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法寶乘 (2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生在世難保無災厄,花蕊鮮麗亦難保百日艷美,世事無常,聖人常云:「成住壞空」,人何時會遭遇到什麼事故,聖神仙佛亦難得保證。因世人皆不知行善修心,因此難免業報臨身,縱然聖神仙佛菩薩神通廣大,亦難護助庇祐平安。

聖人所謂:「妙法不及因果報」,因世人平時無所不作,不知修心向善,一旦報應臨身是無法避免脫劫,不信且看前些日子,在東台灣有一些遊客利用清明掃墓祭祖時,順道去泡溫泉,正在享樂高興之際,突然天降大雨而落石,造成數位傷亡及驚嚇,任何人也無法想像之事,此就是所謂「無常」之劫。

古聖所言,人在樂極之時何曾想悲,當悲愁時何曾憶起樂事,此謂世事無常。身心亦是無常日日變卦,世間事皆處於無常之中,唯有正常不變,才是性理實德,要了悟佛道真理,必定要堅持行修,向道深行,自然解脫無常。

而修持之過程中,若沒有願力者,僅依靠自我之行修,是很難得到圓滿之境界,仍須待因緣之機會,勤於外功之修積,內外若修持圓滿,方能得到成果。所以昔時之修行者,修持至某一層次後,徹悟本身之夙世因果,即時改變其修持之方向。再加精進謹戒慎行,因恐怕再捲入是非因果之漩渦中不能自拔。尤其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等,須要更加謙虛,寧可多廣結善緣,切莫牽纏結下惡緣。所以古早許多有成就之修行者,不是避居於山中深處,就是隱沒於市井深間,而有身影顯現之修者,其就無固定之寺觀行修,因閃避入人群,方能圓滿內德與外功。而在寺觀道場之修道者,其若開悟後,就不再入世作渡化之行為,僅於修持自身之內功而已。昔時入世渡化眾生,皆以苦行修持為主,由自己體悟真理妙處。行修雖苦,亦是一種煅煉身心,散發自己之智慧的法門。

今為末法時期,為方便大眾行修,皆以共修為主。但是在共修之間,彼此領悟心得,必定各有不同,因此能得互相探討研究,而提昇修行者之資性,並增長修道的基礎,是最好之修持方式。眾修者亦得由此而了悟,釋解去迷入悟,以明心見性。

現今之修者福報甚大,能得到各宗各脈眾多祖師「聖、佛、菩薩」遺傳留下很多修持密法好學習。因此減少甚多自己摸索之時間,只要依照祖師及聖佛之行持,實心精進勤行定能成功。往昔之修行者,祖師難求,而今之修者只要真心、願意前進求修,處處皆有道場成立,而且各宗脈都有許多「善知識」之先進修者解說開示。對新學修者修持過程之步履,能即時作正確的指導,而不致偏離正道。

但是修行人要注意,道有正邪兩面,佛魔要分清,因現在社會修持法門眾多,方便應運而生,因無「善知識」之引導,而誤入魔道者亦不在少數,魔道大部份執意金錢及名利為主,因心思偏離不正所致,所以妄念不息,邪道行為由此茲生,可憐行入魔道之歧途者,猶自不知,可惜一生的苦心白費。期望現今之修行者,在行修之過程,須要認識及保持身心清靜,使塵俗雜念不生,行而正道,自然不致踏入邪途之所。須知生為人者,是喜憂參半,喜者;有機緣修行成聖成佛,憂者;須受盡累劫滄桑之苦,修持一生,聖佛若無成而再落入六道輪轉豈不悲哀。

古云:「不修無事,愈修事愈多。」實非如此,因成為佛徒,均帶業往生,來此世間續完以前末了業債,雖然此生有修些善,如滴水入河不能作用。而業債之牽纏皆由自身承受,應在身中受劫三十年,而入佛門修持之人,可以減縮至十年。在此中間,身心之壓力甚大,若心念不堅之修者,或無耐性修持者,必生退道之心,而毀敗自己之行修,因此佛規要修者持戒,由修行之功果抵抗業力阻礙.若能遵守戒律,不再造惡業:自然能達到自性之圓滿.亦能智慧日日增進,而一切夙世惡因亦得消除,而成就福果,享樂不盡矣!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煩惱。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斷除煩惱,怎麼做呢?方法很多。當我們追究煩惱的根源時,會發現有一種煩惱,是來自於自己主觀的立場,不能得到外在環境或周圍的人認同。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接納,甚至能控制別人;卻很少有人會心甘情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更甭提受到別人的控制了。如此,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矛盾就來了。

有一對恩愛夫妻,在結婚多年以後,還是離婚了。辦離婚手續時,兩個人都很難過,連他們自己都想不通;明明兩個人感情很好,怎麼可能走到這一步呢?原來這位太太弱不禁風,大熱天裡也受不了一點點風,不能吹冷氣、不能吹電扇,連窗戶都不能開;偏偏這位先生最怕熱,沒有冷氣睡不著。所以,這對雖然恩愛卻無法相處的夫妻,最後只好分道揚鑣。這是人生的悲劇,不過,這也是人生的常態。

佛陀在楞嚴會上對大眾說法時,曾經舉起自己的手來問阿難說:「阿難!你看我的手是正的還是倒的?」阿難自恃多聞,被佛陀連番訓斥幾次之後,再也不敢逞強,只得含糊應答說;「世間一般人都認為手指向下就是倒;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為正?如何為倒?」佛陀就說了;「手臂就是手臂,哪有一定的正或倒?只是世間的人一定要執著上豎為正,下垂為倒,這是執迷不悟的看法。」

所以,以佛的眼光來看,世間所見的許多價值標準,都是人的執著妄想,是非善惡,本來沒有絕對的標準。一個人從某個角度看是大壞蛋,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能是個大好人。這些標準都是人定出來的,未必放諸四海而皆準。我們如果不能覺察自己的偏執,就會被自己的好惡所蒙蔽,也就會理直氣壯的拿著自己所執著的價值標準,去衡量外在環境。合乎自己的標準,就起了貪愛心,不合標準,就起了厭惡心,這個分別心,就是煩惱的根源。其實,外在的境界根本日三樣的,就像佛陀的手臂,非正非倒;可是,不同的人來看,就有不同的評價和反應。我們若能時時反省自己的偏執,在待人處事上,就會比較圓融了。

有一個媽媽告訴我,她的孩子在學校跟人家打架了,結果老師重重的處罰她的孩子,另一個打群架的同學因為功課好,逃過了處罰。老師不問青紅皂白,就責怪她的孩子把人家好學生給帶壞了,其實真正帶頭打架的是那個成績好的學生。大家看!明明同樣犯錯,成績好就沒事,成績差就該罰,老師把成績好壞當作衡量品德的標準,在我們看來是很明顯的錯誤,可是那位老師卻渾然不覺。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對自己的錯誤渾然不知。

因此,佛法教導我們時時觀察自己微細的念頭,不要被自己蒙蔽,不論外在的境界如何變化,情緒都不會受到牽動,那麼,就可以斷除煩惱了。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觀,是一個哲學概念,是一個人對世界,乃至宇宙的根本看法,自從人類具備思維能力那天起,就沒有停止過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和探索,那麼佛法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是什麼呢?

佛陀在世時,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其究竟的意義在於破除我、法二執。我執是主觀的我,法執是客觀的宇宙。換言之,佛法的內容無非是剖釋人生即我,宇宙即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真相的法則。佛法認為,如果能認識到法與我的真相,就不會為自我和客觀環境所困惑,即可很快地轉迷成悟,從而離苦得樂,得到徹底的解脫。

其實佛陀所說的「法」,即是宇宙的自然法則,是宇宙本有,並非似其他宗教所描述由某種神靈創造出來的。佛常說:「法本如是」,意指他說的法,在自然法則上本是如此,恰巧為釋迦牟尼佛至高無上的智慧所發現。佛發現了人生宇宙的奧秘,自然而然解脫成了「覺者」,佛並不因此獨善其身,轉而發願把這奧秘向眾生宣說,希望眾生依循教法學習修持,即可洞明奧秘,成為覺者,這就是世尊說法的本意。

說到宇宙人生的奧秘,有太多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比如說,宇宙由何而生?依何而立?它在時間上存在多久?在空間上範圍有多大?宇宙間繁雜萬端的事事物物,究竟有沒有規律?或是一個主宰?再比如說人生由何而來?往何而去?生命的價值何在?意義又何在?千古以來,多少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都在探索,但都沒有找到圓滿的答案。

佛教所謂的世界,相當於平常所稱的宇宙。《淮南子》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這兩者同是無量空間和無量時間的合稱。因此,佛教的世界觀,也就是普遍所稱的宇宙觀。

所謂宇宙觀,是人類對於宇宙的構成與變遷,及人類在宇宙間所處地位的一種看法或見解。歷年來東、西方學者,對於這一問題百說雜陳,理論甚多,唯心唯物,各有所見。現略述數家:

一、唯物論:唯物論者的宇宙觀,肯定宇宙間最基本的東西,只是物質,除去物質,則無所謂世界。進而言之,人亦為物質。該派學者以為,人若去掉心臟或大腦,即不能思想,因此認為思想必依存於物質。所以人死之後,肉體死亡,精神亦隨之消亡。故不承認宇宙間有所謂精神的存在。學者認為宇宙間任何一種活動,都是物質的活動。所謂因果、條理、時間、空間等等,亦涵蓋若干物理的特性,人們不能憑空創造出一條物理學定律。依此而言,自然界之原理,不依存於人,而是獨立存在。學者同時認為人有感覺,如同物有重量及延展性一樣。感覺增長到比較複雜的程度時,即產生觀念。觀念複雜後,始有反省。因有此反省,由此可見人有心靈;然而心靈為物質所產生。唯物論者證明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有三種論據:一、精神為物質的屬性。二、精神為物質的產物。三、精神為物質之一。

二、唯心論:亦稱:觀念論。此派學者以精神為宇宙的根本,宇宙任何事物莫不自精神而來。此種精神作用,在於人以觀念為表現,在於物以力為表現。人有觀念亦如物有力。人類能瞭解宇宙,因持其最實在的觀念。精神既有如此的意義,所以宇宙根本是合理發展而成的。有物就有精神,精神為物體得以存在的原因,其自身各自具有條理性。我們宇宙的一切,亦因各有精神,各有條理,故能相扶持協調,毫無混亂。

三、心物二元論:此派學者主張,宇宙根本上是有心物二重相異的性質。心與物在宇宙內各有其不相涉的二重性,心與物根本不能合併或附屬,其本身上即為實體。此派學者將心物關係轉變為身心關係,將思想與物質視為各循不同過程,身心與物質只是結合,並未合併。

四、多元論:與一元論相反,認為宇宙構成要素,不是一個而是多個。因為宇宙萬象的本體是多個,宇宙間才有許多的現象。此不同的現象有不同的根源,並非所有現象均由某一根源所演變。

以上就宇宙本體的性質而言,有唯物、唯心、二元、多元不等。至於宇宙本體的生成也有機械論、目地論、調和派、超越派等諸多說法。然以上學說,各有缺點。宇宙本體的性質,若說是唯物,則生命的創造、精神的作用、能力的轉變,單純用物質解釋是不夠的。若說唯心,那麼物質的存在亦是事實,精神是不能創造物質的。二元論者謂心物各有不相涉的特性,但精神不能離開肉體而獨立活動。多元論者認為宇宙要素是多非一,此與宇宙根本統一性相矛盾。至於解釋宇宙生成演變的機械論、目的論、調和派、超越派,亦各有其長短,不能給予我們一個圓滿的解答。

至於宗教家的「神創造世界」說法,創造日月星辰、造男女、造萬物。此種說法當作神話可以,實不可視為宇宙人生的真理。那麼,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佛法上到底如何解釋呢?我們先看佛經上講的「五蘊世間」:

一、五蘊世間:

一般所稱的世界或宇宙,無非是指時間和空間上一切生滅變異現象的總和。在佛法上說,這些生滅變異的現象,皆受因緣的支配,所謂「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但宇宙萬有因緣生滅的根本,則由「識」與「名色」而來。也就是說:「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相互交涉對待而成世界。所以佛經裏常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那麼「名色」是什麼呢?名色就是「五蘊」。

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皆由「五蘊」因緣和合而來。五蘊者,色、受、想、行、識。色蘊謂之「色」,受想行識四蘊謂之「名」,所以五蘊又稱「名色」。

何為色蘊呢?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中說:「問:色蘊何相?」「答:變現象是色相。此有兩種:一是觸對變壞。二是方所示現……。」以上這些話若用現代語言來說,「色」相當於有體積而佔有空間且會變壞的東西,這與現代科學所稱的「物質」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物質」二字尚不能完全涵蓋色蘊的全部意義。

色蘊中所稱四大種,是指地、水、火、風四種屬性的物質,亦是指堅、濕、暖、動四種性質。色蘊是由這四種性質構造出形形色色的事物。這其中又分兩種性質:一是有形可指的,叫做「觸對變壞」,如自然界之山川草木,人的耳目口鼻,人工製造之桌椅器物等。這些東西,手可觸知其存在,眼可視見其形體,但因人力或其他因素,可使之變形或破壞,這叫做觸對變壞。另一種是有跡可尋的,叫做「方所示現」,如方圓長短,紅黃黑白,甜酸苦辣等,及其他許多抽象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將各種印象所加的名稱,就叫方所示現。

其次說受,想,行,三蘊:

受蘊:為領受接納之意,即領略境界而受納於心的,是有情,即:宇宙間友情識眾生的情緒作用。如領納適合自己身心的,即引起樂受,不合的即引起苦受。此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指的感情。

想蘊:是取相義,即認識境界時,攝取境現象為心相,而構成概念,此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相。

行蘊:行是造作的意思,即對境而引生內心,經心思的審慮與決斷,而發出行動語言的行為,這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志。

識蘊:識是分別的意思,如眼分別紅藍白黑,耳分別好惡聲音,鼻分別香臭,舌分別苦辣,身分別冷暖等,這相當於心理學上所說的認識。

以上五蘊,是構成宇宙萬有,即人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和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的根本。在佛法上宇宙和人生,統一稱為世間。人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稱為有情世間。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稱為器世間。

五蘊又稱名色,色蘊與其他四蘊對峙,五蘊既為構成宇宙萬有的根本,「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當然也在五蘊之中。識蘊是「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其他四蘊為「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

受、想、行三蘊,原屬精神的活動,何以也列入「客觀的所認識的物件」之中呢?這在大乘阿毗達磨雜論中有一段解釋說:「問,何因蘊唯有五。答,為顯五種我事故。謂為顯身具我事(色),受用我事(受),言說我事(想),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識)。於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所以者何,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餘蘊,計執我所。」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一般人以為眼耳鼻舌是我有的,色聲香味是我接觸的,我感覺故「受」是我所有,我記憶故「想」是我所有,我行為故「行」是我所有。這四種物理及心理現象都是由「我」觀察它認識它,所以都是「我所」。而能觀察能認識的「我」是什麼呢?只是心理活動統一狀態的「識」。識是主觀的我,色受想行是客觀的物件。由主觀的我與客觀的物件相互交流對待而成世界,就是佛經中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但是有一點要注意,識與名色即主觀與客觀條件,並不是兩件東西,識是名色中的識,名色是識中的名色。主觀即構成客觀之一條件,客觀亦即構成主觀之一條件。脫離主觀則客觀不能存在,分離客觀則主觀不能存在。所以佛經上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識與名色關係,在雜阿含經中有一段說明:「佛說,譬如有兩根束蘆,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們,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正是如此。朋友們,兩根束蘆,拿去這根,那根便豎不起來,拿去那根,這根也豎不起來。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正是如此。」

識與名色即主觀與客觀的條件,何以構成宇宙萬有?我們且看以下「萬法因緣生」。

二、萬法因緣生

佛陀住世之時,曾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說法。這時有兩個修習外道的沙門,名叫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人智慧超群,名望很高。一天,舍利弗途遇世尊弟子馬勝比丘。他見馬勝比丘威儀殊勝,舉止安詳,心中頗為敬羨,便問馬勝比丘說:「請問令師是誰,他平常說些什麼教法呢?」馬勝比丘說,「我師釋迦世尊,他的智慧神通,無人可比。我年紀幼稚,受學日淺,尚領會不了我師的妙法。」舍利弗一再要求說:「請慈悲方便,略說一點概要。」馬勝比丘說偈道:「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聽了,大有感悟,遂和目犍連一同皈依佛陀。

何以舍利弗聽了「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就捨己所學而皈依世尊呢?因為這兩句話是宇宙的真理,舍利弗在佛弟子中稱號智慧第一,未皈依世尊前已修道多年,所以聽聞之下,立即開悟,而皈依世尊。

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的生成與壞滅,皆由於「因緣」二字。因與緣,佛法上不曾有嚴格的分界說。相對而言,因約指特性說,緣約指力用說。因指一件事物生滅的主要條件,緣則為輔助條件。因緣二字,若用現代語言來說,約相當於條件或關係兩個名詞。宇宙間每一事物的生滅,都具備某些條件;每一事物的存在,也必須與其他事物有著互相的關係。凡能使一件事物生滅,或使一件事物存在的條件或關係,稱為此事物的因緣。

阿含經中對因緣二字常作如下的解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思是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沒有絕對存在,都是相對的依存關係。這種依存關係有同時、異時兩種現象,異時的依存,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是因而彼是果。同時的依存,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是主而彼是從。前者是縱的時間,後者是橫的空間。因此,所謂宇宙,在時間上說,是因果相續,因前復有因,因因無始;果後復有果,果果無終。在空間上說,是主從相聯,主旁復有主;沒有絕對的中心;從旁復有從,沒有絕對的邊際。以這種繼續不斷的因果,和種種牽引的主從關係,而織構成這個互相依存,繁雜萬端的世界。

但不論是異時的因果關係,或同時的主從關係,其根本條件,皆不出五蘊。由五蘊因緣和合,而構成山河大地和有情眾生的器世間與有情世間。

但是,五蘊世間,森羅萬象,生滅變異,剎那不住;在這萬法生滅變異的過程中,究竟有沒有一個規律或法則呢?有的,這法則,就是佛法上的「萬有因果律」。

三 萬有因果律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所創造,萬物的變異,也不是上帝支配。唯有假託眾緣(即是具備了該物生成或變異的各項條件)和合而生。這種由無至有的生起,就因上說,叫做緣起;就果上說,叫做緣生。所以佛法上把宇宙間存在的事事物物,叫做因緣所生法;而把事事物物的生起,叫做萬法因緣生。

宇宙萬有,既借眾緣所生,自不免變化敗壞。所以自有情世間至器世間,自精神現象到物質現象,都是在運動流轉,生滅變化,剎那不停。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器世間的生住異滅,都是表示萬法流轉,生滅無常。但這種流轉生滅之間,是否有一規律可循呢?有,佛法上說有一項支配這宇宙萬象生滅變異的基本法則,就是萬有因果律。

所謂因果律,就是研究事物原因結果的法則。現代科學上亦有因果律,惟科學上的因果律,只適用於物理的變化。而佛法上的因果律,適用於心的變化,物的變化,及心物混合的變化。佛法上將此法則加以詳細嚴密的分析,根據此法則創立了三世的人生觀,更將業報輪迴等觀念聯繫起來,創立了因果善惡通三世的倫理思想。

因果,即「因緣果報」。因是原因,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事物叫果,此果對造因者說是報。世出世間,由眾生以至成佛,由根身以至器界,一切生滅變異,莫不受此法則支配。

任何事物,決不能無因而生,但有因無緣,亦不能生。例如一粒種子即因,若不經播種者把它埋入土中,再加上陽光雨露的助緣,則不會發芽生長,也就無因緣和合而形成的果報。不但事物的生成是如此,事物的變異與壞滅亦是如此。

佛法為說明萬法的因果關係,曾立有六因,四緣,五果之說。六因的名稱是「能作因、俱有因、相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五果的名稱是「增上果、同時果、等流果、異熟果、離繫果」。因限於篇幅,不能一一詳述。現僅將四緣略作介紹。

四緣是「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親因緣,就是主因。在心法(精神)上說,凡人之身口意的行為意念,皆名之為業。業為心法上遷流變化之因。在色法(物質)上說,如土石為山嶽的主因,種子為草木的主因。

等無間緣只適用於心法,譬如人的妄心,念念不停,剎那生滅。前念滅時,後念已起,這種生滅相繼無間的作用,叫做等無間緣。

所緣緣指能分別的心與所分別的相對峙時,前者以後者為所緣,此所緣的相,即為生心的助緣。

增上緣,乃指一切心法或色法。起順違等作用,影響於因之成長者。在色法上講,只要有親因及增上二緣便能生果。但在心法及心色混合法中,則須四緣具備,方能生果。

由上所述,可知因果律上的三個原則。一是果由因生。無因不能生果,有因有緣則必然生果。二是事待理成。萬法生滅,固有因果,但因果中尚有普遍的理性。某因必生某果,原為必然理則,例如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滅,都是自然的理則。三是有依空立,任何存在的事物或理則,都必依否定實在性的本性而成立。也就是說,凡是存在的,最初都是不存在的。凡是(有),必須依空而立。

因果律上尚有幾點值得注意的,一是因果律中無第一因,亦無最後果。因前復有因,推之無始;果後復有果,引之無終。譬如父為子之因,父復有父,父父無始;子為父之果,子復有子,子子無終。二是因果律中的因與果是相對,而非絕對的。譬如棉紗是棉布的因,卻是棉花的果。棉布是棉紗的果卻是衣服的因。由甲因產生了乙果,當然乙為甲之果。若由乙又產生了丙果,則乙為丙之因。三是因果通三世。三世並不是指人的前生今生來生,而是指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因不自滅,不論時間久暫,遇緣則起現行。四是因果本質為一。能生之因,必為所生之果;能生之果,必為所生之因。自色法上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豆種長不出瓜秧,瓜種亦長不出豆苗。自心法上說,自作因,自受果。善因不生惡果,惡果不由善因,絲毫不能假借。

佛經上有一偈說明因果上的幾點原則:「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偈說明了一、業因不滅。二、不論時間久暫,遇緣則起現行。三、自作業,自受果。

在宇宙萬有之中,物與物的因果易較明瞭。例如金屬熱漲冷縮,冷熱是因,縮漲是果。物與心的因果部分尚易瞭解。如物質環境使人有苦樂的感受。飽暖則身心舒適,饑寒則生理痛苦,而心與物質的因果不易證知。然以心為因而影響物質的,亦不乏成例。如李廣射虎,箭入沒羽,近視始知其為石,再射則不入,這是精神影響物質的例子。而最難瞭解者,是心法上的因果。起心動念,皆為業因種子。此業種分善惡兩面,皆種入八識田中。以業種的善惡,支配六道輪迴中的升沉。此因果雖不易使世人瞭解,然果由因生,事待理成,自因自受,絲毫不爽。我國民間俗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語雖通俗,卻是至理。

四、心物不二的緣生觀

我們由五蘊世間說到萬法因緣生,由萬法因緣生說到萬有因果律。歸根究底,佛教的世界觀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佛教的世界觀,在本質上即非唯心論,亦非唯物論,而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體圓融的五蘊世間,即所謂「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識為名色中的識,名色為識中的名色。

在生成上說,即非機械論,亦非目的論,而是因果相續,主從相關,重重牽引,互依互有;自果上言是「因緣所生法」,自因上言是「萬法因緣生」的因緣和合而有的世界。

在宇宙萬有運行法則上說,既無上帝主宰,亦無鬼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業因不滅,自業自受的萬有因果律。

最後歸納起來,佛教的世界觀,可名之為心物不二,一體圓融,直接從認識論出發的緣生觀。

五、三千大千世界

在佛法上,把世界分為有情世間和器世間兩種。有情世間名為正報,是由業因所感得的正果。有情,即指有情識的眾生的肉體和精神而言。器世間,又名依報,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地,衣服飲食的總稱而言。

有情世間有六道眾生,六道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羅道、天道」。六道眾生生存於欲、色、無色三界之中。

所謂欲界,是此界眾生有睡眠,飲食,男女之欲,故名欲界。色界則無此三欲,惟有殊勝的形色。無色界不獨無三欲,且無任何形色,只有精神的存在。

佛經上說,三界以須彌山為中心,總名為一須彌界。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小世界並非一個,而是遍存虛空。集一千個這樣的小世界,名為小千世界。集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集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因為其中重疊了三個千數,所以稱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亦非一個,而是無量無數並存於宇宙空間。所以佛經中常說「十方微塵世界」、「十方恒沙世界」,由於近代天文學的發達,證明了太空中星球多至不可勝計,由此可知佛經所說,並非是揣測之辭了。

世界,在空間上說,虛空無盡,世界無盡;在時間說,溯之無始,追之無終。但在因果法則上說,因前復有因,果後復有果,因果無始終,時間無始終。但於另一方面說,有生即有滅,有成即有壞;因此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時期。但成住壞空是無盡循環的,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

成劫是世界組成的時期,住劫是有情眾生安住的時期,壞劫是漸趨破壞的時期,空劫是完全崩潰的時期。崩潰之後,再入成劫,周而復始,延續無窮。

劫是梵語,華譯為長時。上述世界成住壞空,一週期是一大劫,大劫之下為成住壞空四中劫,每一劫含有十二小劫。一小劫的時間,是人壽由最高數八萬四千歲,減至最低數十歲,再由最低數增至最高數,增減之量是每百年一歲,這樣一增一減所需的時間,即為一小劫。

這無邊無際的空間、無始無終的時間、無量無數的眾生,悉依因果法則而生而有,而變而滅,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世界。

名詞解釋

因緣

一物之生,親與強力者為因,疏添弱力者為緣。例如種子為因,雨露、農夫等為緣,此因緣和合而生米為果。大乘入楞伽經二曰:「一切法因緣生。」

因緣和合

由因與緣的和合而成。天地間一切萬物,都是由自因(親因)與緣(助緣)和合而成的。

剎那

華譯一念,形容微細的時間,經典上說,一彈指之間,即已含有六十個剎那。

生住異滅

是指器世間的生滅規律,這種規律循環往復,無始無終。有為法之四相也。

指身、口、意、善、惡、無記之所作也。善、惡之業必感樂、苦之果。在過去稱宿業,在現在稱現業。業即是造作之意。

八識田

即第八識:阿賴耶識。人的生命結束後,前七識也隨之消亡,唯有第八識不滅,隨業力而流轉。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一切種子,都收藏在第八識裡,遇到緣,就會起現行,像是在田地放下了種子,就會生出果實,所以叫做田。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6 Fri 2009 22:31
  • 拜佛

十二月份拜佛滅罪

正月初一卯時向南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一百劫

二月初九寅時向南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一百劫

三月初七寅時向西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一百劫

四月初八子時向北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四千八百劫

五月初三申時向東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一百劫

六月初七子時向東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三百劫

七月初六申時向東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一百劫

八月初八午時向南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三百劫

九月初九午時向南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一千劫

十月初一午時向南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一千劫

十一月三申時向西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一千劫

十二月三申時向西方禮佛四拜(每拜念南無十方常住三世佛三聲)滅罪一千劫

每月拜佛除罪

每月初一持全日齋念定光如來聖號十聲三拜除罪四十劫

每月初八持全日齋念藥師琉璃光如來聖號十聲三拜除罪三十劫

每月十四持全日齋念賢劫千佛聖號十聲三拜除罪一千劫

每月十五持全日齋念阿彌陀佛聖號十聲三拜除罪二百劫

每月十八持全日齋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十聲三拜除罪九十劫

每月二十三持全日齋念盧舍那佛聖號十聲三拜除罪一千劫

每月二十四持全日齋念地藏王菩薩聖號十聲三拜除罪一千劫

每月二十八持全日齋念阿彌陀佛聖號十聲三拜除罪九十劫

每月二十九持全日齋念藥上菩薩聖號十聲三拜除罪七千劫

每月三十持全日齋念釋迦牟尼佛聖號十聲三拜除罪八千劫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淨口業的開示

平時不要給他人取綽號、叫惡名。在我們五明佛學院這類情況較少,但有少數人喜歡給他人叫什麼大鼻子、小眼睛、小個子、大胖子等。或說:那個大個子不在!若這樣,也許自己後五百世一直轉生為大個子,看起來很不莊嚴。所以,往往我們一不小心在生活中造了很多惡業。那位法師大管家惡口罵的是位羅漢,而我們這裏有許多是發了大菩提心的菩薩。若對境是大乘菩薩,其惡口相罵的業報將是不可思議的。對此,我們很多人不重視也不知道有這樣的因果報應,故從此,在生活中一定要謹小慎微。

成熟業緣有三個條件:一、對境是得果之聖者;二、意樂上相續生大嗔心;三、究竟惡口相罵。我們是學大乘法的修行人,多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如果不注意而惡口罵人,則果報不可思議,當慎之!

當高僧大德在弘揚佛法時,總有魔來擾,借人之口亂造謠言。

我們現在應觀清淨心,在我們五明佛學院,我覺得至少有三百多位得地菩薩,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麼平時,我們說話、辦事一定要謹小慎微。雖然在顯現上有些菩薩似乎有煩惱,行為似乎也不如法,但這也許是大乘菩薩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故我們需護持自心,不能隨意惡口罵人,更不能欺負他人,不然的話造無量的罪業。

今後特別注意,不應用如母狗等惡名來責駡別人。平時講話必須有禮貌,經常觀察自己的語言,不要造惡業。

我的根本上師土嘎如意寶(CintaMani)也曾經常講給別人取外號的果報,並引用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中所講的公案:有一位人常為別人取牛頭馬面綽號,後來他轉生成有一身十八個頭的眾生。故大家平時說話要講文明禮貌。

有智慧的人會通過長時間的仔細觀察而取捨,絕不會輕易地隨行和妄言。我們要常以佛及聖者的教言熏習自己,用聞思的智慧去據教據理地判斷一個人、一件事,不要以俗人凡夫之見,輕隨他人,他人說:某某犯戒了,你馬上信口隨和:是,是,某某犯戒了等等類似生活中大小事情都不要這樣隨便。希望你們以後:第一身心要穩重,第二口要穩,不妄加評論好壞。

惡性比丘造業多,受報也大。我們中間確實有些人性格很不好。弟子們應經常觀察自己,要衡量自己的人格,看看自己是不是跟高低貴賤的人都合得攏,和什麼樣的人都能和睦相處,如果能這樣,說明你的人格還可以,否則就說明你是惡性比丘。我們不應因別人稱讚兩句就輕如鵝毛,也不要因別人譏毀兩句就怒髮衝冠。原來洛若寺有一個施主供養了大約五六斤茶葉,僧人們沒法均分,執事員就說哪個人的人格好,沒有嗔心就給哪個人。一個喇嘛自薦說:我性格好沒有嗔心,茶葉給我吧。執事員故意試他說:你不行,天天偷別人的東西……”他馬上發怒大聲吼道:你這樣誹謗我,我可不客氣了。這份茶葉全被他的怒火燒光了,惹得眾人哄堂大笑。

在此我再次希望四眾弟子(CatuParisa)們,一定要觀察自己的語言,在十分必要的時候說一些有意義的話,不要象留聲機一樣,沒有腦子地整天呱呱叫個不停,一旦無益之言傳開了,自己追悔莫及。口業最容易造,那些智者,從不隨便多言,也多以尊者之聖教言來觀察自己說話的時、處、對境、程度輕重,然後才說些必要的話,希望各位詳細學習《國王教言》、《二規教言》等論中所說的格言,用智慧來莊嚴自己。沒智慧的人就是這樣,別人的話會很容易相信,沒有鑒別地盲從,很容易上當。

宗教政策剛落實時,藏地很多出家人到處化緣,有些居士說:現在不是宗教開放了,而是化緣開放了。說了很多粗語。漢地也有居士這樣對出家人供養後又說一些過失的話。不管怎樣,說出家人的過失不應理,會受很大果報的。希望你們自己多懺悔。

這次傳講《百業經》,本院內部收穫大小還不太清楚,但外面很多人收穫很大,起了很大的作用。本院內部弟眾們也多發願不再給人起綽號等,這很好。在此希望各位要發願:不對上師僧眾惡口相罵!如有的話一定要立即懺悔,否則,這個果報非常可怕。

現在很多人心相續的煩惱無法調伏,所以造下了諸如謗法、謗上師、殺生及邪淫等等的惡業。造這些惡業不是因為環境和他人的影響,而是自心不清淨的原因,所以調伏自心很重要。

佛教內道應該讚歎其他宗派,如果僅贊自毀他,則對眾生和自己都沒意義,無論那一個教派都是世尊的佛法,不應有分歧和成見,這樣對眾生將有很大的利益。

聽經聞法都要保持安靜,不能說話,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律儀,有出家人不共於世間的規矩。按規矩聞法,即便是一堂課,恭恭敬敬地聽聞,也是功德無量,百千萬劫都是難以遭遇的。平時的生活也應處處注意觀察自己的的語言,說話不要把死人吵醒了,經常要想到自己是個出家人,為人師表,言談舉止是否是利益眾生的。《格言寶藏論》中也有:溪水經常嘩嘩響,大海從來不喧囂的教言。這正說明瞭智者與愚者的差別,所以,你們要常常學習智者的言行,調伏自己的諸根。

業果是有今生報也有來世報。如以前的瓦蒙格西造論誹謗密法,他與一千多眷屬一起活生生地由裂開的地縫墮入地獄(Niraya),這是現世現報。

《百業經》從頭至尾都講惡口罵人的果報很嚴重。所以,以前沒有發過願的人,一定要發願以後不再以惡口罵人,如果確實煩惱深重罵了別人,應儘快念嗡班紮爾()薩埵吽一千遍懺悔咒。

平時業力現前,不留意罵了人,馬上念嗡班渣薩埵吽”(金剛薩埵心咒)至少一千遍,乃至十萬遍,方能懺清,以咒力不可思議故。

往昔所造諸惡業,必須依四對治力進行懺悔,立誓絕不再犯,一定要有這樣的決心。否則,這個等流果繼續下去是很可怕的。一方面為不再造惡業而誠心好好懺悔,另一方面為不再造惡而好好發願。

通過傳講《百業經》,很多人收穫很大,尤其是漢族四眾弟子,轉化得很快。我本人非常高興,從今天起我再發一個願:以後不作無因誹謗。希望其他弟子也能如是發心發願。不能因一時的粗心,使自己失掉這寶貴的人身。

通過《百業經》的學習,應該知道:有些罪業,小乘自宗是無法懺悔的,如對聖者取綽號、享用僧眾財產等,果報非常嚴重,怎樣懺悔都是要受報的;但用大乘的菩提心是可以消盡這些罪業的;大乘自宗若是五無間罪和謗法罪是難以懺悔的,但用密乘的灌頂、證悟無上大圓滿法是可以懺淨的;密宗中謗上師、謗密法破了嚴重的密乘戒,密乘中也不能懺盡,故所有罪中,謗金剛上師、謗密法二種惡業是最嚴重的,始終無法懺淨,必須親自感受果報。

無始以來我們肯定造了惡業,故我們應當猛厲懺悔。消盡惡業的方法有四種:一是發起一個度化眾生的無畏菩提心,可以消盡業障;二是入無上大圓滿的境界,證悟等淨之實相,無有輪回涅盤取捨,可以消盡業障;三是具足四對治力修持金剛薩埵懺悔無始以來之業障;四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後業障可以消盡。欲懺清罪業,當以此四竅訣勤修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宣化上人講述

1)我慢禮

有人雖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卻是拜得不自然,總覺得:我拜佛做什麼呢?我何必拜他呢?叩頭叩得很勉強,或者看見他人拜,而我不拜,覺得不好意思,所以也跟著拜,心里卻想:這是迷信,叩頭有什麼用?這都是因我相未空,還有我慢存在。

2)求名禮

聽到很多人讚嘆說某某人拜佛,又誦經,又拜懺,真是用功修行了。聽到人家讚嘆那個修行人,於是乎他也想得到修行的名,而拜佛拜懺。他雖然也隨喜,但他不是真的為拜佛,而是為拜名求名的。既不是為信,也不是為不信而拜,而是看見人拜佛受到供養、恭敬和讚嘆,他也想受人供養、恭敬,和讚嘆。

3)身心唱和禮

看見人拜,我也拜,人叩頭,我也叩頭,身心隨人而轉,人怎樣,我也怎樣,不管拜佛有好處,或是沒有好處,也不管是正信,或是迷信,他又沒有求名心,只是隨著人做,這樣禮拜佛也沒有什麼功,也沒有什麼過,平平常常而已。

4)智凈禮

什麼叫智凈禮?智是智慧,凈是清凈;以真正的智慧清凈自己的身心。這是有智慧的人,拜佛的方法,清凈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你拜佛時,身不會去犯殺盜淫,所以身業清凈。你拜佛時,也沒有貪心、癡心,和嗔心,只有一個恭恭敬敬的拜佛心,所以意業也清凈。你拜佛時,念佛名號,或是持誦經咒,也不犯綺語、惡口、兩舌和妄語四惡,故口業也清凈。身口意三業清凈,這便是智者以真正智慧來拜佛,謂之智凈禮。

5)遍入法界禮

拜佛時,要觀想我身雖未成佛,然而心性卻是充滿法界。現在於一位佛前拜佛,同時亦遍禮法界一切諸佛。不是單單拜一位佛,而是在每一尊佛前,皆有我的化身頂禮叩頭,同時在供養諸佛菩薩。所謂一切唯心造,你這個心是周遍法界,這種禮也是周遍法界的,你這種修行也周遍法界。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法界之內,身盡虛空遍法界,你所行的恭敬禮,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你所得的功德,也是盡虛空遍法界。

6)正觀修行至誠禮

正觀是專一其心,來觀想拜佛。拜一佛就是拜法界佛,拜法界佛也就是拜一佛。因十方三世佛,是同共一法身,所謂佛佛道同,我們要專一其心來觀想拜佛。修行不要打妄想,不要身在拜佛,而心卻跑到電影院去,或跑到馬場去,又或跑到跳舞場、酒吧等。總而言之,不用買票便各處跑,忽然而天,忽然而地,有時跑到紐約去了,不知怎樣又跑回三藩市,他自己以為有了神通,其實連鬼通都沒有,這只是妄想。拜佛時打妄想,謂之邪觀。正觀修行,就不會打妾想,拜佛就是一心拜佛,心不二用。拜佛時,不打其他妄想,謂之正觀修行至誠禮。這種修行,你拜一佛勝過你拜百千萬佛,也勝過其他打妾想拜佛的人拜百千萬拜這麼多。所以修行是要得其門而入,你要知道法門。你若不知其法門,雖是一樣拜佛,人家是拜佛,而你拜佛卻是打著妄想:等一下拜完佛,便去飲咖啡,飲酒。你這樣便不是正觀修行至誠禮,這不會有功德的。

7)實相平等禮

實相禮是禮而不禮,不禮而禮。有人說:既然禮而不禮,不禮而禮,那我不拜佛便是拜佛啦!不是這麼說。你雖然拜佛,而不著拜佛之相。並不是你不拜佛就是拜佛,這樣就變成狂妄了。這類人是不可救藥,無法可救。為什麼?因為他那種執著相,太愚癡了。實相平等禮,是平等禮拜三實,恭敬佛法僧,沒有分別的拜,一念不生,一念不減,這就是不生不滅的實相平等法。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你真能拜佛,拜到一念不生,拜到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你便和法界合成一體。那時十方世界現全身。你這個身體雖然在這裡,卻是與法界那麼大,也就是實相,實相無相。你那個身也就是法界,法界也就是你的身,這就是實相無相。你看這妙不妙?以前你的身只有須彌山那麼點大,須彌山在法界里,好像法界里一點微塵那麼大而已,不要以為須彌山有多大。但現在須彌山,卻在你的法身里,你把須彌山包含著,你看這妙不妙?所有宇宙一切萬物,沒有不在你自性內包著,這是一種實相平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你若能拜佛拜到這種境界上,你說這個妙處還有說得完嗎?是說不完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敏公上師曾經說過:慈悲就是一種最大的神通,當時有點不解。從以下奧禪師的開示里,我們可以發現一些這樣的事實。

慈愛不單只是屬於十波羅蜜之一,同時它也是四十種止禪之一,能夠令到禪修者證得禪那與神通。因此菩薩與古代大德皆以非常深且強的定力來修慈,直到證得禪那與神通。為了闡明在修習此波羅蜜時的成就,我應當簡要地向你們說《善人本生經》。

當梵予王統治波羅奈國時,他公正地治理國家,盡了國王的十項任務。他行佈施、持五戒與布薩戒。當時有一位犯了罪的大臣被國王驅逐出境。那大臣就去鄰近的憍薩羅國,為那裏的國王服務。他煽動憍薩羅王派兵攻打與佔領波羅奈國,說那是很容易就可辦到的。憍薩羅王照他的建議去辦,果真很輕易地就捉到且囚禁了毫不反抗的梵予王及他的眾大臣。

在牢里,梵予王散播慈愛給憍薩羅王,而證得了慈心禪那。由於那慈愛的力量,憍薩羅王感到全身有如被火燒一般。受到這痛楚時,他問眾大臣道:「為什麼我會這樣?」眾大臣答道:「陛下,您會這麼痛苦是因為您囚禁了具有德行的梵予王。」

聽后,憍薩羅王就趕去見梵予王,請求他原諒,再把國家還給他。從這故事里,我們已很清楚地知道慈愛是有助於證得禪那的。

佛陀的慈愛:有一次,以佛陀為首的僧團去拘屍那羅時,馬羅國的眾王子在他們之間立了一項協議,若有誰不去歡迎僧團的話就要受到懲罰。當時有一位名為羅加的馬羅王子,他是阿難尊者還未出家前的朋友。雖然他不想去迎接,卻也只好依照協議去歡迎僧團。其時阿難尊者就告訴羅加說能這麼做是一個難得的機緣,因為那僧團是以佛陀為首的。羅加則答說不是因為對三寶信心,而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協議才這麼做。由於不滿意羅加的回答,阿難尊者把這件事告訴佛陀,也請求佛陀設法令羅加的心變得更柔軟。佛陀就單散播慈愛給羅加一個人,令到他好像一只離開母牛的小牛,即刻趕來寺院見佛陀。由於真正對佛陀生起了信心,他向佛陀頂禮,再聽他說法,而成為須陀洹。

《增支部十一集隨念品經五》提及不斷培育慈心之人可獲得十一種利益:

一、他睡得安寧;

二、他平靜地醒來;

三、他不會發惡夢;

四、他受到人類喜愛;

五、他受到非人喜愛(夜叉和鬼);

六、他受到天神保護;

七、火、毒與武器不會傷害到他;

八、他的心容易定;

九、他相貌安詳;

十、他死時不會迷惑;

十一、若在今生沒有證悟阿羅漢道果,他將投生在梵天界。

在佛陀時代,有一次烏提那王對沙瑪瓦娣皇后感到非常憤怒,所以命令那皇后及其五百位宮女排成一行,自己則拿著一支弓及毒箭,想要把她們射死。然而她們卻寧靜地站著,散播慈愛給國王。那時候,國王感到自己的箭射不出去,卻也沒有能力把弓箭放下來。他感到身體激烈地顫抖、滿身大汗,而且唾液從嘴巴里流了出來。他就好像突然間失去了控制能力。

當時,沙瑪瓦娣皇后問他:「大王,您是否感到很累?」國王答道:「親愛的皇后,我的確感到很累。請作為我的依靠。」

皇后說道:「好的,大王。那您就把箭指向地下。」

國王照著辦了。然后沙瑪瓦娣皇后就發願:「願那箭得以發射。」而那箭就射進了地底。

同樣是在佛陀時代,有一次高級妓女西禮瑪對佛陀的女在家弟子優多羅感到非常妒嫉,所以她拿了一支杓子,把它裝滿了在火上燒得火滾的黃油,再突然間把那些熱油倒在優多羅的頭上。然而,當時優多羅即刻進入慈心禪那,全身都遍滿了慈愛,而沒有感到那熱油的熾熱,而且那熱油就好像倒在荷花葉上的水般,流過她的身體。

因此,不單只佛陀及菩薩的慈愛很有威力,眾弟子的慈愛也能夠是很有威力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生氣是怎回事

我們每個人當事情能順自己的心意時,心裏便會歡喜,當不順己意時就不高興。由於人生不如意者八九,因此每個人都吃足了生氣的苦頭。人在生氣時,就好象有塊陰雲蓋在我們心頭,愈想驅散它,愈驅之不走。其實沒有人喜歡生氣,但一遇到境界現前,卻沒有辦法不生氣,而且是越想越氣的不得了。由於我們眾生的習氣不同,有人是沾火就著,有的人看起來似乎不會生氣,但是心裏卻是暗自生悶氣。沾火就著者,火消的多很快,而表面平和者,內火消的反而很慢。對同一事,有的人就會生氣,而有的人就不會因這個事生氣,反過來也是這樣;有的人對這個事氣大,有的人對這個事就氣小。

只要是人就會有煩惱,在佛法裏,這煩惱的根源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癡三毒。貪嗔癡這三毒會被列為根本煩惱,是因為它們會引發、生長出其他的種種煩惱。我們所說的生氣就是人的嗔心之毒,嗔又稱作嗔恚、嗔怒、恚、怒,它是我們世人怨恨心的精神作用。當我們遇到了違背自己意願(不順心)之事時就生起憎恚,自己的身心不能平靜下來了,所產生的忿、恨、惱、嫉、害的這種現象就是嗔。嗔心是我們修學佛道上的最大障礙,在《大智度論》中有:「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

二、嗔心的危害

三毒中的瞋是最毒的,可以說是「毒之根」。因為人發嗔心不但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到別人,是雙重的罪惡。

1、諸惡業多是由嗔心起

這嗔心的危害性非常大,它是我們修行者最大的麻煩。我們可以看到:一切人際關係裏頭,小到家庭不和,社會上人與人的衝突;大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人類的互相屠殺,也可能因此引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毀滅,歸根到底都與這個嗔心有關.。因此而造成諸多惡業的因緣多是由嗔心起。

2、火燒功德林

學佛人皆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嗔恚之熱惱如火,所以也叫它嗔恚火。我們在修行中所建造的為善之功德林,往往會因我們一把無明之火而燒光。遺教經曰:「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決定毗尼經曰:「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嗔恚,以違害大慈莫過此故。」往生要集中曰:「或處經雲:能損大利無過嗔,一念因緣悉焚滅俱胝廣劫所修善。

3、有嗔心的人修行如沙炒飯不得解脫

我們學佛之人皆在想跳出三界,離苦得樂永離輪回。而在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中嗔只屬於欲界所具有的煩惱,於色界、無色界則無。我們如果不息滅這嗔心之火,就是連欲界都出不去,何能成就佛道呢。增一阿含經曰:「諸佛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

在佛法裏,貪嗔癡這三毒會被列為根本煩惱,是因為它們會引發、生長出其他的種種煩惱。這也是為什麼佛教對調伏嗔心這樣重視了。

學過物理的人都會知道三極管與二極管的原理,三極管能將外來的信號無級放大,而二極管只能過一個方向的信號,再經過其他器件就會將波峰起伏的交流電變成一個方向的直流電。當我們生氣時就是那三極管,將外界的信號無級放大而使我們的心不得安寧,學佛人要學那二極管,只接受好的信息,不接受另一方不好的信息,經過我們的戒定慧的調伏將之變成平和的信息不亂我們身心,這樣就不會起嗔心了。

三、嗔心的對治方法

可以說,每個人都知不生氣好,但卻找不到趕走嗔的方法。下麵末學例舉的這些方法在對末學來說皆很受益,但對某些人來說,其中的一法或幾法共用就可對治嗔心,而對某些人可能有其個人自己對治嗔心的其他方法就也很受用。因此末學列出的調伏嗔心的方法僅供諸網友參考。

1、修忍辱法在南傳的《法句經》說:「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忍是很不容易的,心上一把刀,唯有難忍能忍,才能成為大丈夫。

佛教說我們的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這娑婆是堪忍之意,因此娑婆世界也就是堪忍世界。這修忍辱的方法就是佛教我們的六度波羅密中的修忍辱波羅密,但是佛教講的忍辱與世間上說的忍辱完全不同。這與社會上講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完全是兩回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是把嗔恨心深深地埋藏在內心,等待機會來報仇。這在歷史上最著名的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一般都認為他很能忍辱,其實這種忍辱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是冤冤相報,無法了結的。佛教講的忍辱是建立在因果觀、慈悲觀這個基本觀點上的,是從三世因果來看待這個問題的。所以,對待別人無緣無故的侮辱我們、加害我們,是以償報和悲心來看待的。我們應該受,甚至願意犧牲自己。佛教最好的典型就是佛對歌利王砍了他的膀子,第一個念頭是,如果我成佛首先度你。我們遇到別人給我們難堪、過不去的時候,應該想一想,他還沒有砍我的膀子嘛,砍膀子都要度他,給點難堪算什麼?這樣一想,心量一下子就擴大了,就包容下去了。

2、修觀幻法

如果我們深入觀察這嗔心,會發現我們平時都是太在乎自己的利益、面子、得失心,使得即使是芝麻點的小事,為了自己這個面子,也要和人一爭短長。就會發現它其實是我們的執我之心在做怪,我們的色身是四大假合的產物,因為放不下自我,總會認為我們的身體是實在的。雖然我們的嗔心很多是由貪引起來的,但我在這裏只先談去嗔的方法。以觀幻的方法就是對治我們嗔心的方法之一,只要我們學會了這種觀法就會得到受用。

當我們遇到違緣之事而心裏剛要不平靜時,我們就問一下自己「是誰在生氣、生氣是我嗎?」經過如此層層觀照,因為心念不再執著煩惱,所以嗔火就不再生起。

3、修緣起法

修佛教我們的十二因緣觀,也會很好的對治我們的嗔心。長阿含卷載,「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在此十二支中,前者為後者生起之因,前者若滅,後者亦滅,所以經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之語,說明其相依相待之關係。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緣所成立。如果我們對外境的一切不受不取,那後面我們的嗔心就不會生起了。

當我們聽到我們不想聽的話時(如挨罵),如果聽到的是熟悉的中文,我們馬上就會感到不舒服,如果聽到的是我們不熟悉其他方言或外語,因為聽不懂或看不懂,就不會起情緒反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聽到的是熟悉的中文,就會與我們頭腦中的知識相對號,這就是受取,而對聽不懂的就不會受取。如果我們這樣來觀察,語言是由一個個字組合而成,而我們的生命也是五蘊組合成的「假我」,那麼就不會因為執著語言,而將罵人的話不當做實話,當成是他只在罵這個假我色身、只在罵這個假網名,與我何幹,就不會對「假我」產生傷害,這樣嗔心就不會起了。有人會說,這不與自欺的阿Q精神勝利法差不多嗎?這是否與阿Q的精神勝利法一樣,請大家自己觀察分析。

4、修空見法

緣起性空,這個道理凡學佛之人皆在理上明白。在我們生氣的過程裏,身心的變化速度非常快,會發現到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都知氣總有消的時候,當我們情緒有轉時這個嗔心就不在了,當我們在不生氣時觀一個我們生氣的原因,就會發現生氣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從種種形成生氣的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問題去對治,下回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就知道該如何處理,不需要再生氣了或再生氣了也沒有原來的火氣大了。

5、持名號法

觀察我們平時在生氣時是越想越氣,這是因為我們專注在了生氣上,而我們在平時中卻是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心念是散亂的。這時如果提起一句佛號,不管是念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或是其他佛菩薩名號,就能讓心由外境回到內心,意識到自己在生氣,並且以心的力量截斷生氣的念頭。或因一時之氣而要惡口時,想到聖號心中就會生起慚愧,火氣就會減小或者消失了。

6、修禪定法

有些人知道上面的忍辱、觀幻、滅緣、空見、持名五種對治嗔心的方法,但還是遇境時起嗔心,或是當時能壓下火氣而不發作、離開這個境、忍住先不說或生氣就想對別人訴說進行緩解等等,但還是常感到我這樣做多虧的心之不甘,雖然是暫時的調伏了自己的嗔心,但會感到這些方法不是能讓人心底恢復平靜。這個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定力不夠,修習禪定也是調伏嗔心的方法之一。凡是定力修的好的人,外境來時而不動其心,就是動一下也能馬上平復。凡具有定力的人,在挫折面前,具有冷靜的頭腦,先忍受心中的痛苦與不快,再能審察情勢,檢討反省。在現實生活中修習禪定有助於對治嗔心,一個有定力的人是不會隨便生氣的。在這裏末學就不說修定的具體方法了,修習禪定也是非一日之功,只要我們天天不輟地修習,定力會一天天增長的。

上面說的都是對治嗔心的方法,其實佛法更提倡的是對優良情緒的培養,如對四無量心的慈、悲、喜、舍等優良情緒的引發。慈,就是希望眾生歡喜受樂、受人愛敬的「與樂心」;悲,就是拔除眾生痛苦的深度同情心;喜,因眾生享受喜樂幸福而自感欣喜快慰的歡喜心;舍,捨棄我執我慢,等視自他的平等心,及捨棄財物等的佈施心,捨棄自心過度的愛憎及煩惱的平等心。四無量心的修習,先從自身觀起,然後推己及人,平等普覆一切眾生。在修定的過程中,如修不淨觀對治貪心,修慈悲觀對治嗔心,修因緣觀對治癡心。這都是通過禪定培養道德素質,改變人格結構的好方法。禪定的具體修習方法網友們可根據情況找師傅或經典自己學習,末學就不多說了,學禪定要先學會放鬆的,下麵只簡單介紹二個小方法----放鬆法與呼吸法。

放鬆法:

世人活在當今的時代,社會節奏與競爭日加劇烈,人人覺得活的都很累。如果身體累與頭腦累也就算了,但最累的是心累,總是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下。這樣就更需要我們平時學會放鬆法的。我們可以覺察一下,凡是我們生氣時,身心都處在更加緊張的狀態下,放鬆法是要我們覺察出緊張的來源,之後再想辦法放鬆。放鬆就是接受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生氣的當下,並高興發覺自己生氣,之後再解決生氣的問題。另外,一個放鬆的人,會視每個當下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即使生氣也是如此。我們要努力的是加入改善的因緣,而不是自責,抱持這樣放鬆平靜的心態,不僅免除了不接受自己的心累,也較能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呼吸法:

在現代心理治療中,常用深呼吸來減輕壓力,如《擺脫壓力》一書的作者,心理學家紐倫伯格博士說:「許多與壓力有關的抱怨,不論是生理、心理或是情緒--皆因不正確的呼吸所造成。但是幸運的是這類的抱怨,通常只要學習正確的呼吸法即可解決。」而佛陀將數息觀作為習禪的最初入門,稱為「二甘露門」之一。如果數息在《六妙法門》與《佛說安般守意經》中都有詳細的修法,請網友們自看。

當我們心情不愉快時,提起雙肩,深深吸滿一口氣,當吸滿時,迅速吐氣並放下雙肩,這樣二三次,就可緩解的。

7、修慈悲觀法

嗔心對修行是一種嚴重的障礙,佛說有嗔心的人修行如沙蒸飯。大乘佛教首先要有菩提心,修道的三個要點: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修菩薩行必須有菩提心,菩提心的生起必須有慈愛心、佈施心,有嗔恨心的人不可能有慈悲心。嗔心重的人較不會想利益他人,而與菩薩道慈悲利他的精神相背。反之,如能調伏嗔心,不但能增長戒定慧三學,且能利益眾生,廣結善緣。

因此只有修學慈悲觀才能徹底斷除我們的嗔心,在前面所說的一些方法是在對治嗔心,就如揚湯止浮一樣,都是在壓制我們的嗔心,這樣的結果如果有一天一時不慎,將會燃起更大的嗔火。而慈悲觀的來調伏嗔心就如釜底抽薪一般,這才能真正地息滅我們的嗔心。我們平時不高興其實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如果能以同情心、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則也較容易生起慈悲心,便不會常常生氣。

人生難免有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嗔心重的人,特別容易生氣。其實,難以解決、不如意的事情,就會因為你生起了嗔心就會解決嗎?嗔心只有增加事態的嚴重,這樣想一想,就會冷靜下來,不要動那些無用的嗔心。我們對別人不理解,也很容易生氣,於是佛陀說要「慈悲」,就是要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心中想:別人這樣做是有自己的理由。只要我們是俗人就會用分別心來看世間的一切,從而有了的不同的知見,我們既然是凡人就不可能自己的知見就都正確,我們就要同情地理解別人,這個世界上應該有不同的見解存在,你也應該允許別人的存在,如果能理解別人,我相信肯定不會生嗔心。慈悲與忍,都是所以在見解上的治療。

在末法濁世,人們有許多不願意卻又不得不承受的痛苦,而且煩惱和分別念也非常粗重,難以安忍。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如果自己的父母因我們的頑皮打罵我們,我們會起嗔心嗎?我想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的,因為知道這是父母為了我們好,這是對我們的管教,這是一種慈悲。當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有什麼事情時,我們都會放在心上,他們高興我們就會高興,他們不開心我們也會不開心。那我們再觀想一下,為什麼別人打罵我們就會生嗔心呢?我們今天來到這個世界上為人身,是無始劫以來的流轉,眾生皆可能都當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們繼續觀想,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些老母親所能獲得的安樂都象沙漠中的水滴一樣稀少,而他們所遭受的痛苦卻是無有邊際。當這些眾生暫時得到如草頭露許的安樂,如擁有飲食等的一些簡單的安樂,這時,我們為何不生起歡喜心呢?我們怎會對他們生起嗔恚心呢?我們確實應該生起歡喜心啊!對治嗔心主要就是修歡喜心和大悲心。

最後末學在這裏引用寂天菩薩的偈頌:「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若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若事尚可為,雲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願我們共同提起正念,發菩提心,走菩薩路。歡喜慈悲,永斷嗔心。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佛法特重般若。前說菩薩所修的六度法中,最後一度就是般若。般若華語譯為「智慧」,譬如人的眼睛;其他五度如行路的腳。如果沒有般若的慧眼為前導,那麼五度所修的功德,都如盲人行路,不但容易行入歧路不能到達目的地,而且還有墮坑落井的危險。

從修證佛法的程度次第說,般若分為三種。第一、文字般若,是指從佛所說的經教文字,或佛弟子所說的一切言教,而引生的智慧。般若經說:「般若當於何求,當於須菩提所說中求」;因須菩提解空第一,最善說般若,般若是說一切法皆空的。這文字般若,就是解空的智慧。但文字般若的範圍廣,不獨指經典文字。凡能代表正當思想的文字、語言、圖表、符號等,藉以修學佛法的方便作略,都可以攝入文字般若。

第二、觀照般若,是觀察諸法事理的智慧。對於人生社會一切事理,加以深刻和觀察,分析、體驗,而能辯是非,別邪正,從而實踐修行的智慧。大智度論說:「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名般若」。諸法實相,其性本空,實無有相,知這無相,便是大乘平等的空慧。菩薩知這空慧,加以觀照,而發大慈悲心,起大方便用,自行化他,就是觀照般若。所以這觀照般若是悲智和融的般若,既非凡夫利害參半的俗慧,亦非外道徒勞無果的邪慧,更非小乘沈空滯寂的偏慧,而是大乘菩薩觀照諸法空相而起的大悲方便的利生濟物的妙慧。大智度論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就是指這觀照般若,是從般若畢竟空的實智中所起的權智。權智,是從真出俗、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殊勝作用。

第三、實相般若,是指法界諸法如實的本相。換句話說,就是人生的真諦,宇宙的理性。能從觀照般若的修持,證悟人生字宙的真實智慧,呼之為佛;迷此不知,謂之凡夫。大智度論說:「般若者,即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這就是說的實相般若,因這般若是契證諸法實相的本體,這本體的理性,常住不滅,法爾本然,牢不可破。般若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而生佛的懸隔,僅在迷悟之間而已。

從文字般若而引發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而契證實相般若,是人生修學佛位的次序;因文字般若屬聞慧,觀照般若屬思慧,實相般若屬修慧。由聞法而運思、而修證,成了自然次第的學佛程序。

三種般若,以觀照為中心的主力。因觀照是因,實相是果,文字則為初心的方便。如無觀照的力行,則文字固然成了戲論,即實相亦空有其名,難以達到究竟目的佛果。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生:

是指三界六道有情產生之四種類別。

1、卵生:由卵孵出的有情,如雞、蛇、魚、蟻等;

2、胎生:從母胎而出生者,如人、象、馬、牛、驢等;

3、濕生:由糞聚、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如黴菌、蚊蚰等;

4、化生:無所托而忽有者,如諸天、地獄之有情,皆由其過去之業力而化生。

九有:

指一切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情所居之九地。

欲界:五趣雜居地;

色界: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淨地;

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

因這九處地為有漏業因之果報,故稱九有。 

八難:是指八種難境之下的有情不得遇佛,不聞正法。

1、地獄難

2、餓鬼難

3、畜生難此三難因受苦無間,故不得見佛聞法。

4、長壽天難:以其天壽極長,或心想不行,如冰魚蟄蟲,而障於見佛聞法。

5、不生佛世難:謂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不得見佛聞法。

6、不生中國難:凡有佛法的地方即稱中國,反之,邊地即沒有佛法傳揚的地方。

7、六根不具難:此等人雖生中國,雖值佛出世,然以諸根不具,亦不能見佛聞法。

8、生邪見難:謂雖聰利,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

三途:是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彌勒救苦五階段:赦罪、去惡、行善、消災、降福

有道親懷疑:「我雖然得道了,也成為壇辦人員了,但還是苦惱無限,而且學業、事業、婚姻、健康…沒一樣稱心如意,這算否極泰來?」

我們要了解彌勒祖師救世、救苦有祂的步驟順序:1赦罪,2去惡,3行善,4消災,5降福。

如果以蓋房子來譬喻,「福報」是第五層樓,如果底下四層沒蓋好,就妄想直接上五樓,豈非空中樓閣?

試想一個人如果不斷造罪,如何可能有福報?一個人如果業障深重,一定多災多難,消災都來不及,能享什麼福報?我們希望有福報,卻忽略了幸福要在前面四個條件都完成的狀況下才有可能發生。所以彌勒祖師來救苦,是徹底解決造成痛苦的原因而不是治標不治本。再重複一次,我們要解脫痛苦,離苦得樂的步驟順序是:

1赦罪、2去惡、3行善、4消災、5降福。

1、赦罪:

求道,是救苦第一個步驟,在「明師一指」當下,彌勒祖師解脫我們生死輪迴之苦,三官大帝赦免我們累生累劫的罪,免除我們要下地獄的罪。「生死苦」是人生中最苦的一環,彌勒祖師並不是讓我們長生不死,而是讓我們不再被生死所困,讓我們這一世解脫輪迴,此生結束後不必再輪迴不休。

孟子曰:「養生不可以為大事也,送死方可為大事也!」

以錦衣玉食奉養父母,不算盡大孝,唯有讓父母的靈魂可以解脫輪迴升天,才算盡大孝。靈魂升天何其困難?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沉重罪業,就像綁了鉛塊的氫氣球,非但難以昇天還會深墮苦海。所以「明師一指,赦罪超生」是何等殊勝的恩典。

「超生了死」最明確的證據就在死的時候身體柔軟,道場有數不完的實例,後學就舉最近的一個例子:

台北一位道親的媽媽求道不久就中風昏迷成為植物人,纏綿病榻五年,今年(2009)歸空時還是體軟如棉,栩栩如生,遺體冷凍多日入殮前,後學親自為她抱合同,關節伸曲自如,宛若活人一般,這種現象不僅是宗教界認為往生淨土或上天堂的現象,甚至醫學界都以超越科學無法解釋的奇蹟來形容。而這種現象在一貫道場是尋常的現象,相反的如果歸空卻僵硬腐臭,就要開始追究問題出在哪裡?是亡者有遺願未了,或是求道的天命有問題…。

任何一個道親,只要經過求道的手續,至少保證超生了死,完成彌勒祖師為我們救苦的第一步驟:赦罪,解脫生死輪迴。

2、去惡:

求道,是離苦得樂的地基,得道以後改過自新才是興建聖賢大廈的第一層樓。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化習去惡,千百年來一直是教育家最重視卻也是最難實踐的課題。但是在道場中沾了彌勒祖師妙法無邊的護持,道親不僅去惡向善不難,甚至清口茹素都很容易,幾乎是只要願意就做得到。遺憾的是多數來修道的人,都想直接求得福報,跳過「去惡向善」的過程。沒有蓋一樓要想直接上二樓是不可能的。

對君子而言,去惡向善比消災祈福重要千百倍。即使不願意當君子,純以利害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如果毛病習氣很多,貪財、好色、好逸惡勞、酗酒、賭博…有種種惡習;或者偏激、消極、悲觀、精神分裂…有心靈危機。這些狀況若不改善,能有什麼福報?隨時都會惹禍上身,不要談享受福報了。

一般人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個性、習慣的養成是經年累月的,一旦形成難以革除,但只要經彌勒祖師「明師一指」後,改毛病去脾氣對每個道親都變得很容易,只要自己有意願。

道親戒菸、戒酒、戒毒…都能成功。沒有嚴重惡習的人,斷絕肉食、去惡向善、走出憂鬱、暴躁…。只要願意沒有做不到,甚至不必經過痛苦掙扎。

還有許多道親不但自己改過向善,還能夠影響別人同時改過向善,不僅只是勸說,勸說不動時還能以叩求來改變別人。後學就看到好幾位坤道,叩求先生或家人吃素、戒菸,都如有神助般迅速見效。舉一個最近看到的一個實例:

媽祖助道

後學的父親以前種田所以不吃牛肉,有一天突然說:我不吃牛肉,人生沒有比別人順,事業也沒有比別人好,錢也沒賺比別人多。反而很多吃牛肉的人,事業也作得很好。心理很不平就開始買牛肉來吃,一吃發現牛肉很好吃,於是決定好好的享受人生,以前捨不得買紅蟳,也開始買來吃。後來竟作起賣土龍(一種蛇鰻)的生意,還浸土龍藥酒來賣。看他將土龍一節一節砍斷泡高粱酒,真是慘不忍睹。無奈勸導也沒用,一方面父親不認同修道人重聖輕凡,事業不積極,另一方面佛堂不像神壇可以擲筊問問題。後學多年叩求完全看不到進展,父親非但不信還經常謗道。

民國848月後學入伍前夕,腦海突然浮現一個念頭:父親只聽媽祖的話,何不求媽祖慈悲助道?

於是在家裡佛堂點佛燈獻供,稟告仙佛:後學即將入伍,請仙佛照顧家人也希望父母早日吃素。拜完,將供果帶到伸港媽祖廟拜拜,祈求媽祖及眾神明慈悲助道,讓爸爸媽媽早日吃素,求媽祖顯化助道,將在伙食團四年渡了約一百人的功德迴向給媽祖,若不夠,將來弟子退伍後再行功了愿來補…。隔天就入伍當兵了。

入伍第二週有懇親會,爸爸到營區來看後學時竟然已經吃素一週了,但當時並沒有告訴我。入伍一個月後放假3天,回家,奶奶說,入伍那天父親手被榴槤扎到,手腫很大且一連作了3天噩夢,夢到自己被吊起來放到鍋子裡面去煮。連續三天惡夢中驚醒,腫脹的手中西醫都看不好,因此擲筊請示媽祖問風水、問祖墳、問家人健康…。全都是笑筊(不清楚無法裁示的意思)後來想到後學時常叫他吃素,於是問媽祖:「是不是吃肉不好?如果是的話,請連賜三聖筊。」結果連續得三個聖筊(對、好、可以的意思)註1。

父親當下決定吃素,腫脹的手不久也就消了,幾年前立了清口愿。為了感謝天恩師德及媽祖慈悲,將這一段故事與大家分享。(這個實例出自道親水田部落格,經水田同意在此引用。)

所以求過道不僅自己改過向善很容易,甚至有改變別人去惡向善的能力。

註1:台灣民間常以擲筊的結果來解讀神的旨意(類似丟銅板),筊片是二片新月形木片,正面平、反面凸,二片合在一起形狀像水餃,擲在地上會出現三種結果:

凸、平,「聖筊」:表示神明聖裁「對、好、可以」。

凸、凸,「陰筊」:表示神明聖裁「不對、不好、不可以」。

平、平,「笑筊」:表示陳述不清楚無法裁示。

3、行善:

能夠求道,得到上天赦免輪迴之罪,又能改過向善,基本上人生就已經止跌了,生命不會走向更壞,只會向上提升不會向下沉淪。如果再加上行善,就不僅只是「止跌」而會開始「回升」。

行善,大家都懂,財施、法施、無畏施…皆是善行,但最大的善行莫過於救人明心性、了生死、出苦海、入涅槃。要成就這種大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成為追隨彌勒祖師共助天盤的道場辦事員。

辦事員辦的是天事,而非人事,天事好辦、人事難辦。

天事要圓滿,只要嫺熟獻香、獻供、請壇、辦道等佛規禮節,再加上渡人成全、維護道場,就算圓滿天事,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老前賢雖然一字不識,只要當上辦事員就戰戰兢兢不敢有虧職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道後都成為大仙,永居天爵,永享天祿。這是「行善」的極至。

天事,雖然簡單,困難卻在辦事員的志節情操是否純正?道場因為蜀中無將,濫竽充數,導致許多辦事員惡習未改,便已身居天職,貪財好色者有之、慳吝妒才者有之、好言是非者、迫害忠良者、欺上壓下者、假公濟私者…不勝枚舉樣樣都有。

許多道親可能當了一輩子辦事員,卻寸功皆無罪惡滔天,這樣修道,不如那些只求道,不修不辦的道親,因為無功無過至少還可以帶業往生,過大於功就更糟了。

常看到許多只有求道,沒有清口的道親,歸空時體軟如綿,印證「明師一指,超生了死」。但有些老修歸空時卻僵硬腐敗,死狀悽慘。若不是別有因緣就是天榜掛號已被註銷。

其實許多宗教都有這種情況,在宗教組織中身居要職,卻造業很多。在一貫道場因為有諸天仙佛在監督我們,所以即使身居要職,如果違反「三清四正」也會被勾出天盤。

「天堂掛號」不是一經掛號就永遠保證不會被註銷,就像大學入學以後如果成績太差品行惡劣也會被註銷學籍退學。我們道親一言一行都在諸天仙佛監督下,有城隍、灶君、五百靈官…時時在督察。如求道時立愿:「願受天人共鑒」。道親的惡行經三官大帝明察秋毫後,若屬罪不可赦,則勾銷天榜的名字,名字又回到了閻王的生死簿上而不自知。所以「過大於功」也是許多道親看不到修道的福報,卻看到修道後仍多災多難的原因之一。

4消災:

「天道無親,惟與善人」,真正去惡存善替天行道的善良道親,即使「福雖未至」,至少「禍已遠離」。天大的災劫都有比天還大的如來佛掌把它撥開。即使遇到難以度過的生死關,都能安然度過。舉一個「幽靈車」的故事來做印證。

幽靈車

幽靈車,像是鬼故事裡才有的,誰也不相信世間會真的有這種事發生。但這是真實的事件,當事人興毅道親陳漢旗,多年前來為台北天一講堂裝潢時告訴我的親身經歷。無常大鬼化做一個幽靈司機,專程來送他們死,但他們卻因「三寶」而倖存下來:

「後學是做裝潢的,學校畢業到現在已經做了十幾年。1992年那一天一位老師傅邀我去接一個工作,也許是吃素、修道多年的關係,那一天直覺的有不祥感。不想去,一直拒絕卻又拗不過蔡師傅,就去了。

工地在桃園,蔡師傅和雇主價錢沒談攏吵起來,生意當然接不成,就坐野雞車回台北。那輛野雞車不是計程車,是在路邊拉客,坐滿就開的小轎車。那輛車除了我和蔡師傅以外,還有另一位乘客,加上司機共四人。

從北上的高速公路開到三重,走二省道經過三重的一個高架橋時,司機突然瘋了,把車越過中線,逆向行駛左邊的來車道。剎那間迎面而來的雙層巴士直衝向我們,在我們目瞪口呆時,這個司機不說一句話,也不驚慌,不煞車、也不轉彎,反而加速向著巴士衝過去。更離奇的是,司機在撞上的前一秒打開車門,自己跳出車外消失不見了。那一幕我一輩子忘不了,卻永遠想不透為什麼。

我們三人眼睜睜的看著大巴士衝過來,巨大的撞擊聲中車被擠扁了,車頭全毀。三人都重傷,蔡師傅傷得很重,全身是血奄奄一息,用最後一口氣跟後學說:「趕快用三寶!」說完就昏厥斷氣了。在那完全混亂、血腥的車禍現場,沒有任何人能夠幫你,真的很無助,只有誠心的用三寶祈求天恩師德。

說來也是奇蹟,才一用三寶就有一輛車停下來,好心的將我們三人送到醫院。那時是深夜二點,那段路車很少,而且一般人最多幫你叫救護車,沒有人會用自己的車載血淋淋的重傷垂危者。這位好心人像是上天派遣來的救命使者。

我們進了省立三重醫院,蔡師傅內臟全破裂,嚴重內出血,器官也衰竭,經過急救後在醫院整整躺了三個月,撿回一命,且奇蹟的康復,復原後也還能再做裝潢工作。

至於那司機,到現在談起來還令人毛骨悚然。車禍現場沒有司機的屍體,事後警察完全找不到司機的蹤影,追蹤車牌,竟然是一輛無主車,追查不到車主。在車禍現場附近搜索,沒有受傷或死亡的屍體。警察說:「從車子撞上的速度來判斷,這樣高速行駛中跳車是完全沒有生還機會。」而且高架橋下是消防局,沒有人看到有人從橋上跳下去。這司機就這樣在我們三人親眼目睹下跳車消失無蹤,直到蔡師傅康復,警察都還找不到車主的任何線索,就像人間蒸發。或者根本不是人,而是一個地獄使者專門來載我們走向死路。

蔡師傅臨危的一句:「趕快用三寶!」把我們從地獄邊緣救回來。」

所以只要求道後能走向去惡改習、辦道行善,一切災厄自然消失無蹤,即使現前,在劫中仍然能夠化險為夷。

5降福:

消災之後才能降福,就像一個破爛的茅草屋,如果沒有將屋漏修復,即使搬了昂貴的傢俱進去也沒有用,一定要修葺無漏才能置入美好的傢具。又如一個容器如果破洞沒有補起來,即使放進最珍貴的瓊漿玉液也很快漏掉。如果我們生命的漏洞災劫未解決,即使上天賜了大福報給我們,沒幾天業障現前死於非命,那麼上天賜福不是浪費嗎?相反的如果我們業障全消,即使我們不去求仙佛,福報還是會自動降臨。

佛法認為『無罪之人,無願不遂』只要自己是不帶罪業的人,都可以心想事成,甚至不求自得。

舉個實例:寶光建德天律道場昌德佛堂的老壇主人稱阿美姐,三十四歲求道就清口,跟隨前人、點傳師學禮節、參班、辦道、開荒…是早期寶光建德前人身邊的得力助手,當時家境清寒,先生是煤礦工。有一天先生在火車站遇到一位貴人,觀察他是一個老實的人,主動提出讓他在豐原當煤礦經銷商,這個貴人是海山煤礦的經理,素昧平生主動找上他們,無條件給他們經營煤炭生意,賣多少付多少錢,連本錢都不必出,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生意。於是阿美姐的先生從煤炭工一夕間成為煤炭店老闆,而且生意興隆,由貧轉富後,阿美姐更加樂善好施。

另一個實例也是寶光建德的前輩,大香山領導經理曾告訴後學他發跡之初的一個故事,他年輕時一求道就發心,雖貧卻樂道,身上常只有辦道的車錢,有一次辦完道已經是深夜,正要搭最後一班火車回家,卻被一位賣愛國獎券的老太太攔住,求他買一張獎券,他口袋只有買火車票的錢,卻經不起老太太苦苦要求,大發善心買下獎券,走路回家。沒想到開獎時這張獎券竟是首獎。他用這筆錢做生意無往不利,不久之後非但是道中棟樑也成為社會名流,可說是富貴雙全。

所以不要羨慕別人的福報,如果你命裡本有福報,不修道還是會有,只要不要揮霍無度或造業太多,提前把福報消耗完。如果你命裡沒有福報,沒關係,只要循著彌勒祖師的腳步,從求道開始,參與道場的運作,自然去惡、行善,同時也消災,福報就不求自得了。

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都做了卻沒有福報,要檢討自己在道場行的功和造的過相抵後是正數還是負數?後學觀察很多道親,身在道場卻不是真的行功,都在講是非、搞人事鬥爭。這樣不如不修,因為造的業遠比行的功還多。

道親如果把消災、祈福放在去惡向善的前面,一定大失所望,就如緣木求魚,而且對「明師一指,超生了死」的基本信念無法建立,好比無根之樹,風吹就倒,令人堪憂。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通,佛的確神通廣大,佛法亦無邊,但佛陀說一句話:

我無法度無緣的眾生,無緣不是不度,而是眾生不讓佛度的意思。

佛對眾生一律平等,不分富貴貧賤,智愚美醜,一律發心度化,甚至罪惡深重的人,佛也平等之心而度化之。

但是眾生不肯學佛,不肯親近佛法,那麼佛陀雖然慈悲眾生,眾生不接受佛法,佛陀亦束手無策。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不想到淨土去,佛陀硬性以神通將你運送到,西方淨土世界去,你不但不感謝佛陀一番慈悲之心,反而罵佛陀一頓,業障深重的你,還想回人間思凡,過著男歡女愛的生活,沾染五欲之樂,請問眾生如此的心態,要佛如何度化他呢?

所以我們要正見佛陀度化眾生的立場,什麼是佛度化眾生的立場呢?

就是佛慈悲要度化你,你也必須具備被度化的條件,如磁鐵相吸,又如母子連心一般。

佛如導師,能教化眾生知苦離苦,但佛不能代替眾生修行,不能代替眾生離苦,更不能代替眾生成佛。

你肚子餓,自己要吃飯,佛不能代替你吃飯,明白嗎?你有煩惱痛苦,要自己解脫痛苦,佛不能代替你解脫痛苦,佛只能教化你解脫煩惱之法,明白嗎?你有輪迴生死,你要自己修學,得證菩提,佛只能教導你修行之法,但不能代替你修行。佛有廣大神通,神通不是特權,更不能赦免眾生之罪,惡人有惡報,善人有善報,縱然神通可度罪惡之人往生淨土,這也是治標不治本而已!他到極樂世界,豈不是思凡之心所燃燒,又想回人間嗎?

佛度他不是多此一舉,他不向著佛學,而背佛而走,佛緊追亦不得。

惡人若想跟佛修學佛法,再大的惡人,佛都能度脫他,令他得證菩提。

現在將佛度化眾生的立場,引錄佛遺教經的一段話,供養諸位。

佛遺教經云:『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

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世間的,教外的人容易迷於著有相,執迷於世間種種身色、貨利的繁榮相;教內的人則迷於著空。

我要空,放下一切。

其實不用空呀!

見色聞聲你只管見色聞聲好了,離相就完了嗎!

用不著你空,用不著你躲著。

那麼於相就要離相,於空就要離空,所以「空異空」。

如果你要死守著一個空,那這就叫做「轉到陰山背後」,是很可怕的事!

只有「於相離空,於空離相」才可以「內外不迷」。

「悟此法」你對於這個能夠悟入,「一念心開」,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所以我們這個念佛跟禪宗是一回事,六祖也就是從這裏頭「悟入心開」的。

淨土宗念佛就是要像母親想孩子或孩子想母親那樣地念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這樣你才會「自得心開」。

你一旦「一念心開」,就是開了佛的知見了。

這跟淨土宗《觀經》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一致。

你作佛是誰在作佛?是心在作佛!這個作佛的心就是佛。

「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不二,故雲開佛知見。」

所以,一切眾生是因為自己障蔽了光明,貪愛塵境而受到外緣內擾的。

外頭有種種緣,心裏頭自己擾著自己,

甘受驅馳,就這麼整天跑來跑去。

所以,世尊才從三昧境界中出來,種種苦口勸勉大家:不要向外求,你本來跟佛無二。

你要是真正能夠信受了,你就開了佛的知見了。

「吾示勸一切世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這個「吾」就是六祖,他也勸一切世人,如若把佛的知見都推到佛那邊去,於自己無關,這樣學佛那至少得「三大阿僧祗劫」。

其實「剎那即成佛」!這話是大圓滿的話,密宗叫「大圓滿剎那即成佛」。

六祖接著又說:「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慘躪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

口上說的都很好,好話說盡,但心中卻很惡,壞事做盡,心裏想的卻都是壞事。輕視別人,害己奪物……,使得一切都不安寧。為什麼這麼做?

就因為你是眾生之見而不是佛知見。

我們修持修行,就是把我們眾生的知見換成佛的知見,也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

佛已經在《法華經》上把道理都說了,對於我們來說,

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馬上放棄自己的眾生之見,變成佛的知見,這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起心動念,都是未來果報的因,心起善念就感得光明的法界,感召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的加被,諸事如意;心起惡念感得的是黑暗的法界,易招感諸事不順遂。

所謂「萬法唯心造」,一切境界,無非是這念心所造作出來的結果。

為人之道,就是要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時時起善念,不起惡念、妄想,做任何事都能盡心盡力,凡事才能成就。

古德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輕忽了任何生活上的細行,點點滴滴都是未來成就的資糧。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學佛要靠自己努力,以自己的力量來斷除煩惱,修福德、智慧、定力、慈悲,這些都做到了,自然而然心就安定。例如念佛也是要靠自力,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誰也幫不上忙,即使十方諸佛也沒有辦法幫忙,所以,念佛要自己念,自己觀照自心,自己修定,自己念到一心不亂;自己不念佛,誰來幫你念佛?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念佛還是要靠自己,「他力就是自力的轉變」。

一般人大多不相信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既然對自己沒有信心,那麼不妨相信佛法僧三寶的力量,等到業障消除,善根增長,福德具足,自己的定慧就現前,如此,藉由外面的境界來轉換自心,《以回復本來的面目,因為內外本來就是一體的》。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間上的事事物物都不是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和存在;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緣起」道理。

我們生存在世界之上,可以說都是生命共同體,因為宇宙萬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成。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推其原理,國家與社會就是由種種因緣關係所組成;擴而大之,世界上的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都離不開「共生」的關係,都離不開「緣起」的法則。

緣,是世間上最美妙的事!靠著眾緣和合,無中可以生有;由於善緣加入,壞的因子得以改善,因此佛教講「因緣和合」,也就是社會人生互助的意義。乃至一般人喜歡探究人有無命運?其實命運就是「因緣」。造什麼因,結什麼緣,就有什麼果報;果報善惡,就決定命運的好壞。所以做人要廣結善緣,對於別人曾經給我們好因好緣,我們也要給人善因善緣,彼此互為因緣,這就是「同體共生」的關係。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楞伽經》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一切萬法的生起和還滅,都是因為「心生」、「心滅」而有。《佛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我們把「心」安住一處,必能所作皆辦,無功不克。《維摩經》也說:「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你想要往生「淨土」嗎?先要清淨自心,心不清淨,淨土不生;心清淨,則國土清淨。

《華嚴經》形容「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的心好像一個「畫家」,可以畫山水,畫花鳥,畫人物,「天堂地獄」可以都是由我們的心所造,所以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是頓悟入道的要門,然而平常我們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盡男男女女,看盡人間萬象,卻很少人「看心」。心的形象、住處到底如何呢?

「心」,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短非長;「心」,不去不來,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心」,不住善惡,不住有無,不住內外;心,不住中間,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為「善惡」、「有無」、「大小」都是「對待法」,「真心」是「絕對」的。

所以,有四句話說明修行人智愚、聖凡的不同:

1.聖人求心不求佛:

偈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因此,聖人只求「自淨其心」,不向佛求。

2.凡人求佛不求心:

凡夫天天求佛拜神,向神明求平安,求財富,求順利,卻不知道反求自己的心,不知道自己的心才是無盡的寶藏。

3.智人調心不調身:

有智慧的人,懂得調伏自己的「心」,遠比追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重要,因為心是萬法之本,所以平時要以戒來對治貪心、以定來對治瞋心、以慧來對治癡心。

4.愚人調身不調心:

愚癡的人往往只注重身體的保健,卻不懂得要「調心」、「觀心」。

唐朝的古靈禪師在百丈禪師座下悟道。悟道後古靈禪師感念剃度恩師的引導,決定回到仍未見道的師父身旁。

有一天,年老的師父在洗澡,古靈禪師替他擦背。就在擦背的時候,古靈禪師忽然拍拍師父的背說:「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靈。」

師父聽後,回頭看了一眼,禪師趕緊把握機緣又說:「佛雖不聖,還會放光哩!」無奈師父還是不開悟。

又有一天,師父在窗下讀經,忽然有一隻蒼蠅在窗子上撞呀撞,想要出去,卻出不了。古靈禪師靈機一動,就一語雙關的說:「世間如許廣闊,你卻不肯去,只在這個窗子上撞,未免太愚癡了吧!」於是作了一首詩偈說: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千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意思是說,「禪」是要用心去覺悟,師父你天天看經、看經,在經書上那裡找得到「禪」,找得到「覺悟」呢?

師父看到這個參學回來的弟子,言語怪異,行徑奇特,於是問他是甚麼道理?古靈禪師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訴師父,師父感動之餘,於是請他上台說法。禪師升座,便說道:

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就這樣,師父懂得「看心觀靜」,也就覺悟了。

所以,參禪先要「看心」,「禪」就是「心」。一般人以為參禪一定要打坐,要眼觀鼻,鼻觀心,這樣才叫打坐,才叫參禪。但是,六祖大師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參禪求道,主要在覺悟真心本性,能夠把握這一點,才能進入禪的世界。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佛法中經藏、律藏、論藏所講的道理,都離不開我們當下這一念心,什麼心?菩提心、涅槃心。修行學佛、護持佛法,平時出錢出力,護法護教,這些都是修福德、修慈悲,我們現在打坐,就是要修當下這一念心,這才是最究竟的。

佛經裡講:「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十方諸佛所修所證都不離菩提心、涅槃心,在禪宗而言,即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淨土宗所說的「常寂光淨土」,還是我們當下的菩提心、涅槃心;密宗講「即身成佛」,即身,也是指我們當下這一念心。認識了這一念心,在這一念心來用功,菩提、涅槃就會現前,除此之外,其他的法門都是方便。修行不但要知道方便法,更要知道究竟的法門;否則,執著於方便法門,離無上菩提道就非常遙遠。

有些人聽到「心即是佛」,就以為可以不用修了,這是不了解「心即是佛」是從最高的境界來講。萬丈高樓從地起,尚未達到這個境界,心中還有煩惱、妄想,就要修方便法,修了方便還要不執著所修之法,最後才能契悟究竟。因此世尊教導弟子:「修而無修,言而無言,行而無行」,就是要大眾修了以後不執著福報、功德,將一切功德回向淨土,回因向果,回事向理,所以最後還是歸於菩提、涅槃。

古德說:「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這一念清淨的菩提心是很重要的。有了清淨心,還要修寂靜涅槃,達到這個境界,就能超越時間、空間,心中沒有妄想、顛倒、愚癡,這一念心就由相對的心變成絕對的心,由染污的心變成清淨的心。

一般人看到外面的六塵境界,心容易攀緣,要想達到無住心,必須要觸物起照。看到外面的境界時,知道是好、是壞,心不隨境轉,如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報紙報導社會上的人為了買個環保袋,或為了一個歌星,擠得頭破血流,為了追求外境,迷失了自我,就是顛倒。因此,不因外面有好的境界,就隨波逐流,拚命地去追求;也不要認為自己很渺小,因為人人都有佛性,具足無量的智慧和功德,所以我們自己就有一座寶山!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定心靜坐,回光返照,靈山就會現前。

靈山,就是指我們的覺性、佛性。《大學》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契悟本具的佛性。不但自己要明明德,而且「在親民」,把這些道理傳播給大眾,使所有的人都認識自己,不迷失本心。除此之外,還要「止於至善」,自己煩惱漏盡,菩提、涅槃現前,也要引導一切眾生認識自己,契入菩提、涅槃。所以,儒家的思想和我們所說的菩提、涅槃是殊途同歸,只不過有深淺之別,這條道路就是菩提心。

《中庸》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幾句話大眾都知道,可是要做到卻不簡單。「天命之謂性」,性,就是我們的本性,人人本自具足。雖然每個人都有佛性,如果不去照顧、關心,本具的佛性就會被無明、煩惱所覆蓋,因此要修道。「率性之謂道」,率性,就是經上所說的「隨順覺性」,行住坐臥念念分明,使自己本具的佛性、本具的心性時時存在,這就是率性。「修道之謂教」,要達到完全沒有疑惑,必須學習教理,進一步了解道理。儒家的這些典籍很有意義,除了講倫理道德、為人處世的道理,還包含心性之理,亦即所謂的「內聖外王」之道。

內聖,指這一念心要清淨、明白,不能有渣滓,不能有煩惱存在,心就像一潭止水、就如一面明鏡,時時刻刻都要安住在覺性上面,這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要保任這個覺性,就要去研究這當中的道理,增長信根。信心十足,道業才會成就;如果沒有信心,則談不上修行,出了禪堂就把這些道理忘得乾乾淨淨。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十分重要。佛法所講的信是正信、是智慧的信,落實這些道理,做任何事情都會很歡喜、很有力量。信什麼?信佛法經、律、論三藏的言教,信菩提、信涅槃,信人人本具的佛性,相信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是依據這個道理來修行,乃至證到賢位、成道證果、達到不退轉,我們現在依照這個方法來修道,一樣可以達到不退轉。

其次,要信菩提、涅槃。大家要了解,不是死了以後才入涅槃,如果這個清淨心現在沒辦法現前,死了以後也不可能現前。無論是往生西方、東方或生兜率天,都是如此。要想往生真正的淨土,首先要淨化這念心、沉澱這念心,否則,修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都只是在皮毛上薰修,無法登堂入室。

菩提,就是我們的覺性,是智慧佛,每個人都有能思能想的這個覺性。一般人所想的多是名利財色、功名富貴,求不到就起煩惱;想久了,頭腦就變得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我們靜坐思惟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回光返照,覺察、覺照,檢討六根是否清淨。想要讓菩提心、清淨心現前,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想達到涅槃、寂然不動,就要修習禪坐。

佛法最究竟的就是菩提、涅槃。如果做不到,最低限度要建立信心,至少明白有這一條路的存在,有一點點相應,就種下了清淨種子、般若種子,即使今生未能成無上道,有了這個清淨的因,將來一定可以成就。

佛法中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最究竟的就是菩提和涅槃。諸佛菩薩以禪悅為食,我們打坐時心清淨了,由相對的境界達到絕對,自然禪堂不存在了,身體也不存在,只有這一念心了了分明、寂然不動,這就是佛法的究竟處。

朝著這個方向去做,一定可以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契入菩提、涅槃。涅槃就是寂靜無為,菩提就是覺性時時存在。修行要定慧等持,假使有定無慧,定散掉之後煩惱、業障仍會現前。有定無慧就如石頭壓草,定修成功了,只是暫時將煩惱降伏,等到石頭碎了,雜草又會長出來。所以除了修定,還要修智慧,以智慧照破煩惱,雜草才能連根拔除。智慧從何而來?就是要時時觀照自心,直下承擔,反省檢討自己的煩惱,有了貪心、瞋心、癡心……就要對治,把心中的煩惱根拔掉,使這念心達到絕對的寂靜無為、絕對的清淨。同樣都是這隻手,翻過來是手掌,翻過去是手背,所以,一切都在這念心。

古人說:「明明白白一條路,千千萬萬不肯修」,聽法的這念心每個人都有,如果不能反省檢討、直下承擔,不承認自己的過失,始終認為:「我現在窮困潦倒,是父母沒有留錢給我,是整個社會制度不好。」把一切歸咎於他人或外在環境,如此一來,所走的就是眾生的紅塵道;若要將紅塵道轉過來,就必須反省檢討,將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來承擔,這就是菩薩行。

對於菩提和涅槃有正確的認識,信心達到百分之百,這念心馬上就清淨了。菩提、涅槃不在未來,菩提是我們檢討反省的這個覺性,如果現在這念心無法寂靜,不能沉澱下來,死了以後就隨業流轉,哪裡還有菩提、涅槃?不管未來往生到哪裡去,有生就必定有滅,真正證到菩提心和涅槃心,才能超越生死。如果往生到淨土,還是得繼續用功,將來還是要證涅槃,所以要把握現在,不要走遠路。

心淨佛土淨,當下這念心清淨,心就是淨土,不需要另外去求淨土。現在心清淨了,晚上會作好夢;心當中起煩惱、生愚癡,就會作惡夢。從這個觀念來看,真正是「心淨佛土淨」、「心平世界平」,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歸於心地,稱之為心地法門。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現在要朝菩提和涅槃的方向來努力,就是修福德、修智慧。

《六祖壇經》講:「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雖然「菩提自性,本來清淨」,可是為什麼眾生的心不清淨?這是由於過去身口意三業不淨,顛倒、妄想、造諸惡業,所以心如同一潭渾水;打坐就是要沉澱這念心,把心中的渣滓通通去掉。「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觀照、保養這念心。菩提本具,不是修出來的,因為有成必有壞、有生必有死,例如我們修建的道場,經過幾百年、幾千年以後就會壞掉,人也是難免生老病死,有生就一定有死。然而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本具的,不是母親懷胎所生,也不是佛、上帝給我們的,諸位聽法的這個覺性是本具的,如佛經所說「法爾如是」。

無生,即是生。心達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就屬於無為法,與菩提、涅槃相應。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益」就是增加,「損」就是去掉。世間人作學問,從小學到博士都是一個加號,天天都要學習,多讀、多看、多寫、多記,增長自己的知識;我們修道則是要天天檢討反省,使心當中沒有過失,把心當中的垃圾化得乾乾淨淨。用什麼方法化除這些煩惱?檢討反省、禪修,堅住正念,隨順覺性,使這念清淨心時時存在,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菩薩修行,一直到金剛喻定現前,永斷世間煩惱、所知二障,異熟識種已棄捨,無復生起,亦名無間道,此時向前跨一步,便入解脫道,成無上正等正覺。

一般人的心都是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念念都在生滅當中,這是有間斷的,念頭一再地生、滅、生、滅……始終無法連貫;打坐到達最高的禪定,這念心就像供佛的香一樣,煙裊裊上升,沒有空隙、沒有間斷,無始以來的煩惱才會化得乾乾淨淨。每一個人都有煩惱,我們不要怕煩惱,因為轉煩惱才能成菩提;不把煩惱轉過來,就找不到清淨的菩提心。有煩惱的心就好比一桶渾水,如何將它變成清水?第一個不要動它,就像我們打坐時也是不動;第二個要沉澱,放一些明礬,慢慢地沙石就會沉下去,清淨的水就現前了。打坐也是在沉澱這念心,渣滓沉澱了,渾水淨化了,煩惱全部沉底了,這時候,身心就感覺很清楚、很明白,智慧愈來愈靈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繼續禪修、返照,最後把桶裡的渣滓全部化掉,成就無上菩提,究竟成佛,這就成功了。

如何發菩提心?首先要發願,希望自己悟到菩提心、證到菩提心,這是「發心菩提」。由這個願心,在行住坐臥當中時時刻刻反省檢討、覺察、覺照,漸漸地就能使心中的無明、煩惱減少。念佛、誦經、持咒……這些都是伏心的方法。貪心、瞋心、癡心減少了,惡念降伏了,心變得更寧靜,身心康泰,人就感到很輕鬆、很落實、很自在,這個階段稱為「伏心菩提」。現今社會很多人談論情緒管理,《中庸》也提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能掌控自己的心念,不被喜怒哀樂的情緒牽制,這就是伏心菩提。

繼續發心,不斷地努力,悟到了「煩惱即菩提」,明白諸法實相,每個人都有這一念心,即是「明心菩提」。悟到這個道理,就感覺一身輕鬆。明心,是見到自己的本心,屬於見道位。道是本具的,悟道並不是得到什麼、看到什麼,而是悟無所得;悟了道,就明白一切都是現成的,人人本自具足。如果執著自己的所見所聞,還是一種妄見。明心菩提就是明白每個人都有覺性,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不但能尊重每一個人,也懂得尊重自己。悟到了本具的佛性,就等於是發現了自己最珍貴的寶藏。

在動靜閒忙當中持續用功,修一切善而不執著,將萬法銷歸自性,就能「煩惱分分斷,菩提分分現」,乃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可以在三界當中來來往往,普度眾生,真正得大自在,即是「出到菩提」的階段。過去傅大士悟道之後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是指我們的覺性、清淨心,覺性時時都與自己同在,不論睡覺、走路、說話都是如此,所以是「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到了這個程度,就沒有妄想、顛倒,任何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能知因識果,以清淨的智慧圓融一切事理。

菩提是我們本具的清淨心。覺悟了以後,再繼續修,這一念清淨心就會慢慢現前。禪宗祖師說「保養聖胎」,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悟了以後還要保任,心時時刻刻安住於正念,就像古人所說「如龍養珠」、「如雞孵卵」。養,就是保持清淨心,龍如果把自己的珠子養成了,就能呼風喚雨,可以現大神通。我們這念心就像龍珠一樣珍貴,養成功了,就能得自在、得解脫。「如雞孵卵」,好像母雞孵蛋一樣,經過數天,在各種因緣和合下,小雞就孵出來了。如果母雞不專心孵蛋,而是亂蹦亂跳,無法安住,這些蛋便容易受涼,孵不出小雞。打坐也是如此,心跑掉了要趕快拉回來,心能專注、不打妄想,持續七天下來一定可以坐到好香。所以這念心要能時時刻刻不動,就如《中庸》所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一剎那都不可以離開;一離開,這念真心就跑掉了。

《金剛經》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即是菩提心、涅槃心。修行到最後,心中所有的貪、瞋、癡、慢、疑、邪見煩惱都漏盡,功德圓滿了、成佛了,就永遠不受輪迴,生命就是無量無邊、無始無終,達到究竟涅槃,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無上菩提」。這是修行學佛的正知正見,修行就是在這一念覺性來用功,對於這個觀念一定要有信心。

佛的福德與智慧都修圓滿了,所以是「福慧兩足尊」。智慧就如同我們的雙眼,能辨識前方的路況,知道所走的路是否正確;除了要有智慧認清道路,還要靠雙腳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步一腳印,最後才能達到目的。

修行的法門分為漸修和頓悟。漸修就是漸次修證,平時在精舍聽經聞法,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羅蜜、受持八關齋戒,這都屬於漸修。修行不但要修善斷惡,修了善法以後還要「能所俱空」,不執著能修的這念心和所修的一切法門,否則會障蔽自性的光明。一般人容易有法執,所以就教他修習「回向」的法門,把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心當中保持一片空靈。經中說「先以善攝惡,後以捨攝善」,要多做善事,多修福報,用種種善法除去心中的惡法,這是第一步;經過一段時間的薰修,身口意三業清淨,第一步就成功了,就達到賢位。進一步,不執著善法,三輪體空,就入了聖位。

頓悟是指悟到當下這念心,不需要走這麼多的遠路。時時刻刻隨順覺性,堅住正念,使我們這一念心不顛倒、不起邪見,行住坐臥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在哪裡,心在哪裡,沒有絲毫迷惑顛倒,就入菩薩位了。所以不但是惡念不起,連善念都不起,要達到無念、無住、無為、無相,才能契入佛的境界。雖然現在做不到,但是知道了這個道理,就不會走錯路、走遠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是悟到我們本具的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成了佛,這念心不增加一絲一毫;未達到如來的境界,這念心也不減少一絲一毫,和佛的心是一樣的。做與不做,在於自己,開悟了,知道一切都是現成的,凡夫心就是佛心,凡夫心不起染污,就是真修行。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生命是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

《楞嚴經》講:「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凡夫與佛一樣都有這一念心,只是凡夫有煩惱、有執著,得不到清淨心、真實心的受用而已。悟了這個道理以後,要將凡夫心中所有的垃圾、渣滓化掉,沉澱渾水,這個功夫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不是悟了馬上就得解脫,所以要乘悟併銷,不要自以為是,執著不前。因此,明白了理,還要在事上來用功,「事」需次第漸除,不斷地檢討反省,才能慢慢將心中的煩惱、塵、垢、結全部盡除。我們心中的塵垢、煩惱結必須靠自己去除,解鈴還須繫鈴人,業是自己所造,所以要自己面對現實,看破、放下,最終才能消除一切煩惱和業障,斷除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所以,悟了之後,要在日常生活上保持這一念心,做到「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見到外面再好的人事物都不要貪愛。「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當下一念不生,即是不分別,這個就是菩提之理、涅槃之理。達到一念不生,心清淨、寂滅,這才是最吉祥的淨土,所以要安住此理,不用向外尋求、妄生分別。

六祖惠能大師與神秀大師同是五祖門下的高徒,六祖大師傳授的是頓悟法門,神秀大師則是以漸修法門教導學人。雖然教法不同,最終還是殊途同歸。有一天,神秀大師密遣弟子志誠到六祖大師的道場聽取頓教大法。志誠奉命到曹溪去,跟隨大眾一起向六祖參禮請益,但並未說明自己的來歷。那時,六祖就告訴大眾:「今天有暗中盜法的人潛伏在這個法會之中。」志誠一聽,連忙出來向六祖頂禮,說明自己來求法的因由。六祖問:「你的師父怎樣開示大眾呢?」志誠說:「家師經常教導大眾要住心一處,要常習靜坐而不倒臥。」六祖說:「住心觀靜,是一種病,而不是禪。長久靜坐,徒然拘縛自身,對領悟佛法有何益處?」志誠聽後,再向六祖頂禮,說:「弟子在神秀大師那裡學道九年,未能契悟佛法,今天聽和尚這一席話,已經有所了悟。望和尚慈悲,再為我教誨指示。」

六祖問:「我聽說你的師父是用戒定慧來教導學人,你能說說看其中的說法嗎?」志誠回答:「諸惡莫作是戒,眾善奉行是慧,自淨其意是定。」六祖說:「你的師父所說的戒定慧是接引大乘人,我講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我所說的法,不離自性,如果離開自性而說法,就是著相說法。要知道,一切萬法都是從自性而起作用,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法。如果念念都能以智慧來觀照自心,離一切形相及執著,就能自由自在,無所滯礙。」六祖接著對志誠說:「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志誠聽了就開悟了,悟到心地法門。

「心地無非自性戒」,就是指我們這念心沒有惡念,心當中不生是非,這個就是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不迷失顛倒,不打妄想,保持這一念覺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自性定。保持這念覺性存在,不愚癡、不顛倒,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心地無癡」,就是「自性慧」。

因此,無論漸修或頓悟,都要回歸這一念心。今天大眾在禪堂用功,要相信自己可以「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不要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的根機不好。能夠聽到這個法門,就是最大的福報,了解這個道理,就是頓根人,就是上上根機的人。即使至今未坐到一支好香,也不要灰心,還是要有信心,禪宗祖師說:「有前前才有後後」,經過幾天的打坐,慢慢調伏我們的身心,身心調伏了,最後必能「一念相應成正覺」!從現在起,不要打妄想,也不要等待,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9.03.10華視播出]

能悟到這一念心,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這一念心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無量的神通妙用,安住在當下這一念心上才是自己,這樣子才是我們真正美麗的一種人生。

問題一

如何克服因缺陷所引起的自卑與多疑?

老和尚開示:在佛法來講,眾生常常迷失自我,迷失了自己的主人,把假的當作真的。所謂假的就是我們身心的假象,四肢五官就稱之為假象,眾生執著這個假象——美醜、肥瘦、高低,因而引起了種種的煩惱。在佛法上看來,真正的美是我們心當中沒有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乃至於虛偽、狡詐、偽善,這些才是真正的缺陷,才是真正的斑點,把這些污點、斑點除去了,我們內心的良知良能、清淨的智慧與慈悲,乃至於博愛、恭敬心現前了,這才是我們自己真正的主人。能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必為自己的假象有一點缺憾而自卑。大家也應該瞭解,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人外形的殘廢、外形的缺點不算缺點,而我們內心的缺點才是真正的缺點。

在日本有一個很美麗的女孩子,忽然覺得人生無常,美貌也是會變成白髮,皮膚也會變成像雞皮一般,所以古人說:「將相也會白頭,美女也會遲暮」,這就是無常。日本這位女孩子悟到無常,將來一定會老,老了以後一定會死,於是想要追求一個最美麗的人生,那就是出家、成道。她找了一些寺廟,大家都不願意收,這個女孩子覺得很奇怪,佛性是平等的,為什麼這些大和尚都不收自己做徒弟,不成全自己出家,這是什麼道理?有一位老和尚就跟她老老實實講,因為妳長得太美麗了﹐太動人了,凡夫的心是經不起妳這種考驗,所以我們為了保持寺廟的清淨,不能收妳。這個女孩子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相貌害了自己,成為出家的障礙。於是,為了要達到出家的心願,追求人生最高的真生命,就將自己的容貌毀掉,達成自己出家修行的心願。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麗確確實實好像是一個障礙。人的美,要從內心做起,從內心淨化自己、美化自己,這才是真正的美。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無論是中外,有一些外形殘缺不全的人,但是到了後來都有很大的成就。在我們佛法來講,無論男女老幼,人人都有佛性,乃至於蜎飛蠕動、畜生都有佛性。每一個人都有良知良能,人人皆可以成為菩薩,儒家也說「人皆可以成堯舜」,一切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這念心來提升、淨化、努力充實。從這個方向上來發展,來認清真正的我,相信這對於我們自己的人生也好,對於我們自己的未來也好,一定是生活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在佛法來講,我們有色身的父母,有法身父母。法身是什麼呢!法身是三寶給我們的法身慧命。每一個人都有法身,法身就是指我們這念心。能悟到這念心,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這一念心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無量的神通妙用,安住在當下這念心上才是自己,這才是我們真正美麗的人生。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

「明鏡亦非臺」:你說心如明鏡臺,其實根本沒有個臺,若有個臺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臺呢?

「本來無一物」: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這首偈頌主要是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也就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呢?到你「?」時又執著些什麼?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