿羅漢辟支佛(佛教的另一出世果位)缺後二項,菩薩缺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佛教所說的佛一般是指釋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大乘佛教認為,三界十方,到處有佛,其數如恒河之沙。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音同觸ㄔㄨˋ)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從佛身上說,還有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

【四、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俗稱四大金剛。佛教傳說東南西北各有一神守護,故此得名。我國漢族地區寺院,常常在山門兩側塑上他們的像。其中,身為白色,手指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身為紅色,手纏繞地龍的是西方廣目天王;身為青色,手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身為綠色,一手持傘、一手持銀鼠的是北方多聞天王。

韋馱,也是佛教傳說中的護法神。在我國漢族地區佛寺中,常被塑在天王殿彌勒佛之後,面對釋迦牟尼像,其形象為身穿古代武士服,手持金剛杵。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唐代高僧道宣夢見一神,自稱:「弟子是韋將軍,諸天之子,主領鬼神。如來欲入涅槃,教弟子守護贍部(南瞻部洲)遺法。」

在我國一些寺院的山門兩側,還塑有兩尊守護佛法的神將,一位張口,一位閉口,習俗稱為「哼哈二將」。二人皆裸露上身,纏衣裳於腰部,於執金剛杵,容貌威猛。實則此二人也為佛教傳說中的金剛力士,職責為守護寺院大門。由於神話小說《封神演義》的流傳,民間遂根據二人張口、閉口的特點,附會為小說中描寫的「哼將」鄭倫和「哈將」陳奇了。

【五、念佛及南無阿彌陀佛】

念佛是佛教徒思念佛的形象和功德,或念誦佛名號的一種修行方法。據說一心念佛,可以不生情欲,有助於達到解脫或死後往生佛國。小乘佛教念佛專指思念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因認為有無數佛,故所念之佛也有許多。最盛行的念阿彌陀佛,如念「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也是梵文的意譯,讀為「那謨」(namo),是致敬歸命,歸依禮敬的意思。佛教徒常用來加在佛、菩薩或經典名稱之前,表示對佛、法的尊敬與虔誠。阿彌陀佛簡稱彌陀佛,是大乘淨土宗的主要信仰物件。佛經上說,西方有個極樂淨土,所居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阿彌陀佛就是這片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該處。

【六、念珠、木魚、山門】

念珠,又叫佛珠或數珠,佛教徒在念佛誦經持咒時用它來計數和收攝心意。念珠質地有多種,佛教認為菩提子所做念珠功德最大,粒數也有多種,大都有其含意。

木魚是佛教法器之一。相傳佛教認為魚晝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製成魚形,擊之以警戒僧眾晝夜思道。木魚有兩種:一為園狀,刻有魚鱗,誦經禮佛時叩之,以調音節,一為挺直魚形,吊於庫堂前,粥飯或集合僧眾時用之。

山門是寺廟的大門。因為寺廟的大門多是三門並立(中大旁小),故稱「三門殿」。又因寺廟多在山間,所以又稱「山門殿」。

【七、佛教的節日】

佛教有許多節,我國漢族地區佛教的重要節日有兩個:一是四月初八日的佛誕節,亦稱浴佛節。在這一天,寺院裏要舉行「浴佛法會」,僧眾們以香花燈燭茶果珍肴供養佛像,並用各種名香浸水泡洗釋迦牟尼誕生像,作為對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紀念。

二是七月十五日的孟蘭盆節,另稱中元節,民間習俗稱為鬼節。「孟蘭盆」是梵文的意譯,意思是「救倒懸」。佛經傳說,釋迦牟尼的弟子目犍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便求佛救度。釋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可使其母解脫。後來,在這一天寺院裏都舉行多種佛事活動,以超薦歷代祖先。除上述兩個節日外,在二月八日釋迦牟尼出家日,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涅槃日,臘月初八釋迦牟尼成道日,寺院中也要舉行紀念活動。

另外,與諸佛、菩薩有關的日子,寺院裏,也常舉行一些紀念活動,比較重要的如農曆七月三十為地藏菩薩生日,屆時九華山地藏道場將舉行盛大地藏會。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的誕生、成道、出家的紀念日,普陀山觀音聖地將舉行重大慶祝活動。

【佛教節日表】

彌勒菩薩聖誕 正月初一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五日
觀音菩薩聖誕 二月十九日
普賢菩薩聖誕 二月二十一日
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
釋迦牟尼佛聖誕 四月初八日
韋馱菩薩聖誕 六月初三日
觀音菩薩成道 六月十九日
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十三日
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二十四日
藥師佛聖誕 九月三十日
阿彌陀佛聖誕 十一月十七日
釋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

【觀音齋期表】

正月初八 二月初七日 二月初九日 二月十九日
三月初三日 三月初六日 三月十三日 四月二十二日
五月初三日 五月十七日 六月十六日 六月十八日
六月十九日 六月二十三日 七月十三日 八月十六日
九月十九日 九月二十三日 十月初二日 十一月十九日
十一月二十四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
【八、四大菩薩】

在佛教眾多菩薩當中,名聲最大的有四位:觀世音、文殊、普賢、地藏王。

觀世音是梵文的意譯,傳說唐代避李世民名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他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佛教認為他大慈大悲,遇難眾生只要念誦他的名號,「菩薩即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叫觀世音。據說觀音可以應機以種種化身救苦救難,所以有各種不同名稱和形象的觀音,如白衣觀音、送子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幹手千眼觀音等。觀世音菩薩在印度原為男像,自傳入中國後,逐漸被漢化,大約從南北朝起,他的塑像也由男轉女,成為大受我國俗眾歡迎的女菩薩,以至千百年來,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稱,相傳其顯靈說法的道場在浙江省普陀山。

文殊,全稱文殊師利,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妙德」、「妙吉祥」等。在佛教寺院中,他常塑在釋迦牟尼佛的左邊,為釋迦牟尼的左脅侍,專司「智慧」,常與司「理」的右脅侍普賢並稱,又文殊菩薩的塑像常是頂結五窯,手持寶劍,表示智慧銳利,最大的特點是騎著一頭青獅,表示智慧威猛,相傳他顯靈說法的道場在山西五臺山。

普賢,是梵文的意譯,亦譯為「遍吉」。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右侍,專司「理」德。其職責是把佛門所倡導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他的塑像最大的特點是騎著一頭白象。相傳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在四川峨眉山,現峨眉山萬年寺有宋代銅鑄普賢騎白象的造像。

地藏,是梵文的意譯。佛經說這位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所以得名。釋迦牟尼囑咐他,在釋迦寂滅,彌勒佛未生之前,救助六道眾生。他即發下誓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宋高僧傳》載,他轉世為新羅(今朝鮮半島)王子,自幼出家,唐玄宗時來華入九華山,建寺收徒,年99歲圓寂,肉身不壞,以全身入塔。現九華山神光嶺有肉身殿,相傳即為地藏菩薩的成道處。

【九、東方三聖、西方三聖】

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這個位於東方的淨琉璃世界,是佛教理想中的「淨土」樂園。藥師佛曾立下十二大願,要使淨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無病無災,豐衣足食,解脫苦厄。藥師佛除與釋迦佛、彌陀佛在大雄寶殿共同享用人間香火外,還有自己的「藥師殿」、「藥王殿」。(與中國道教的藥王廟是兩碼事),殿內正中為藥師佛,兩旁是他的左右脅侍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合稱「藥師三尊」,又叫「東方三聖」。藥師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體,內盛甘露,右手持藥丸。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佛經上講,這裏無任何悲痛和苦惱,居民們可以盡情享受諸種快樂,所以叫「極樂」。阿彌陀佛又被稱作接引佛,他的左右脅侍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合稱「阿彌陀三尊」,又叫「西方三聖」。

【十、落發、染衣和受戒】

俗人出家為僧,按佛門戒律規定,必須剃除鬚髮,換上袈裟,這就叫落發染衣,以示從此脫離塵俗和煩惱業障。更衣之後,再通過隆重儀式,接受佛教戒律,就叫受戒。因為佛教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的區別,受戒的儀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僧人,在受戒時還要在頭上「燒痂」,佛家叫「爇(ruo)頂;即在頭頂上點燃幾個塔形殘香頭,讓其燃燒至熄滅,以示「願以肉身作香,燃點敬佛」的誠心。燒痂後留下的疤點,俗稱之為「戒疤」。由於各人發心的不同,疤點的數量也不同。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幾種。十二點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薩戒」,現已廢除此制。

【十一、彌勒菩薩】

彌勒也是與我國漢傳佛教地區甚有緣份的菩薩。據佛經上講,他本為釋迦牟尼佛祖的弟子,先於佛入滅,上升到彌勒淨土。釋迦牟尼預言他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當下生人間成佛。因此,他即是佛門三世佛中的未來佛,因為是未來之佛,故現在還是菩薩。他在我國產生重大影響的原因非止以上所載,尤其在我國五代時出了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傳說這個契此和尚身材矮胖,肚子特大,常用竹杆挑著個大布袋東遊西蕩化緣。他逢人便笑,言語無常卻每多靈驗,因而名噪一時。他圓寂時說偈道「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於是,人們盡皆哄傳他就是彌勒佛的化身。後世,許多寺院裏照他的模樣塑造了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像。許多地區民間俗稱他為「笑頭兒和尚」,「大肚羅漢」,「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副對聯也不徑而走。當然,彌勒像和布袋和尚自有其不同之處。

【十二、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又叫「龍神八部」、「八部眾」,是佛教八大護法神,數量很多。具體如下:

一、天眾。「天」就是神。著名的護法二十諸天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閻王等皆是。二十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寶殿兩側,如杭洲的靈隱寺、北京大慧寺、大同華嚴寺、普陀山慧濟寺等。

二、龍眾。佛經上說,有無數龍王,專管興雲降雨。這與中國的龍王傳說十分相似。

三、夜叉。

四、乾闥婆。是香神,又是樂神,多達6000多位。他們在佛面前彈琴唱讚歌時,「三千世界皆為震動」。這是佛國的中央民族樂團。

五、迦樓羅。就是金翅鳥神,大得不得了,兩隻翅膀張開,就有336萬里!他以蛇為食,可除掉世間各種毒蛇,益於眾生。中國的神魔小說中,把他說成是在佛爺頭上護法的大鵬金翅鳥。

六、緊那羅。歌神。與乾闥婆各有分工,乾閱婆專管演唱俗樂,是流行歌曲音樂家,緊那羅則專門演奏法樂,是專業音樂家。

七、阿修羅,本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其容貌醜陋,佛教收為護法。

八、摩侯羅迦。是大蟒神,古印度是個多蛇並崇拜蛇的國家。大蟒神也被吸收為護法神。

以上八部分,以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故統稱「天龍八部」。

【十三、五趣】

趣,趨向之義。五趣指眾生由善惡業所感而應趣往之處所,故又稱五道,即地獄、餓鬼、畜生(傍生)、人、天五種,此中自天趣又別開阿修羅,故又總稱六道。大乘多說六趣,說一切有部則說五趣。相對於無漏淨土,悉以之為惡趣,總稱五惡趣或六惡趣,地獄、餓鬼、畜生三者為純惡所趣,故名為惡趣;人天為善惡雜業所趣,故亦名為惡趣。另從六趣本身,又將天、人、阿修羅稱為三善趣或三善道,將地獄、餓鬼、畜生稱為三惡趣或三惡道。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證無上道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梵網經》是大乘菩薩戒經,中國自古以來,出家人受菩薩戒都用《梵網經菩薩戒》本。《梵網》是一部很大的經,但是傳到中國來,只是將講戒律的心地戒品(上下兩卷)翻成中文,其他的都沒有傳到中國來;所以在中國流傳的《梵網經》就是兩卷,上卷是講心地觀法,下卷是講戒律。

經文上告訴一個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人,換一句話說,要學作菩薩,有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能夠代替別人受毀辱。「毀」是譭謗;「辱」是侮辱。你要能夠承受得了,這才叫菩薩。「惡事向自己」,一切的過失自己承當;好事給別人。這一條非常非常重要,他能夠對治我們無始劫以來貪、瞋的弊病。一般人總是好事都歸自己,惡事都推給別人,那是凡夫迷惑顛倒。學菩薩行,就是要破迷開悟,所以跟世間人恰恰相反,要翻過來,叫反邪歸依嘛!當然這是相當不容易做到的,可是既然學佛了,就一定要做,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煉自己。如果不是真正覺悟了,境界現前還是不容易轉過來。尤其現在這個功利社會,爭名奪利,名利到面前了還能夠推讓給別人,一般人看到這個會說:「傻啦!呆啊!」你還要受無謂的毀辱。

諸位一定要曉得,毀辱是一時,真的來講這叫消業障。否則的話,你業障怎麼消得了啊?世間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名利到面前,我推給別人,我是不是有損失呢?沒有損失。你念《了凡四訓》就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裏推掉了,過兩天那個地方又來了。來的比丟的還多啊!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世間人哪一個不要?那一個不想求?拼命在追求。怎麼來的呢?佛給我們說三種佈施:財佈施,得財富;法佈施,得聰明智慧;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愈肯施,就來得愈多;不是說丟了就沒有了,那是錯誤的觀念。菩薩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所以他肯施,歡喜施,他拼命的佈施。他跟我們世間人不一樣,我們世間人把這個事情看錯啦!以為拼命去爭,才能爭得到;爭到的,還是你命裏有的;命裏頭沒有的,給你,你也消受不了啊!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素食的第一個錯誤是,油太多

許多店家在煮素食的時候,因為害怕客人吃過素菜之後,會很容易餓,所以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多加幾滴油。

其實大家吃完素菜後會容易餓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素菜品質不好,而是因為素菜並不會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所以消化非常地快。

吃素食、素菜的時候為什麼會消化地那麼快?

其實這是因為它們本身是容易消化的食物,就這麼簡單。所以如果在吃下這些素菜之後,經過兩三個小時就通過胃,經過小腸。這表示身體對這些食物的吸收、排泄、消化都非常地順暢,所以才會很快就有飽足感,不久以後很快又有飢餓感,也就是說身體器官不因攝入的食物而成為負擔。

為了要讓顧客不會那麼容易感到飢餓,便用了很多含油脂的食物,或用油熱炒,這些都是非常非常嚴重的錯誤。就算是素菜使用油脂來做料理時,高溫之下一樣會產生致癌物。

有學術機構的調查指出,吃素人口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一樣很多。這是因為不管是植物油或動物油,它們都會導致人體內壞的膽固醇(LDL)增加,及體內消化系統的負擔,血脂肪和膽固醇會增加,三酸甘油脂也會提高。所以說台灣素食第一個錯誤就是油太多,而且還經常使用油炒,這實在是大錯特錯。

意境老闆心得:目前的素食業者也大都發現這個問題,並努力改善。

第二個台灣素食的錯誤是,蛋白質的攝取量太高。

一直都認為要攝取多一點蛋白質,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身體的指甲、頭髮、五臟六腑等各種器官都是需要靠蛋白質來修復,蛋白質的基本結構是胺基酸,而人體所需要的胺基酸有廿二種,其中有八種被稱為『必須胺基酸』的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靠攝取食物才能供給。

所以如果蛋白質不足的時候,身體組織器官當然就沒有辦法修復。

一旦我們攝取的蛋白質超過身體所需的兩倍以上時,它不但不會對身體有幫助,反而會造成傷害,且很容易導致細胞的癌化。

即使是素食者平常大量食用豆類製品時,所攝取的蛋白質已經偏高。

而且又常常愛吃大量竹的豆類再製品,這是欠妥當的,最好是黃豆、白扁豆、紅豆、綠豆、黑豆......都要食用,如此營養才會均衡。

這裡所說的蛋白質攝取太多,其實也就是說我們平常黃豆吃太多。

各位要非常小心,現在台灣的素食餐廳裡面,整個蛋白質的攝取就是太普遍太多了。

不管是什麼過度的都是不好,仙丹吃一億個照樣會有問題的

意境老闆心得:現在的素食業者,不再愛用豆類製品,而且大都會追加菇類來補齊營養。

第三個素食的錯誤在哪裡?在於素料吃太多。

可以發現到,素食料理尤其是在素食餐廳裡面,都使用了大量的素料。

這些素料要保存三個到六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如果沒有加入食物添加劑(不是食物本身的東西,如色素、安定劑等)的話,怎麼可能保存這麼久的時間,怎麼可以增加更多的口感。

同時我也發現,很多素料基本上鈉的含量都相當高。各位一定要注意,鈉高鉀低的話,細胞就很容易癌化,而且代謝系統就會因此出問題,這也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意境老闆心得:近幾個月來發現,顧客在這方面的知識相對比素食業者高,多數顧客都會要求少用或不用素料,比較用心的素食業者都已經研發出不用素料的餐點了。

第四個是調味料。

為了增加客源素食餐廳的口味大都會用的比較重,尤其是糖和鹽。

多糖不只是影響身體代謝,增加胰臟的負擔重。而且更重要的是,血中的膽固醇會增加,血濃度也會增加。這個糖是非常非常地可怕,所以有時候說它是人體殺手之一也不為過。

其實素食餐廳應該盡可能來推廣食物的原味,也就是在食物裡面不要額外加鹽,盡量做到少鹽。如果一定要加的話,也是少量就好。甚至湯裡面,可以用昆布來熬湯。

能吃食物的原味是最理想,但實在是覺得淡然無味的話,在調整體質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少量的竹鹽,儘量少用其他調味料。因為調味料用的越多,就越沒有機會去品嘗享受食物的原味。

意境老闆心得:素食清淡是普遍的認知,素食業者為了增加客源,大都會在口味上有些加重,加重的話糖跟鹽就相對會用多,但就本人經營素食二十年的經驗,其實現今顧客的知識是很好的,會懂的要求不要糖或鹽,迫使我們業者不得不採用竹鹽等健康走向的調味料,在湯頭部份,較有心的業者也都開始使用昆布及白蘿伯來滶製湯頭,來達到顧客的要求。

第五個熟食太多。

成蛋白質的原料是胺基酸,而人體所需要的有廿二種,其中八種必須胺基酸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靠外在食物供給。可是各位知道嗎,這八種必須胺基酸當中,有兩種只要一遇到高熱,它馬上就會被破壞掉。

所以吃了那麼多熟食,蛋白質會夠嗎?裡面的兩種必須胺基酸已經完全被破壞掉了。沒有了這兩種必須胺基酸,另外的六種也不能形成其它十四種胺基酸被身體所利用,所以吃下去的許多蛋白質,反而會形成一種負擔。因此建議無論如何要想盡辦法,盡可能把生食的比例提高到50%。

生食裡還有足夠的食物酵素,這些酵素可以幫助食物分解。

意境老闆心得:在現今的台灣環境,不論是肉還是菜還是米都問題一堆,敢生吃食物的人少之又少了,酵素不足導致身體機能下降也成了事實,因此,只能由外部來補充酵素,目前市面上推出各式各樣的酵素,來補足這部份的不足,可惜的是這一點大眾的觀念還在初芽階段。

第六個錯誤就是葉菜類太多而根莖類太少。

有兩個原因,建議在體質調整期儘可能減少葉菜類攝取,待體質健壯後,再食用也不遲。

第一一般來說葉菜類的農藥比根莖類多,較不利於病體的重複。

第二葉菜類較寒,有使病體更加虛弱之顧慮。可是一般的素食餐廳裡面,葉菜類所占比例多數是大過根莖花果類。特別是病人,葉菜類食物還是盡量先少吃,或是乾脆暫時別吃。

目前台灣有機食品的認證單位,多數只作重金屬方面化驗,還是不夠全面,也不夠普及。

因為真正最重要的有關農地輪耕,休耕要求,周邊環境控管、土壤品質……等等,目前在台的認證單位,恐怕無力涉及。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有些有機農場說是有機,其實在剛開始栽種的時候,還是會灑農藥,只有在最後即將採收之前,才不灑農藥罷了。

意境老闆心得:目前有部份素食業者,甚至不是素食的業者也都注意到了,有的業者會跟有採野菜的農家或婦人合作,提供更健康的餐點。

第七個芽菜太多。

在理論上對絕大多數的病人而言,芽菜類如苜宿芽和小麥草等是非常好的的食物。

但是臨床上的研究發現,芽菜類並不是適合每個人食用的。

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其實多數人的體質是不適合吃苜蓿芽或小麥草汁的。

雖然,苜蓿芽可使體內壞的膽固醇(LDL)下降,但它含皂素,能溶解紅血球,也會妨礙人體利用維他命E

此外苜蓿芽還含有一種名為左旋大豆氨基酸(L-canavanine)的天然有毒成分,會增加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炎反應,食用量愈大,免疫功能失調的現象越嚴重。它會使免疫系統誤將自己體內的細胞當成抗原,而生產抗體來破壞抗原。其實苜蓿芽早就被證實會誘發紅斑性狼瘡,或者使紅斑性狼瘡及其它自體免疫疾病惡化。

而小麥草汁,則較適合溫帶或寒帶的人飲用,熱帶與亞熱帶人較不適合。

其它像綠豆芽、黃豆芽、黑豆芽和紅豆芽,都是很好的食物,無須獨尊苜蓿芽或小麥草汁。

食物本身並沒有罪、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吃它的人,所以如果目前的體質不適合吃,那麼就切記不要吃,等到身體好時再吃。

意境老闆心得:芽菜有些問題,這倒也不是什麼新聞了,多年前就有研究指出苜蓿芽容易製癌,現今的業者大都將芽菜類拿來充當美觀用的配菜,數量少且能加強味道,讓顧客不會一次吃太多而出問題。

第八很多素食團體,都喝『純淨水』。

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當喝的水是所謂的『純淨水』時,所喝進去的只有水,什麼都沒有了。

說實在的,吃飯、吃菜、睡覺.....等等生活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可是喝水,它是最容易改的,因為本來就要喝水,只要喚個水喝罷了,想要獲得健康,如果各種習慣都不容易馬上改變,那麼至少要先從改變飲用水的習慣做起,喝正確的水,喝對的水比喝水還重要。

意境老闆心得:喝純水是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因為它完全沒有其它的礦物質,沒有礦物質的水只會帶走我們體內原本就不夠的礦物質,當然會喝越多越慘了,完全生機飲食也是個怪事,不是說生機飲食不好,而是目前的世界那一片土地沒受污染呢?多跟少的問題而已,要完全生機不如多補充酵素,讓酵素能夠還原身體的功能,排除不得不吃進口中的毒素。

第九吃精緻白米白麵。

這點錯誤最令人訝異,發現許多素食人士的的身體狀況都不是很好,原來這都是吃白米惹的禍。而他們都說白米比較好吃,為什麼吃素會整個都吃白米呢,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請記住,一定要吃糙米。如果剛開始還吃不太習慣的話,請把糙米跟白米一半一半混合來吃,可以做個實驗,把白米的米粒跟糙米的米粒一起放到水裡,過沒有多久的時間,會發現白米臭掉了,糙米發芽了。為什麼?因為糙米有生命,白米已經沒有生命。

最嚴重的問題是,白米,它的保護層(外面的米糠以及裡面的胚芽)都被破壞掉了,所以它的營養素都會逐漸地被氧化。

白米失去了保護層,就沒有屏障保護著它。人吃下這樣的食物,對人體又會有什麼幫助呢?

吃白米飯會胖,這就是因為吃的是白米的緣故,只有熱量,而沒有任何的營養。

關於白米,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研究發現當它進入體內以後,會變成一個很大的負擔──熱量很高,但是卻沒有足夠的營養。因為整個白米要消化的是,它的胚芽及外層米糠所含的一些營養素。

但是吃白米的時候,原本要消化的最重要富含營養素部分已經被處理掉了。

換句話說,人們做了一件很滑稽的事情──把白米真正的精華部份,在吃到之前就已經把它除掉了。難怪現在會產生這麼多的病痛。學者強調,素食是非常地好,可是萬一吃錯素,那麼這個素食呢,反而會導致身體快速弱化,而且會滿身都是病。

既然白米是這種情形,那麼為什麼商人還要將糙米輾製成白米呢?很簡單,因為白米比較好儲存,比較好運送,如此生意虧損的可能性就會降低,而且其儲存的時間也會變長,就是這麼地簡單。

就好比為什麼人們放著好端端的水果不吃,要吃罐頭;因為罐頭儲存時間很長,新鮮水果儲存時間很短。至於為什麼罐頭可以儲存那麼長的時間呢?這是因為它已經沒有生命了。同樣地,純淨水也是,商人最喜歡賣純淨水。

為什麼?因為連細菌都沒有辦法在純淨水裡面生存,所以它養花花死、養魚魚死;人喝下去能不出問題嗎?

意境老闆心得: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電視廣告開始出現白色美麗的米後,全部的人開始愛上白米,好似越白的米越好一樣,但白米其實只是好看,一點營養價值也沒有,目前有少數的素食業者,也都推出糙米飯,或五縠飯讓顧客選擇,但似乎還是白米飯的賣相最好,更用心的店家甚至就沒白米飯了,全都使用糙米飯或五縠飯,生意不降反升,顧客們的知識一天比一天好。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修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十二月八日「成道」。

夏曆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中國漢族地區,將這一天作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於是「臘八」成了佛教節日。<<百丈清規>>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以申供養。」寺院在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穀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二月初八日,各個寺院送七寶五味粥讓門徒鬥飲,稱之為「臘八粥」,又稱「佛粥」。宋代大詩人陸遊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

「臘八粥」不僅為僧侶享用,民間也很盛行。周密<<武林舊事>>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燕都遊覽志>>也說,十二月八日,民間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西域諸國志>>說,天竺國十二月十六日為臘,而<<唐書.曆志>>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八日為臘八。李福<<臘八粥>>詩說得很詳盡:「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華飾。此風未汰除,歉歲尚沿襲。今晨或饋遺,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饑民兩寺集。男女叫號喧,老少吞聲泣。問爾「泣何為」?答言「我無得」。此景親見之,令我心淒惻。荒政十有二,蠲賑最下策。慳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極。所以經費艱,安能按戶給?吾佛好施捨,君子貴周急。願言借粟多,蒼生免菜色。此志虛莫償,嗟歎複何益!安得布地金,憑仗大慈力。眷焉對是粥,躋望蒸民粒。」這首<<臘八粥>>,寫得悲涼淒切。詩人看到荒年民不聊生,對饑民寄予深切的同情。雖然當時官方在開元、瑞光兩寺設粥廠救濟貧民,但杯水車薪,根本無法解決災區的困境,「臘八粥」未必真能作功德。

臘八粥的習俗,已非佛門所有。作為一種民間風俗,夏曆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網友的見證

我昨晚看見地獄,真實而恐怖!

昨夜似睡非睡中走到一個地方,如同春運期間的火車站,人山人海,皆穿著體面,行色匆匆,急著上車趕路。車在對岸,中間有橋,修建甚好。我站在橋頭朝下觀察,見一水庫般巨大的深坑,狀如漏斗,極深極黑,淵深難測,裏面白骨如山,恐怖不堪。忽聽空中有菩薩告知:此乃地獄,速回頭!大驚,急走,醒後驚魂未定,歷歷在目。思維其狀,符合佛經。地獄又名火車,其橋名奈何橋,眾生五欲熾盛,自作自受,地獄無門,業力所牽,旋出旋入,不能自拔。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但願也是最後一次!奉勸各位:

地獄熙熙,火宅炎炎。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堅信佛教。

二、                科學家的見證

科研鑽探發現地獄,中國文化領先世界!

正如中國傳統文化所說,世間確實有地獄,地獄就在我們腳下地殼的內部!

在最近一次研究地殼移動的鑽探工程中,科學家在大約九哩的地底下,發現了一個恐怖地帶,他們相信就是地獄所在。

據芬蘭一家報紙報導,一位前蘇聯著名地質學家狄米爾·阿撒哥夫博士說,他們用機器鑽開了九英哩深的地洞後,裏面竟然飛出一頭青面獠牙、長有翅膀的怪物。稍後他們將一台拾音器送下洞去,收聽到陣陣淒厲悲慘的慘叫聲,仿佛有數不清的人正受到極大的痛苦。

『作為一個無神論的共產黨員,我過去不相信有天堂或地獄之說,但作為一個科學家,我現在卻不能不確信有地獄存在。』這位前蘇聯地質學家說。『不用說,我們都對此種發現感到萬分震驚。但我們都知道所見所聽的,絕不是幻覺,而我們也絕對肯定,我們已打開了地獄之門。』

這樁驚人怪事,發生在前蘇聯西伯利亞西部一處偏僻地區,當時阿撒哥夫博士正聯同其他科學家,和工人一起在那裏進行鑽探工作。

『鑽探開始時,一切十分正常。』阿撒哥夫博士說,『但到了大約九英哩深,那個鑽探機器突然轉得異常劇烈,顯示出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空間。』

『根據溫度感應器顯示,那裏的溫度高達華氏二千度。而當我們將鑽探針收上來時,更嚇一大跳的是,隨著那洞口噴出的高溫氣體,一頭長有獠牙,眼神充滿邪惡的巨大怪物,從裏面飛出來,它就像一頭髮狂的猛獸,不停高聲尖叫,轉瞬間便飛走了。』

『在場一些工人見了,嚇得轉身就跑,但我們卻決定留下,希望找出一個究竟。我們將一台拾音器吊下洞裏去,這種拾音器原本是設計用來收聽地殼移動的聲音。』

『但奇怪的是,是從喇叭傳來的不是地殼移動聲,而是人類的慘叫聲。最初,我們還以為是儀器本身出了毛病,但當我們調整過後,卻證實那些聲音的確是來自地底。它不單是一個人的叫聲,而是千千萬萬人的哀號呼救聲。』

『幸好,我們當時已將這些哀叫聲用錄音機錄下,證明我們並非無中生有。我們現已將那個洞口封好,留待有關方面調查。很明顯,我們發現了某些超乎常理,但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

前蘇聯官方對於此事,並沒有作出任何評論。

三、                高僧的見證

腳下就是地獄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生命有六道輪回,行善者投生三善道,作惡者墮入三惡道,那麼現在地球上有65億人口,來世究竟有多少人要升天,又有多少人要下墮呢?

前不久我與佛學院的一位出家師父通了電話,向他和盤托出我的疑問。那位師父回答說:「以人類目前的情況看,100個人中起碼有99個人來世要墮入惡道,而墮入惡道的人中,下地獄的至少占了八九成!」

我起初還不相信,那位師父便講了一件真實的事情:有一位仁波切走在一條繁華的大街上,發現人很多,於是便以神通觀察那些人的來世趨向,結果一條街從頭走到尾,走了很久,發現大部分人來世要墮入地獄!

仁波切觀察的結果,多麼令人震驚啊!世間人來世能升善道的比例為1100,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大家知道,高考的錄取率是12,考研的錄取率是15,公務員招考的錄取率是152,這些是大家關心且親身體驗過的,但有誰關注過我們來世不墮惡道的機率最多只有不到百分之一這樣殘酷的事實呢?!

我感到不可理喻,那位師父便對我說:這並沒什麼奇怪,你看看現在人們的心術、言行和造業,自私自利,怙惡不悛,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就會明白為什麼有如此結局(下地獄)了。他又說:佛把地獄的眾生比作夜晚的繁星,而把善道的眾生比作白天的星星;得人身的機會就像往牆上撒一筐豆子,最終能粘在牆上的機率一樣少。

總而言之,在這個五濁惡世,眾生來世想得人生的機會幾乎沒有,換句話說,絕大多數墮惡道,十有八九下地獄!這是事實。當然,這是對世界上所有眾生的業力而言,並不是指學佛人和念佛人,因為淨土法門可以讓我們憑藉阿彌陀佛的願力直接往生淨土,擺脫六道輪回。然而,佛弟子們也別高興得太早,根據南懷瑾的說法,一般自力修行的人,來世能生為人身已是不錯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因為三寶弟子通過聞思修而守五戒行十善,做事總會有所顧忌,因此行惡的人總不多,所以來世墮三塗的機會比一般人要少得多。至於淨土行人,更應當珍惜自己的福報,死心塌地地念佛求生淨土了!

咳!聽罷師父的話,我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剛學佛時,我曾幼稚地以為:好人來世升天,壞人來世墮惡道,所以很多人來世還是可以上升天道的,至少一半一半吧。現在知道了,如今的實際情況不是這樣。開個無奈的玩笑:如果一個十惡不赦之人做了無恥的事,被人罵作「畜生」,已算是褒揚他了,因為不要說是惡人,就是一般的人,來世若能投生畜生道,避免下地獄,想必也是一種僥倖,因為畜生道算是惡道中最好的,而依環境污染的程度和核武器發展的趨勢來看,將來地球恐怕沒有人類和動物的生存餘地了。

如此說來,我們周圍的人,乃至這個地球上的所有眾生,來世大多數要下地獄了!

原來以為「你下地獄吧」是一句罵人或詛咒人的話,現在看來好象一句預言,大多數人都要被應驗了,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啊。我一開始也想不通:如果一般人都要下地獄,那些作惡多端之人,比如地痞流氓,歹徒強盜等,他們該下墮到哪里去?還有心狠手毒的,比如綁架撕票、殺人越貨的詐騙搶劫殺人犯等,他們又該墮到哪里?甚至還有罪大惡極的,比如恐怖分子、戰爭販子、殺人狂魔,他們又該墮到哪里?現在我明白了,地獄也分為十八層啊,罪業輕點的墮得「上層」一些,罪業越重就越往下層墮,直至最底層的「阿鼻地獄」。

可是,生活中的壞蛋畢竟是少數啊,我又不解地問那位師父:「佛經不是說只有造了很大的惡業才會墮地獄嗎?難道我們周圍的人都造了殺人的惡業嗎?」

師父反問我:「非得殺人才算壞嗎?殺雞殺鴨殺羊算不算殺業?吃生猛海鮮水煮活魚算不算造業?你看家家戶戶的廚房,哪里不是屠宰場?你看飯店賓館的食客,哪個不是生吞活剝?你大飽了口福後能體會那些牲畜和動物的痛楚嗎?還有社會上的種種腐敗惡劣現象,比如勞民傷財、誨淫誨盜、逞強爭勝、勾心鬥角、爾虞我乍……這些你難道見怪不怪了嗎?」是呀,在這個娑婆世界中,一般人習以為常的事,用佛法的眼光去觀察衡量,卻是在造五逆十惡業。所以,我們幾乎是在不知是非卻又不以為然的情況下滑向了地獄。

所以,地獄之可畏,並不在於恐怖相,而是人們對欲望的忽視和放縱。

《佛說罵意經》記載:王有婦弟,死當入地獄中。婦白王言:"莫令我弟入是獄中。"王言:"汝為我止之。"其弟欲入,婦言:"是獄門不可入!"弟言:"是中多所有。"便走(跑步)入獄中。人為罪所牽如是!

你瞧,攔都攔不住,硬往地獄裏衝刺啊,真是佛國有路人不去,地獄無門君自來!

過去我納悶:地獄裏都是刀山火海,油鍋刑具,難道他們不害怕嗎?讀此經後我才明白,情人眼裏出西施,地獄眾生的眼裏看到的跟我們不一樣,他們看到的是金銀財寶、聲色犬馬啊!所以說「是中財寶多所有!不要攔我,誰攔我我跟誰急!」

忽然聯想到國內很多歌舞廳、賭場、網吧、火鍋城、洗頭房等所謂的娛樂場所,經常發生莫名其妙的火災、群死群傷,?那間橫屍無數,慘不忍睹。這其實就是欲望之火,地獄之相,人眼看不見,亡魂自受苦,難道不是自作自受嗎?

享樂就是折福,貪欲就是地獄!

生命像蠟燭,越燒越短;生活像湯藥,越熬越苦。

莫道幽冥君不見,人間本是大地獄!

驚望未來,誰還敢不持戒念佛、求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當今社會世風日下,倫理道德喪失,殺、盜、淫、妄、酒充斥著整個世界,人們因不明瞭宇宙生命的自然規律——輪回果報,迷於物欲,貪圖享樂,自私自利,不知不覺中幹著傷天害理的事情,卻又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結果現世飽嘗橫死、多病、短命、諸事不順、心靈痛苦等等淒慘的「花報」,而且死後還要自做自受、領受所犯罪業而顯現的地獄「果報」。現摘取《地獄變相圖》中一些場景,主要是現實社會中人們常犯的罪業行為。以此警示人們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切不可圖一時快樂,而種下地獄種子,死後受千億萬年至無量劫的殘酷折磨,慘不忍睹。

老實念佛,切記切記!

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丘長業冤。

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任然。

蝸牛角內爭何事,火石光中寄此身。隨遇而安常念佛,不生淨土是癡人。

生命循環三世通,死神來去無影蹤;事主不論貧與富,大限忽來戲即終。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一念回光常覺照,坐斷十方妙虛空!

人生只是南柯一夢,娑婆即是人間地獄;

噩夢驚醒看破放下,一心念佛回歸淨土!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菩提心;

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當願眾生,同離三界,萬法無礙!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修福?

修福,是指持五戒、行十善以及修學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大乘法門而獲得福報。

身不殺、不盜、不淫,是身修福;口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是口修福;心及不貪、不嗔、不癡,是心修福。

六度萬行,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自覺覺他,利已利人,更是修福。其他如禮佛念佛、誦經拜懺、佈施財物、供養三寶、在佛門執役服勞,清潔佛殿、修理僧房、拔草澆花、掃地洗地等,無一不是修福、積福。福由修行得來,因名修福。

何謂種福?

種福就是把幸福的種子,播種在福田中。幸福的種子是什麼?福田又是甚麼?幸福種子就是「佈施」,福田就是佛、法、僧「三寶」。我們將佈施的福德種子,種在三寶福田中,生生世世,必定福報隨身。因為佈施是眾善之門,六度之首,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福報,皆從佈施中來。所以佛在大般若經中告訴我們:「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菩提,一切行中,應先行佈施。」

佈施的種類很多,細說如下:

財佈施:以自己的財物與眾人分享

法佈施:用知識技能教導他人,或演講佛法,教化眾生

無畏施:見義勇為,保障他人生命財產的安全。

慈心佈施:仁慈博愛,給予眾生的快樂

悲心佈施:悲湣同情,拔除眾生的苦惱

舍心佈施:隨喜贊助,慈善公益,是喜心佈施;不分貴賤,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好眼佈施:用友善親切的眼睛看人,用敬愛的態度,注視父母師長

容顏佈施:態度懇切,微笑對人

言辭佈施:讚歎三寶,歌頌父母,善言教化眾生,鼓勵他人向上,勸導他人學佛

身行佈施:在佛門盡點義務,或對父母師長執役服務,或無條件幫助別人

心意佈施:見人困苦,心生憐憫;見人佈施,心生歡喜;見人學佛,讚歎隨喜;見父母師長,恭敬尊重

床座佈施:敬老尊賢,舟車讓坐,居家讓床

房舍佈施:建造佛寺,供佛安僧,或以私人房舍,供給父母師長居住

其他:修理佛寺、佛塔、佛經、佛像、在佛前燃燈、燒香、獻花、以花果樹木供佛、清理佛殿、整理僧房、在佛門種花拔草、清除雜物、吸塵掃地、煮齋供眾、講經、弘法等都是佈施。

總之,在佛教團體或公眾場所,盡一切義務都是佈施。只要我們發心,隨時隨地,都可以用自己的心力,體力,智力,財力,物力實行佈施。我們將佈施的福德種子,播種在福田中,再灌以慈悲水,就會開幸福的花,結幸福的果,就是種福。

甚麼是福田?

在梵網經中,佛說福田有八種:一佛,二聖人,三得戒和尚,四阿闍梨,五僧人,六父,七母,八病人。但歸納而言,不出三種。佛、聖人、僧眾,是功德福田,又名敬田。戒和尚、阿闍梨、以及父母是報恩福田,又名恩田。病人、殘障人士,以及貧苦群眾,是貧窮福田,又名悲田。我們用尊重恭敬的心,佈施供養佛、僧、及一切聖人,是在功德福田種福。用孝順報恩的心,佈施供養父母師長,是在報恩福田種福。用悲憫同情的心,佈施病人,救濟貧苦大眾,協助殘障人士,是在貧窮福田種福。無論是在敬田、恩田、或悲田種福,都應該用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尊敬心而行佈施。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素食的意義為何?

世間上的生物,都要靠飲食來維持生命,就是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土作為營養,才能存在。

有的生物是肉食,有的是素食。獅虎熊豹屬於肉食,牛羊馬象屬於草食,人介於肉食、草食之間。中國古代就有慈悲護生的思想,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佛教為了湣護眾生,倡導不斷大悲種,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義。但佛教的流傳,以人為本,因應各地風俗,對飲食並沒有強烈的要求。

今日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在印度,鐵路餐廳皆以素食為主;在美國,有的鄉鎮不准葷食進入。這些國家不是以宗教的立場,而是站在人道、健康的觀點倡導素食。

總而言之,素食有下列六點意義:

1.培養慈悲。

2.有益健康。

3.比較衛生。

4.維護生態。

5.增加耐力。

6.促進和平。

二、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嗎?

佛教徒不一定要素食。譬如西藏、日本、泰國等佛教國家,囿於當地的風俗習慣及地理環境,有很多人並非素食者。然而素食合乎儒家的仁愛和佛教的慈悲,所以非佛教徒的神父、牧師也有素食的。中國佛教倡導素食是為了實踐慈悲的精神,信仰之後,能吃齋茹素是最好的,倘因家庭或工作上無法吃素,可以選擇初一、十五日,或六齋日吃素,或平日只食肉邊菜、三淨肉亦可。

三、素食者可以吃蛋嗎?

吃蛋是否殺生,素食者可否吃蛋?此有二種說法:一說現代的飼雞產的蛋,並未受精,不能孵小雞,因此可以吃;一說佛教戒律中有一條譏嫌戒,是為避人譏嫌。若吃雞蛋時,逢人便要解釋,為避譏嫌,因此乾脆不吃。其實吃與不吃並不是很嚴重,只不過說明一個人持戒嚴不嚴謹、清淨不清淨而已。西藏佛教的喇嘛吃牛肉、羊肉,南傳、日本的僧人也吃魚肉,對某些人而言,吃未受精的雞蛋並不是嚴重的問題。因此,對於認為可以吃的人,我們不必批評他人犯戒;主張不可以吃的人,也毋須刻意自我標榜,或渲染讚美。

四、寺院道場為什麼不食用五辛?

五辛是味濁之食,寺院道場裏所以不吃五辛的原因,乃五辛氣味渾濁,且易令人生起亢奮、不淨之想。佛教講清心寡欲,尤其道場是香花素果、清淨莊嚴之地,為免擾亂大眾修行,所以不吃五辛。

五、吃植物是殺生嗎?

殺害動物是斷其命根,動物顯現出來的是心理反應的恐懼,是一種情識活動;摘食植物之後,可以再播撒種子,延續生命,植物所表現的是物理現象,二者不同。

六、不如法的素食觀念有那些?

素食的意義,在培養慈悲與柔和的性格,因此正確的素食觀念,是素食者必須具備的。一般常見不如法的素食觀念有:不願與葷食者同桌共餐,不肯食用別人所給予的蛋糕、餅乾,排斥使用煮過葷食的鍋盤,造成他人的難堪、不便。甚至有人批評素菜製成雞鴨魚蝦的形狀,殊不知這是為接引初機者吃素,漸離肉食,不造殺業的方便之門。

七、為什麼有的素菜要做成雞鴨魚蝦的形狀?

素菜做成雞鴨魚蝦的形狀,對於有心素食者而言是一種方便,一方面是為了藉此逐漸適應素食的習慣,另一方面,在祭祀祖先的時候,素雞、素鴨等可以代替葷食,滿足一般家庭祭品必求豐盛的心態。然而對於修行人而言,素食的精神主要在於培養慈悲心,因此,為了避免遭人譏嫌,製作的形象及味道不宜太像,以免失去素食的意義。

八、日本、藏傳諸佛教國家為什麼不素食?

佛世時的出家弟子因應當時的風俗習慣、氣候變化,過的是托缽的飲食生活,他們沒有任何飲食方面的禁忌,也不揀選托缽的對象。今日日本、西藏、泰國等南傳諸佛教國家仍恪守佛世時的古風,信徒供養什麼,就吃什麼。這是日本、藏傳、南傳諸佛教國家所以主張不吃素食的原因。

九、長期素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嗎?

古代的高僧大德長期吃素,不但耐力充足、毅力堅強,而且還十分高壽。

現在許多外國人也吃素,一切生活正常,並不影響工作。現代西方國家的醫學界早已極力提倡減少肉食,因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內積聚太多的脂肪與膽固醇,導致血管硬化和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則有益清除體內的毒素。因此,吃素不僅不會營養不良,反而有益健康。

至於有些吃素的人顯得瘦弱、體力不支的樣子,主要是對素食的觀念不正確,或因烹調不當,或因飲食不均,或因生活作息不當所致,並非長期素食所引起。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簡單的早晚兩個課程

()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稱一拜或只合掌)

()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前拜稱)

()南無阿彌陀佛(不必禮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可。至少百聲。千聲、萬聲以個人功夫忙閑而定。只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南無觀世音菩薩(一稱一拜)

()南無大勢至菩薩(一稱一拜。觀音、勢至為彌陀左右肋士,統稱西方三聖)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一稱一拜。極樂世界有很多的菩薩,將來皆是我們的師友,也應當要拜的。)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三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園

()禮拜而退

(附注)以上功課,每天早晚兩次行之。洗手漱口,在佛像前焚香頂禮。如無佛像,或所住之處,不甚方便,不焚香頂禮也可,但面向西方,心存恭敬,功德也是一樣。再者,凡括弧內的字不念)

念十口氣的方法

盡一口氣,念『南無阿彌陀佛』三、五聲,或六、七聲,共念十口氣,仍念回向文一遍,一拜而退。

這是為很忙的人想的一個法子,費時不過五分鐘,最要緊的是天天一早一晚去做,萬不可簡斷,有佛像對佛像去做,沒有佛像就面向西方去做。

以上兩個念佛式子,皆是為忙人訂的,若有閒工夫,可在一個式子第二項以後,念《佛說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贊佛偈一遍,那是更好。這是最簡單、最合實際、決定成功的佛法。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種是靠世間的善事,就是要行善積德。行善積德首先要做到孝順父母,所謂「百善孝為先」,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就有善神保護,冤家債主不敢來報復他。還有就是常做佈施,心存善意為他人設想,這樣也會有善神保護,冤家債主也不會來報復。

不過這不是根本解決之道,冤家債主只是暫時不敢來報復,但經過幾次投胎轉世,如果不行善積德,沒有了福報,就沒有善神保護,宿世的冤家債主,就會利用機會來報復。

另外一種是累積佛門中的功德。學佛人若是皈依受戒,自然也有善神保護,冤家債主也不能來報復。但這還不究竟,還要他自己誠心懺悔過去的業障。學佛的人都知道有善惡報應,有種種業障,而學佛的初步,都會先懺悔自己的業障,甚至誦經、拜懺、持咒、念佛,這樣不僅冤家債主不會報復,還能化解冤孽,甚至超度對方,這就是佛法中的功德。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地藏本願經

地藏菩薩與我中華國土特別有緣,而地藏本願經也是佛教徒日常之功課。誦地藏菩薩本願經者,不只是口頭誦誦而已,應以至誠心、直心、深心來禮誦地藏本願經,則您方可深受地藏菩薩之悲願加持,也會得到地藏菩薩保佑,化解怨仇宿敵、病苦業障等。

(二)地藏心咒與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之受持

地藏心咒也屬於地藏大法中重要之一環,如您的本尊是地藏菩薩或您必須借助地藏菩薩之佛力加持或占察自己三世因果、吉凶禍福時,也最好能受持地藏菩薩之心咒,因較易與地藏菩薩相應而可善用地藏菩薩之一切法門。而地藏滅定業真言,在中國千年來受持者眾多,得到感應而消去業障或惡業,因而逢凶化吉者不可計數。且您不一定要與地藏菩薩有緣,也可受持滅定業真言,對於居家生活,平安健康及明心見性都有幫助,正所謂真言者,諸佛之秘密總持是也。地藏心咒及滅定業真言,可用來內修,有修真、消災、消劫、解冤、解怨、超度、利益鬼道眾生、逢凶化吉、除因果病、風調雨順……等極多利益。

(三)地藏懺悔法

地藏菩薩法不是一般鬼神等小恩小惠之法門,套一句俗話說:「你幾顆橘子供佛,就想求賺大錢、發大財,天下那有這麼便宜的事?」故地藏菩薩的懺悔法也是以正信佛教教義,誠心以身、口、意密行禮拜,消去身上及八識田中的惡業,以累積福田佛種,化解宿怨而平安祥和健康。

(四)地藏菩薩木輪相法之方便及利益

於佛陀住世時代,大成就者、阿羅漢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多,因正法住世五百年中,各外道邪教都來皈依佛教,且當時眾生業障較輕,多人證得宿命通或諸大神通,故不需要木輪相法來偵測您的三世因果業命,可是於當今末法惡世中,真正證得大禪定大智慧者已很少了,而且我們也不能像在佛陀時代一樣,可以直接向佛陀或菩薩、阿羅漢們問問自己之前世因、來世果,故慈悲的佛陀 本師釋迦牟尼佛特傳此一木輪相法流傳末世,以方便利益眾生。佛教是禁止使用神通及占星術卜卦等,因這些易落入外道而貪著小法,也會因著迷外道鬼神之術而對自己更加執著,佛性菩提智慧亦會因迷於神通幻術而障蔽。

而為了避免末世眾生對木輪相法之執迷,佛菩薩便精心設計,以佛法中十善業及十惡業做基礎,再加以對身、口、意三種造業之來源做分析,且第三組木輪共六枚,在菱形錐形一個個木輪中的四面,各有各的數,從一到十八,正好是六塵、六根、六識,也就眼、耳、鼻、舌、身、意所組合變化成之十八界。且在一百八十九支簽文中,絕沒有求名貪財或投機取巧之弊端,所占察的都是居士生活上,修行、用功、行住坐臥、吉凶禍福、三世業報、因果....等問題,都是由佛法中所發展出來的。

要使用占測木輪相法前更須勤修佛法,如遠離鬼神及小恩小惠,不可自私自利,且更鬚髮大願起正思惟,悲憫眾生,禮敬三寶,齋戒沐浴等種種基本修法,當然也要勤修地藏心咒、滅定業真言及禮懺等等。

(五)木輪相法之使用及受持

佛教是反對求神問蔔、占術、易卦等的,因為中國人最迷信相命、占卦等,此民間習俗會漸助長迷信之風且易造成投機功利之惡習,也容易使鬼神乩童充斥大街小巷,江湖術士騙財騙色等諸多問題,這些都是佛陀戒律中嚴加禁止的。但於末法惡世中,外道橫行,迷信高漲,地藏菩薩為方便末法眾生解決生活、修行、俗緣、吉凶等諸煩惱障,故特以占察善惡業報之木輪相法流傳人間,以使末世眾生有木輪法器來預測自己三世因果及一切善惡業報等。

(六)木輪相法之殊勝

本占察善惡木輪相法是結合大懺悔、大供養十方三世佛,及密行地藏根本大法,再加上由佛菩薩精心設計之十九枚地藏木輪,並結合如來藏中的善惡業力因果變數及佛教中唯一相法之術,同時運用心易及使用者至真至誠禮敬地藏之心念,也要借助地藏菩薩之加持方可占算出您的三世因果、當下善惡業輕重及未來所受之業報,同時也可代親人或他人祈求,其功能如下:

一、可測出你從無始劫生生世世以來到現在這一刻為止,當下所受的十善業報或十惡業報之種類,如您今世得因果病,或個性上有某些缺點、機運不佳、一生波折,或一生如意順利、喜怒哀樂等,皆可在第一組木輪中測出。

二、可測出你生生世世所造諸善惡業,強度之大小輕重,也使我們在修消業障法中對症下藥,如法修持。

三、第三組木輪可測今世在俗世中之大大小小問題,及前世所造之業或測知從那一道來投胎的,以今世之修持來生會往生何處,共一百八十九支簽,舉凡生活、修行、消災、消業、因緣、人際、三世因果等,皆可借助地藏菩薩占察善惡業報木輪相法來利益。

四、木輪相法也適合修佛之人,每隔一段時期就測測自己身、口、意三業清淨否,我們稱之為清淨輪相法。

本木輪相法為本師 釋迦牟尼佛親自認可,由地藏菩薩方便慈悲眾生所發展出來的,共十九枚木輪,每一點一滴皆用正信佛法中十善十惡,身、口、意及正派之懺文,且使用此法者,也必須廣修地藏大法、大懺悔、大供養法,在這末法惡世中,也帶給佛弟子一點方向及方便,而免於落入坊間求神問蔔,江湖數術。木輪相法也有偵錯功能,如您不如法修持,或沒誠心,或貪心迷信,則無法與地藏菩薩相應,是會測不准的。故木輪相法也是一種佛教中的法器,希望末世有緣諸佛子善加應用,以脫離一般靈鬼神道等。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記,唐代有新羅國(即今朝鮮)王子,名金喬覺,二十歲出家,法名地藏比丘。於唐貞觀四年,攜其愛犬——善聽,航海來中國參學,到九華山,棲止山中。後有邑民諸葛節等上山,見其孤坐石室,以白土和米為食,敬其苦行,發心護法,為建寺院,令其安心辦道。後刺吏張岩,奏知朝庭,改名為化城寺。

據說當年九華山地主之權,是當地富豪閔閣老公公所有。建寺時,曾請閔閣老送地,閔老個性樂善好施,且對地藏比丘,非常信敬,問要地多少?地藏答:『謹要一袈裟之地足矣。』閔老認為一袈裟之地,所占幾何?於是慷慨答允。誰知地藏比丘,撇開袈裟,竟蓋盡九華山峰,閔老見地藏比丘有此神通,驚喜不已,即將九華山地,全部送出,發願為地藏比丘護法;並命兒子,隨地藏菩薩出家。後新羅國很多人前來親近學道,道糧不夠時,煮飯常滲拌觀音土(細白如粉之泥土),可見當時寺眾,生活的清苦,新羅國王,聞知地藏比丘,率眾在九華山苦修,時遣派人送糧食來供養。

地藏菩薩在九華山,住七十五年,至唐開元廿六年七月卅日涅槃,世壽九十九。圓寂後,肉身坐於缸內,三年後開缸,顏面如生。後人為建肉身寶殿,又名肉身塔。鹹豐七年,與化城寺同遭火災,但肉身無損。同治時重修之肉身寶殿,金碧輝煌,十分雄偉,終年燈光長明,象徵菩薩威德光明,恒照幽冥世界,救拔眾生無明暗閉之苦。因當年的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所以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亦是中國四大名山之一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地藏菩薩的寫照。在諸大菩薩中,地藏菩薩與觀音、文殊、普賢等,同列名為『悲、智、行、願』的代表。關於『地』的意義:一、能育,大地能育萬物,菩薩亦能培育聖行;二、能載,大地能載萬物,菩薩亦能荷載眾生;三、能生,大地能生萬物,菩薩亦能普孕德用。關於『藏』的意義:一、秘藏,喻菩薩秘藏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二、庫藏,喻菩薩如庫中藏有功德,可利濟眾生;三、伏藏,喻菩薩能開發眾生隱伏的寶藏。

所謂『地』,即大地的意思。它能生、能載、能藏、能持、能攝、能依,堅牢不動,這說明菩薩願力好似金剛,不可破壞;固如磐石,不可動搖。

所謂『藏』,是指秘藏,說明地藏王如庫藏中秘密收存的金銀珠寶,可以用來救濟貧困,所以有秘密、包容、涵育的意義。

在中國流通很廣的《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記載地藏菩薩當初以長者子的身分,發願修行,度脫一切受苦眾生,證得佛果的事蹟。如經中說到,他為國王的時候,向一切智成就佛發願說,他要度盡惡世的眾生,一個也不遺漏。

經中亦列舉菩薩往昔生中慈孝的事蹟,例如:作『婆羅門女』的時候,向覺華定自在王佛祈求慈親能夠信奉三寶,獲得解脫;為『光目女』的時候,供養得道的羅漢,幫助救拔在地獄受苦的慈親。所以,地藏的慈孝願力,誠為佛子修行學道的典範。佛陀為了給慈母摩耶夫人作得度的因緣,曾經離開僧團到忉利天宮三個月,為母親宣說《地藏菩薩本願經》,讚揚地藏菩薩的功德。因此,《地藏經》被譽為佛門的孝經。

《地藏經》宣說地藏菩薩種種不可思議,如地藏神力不可思議、地藏慈悲不可思議、地藏智慧不可思議、地藏辯才不可思議、地藏定力不可思議,乃至經名也具不可思議神力。綜觀地藏菩薩行願,實是一位不可思議的聖者。

地藏菩薩發心弘大,念念利益群生,到處應機說法。如經中雲:『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若遇譭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嗔恚者,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饑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譭謗三寶者,說盲聾喑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回地獄報;若遇汙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回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饑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

地藏菩薩從久遠以來,無數次的輪回中,都以他的大誓願力救度苦難的眾生。但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卻引起人們誤認地藏菩薩永遠不能成佛。其實地獄在地藏菩薩心中早已空卻。

地藏菩薩曾多次參與佛陀的講席,也曾化身為朝鮮國的王子金喬覺,到中國安徽九華山,度了閔員外父子,並在山中修持。有一童子侍者思念家鄉親人,地藏化身的金喬覺吟詩一首:

空門寂寂汝思家,辭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

添瓶澗底休撈月,烹茗甌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地藏就是這麼一位有人情味的菩薩。他的靈感事蹟甚多,有往昔因中的地藏本跡,有歷史上地藏菩薩的行事,有曆朝和現代的感應事蹟。尤其在諸大菩薩中,地藏菩薩是唯一現比丘相的。他騎著善聽,右手拿錫杖,左手持寶珠,其莊嚴神聖的法相,接引了廣大無數的信眾。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