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徒一遇佛像即又跪又拜,但試問又有幾人真正認識所禮拜的對象是神?是天人?是上帝?是造物主?是大梵?是一般世間沙門、婆羅門?還是偶像?

或許有些大乘佛教徒會理直氣壯的告訴你都不是,但請他進一步解釋,卻又答不出所以然來,了不起只是從歷史的角度告訴你他是一位古印度的太子,放棄榮華富貴,入深山歷經六年苦行而成佛;又或者告訴你他歷劫捨身修菩薩道功德圓滿而成佛等語。但諸君對於這樣的答案真能滿意?

我們欲跟隨佛陀修行,就必須先清楚地認識我們所跟隨的對象究竟是何許人也?否則豈非盲從迷信?

佛有十種稱號,分別是: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陀、世尊。

佛的第一個稱號為「如來」,但什麼是如來?神怪小說裡總將其擬神化為一個具有不可思議法力的大神,甚至在大乘世界裡有祖師大德將其虛擬成一個抽象的「佛性」、「自性」或「本體」,美其名為「如來藏」,但天主或基督教徒一聞即知其葫蘆裡賣的竟是他們自家的藥,於是有人提出殊途同歸論,弄成一團和稀泥,貶低如來的尊貴。現代有學者或因搜尋資料不得其法,苦思不解故而主觀地做出結論,認為應該是佛的第一人稱。然而,答案早就藏在阿含經典這座寶山裡,卻無人肯用心去發掘,實在冤枉。

在阿含經裡有很多詮釋佛陀十種稱號的經文,在此將一一節錄譯介於後。

選譯自北傳《長阿含經》第十四卷第二十一篇第三分梵動經第二

譯於西元2005/11/13

佛陀說:「這世間所有的沙門、婆羅門以宿命通觀察到本劫或末劫(註:劫是時間單位,長久到無法計量)中種種無數的奧秘,就其所知所見宣說出他們的信仰,然而不論其所知所見為何,都不出世間外道六十二種、或十八種邪見(註:錯誤的觀念或信仰)的範圍。

譬如有沙門、婆羅門以神通觀察本劫所得的見聞,便生起『常見』,認為:『我』及『世間』常存不滅,類似這種看法不出以下四種類型:他們或有可能以禪定所獲致的宿命通觀察到本劫中二十劫的眾生生死輪迴及世界(地球)的成、住、壞、空,發現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的現象,便認定『我』及『世間』是亙古常存,永恆不變,因為他們是親眼所見(以天眼神通),便堅持自己的見解才是真理,其他的教義都是錯的,這第一種見解;有的沙門或婆羅門以禪定所獲致的宿命通觀察到本劫中更久四十劫的眾生生死輪迴及世界(地球)的成、住、壞、空,發現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便認定『我』及『世間』是亙古常存,永恆不變,因為他們是親眼所見(以天眼神通),便堅持自己的見解才是真理,排斥其他的教義,這是第二種見解;又或者以禪定所獲致的宿命通觀察到本劫中更久的八十劫的眾生生死輪迴及世界(地球)的成、住、壞、空,發現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便認定『我』及『世間』是亙古常存,永恆不變,因為他們是親眼所見(以天眼神通),便堅持自己的見解才是真理,否定其他的教義,這是第三種見解;也有沙門、婆羅門天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於觀察,以他們聰敏的觀察力發現或推論出以上的結論,以彼等所見,加上流利的辯才,主張『我』及『世間』是亙古常存,永恆不變,這是第四種見解;這些沙門、婆羅門以神通觀察本劫所得的見聞,都不出以上四種見解。然而唯有如來能知悉他們所見所聞背後的真相,清楚知悉眾生的業行、愛染,也知悉其相應的報應。

如來雖清楚知悉世間生滅的真相,卻不因此生起貪愛執著,因已不執著,便得寂滅涅盤,如理知悉受集(生)、滅、味(註:愛染、執著)、過(因貪愛所生的後患)、出要(厭離生死),以平等觀獲證無餘解脫,這就是『如來』這個稱號的意義。」

原文: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入六十二見中。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不能出過六十二見中。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此六十二見中。齊是不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不能過十八見中。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種種無數。各隨意說。盡入十八見中。齊此不過。諸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我及世間常存。此盡入四見中。於本劫本見言。我及世間常存。盡入四見。齊是不過。彼沙門.婆羅門以何等緣。於本劫本見。起常論。言。我及世間常存。此盡入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H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二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初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言。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八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此是三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或有沙門.婆羅門有捷疾相智。善能觀察。以捷疾相智方便觀察。謂為審諦。以己所見。以己辯才作是說。言。我及世間是常。此是四見。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此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如此一切盡入四見中。我及世間是常。於此四見中。齊是不過。唯有如來知此見處。如是持.如是執。亦知報應。如來所知又復過是。雖知不著。已不著則得寂滅。知受集.滅.味.過.出要。以平等觀無餘解脫。故名如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淨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啟發出來,則福慧果報無量!

 佛陀在人間,無非是要教導眾生自覺有與他同等的這份智慧,也要教導眾生與佛有同樣的自性,都能進修慈悲與智慧。

 學佛必須要遵守佛陀教育我們的三個原則: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動的宗旨,用來教誡我們的心不做壞事;行為不發生差錯,心就有定力,精神就會統一;如此就可產生智慧。

 心有定力,智慧自然產生。人常為外境所影響,即是定力不夠,學佛即是要定。「定」用現代語講,就是莊敬自強。

 有智慧的人,所帶走的是覺悟了之後的有情。

 聰明不一定具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詐也是聰明的象徵。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舍得。

 同樣一個「得」字,有「捨得」,也有「得失」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夠捨,能「捨」也就有「得」,能得無限的快樂;不能「捨」就會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寧。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若逃避現實,離開人與事,便無從產生智慧。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以消除煩惱就是慧。

 智慧與煩惱好像手心與手背。其實兩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無法拿東西,若反過掌來用手心,則雙手萬能。

 善是利益,惡是損害。一念之非即種惡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心田要多播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土地不耕種,則必雜草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是舉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做好事並不是為求名,也不是為求功德;抱著「盡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誠無私的善事。

 善字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愛得不會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佔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的人或不投緣的人,能儘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人。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往往看到別人,看不到自己。

由於自我的觀照不夠,因此產生煩惱;如果我們懂得觀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並且待人以寬,律己以嚴,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把自己和別人的立場對調一下,想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那個時候,平等心、無分別的心就會生起,也就不會過於計較人我之間的是非、善惡與過患了。

尤其,學佛修行的人,和別人相處,「要觀德莫觀失,要隨順莫違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計較過失。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何況即使沒有過,我們本身有時也會製造一些誤會,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做不當的要求,導致珍貴的友誼、親情因而破壞,殊為可惜!

所以,我們能夠觀德莫觀失,凡事多往好的方面看,多觀照自己,多反省自己,多要求自己,不要太計較過失,自然就看不到別人的是非、過患了。

因此,如何才能不見別人的是非、善惡、過患呢?

最要緊的,是要淨化自己的心,淨化自己的看法。

也就是要有如下八種心:

1.平等心:

就是無分別心,例如佛陀視每一個眾生都如佛子羅睺羅;如果我們能把天下的人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這就是平等無差別的心,就不會見到人家的過患、善惡。又如別人的身體上害了一個瘡,「好髒喔!好難看喔!」你會討厭。

如果是你自己的手上、身上害了一個瘡,你不但不嫌棄它,還會好好照顧它,替它敷藥,替它包紮,因為這是我的。你能把人我之間,用平等心去看待,自然看不見別人的是非、過患。

2.慈悲心:

慈悲的意思是:慈能予善、予樂;悲能拔苦、除難。就是我願意幫助你去除困難,去除痛苦,帶給你幸福、安樂。

你用這種慈悲心來待人,別人縱有不是,也會以一種同情心、憐憫心去包容他。中國四大菩薩中的大悲觀世音菩薩,為甚麼信徒都歡喜把他供在家裡的客廳,或者特地設立佛堂?

為甚麼每個人都把家裡最好的地方讓出來供奉觀世音菩薩?這是因為我們需要慈悲,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無處不可以到達。所以,我們有了慈悲心,做人處事真是無往不利。

3.廣大心:

就是包容心,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宰相的心胸可以包容一個國家、人民,所以他能做宰相。佛陀的心能包容天地,等同虛空,所以,他是佛陀。彌勒菩薩大肚能容,能容納好與不好的一切事情,所以,他心寬體胖。

4.空無心:

虛空能容,所以能成其大。虛空裡森羅萬象,無所不包;我們的心也要像虛空一樣,對於是非、善惡,以虛空的心來看待,用虛「無」的心,空去一切。無,並不是叫我們糊塗,無心是大智若愚,無心裡面自有更大的智慧包容一切。

5.般若心:

般若就是最高的智慧,學佛最主要的,就是要開發自己的般若智慧,用般若的智慧來看世間,處理世間。例如,有了般若,就會明白佛和眾生是「二而為一,一而不二」,佛是已經悟道的眾生,眾生是還沒有悟道的佛。雖然悟道有先後,可是人人本具的法性,是沒有先後分別的。

所謂「生佛平等,自他平等」,你懂得自他平等,就能把世間的差別現象統一起來,從差別裡認識人我一如,就能不見別人的是非、過患。

6.感恩心: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時時心存感恩的人。用感恩心來待人,則人人都是善友;用感恩心來處事,則處處都是淨土。例如感謝別人過去說過我一句好話,給過我一個笑容,跟我點過頭,和我握過手。別人對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是值得我們感謝的。果能如此,還有甚麼可以嫌棄別人,還有什麼值得計較的呢?

7.助道心:

別人對我好,固然要感恩;縱有不好,將之視為學佛的逆增上緣,自然不會心生不滿。如果能進一步發心布施佛法真理給人,幫助別人學佛入道,能以此助道心待人,自然不見別人的過患。

8.惜福心:

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的福報,平時要能節儉,不奢侈浪費。因為自己對物質的慾望太多,不能滿足,看到別人有錢,則容易心生嫉妒。所以,自己要有惜福心,自然就會淡泊物慾,自能不見別人的是非、過患。總之,六祖惠能大師提倡參禪,禪不一定要坐著參,重要的是把禪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觀念裡,融入到自己的生活裡。

禪,能溝通人際、物我的關係,禪能把我們帶入到一種滿足、安樂、平等的世界裡,禪是幫助我們證悟真如自性的。如果我們有了禪,自然就不會見到別人的是非、善惡過患。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0 Mon 2009 01:45
  • 禪味

唐朝時,有一位懶瓚禪師,隱居在湖南南嶽的一個山洞中,曾寫了一首詩,表達他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臥籐蘿下,塊石枕頭;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這首詩意,已說明他的灑脫生活,後來這首詩傳到唐德宗的耳中時,德宗很想見見這位禪師,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物?於是就派大臣去迎請禪師,大臣拿了聖旨尋找到了巖洞,正好瞧見禪師在洞裡舉炊,大臣便在洞口大聲呼叫道:「聖旨駕到,趕快下跪接旨!」洞口的懶瓚禪師,卻裝聾作啞的毫不理睬。

大臣探頭一瞧,只見禪師以牛糞升火,爐上燒的是地瓜,火愈燒愈熾,煙火嫋漫,整個洞裡洞外黑霧繚繞,燻得禪師涕泗縱橫,侍衛看得忍不住叫道:「喂!禪師,你的鼻涕流下來了,為何不擦一擦呢?」

懶瓚禪師頭也不回的答道:「我才沒有閒空為俗人擦拭鼻涕呢?」懶瓚禪師說後,隨即夾起炙熱的地瓜,就往嘴裡送,並連聲讚道:「好吃!好吃!」大臣見狀,驚奇得目瞪口呆,因為懶瓚禪師,吃的是一塊一塊的石頭。

懶瓚禪師吃時,順手撿了兩塊遞給大臣,並說道:「請趁熱吃吧!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貧富貴賤,生熟軟硬,心田識海中不要把他們分在兩邊。」

大臣見禪師這些奇異舉動,和說這些難懂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趕回朝廷,據實報告皇上,皇上德宗聽了十分感歎地說道:「國有如此禪師,真是大家之福!」

在出家人中,有人間比丘,也有獨居比丘。人間比丘弘法利生,服務社會;獨居比丘深山巖穴,清淨修道。

有些人間比丘是人在紅塵,心在山林;有些獨居比丘人在道場,心在世俗。像懶瓚禪師,遇到皇帝的寵召,視如閰王的召魂;寶物的賞賜,看作拖累負擔;實在已是一個超越人間的聖僧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代文人蘇東坡,才華洋溢,堪稱文壇上的奇葩,

他有一個相知甚篤的方外之交「佛印禪師」,

平時二人在佛學、文學上總不忘相互切磋,

但每次老是讓佛印禪師佔盡上風,

蘇東坡心裡總覺不是滋味,

所以百般用心,想讓佛印下不了台。

兩人相對坐禪,

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

「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

「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

此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

「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

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

「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

「阿彌陀佛!」

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

「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

蘇小妹聽完原委,卻不以為然地說:

「哥哥!你今天輸得最慘!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盡是污穢不淨,把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這不是輸得很慘嗎?」

蘇東坡手拈一拈鬍子,黯然地同意蘇小妹的看法。

事隔多時,蘇東坡修禪定日漸有了功夫,

一次出定後,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

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然一笑,

順手拈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斗大的字:

「放屁」

再交給書童帶回。

蘇東坡本料想佛印會給他諸多的讚美,

怎之一看回信中竟是斗大的兩個紅字「放屁」,

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

「佛印實在欺人太甚,不讚美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

誰知佛印禪師早已大門深鎖,出遊去了,

只在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上面寫著: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東坡看後深覺慚愧不已,自嘆修行不如佛印遠矣!


省思

修行應有行有解,

若只是一昧在文字上玩味,

則永遠只是口頭禪而已。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天早上帶著弟子進城,城內人群聚集,人來人往,遠遠就看到一位老人流著淚、提著一個籃子,以哀怨的聲音在叫賣著。他手中的籃子 裡,有一條才從水中撈起來的大魚,正在做生死掙扎。老人一邊叫賣,一邊埋怨地說:「為什麼我的兒子年紀輕輕就死了,讓我這麼老還出來賣魚?天啊!好不公 平。」當佛陀走過這老人的身邊,就微微地嘆了一口氣。再往前走,看到一隻豬,渾身都是爛瘡,沾滿了污穢,遠遠就傳來陣陣的惡臭。佛陀走過這隻豬的身邊,同 樣也是輕嘆一聲。

在佛陀身邊的阿難尊者,看到佛陀嘆息,心想:這一定有因緣,但到底是什麼因緣呢?這個疑問就放在心上,直到回精舍用了午餐,佛陀安詳入座,眾人也都 坐定圍繞在佛陀身邊,阿難才起身,很恭敬地來到佛陀面前頂禮。佛陀就問:「阿難,你有什麼事嗎?」阿難就說:「我心中有一些疑惑,想要請教佛陀。早上入城 時,看到您和賣魚的老翁擦身而過時,微微地嘆了口氣,這是什麼因緣?之後,看到那隻身上長滿爛瘡,又髒又臭的豬,您又再次嘆息,這又是什麼因緣呢?」

佛陀說:「阿難,這的確是有因緣。我跟你們解釋,大家好好聽著──那位老翁,你們看他的表情多苦,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長年累月在捕魚,有多少的生命 在網中掙扎,瞬息間落網了,命也斷送了。他獨生兒子夭折就那麼悲痛、怨天怨地。他只知道自己的痛苦,平時造殺生業時,卻沒想到眾生的痛苦,所以我嘆息天下 眾生的愚癡。」

「而那條掙扎的魚,牠在過去生中是一位天人,生在天堂,福盡而業報現前,所以墮入水族中。這時被老翁捕捉,生命就在旦夕之間,令人慨嘆的是──他過去生中,雖然曾造福,但福享盡了,還是墮落到魚身,魚離水命必斷,這就是欠缺持續造福的那分緣。」

「那隻豬,過去生是有權勢的人,也享盡了人間的福報,但是剛強自大,心中只有自己,不顧別人。現在捨身受報,投生為一隻滿身潰爛、又臭又髒的豬,所到之處都遭人厭惡,這一切無不是因果,所以,因緣果報都是自作自受的。」

佛陀教育弟子要以事明理,由這則故事可知──人生若只知道「我」而胡作非為,所做的一切業,最終還是要自嚐苦果。但是,有多少人能在行動前,想到後果呢? 多數人都很短視,只想到現在要享受,喜歡的事情,有什麼不可以做呢?或是有比較勞苦的工作就不願承擔,常與人計較,這都會在日常行為中,造就著將來的果報。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話禪》

潭洲慧朗禪師初參馬祖時,馬祖禪師看到就問道:

「你來求什麼?」

慧朗:「求佛知見。」

馬祖:「佛已超越知見,有知見就是魔。」

慧朗聽了,恭敬禮拜。

馬祖禪師問道:「你從什麼地方來?」

慧朗回答道:「南嶽!」

意思是說他從湖南南嶽石頭希遷禪師那兒來的。當時馬祖道一禪師在江西大振禪風,石頭希遷禪師在湖南闡明心要,因此當時學者不是向江西馬大師問道,就是向湖南石頭和尚請法,來往「江湖」成為一時美談,「江湖」一語也就延用至今。

馬祖不客氣地指示道:「你從南嶽來,辜負石頭的慈悲,你應該趕快回去,其他地方並不適合你去!」

慧朗於是再回到石頭禪師那兒,請示道:「如何是佛?」

石頭答道:「你沒有佛性。」

慧朗滿懷疑惑:「蠢動含靈都有佛性,為什麼我沒有佛性?」

「因為你不是蠢動含靈。」

「難道慧朗不如蠢動含靈?」

「因為你不肯承擔!」

慧朗終於言下大悟。

學佛之人要肯定自己,肯定自己修學的處所最為重要。有些學人不了解自己,不信任常住,到處盲衝瞎撞,最後回頭,才發覺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為人處世,應先認識自己,忠於自己,忠於工作崗位,切莫因為未受重用而東奔西跑,只因自己不肯承擔,最後一事無成。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話禪》

有一天,佛印禪師登壇說法,蘇東坡聞說趕來參加,座中已經坐滿人眾,沒有空位了。禪師看到蘇東坡時說:「人都坐滿了,此間已無學士坐處。」

蘇東坡一向好禪,馬上機鋒相對,回答禪師說:「既然此間無坐處,我就以禪師四大五蘊之身為座。」

禪師看到蘇東坡與他論禪,於是說:「學士!我有一個問題問你,如果你回答得出來,那麼我老和尚的身體就當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來,那麼你身上的玉帶就 要留在本寺,做為紀念。」蘇東波一向自命不凡,以為準勝無疑,便答應了。佛印禪師就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要坐哪裡呢?」

蘇東坡為之語塞。因為我們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沒有一樣實在,不能安坐於此,蘇東坡的玉帶因此輸給佛印禪師了,至今還留存於金山寺。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話禪》

利蹤禪師有一次在深夜裡,站在僧堂前大叫道:「有賊!有賊!」

叫聲驚動了堂內的大眾,這時,剛好有一位學僧從堂內跑出來,利蹤禪師就一把抓住他道:

「糾察師父!我抓住賊了。」

學僧推拒道:「禪師!你弄錯了,不是賊,是我!」

利蹤不放手,大聲道:「是就是,為什麼不肯承擔?」

學僧驚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利蹤禪師說偈道:

「三十年來西子湖,二時齋粥氣力粗;

無事上山行一轉,借問時人會也無?」

有道是「擒山中之賊易,捉心內之賊難」,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向外執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欲樂,引生種種煩惱痛苦。

三十年的修行,每日的二時粥飯,都只為了降伏心中的盜賊,能夠如此領會,上山一轉,心賊一捉,佛法就此當下了!

利蹤禪師對禪者的一番考驗,實在是禪師的大機大用。

六根門頭盡是賊,晝夜六時外徘徊,

無事上街逛一趟,惹出是非卻問誰?

晝夜二十四小時,如何守護我們六根的門戶,不使它蠢動妄為,是修蟬不可忽視的功課。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話禪

禪宗惠能大師得到衣缽之後,在獵人群中隱居了十幾年,後因機緣成熟,開始行化於世間。

有一天,途經法性寺,看到兩位出家人對著一面幡子,面紅耳赤爭論不休,六祖上前一聽,才知道他們在爭論旗幡所以會飄動的原因,一個說:「如果沒有 風,幡子怎麼會動呢?所以說是風在動。」另一個就說:「沒有幡子動,又怎麼知道風在動呢?所以說是幡子在動。」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惠能大師聽了,就對他們說:

「二位請別吵,我願意為你們做個公正的裁判,其實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子在動,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動啊!」

從這則公案可以看出禪師們對外境的觀點,完全是返求自心,而不是滯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現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別,完全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

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心動則事象差別現前,因此要達到動靜一如的境界,其關鍵就在吾人的心是否已經去除差別妄想,是否能夠證得涅槃寂靜。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嚴法師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禮佛拜懺、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把身上的氣脈打通了,就叫作修行。其實,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所以,上述如誦經拜懺、吃素禮佛,這些作法的確可以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平靜安定,因此,它也是修行的方法之一,但不是修行的目的,這要弄清楚才行。至於修神通,佛教主張因緣果報,一切的一切皆緣於過去生中的業力牽引,而有現前的受報,未來的出路,也要靠著各自本身的努力才會慢慢好轉,單憑神通是無濟於事的。

很多人梵唄唱得很好,誦經持咒都很熟練,這樣固然很好,但這只是修行的入門工夫。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經典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知道方法、熟悉方法,還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間,還是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那表示吃素誦經只做了表面工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益處。

我們要轉變行為和觀念,就是把貪、瞋、癡、慢、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與人相處的時候,除了要用慈悲心、包容、寬恕別人的錯誤;同時,還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成果奉獻給眾人,隨時隨地能運用理性和智慧,解決各種煩惱。所以,一個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對自己有利益,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曾經有一位太太來向我求助,她的先生吃喝嫖賭樣樣來,一回家就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連小孩子都怕看到爸爸回來。我問她想不想離婚?她說她希望還有機會挽回婚姻和家庭。我建議她至心誠懇的念二十萬遍〈準提咒〉,可能會有轉機。結果,她的先生還是和往常一樣,一點也沒變,反倒是她改變了。她說,誦二十萬遍〈準提咒〉之後,讓她的心安定下來,心一安定,慈悲心和智慧心就像泉水一樣湧出來了。她不再整天埋怨先生,也不怨嘆自己命運不好、遇人不淑;她全心全意撫養三個孩子,還教導孩子要同情爸爸的不知悔改、愚癡可憐。因此,她的先生每次喝得醉醺醺回來,她跟孩子不再躲得遠遠的,也不吵架,他們噓寒問暖、發自心底的關心他。漸漸的,她的先生回來也不好意思吵鬧了,家裡的氣氛也就慢慢改善了。

所以,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這就是修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0 Mon 2009 00:37
  • 禪心

 星雲話禪 

禪不是佛教專有的,禪是人人本具的,禪心如寶藏,要好好開發,求法就是要開發我們內在的智慧。

用感覺去應對世間,不是真的美好,用禪心去體會人生,將我們的菩提心、般若心、禪心提出來才是真美好。

禪如畫,可以美化環境;如鹽,可以促進食欲;如花,讓人欣賞;如胭脂,讓人亮麗;禪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禪是神妙的東西,一旦在生活中發揮功用,則活潑自然,不受欲念牽累,到處充滿生命力,正可以扭轉現代人生活的萎靡。

禪,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滌心靈的塵埃,如天上的白雲,讓您漂流四方,任運逍遙。

古德參禪,重在明心見性,而不在意是否成佛,因心外的知識並不重要,內心的悟道知識不能沒有。

禪不僅僅限於打坐而已,隨時隨地的舉手投足,擔柴運水、飲食睡眠、都充滿禪機,禪是無所不在,遍於一切的。

禪是揚棄既定的觀念,在違逆的人情中見至情至性的奇峰。

禪師們往往以無理對待有理、無情對待有情來顯示他高妙的智慧與深沉蘊藉的慈悲。

禪不是離開生活,也不是閉關到深山裡自我了斷,而是言行動靜中修道,在生活上自然表現出平常心,不起分別妄想,這衣食住行裡就有禪。

禪是一種歡喜自在,同樣吃飯睡覺,有禪沒有禪,味道就是不一樣。

禪不是向外尋求的,「本無形式可尋求,雲樹蒼蒼煙霞深」,要找也找不到。

三界唯心,夢法唯識,我們自己的生命真諦,要在自己方寸之間尋求。

一個禪者在衣食住行的生活裡,是離不開作務的,如同魚離不開水,樹少不了土,生活作務是禪者的道糧,很多禪師都是在彎腰劈砍、直身挑擔之間開悟的。

要工作、要務實、要體驗,磨心志,刮骨髓才叫禪。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話禪

蘇東坡住在盧山東林寺,做了一首七言絕句,詩云: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這首詩的前面兩句,氣勢博大,確是驚人。

一天,證悟禪師前往謁見庵元禪師。

他倆夜裏閒談,證悟就舉出東坡的東林詩偈,並讚嘆地說:「這也是不易到達的境地哦!」

庵元不以為然,批評說:「這種說法還沒有看到路徑,那裏說到了目的地呢?」

證悟:「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種境界,如何有這個消息?」

庵元:「是門外漢而已。」

證悟:「和尚慈悲,可為指破?」

庵元:「且從這裏用心參破,即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處?」

證悟聽了茫然一片。整夜深思,無法入睡。

不知不覺中,天已亮了,忽聞鐘聲,恍然一悟,去其疑雲,說道:

「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

拿此偈語奔告庵元禪師,庵元說:「向你說是門外漢嘛!」

禪,不是用語言能說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寫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禪,完全是透過悟才能體認的。

證悟禪師的一夜深思,那鐘聲終於敲開了心扉,他和東坡的境界就不同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浴佛的由來

二千六百多年前,印度迦毘羅衛國的王后摩耶夫人,在藍毗尼花園的無憂樹下,生下了悉達多太子,也就是後來出家成道的佛陀。太子誕生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意思是說:「我乃是宇宙最尊貴的覺者,我將廣度一切沉淪生死的眾生。」,隨即有兩股水從天瀉下,沐浴在王子的身上。後來,佛教徒每年為慶祝佛陀誕辰就沿用此例舉行浴佛儀式。

浴佛的意義

淨化個人的身口意,我們手持淨水向悉達多太子像沐浴時,內心應當誠懇祝禱,唱頌“我今灌浴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願袪除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讓自行身行、語言、心意都能保持潔淨,希望社會清淨安寧,沒有暴力、詐欺、邪惡等事件,環境能夠優美清淨,並且藉著浴佛的功德,淨化自己的煩惱塵垢,美化我們的社會國土,轉五濁惡世為清淨的淨土,導邪曲人心為善良菩提,這就是浴佛的真正意義。

浴佛的好處:

1.可得無為法。

2.可得精進力。

3.可得大智慧。

4.可生轉輪王。

5.可得人天富貴。

6.可得子孫延綿。

7.可得無病長壽。

8.可得善神擁護。

9.可得無上佛道。

另外,在《浴佛功德經》中,所提及的利益有:

1.現受富樂,無病延年。

2.於所願求,無不遂意。

3.親友眷屬,悉皆安穩。

4.長辭八難,永出苦緣。

5.不受女身,速成證覺。

浴佛偈: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

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

浴佛功德經(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薩眾天龍八部悉皆雲集。爾時清淨慧菩薩在眾中坐。為欲愍念諸有情故。作是思惟。

諸佛如來以何因緣。得清淨身相好具足。復作是念。諸眾生類得值如來親近供養。所獲福報無量無邊。未知如來般涅槃後。所有眾生作何供養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無上菩提。

作是念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頂禮佛足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欲請問願垂聽許。佛言。善男子。隨汝所問我當為說。爾時清淨慧菩薩白佛言。諸佛如來應正等覺。以何因緣得清淨身相好具足。又諸眾生得值如來親近供養。所獲福報無量無邊。未審如來般涅槃後。所有眾生作何供養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無上菩提。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汝能為彼未來眾生發如是問。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如說修行。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清淨慧菩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清淨慧菩薩言。善男子。應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慈悲喜捨。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種智善清淨故。如來清淨。若於如是諸佛如來。以清淨心種種供養。香花瓔珞幡蓋敷具。布在佛前種種嚴飾。上妙香水澡浴尊儀。燒香普熏運心法界。復以飲食鼓樂弦歌。讚詠如來不共功德。發殊勝願迴向無上一切智海。所生功德無量無邊。乃至菩提常令相續。所以者何。如來福智不可思議無數無等。

善男子。諸佛世尊具有三身。謂法身受用身化身。我涅槃後。若欲供養此三身者。當供養舍利。然有二種。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頌舍利。即說頌曰。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若男子女人苾芻五眾應造佛像。若無力者下至大如麥。造窣睹波形如棗許。剎竿如針。蓋如麩片。舍利如芥子。或寫法頌安置其中。如上珍奇而為供養。隨己力能至誠殷重。如我現身等無有異。

善男子。若有眾生。能作如是勝供養者。成就十五殊勝功德而自莊嚴。一者常有慚愧。二者發淨信心。三者其心質直。四者親近善友。五者入無漏慧。六者常見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說行。九者隨意當生淨佛國土。
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貴人所敬奉生歡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諸魔軍眾不能損惱。十三者能於末世護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諸佛之所加護。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我般涅槃後  能供養舍利

或造窣睹波  及以如來像

於彼像塔處  塗拭曼荼羅

以種種香華  散布於其上

以淨妙香水  灌沐於像身

味諸飲食  盡持以供養

讚歎如來德  無量難思議

方便智神通  速至於彼岸

獲得金剛身  具三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濟度諸群生

爾時清淨慧菩薩聞是頌已。白佛言。未來眾生云何浴像。佛告清淨慧菩薩言。汝等當於如來起正念心。勿著二邊迷於空有。於諸善品渴仰無厭。三解脫門善修智慧。常求出離勿住生死。於諸眾生起大慈悲。願得速成三種身故。

善男子。我已為汝說四真諦十二緣生六波羅蜜。今更為汝及諸國王王子大臣後宮妃后天龍人鬼說浴像法。諸供養中最為第一。勝以恒河沙等七寶布施。

若浴像時。應以牛頭栴檀。白檀紫檀沈水。熏陸鬱金香。龍腦香。零陵藿香等。於淨石上磨作香泥。用為香水置淨器中。於清淨處以好土作壇。或方或圓隨時大小。上置浴床中安佛像。灌以香湯淨潔洗沐。重澆清水。所用之水皆須淨瀘勿使損虫。其浴像水兩指瀝取安自頂上。名吉祥水。瀉於淨地莫令足踏。以細軟巾拭像令淨。燒諸名香周遍香馥安置本處。

善男子。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眾。現受富樂無病延年。於所願求無不遂意。親友眷屬悉皆安隱。長辭八難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覺。既安置已。更燒諸香親對像前。虔誠合掌。而說讚曰。

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功德莊嚴聚

願彼五濁眾生類  速證如來淨法身

戒定慧解知見香  遍十方剎常芬馥

願此香煙亦如是  無量無邊作佛事

亦願三塗苦輪息  悉令除熱得清涼

皆發無上菩提心  永出愛河登彼岸

佛說此經已。是時眾中有無量無邊菩薩。得無垢三昧。無量諸天得不退智。諸聲聞眾願求佛果。八萬四千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清淨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幸蒙大師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勸化國王大臣一切信心樂功德者。於日日中澡沐尊儀獲大利益。常當頂受歡喜奉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講述

【何謂佛】

學佛人首先要明確的認識「佛」。「佛」是梵文音譯,意思是圓滿的智慧、究竟的覺悟。智慧、覺悟達到究竟圓滿的人,就稱之為「佛」,所以佛不是神仙。

中國古代教育的目標是「希聖希賢」,希望作聖人、作賢人,而聖賢與富貴、功名、權勢是毫無關係的。孔老夫子是個平民,晚年從事於教學的工作,在中國歷史上尊稱他為「至聖先師」。就如同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被尊稱為「佛」,佛有究竟圓滿的智慧,也就是說他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通達因果變化的道理,這在中國稱之為「聖人」,所以聖人與佛的意思是相通的。

【智慧】

佛的教學樞紐,就是「破迷開悟」。覺悟之後,在大宇宙中,自己就能做得了主宰。所以,佛家是以智慧作主,因為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聖賢的教育,可說都是智慧的教育。因為智慧開了,自然就離苦得樂。此樂不是富貴之樂,不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享受之樂。釋迦牟尼佛一生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是真樂!孔老夫子的學生顏回,在物質生活上貧困不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用竹簍盛飯,以葫蘆瓢當茶杯,這樣的生活,一般人認為是苦不堪言,顏回卻能過得很快樂。所以,離苦得樂不是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而是完全在心境上做一個大轉變。明白這些道理,所謂是「心安理得」;安是得定,清淨心現前就快樂了。

其實,養這個身很容易,身的需要不多,所以有智慧、聰明之人,決不為這個身去造罪業。反而是愈簡單的生活,愈健康。何以會健康?快樂,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只要遇到自己歡喜的事情,就特別有精神。什麼事情是最歡喜的?明白宇宙人生的大道理,這是最歡喜的。這種歡喜、快樂稱為「法喜充滿」,是從內心裡發出來的,而不是外來的,還能永遠保持。何以故?自性覺是無有窮盡的,天天覺悟,年年覺悟,時時覺悟,處處覺悟,當然快樂!外面五欲六塵的享受,那是刺激,那種樂是無常的,不能常久保持,所以稱為「壞苦」。

「佛」不但對現前清楚、明瞭,對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也都清楚、明瞭。他生於富貴是富貴佛,生於貧賤是貧賤佛,富貴、貧賤與他毫不相干。所以,不論是貧賤還是富貴,作佛的快樂是相同的、是平等的,決不是說富貴人快樂多一點,貧窮人快樂少一點。功名、富貴、權勢有也好,沒有也好,他都能自在隨緣的度日。由此可知,唯有佛法,能帶給一切眾生,真實究竟圓滿的幸福。諸佛菩薩證得了,證得就是他真的得到了。

諸佛菩薩在哪裡?各行各業都有。《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們都覺悟、明白了,所以他們都是佛菩薩。學佛一定要對「佛」的概念清楚、明白,這非常重要。若不清楚、不明白,那就是迷信,迷信決定與智慧相違背,為世人所厭棄。

雖然世間人厭棄迷信,可是實際上迷信的人很多。世間人喜歡覺悟、智慧,可是真正覺悟、有智慧的人並不多。這個趨向不只現前如是,過去如此,未來還如是。正因為事實如是,我們才肯定聖賢教育,必定能夠恢弘廣大,普利一切眾生,佛法講是普度一切眾生,因為這是眾生所希求的。佛法何以不能推廣?「大智度論」云:「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因為說的人太少了,沒有人推行。

什麼樣的人才能說、才能推行?智慧開了才行。所以,要想開智慧,希望自己像佛菩薩一樣講經說法,把佛法介紹給別人,就必須將障礙智慧的東西捨棄;用最淺顯的話來講,障礙智慧的是自私自利的念頭,自私自利的行為。智慧不開,永遠迷在事實真相之中,這是迷惑。人迷惑,必定隨順錯誤的知見、思想,於是就造業,造業就是錯誤的行為。由於錯誤的思想與行為,產生錯誤的果報,這個果報稱為「六道輪迴」。我們今天的處境就在其中,生生世世都淪落在六道裡面。

開智慧的方法很多,我們採取的是「持名念佛」,這個方法就是「禪定」,不僅佛用「禪定」的方法,婆羅門教、瑜伽、數論也是用這個方法。念佛真能開智慧嗎?能,但是要懂得方法,明白道理。道理明白了,才有堅定的信心,「華嚴」云:「信為道元功德母」。若修學淨土法門,半信半疑,一定不會有成就。因此,堅定的信心,決定不可動搖的信心,就是成就的第一因素、條件。

禪定就是意志專注,集中意志專念一樁事、專想一樁事,將其他的妄念漸漸擺脫,就能得定。專想一樁事,這樁事就會現前,譬如專想和平,你從和平當中就得定了,就會產生效果,和平的社會就能現前。

婆羅門教用禪定的方法,境界能達到大梵天,他們就是用禪定與大梵天溝通,所以他們稱大梵天是造物主。很可惜他們的禪定功夫達到這一層次之後,就不能再向上提升。而佛家講的禪定,層次更高,能成就究竟圓滿的禪定。《楞嚴經》的「首楞嚴大定」,《華嚴經》的「師子奮迅三昧」,往生經的「念佛三昧」,這都是究竟圓滿的禪定。所以,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圓滿究竟的明瞭,就稱作「佛」、「菩薩」,這是我們學佛希望達到的目標。

這樣高深的禪定,我們一生當中做不到,因為我們的壽命太短了,所以壽命短也是魔障。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用現代話說,就是移民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生活環境好,壽命長,有足夠的時間修學,我們才能成就究竟圓滿的大定。

定起作用就是智慧,智慧能照了世出世間一切事理。所以,學佛對佛的本質要認識清楚。與這些原理原則相應的,就是佛法;違背這些道理與修學方法的,就不是佛法。佛法所求的是明心見性,所使用的方法是斷煩惱、開智慧;而假的佛法、魔法,與此正好相反。所以,我們從這些地方就能辨別是非、邪正、真假、高下,一接觸就曉得它是正法、還是邪法,也知道他修行的層次到某種程度。

我們要想得到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一定要認真努力,萬緣放下,要著重心地清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絲毫都不沾染,這是禪定功夫。從定境生智慧,這才能自利利他,才能將佛法介紹給別人,幫助一切眾生。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rder=0

 

 星雲話禪

雙溪布衲禪師和契嵩禪師友善,而且彼此已到了真正以禪接心的階段。

一日,契嵩禪師戲以詩追悼還活得好好的布衲禪師曰:

「繼祖當吾代,生緣行可規;終身常在道,識病懶尋醫。

貌古筆難寫,情高世莫知,慈雲布何處,孤月自相宜。」

布衲禪師讀罷契嵩禪師的追悼詩後,非常歡喜地舉筆答曰:

「道契平生更有誰,閒卿於我最心知;當初未欲成相別,恐誤同參一首詩。」

布衲禪師寫罷,即投筆坐亡。

  


 

布衲禪師本來沒有入滅的意圖,但為了顧念道友詩篇的信譽,所以就入滅了。

禪師們的友誼,生死以之,實在非常難得。

古人有一死以酬知己,但那都是為了報恩,或其他事故,而布衲禪師只是為了道友的遊戲筆墨,就以死來維護道友的意見。契嵩禪師詩中的意思,就是直下承當布衲禪師的傳法,也可以說是一句玩笑話,也可以說這一首詩或真有見地。

布衲禪師為了認可,就毫不猶豫地入滅,不了解的人還以為布衲禪師是被契嵩禪師逼死的。

其實禪師對生死的看法,早就勘破,只要傳承得人,撒手就走,可說灑脫自在,還有什麼比這更美的呢?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話禪

挑水雲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禪師,曾在好幾個叢林禪院住過,可以說飽參飽學,並在各地教過禪人。

他所住持的這一座禪院,由於吸引了太多的僧信學徒,但這些學生往往不能忍苦耐勞,半途而廢,使他不得不對他們表示,他將辭去教職,並勸他們解散,各奔前程。此後,誰也沒有發現挑水禪師的行蹤。

三年後,他的門人發現他再京都的一座橋下,與一群乞丐生活在一起,這位門人立即懇求挑水禪師給他開示。

挑水禪師不客氣地告訴他:「你沒有資格接受我的指導。」

門徒問道:「要怎樣才能有資格呢?」

挑水禪師道:「如果你能像我一樣再橋下過上三、五天的時間,我也許可以教你。」

於是,這位門人弟子拌成乞丐模樣,與挑水禪師共度了一天乞丐的生活。

第二天,乞丐群中死了一個人,挑水禪師於午夜時分夥同這位學僧將屍體搬到山邊埋了,事成之後,仍然回到橋下他們的寄身之處。

挑水倒身便睡,一直睡到天亮,但他這位學僧卻始終未能入眠。

天明之後,挑水禪師對門人說道:「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我們那位死了的同伴還剩一些食物在那兒。」然而這位門人看到那骯髒的碗盤,卻是一口也吞嚥不下去。

挑水禪師不客氣說道:「我曾說過你無法跟我學習,這裡的天堂你無法享受,你還是回到你的人間吧!請不要把我的住處告訴別人,因為天堂淨土的人,不希望有別人打擾!」

門人哭著跪下來,訴說道:「老師!您珍重吧!弟子確實沒有資格跟您學習,因為您的天堂,弟子無法領會!」


一位真正禪者的眼中,天堂淨土在哪裡?卑賤工作裡有天堂淨土,愛人利物裡有天堂淨土,化他轉境裡有天堂淨土,原來天堂淨土是在禪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人間福報星雲話禪

洞山禪師在會見初首座的時候,首座說道:「也大奇,也大奇,佛道世界深不可知。」

 洞山禪師因此問道:「關於佛道世界可不可測知,我們暫且不談,現在只請問你這個說佛道世界的人,究竟是什麼世界的人呢?」

 初首座沈默不答,洞山禪師追問道:「你為什麼不趕快回答呢?你說,你是那個世界的人呢?」

 初首座道:「你不可以那麼急躁!」

 洞山禪師道:「你連我的主題都不回答,怎能叫我不急躁呢?」

 初首座仍然不答,洞山禪師繼續追問道:「不論是佛,也不論是道,都只不過是一個名字而已,那你為什麼不引用經典來說呢?」

 初首座一聽,興致勃勃的問道:「經典中怎麼說的?」

 洞山禪師回答道:「經典中四依止有依義不依語的話,意思是只要把握住意義,就不需要在語言上分別了。」

 初首座不以為然的說道:「你仍然根據經典在心中製造疾病哪!」

 洞山禪師:「你爭論佛道世界不可測知的病,這種消極無能,不肯直下承當的病竟又如何呢?」

 初首座現在又再沈默了,這不是不答,這已經不能回答。第二天有人說,初首座突然死亡,因此當時禪門人物都稱洞山是「問死初首座的良价禪師」。


初首座的突然死亡,與洞山良价禪師的追問是不是真有關係,這很難下一定論。不過,禪門的問答,確實如石火電光,快得不容你分別,「只要一眨眼,母雞變成鴨」,佛道世界,不容論深淺的,故所謂深淺之外,裡外之外,還有這個分別也無?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人間福報星雲話禪

唐順宗有一次問佛光如滿禪師道:「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如滿禪師答道:「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等虛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慮!」

 順宗皇帝不以為然,再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如滿禪師進一步解釋道:「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

 順宗皇帝聽後非常欣悅,對禪師益加尊重。

有人常常問道:「阿彌陀佛在西方淨土,藥師佛在東方世界,那麼釋迦牟尼佛現在又在那兒呢?」其實釋迦牟尼佛正在常寂光淨土,而常寂光淨土又在那裡呢?這種問 題,經禪者答來,就非常活潑,因為有心,看到的是生滅的世界,那是佛的應身;無心,看到的是不生不滅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無心就是禪心,唯有用禪心, 才知道佛陀真正在那裡。

 「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滅不是生滅的滅,滅是涅槃境界。在常寂光淨土則滅除一切煩惱、差別、對待,是絕對解脫快樂的寂滅世界,那就是佛的世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是一位出世聖者的名號,「地藏」是為專名,「菩薩」是為通名。地藏菩薩之所以名為地藏,有兩種含義:皆是隨菩薩的德行而題的,乃因菩薩的德行,有合乎地藏二字的意義

一、是以喻其「德」   二、是以顯其「行」 

地藏名號,是譬喻菩薩的道德高遠。另是表顯菩薩的萬行化導,總之,地藏菩薩是位德行圓滿,十方菩薩之中的一位大菩薩,因為祂的願力是永遠無窮無盡,了無邊際。

地藏菩薩的這個「地」,乃是山河大的土地,一切萬物都依靠安住於地面上。所以這土地能生萬物,含藏萬物,負載萬物。一切萬物因地而生,因地而長,因地而成,所以天能覆萬物,地能載萬物。亦是地藏菩薩,如同土地一般,象徵地藏菩薩 廣大深遠的無量悲心,示現在六道之中,盡未來際度脫一切眾生,因此眾生都需靠菩薩的救護,善根都須要菩薩的生長。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記載:「安忍不動, 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因而故名為地藏。安忍不動,乃見地藏菩薩所行持的六度萬行,廣修忍辱波羅蜜,已達安住「無生法忍」究竟解脫的超然安忍之深境。而靜慮深密的禪定智慧,以了知十方一切法的密藏,其功德意義深不可徹,更加難可思議。

分別說來地即是土地,有具七種之義

1. 能生義: 土地上能夠生長,一切之生物、植物。生物是指有情眾生,人、畜生等;植物是指有根莖芽的無情眾生,花、草、豐碩的五穀資糧。天地的一切萬物,皆由大地生長 培育,所以大地可賦予萬物無限生機,人們的日常衣食住行,一切受用可皆說不離大地。如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沒有那一道不是因地而生長於世間,沒有哪一類眾生不是因地而有。比喻地藏菩薩能成就一切眾生的善根,因而菩薩所化眾生或已成佛道,或終在凡夫地流轉生死,菩薩皆不捨教化,令眾生道業增長,願一切眾生都能聞法而修道成佛。故地藏菩薩能夠生長一切善法。

2. 能攝義: 土地能夠攝受一切生物,眾生都被地心引力所吸住;而令其安然的住在自然界中,菩薩用他的願力來攝受一切眾生,好像地心引力,也好像磁鐵把鐵吸住,比喻菩薩能攝受一切妙法大覺心中,其令眾生覺悟。

3. 能載義: 土地能負載一切礦物、植物、動物,有承擔它們而令其安住在世界之中的能力。因萬物都在地的上面,由地來承載著它,土地不曾說過這萬物太重了,我荷負不動了,地上無論有什麼,它都能負載。比喻菩薩的願力也是這樣的能負載一切眾生,在他的大願船上,從眾苦交煎的生死此岸,經過煩惱中流,而達到自在清涼的涅槃彼岸。

4. 能藏義: 土地能含藏一切礦物、植物,所有的一切寶藏都在地下含藏,如石油、寶石需要開採。有福的人,就能得到這寶藏;菩薩的法門,也是這樣,包藏著一切法寶,來等著眾生開發。比喻菩薩能含藏一切妙法,來度化眾生。

5. 能持義: 土地能扶持、一切萬物,令其任運生長,菩薩的願力,也是支持一切眾生來修行,使得人人離苦得樂。地也是萬物之母,一切萬物,皆由地而生。地藏菩薩所發的願力,也就是一切眾生的願力之母。比喻菩薩能總持妙善,使其善根增長。

6. 能依義: 土地能為世間一切萬物所依靠,以地作種種的經營,比喻菩薩能為一切眾生所依怙。地藏菩薩於過去不可說無數劫時,分別以不同因緣, 隨機教化眾生,使令六道眾生有所依怙。

7. 堅牢不動義: 地性質具有堅固的本質,任憑風災、水 災、火災的摧毀也不可移動,不容易破壞。比喻菩薩的菩提妙心,堅牢如金剛,不可破壞,不可移動,猶如世間的八風也不為所動。

地藏菩薩能令一切眾生,在這種堅固的願力之下,向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菩提路上邁進。

「藏」是什麼?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的意義。地藏菩薩處於甚深的禪定之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眾生,來廣修善業。「藏」是含藏的意思,為世間之祕密庫藏,大地裏蘊藏一切無盡的豐富產資源、寶藏,有許多金銀珠寶。諸如、金、銀、銅、鐵、鑽石等礦物,都是埋在地裏頭。因此「藏」有如寶藏,所以地藏二字就是「地中之藏」的世間寶庫。另喻藏就是寶藏、財寶具足,則能救濟貧困窮苦,利益人寰。象徵地藏菩薩有如來的三德,秘藏著無量的妙法,無量的法財,能夠救度教化無數的眾生,使令眾生都能修行成就,登上解脫的彼岸。

地藏菩薩的願力是無窮無盡,充滿虛空, 周遍法界,沒有哪一個地方不是地藏菩薩的願力,菩薩以無盡的悲願,來成就無量眾生無上菩提。而地也可比喻為「心地」,因一切有情眾生的心地,本具足清淨明 朗的佛性,此乃為無價的自性寶藏,只因迷而不覺,而無法見性。因此地藏菩薩具有慈母的悲心,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救拔一切有情眾生,使得眾生迷途知返,成 就無上菩提。地藏菩薩是一位願力弘大的菩薩,由菩薩的名號,皆知地藏菩薩的悲心與願力,是堅定不移的、歷久彌堅的。

菩薩二字,梵文稱「菩提薩埵」。菩提是 覺悟的意思,薩埵是有情眾生的意思,菩薩薩埵的意思合稱為,覺悟一切眾生,或是覺悟眾生的人。也就是說自己覺悟,也願一切眾生覺悟,自己有大智慧,也願一 切眾生有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就不會顛倒迷茫,可超越生死逆流,更能普渡慈航,救度眾生稱為菩薩。 

菩薩又意云「摩訶菩提質帝薩埵」就是大道心的眾生,也稱為大開士、大世、大覺有情等。 「摩訶」就是大的意思。 「菩提」是覺的意思,或者稱為做道,這是修行求道覺悟的人所應求得之果實。「薩埵」是眾生的意思,或者稱為有情,是覺悟一切有情的眾生;又譯「覺有情」, 是有情裏邊的一位覺悟者。這是求覺道的智人,所化導的對象

「質帝」為心的意思,即是說這種求覺悟 道的眾生,時時刻刻都應依照自己的宏誓願力,去向解脫大道方面努力邁進。等到妙慧成就,堪能紹繼佛位,而處妙覺的時候,然而其心仍舊未覺圓滿,乃因尚有眾 苦未度脫,所以依然牽掛繫念一切眾生。自己雖已了脫生死,然而尚有許多,苦海隨業飄沈的罪苦眾生,等待出離業海。故菩薩雖得位登妙覺,圓成佛果。然佛菩薩 因為眾生的緣故,所以再復悲心智力,倒駕慈航俯就穢土,化導無數眾生,超脫生之死海,咸登涅槃之彼岸,因此故名摩訶菩提質帝薩埵。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