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修淨土即是修清淨平等覺,也就是三學;清淨是戒學;平等是定學;覺是慧學,這也就是三歸依的自性三寶。清淨是僧寶,一塵不染;平等是法寶;覺是佛寶。違背這個原則就不是正法,修行便難有成就。

2.          內外法空即不執著,於一切法皆不放在心裡,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無一物就是空,雖一天到晚念一句佛號,但絕不執著。一般執持名號是事念,念得再好,只能得事一心。若連這句佛號都不執著,就證得理一心,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雖無妄念而有正念,入此境界則為七地以上菩薩。但絕不是我們現前所能達到的境界,所以凡夫還得從有念下手,老實念佛。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3.          修行,在家一樣能成就,出家真正的理由,為弘法利生報佛恩,初出家時是菩薩心,後見名聞利養,心就變了,要真修行才能有真的結果。佛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淨土法門更難遇,認真修學則萬修萬人去。不能去的原因在於放不下,錯在自己,會錯佛意。

4.          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要接引的對象是念佛人,而念佛人的標準,是信、願、行三資糧具足;阿彌陀經是一部專門勸人深信發願真行的經典。蕅益大師所著的彌陀要解中講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對這六信要完全相信,沒有懷疑才叫信。

5.          淨宗學會提倡解行,是依據五經一論,其中最重要的三部,是無量壽經、普賢行願品、彌陀要解。彌陀要解是蕅益大師所作,印光大師讚歎云:「即使古佛再來,為彌陀經註解,亦不能超過其上」。可見其殊勝。

6.          淨宗學會要求念佛人要具足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五德:是溫、良、恭、儉、讓,此乃孔子一生的行持,依它做為學佛的基礎。三福:成佛是福德智慧都圓滿。可見修福的重要,三福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亦是往生正因。人天福報: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乘福報: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成佛之因: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六和:此為佛教我們處眾的方法。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三學:戒定慧三學是大小乘都必須修學的。六度:菩薩的修持。十願:普賢菩薩的發心。用以上六科做待人、處事、接物的標準,一定要遵守。然後用一向專念的方法求生淨土,以佛為修持的標準,如此心、願、解、行與佛同,才是真正念佛人。

7.          「十八界」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十八界為六根、六塵、六識。六根是我們自己的身體(眼、耳、鼻、舌、身、意),屬物質。六塵是外面的生活環境,盡虛空法界都是我們的環境,包含色、聲、香、味、觸、法等。六識是指精神,眼根接觸色塵生眼識,耳根接觸聲塵生耳識,六根接觸六塵生六識。十八界即指我們自己和生活環境。著重在悟,悟入十八界,就能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

8.          包含眾妙。眾是多,妙是有,眾妙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就是佛法所說的依正莊嚴。

9.          總攝萬化。宇宙所有一切現象是動的,剎那變化,未曾靜止過。動的現象是從無明而來,唯有真心本性是不動。宇宙的起源,在中國易經上講,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佛法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太極、本性是不動的,是智慧,無明才有動。故宇宙一切萬物皆在動。

10.      能知宇宙間萬事萬物,剎那都在變動,這是很高的智慧,若有一樣做不到,則不圓融。唯有成佛,才能達到究竟圓滿的圓通。

11.      初發心的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用真心,與佛相同。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以教化眾生為目的,於九法界遨遊,生死自在,分身無量。此界修到有能力分身,是證到三果的聖人,小乘初果證得天眼天耳通,二果證得他心通、宿命通,三果證得神足通,四果證得漏盡通,見思煩惱統統斷盡了。

12.      明心見性的大菩薩得大自在,欲至何方度脫眾生,隨意即至,無不滿願。而菩薩無念,為何又有生呢?這是感應道交,好比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眾生有感,菩薩有應。

13.      佛教其他宗派的修學,不外性相兩宗,性宗是從六根性起修;相宗是由六根相下手。大勢至菩薩這兩派都不選擇,這性相二宗都很艱難。聰明人是不找自己麻煩的,愈簡單愈好,大勢至菩薩所選擇的法門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怎樣都攝六根呢?就用淨念相繼。如何才能淨念相繼?就是都攝六根。這段話多念幾遍,意義無有窮盡,念佛的功夫、境界、意趣都在這二句話裡。

14.      「眼不取色,意不緣法」這個不取,不是叫我們眼不見色;耳不聽聞。你可以看可以聽,但不可「取」。這一「取」就迷了。取就是執著,緣就是妄想。所以,佛教我們,眼見色不分別、不執著,如此一來,外面的境界,你會看得很清楚,因為你所看到的是真相。分別執著就是成見,一個人有成見,就很難相處。因為他的心裡頭,有他的是非善惡標準存在,他拿這個尺度到處去量別人,是不是標準呢?不是標準。為何不是?因為每個人,所見的是非善惡都不相同,故不是真的,是虛妄的。若見到真相,這些標準統統沒有了。心是清淨的、平等的、沒有成見,才是真正公平。此為凡聖不相同之處。

15.      親屬之間會互相牽掛,希望永遠在一起,其實此種牽掛將無法使他們真正在一起。當緣盡時,仍然是各走各的,隨業流轉,將來見面也不相識。所以我們要勸導家親眷屬統統念佛,今生都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得無量壽,那就能永遠相聚在一起,這才是事實真相。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念,今生真正得利益,還要分享大眾,讓他們明白也發願修行,這才是真實的分享。

16.      在佛法中有理論有方法,有求必有應,現在明瞭,認真修學,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弘揚淨宗,勸勉大家修學,此乃大善功德。

17.      三摩地是梵語,譯為等持,平等保持。平等即是一心,即是定。凡夫之心,還有起伏還有亂心,所以無定。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將修行的原則目標都說明瞭,此平等即是本經所說之三摩地,達到事上平等,即是念佛三昧,理上平等則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18.      蕅益大師云: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要深信力行為要耳。念佛的秘訣就是老實,要深信不疑,一毫懷疑都沒有,也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

19.      大集經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念佛不但是禪,且是深妙禪。不但是定,且是楞嚴大定。這個事實道理若能明白,對佛號就能死心塌地的念。

20.      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細細體會受用無窮。

21.      蓮池大師云:「一句彌陀,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誓無改變,決定得生。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宗是禪宗,教是教下。宗門教下,包括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真正相信,守得穩,永不改變,一直念下去,決定往生。對於種種法門就心開意解。正是「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22.      蕅益大師云: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間斷、不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是一句彌陀,果然一修一切修。

23.      菩薩修持六度萬行。這六個主要科目一定要修,布施就要學大布施,學圓滿的大布施,大布施就是從心裡捨得乾乾淨淨,布施是捨、是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但不貪欲,分別執著也沒有了,這是真放下,如此布施波羅密就圓滿了,真正捨盡,心才清淨。

24.      戒律是防非止過,幫助我們斷惡修善。貪瞋癡是病、是過失,貪瞋癡沒有了,持戒波羅密就圓滿了。三種煩惱中最重的是癡,愚癡造的業很重,小則讓人委屈,冤枉別人,大則擾亂社會,禍國殃民,所以一定要斷。斷愚癡一定要開智慧,心裡有定,貪瞋就沒有了;智慧一生,愚癡就沒有了。所以戒定慧三學一定要認真修學。

25.      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心才會真正明瞭,故布施得清淨心,持戒忍辱得平等心。

26.      不間斷、不夾雜得大精進,不僅是念佛,不論做什麼事,心都要專。心專樣樣事情都圓滿,都做得比別人好,心地清淨平等充滿智慧。

27.      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即心中真正有主宰,念佛人把心定在阿彌陀佛名號上,把目標定在西方極樂世界,決不變更。

28.      不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如何不為他岐所惑?自己真有定、有慧。心地清淨、頭腦清楚,就不會受別人影響而迷惑、衝動,所以真有智慧的人,不但世間法不會被人迷惑,佛法上也不會被人迷惑,而改變其念佛往生淨土的願心。

29.      學佛者應知,一切眾生本無生死,只是不同維次空間的轉換。務必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30.      放下一切怨恨不平,對天地萬物、一切人事常存感恩、懺悔之心。忘恩負義者,易遭天地萬物報復。

31.      面對災難,萬勿驚慌、恐怖,唯一心念佛。若存絲毫驚慌恐怖,極易墮入三途。

32.      一切災難瘟疫,均由眾生不善心行所感。果能真誠懺悔,斷惡修善,持戒念佛,戒殺素食,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實為消災免難根本之道。

33.      以至誠心做三時繫念,為一切眾生,祈禱化解災難,則屬治標之方。

34.      盡量少出門,唯以清淨心念佛讀經,修善積德。縱使壽命終盡,歡歡喜喜,安詳自在,亦有更好去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