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都知道,氣候科學家們認為,全球平均溫度升高2是氣候變化趨於危險的臨界值,並以此為上界來確定溫室氣體減排的目標。全球溫度超過23將會給生態、社會和經濟帶來巨大的破壞。但IPCC提出的減排方案中,風險最小的方案其溫度超過臨界值攝氏2度的概率都是50%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2007-2008年人類發展報告》中談及這50%的可能性時指出:生活中,人人都會面臨風險。人們在路上開車、街頭散步遭遇能造成嚴重傷害的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將這種事故的風險提高為10%以上,那麼在開車或散步時,大多數人都會三思而後行。……在個人生活中,很少有人會冒這樣的風險。然而作為一個全球社會,我們使地球這顆行星承擔了太大的風險。

因此,NASA首席氣候科學家詹姆斯·漢森和美國前總統戈爾等許多科學家和環保人士都認為應該將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CO2當量350ppm。然而,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發佈的2007年度《溫室氣體公報》中顯示2007年溫室氣體的濃度再次突破歷史紀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83ppm,甲烷的濃度增加也令人憂慮。

詹姆斯·漢森說:其實我們幾乎應該100%停止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因為我們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會留在那裏,超過一千多年。因此,我們根本就不能再燒任何化石燃料,並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各國還不了解,他們以為做些小改變就夠了。其實不然,事情變得非常清楚,我們必須要做徹底地改變。

國際社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今年12月在波蘭波茲南的談判中各方仍在持觀望態度,預計在明年(2009)年底前才能達成新的減排協議。

不僅如此,未來氣候變化的演化過程中還有很多不確定的意外風險尚未被IPCC和國際社會考慮在內,如:

1、極地冰蓋的消失導致海洋溫度升高後,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很有可能會大量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導致暖化的加速;

2、極地地區永凍層解凍後,大量甲烷的釋放也會導致暖化的加速。

半個多世紀以前,整個人類還在相互大規模地殺戮,十幾年前冷戰才剛剛結束,人類大家庭重新團聚,走向合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界要努力,我們個人也要努力。

那麼,我們個人能做些什麼呢?

長期以來,人類大量的肉食消費不僅給無數的動物帶來巨大的痛苦,也給地球的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的破壞。2006年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一份題為《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Livestock’sLongShadow-EnvironmentalIssuesandOptions)的報告中比較系統深入地闡述了畜牧業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特別是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已經超過了交通運輸業。糧農組織畜牧資訊政策科科長、該報告的高級撰稿人HenningSteinfeld說:畜牧生產是造成當今最嚴重環境問題的最大責任方之一。這份報告的研究顯示,畜牧業對環境的破壞相當廣泛,包括空氣污染、氣候變化、水資源的浪費、水污染、森林砍伐、土地和土壤的破壞、物種的消亡等等。此報告同時還指出,解決畜牧業造成的環境問題是我們當前非常緊迫的任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蓮心悲願 的頭像
    蓮心悲願

    §蓮心悲願§

    蓮心悲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